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卫皇室,镇抚天下
“白马之盟”定于何时
“白马之盟”是刘邦为汉室的长治久安而立下的盟约,成为西汉一朝臣子抗争佞臣的有力依据,但“白马之盟”立于翦灭异姓王之前还是之后,学术界莫衷一是。
秦末农民中揭竿而起的刘邦,在秦朝被推翻后,为了笼络一切势力击败与他争天下的项羽,先后分封了韩信、英布等七个异姓王。公元前202年,当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以项羽自刎于乌江、西汉王朝诞生而降下帷幕后,刘邦旋即以武力、阴谋并用,逐个翦灭势力日益增长的异姓王,改而分封了许多同姓王,以拱卫皇室,镇抚天下。
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公元前195年,刘邦召集了所有的文武大臣们到太庙里去立誓。刘邦让手下人牵来一匹白马,亲自主持了杀马宣誓的仪式。他端起一杯冒着热气的马血酒起誓说:“我自从做了皇帝以后,已经12年了。当年有很多人追随我打天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我已经给了他们许多应有的奖赏,有很多人被封王封侯,手中掌管不少土地。我从自己的良心上说,已经对得起他们了。但是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骄傲自大,自以为对国家有功就目空一切,甚至贪心不足,兴兵反叛,想要抢夺我刘家的天下。现在我在这里当着祖宗的灵位,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不许违反的信条,希望大家发誓遵守:从今以后,凡不是刘姓的人,一概不许封王;凡是没有立大功的人,一律不许封侯。谁要是违反这个盟约,天下人就共同讨伐他!”刘邦起誓完毕,把马血半杯倒在地上,剩余的半杯一口气喝了进去。在场的所有人也都照他的样子,每人喝了马血,发誓一定要永远遵守这个盟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白马之盟”成为西汉一朝臣子抗争佞臣的有力理论依据,刘邦死后,陈平、周勃就是以它为号召,一举诛除了欲篡政夺权的诸吕,维持了刘汉王室。那么,“白马之盟”订立于何时呢?是先订立盟约,后翦灭异姓王;还是先翦灭异姓王,后订立盟约的呢?这关系到立盟的具体目的,对此,学术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一种意见依据《史记·吕太后本纪》中“高祖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等史料,认为刘邦是在开国之初与大臣订立此盟约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异姓王。持异议者认为,上引史料中的“已定天下”并不指刘邦立国之初,因为当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尚存,匈奴不断骚扰北部边境,危机四伏,天下未定。此时,刘邦仍采用楚汉战争中的办法,大封功臣,以求得统治集团的相对稳定,受封的异姓王兵力雄厚,刘邦比之尚“莫及”,而且多是占据“天下劲兵处”(《汉书·韩王信传》),刘邦如在此时提出盟约,无疑是向异姓王公开宣战,势必逼迫他们群起而攻之,刘邦将难以招架,立足未稳的刘汉王朝很可能易姓。所以,“白马之盟”不可能订立于开国之初。
另一种意见以《史记·汉兴以为诸侯王年表序》中“高帝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等史料为依据,认为“白马之盟”是“刘邦消灭了异姓王诸侯势力之后,与大臣、吕后相约而盟”的。刘邦自立国后,先后剪除了韩王信、赵王张敖、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公元前195年11月(刘邦以十月为岁首)讨平淮南王英布,只剩下长沙王吴芮和燕王卢绾,已无力撼及刘汉江山,异姓王势力已基本被消灭。刘邦于5个月后死去,所以,此说显然指盟约立于“高帝末年”,即公元前195年11月以后。有人进一步认为,讨平英布后4个月,卢绾反叛,盟约是卢绾反叛后订立的(《沈寄硋【yí】先生遗书·刑法考·汉律摭【zhí】遗》卷十九)。
近年,有人经考证,更进一步指出:刘邦平定英布后顺道衣锦还乡,慷慨高歌《大风歌》,凯旋返京,途中,因征英布时所受的箭伤复发而病倒,回京后病势日益沉重,自知不起,拒绝就医。眼见太子仁弱,“不类己”,欲改立,又受到臣下谏阻,面对草创的王朝、懦弱的太子,他只有寄希望于功臣宿将日后能“安刘氏”了。所以,此年2月,卢绾反汉,3月,刘邦就颁布了一道诏书,说:“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诛之。布告天下,使明朕意。”这一诏书和“白马之盟”在思想、文风特色上相似,盟约的订立当在此诏书颁布前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说,刘邦共封143人为侯,最后受封者是桃安侯刘襄,受封时间为公元前195年3月7日,可见,此前尚未立盟,所以,盟誓日期的上限应当在这一年3月7日,刘邦死于一个多月后的4月25日,下限自然在此之前;刘邦死前曾命令陈平、周勃自长安赶往蓟【jì】,去处治樊哙,陈、周两人办完事后返京复命,途中,走到河南时刘邦病死,此时两人已离京20余日,推算得陈平、周勃是3月底4月初离京赴蓟的,此时,一则刘邦病重,不可能主持盟誓,二则参加盟约的陈平、周勃不在京城,所以,立盟必定在3月底4月初以前,即公元195年3月7日至3月底之间。
由此看来,“白马之盟”立于翦灭异姓王后更为合理。
有为帝王出演巫蛊闹剧
汉武帝“巫蛊之乱”之谜
巫蛊【?弈ǔ】是古代的一种方术活动,把嫉恨之人做成别的实物,施咒语,当箭靶,以置对方于死地。这看似可笑的迷信行为却被朝中人大为利用,使汉武帝大开杀戒……
在中国古代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建立,而由汉武帝巩固下来。在汉武帝统治期间张骞通西域,司马迁著《史记》,征讨匈奴,苏武牧羊……就是这样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一生中却操演了一幕幕巫蛊闹剧,致使皇后、太子、丞相和无数的大臣都成为巫蛊的牺牲品,史书称为“巫蛊之乱”,它成为汉武帝一生中洗不掉的污点。
汉武帝平生最敬畏鬼神。他中年得子,晚年多病,贪生怕死,祈神保佑的迷信活动贯穿他的一生。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利用他的迷信心理,导演了一幕幕巫蛊闹剧。
第一次是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皇后巫蛊案。汉武帝原为胶东王,本来的太子是临江王刘荣。景帝的姐姐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太子为妃,遭到了太子之母栗姬的反对,于是长公主利用她特殊的身份,向景帝进谗,废掉原太子而立胶东王为太子。所以汉武帝的第一夫人是姑表妹陈阿娇,即位后便为陈皇后。武帝与阿娇的婚姻实质上是一场政治上的交易。使陈皇后擅宠骄贵,专横跋扈,对武帝的行动管束很严,婚后十多年自己不但不生育,连其他嫔妃也未留下子嗣。武帝忧心忡忡,满朝文武也心急如焚,纷纷出谋划策。平阳侯为了满足武帝急于得子的愿望,特意征得十几位良家女子养在家中,给她们特意修饰打扮了一番,希望武帝驾临时能看上一位。而武帝对这些女子却不感兴趣,偏偏喜欢上了平阳侯家的歌女卫子夫。卫子夫也没辜负武帝对她的一片深情,很快就为武帝生下了儿子刘据即卫太子。卫子夫受到武帝的宠爱,使陈皇后妒火中烧,三番五次地寻死觅活,威胁武帝。武帝非但不妥协,反而对陈皇后更加冷淡。陈阿娇为了保住自己皇后的位子,竟然铤而走险,使女巫楚服等操演巫蛊之术,诅咒武帝。被武帝发现后,女巫楚服枭首于市,牵连被杀的有300余人,陈皇后也被打入冷宫。
第二次巫蛊案发生在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生下卫太子,被立为皇后,从此母仪天下30余年,卫氏家族先后有5人封侯,像大名鼎鼎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前者是卫皇后的弟弟,后者是卫皇后的侄子。卫皇后的姐夫公孙贺也被拜为丞相。卫氏家族的势力如日中天,炙手可热。公元前92年,京师大侠朱安世扰乱京城,武帝下诏书追捕朱安世,但很长时间都没结果,武帝非常着急。当时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身为太仆,自以为是皇后的外甥,骄奢枉法,擅用军饷被捕入狱。公孙贺请求追捕朱安世,来替儿子赎罪。朱安世很快被捕。当朱安世在狱中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就立即上书告发公孙敬声与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两人还利用巫蛊诅咒武帝。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俱死狱中,家族被诛灭,武帝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及卫皇后侄子都牵连被杀。
几次巫蛊案使武帝更加疑神疑鬼,总怀疑有人用巫蛊术来暗害他。这种迷信猜忌的心理,正好被奸人江充利用,制造了最为悲惨的第三次巫蛊案。江充本是赵国邯郸人,曾以谗言诬杀太子,调入汉廷,以谒者身份出使匈奴,归后,拜为直指绣衣使者。一次卫太子家使乘车马行走在只有皇帝才能行走的驰道上,被奸佞之人江充发现后送官法办,尽管卫太子多次求情,江充也毫不留情,从此两人结下了怨仇。武帝认为江充秉公办事,还给江充升了官。公孙贺案后,武帝病重,江充怕武帝年老以后,卫太子即位,自己会被太子诛杀,便想先下手为强,上书说武帝的病重是巫蛊作祟。于是武帝便责成江充查办巫蛊案。江充借机大兴严刑逼供,使人互相诬告,因巫蛊罪而死的前后有数万人。即使这样,江充还不善罢甘休,他又告诉武帝说皇宫中有蛊气,武帝命人从自己的御座开始掘起,然后又掘后宫,再掘皇后寝宫,最后掘太子宫,获得用于诅咒的桐木人。这些都是江充预先让胡巫埋伏好的。当时武帝避暑甘泉宫,消息不通,太子没有时间和机会向武帝说明情况,便与母亲卫皇后商量,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壬午,假皇帝诏书捕斩江充,烧杀胡巫,持节发兵。武帝以为太子谋反,遂命人率兵镇压。这次巫蛊之乱,武帝父子骨肉相残,结果是卫皇后自杀,卫太子刘据、太子妃史良娣,皇孙刘进及其妃王夫人,以及其他皇孙、皇孙女都罹【lí】难,连刚出生数月的皇曾孙也被坐系监狱。这位惟一蒙难不死的武帝嫡亲骨血,就是后来的汉宣帝。这次巫蛊之乱,死者数以万计。最重要的是帝嗣突然空缺,后宫无主,朝纲失控,给汉朝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汉武帝时期的三次巫蛊案,使两位太后被废杀,两位丞相被腰斩,太子刘据和两位公主、皇孙罹难,加上受牵连的人,前后超过10万人,真是惨不忍睹。武帝晚年感到巫蛊术的危害,知道太子被巫蛊所害,只是惶恐而无意谋反,因可怜太子无辜,遂诛灭江充家族,并在太子蒙难处筑“归来望思台”。武帝在思子台上老泪纵横,品尝着自己一手酿造成的苦果。可惜晚矣!
遗憾的西行探险
甘英望海止步之谜
“丝绸之路”打开了国际通道,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但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一行至波斯湾而止,望洋兴叹,失望而归,壮举可为,国事难成。
提到汉代中西方“丝绸之路”的开通,我们不能不谈到三个汉代的外交家,那就是西汉时的张骞、东汉时的班超和甘英。张骞两次通使西域,突破匈奴的重围,足迹遍及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正式开通,张骞此举被历史上誉为“凿空”。而我们所熟悉的成语故事“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都与东汉的外交家班超有关,班超从公元76年至102年一直生活在遥远的西域,他已成为西域小国人们精神的依靠,他一生的功业确实值得在历史上大书一笔。在班超出使西域期间,于公元97年,曾派他的副手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这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是文明的东方国家主动寻求与文明的西方国家的直接交往的尝试。然而甘英一行到达波斯湾而未能继续前进,望洋兴叹一番,只得失望而归,中国与欧洲的正式外交也就在这一声叹息中中断了,多少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人们感叹之余,也不禁要问:为什么甘英万里迢迢西使罗马,成功的脚步却止于波斯湾呢?
关于甘英望海止步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甘英缺乏探险家的勇气和胆识。如康有为就认为甘英胆小怕死,缺乏探险家的气质。他在一本书中曾义愤填膺地写道:“甘英愚怯,辜负班超凿空之盛意。至今中西亘数千年不通文明,不得交易,则甘英辈之大罪也。”在康有为的笔下,中国近代文明不发达都与甘英的怯弱有关。现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认为:“甘英缺乏探险精神,畏难回来。”梁启超先生的看法则很折中,他认为甘英未通罗马情有可原,甘英是北方人,不习水性,他从陆路来到海边,面对茫茫大海莫可奈何,加上安息商人的吓唬话,有可能放弃了西进的打算。大多数人认为,康有为对甘英胆小怕事的指责未免太过分了,因为甘英曾是班超率领的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舍身精神的36位壮士之一,而且从中国龟兹直到波斯湾的西行路线也是甘英探险开辟的,一味强调甘英的责任是不公平的。
二、安息商人为了自己利益,有意欺骗甘英。当时的安息商人为什么要阻拦甘英去罗马呢?这是和古代丝绸之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内地,西端直达地中海岸边,中国和罗马帝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罗马统治者把用丝绸做的衣服称为“天衣”,把丝绸当成无上珍品,贵族阶层也竞相穿着中国丝绸做成的衣服,认为这是高尚和时髦的象征。而处于中、罗之间的安息商人垄断了中罗之间的丝绸贸易,安息商人靠转手丝绸买卖获取暴利。例如,中国的丝每斤价格在国内只相当于一石一斗粟或31斤肉的价格,而在罗马一磅丝竟高达一磅黄金!为了获取中国的丝绸,曾一度造成罗马贸易上的巨额亏空。因此中、罗两国都想摆脱安息商人的垄断,直接进行丝绸和珍宝的交易,甘英出使西行也有这方面的意图,这当然直击安息商人的要害,因此他们想尽办法,编出一段动人而吓人的谎话来欺骗甘英一行。甘英既受到了安息商人的阻隔,又得不到充足的航海设备和必备的粮食,就只能返回。
三、战乱阻止了甘英西行的脚步。持战乱说的人认为:即使甘英因受安息商人的欺骗放弃了从海路进入罗马,他也不至于失望而归,因为从安息到罗马的通道,除了波斯湾绕阿拉伯半岛航行的海道外,还有从西亚西北方循陆路抵达罗马。他为什么没有尝试走陆路呢?有人推测,当时安息内部混乱,与罗马关系又不友好,陆路交通很不顺利,所以也中止了甘英从陆路进入罗马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