登陆注册
1431800000013

第13章 家族政治(3)

从排行用字和字的偏旁可看出宗室近支的名字排行顺序。四代帝王 ———玄烨、弘历、旻宁 (1826年 )和奕 (1857年)———实际上拥有选择这些字的特权。据资料记载 ,康熙皇帝 “选择 ‘日’、‘ ’偏旁之字 ,载入红折 (爱新觉罗氏的出生簿)”。他的孙子的名字第一个字都是 “弘”,第二个字都以 “日”为偏旁。下一辈名字的第一个字是 “永”,第二个字以 “”为偏旁。乾隆皇帝把能用皇家名字偏旁的人的范围缩小 ,只限于自己的子孙。内务府 (负责皇帝、后妃和皇子皇孙日常生活的机构 )下属的敬事房显然存有适合的名字清单供皇帝选择。

在18世纪 ,通过按辈排名之法 ,宗室被分为若干支脉 (参阅表图一)。康熙皇帝的子孙都有共同的排名 ,因而与以前的帝王的后代区分开来。玄烨的后代形成宗室的近支。在近支中 ,乾隆皇帝的后代因名字的第二个字共用一个偏旁而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他们形成近派宗支。后来这项特权被扩大到嘉庆皇帝的第二代至第四代子孙。

要亲自为他兄弟的儿子和孙子 ———他们与他本人的子孙共用一个偏旁——起名字。近派宗支之外的宗室 (比如他兄弟的曾孙 )由该支脉的长者起名字。

嘉庆皇帝很重视违反起名规则的案例。1808年他指出宗室后人绵瑚在名字中错误地使用了 “”字偏旁 ,那是 “永”字辈的近派宗支用的。绵瑚的名字从两个方面违背了命名规则 :第一 ,他采用了近派宗支起名用字 ;第二 ,他乱了辈分。皇帝谕命绵瑚把第二个字改掉了。

1806年,颙琰降旨处理他的侄子绵亿没有让皇帝为他的两个儿子起名之事 ,这清楚地体现了颙琰维护他的起名权的严肃态度。由于绵亿的长子奕铭生于 1801年之前 ,绵亿未让皇帝起名应该说没有错 (尽管皇帝批评他给孩子起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错用了偏旁)。次子奕生于 1802年,本来是应该向皇帝报告的。皇帝斥责宗人府没有把命名新规则通知所有王公贵族 ,并降旨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罚。但此事并没有完。皇帝指出 :

至绵亿之次子奕 ,未经奏请命名 ,系因 (绵亿 )未曾接阅谕旨 (,其咎尚属可原。惟奕字辈命名下一字用纟字偏为他儿子辈的近派宗支起名 ,以把他们与继续使用 “纟”偏旁的宗室近支区分开来时 ,他再次想限制近派宗支的规模。把近派宗支的命名特权扩大到嘉庆和道光皇帝的四世孙,是对影响皇族成员身份的起名政策的最后一次调整。

皇帝的起名政策形成的宗室团体与汉族五服内的任何宗族团体都不一致。近派宗支与汉人基于亲戚关系远近程度而形成的五服也不同。五服制度把往上数或往下数的四代人及他们的后代与其他所有宗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勾勒了出来。一个人必须为第一个团体中的死者服丧 ,而不用为其他更远一些的宗族成员服丧。通过起名规则形成的近派宗支的规模比通过五服制度形成的服丧宗族团体要小得多。

通过起名形成的近派宗支与通过皇帝选择姻亲的特权而形成的团体也不相同。所有的宗室后代起初都要得到皇帝的批准才能结婚 ,但1801年嘉庆皇帝降旨说 ,他将遵循父亲只为雍正皇帝的后人选择新娘的成例 ,为他父亲的同父异母兄弟赐婚。后来他决定仅限于对他的儿子辈使用这项特权 ;只有乾隆皇帝的后代可以继续要求皇帝赐婚 ,但也只能到第三代。有资格让皇帝亲自选择新娘的皇族团体仍比近派宗支团体要大一些。

在明代 ,先皇与继任皇帝都是同 “宗”的,或者说都是长子一系的 ,但是 ,清朝皇帝的谱系不但与此不同 ,选择载湉为皇帝还偏离了汉族的辈分排行制 (参阅上文)。近支和近派宗支与汉人的任何一个宗族团体都不同 ,与有资格让嘉庆皇帝选择新娘的宗室团体也完全不同。

18世纪至 19世纪初 ,从近支到近派宗支的历史演变是由削减供养爱新觉罗氏的财政负担的需要所推动的 ,这与削减王公贵族年俸数额的努力是相同的 (参阅第二章)。朝廷为宗室创设了许多工作岗位 ,他们可以被征召到侍卫的宗室队 ,可以到宗人府供职 ,六部和理藩院也有他们的位置。弘历在都察院为宗室特别增设了职位。颙琰特设了一种考试 ,选拔宗室中的翻译人才。①但是 ,宗室能做的事还是有限制的。正如嘉庆皇帝在 1813年指出的 :“世祖入关敉乱 ,定鼎京师。诸王、贝勒、贝子、公及众宗室 ,随至北京屏藩辅翼 ,于今百七十余年矣。八旗生齿益繁 ,亿万黎民 ,辐辏京邑 ,物产昂贵 ,此必然之势。设官分职 ,经费有常 ,岂能岁增禄糈 ,亦未能尽用宗室 ,置满洲、蒙古、汉官于闲地。”

宫廷中的宗室过多 ,必须削减他们的人数。1802年的一道上谕对此做了非常明确的表述 :

近来呈递者太多 ,不可不示以限制。自本年万寿暨明岁元旦为始 ,亲王、郡王、贝勒 ,无论内廷、外廷行走 ,俱准呈递。贝子、公,惟内廷行走者 ,准其呈递。

这些措施背后的主要动机在于削减吃皇粮的宗室的规模 ,同时降低人们对这个团体的关注程度。在康熙朝 ,皇帝在春节举办大型宴会宴请八旗贵族、蒙古王公、外国使节和文武大臣 ,不为皇帝近支单独举办宴会。为直系子孙和亲王单独举办宴会的做法始于乾隆皇帝。弘历还决定只由直系后代在太庙祭祖。嘉庆和道光皇帝邀请皇子和 “亲藩 ”赴宴 ,咸丰朝以降 ,这些后代成了 “近支亲藩 ”。

皇子

通过追溯一个阿哥 (皇子 )的生活经历 ,我们可以体会一下王公在清代意味着什么。虽然皇子通常可与生母一起生活到 6岁,但从他出生开始就有了仆人。年幼的皇子至少有一个奶妈 (满语称嬷嬷 )和多名保姆 (满语称玛玛里 )负责照料。不过 ,与百姓一样 ,皇子的社会存在也始于出生一个月举办过 “满月 ”庆典并在广储司登记之后。内务府为每个皇子定量供应日常所需的肉、蔬菜、米面、取暖和做饭用的煤炭 ,还有蜡烛。每个皇子每月可得10两银子、一定数量的茶叶 ,每年可得金、银、绸缎布料和毛皮等赏赐品。

许多满族人和蒙古人对天花没有免疫力 ,他们认为住在汉城会增加传染这种可怕疾病的可能性。天花是婴儿的主要杀手。 1681年康熙皇帝 (其父死于天花 )采用汉人的方法为他的皇子皇孙种痘之后 ,这种担忧有所缓解。此后 ,种痘似乎成为宫中的通行做法 ,1747年还往太医院简派了一位天花专家。我们知道 ,成功的太医可获得金钱、红色绸缎和一束金花 (汉语种痘的意思是 “种花 ”)等赏赐。

皇子生活中的第一个重大变化是进学校读书。满族人没有很快采用汉人的习俗 :在孩子 6岁时正式送到学校读书。康熙皇帝直到 1670年16岁时才正式开始学习儒学课程 ,但他从很小就开始读书了。例如 ,他的第一个满语老师是他祖母孝庄皇太后的婢女苏麻喇姑 (参阅第五章)。太子允礽是在父亲玄烨的指导下开始读书写字的 ,直到 12岁才跟着官派的老师学习。皇子皇孙和皇侄一起学习的学校是在雍正朝建立起来的。

皇子皇孙在上书房 (宗学 )上课 (参阅图三)。上书房位于皇帝处理日常国务的乾清宫的东侧。西苑和圆明园也有教室 ,这样皇帝全家移住园中时课业就不会中断。一年四季由翰林们授课 ,每天从凌晨 5时到下午 4时,课程包括满文、蒙古文和汉文 ,以及骑马射箭和其他军事科目。

在宗学中,皇子与堂兄弟及挑选进来的八旗高官之子 (满语称为哈哈珠塞)混杂相处。经皇帝批准,已经迁出紫禁城的王公之子亦可到宗学学习。在教室里,宫廷礼节较为宽松,但衣着和考勤有严格的规定。宗学的学期不定,许多学生似乎不得不一直学到成年。嘉庆皇帝回忆说,他和兄弟永璘在宗学里学习了 二十余年。道光皇帝写道,他在教室里度过了 “三十余年”。咸丰皇帝奕一直学到登上皇位,他的兄弟奕过继给了惇亲王绵恺,但一直在宗学学习。

参加庆典的皇子皇孙在完成任务后必须回宗学上课,无故缺席或早退将被汇报给皇帝。上宗学也是一种罚戒方式:1855年恭亲王奕完成生母葬礼后,谕旨命他放弃所有职位,重回宗学学习。令人有些惊讶的是,确实有违反纪律者:1770年乾隆皇帝派人到宗学去叫四子永珹,结果被告知他因参加祭礼而不在学校。但皇帝注意到,祭祀时间是在黎明,永珹应该到校上课,不应该以参加祭礼为借口不上课。当时永珹是31岁。

皇子皇孙进入宗学后就离开女性住宿区,搬到 “童子房”。他们有时共居一室,有时与仆从单独住在一起。清朝初年,内廷有若干庭院供这些皇子皇孙居住 (参阅第一章)。最初用于居住的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 (从父亲的角度看)有利于很好地控制孩子们的活动,因为这些居所背靠着紫禁城的北围墙,只能从一个小巷深处的东门和西门进出。

皇子皇孙十四五岁的时候 ,要由皇帝为他们在符合条件的女孩中挑选新娘 (参阅第四章 ),从此时起 ,他们就开始了下一个阶段的生活。婚姻意味着他们能得到更多的赏赐。进宗学后他们每月的津贴由 10两银子增加到 50两,婚后会再度增加。他们的妻子会得到婢女、食物和单独的津贴。1826年的条例规定 ,皇子婚后每月可领津贴 500两银子 ,皇孙可领 200两,皇曾孙可领 100两。然而,档案材料显示 ,19世纪初只有一小部分津贴发放到皇子皇孙手中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已婚皇子每月似乎只领到 100两银子。旻宁回忆说 :“朕居阿哥所时 ,自奉极约 ,每晚只置烧饼五个 ,朕与孝穆皇后各食二个 ,余其一给大阿哥食之 ,盛饭不过用三桃碗耳,安用此盛设为耶 !”

皇子皇孙一直生活在紫禁城或御园中 ,直到皇帝赐给他们府邸另立门户。单独的宅院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赏赐日期经常被拖延。尤其是在 19世纪 ,有爵位的已婚皇子仍与妻子儿女一起住在皇宫达数年之久。弘历、颙琰、旻宁和奕四位皇帝登基之前从未搬出过皇宫。在搬入分配给自己的私宅之时 ,永璇已婚达 18年,永璘已婚达 14年。弘历十一子永瑆得到属于自己的宅院时已43岁。另外一些皇子 ,如已婚的永璜和永璋 ,在获得恩封之前就死了 ,所以 ,永璜的儿子绵德和绵恩是在宫里长大的。绵德于 1765年结婚 ,在宫里一直住到 1779年。绵德的儿子奕纯在获得

自己的私宅后 ,仍住在寿康宫。绵恩在宫里也一直住到 1779年。

同类推荐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生动有趣且具有哲理的小故事将你带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 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本书根据全新的健康理念,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针对老年人的居家环境、日常膳食、科学运动、婚姻与性生活、更年期保健、心理与健康、用药与生活细节、常见病的防治、家庭常规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详细地介绍了养生保健的知识。旨在帮助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了解合理的饮食、健康运动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教会老年朋友如何预防和应对疾病的困扰。以帮助老年人提高自我保健水平,从而延年益寿,快乐健康地享受晚年。
  • 超级电力强国

    超级电力强国

    一度电,可以让节能灯发光100小时,笔记本电脑开机10小时,采煤27千克,生产15瓶啤酒,创造10元的GDP。那么,60000亿度呢?这是一个电工重生的故事,有关电的故事。
  • 挽冰消

    挽冰消

    长篇架空历史的古风小说,讲述了在险恶江湖中,离家出走的富家公子与刚出师门的女侠之间发生的种种温馨搞笑的感人故事。
  • 幸福女人芳香疗法

    幸福女人芳香疗法

    与芳香为邻,携自然精华温润你的容颜,和精油相伴,萃科学真谛驻留你的健康。闻香识女人,女人爱闻香。芳香疗法——一门充满诗意的科学。让植物中萃取的精油激发你潜在的生命活力,诗意的治疗手段,刺激你的嗅觉和触觉,抚慰你焦虑的心灵,然后,静静等待——让自己进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极品霉妃:冲喜穿越之红杏要出墙

    极品霉妃:冲喜穿越之红杏要出墙

    男友结婚了,新娘不是她,不但如此,还倒霉的被新娘的花球砸中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待嫁新娘的身上。什么?冲喜?还是男人给女人冲喜……OMG,那啥?她没听错吧?好吧,冲就冲,去去身上的霉气也好,只是为嘛要给她一个风流成性,夜不归宿的相公?靠,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姑娘不干了!啥?问她要干嘛,哼,当然是学做红杏出墙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绅士老公,你够了

    绅士老公,你够了

    初见时,她对他死缠烂打,纠缠不休,只为求他多看她一眼——【后门不走,前门见!】“我要告人!”某女一拍检察院的某办公室大门,“朗朗晴天,光天化日之下,工作日上班中居然敢不开门,你当我不知道检察院的上班时间吗!”门里缩着两个办事员,他们回头瞄了眼老大,“秦检察官,你表嫂又来了!”“告人要按流程走,你们告诉她,我这不开后门!”“可是她走的是前门!”再遇时,她早已退去当年的稚嫩,成为星光璀璨的成熟女人——【想要倒追,看我心情!】“你到底要拿乔到什么时候?”某男怒气冲冲的闯进休息室,手里还拿着一大束蓝色妖姬,心情烦躁。“艾小姐,那个男人又来了!”助理瑟缩着身子,怯怯的说。“叫他出去!这是他能随便进来的地方吗?”“可是他的手上有、有搜查令!”“搜查令怎么了?告诉他,秦x与狗不得入内!”本文一对一,是一对小冤家,后面就会大宠。若是亲们喜欢,就帮忙收藏一个吧!菲儿的新文《赖上二婚老婆》推荐菲儿的文文:《鬼医妈咪偸个娃》《腹黑爹地坏坏坏》《残宠悍妃》推荐好友的文文:《独占小情人》月浮游
  • 纨绔少东盛婚妻

    纨绔少东盛婚妻

    轰动全城的靳、宋联姻,准新娘在婚前失踪。为了保住联姻带来的利益,宋家小女儿被推出去暂补空缺……***靳名珩,27岁,乐视环球影视集团少东,习惯被明星嫩模围绕,喜欢刺激,游戏花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纨少一枚。宋凝久,22岁,昕丰艺术学院学生。用宋家父母的话说,除了亮眼的五官,浑身上下就没能拿出手的地方。好吧,就是这张脸也和自己的双胞胎姐姐一模一样,所以并非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