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800000010

第10章 征服者精英与皇亲(5)

乾隆时期 ,富察氏的第五代通过担任侍卫而获得高升。他们是明仁、明瑞、明亮、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和福长安。他们使富察氏的荣耀达到了最高峰。傅恒的儿子福康安和福长安都担任着内廷和中央政府的高级官职。福康安是因其在第二次金川之役 (1773—1776)中的军事行动而引起皇上注意的 ,在18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先后担任过数省总督。他作为行政官员的名声并不佳,但被公认为 “清军中最能干的将领之一 ”,协助平定了甘肃 (1784年)、台湾 (1787年)和西南 (1795—1796)的反叛。福康安统率清军成功地击退了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 (1792年)。他是非爱新觉罗氏而荣获亲王衔的唯一一个满族人。

由于侍卫 ,特别是那些内廷侍卫 ,是在皇帝的亲自监督之下 ,所以能够得到迅速提升和丰厚赏赐。在皇帝看来 ,侍卫是能够在行政官僚体系中体现皇帝意志的另一条途径 ,这增加了帝王统治的弹性。从八旗精英的角度来看 ,进入侍卫行列可获得高升的机会。

爱新觉罗氏的衰落

在18世纪末和 19世纪 ,因宗室人数的不断增长而造成的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迫使帝王限制王公的数量和俸禄。1848年实施一项新规定 :通过恩封获得并传承三代的最低爵位不再续传 ,通过功封获得并传承五代的最低爵位不再续传。清政府还成功地削减了王公的俸禄 ,只支付原定数额的 50%—60%。无爵位的爱新觉罗的薪俸也降低了 ,1740年只有原定数额的 81%。1762年至 1853年,婚丧津贴被 “暂停 ”。1671年实际支付给无爵位的宗室男性的津贴 (每年 36两银子 )远低于定额。1740年,每人所得平均低于定额 6两银子 ,同年 ,有爵位的宗室中只有极少部分人得到了 78%的银子和 70.4%的口粮。

到清亡前 ,即使是最有特权的亲王和郡王 ,也只能得到他们额定年薪的 50%和额定口粮的约 70%。有少数王公继续承蒙皇恩得到赏赐 (在实践中被称为 “加衔 ”或 “赏衔 ”),清廷由此把荣誉头衔加封于可世袭的爵位上。在康熙和雍正朝 ,人死后追衔的事例很多 ,为的是提高死者葬礼的规格。然而在同治和光绪朝 ,这些恩赏 (可以增加俸禄 )只赐予了数位亲王。

经济上的区别待遇可能是觉罗的后代比宗室的后代妃子少、人口增长率低 (平均每年 1.1%比1.5%)的原因。到19世纪末 ,每个爱新觉罗 (包括觉罗和宗室 )只有 1个妻子 ,与 17世纪末的平均多于 5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近的一项人口统计研究指出,爵位低的宗室贵族中有杀女婴的现象 ,1700—1840年,爱新觉罗氏生下的所有女婴中估计约有 10%是 “杀婴的牺牲品 ”,18世纪末杀女婴的实例更多。

在18世纪 ,贫穷已成为无爵位宗室的一个问题。1724年巴明多神甫写道 :有必要提醒你注意你业已形成的关于中国王公贵族的看法:如果你把他们与欧洲的王公贵族相提并论 ,你就会误导自己 ……我所说的王公贵族非常接近他们的本源 ;他们只传了五代 ;他们的数量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快速增加 ,据估计已超过 2000人……这么多的人 ……尤其是那些 ……被剥夺了爵位和职业的人 ,不可能过与他们的出身相符的生活 ;正是这一点使同一血脉的王公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宗人府的档案中包括许多人的请愿书 ,如1811年无爵位的宗室永泽的上书。他寡居的母亲只靠他一个人赡养 ,所以他报告说他等不及年底再领年薪和口粮了。宫廷被许多酗酒闹事和吵吵嚷嚷的宗室所困扰 :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有个男子三番五次被他寡居的母亲告到宫廷 ,说管不了他贪恋杯中物。最后 ,这个人被判处在母亲活着时受圈禁之刑 (他是独生子)。另一案例是 ,皇帝本人要求调查一个在京城的汉人聚居区用污言秽语辱骂一位妇女的宗室。宗室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位黑帮头目。

混混 (北京方言称混儿 )是 “游手好闲之徒 ”,是在内城混事的旗人恶棍。关于他们的生平和他们打架斗殴的逸闻在整个清代广泛流传。有一个例子是阿里玛 ,他的种种违法乱纪行为最终引起了顺治皇帝的关注 ,被降旨处死了。阿里玛很不情愿地接受了皇帝的判决 ,但拒绝到宣武门外受刑 ,因为在那里行刑可被汉人看到。最后他是在内城被处死的。

宗室中的黑帮首领是小崇 ,从19世纪 60年代直至光绪朝中叶死去为止 ,他一直统领着一个大帮派。当以邓家第五虎为首的另一个帮派侵入小崇的地盘后 ,他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邓家第五虎籍隶内务府的一个旗 ,他是同样残暴的 5个兄弟 (分别为大虎、二虎等 )中最小的 “虎”。到19世纪末 ,原来解决帮派之间争端的办法 ———首领一对一单打独斗 ,已被双方在地安门外的群殴所代替。他们在该处分别聚集于两个饭馆中 ,以棍棒为武器。每方各派数人上前辱骂对方 ,然后是互相争吵。在一次对峙中 ,小崇挑战邓家第五虎 ,结果在冲突中被杀死了。邓家第五虎被逮捕 ,不久因打死百姓而被处死。

此类事件促使朝廷采取行动把害群之马驱逐出京城。雍正朝和乾隆朝的努力是半心半意的 ,嘉庆皇帝最终采取了决定性的措施。虽然颙琰拒绝接受 1808年的一份奏折中提出的把无爵位的宗室迁到盛京的建议 ,但此类家庭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持续恶化促使他改变了想法。

1812年8月,嘉庆皇帝谕命盛京将军和宁着手筹建住宅并筹措津贴以备提供给家道中落的宗室。即使到了此时 ,分配给宗室的住宅还集中在一个封闭的区域 ,如同在北京一样 ,有卫兵检查进出大门的人。预备分配给宗室的住宅的大小也很有指导意义 :与王公的府邸不同 ,这些住宅大小适中 ,有正房 3间,厢房 4间,中间是庭院。

宫廷打算把没有财产、游手好闲和作奸犯科的宗室迁出去。清廷首先以在正常年薪之外加发津贴的办法 (十五岁以上的宗室每年加发 2两银子 ,二十岁和二十岁以上的加发 3两银子 )诱使自愿迁居 ,并承诺给每个离京的家庭 360亩地的地租 (等于每年 21两银子)。并不令人惊奇的是 ,许多宗室更喜欢京城的悠闲自得的生活 :当宗人府试图迫使拥有小康生活的果敏迁居时 ,他自杀了。经过一年的努力 ,宗人府的官员挑选了 70个家庭 ,派卫队护送至盛京。每个家庭都收到了迁居津贴 15两银子 ,还有马车装家具什物。第三批是 1815年迁出的 ,其中包括被逮捕的宗室 :对于他们 ,宗人府的官员说只给一半迁居津贴 ,其他什么都不给。

作奸犯科的爱新觉罗的量刑都被减轻了 (谋叛者除外)。乞丐首领成方原判流放新疆 ,但被皇帝赦免了 ,因为他的母亲是爱新觉罗氏 ,她年迈体衰但举止得体 ,给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迁居者中也有爱新觉罗罪犯 ,如宗室德克吉泰 ,他因 1823年的一宗诈骗罪而被送到吉林监禁。1831年获释后 ,德克吉泰被允许居住在盛京 ,但1852年他悄悄离开了该城。虽然抓捕他的努力在前期失败了 ,但他最终在北京被抓获。

在许多人的合力推动下 ,鸦片销售于 19世纪在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皇室贵族也在其列。清廷试图严惩瘾君子。此前宗室将吸食鸦片的刑罚由死刑改为流放吉林 ,罪犯在吉林将被监禁两年 ,挨30大板。①1907—1909年对宗室和觉罗的判刑资料表明 ,他们犯有各种各样的罪行 ,从杀人、伤人到诈骗、盗窃 ,无所不有。

许多爱新觉罗氏的经济情况持续恶化 ,这从反应他们清末的职业和收入情况的资料中可以看到。1959年北京所做的满族人口调查包括三家觉罗后裔。一家在清朝存在的最后一年仍靠年薪 (共10两银子 )维持生计。最好的一家是依靠祖父 1911年以前的官俸生活的。辛亥革命以后 ,这家人卖掉了不动产 ,靠所得款项生活 ,而另外两家则沦为小贩、苦力和工匠。驻于北京的满洲正黄旗的年薪表显示 ,664名觉罗每月领 1.4两银子 ,13名宗室后人及 53名较受宠的宗室每月领 2.1两银子。

人数不多的贵族集团

王公只占努尔哈赤及其兄弟的子孙后代 ———他们构成宗室———的极少一部分。清朝覆亡之前共有 177名宗室拥有王公头衔,只占当时在世的宗室男性的约 1%,所有爱新觉罗男性 (包括觉罗在内 ,参阅表一 )的约 0.6%。占有前六级爵位的王公 ,享有 “八分 ”,在皇室贵族中的比例不到 25%。高等级贵族和低等级贵族的特点大不相同。与比例达 27%的低等级贵族相比 ,享有 “八分 ”的王公没有一个是通过考试获得爵位的。享有 “八分 ”的王公中有 41%的人拥有永远传承爵位之权 (低等级的贵族中只有 4%的人拥有此项权利)。 1907年高等级王公的核心部分是拥有永久世袭权的精英 ,而其他贵族则大多呈衰落之势。

皇帝的子嗣建立拥有永久世袭爵位权利的家族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参阅表二)。前两代的所占比例较高 ,是乾隆皇帝授予征服英雄 “世袭罔替 ”特权的结果 ,这项特权没有授予福临的兄弟。胤禛同辈的王公经历了长久的严酷斗争 (参阅第三章 ):如果乾隆皇帝没有指派自己的一个兄弟和两个儿子接续绝嗣王公的香火的话,他们的贵族比例会更低。

总数不包括皇帝、早夭的皇子和过继给其他家族的皇子 ,后者以其他家族继承人的身份计数。这样一来 ,王公几乎都是前三代征服者英雄的传人 :他们占有第一等亲王衔中的 8席和拥有永久世袭权的低等级贵族的全部。甚至到了王朝覆亡前夕 (参阅表三 ),前两代的子孙后代仍然占有全部王公爵位的 38%,考虑到爵位每传一代都要递减等级 ———这是导致早期王公的后代家道中落的原因 ,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大的。

这是一个很小的皇室贵族团体。通过不留情面地削减可以世袭的王公贵族的数量 ,清政府成功地减轻了财政负担。在许多朝代,依靠皇俸皇粮生活的皇亲国戚消耗了大量国帑。正如前文指出的 ,清朝统治者发放给宗室和觉罗的薪俸是大不一样的。只有前者有可能得到王公衔 ,它意味着各种特权和高官厚禄 ;而且不是每个皇子都能得到王公衔。

1660年在册的宗室男性只有 419人,到1915年,这个小团体扩大到 16454人。1911年发生辛亥革命 ,三年以后 ,津贴制度全部废止。我们可以比较一下 ,明朝灭亡时清朝只有 10位亲王 ,而明朝有 30位亲王 (原来共有 50个亲王 ),更明显的是 ,1644年清朝只有两位第二等王公 ,而明朝拥有此爵位的共有 220人。在明朝的 8级爵位体系中拥有低等级的人 “成千上万 ”。在这个群体的下层是大批无爵位的爱新觉罗 ,这与明朝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明朝皇帝的每个男性后代 ……理论上都能得到爵位和相应的薪俸 ”。

到1915年,爱新觉罗氏估计有 73418人,而 1644年前后明朝皇族的估计数字 ,低者超过 8万人 (只比清朝宗室稍微多一点),多者达到 20万之众。1740年和 1742年的数字表明 ,发放薪俸的支出不到户部库银的 1%,到 19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可能上升为全部税收的 125%,这与明朝的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1615年发放给皇族(.) 的薪俸是每年所收田赋的 143%。

对于局外人来说 ,贵族身份意味着出身压倒了功勋。把满洲王公与明朝王公加以比较 ,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更多地是以功勋为标准授予宗室永久性的经济特权和地位的。通过限定王公贵族的人数 ,皇帝构建了一个容易控制的小规模贵族集团。清廷让宗室和八旗贵族担任要职以进一步加强皇室的利益。作为征服精英的核心 ,贵族是清王朝相互制衡的复杂行政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同类推荐
  •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新书《好风青云路》发布,请广大书友支持。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生物天堂

    生物天堂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是专为21世纪的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课外读物。本丛书为广大青少年提高科学人文素养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科学翔实的内容与图文并茂的形式一定可以让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收获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富足。王志艳编写的《生物天堂》是丛书之一。《生物天堂》讲述浩瀚无边的宇宙,诡异莫测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 ……千余个知识热点,千余幅精美图片,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 魔界密闻之太虚传说

    魔界密闻之太虚传说

    生既然不能相伴,那就在死的时候永远相守在一起,不离不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领导艺术36计

    领导艺术36计

    毫无疑问,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失败和平庸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也没有人不渴望自己能在一方舞台上纵横驰骋,成就一番或大或小的事业。但是现实生活却是这样的: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而有的人却一生平庸!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人生的不同呢?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是家庭背景吗?有的人因出身显贵而平步青云,有的人虽出身低贱也步步高升,可见家庭背景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实力吗?有的人从大富起步而成为巨富,有的人白手起家而成为巨富,可见经济实力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才华学问吗?有的人学富五车而功成名就,有的人识字不多而功成名就,可见才华学问也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勤奋努力吗?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弱尊

    弱尊

    (成长型女强文,斗气为尊,魔兽多多)叶步弱,21世纪佣兵界第一人,一张倾城的美貌下藏着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冷漠无情。虽如此,但此生她没有因为拼杀而死,却因误点自己的笑腰穴而笑死,世人叹怎一个囧字了得?然,这一切只是意外?还是另有秘密?一袭男儿装,一张俊秀颜,游戏异世逍遥大陆,谈笑风生,流连花丛,十足的一贪图享乐的废物。只是世人皆不知,这废物已然是成了祸害,一笑一颦间不知颠覆了多少男子心,残伤了多少女子眼?血莲胎记,命中劫,命中难,今生喋血,终究是一朝变,世界颠,倾世容颜惊羡,他怎会是她?高手如云,一手狂澜,巧笑倩兮,前世今生,玩笑之大,她宁愿负了这无情的天下!女主语录——“血莲胎记会颠覆天下么?好,既然如此,我绝不负众望,这天下,我必覆!”“我叶步弱从来就不是良善之辈。没有什么不伤小孩妇女的规矩。触犯了我叶步弱的底线,就只有一个字——死!”
  • 穿越之皇朝无后:逃之夭夭

    穿越之皇朝无后:逃之夭夭

    【蓬莱岛】社团爱钱是本性哒,她只不过爱钱程度比一般人强那么一点点而已,愿望也比别人高那么一点点而已。她是看不过他那小受般的哭泣,小棉羊般的无助,才挺身而出打救他的好不好,绝不是因为他的皇后位置……好吧,她承认了,做皇后就可以完成她的愿望,做天下最有钱的女人,可是,喂,饭可以乱吃,诺言不可乱许哇,更重要的是,许了就要守的啊,她可不是只有他一个选择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