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700000004

第4章 经学发展史探源(1)

引言

所谓经学,指训解、阐述和研究儒家经典之学。经指《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儒家经典,故系统地研究、探讨儒家群经之学即称为经学。它包括研究和探讨儒家经典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对经传文字、名物度数的训诂,对经传义理的阐释发挥,对经书的考据等,都在经学的范围之内。而对经学流派及各派理论演变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对经学与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等,都是经学研究的范畴和内容。除儒家经典外,历代传记等史料也记载了有关经学历史及经学发展的情形。由于经学与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具有很密切的关系,它渗透在学术文化的诸多方面,所以它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学问。

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经学经历了一个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汉学(汉至唐)、宋学(宋至明)和新汉学(清)等不同的经学派别。历史上形成的经学派别,从学派性质上讲,又可分为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以及与训诂、考据之学侧重点不同的义理之学。从历史形成与学派性质的结合上讲,中国经学自战国时代产生以来,经历了汉学、宋学和清代新汉学等三个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

蒙文通对经学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是他经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体现了他经学的特点。蒙文通在经学研究中,认为近三百年来的学术,是复古运动,即是把从明代直到孔子的学术,逐次复古一番,由明代王阳明的狂禅而复于宋代之朱学,由宋学复于汉唐,由东汉古文学复于西汉今文学,又从西汉进一步复于周秦。他说:

近三百年来的学术,可以说全是复古运动,愈讲愈精,也愈复愈古,……到了王阳明以后,学问的进步,便是复古。从明末直到现在,只是把从王阳明起直到孔子时候的学术,依次的回溯一番便了。……既讲西汉,同时又再前进一步更求周秦。……宋明是一步,晋唐是一步,东汉是一步,西汉是一步,这真是拾级而登、愈复愈古了。

与经学复古回溯的路向相反,蒙文通循历史发展的足迹,从经学起源、周秦、两汉、南学北学,到宋明,探讨了经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一)经学起源

经学的起源与儒家经典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离开了对儒家经典的整理研究便无经学。儒家经典主要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此六种书原是古代的文献:《诗》是周代的诗歌总集,《书》是三代历史文献及部分追述上古史迹的材料,《礼》是西周、春秋时各国礼仪的记载,《乐》当有乐谱以教人音律、舞蹈方面的知识,《易》是古代占卜之书,《春秋》是鲁国的一种编年史。当春秋末季,孔子为了更好地以六艺教人,即为了施教的需要,搜集整理这些古代文献,加以编修删定,将此六经作为儒学课本向学生传授。于是,此六经便成为儒家的基本经典。战国的儒家学者已开始阐释儒家经典,好经术,尚礼乐,从而逐步形成了经学。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和研究的对象,并结合各个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一些新见解。可以说,离开了经学,便谈不上儒学的流传和发展。

这表明,孔子与六经有密切关系。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卓越的思想家和文献整理家,在创立、传播他的思想及教学实践中,以他的思想为依据,对搜集来的大量古代文献作了整理、修订,编定六经,以六经为教。这些经孔子整理的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而对这些经典的研究,便形成了经学。故孔子是中国经学之所以产生的关键人物。

蒙文通认为,当时周代的学问,分为三种类别:旧史、六艺、诸子学,而孔子则是依据旧史来删定六经。他说:“周季之学,类别有三:旧史为一系,鲁人六艺为一系,诸子百家为一系。……孔子制作《春秋》,既求观于《周史记》,又求百二十国宝书,此尤列国之史、燦然具在之证。荀卿亦谓‘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故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三古列国之书既存于世,则孔子之删定六经,实据旧史以为本。”蒙文通具体分析了孔子是如何据旧史来删定六经的。并认为周礼、周道在鲁,孔子既据鲁史定六经,又变鲁以合道,使之符合儒学的原则,其所删定后的六经,已与旧法世传之史有不同。他说:

孔子十二经以说者,据鲁人之旧也。墨翟通六艺之文,孔子弟子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亦鲁国之旧也。三古列国之史,国各不同。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春秋》,曰“周礼尽在鲁也”。则以鲁前圣之国,开化独先,礼文备物也。《礼运》:子曰“吾观周道,幽、厉伤之,舍鲁何适。”则所谓周道,固不在周而在鲁。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则夏、殷之礼,不在杞、宋而在孔子。孔子据鲁史定六经,然三年之丧,鲁先君莫之行,宰予亦以为久。冕而亲迎,鲁哀公谓其已重,子贡亦以为疑。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则乐不复鲁之旧也。无恤之丧,孺悲学《士丧礼》于孔子,《士丧礼》于是乎书,则礼亦非复鲁之旧也。于《坊记》见《鲁春秋》,于《公羊》见不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则《春秋》之辞微而指博者,亦非鲁之旧也。《序卦》、《系》、《象》,则《易》亦非鲁之旧也。未定之六籍,亦犹齐、楚旧法世传之史耳,巫史优为之;删定之书,则大义微言,燦然明备,唯七十子之徒、邹鲁之士、搢绅先生能言之。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孔子固据鲁以述文,亦能变鲁以协道,此孟子之所以赞孔子为贤于尧、舜,生民以来未有者也。

蒙文通指出,在有关三年之丧、乐、《士丧礼》、《坊记》、《春秋》、《易传》等的删定整理上,经孔子之手,都与“鲁之旧”有所不同,经孔子删定之六经,“大义微言,燦然明备”,而未经孔子整理的六籍,则只是如同齐、楚所传之旧史而已。即孔子以儒学之道整理六经。经孔子整理,六经成为儒学典籍,儒学之道载于书中,微言大义备于其中,七十子之徒、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均能言之。从而,孔门后学、邹鲁之士以儒家六经为研究对象,由此形成了经学。而未经孔子删定之六经自然保留着旧史的原貌。“孔子未删六经以前,教弟子是些什么东西,他那‘博学于文’的内容恐怕很复杂,当然不止六样。《庄子》说孔子‘十二经以说’,当然也不外是这些东西。孔子晚年,从十二经里面加以删订,才只保留六经。未定六经以前,自然仍留着旧史,所以有十二经那样的多。”由此可见,孔子为了施教的需要,搜集旧史、鲁史、十二经等古代文献,加以整理修订,将所删定之六经作为儒学课本向学生传授,于是便成为儒家的基本经典。后来的儒家学者“七十子之徒”加以阐释言之,逐步产生出经学来。蒙文通并强调,儒家学者依傍六经所形成的经学,之所以与以往的“旧法世传之史”有别,是因为儒生们在经学的起源上,于六经中加进了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整套理想制度。他说:“六经都是‘旧法世传之史’,六经之能脱离旧法世传之史而上升为‘圣经贤传’,成为一个有独特思想的学术体系的经学,则正是由于儒生们依附六经灌注了自己的思想,依附六经寄托了自己的整套理想制度。”指出经学是一个有独特思想的学术体系,它依托于六经,六经则源于旧法世传之史,但它又能够脱离旧法世传之史,这是因为它有思想和整套的理想制度体系。从经学的起源上,把经典与旧史、经典与儒学思想的关系讲明。

除此而外,蒙文通还论述了儒家经典与先秦(周代)学术发展的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经学产生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与先秦学术发展历程的关系。他说:

只有《诗经》、《尚书》、《谱牒》等几种写作于东周以上,……在《诗》、《书》等早期作品中,《诗经》虽包含了一些历史内容,有的篇章甚至可称之为史诗,可当作史料使用,事实上也是重要的史料,但就作品本身而论,毕竟还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著作。《尚书》是古代的官府档案,虽接近于历史著作,而就其作品的体裁考察,仍有些是有韵的便于传诵的作品,和《诗经》的性质相类。……我认为早期的《尚书》,仍然只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著作。……孟子说:“《诗》亡然后《春秋》作。”只有这个接替《诗》、《书》而起的《春秋》出现之后,我国才算有了正式的历史著作,而前此则是文学作品独盛的时代。

认为儒家经典《诗》、《书》的性质相类,均是文学作品,“当时的《诗经》和《尚书》常被当作一书”,“两书并没有严格的区分”。虽然《诗经》可当史料使用,但毕竟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著作。而《尚书》是古代的官府档案,虽与历史著作接近,但其作品的体裁是有韵便于传诵的,所以仍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著作。与此相关,这一时期周代学术的发展是文学时代。而到了接替《诗》、《书》而起的《春秋》出现之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的历史著作,而转入史学时代。蒙文通认为,《春秋》为一般史著的通称,在各个国家、各个时期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的变化,反映了先秦学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指出各国《春秋》开始之时,正是《诗经》各国《国风》结束之时。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学术由文学时代转入史学时代。他说:“各国《春秋》(《语》)开始之时,正是《诗经》各国《国风》结束之时。孟子说的‘《诗》亡然后《春秋》作’,正是说明《国风》变而为《国语》。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学术由文学的时代转而入于史学的时代。”也就是说,随着各国《国风》的终止和各国《春秋》的开始,周代学术进入了史学时代。

到了春秋晚期,随着各国国史的发展,大夫的家史又发展起来,继而国史衰而家史兴。“家史之兴,应当是和‘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政治形势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国家活动中心既由国君转移到大夫手中,记载国家活动的国史也就很自然地演变为记载大夫活动的家史了。自大夫家史兴起,诸侯国史也就逐渐衰替。”蒙文通指出,左丘明所汇集的《国语》所记《春秋》后期的历史情况,齐国是以晏婴作为中心,郑国是以子产作为中心,晋国是以叔向作为中心,都是详于大夫活动而疏于国家活动。这一情况正是家史兴而国史衰的客观反映。“当是左丘明在纂集《国语》的时候,由于后期国史的缺略,于是采集了晏婴、子产、叔向等大夫家史来作补充。”大夫家史取代诸侯国史而兴起的结果是带来了诸子学的大盛,随之史学逐渐衰落而哲学则兴起。他说:“秦始焚书,有‘《诗》、《书》、百家语’,这里的‘百家语’就是指的诸子:太史公‘整齐百家杂语’,这个‘百家语’也显然指的诸子。诸子之书而称为‘家语’,当正说明诸子是自家史发展而来。《国语》是《春秋》,《家语》当然也是《春秋》,《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虞氏春秋》也就正是这样的《春秋》。《孔子家语》当也可称为《孔子春秋》,而《晏子春秋》当也可称为《晏子家语》。且《晏子》又称《晏子春秋》,则《孟子》、《荀子》又何不可称为《孟子家语》、《荀子家语》,或《孟子春秋》、《荀子春秋》。”指出诸子是从家史发展而来的,《孟子》、《荀子》亦可称为《孟子家语》、《荀子家语》,或《孟子春秋》、《荀子春秋》,其诸子包括了儒家典籍及儒学代表人物。蒙文通认为,诸子学兴盛之后,史学也就逐渐衰落了,周代学术便由史学时代转入哲学时代。他说:

在春秋前期,无论从内容或形式看,《春秋》都是历史著作,是诸侯国史。它的出现,使历史记载脱离了散存于诗歌形式的阶段。它虽也记载了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的言论,但这些言论是伴随着记载国家历史而附带记录的。到了春秋晚期,《春秋》由诸侯国史发展成为大夫家史,便以大夫个人作为记载中心,反映个人思想的言论在作品中的比重大大增加。但它同时还记载了很多关于大夫的史事,其表现形式仍然是记述体,还保留着历史著作的性质。到了战国时期,《春秋》由大夫家史发展而成为诸子,便是专以理论阐述为中心的作品了。虽然它也征引了一些史事,但其目的只是为了阐明其思想理论。以致常常出现用自己的思想、观点来把历史加以改造而使它背离了历史的真实。这些作品中所记的史事,其史料价值也就大大降低了。诸子既由家史发展而来,诸子之学大盛,史学当然就逐渐衰落了。明确战国时是诸子学盛而史学衰落的时代,则对战国时代史著缺少、史料不足、记载矛盾等等现象,便也容易理解了。

认为周代(先秦)学术发展的历程是:由《诗经》、《尚书》(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文学时代到《春秋》接替《诗》、《书》而起,由文学产生史学,进入史学时代;到春秋晚期《春秋》由诸侯国史发展成为大夫家史,再到战国时期,《春秋》由大夫家史发展而成为诸子,出现专以理论阐述为中心的作品,诸子学大盛而史学当然衰落了,由史学时代转而进入哲学时代。“当时的学术发展状况是诸子学盛而史学衰落。由《国语》变而为《家语》,正是由史学的时代演变而入于哲学的时代。”并指出,诸子是专以理论阐述为中心的作品,而其史料价值降低。蒙文通围绕经典的演变发展来叙述先秦学术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经学起源与学术发展关系的探讨。

(二)倡鲁、齐、晋之学

蒙文通在对汉代经学的研究中,根据各派所传之学的源流地域及治学旨趣来划分鲁、齐、晋学。认为从学术渊源上讲,鲁、齐、晋学是连接先秦、两汉之学,是孔学在流传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受地域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所形成的各具特点的学术派别。其倡鲁、齐、晋之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某种以讲鲁、齐、晋学来替代讲今、古文学的趋向,为其后来由汉到先秦,超越两汉,向先秦讲论,作了一定的铺垫。

蒙文通先生之子蒙默教授在谈论蒙文通经学时,指出其父经学前后亦有三变,益变而益精。其中第一变即是“创鲁学、齐学、晋学、楚学之说”。蒙默先生指出:

廖氏之说先后六变,先君皆以为未安。然先君之说前后亦三变,盖益变而益精。方1927年之作《经学抉原》也,值《古史甄微》既成,尚论东、北、南三方民族、文化互异之后,乃创鲁学、齐学、晋学、楚学之说,书中皆有专章;谓齐、鲁之学本自不同,鲁学为儒学之正宗,齐学则杂诸子百家言,而《王制》则或取齐、或取鲁,左右采获以为书,则今文为糅合齐鲁两学以成者也。而古文之学源自梁赵,孔氏学而杂以旧法世传之史者也。为说虽异于廖氏,然以今、古皆传自孔门犹同也。此先君之初说也。

乃确信今文为齐、鲁之学,而古文乃梁、赵之学也。古文固与今文不同,齐学亦与鲁学差异。鲁学为孔、孟之正宗,而齐、晋则已离失道本。齐学尚与邹、鲁为近,而三晋史说动与经违,然后知梁、赵古文,固非孔学,邹、鲁所述,斯为嫡传。……丁卯春初,山居多暇,乃作《古史甄微》。戊辰夏末,又草《天问本事》。则又知晚周之学有北方三晋之学焉,有南方吴楚之学焉,有东方齐晋之学焉。乃损补旧稿以为十篇,旧作《议蜀学》一篇并附于末。……文通幼聆师门之教,上溯博士今文之义,开以为齐学、鲁学,下推梁、赵古文之义,开以为南学、北学。推本邹、鲁,考之燕、齐,校之晋,究之楚,岂敢妄谓于学有所发。使说而是,斯固师门之旨也;说之非,则文通之罪也。

同类推荐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真应该回想那风了,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回想是人的反刍。一般来说,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昨天总是丰厚的,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回想故我在,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回想,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咀嚼昨天。窗打开……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热门推荐
  • 娘子腹黑夫之过

    娘子腹黑夫之过

    醒来,已经是一对儿女的娘。除了一位花名在外,外带断袖之嫌的相公上有刁蛮刻薄的祖母跟婆婆,下有一群貌美如花的小妾跟表妹。这样日子她``````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妾室谋略】【不良贤妻】免费结文:【相公久等了】强烈推荐四爷玄幻:【天才—落枫】洛同志高干:【军阀妻】三爷古言:【狐狸大小姐】邪魅书生:【我的老婆是总统】猥琐的孩纸们:《重生-狂放女军医》四世同堂《术师风云劫》老五《腹黑三小姐》三儿《狂逆御世》雄锅《正室夫人》言莫愁《极品俏宝贝》舍不得的温柔《逍遥大夫人》人肉《丑女戏邪君》烟然心醉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花名在外:娘子腹黑夫之过》
  •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清新婉约,活泼明朗,夸张幽默,稚趣可爱,风格多姿多彩。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旨在通过简短优美的童话故事,让孩子感悟“爱”、“真”、“善”、“美”等人生的真谛,欣赏到多彩的图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孩子学习理解并欣赏优秀插图画家的画作,让孩子懂得绘画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时空之君王爱

    穿越时空之君王爱

    她是南诏国的公主,有倾城倾国的容貌。可因为她倾世的容颜,惹得天下大乱,狼烟四起。世间再无宁日,三界再无她立足之地。不仅因为她倾世的容颜,更因为她神秘的身份。人、魔、神三界大乱。王朝、疆域、拯救。不到最后,谁又知鹿死谁手……
  • 自己就是一座金矿

    自己就是一座金矿

    潜意识决定命运,潜意识创造一切,潜意识改变一切。每个人体内都埋藏着一座巨大的潜能宝藏,激活并运用这座宝藏,人人都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自己就是一座金矿大全集》,为你揭开了潜意识深处的图景,传授一套最简单高效的潜能开发工具,让你开启能量宝库,挖掘潜意识,激发正能量,操纵命运、愿望、财富及健康,步向幸福和成功。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上最励志的故事

    世界上最励志的故事

    在这里,你能自由地飞向遥远的星空、潜入深邃的海洋,饱览世界上最奇妙的景观;在这里,你注定要与高贵的灵魂、不朽的人物相逢,领略他们的睿智、豁达与优雅;在这里,你可以拒绝命运的安排,为生命画一条优美的抛物线,抵达梦想的极地;在这里,你渐渐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你的心灵花园蓬勃葱茏、气象万千,勇气与力量在激越跳动,想象与激情在奔腾汹涌;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最惊人的奇迹,世界上最有趣的现象,世界上最重大的发现,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世界上最成功的名人,世界上最不朽的名著……
  • 失心倒计时:名门少爷的遗爱

    失心倒计时:名门少爷的遗爱

    昔日亲密无间的恋人变成熟悉的陌生人,她千方百计的谋算他的心,却不料他扮猪吃老虎,中了他的计中计,傲娇首席外老里嫩对上外嫩里老的汉子女,究竟会擦出怎样的计谋火花?带着‘文艺’的霸道,带着‘文艺’的追逐,最终,谁是谁的猎物,谁把谁遗忘,谁使谁失心。
  • 穿过骨头爱上你

    穿过骨头爱上你

    我不知道我与桃笙之间的爱到底是雾是树还是旷野,我只知道离开他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我忧伤因为我心中的爱。它像藤蔓一样,纠缠得我不能自拔……桃笙,我从未奢望,有一个人会不计较我的过往,而真心真意爱上皮囊后的这具朽骨。有时在想,我们的初遇,我忘掉了。你会不会也这么把我忘得一干二净呢?或许对你来说,记住我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白骨妖精无甚好处,尽管我想留在你的记忆里……或许你的话是我想太多了,或许我是不清醒。我把自己画进了一个时空的圈子里,画地为牢,然后就这么固守着对你的心存希望。我是不是很傻?那天晚上睡着之后我习惯性的转身,然后顺理成章抱住你的脖子。听你说,乖,安心睡,有我在。你嘴角柔软的弧度,温暖的掌心,十指相扣,所有的都是我所期待的……作者话:这是一个幽默搞笑而又抵死缠绵的爱情故事。(当你看够婴儿看够未成年看够不伦看够虐恋,你不妨点开此文,它将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凌歌的作品:[完结]《顺手牵‘狼’》:[完结]《钦差女国舅》:[完结]《殿前欢》:(此文已入半价书库)假如你喜欢凌歌的文字,假如你相信凌歌,请注册会员收藏以及推荐投票,你的支持,永远是凌歌的动力!!我的圈子我做主:http://m.pgsk.com欢迎亲们加入探讨!~~~~~~~~~~~~~~推荐好友无意宝宝的火文:《七夜宠姬》~~~~~~~~~~~~~~
  • 凰女妖娆:盛宠逆天王妃

    凰女妖娆:盛宠逆天王妃

    她是上古神兽凤凰的转世,虫窟中百毒噬心凡体变毒体,火山熔岩的侵蚀毒体变神体。驭兽?斗气?自然元素?看她信手拈来!他是杀伐果断的王爷,唯独对她绝宠一世,绝处逢生洗髓逆天,霸气狂妄神魔皆诛!为了她,神挡杀神,佛挡灭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凰觉醒,她们又该掀起怎样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