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14

第14章 老子看老子

清同治、光绪年间,中国出了不少诗人。其中能称巨擘者有曾祖范伯子及陈散原、林纾诸人。范、陈两老相契,遂结儿女姻缘,近代颇享大名的画家陈师曾便是范伯子的女婿。对于范伯子的诗,陈散原评为:“苏黄以下,无此奇人”。伯子也自许云:我与子瞻为旷荡,子瞻比我多一放。

我学山谷作犹健,山谷比我多一练。

惟有参之放练间,独树一帜非羞颜。

径须直接元遗山,不得下与吴王班。

范伯子为我曾祖,祖父范罕亦以诗名。至父亲范子愚先生,颇不坠家声,精于音律,善古文辞章。我与二兄范临、长兄范恒幼承庭训,亦皆能诗。

父亲少聪慧,1910年(宣统二年)随祖父游学日本,初读五、七言诗,学作短句,他留下的一首最早的诗,当作于此时,这首诗题《夜雪》:

昨夜一更尽,凄风入枕来。

残灯留暗影,窗外白皑皑。

他自题于诗后云:“时庚戌年十二随大人留学日本。”12岁的少年,对家国兴亡只有朦胧的感受,父亲在以后的述怀诗中,对此有所追忆:“我生之初,天下滔滔。童年侍父,东涉风涛。苍茫回首,故国飘摇……”13岁时欣逢辛亥革命,随父回国。此时诗道大进,有“深秋处处风如水,更听梧桐叶半残”句,为乡里诗坛斫轮老手所激赏。16岁入中国大学预科,19岁因父病返里。此后数年居家读经、史、古文诗赋,从此稍识先世家学。

祖父范罕与泰州学者缪篆先生,同时留学日本,1921年缪篆先生长女缪镜心年方十九,由于颖慧多才、品貌出众,是闺阁中为世所瞩目的少女。范罕先生谋诸挚友缪篆先生,双方皆愿结成秦晋之好。

23岁的范子愚与缪镜心结婚,门当户对,一时江左传为佳话。缪篆先生曾与鲁迅先生同时执教于厦门大学,任哲学系教授,鲁迅先生曾在《两地书》中描写过一次教授的恳谈会,有一位教授拍文科主任林语堂的马屁,讲林是教授们的父辈,缪篆拍案而起,拂袖而去。这幕颇富戏剧性的场面,正反映了外祖父刚直耿介的脾气。据说范家的人都有些狂气,而与范家结亲的人家也多有傲骨,这不是狂上加傲了吗?其实“傲”字与“狂”字并不可怕,人们是往往把独立特行、狷介不阿都归入“傲”和“狂”的,“狂”而不妄,“傲”而不肆,大体还是一种可取的个性呢!

子愚先生婚后游幕安徽,两年后求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8岁返里,不复远游。先后执教凡30余年,其中包括解放后的10年。1959年退休,曾有漫游之志,1960年重游北京,人世沧桑,感慨良深。

父亲一生以“澹泊”二字为座右,不求闻达。作诗自愉,然其格调高华,为侪辈所重。父亲平生没有发表欲,一诗既成,吟咏数日即藏之箧底。而其作品中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他自青至老写给母亲的诗章。母亲去世之后,我无法慰藉父亲的痛苦,我带他去西湖作消愁游。他一下子苍老了很多,他无心欣赏里、外西湖水的碧波,赶紧要返故里,即使人去屋空,但故园总有母亲的痕迹。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他吟哦着:

世有春愁我独无,两间变化久模糊。

天藏巨眼曾谁睹,曙已微明更待呼。

望里楼台徒郁郁,梦中人物尚劬劬。

玉溪婉转情如织,一别吞声万劫逋。

他当时住在北京我的单人宿舍,他觉得“作客原知身是寄,问天无语梦犹遥”。他也知道沉浸于悲痛,正摧残着他的健康,“忍将别恨催风烛,应向崦嵫驻夕阳”。但又有什么办法?他无法解脱和母亲五十年爱恋的情愫,他知道这一次痛苦的分量,一次够了,他说:“他生誓作空山鹊,永断尘寰报喜情。”

父亲1984年谢世,此前他已知道日本冈山县建立了永久性的“范曾美术馆”,他是带着一份内心真正的欣慰走的。

这幅《老子看老子》是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寓居北京时我为之速写的。彼时父亲已年近八十,对母亲之怀恋未一日轻忘,每餐必先将食品供奉于母亲像前,然后自食。其时,当我看到父亲每于诗稿上钤“独鹤”一印时,便深恐父亲用情太深而伤身,然而父亲在孤独的十三年中不复生趣,为儿者对此无能为力。

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包,外裹以布,内一层又一层地包以纸。打开一看原来是父亲珍藏的婚前母亲家送来的庚帖,写生辰八字以为应聘之礼。这是父、母亲一生视为无价之宝的信物。父亲的诗写得很多,在老人应允的前提下,我为他印了一本《子愚诗抄》,留给父亲一百本馈赠友好。父亲将一本供在母亲灵前。父亲去世之后,发现一包东西包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是他的诗抄,余下九十九本。

也许,父亲出于谦逊,以为自己为大诗人之裔,不足以此炫人;也许,父亲出于骄傲,“国无人,莫我知兮”。但是最确切的解释是父亲只以诗自慰,这是陶渊明式的真正的诗人。

(老子心解完,一下为庄子心解)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宠婚:妈咪,我要爹地!

    宠婚:妈咪,我要爹地!

    我希望,面瘫尽快找到自己心爱的另一半,希望他永远都像我看到的那样拥有阳光的笑,希望冷漠与悲伤离他远远的,希望他永远永远永远都幸福、快乐!——一年前,她深爱着寒风宇,站在许愿池旁许下对雷傲虔诚的祝福。神啊,你在哪里?你听得见吗?我希望寒风宇永远幸福,永远快乐,请让他赶快好起来,求求你。——一年后,她深爱着雷傲,站在许愿池旁许下对寒风宇虔诚的祈祷。硬(和谐)币在天空抛出一个弧度,静静落在水中,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芒。也是在这里,苏七七将一张离婚协议书递给雷傲,告诉他:‘对不起,我的心里,住的只有寒风宇一个人,从来都只有他一个,我们…离婚!’雷傲的瞳孔巨震,面色苍白的将手里的离婚协议书攥紧,嘴旁却不停的笑:‘苏七七,从今往后,我会从你生命里彻底消失。’‘苏七七,我恨你!’然后他转身决绝的离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风宇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对她说:‘苏丫丫,去找他吧。’她愣了愣,坚决的说:‘我爱的是你。’‘不,你爱的不是我。’他微微一笑,目光空洞的凝视着天花板,此时的他,已经无力下床。她怔怔的看着他,目光坚定不移:‘寒风宇,你听着,我苏七七这辈子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你,我是你的苏丫丫,一辈子的苏丫丫。’‘谢谢你。’他含泪笑了,静静的闭上双眼,在心里默念:丫丫,谢谢你选择这么善良,谢谢你善意的谎言,谢谢你陪我走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我累了,不打算陪你走下去了,你的幸福在雷傲手里,我会在天堂保佑你,祝福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呀?’‘爸爸在这里!’纤细的手捧住儿子的心脏,她苦涩一笑。‘妈妈,我的爸爸是谁呀?’她瞳孔一颤,嘴唇张了张,最终没有勇气开口。‘妈妈,我可不可以有一个爸爸?’他瞳孔如镜,清透的没有一点杂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文前面温馨搞笑,后面带虐,结局每个人都会幸福。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柒很无良,过激留言,删。→→→暂不剧透←←←◇◆◇好友链接:推荐好友的文——《帝女难求》丝丝《强宠欢》妮卡殿殿《幼皇妃》夜月未明《离婚不离爱》盈汐《窈窕不淑女》颜且沫《黑道少奶奶-》慈蓝伶《绝色皇子》月无垠《总裁的淡漠契约妻》幸福的泪滴《败家小娘子》诸葛笑笑《赖皮王爷骄宠妃》诸葛笑笑
  • 地狱变

    地狱变

    深夜,一阵有如大地震的剧烈摇晃中,“未来梦”大厦沉入地下一百五十米,仅二十三人侥幸存活。七天七夜之后,传奇警探叶萧带领救援队深入地下,却只救出六名生还者,并发现大量谋杀痕迹。六名幸存者对地下发生的事情讳莫如深,真话之中夹杂大量谎言。他们为什么说谎?地下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谋杀?谋杀背后有何隐情?
  • 我当插班生那些事儿

    我当插班生那些事儿

    【妙妙的群:58078717,欢迎加入!】初次见面,他就强吻了她,自诩是他的未婚夫;再次见面,他用亿万钞票将她带走,霸道的喊她老婆;她倔强的对着他大吼:我不嫁,我嫁猪嫁狗都不嫁你!他邪恶一笑,依旧像枚口香糖一般的粘着她,在她得意的时候羞辱她,在她失意的时候帮助她,让人琢磨不透……      
  • 疯狂酷公主

    疯狂酷公主

    3个天才MM,臭味相同,建立灵魄宫。她们有智商,有身手,有容貌。从韩国到中国她们叱咤风云,自此认识几个帅到人神共愤的GG后,就是有些人偏偏和她们作对。不就是跳街舞赢了,却被人迷晕威胁毁容。在酒吧里逗留一下,又突然冒出一个人拿着枪指着她们,口口声声说要报复!
  • 懒妃倾城

    懒妃倾城

    她,花景蓝齐儿拥有一颗绝顶聪明的脑袋,拥有显赫的家势背景,更是所有人都捧在手心里疼宠溺爱的宝贝儿;优良的基因决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她也注定平凡不了,生于军事世家,拥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在她的眼中:有亲亲爹地妈咪跟两个哥哥的宠爱,她为啥要表现得自己的很聪明呢?扮猪吃老虎岂不是更有趣,懒是流行,要懒得人见人爱,要懒得人神共愤,更要懒得令人骂不得打不得,只能宠着,哄着,疼着,这就是境界。综上所述:笨一点儿的她可以得到更多的疼爱。当柔弱如风,温柔可人,秀气恬静,性情懦弱,与世无争的蓝齐儿变成因结束特种部队训练准备回家却因帮忙追捕持枪杀人犯时发生意外的花景蓝齐儿,又会发生怎样的“化学效应”呢?历史完全没有记载的朝代,一个以强为尊的朝代,累了十六年,她花景蓝齐儿终于可以将的“米虫”生涯进行到底——他,轩辕陌,一个如神明一般的存在,令世人所迷醉而又心甘情愿承服于他的邪魅男子,他俊美而冷酷,冰冷而无情。他总是抿着性感如蔷薇花瓣色泽的薄唇,紧紧的如一条直线,深邃的黑眸有着魅惑人心的本事,他从不曾笑过,似乎在他的脸上永远只能捕捉到一个表情,淡漠而疏离。相传,若能换他露齿一笑,无数痴情女子甘愿以命相抵、、、、、、直到他遇上她,一个是冰山一样没有任何情绪温度的人,一个是时而聪明伶俐,时而刁钻古怪,却又总是迷迷糊糊嗜睡如命,懒散至极的人;爱上她,内心尘封的千年冰雪似有了裂缝,为她,他亦笑得倾城倾国,潇洒飘逸。他说:“为你,值得,有你,足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说:“不许骗人哦,否则、、、呃,小心我咬你、、、、”嘟嘟囔囔说了不知是些什么,迷迷糊糊的好像又睡着了。片段一:“我可以让你做太子妃,而后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一身红衣华服的赵天奇一双迷人的桃花眼紧紧的锁在斜倚在秋千上假寐的绝美女子身上,他就是对她势在必得。蓝齐儿微闭的明眸轻颤,白色的裙角随风轻荡,嘴角含笑,她懒洋洋的启口:“我不适合母仪天下,因为我真的很懒。”继而她优雅的睁开迷蒙的双眼,又优雅的打了一个哈欠。“我不介意,我只要你。”哪怕是她很不女人的睡觉模样都是极美的。“我介意。”慵懒的嗓音里有了淡淡的警告,表示出她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轻狂的男子轻扯嘴角,独有她,是他的结,对她,他总是没有任何办法。片段二:轩辕墨心情愉悦的坐在凉亭里喝着好茶,品着甜点,逗着漂亮的小宫女,一切都是那般美好。
  • 至尊三小姐

    至尊三小姐

    她,出身武术世家却是心思单纯的痴女,虽一心远离是非心机,却终被男友背叛。耳边干脆的枪声,昭示着她的重生。她,是世族莫家的废柴小姐,四岁丧父,其母不详,寄人篱下,身无玄气,连个七岁孩童都能轻易欺辱。被排挤,被退婚,被逼至山崖边缘。平静的渴望粉身碎骨。她仰天大喝:“今日不死,他日必当凌驾于你这瞎了眼的苍天之上!”神秘遣址?无人兽山?想进就闯了!上古神兽?紫光战甲?想要就拿了!地玄了不起吗?武玄很牛叉吗?真玄又算哪颗葱?惹恼本小姐,我让你们求生无路,寻死无门!遇神杀神,遇魔屠魔,普天之下,唯我至尊!
  • 日食妖后

    日食妖后

    穿越成为身中巨毒被人毁婚的极品丑女,精湛医术,素女功,驭兽术,日食异能,开放思想,丰富阅历和淡泊心境使她重获丽容、逍遥皇宫、笑傲江湖,成为天下名士追逐的绝代佳人。于乱世中救了避难皇帝和小太子,无意中获得逍遥丹容颜不老、逍遥天书窥视天下,几经周折,她被封一国皇后。皇帝患重病昏厥,赐她玉玺,辅佐太子,掌管朝政。她在国内推施仁政,使国家走出绝境,国富民强,带领军队抵御外国大军的侵略。文武百官里,与她关系暧昧的多人。更有国外风流皇帝慕名前来和她约会。天下第一风流美女,妖后之名,传遍天下。带只可爱小色猴,在江湖里玩遍群侠帅哥,在皇宫里色遍文武百官。爱我者,必被我珍爱;伤我者,必将被我丢弃。皇帝、王爷、将军、国师、异人……到底谁是最爱她的人?谁又是她的最爱?古代家族谍中谍,皇族艳史,总有你想象不到的剧情。欢迎阅读芳菲第五部曲《日食妖后》。
  •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很久以前,民间就流传着唐二主征东或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唐二主即唐太宗,薛仁贵则是唐初有名的军事将领。唐太宗为了收复辽东,统一天下,征讨盖苏文弑逆,援救新罗,曾三次出兵征讨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