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300000058

第58章 秦汉内河航运(七)

阳渠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河南尹王梁曾穿渠引谷水注入洛阳,然而可能由于设计或施工的失误,“渠成而水不流”(《后汉书·王梁传》),是为秦汉水利史上一次著名的失败的记录。《后汉书·张纯传》:建武二十三年(47),大司空张纯主持“上穿阳渠,引洛水为漕,百姓得其利”。阳渠承纳洛水和谷水,成为洛阳地区水路交通网的主纲之一。

漕渠秦与西汉均定都关中,以漕运沟通与关东农业重心地区的经济联系。河渭交通运输线成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帝国的生命线。中央政府为维护河渭航运的畅通不得不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娄敬向刘邦建议定都关中,强调关中“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其实当时关中可支供都市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二世时,关中役徒军士人众,“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皆令自赍粮食”,规定“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直至西汉前期,对关中的开发程度依然不能估计过高。张良在帮助刘邦制定定都长安的决策时,就考虑到关中以“河渭漕天下,西给京师”的经济条件(《史记·留侯列传》)。然而西汉政府机构不断扩大,官员人数急剧增多,为北防匈奴,也需要加强军队警备力量,而迁入关中的关东豪富,又往往使消费人口以大大高于生产人口的比例增加。西汉初,关东漕粟年不过数十万石,尚“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史记·平准书》)。汉武帝时,已经需要输送400万石方能得到满足。在渭河航运能力逐渐表现出退化的趋势的情况下,努力改善航运条件的要求,已经十分急迫。据《史记·河渠书》,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大司农郑当时提出了开通漕渠的建议:

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

汉武帝赞同这一建议,“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渠线的勘测选定,即所谓“表”,由齐人水工徐伯承担。徐伯“表”漕渠,是我国水利工程史上关于渠线测量的最早的记录。

按照郑当时的估算,漕渠开通后,运输距离较渭河水道大致可缩短2/3左右,水道径直,“损漕省卒”,从而减少运输费用。《史记志疑》及《汉书补注》皆引刘奉世说,从运距长短出发,提出对漕渠工程的怀疑:

按今渭汭至长安仅三百里,固无九百里,而云穿渠起长安,旁南山至河,中间隔灞、浐数大川,固又无缘山成渠之理,此说可疑,今亦无其迹。

黄盛璋《历史上的渭河水运》文中也以为“渭水道九百余里”《史记·河渠书》:“漕水道九百余里”,《汉书·沟洫志》:“渭水道九百余里”,其间似有不应忽视的差异。诚有可疑,认为可能包括长安以西中上游一段。其实,“今渭汭至长安仅三百里”之说,首先是不确实的。渭河是一条靠雨水补给的多沙性河流。流量、沙量变化与流域降雨条件、地面覆盖物质密切相关。参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渭河研究组:《渭河下游河流地貌》,5页。下游尤以迂回曲折著名。历史文献有“渭曲苇深土泞,无所用力”(《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梁武帝大同三年”),“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隋书·食货志》)。的记载。据《渭南县志》,“渭河东西亘境百余里,率三十年一徙,或南或北相距十里余”。《大荔县志》也说,“荔之南界,东西四十五里,渭水横亘,一蜿蜒辄八九里,一转圜二十里”。考察现今渭河河道,自咸阳至河口,总长约为212公里,以汉里相当于325米计陈梦家根据对居延地区汉代邮程的考证,以为“以325米折合的汉里,比较合适”,“用400或414米折合则太大”。见《汉简考述》,载《考古学报》,1963(1),收入《汉简缀述》,32页。,相当于652汉里。从渭河下游曲流河段河道平面变迁图及通过历年地形演变和航空照片所反映的渭河下游河床摆动图看,许多区段河道折回弯曲往往有甚于现今河道的情形,并且多有河曲裁弯后废弃弯道形成的牛轭湖。参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渭河研究组:《渭河下游河流地貌》,157页。以此推想,汉代渭河航线总长达到八九百汉里是可能的。

《新唐书·食货志三》说:“秦、汉时故漕兴成堰,东达永丰仓,咸阳县令韩辽请疏之,自咸阳抵潼关三百里,可以罢车之劳。”唐文宗赞同此议,“堰成,罢车之牛以供农耕,关中赖其利”。可见漕渠运程三百里的记载是可信的。《水经注》中有关于漕渠的明确记载,后来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开广通渠、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开漕渠、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开兴成渠,都曾利用西汉漕渠故道。据黄盛璋考述,陕西西安汉长安故城南,范家村、肖家村附近以及华县、华阴之间,都存在汉漕渠遗迹。据陕西省文物局张廷皓见告,西安以东今仍有“糟渠”地名,应当也是有关漕渠的文化遗存。可见,“今亦无其迹”之说,确实难以成立。漕渠横度灞水、浐水的方式目前尚无法确定,推想有可能是承纳其流,以为水源之一的。《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二》:“灞、浐二水,会于漕渠,每夏大雨辄皆涨。”

郑当时说,渭河漕运“度六月而罢”,而漕渠开通之后,“度可令三月罢”,令人疑其运期过长。其中大概包括下碇装卸等占用的时间。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孝文帝由长安向洛阳,五月“己丑,车驾东旋,泛渭入河”,“六月庚申,车驾至自长安”,行程总计32日(《魏书·高祖纪下》)。其中“泛渭”之行当有20余日。这是顺水行舟情形,重船逆水,自然费时更多。隋文帝开皇四年(584)诏书说到渭河水运的艰难,也指出:“计其途路,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泛舟之役,人亦劳止。”(《隋书·食货志》)所谓“动移气序,不能往复”,大约是指单程运期往往要超过一个季度,在年度之内是难以两度往复转运的。

漕渠工程历时三年,“通,以漕,大便利”,缩短了航程,提高了运输效率,加强了长安与关东地区的联系。班固《西都赋》:

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

也说到漕渠在当时全国交通网中的重要地位。

秦汉时期开通的人工河道,见于史籍的还有鲁渠、涡渠、濮渠《汉书·地理志上》:陈留郡:“陈留,鲁渠水首受狼汤渠,东至阳夏,入涡渠。”“封丘,濮渠水首受泲,东北至都关,入羊里水,过郡三,行六百三十里。”、蒲吾渠《续汉书·郡国志二》“常山国”条李贤注引《古今注》:“永平十年,作常山呼沱河蒲吾渠,通漕船也。”、平虏渠、泉州渠《续汉书·郡国志五》“雁门郡”条李贤注引《魏志》:“建安十年凿渠自呼沱入汾,名平虏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十年)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又《董昭传》:“凿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睢阳渠、白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七年)至浚仪,治睢阳渠。”“(九年)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十八年)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贾侯渠《三国志·魏书·贾逵传》:“通运渠二百余里,所谓贾侯渠者也。”等等。汉武帝时,“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史记·平准书》)。《盐铁论·刺复》说,“泾、淮造渠以通漕运”。淮渠或与《史记·河渠书》所谓“汝南、九江引淮”有关,泾渠或以为即汉武帝太始二年所开之白渠。这些渠道,也可以为漕运服务。《后汉书·邓禹传》中,还有关于因条件险恶、施工艰难而废止的运河工程的记录:

永平中,理呼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大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

于是“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魏晋时期,在秦汉河运的基础上,又有新的人工河道得以开通。魏文帝黄初六年(225),“通讨虏渠”(《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0—248),又有“开广漕渠”(《三国志·魏书·邓艾传》)、“穿广漕渠”(《晋书·宣帝纪》)之役。吴末帝建衡三年(271),“凿圣溪以通江淮”,“以多盘石难施功,罢还”(《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可见,秦汉河运的成功,对于交通史的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至于后世规模更为宏伟的人工河道的开通,当然也是以秦汉时期人工河道的设计思想为基本原则,以秦汉时期运河开凿的技术基础为基本条件的。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 宋贼

    宋贼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陆云乃是现代大学生,被一阵惊雷震到九霄云外,来到了南宋。此时,金国,西夏虎踞北疆,大理吐蕃环伺南宋,朝堂暗弱,士无带甲之力,民以奢靡度日!北疆谁守?故土谁收?!!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

    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

    超级媒体大腕杨锦麟、台湾两性作家郑匡宇联合力荐!著名情感作家、实战派顶级婚恋导师、“微观爱情”理论的创始人陈保才,迄今最犀利的“红尘法则”。作为“两性鬼才”,陈保才在新书中通过一个个现实中鲜活的案例,层层剖析,贡献独家婚恋方法论,揭示情爱中最大的秘密!用多少力去爱?怎样爱才能不受伤?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得到爱情本身重要得多。在准备婚礼之前,请先准备婚姻。
  • 秘密王妃:嫁个王爷也不错

    秘密王妃:嫁个王爷也不错

    她生在将军府,世人都知道将军府世代无论男女个个骁勇善战,武功高强,唯独她性格温顺手无缚鸡之力。她的存在不过是将军府的一个污点。她说“云坛哥哥你就收留我吧,你看我这么瘦其实都是饿出来的,你要是不肯收留我那我会饿死的”他摸着她的小脑袋,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会让你饿死的。“可是云坛哥哥你把我留下来有很多用处的你看了打扫洗衣服做饭我样样都会而且我还会看病我还聪明你喜欢那个美女我都可以帮你追,我,我还可以帮你照顾你喜欢的木槿花你就留下我吧”嘻嘻某女坏笑,死缠烂打赖着不走我就不信你不留下我。——--------她贪图美色对他死缠烂打。这个就是她的生存之道。
  • 女人幸福的资本全集

    女人幸福的资本全集

    幸福与成功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永葆青春和美丽是女人一生向往的境界,女人的幸福和成功必须靠女人自己来争取。本书从贯穿女性生命系统、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诸多核心要素出发,以全集式的内容归纳和总结了新世代女性追求幸福与成功的生命法则。内容涉及女性心态、习惯、性格、气质、时尚、健康、情爱、婚姻、人际、口才、职业、才学、财富、情商、处世等人生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层面,为女性朋友营造幸福生活提供最全面的人生指导。以帮助广大女性朋友塑造良好的心态和人脉,培育出色的智慧和能力,从而成就辉煌的事业,收获美满的爱情和婚姻,步入幸福如意的人生。
  •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技术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故而技术发明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让我们对那些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打开我们创新的思维。
  • 男人心中的好女人

    男人心中的好女人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都期望得到他的青睐和宠爱,让他用一生疼惜自己、呵护自己,但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如愿,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她们并不知道心中的他喜欢什么样的好女人。本书作者在采访了众多男女后,将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选取最为突出和最具代表性的话题,完全站在男人的角度告诉女性朋友们--不同年龄和性格的男人各喜欢什么样的好女人;男人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有着怎样的潜台词;在金钱和性爱两方面,男人又是如何看待女人的......除此之外,本书还综合了男人的真实想法,列出了五大他们最想让女人了解及理解的事情,只要你能做到,一定会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女人。
  • 新编实用管理学

    新编实用管理学

    希望《新编实用管理学》的出版,对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中有所裨益,并为建立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起到推动的作用。
  • 诡案宓闻

    诡案宓闻

    一个生活在村庄里的放羊小青年,竟然跟失踪多年的国家至宝有关。国宝追查组的诗,诗穷追不舍,却因此牵扯出二十年前的大秘密……
  •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