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700000007

第7章 扑朔迷离的纷争——政治军事之谜(1)

拱卫皇室,镇抚天下

“白马之盟”定于何时

“白马之盟”是刘邦为汉室的长治久安而立下的盟约,成为西汉一朝臣子抗争佞臣的有力依据,但“白马之盟”立于翦灭异姓王之前还是之后,学术界莫衷一是。

秦末农民中揭竿而起的刘邦,在秦朝被推翻后,为了笼络一切势力击败与他争天下的项羽,先后分封了韩信、英布等七个异姓王。公元前202年,当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以项羽自刎于乌江、西汉王朝诞生而降下帷幕后,刘邦旋即以武力、阴谋并用,逐个翦灭势力日益增长的异姓王,改而分封了许多同姓王,以拱卫皇室,镇抚天下。

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公元前195年,刘邦召集了所有的文武大臣们到太庙里去立誓。刘邦让手下人牵来一匹白马,亲自主持了杀马宣誓的仪式。他端起一杯冒着热气的马血酒起誓说:“我自从做了皇帝以后,已经12年了。当年有很多人追随我打天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我已经给了他们许多应有的奖赏,有很多人被封王封侯,手中掌管不少土地。我从自己的良心上说,已经对得起他们了。但是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骄傲自大,自以为对国家有功就目空一切,甚至贪心不足,兴兵反叛,想要抢夺我刘家的天下。现在我在这里当着祖宗的灵位,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不许违反的信条,希望大家发誓遵守:从今以后,凡不是刘姓的人,一概不许封王;凡是没有立大功的人,一律不许封侯。谁要是违反这个盟约,天下人就共同讨伐他!”刘邦起誓完毕,把马血半杯倒在地上,剩余的半杯一口气喝了进去。在场的所有人也都照他的样子,每人喝了马血,发誓一定要永远遵守这个盟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白马之盟”成为西汉一朝臣子抗争佞臣的有力理论依据,刘邦死后,陈平、周勃就是以它为号召,一举诛除了欲篡政夺权的诸吕,维持了刘汉王室。那么,“白马之盟”订立于何时呢?是先订立盟约,后翦灭异姓王;还是先翦灭异姓王,后订立盟约的呢?这关系到立盟的具体目的,对此,学术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一种意见依据《史记·吕太后本纪》中“高祖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等史料,认为刘邦是在开国之初与大臣订立此盟约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异姓王。持异议者认为,上引史料中的“已定天下”并不指刘邦立国之初,因为当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尚存,匈奴不断骚扰北部边境,危机四伏,天下未定。此时,刘邦仍采用楚汉战争中的办法,大封功臣,以求得统治集团的相对稳定,受封的异姓王兵力雄厚,刘邦比之尚“莫及”,而且多是占据“天下劲兵处”(《汉书·韩王信传》),刘邦如在此时提出盟约,无疑是向异姓王公开宣战,势必逼迫他们群起而攻之,刘邦将难以招架,立足未稳的刘汉王朝很可能易姓。所以,“白马之盟”不可能订立于开国之初。

另一种意见以《史记·汉兴以为诸侯王年表序》中“高帝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等史料为依据,认为“白马之盟”是“刘邦消灭了异姓王诸侯势力之后,与大臣、吕后相约而盟”的。刘邦自立国后,先后剪除了韩王信、赵王张敖、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公元前195年11月(刘邦以十月为岁首)讨平淮南王英布,只剩下长沙王吴芮和燕王卢绾,已无力撼及刘汉江山,异姓王势力已基本被消灭。刘邦于5个月后死去,所以,此说显然指盟约立于“高帝末年”,即公元前195年11月以后。有人进一步认为,讨平英布后4个月,卢绾反叛,盟约是卢绾反叛后订立的(《沈寄硋【yí】先生遗书·刑法考·汉律摭【zhí】遗》卷十九)。

近年,有人经考证,更进一步指出:刘邦平定英布后顺道衣锦还乡,慷慨高歌《大风歌》,凯旋返京,途中,因征英布时所受的箭伤复发而病倒,回京后病势日益沉重,自知不起,拒绝就医。眼见太子仁弱,“不类己”,欲改立,又受到臣下谏阻,面对草创的王朝、懦弱的太子,他只有寄希望于功臣宿将日后能“安刘氏”了。所以,此年2月,卢绾反汉,3月,刘邦就颁布了一道诏书,说:“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诛之。布告天下,使明朕意。”这一诏书和“白马之盟”在思想、文风特色上相似,盟约的订立当在此诏书颁布前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说,刘邦共封143人为侯,最后受封者是桃安侯刘襄,受封时间为公元前195年3月7日,可见,此前尚未立盟,所以,盟誓日期的上限应当在这一年3月7日,刘邦死于一个多月后的4月25日,下限自然在此之前;刘邦死前曾命令陈平、周勃自长安赶往蓟【jì】,去处治樊哙,陈、周两人办完事后返京复命,途中,走到河南时刘邦病死,此时两人已离京20余日,推算得陈平、周勃是3月底4月初离京赴蓟的,此时,一则刘邦病重,不可能主持盟誓,二则参加盟约的陈平、周勃不在京城,所以,立盟必定在3月底4月初以前,即公元195年3月7日至3月底之间。

由此看来,“白马之盟”立于翦灭异姓王后更为合理。

有为帝王出演巫蛊闹剧

汉武帝“巫蛊之乱”之谜

巫蛊【?弈ǔ】是古代的一种方术活动,把嫉恨之人做成别的实物,施咒语,当箭靶,以置对方于死地。这看似可笑的迷信行为却被朝中人大为利用,使汉武帝大开杀戒……

在中国古代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建立,而由汉武帝巩固下来。在汉武帝统治期间张骞通西域,司马迁著《史记》,征讨匈奴,苏武牧羊……就是这样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一生中却操演了一幕幕巫蛊闹剧,致使皇后、太子、丞相和无数的大臣都成为巫蛊的牺牲品,史书称为“巫蛊之乱”,它成为汉武帝一生中洗不掉的污点。

汉武帝平生最敬畏鬼神。他中年得子,晚年多病,贪生怕死,祈神保佑的迷信活动贯穿他的一生。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利用他的迷信心理,导演了一幕幕巫蛊闹剧。

第一次是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皇后巫蛊案。汉武帝原为胶东王,本来的太子是临江王刘荣。景帝的姐姐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太子为妃,遭到了太子之母栗姬的反对,于是长公主利用她特殊的身份,向景帝进谗,废掉原太子而立胶东王为太子。所以汉武帝的第一夫人是姑表妹陈阿娇,即位后便为陈皇后。武帝与阿娇的婚姻实质上是一场政治上的交易。使陈皇后擅宠骄贵,专横跋扈,对武帝的行动管束很严,婚后十多年自己不但不生育,连其他嫔妃也未留下子嗣。武帝忧心忡忡,满朝文武也心急如焚,纷纷出谋划策。平阳侯为了满足武帝急于得子的愿望,特意征得十几位良家女子养在家中,给她们特意修饰打扮了一番,希望武帝驾临时能看上一位。而武帝对这些女子却不感兴趣,偏偏喜欢上了平阳侯家的歌女卫子夫。卫子夫也没辜负武帝对她的一片深情,很快就为武帝生下了儿子刘据即卫太子。卫子夫受到武帝的宠爱,使陈皇后妒火中烧,三番五次地寻死觅活,威胁武帝。武帝非但不妥协,反而对陈皇后更加冷淡。陈阿娇为了保住自己皇后的位子,竟然铤而走险,使女巫楚服等操演巫蛊之术,诅咒武帝。被武帝发现后,女巫楚服枭首于市,牵连被杀的有300余人,陈皇后也被打入冷宫。

第二次巫蛊案发生在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生下卫太子,被立为皇后,从此母仪天下30余年,卫氏家族先后有5人封侯,像大名鼎鼎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前者是卫皇后的弟弟,后者是卫皇后的侄子。卫皇后的姐夫公孙贺也被拜为丞相。卫氏家族的势力如日中天,炙手可热。公元前92年,京师大侠朱安世扰乱京城,武帝下诏书追捕朱安世,但很长时间都没结果,武帝非常着急。当时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身为太仆,自以为是皇后的外甥,骄奢枉法,擅用军饷被捕入狱。公孙贺请求追捕朱安世,来替儿子赎罪。朱安世很快被捕。当朱安世在狱中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就立即上书告发公孙敬声与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两人还利用巫蛊诅咒武帝。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俱死狱中,家族被诛灭,武帝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及卫皇后侄子都牵连被杀。

几次巫蛊案使武帝更加疑神疑鬼,总怀疑有人用巫蛊术来暗害他。这种迷信猜忌的心理,正好被奸人江充利用,制造了最为悲惨的第三次巫蛊案。江充本是赵国邯郸人,曾以谗言诬杀太子,调入汉廷,以谒者身份出使匈奴,归后,拜为直指绣衣使者。一次卫太子家使乘车马行走在只有皇帝才能行走的驰道上,被奸佞之人江充发现后送官法办,尽管卫太子多次求情,江充也毫不留情,从此两人结下了怨仇。武帝认为江充秉公办事,还给江充升了官。公孙贺案后,武帝病重,江充怕武帝年老以后,卫太子即位,自己会被太子诛杀,便想先下手为强,上书说武帝的病重是巫蛊作祟。于是武帝便责成江充查办巫蛊案。江充借机大兴严刑逼供,使人互相诬告,因巫蛊罪而死的前后有数万人。即使这样,江充还不善罢甘休,他又告诉武帝说皇宫中有蛊气,武帝命人从自己的御座开始掘起,然后又掘后宫,再掘皇后寝宫,最后掘太子宫,获得用于诅咒的桐木人。这些都是江充预先让胡巫埋伏好的。当时武帝避暑甘泉宫,消息不通,太子没有时间和机会向武帝说明情况,便与母亲卫皇后商量,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壬午,假皇帝诏书捕斩江充,烧杀胡巫,持节发兵。武帝以为太子谋反,遂命人率兵镇压。这次巫蛊之乱,武帝父子骨肉相残,结果是卫皇后自杀,卫太子刘据、太子妃史良娣,皇孙刘进及其妃王夫人,以及其他皇孙、皇孙女都罹【lí】难,连刚出生数月的皇曾孙也被坐系监狱。这位惟一蒙难不死的武帝嫡亲骨血,就是后来的汉宣帝。这次巫蛊之乱,死者数以万计。最重要的是帝嗣突然空缺,后宫无主,朝纲失控,给汉朝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汉武帝时期的三次巫蛊案,使两位太后被废杀,两位丞相被腰斩,太子刘据和两位公主、皇孙罹难,加上受牵连的人,前后超过10万人,真是惨不忍睹。武帝晚年感到巫蛊术的危害,知道太子被巫蛊所害,只是惶恐而无意谋反,因可怜太子无辜,遂诛灭江充家族,并在太子蒙难处筑“归来望思台”。武帝在思子台上老泪纵横,品尝着自己一手酿造成的苦果。可惜晚矣!

遗憾的西行探险

甘英望海止步之谜

“丝绸之路”打开了国际通道,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但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一行至波斯湾而止,望洋兴叹,失望而归,壮举可为,国事难成。

提到汉代中西方“丝绸之路”的开通,我们不能不谈到三个汉代的外交家,那就是西汉时的张骞、东汉时的班超和甘英。张骞两次通使西域,突破匈奴的重围,足迹遍及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正式开通,张骞此举被历史上誉为“凿空”。而我们所熟悉的成语故事“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都与东汉的外交家班超有关,班超从公元76年至102年一直生活在遥远的西域,他已成为西域小国人们精神的依靠,他一生的功业确实值得在历史上大书一笔。在班超出使西域期间,于公元97年,曾派他的副手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这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是文明的东方国家主动寻求与文明的西方国家的直接交往的尝试。然而甘英一行到达波斯湾而未能继续前进,望洋兴叹一番,只得失望而归,中国与欧洲的正式外交也就在这一声叹息中中断了,多少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人们感叹之余,也不禁要问:为什么甘英万里迢迢西使罗马,成功的脚步却止于波斯湾呢?

关于甘英望海止步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甘英缺乏探险家的勇气和胆识。如康有为就认为甘英胆小怕死,缺乏探险家的气质。他在一本书中曾义愤填膺地写道:“甘英愚怯,辜负班超凿空之盛意。至今中西亘数千年不通文明,不得交易,则甘英辈之大罪也。”在康有为的笔下,中国近代文明不发达都与甘英的怯弱有关。现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认为:“甘英缺乏探险精神,畏难回来。”梁启超先生的看法则很折中,他认为甘英未通罗马情有可原,甘英是北方人,不习水性,他从陆路来到海边,面对茫茫大海莫可奈何,加上安息商人的吓唬话,有可能放弃了西进的打算。大多数人认为,康有为对甘英胆小怕事的指责未免太过分了,因为甘英曾是班超率领的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舍身精神的36位壮士之一,而且从中国龟兹直到波斯湾的西行路线也是甘英探险开辟的,一味强调甘英的责任是不公平的。

二、安息商人为了自己利益,有意欺骗甘英。当时的安息商人为什么要阻拦甘英去罗马呢?这是和古代丝绸之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内地,西端直达地中海岸边,中国和罗马帝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罗马统治者把用丝绸做的衣服称为“天衣”,把丝绸当成无上珍品,贵族阶层也竞相穿着中国丝绸做成的衣服,认为这是高尚和时髦的象征。而处于中、罗之间的安息商人垄断了中罗之间的丝绸贸易,安息商人靠转手丝绸买卖获取暴利。例如,中国的丝每斤价格在国内只相当于一石一斗粟或31斤肉的价格,而在罗马一磅丝竟高达一磅黄金!为了获取中国的丝绸,曾一度造成罗马贸易上的巨额亏空。因此中、罗两国都想摆脱安息商人的垄断,直接进行丝绸和珍宝的交易,甘英出使西行也有这方面的意图,这当然直击安息商人的要害,因此他们想尽办法,编出一段动人而吓人的谎话来欺骗甘英一行。甘英既受到了安息商人的阻隔,又得不到充足的航海设备和必备的粮食,就只能返回。

三、战乱阻止了甘英西行的脚步。持战乱说的人认为:即使甘英因受安息商人的欺骗放弃了从海路进入罗马,他也不至于失望而归,因为从安息到罗马的通道,除了波斯湾绕阿拉伯半岛航行的海道外,还有从西亚西北方循陆路抵达罗马。他为什么没有尝试走陆路呢?有人推测,当时安息内部混乱,与罗马关系又不友好,陆路交通很不顺利,所以也中止了甘英从陆路进入罗马的步伐。

同类推荐
  •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三国之特工皇帝

    三国之特工皇帝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特工穿越汉末成为少年废帝,死里逃生,出洛阳、收豪杰。剑指江山、睥睨天下!任你拥兵百万、一方霸主!吃进去的,全给老子吐出来!
热门推荐
  • 医女芳华:我的调皮八王妃

    医女芳华:我的调皮八王妃

    穿越了?哦哦,好吧。为了一个薄情男子自尽?哦哦,好吧。等等,除了一个爱得死去活来的臭男人,为什么还必须要面对着街坊四邻的指指点点啊!还有那个抢了别人心上人的公主,你真是太LOW了好伐?抢过去了就算了,竟然还要背地里下黑手!想要我的命啊?可没那么容易~我堂堂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清宫戏的狂热爱好者,难道连你这么一个小角色都对付不了了吗?太天真了好吗!唉唉,那边那个冷面王爷,看过来好吧,我好稀饭你啊!
  • 凉州往事

    凉州往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西北凉州境内古浪县的乡村。神秘的水家 大院上演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三小姐水英英与仇家二公子仇家远私 奔、水二爷给亡儿办阴婚、仇家远提出在青石岭种草药、药草的疯长引起 疯狂的药品争夺战、何家二公子何树杨被俘后当了叛徒、水家被强占、英 英被迫下嫁长工拾粮…… 恩怨交织的水、仇、何三家……
  •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本文上卷宅斗,宫斗,斗渣男,渣女,下卷温馨宝宝戏】帮助心爱的夫君如愿以偿的登上皇位,木樱诺儿却不曾想到,他刚登上皇位不久便带着他心爱的女人以及她那同父异母的妹妹,三人联手设计陷害她,毁她清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木氏淫乱后宫,伤风败俗,无德无能,加之至今未能为南楚国诞下龙嗣,特此从今日起打入冷宫,钦此。”当那把尖刀插进她的胸膛,她悲愤的冷笑:“我木樱诺儿,今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认识你们这些奸诈无比的贱人,若是有来世,我定让你们血贱血偿,我要让你们求生无门,求死不能!”当她再次睁开双眸,眼神中只有冷冽的寒光和仇恨,金銮殿上,将是她踏着胜利的脚步缓缓而来,老天怜悯,又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世她要把那些人给她的痛苦加倍偿还给他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血贱江湖!什么姨娘,什么小三,什么皇子,什么爱人,什么姐妹,负我者尽管放马过来!本文一对一宠文,男主干净,女强男更强。【精彩片段1】他是前世害死她的夫君,他是一心谋夺皇位的三皇子。金銮殿上他被严刑拷打,狼狈不堪的转头看向她一步步以胜利的姿态昂首走上大殿,眸光中是冷冽的寒光紧逼,他听着她口中一字一句说着他的谋反证据,然后对着新皇高喊道:“陛下,此人狠毒之心人神共愤,此人不除必祸害天下,依南楚国的刑罚,此人应当处以剐刑!”他听闻浑身瑟瑟发抖,他指着她责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她优雅的笑着转身一步步走近他,嘴角噙着胜利的笑容低下头在他耳边低声厉声道:“这是你前世欠我的!这一世我就是要让你求生无门,求死不能!”【精彩片段2】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高高竖立着一块大大的红字招牌‘招父大会’,台上一脸悠闲吃着葡萄的某女朝下面一脸稚气,但美人胚子尽显,鬼灵精怪的某小孩使了个眼色,某小孩小脸一昂扫视了一下前方黑压压各位年轻的王公贵族们一眼,然后随手指着一个人问道:“你家有多少银两啊?”“虽跟皇家国库相差一筹,但金山银山倒是有几座。”某小孩摸着下巴一副沉思,还算凑合吧,“那你有没有什么重疾?无法治愈的那种顽疾?”此人摸了把额头上的虚汗赶忙开口道:“这个请放心,本公子年轻身体强壮,那方面绝对行!”某小孩脸一黑道:“下一个!谁要你身体强壮了,你要是老不死,我和我娘怎么继承你家祖业啊!”众人一片哗然纷纷晕倒。突然天空一黑,几百多个黑衣人从天而降,众人一见立马脸色大变道:“不好,黑风堂的人,跑!”
  • 纨绔皇妃

    纨绔皇妃

    前世,她一心助他踏上皇位,他权倾朝野,换来的却是他的薄情,他抛妻弃子,另娶她人。重生回到五年前,再次等到了婚配年龄,她绝对不会像前世那样傻了,她要让那对渣男渣女不得安宁。一次偶然,秦贵妃赏识她的才华,知道贤王看上她,于是便把她赏赐给了贤王为侧室。这一世,她要助自己的夫君贤王登上皇位,爱与皇权似乎两者不可兼得,为了前世的仇恨,在两者之中她也只能够选择皇权。摄政女官这一职位一直都被大臣们反对,但是秦太后非得让她与朝政牵扯上,只因秦太后要掌控皇帝。江山与美人两者之间,只能够二选一,为得美人心,此生便无悔。
  • 穿越之为妃作歹

    穿越之为妃作歹

    【注意鸟哦】【结文以后会继续番外哦,番外不素V哦】【喜欢此文滴亲表错过鸟哦】入坑前的注意事项:看完本文需要花费人民币6元左右~~~此文男主并非善类,刚开始看的亲很比较难忍耐~~~此文比较慢热,亲有耐性看下去的话,樱打保票后面的比前面的精彩~~结局不是悲剧哦~~~他们有着十世的姻缘,前九世都是在互相伤害的鲜血淋淋、体无完肤之后含恨而终。这一世,已经使他们最后的机会了,要是还不能排除险阻,真心地接纳对方的话,他们就永远地化为灰烬,再也没有相遇的机会。第十世,他们,可以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 宠夫女王爷

    宠夫女王爷

    ★她,萧文琪,二十一世纪的黑帮大姐大,却因车祸而穿越时空来到女尊的凤鹰王朝,她冷静睿智,身材高挑美丽,霸气干练,从未拥有过爱情的她,当遇到人人视为行为不端的男子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爱意时,是淡然,还是逃避?是误会,还是爱?她能否在这不一样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他,杨宇曼,生性野蛮,粗鲁,好妒,言行举止没一点大家闺秀的文雅娴熟,他武功高强,力大如牛,是个人见人骇的悍夫。他,不顾世俗的眼光在外抛头露面,招来世人嘲笑,至今二十还未嫁于她人,但却对她一见钟情。当一个个美男环绕在心爱人身旁时,他嫉妒得愤怒的挥舞长鞭使向那些妄想勾引她的狐狸精…是嫉妒,还是不自信?不一样的女子,不一样的男子,女尊的世界,女子与男子又有怎样的爱情?不一样的世界,同样的浪漫爱情故事。★片段一:萧文琪与杨宇曼能顺利完成大婚吗?要是能,又将会发生什么出人意料的事呢?“曼儿,我听说男子一出生手臂上就会点一颗鲜红的朱砂痔是不是?”看着眼前一袭红衣的娇艳人儿,萧文琪欣喜的黑眸里露出一丝好奇的神色,一脸期望的说道:“让我看看好不好?”说着还动起手准备扯下杨宇曼宽敞的喜袍看个究竟。闻言,本还泛起圈圈红晕的羞涩的俏丽脸颊顿时煞白,勾魂的桃花美眸闪着慌张和恐惧的神色,死死拽住试图被扯下的领口,皓齿紧咬住那娇滴诱人的红红唇瓣,害怕得手足无措,意乱慌张。……★片段二:在女皇的又一次伤害之后,萧文琪又会以何种心态面对她呢?是替女皇带兵出征西边的疆月国?还是选择隐居山林做她的少尊主?“琪儿,你难道真的不能原谅皇姐吗?”女皇近乎哀求的语气望着眼前一对幸福的人儿。“你还来这里做什么?我不是已经说过我不是什么狗屁王爷,你口中的所说的琪儿已经死了。”萧文琪一脸愤怒,深邃如鹰般的黑眸一片冷然,毫无在意她是女皇的身份与那哀求的眸光。她曾经敬重的女皇竟然为了她的统一大业差点害死她的曼儿,她想到曼那儿身处危险的时刻,要不是她,不是她及时赶到,她的曼儿……想着她紧了紧了揽在怀中的人儿腰际的手,顿时眼里闪过一丝害怕的神色。这让她如何能原谅她?如何原谅这般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她的人?再说了她本不是这王朝的什么王爷,也不是她的子民,她也没有那个义务再去替她做任何事情。……“娘,你怎么来了?”杨宇曼一脸欣喜地跑了过去拉住杨君的手臂欢笑道。
  • 危栏

    危栏

    ,表现了他的生存境遇中的独特的生命的变异与内在的疼痛。线条简洁而又推进迅速,本书是把普通人带入了官场。我读后心中有些难受,接受“水与火”的灵魂的拷问。表现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悲情诉求,这种故事性强而又晓畅好看的小说,有一种不是滋味的滋味,有一些不寒而栗的感觉。这说明小说已达到了它的目的。本书故事性强。这是一位长期耽于官场又不适应官场而又坚持要在仁途上走下去的主人公。作者把主人公带入了其设定的结构之中,也是因为它有着与读者的前意识相一致的预设的结构
  •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海明威的作品很多,我们这个选本,除了《老人与海》之外,还收录了另一篇“硬汉风格”作品《不败之人》,以及他的“意识流风格”代表作《乞力马扎罗的雪》,后者并不好读,但能够反映海明威文学风格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