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800000010

第10章 征服者精英与皇亲(5)

乾隆时期 ,富察氏的第五代通过担任侍卫而获得高升。他们是明仁、明瑞、明亮、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和福长安。他们使富察氏的荣耀达到了最高峰。傅恒的儿子福康安和福长安都担任着内廷和中央政府的高级官职。福康安是因其在第二次金川之役 (1773—1776)中的军事行动而引起皇上注意的 ,在18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先后担任过数省总督。他作为行政官员的名声并不佳,但被公认为 “清军中最能干的将领之一 ”,协助平定了甘肃 (1784年)、台湾 (1787年)和西南 (1795—1796)的反叛。福康安统率清军成功地击退了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 (1792年)。他是非爱新觉罗氏而荣获亲王衔的唯一一个满族人。

由于侍卫 ,特别是那些内廷侍卫 ,是在皇帝的亲自监督之下 ,所以能够得到迅速提升和丰厚赏赐。在皇帝看来 ,侍卫是能够在行政官僚体系中体现皇帝意志的另一条途径 ,这增加了帝王统治的弹性。从八旗精英的角度来看 ,进入侍卫行列可获得高升的机会。

爱新觉罗氏的衰落

在18世纪末和 19世纪 ,因宗室人数的不断增长而造成的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迫使帝王限制王公的数量和俸禄。1848年实施一项新规定 :通过恩封获得并传承三代的最低爵位不再续传 ,通过功封获得并传承五代的最低爵位不再续传。清政府还成功地削减了王公的俸禄 ,只支付原定数额的 50%—60%。无爵位的爱新觉罗的薪俸也降低了 ,1740年只有原定数额的 81%。1762年至 1853年,婚丧津贴被 “暂停 ”。1671年实际支付给无爵位的宗室男性的津贴 (每年 36两银子 )远低于定额。1740年,每人所得平均低于定额 6两银子 ,同年 ,有爵位的宗室中只有极少部分人得到了 78%的银子和 70.4%的口粮。

到清亡前 ,即使是最有特权的亲王和郡王 ,也只能得到他们额定年薪的 50%和额定口粮的约 70%。有少数王公继续承蒙皇恩得到赏赐 (在实践中被称为 “加衔 ”或 “赏衔 ”),清廷由此把荣誉头衔加封于可世袭的爵位上。在康熙和雍正朝 ,人死后追衔的事例很多 ,为的是提高死者葬礼的规格。然而在同治和光绪朝 ,这些恩赏 (可以增加俸禄 )只赐予了数位亲王。

经济上的区别待遇可能是觉罗的后代比宗室的后代妃子少、人口增长率低 (平均每年 1.1%比1.5%)的原因。到19世纪末 ,每个爱新觉罗 (包括觉罗和宗室 )只有 1个妻子 ,与 17世纪末的平均多于 5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近的一项人口统计研究指出,爵位低的宗室贵族中有杀女婴的现象 ,1700—1840年,爱新觉罗氏生下的所有女婴中估计约有 10%是 “杀婴的牺牲品 ”,18世纪末杀女婴的实例更多。

在18世纪 ,贫穷已成为无爵位宗室的一个问题。1724年巴明多神甫写道 :有必要提醒你注意你业已形成的关于中国王公贵族的看法:如果你把他们与欧洲的王公贵族相提并论 ,你就会误导自己 ……我所说的王公贵族非常接近他们的本源 ;他们只传了五代 ;他们的数量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快速增加 ,据估计已超过 2000人……这么多的人 ……尤其是那些 ……被剥夺了爵位和职业的人 ,不可能过与他们的出身相符的生活 ;正是这一点使同一血脉的王公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宗人府的档案中包括许多人的请愿书 ,如1811年无爵位的宗室永泽的上书。他寡居的母亲只靠他一个人赡养 ,所以他报告说他等不及年底再领年薪和口粮了。宫廷被许多酗酒闹事和吵吵嚷嚷的宗室所困扰 :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有个男子三番五次被他寡居的母亲告到宫廷 ,说管不了他贪恋杯中物。最后 ,这个人被判处在母亲活着时受圈禁之刑 (他是独生子)。另一案例是 ,皇帝本人要求调查一个在京城的汉人聚居区用污言秽语辱骂一位妇女的宗室。宗室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位黑帮头目。

混混 (北京方言称混儿 )是 “游手好闲之徒 ”,是在内城混事的旗人恶棍。关于他们的生平和他们打架斗殴的逸闻在整个清代广泛流传。有一个例子是阿里玛 ,他的种种违法乱纪行为最终引起了顺治皇帝的关注 ,被降旨处死了。阿里玛很不情愿地接受了皇帝的判决 ,但拒绝到宣武门外受刑 ,因为在那里行刑可被汉人看到。最后他是在内城被处死的。

宗室中的黑帮首领是小崇 ,从19世纪 60年代直至光绪朝中叶死去为止 ,他一直统领着一个大帮派。当以邓家第五虎为首的另一个帮派侵入小崇的地盘后 ,他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邓家第五虎籍隶内务府的一个旗 ,他是同样残暴的 5个兄弟 (分别为大虎、二虎等 )中最小的 “虎”。到19世纪末 ,原来解决帮派之间争端的办法 ———首领一对一单打独斗 ,已被双方在地安门外的群殴所代替。他们在该处分别聚集于两个饭馆中 ,以棍棒为武器。每方各派数人上前辱骂对方 ,然后是互相争吵。在一次对峙中 ,小崇挑战邓家第五虎 ,结果在冲突中被杀死了。邓家第五虎被逮捕 ,不久因打死百姓而被处死。

此类事件促使朝廷采取行动把害群之马驱逐出京城。雍正朝和乾隆朝的努力是半心半意的 ,嘉庆皇帝最终采取了决定性的措施。虽然颙琰拒绝接受 1808年的一份奏折中提出的把无爵位的宗室迁到盛京的建议 ,但此类家庭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持续恶化促使他改变了想法。

1812年8月,嘉庆皇帝谕命盛京将军和宁着手筹建住宅并筹措津贴以备提供给家道中落的宗室。即使到了此时 ,分配给宗室的住宅还集中在一个封闭的区域 ,如同在北京一样 ,有卫兵检查进出大门的人。预备分配给宗室的住宅的大小也很有指导意义 :与王公的府邸不同 ,这些住宅大小适中 ,有正房 3间,厢房 4间,中间是庭院。

宫廷打算把没有财产、游手好闲和作奸犯科的宗室迁出去。清廷首先以在正常年薪之外加发津贴的办法 (十五岁以上的宗室每年加发 2两银子 ,二十岁和二十岁以上的加发 3两银子 )诱使自愿迁居 ,并承诺给每个离京的家庭 360亩地的地租 (等于每年 21两银子)。并不令人惊奇的是 ,许多宗室更喜欢京城的悠闲自得的生活 :当宗人府试图迫使拥有小康生活的果敏迁居时 ,他自杀了。经过一年的努力 ,宗人府的官员挑选了 70个家庭 ,派卫队护送至盛京。每个家庭都收到了迁居津贴 15两银子 ,还有马车装家具什物。第三批是 1815年迁出的 ,其中包括被逮捕的宗室 :对于他们 ,宗人府的官员说只给一半迁居津贴 ,其他什么都不给。

作奸犯科的爱新觉罗的量刑都被减轻了 (谋叛者除外)。乞丐首领成方原判流放新疆 ,但被皇帝赦免了 ,因为他的母亲是爱新觉罗氏 ,她年迈体衰但举止得体 ,给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迁居者中也有爱新觉罗罪犯 ,如宗室德克吉泰 ,他因 1823年的一宗诈骗罪而被送到吉林监禁。1831年获释后 ,德克吉泰被允许居住在盛京 ,但1852年他悄悄离开了该城。虽然抓捕他的努力在前期失败了 ,但他最终在北京被抓获。

在许多人的合力推动下 ,鸦片销售于 19世纪在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皇室贵族也在其列。清廷试图严惩瘾君子。此前宗室将吸食鸦片的刑罚由死刑改为流放吉林 ,罪犯在吉林将被监禁两年 ,挨30大板。①1907—1909年对宗室和觉罗的判刑资料表明 ,他们犯有各种各样的罪行 ,从杀人、伤人到诈骗、盗窃 ,无所不有。

许多爱新觉罗氏的经济情况持续恶化 ,这从反应他们清末的职业和收入情况的资料中可以看到。1959年北京所做的满族人口调查包括三家觉罗后裔。一家在清朝存在的最后一年仍靠年薪 (共10两银子 )维持生计。最好的一家是依靠祖父 1911年以前的官俸生活的。辛亥革命以后 ,这家人卖掉了不动产 ,靠所得款项生活 ,而另外两家则沦为小贩、苦力和工匠。驻于北京的满洲正黄旗的年薪表显示 ,664名觉罗每月领 1.4两银子 ,13名宗室后人及 53名较受宠的宗室每月领 2.1两银子。

人数不多的贵族集团

王公只占努尔哈赤及其兄弟的子孙后代 ———他们构成宗室———的极少一部分。清朝覆亡之前共有 177名宗室拥有王公头衔,只占当时在世的宗室男性的约 1%,所有爱新觉罗男性 (包括觉罗在内 ,参阅表一 )的约 0.6%。占有前六级爵位的王公 ,享有 “八分 ”,在皇室贵族中的比例不到 25%。高等级贵族和低等级贵族的特点大不相同。与比例达 27%的低等级贵族相比 ,享有 “八分 ”的王公没有一个是通过考试获得爵位的。享有 “八分 ”的王公中有 41%的人拥有永远传承爵位之权 (低等级的贵族中只有 4%的人拥有此项权利)。 1907年高等级王公的核心部分是拥有永久世袭权的精英 ,而其他贵族则大多呈衰落之势。

皇帝的子嗣建立拥有永久世袭爵位权利的家族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参阅表二)。前两代的所占比例较高 ,是乾隆皇帝授予征服英雄 “世袭罔替 ”特权的结果 ,这项特权没有授予福临的兄弟。胤禛同辈的王公经历了长久的严酷斗争 (参阅第三章 ):如果乾隆皇帝没有指派自己的一个兄弟和两个儿子接续绝嗣王公的香火的话,他们的贵族比例会更低。

总数不包括皇帝、早夭的皇子和过继给其他家族的皇子 ,后者以其他家族继承人的身份计数。这样一来 ,王公几乎都是前三代征服者英雄的传人 :他们占有第一等亲王衔中的 8席和拥有永久世袭权的低等级贵族的全部。甚至到了王朝覆亡前夕 (参阅表三 ),前两代的子孙后代仍然占有全部王公爵位的 38%,考虑到爵位每传一代都要递减等级 ———这是导致早期王公的后代家道中落的原因 ,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大的。

这是一个很小的皇室贵族团体。通过不留情面地削减可以世袭的王公贵族的数量 ,清政府成功地减轻了财政负担。在许多朝代,依靠皇俸皇粮生活的皇亲国戚消耗了大量国帑。正如前文指出的 ,清朝统治者发放给宗室和觉罗的薪俸是大不一样的。只有前者有可能得到王公衔 ,它意味着各种特权和高官厚禄 ;而且不是每个皇子都能得到王公衔。

1660年在册的宗室男性只有 419人,到1915年,这个小团体扩大到 16454人。1911年发生辛亥革命 ,三年以后 ,津贴制度全部废止。我们可以比较一下 ,明朝灭亡时清朝只有 10位亲王 ,而明朝有 30位亲王 (原来共有 50个亲王 ),更明显的是 ,1644年清朝只有两位第二等王公 ,而明朝拥有此爵位的共有 220人。在明朝的 8级爵位体系中拥有低等级的人 “成千上万 ”。在这个群体的下层是大批无爵位的爱新觉罗 ,这与明朝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明朝皇帝的每个男性后代 ……理论上都能得到爵位和相应的薪俸 ”。

到1915年,爱新觉罗氏估计有 73418人,而 1644年前后明朝皇族的估计数字 ,低者超过 8万人 (只比清朝宗室稍微多一点),多者达到 20万之众。1740年和 1742年的数字表明 ,发放薪俸的支出不到户部库银的 1%,到 19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可能上升为全部税收的 125%,这与明朝的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1615年发放给皇族(.) 的薪俸是每年所收田赋的 143%。

对于局外人来说 ,贵族身份意味着出身压倒了功勋。把满洲王公与明朝王公加以比较 ,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更多地是以功勋为标准授予宗室永久性的经济特权和地位的。通过限定王公贵族的人数 ,皇帝构建了一个容易控制的小规模贵族集团。清廷让宗室和八旗贵族担任要职以进一步加强皇室的利益。作为征服精英的核心 ,贵族是清王朝相互制衡的复杂行政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同类推荐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热门推荐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万元修身

    万元修身

    一次意外的穿越,让地球上天道门的修炼天才柳天赐,莫名其妙地来到了天衍大陆。一部无人问津的武学经典,为何会在来到异世后大放异彩?而那一颗造成主角时空穿行的师门重宝,无名的宝珠,又会在陌生的世界中,为刘天赐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故。神奇的魔兽,奥妙的武学,绚丽的魔法,精彩绝伦的神奇际遇,即将会在天衍大陆上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
  • 少主,别乱来

    少主,别乱来

    本是富家之女,少主得力干将,生辰之日,情人的礼物——亲手送她上西天!苍天无眼!得以重生,她却泪眼望天——为毛重生在仇人之家?还是个半路庶女!群女陷害,父亲冷眼防备,嫡兄轻视敌视,阴谋环伺——既是亲人缘何处处无情,是原身太棒槌,还是身世太怪异?她步步为营,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我自横刀向天笑——借汝女之身报吾之仇!爽!拨开疑云,揭开原身的身世之迷,真相竟如此残忍——不如她自刎了去吧!吃一堑长一智,不再动情,清冷主子却态度暧昧——那什么……我安歇,你随意!哪里蹦出一只尊贵三皇子,孔雀开屏,绕身招摇——想开屏先把心端正了,再排队!杀死她前世之身的情人跳出来说她像极心爱故人——废话,同一个人,能不像么?只不过,她该不该像他杀她一样,也让他死不瞑目,至死都不知她为何要杀他?小剧场摘录:月明风清,杀人不宜,山涧沐浴……呃,也不宜!…….她盯着深水处,露出的半个精壮身子,低咒一声:“倒霉!”男人寒目闪过一丝笑意,正经问道:“男女袒露相见,是你以身相许,还是本少主以身相许?”姜冬竹磨牙:“有区别么?”某男点头:“你以身相许,不用带嫁妆,本少主以身相许,自带嫁妆!”姜冬竹:“请问少主,你凭什么以身相许?”某少主狂傲无比道:“武功天下无敌,琴棋书画精通,下得厨房,出得厅堂,当得人盾,暖得被窝,更重要的是嫁妆丰厚,无人能及!”姜冬竹呛了两口水:“如此万能,要我做什么?”某少主寒目一斜:“阴阳需调和!”姜冬竹抹汗道:“主子在上,奴家惶恐……”某少主风轻云淡:“既然惶恐,那么……你在上面,我不介意…...”她泪奔:“……”某少主:“还不谢主盛恩?”
  • 对面的女螂看过来

    对面的女螂看过来

    满怀敬意为苍蝇、蚊子、屎壳郎立传,三桩离奇谋杀案引出三段可悲可叹的昆虫往事…… 一个螂如果逍遥,上帝就会派另一个螂来让你烦恼;一个螂如果寂寞,上帝就会派另一个螂来让你孤独。
  • 妖殇

    妖殇

    我想过蓝小羽住的清羽官如何富丽堂皇,如何美轮美奂,可唯独没想过居然会在清羽宫遇见故人——那个说要到湮痕谷有事——那个时常与我生气别扭的——那个妖力徽薄,我恐他被其他小妖欺负了的——轻辞!他竟是仙!推荐梨大魄新书:《与暴君同眠:蜜糖小皇后》
  •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曾几何时,人们是按照阶级来界定身份的。当阶级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之后,“阶层”一词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一时间,众多的专家学者为“富人、中产、穷人”的定义争执不休,我们这些日日为了生活奔忙的蚁民,更是搞不清自己的位置,拿不准努力的方向。
  • 三千宠爱在一身

    三千宠爱在一身

    站在锦乡侯身后,看他身形停顿,久久不语,万分寂寞跟寥落,那红衣似火,烈的惊人,但却竟透出一股燃烧过后灰烬般的红艳寥落色。我担心有朝一日……”他攒紧了手中的扇子,小扇子吱吱作响。有朝一日如何呢,侯爷。有朝一日,当我唤:凤清,这两个字的时候,却不再会有人在我的身边回答说:侯爷,我在这里。不会的,我会永远在你身边。
  •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中风患者的食疗一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中风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一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中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来自冥界的公主

    来自冥界的公主

    一个来自21世纪的天才,在南极探险中不幸身亡,带着黑白无常的奇怪暗示,转生到了古代,却因身为女子,转生之时就被狸猫换太子,并弃于崖底,幸运的是她被一只狼叼走了,并被其抚养长大。在狼窝里,她寻得一件密室,并习得了一身好武艺,一直到了她15岁之时,才下了山,开始了她的今生旅程。绝色的容颜,潇洒不拘的行事风格,超凡的武艺,精湛的琴艺,她的江湖名声鹊起。她的命中缺了三魂,为了寻找着三魂,她与那些命定的男子周旋,看似没用的书生,酷似前男友的萧帝,温文尔雅的隶国皇帝……一切到头来才发现都是阴谋、利用!当这个时空出现了危机,天地已经趋于毁灭,她到底是谁,难道仅仅是一个过客?殊不知,她的到来就是为了结束千百年前的遗留下来的债!三神创世,这个世间,谁也无法逃脱天命的束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