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300000007

第7章 序章秦汉时期交通发展的历史基础(三)

春秋青铜器纹饰已常见反映舟战的图像,说明造船及航行技术已经可以为水路航运提供条件。《左传·僖公十三年》记载,“晋荐饥”,“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河运的记录。史籍还可见近海航行的资料。《左传·哀公十年》:吴大夫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国语·吴语》:越王勾践袭吴,命范蠡等“率师沿海泝淮以绝吴路”。范蠡在灭吴之后,“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孔于所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也反映近海航运条件的成熟。

战国时期的商业运输更为发达。“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荀子·王制》)商人为了“市贾倍徙”,不顾“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墨子·贵义》),“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管子·禁藏》)。

战国时期,列国都注意开拓境内的道路,国际交通的条件也有所改善。《战国策·魏策一》说到魏地交通,“魏地方不至千里”,“埊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二百余里。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梁”。当时各地区间,已经有“巨途”、“小途”等不同等级的道路相联系。《荀子·荣辱》:“巨途则让,小途则殆。”唐人杨倞注:“谓行于道途,大道并行则让之,小道可单行则后之。”见诸史籍的已有定名的交通要道,有从成皋至函谷关的“成皋之路”(《战国策·秦策三》),楚国从南阳东出伏牛山通往中原的“夏路”(《战国纵横家书·公仲倗谓韩王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秦国由汉中入蜀的“石牛道”(《华阳国志·蜀志》),赵、魏、齐之间的“午道”(《战国策·赵策二》、《史记·楚世家》及《苏秦列传》、《张仪列传》),上党通达河内的“太行之道”(《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称之为“南阳太行道”,《张仪列传》称之为“屯留之道”。等。

当时有些地方的交通优势,已经非常突出。这样的条件,或者促进了空前的区域繁荣,或者提升了当地的政治地位。参见史念海:《释〈史记·货殖列传〉所说的“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见《河山集》,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9月;王子今:《论战国晚期河洛地区成为会盟中心的原因》,载《中州学刊》,2006(4)。

《考工记》列述百工技艺,首先说到制作车轮、车舆、车辕的轮人、舆人、辀人。所谓“周人上舆,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也说明车辆制造技术与其他手工工艺的关系。据《墨子·鲁问》,当时的工匠已经能够制作“任五十石之重”的运输车辆。《墨子·鲁问》:“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翟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同一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

《战国策·魏策一》记载,张仪说魏王,有“粟粮漕庾,不下十万”语。鲍彪注:“漕,水运。庾,水漕仓。”大约开通于魏惠王十年(前360)的鸿沟是继邗沟之后又一条著名的运河。鸿沟沟通河、淮,促进了南北交通往来。出土于安徽寿县的鄂君启节是可以说明当时水运发展水平的实物资料。鄂君启节年代大致为楚怀王六年(前323),除包括铭刻有关陆运内容的车节外,又有舟节。舟节规定,“屯三舟为一舿(舸),五十舿(舸),岁一返”,所通行的水路以江、汉两水系为主,东至邗沟,西至汉江上游,南则沿湘、资、沅、澧、庐诸水分别可至上游。参见殷涤非等:《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载《文物参考资料》,1958(4);黄盛璋:《关于鄂君启节地理考证与交通路线的复原问题》,载《中华文史论丛》第5辑;黄盛璋:《鄂君启节地理问题若干补正》,见《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由此可知楚国地域内水运开发的成就。由水运限定150船与陆运车50乘相当,可以推想当时每艘运船的排水量还是相当有限的。

《禹贡》是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地理学名著参见史念海:《论〈禹贡〉的著作年代》,见《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5月。,其中论述各地风土物产及贡输通路,体现出作者在当时交通条件下所掌握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很可能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逸周书》等文献,也提供了同样的信息。通过《穆天子传》的记载还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包括现今新疆以至中亚地区在内的广阔地方山川形势与风土人情的初步了解,也反映交通进步的史实。战国时期中原与阿尔泰地区的文化交往,已经有考古资料作为实证。参见[苏]CN鲁金科:《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载《考古学报》,1957(2)。

以交通事业的发展为条件,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即士的兴起和游说之风的形成。列国游士“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庄子·胠箧》)。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下》)。苏秦始而“羸縢履,负书担橐”,终则“伏轼撙衔,横历天下”(《战国策·秦策一》)。

《战国策·赵策一》说到“雒阳乘轩车苏秦”开始游历生活的艰苦情形:“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羸幐,负书担橐,触尘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士的活跃与世袭贵族的没落相联系,标志着束缚社会活力的血缘与地缘的羁绊终于被斩断。当时的士游历四方,促进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往,也直接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当时比较著名的士,大多“率其群徒,辩其谈说”(《荀子·儒效》),身边有众多的追随者。而这些求学从师的“群徒”,往往千里负笈,不辞远道,由各地集聚而来。以春秋末年开聚众讲学之风的孔子为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列孔子弟子77人。除原文著明者外,又据注引郑玄说及《孔子家语》,可知籍贯者共59人,其中鲁人不过29人,其余则为齐人、卫人、陈人、宋人、晋人,以至来自僻远之地的楚人和秦人。

在富于流动性的士异常活跃的情况下,原有的政治结构也发生变化,各国高级官员都已未必任用本国人,“客卿”受到信用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以秦国为例,自秦武王二年(前309)初置丞相起,历任丞相已知籍贯者凡14人,而其中可确定为秦人者仅任职于武王、昭王时代的樗里疾1人。据马非百:《秦集史·丞相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8月。

战国时期,多有“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军事强国(《史记·张仪列传》),兼并战争往往动员数以10万计的军役。不仅调集大量运输力量用于军运,削弱了整个社会正常的交通经济,而且战争常常致使已有的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遭受破坏,使车船及人力畜力等运输力量至于毁废。即使在战事暂时平息,各国相互对峙的相对和平的时期,闭关而相互戒备的各国仍往往断绝交通,“守四封之内”,竭力“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吕氏春秋·孟冬纪》)。各地区的交通系统相互隔绝,也限制了全国交通的发展。这一状况,直到秦翦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专制主义王朝之后,才得以改变。

同类推荐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统一与分裂,这个痛苦的命题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德国为何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十一世纪的德国将何去何从?……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几千年的历史风云。通过本书,你将会了解到:日耳曼人为什么如此好斗?“卡诺莎觐见”何以成为西方忍辱投降的代名词?德语的诞生与马丁·路德有怎样的关系?德国为何产生了如此多的哲学家?勃兰登堡门为何被称为德国的国门?“铁血宰相”俾斯麦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希特勒如何从艺术家变成战争狂人?……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披羊皮的废材美男:爷,我罩你

    披羊皮的废材美男:爷,我罩你

    一朝穿越,金凌便嫁了一个五手货的美男,美男长年恶病缠身,克母克妻,任兄妹欺辱,却半声不吭,天下第一废柴。殊不知,此废柴羊皮之下,嗜血天性,杀人于无形,一曲琴音,天下恐之。日夜相处,究竟是她罩了这废柴,还是这废柴罩了她……
  • 涅灵

    涅灵

    自古尘世之中,如若怨气岁淤积,就会有不甘于死亡的魂魄四处游荡,女娲留下的一盏七星筒灯,又会给执掌它的女子带来怎样的命数?……
  • 逃婚三十六策

    逃婚三十六策

    一场精心安排的夺心游戏,让她掉进了这个危险男人的陷阱,她想逃,他却禁锢,“女人,你以为你能逃得了吗?还是乖乖嫁给我吧。”“好啊!”她一口答应,却在转身,拼命的逃离男人的身边,他冷笑,“你跑不了!”
  •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本书告诉大家的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财富规律和投资理财方面的技巧和观念,能够让你掌握更专业的投资技巧和理财方法,并获得较多的回报,迅速跻身于富人的行列。
  • 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在《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一书中,编者搜集整理了百余种日常生活常见病症的滋补、治疗小方剂,以便于读者使用。这些方法大都是从传统医药典籍中间摘选出来的,其中也有一部分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方,对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有不错的疗效,而且无毒副作用。在摘选这些药方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尽量避免有把握不准的地方,但还是请读者在实际使用时,最好能征求一下医师的意见。另外,还应特别强调的是,对急重病症,这种方法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在医师指导下作为辅助疗法,所以此类患者必须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贻误治病良机。
  • 第二眼幸福(全本)

    第二眼幸福(全本)

    文艺版简介:爱情,有时候倾其所有也修不来一个满分,默默的付出,痴痴的等候,换来的却是遍体鳞伤,然而,上帝是公平的,总会将另一个人送到你身边,一点一滴的渗进来,一点一滴的将原来的那个人挤出去,他或许不是最早,但一定是最好……对章依安来说,她一生的幸福,就来自于那第二眼的爱情雷人版简介:她是个痴心又胆小的女人,总以为她会一辈子傻傻地躲在背后注视着他的身影,默默地暗恋着他,守着自己的秘密,孤单地走过风雨……他是个很花心的男人,原以为,他会一直这样游戏人间、流连花丛,可自从在电梯里被好友最喜欢的妹妹撞上之后,一切似乎都变了……他是天之骄子,先天的聪颖再加上后天的幸运,令他在情场所向披糜,如鱼得水;在尔虞我诈的商场里更是从容自若,游刃有余……她之于他是青梅竹马,是可以聊天谈心的知己,亦是足可托以重负的好友,更是愿意倾心呵护的邻家小妹……只是有一天,当他发现他的好友正狂热地追求着她的时候,心,却似乎隐隐的痛了……
  • 上帝的救赎

    上帝的救赎

    一件扑朔迷离的凶杀案,一段细致入微的调查,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一场侦探与罪犯的交锋。斯迪姆·席普·凡迪恩的作品创下了20世纪世界图书销售的新记录,成为美国新闻出版业的经济奇迹之一,他也因此开启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