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更迭,皇位轮换的历史大剧,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舞台上一遍遍地上演。那绿瓦红墙的皇城内,千百年来究竟上演过多少幕耐人寻味的兴亡史。这些建筑和那里的人们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测和想象。
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那一片金色滚动着,直刺入眼。头顶的白云慢慢飘过,怀念地望着这座金碧辉煌的古老建筑,遥想着百年来这里上演的一幕幕兴亡史。这是一座怎样的建筑,高耸的围墙挡住了外界的一切视线,人们猜测着,想象着,迷惘着。那是皇权的象征,是皇威的彰显,是曾经不可逾越的界线。
皇权,这个无比尊贵的称呼,它是黄袍加身、高高在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威严,是开疆拓土、兵戎相见、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的荣耀。为了它,曾几何时,硝烟四起,战车轰鸣,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在刀剑之间、在战火之中寻找失散的亲人和迷失的家园;为了它,多少人历经艰险,宠辱不惊,在情感与权力之间踌躇徘徊。
智慧、勇气、力量、时运,只有拥有这些,才有机会接近那个难以企及的位置。
“隐忍”:帝王的必修课
“卧薪尝胆”,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中国成语,主人公是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那时的中国处于大分裂时期,许多政权并立,战乱纷繁,动辄两国交兵,尸横遍野。政治、军事斗争都极其复杂,战争形势瞬息万变,今日的霸主可能就是明日的囚徒,而今日的阶下囚也许会成为明日的君王。越王勾践最终属于后者。
身陷囹圄
越国是由古代越人建立起来的,自春秋中期以后,逐渐强盛起来。本来吴越两国相安无事,可惜权力的诱惑令人难以抗拒。公元前506年,吴国出兵伐楚,而越王允常就趁着吴国国内兵力不足之机,率军偷袭,虽未成功,却自此拉开了吴越两国的战争序幕。
话说吴王阖闾大败楚国之后,成为了南方霸主,他对于越国偷袭一事始终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王位更迭,举国大丧,对于越国来讲,这时候不宜动兵,而对于吴王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机不可失,吴王立即调动兵马,举兵伐越。两国在嚭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一带,展开了一场大战。可能是时运不济,吴王不但没有报得了仇,还身负重伤,加上年事已高,回国后不久就驾鹤西去了。临死前,交代其子夫差不要忘记血仇。于是,新一轮的报仇计划酝酿而生。
夫差即位之后,一方面在伍子胥、孙武等人的辅佐之下,苦练兵马,日夜操练军队,随时做好报仇的准备;另一方面,他不断提醒自己勿忘国仇家恨。时光荏苒,两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吴国在夫差的治理下,逐渐从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这时,越王勾践按捺不住了,他想趁吴国还未准备充足之时大举进攻。尽管大夫范蠡再三劝阻,在公元前494年,两国之间的战争还是爆发了。
吴王夫差调集了精兵良将,积蓄着满腔怒火,双方在夫椒(一说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太湖一带,一说在洞庭西山)发生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带着残余兵将逃回会稽山(今浙江省中部绍兴市东南),不料,又被吴军围追堵截,困守其中。此时越王后悔已晚,只好再次请教范蠡如何解眼下之围,范蠡进言“只能带上厚礼去求和,再进一步,先行投降,把自己抵押给吴国”。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越王只好忍辱投降。
可投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伍子胥看穿了越王的计谋,坚决反对吴王接受勾践的投降。无奈之下,勾践只好绕过伍子胥,从旁入手了。越国大夫文种打听到吴国太宰伯嚭贪财好色,于是,就精选了一批美女和宝器私下献给他。伯嚭果然上钩,把文种带到了夫差面前。文种劝言道:“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践,他愿意把一切宝物献上,如若大王不肯,勾践决心杀掉妻儿,率领余部与大王决一死战,恐怕那时将会是两败俱伤。”文种的一番话,加上伯嚭的煽风点火,吴王终究不顾伍子胥的劝谏,同意越王投降,从此越国成为了吴国的属国,越王勾践带着范蠡也开始了在吴国的屈辱生活。
确有“卧薪尝胆”之事吗
在吴国的3年里,勾践成了吴王的奴仆,屈膝称臣,住石屋,喂马牵马,受尽凌辱。3年后,夫差认为勾践真的臣服了,再一次无视伍子胥的劝告,放虎归山,让勾践回到了越国。
回国后,勾践励精图治,决心复国报仇。他身体力行,亲自参加耕种,让夫人织布,鼓励百姓生产,恢复经济,并且奖励生育,以增加因战乱而减少的人口。他委托文种管理国家大事,范蠡负责军事训练。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始终为后人称道,那就是“卧薪尝胆”。
勾践为了不消磨志气,不忘亡国之恨,就在屋里悬挂了一个苦胆,不论出来进去,吃饭睡觉,都要尝一下苦胆的味道,铭记苦的滋味。休息的时候,不用被褥,而是睡在柴草之上,以筋骨之痛提醒自己。那么,翻阅史册,越王勾践是否真的做到了“卧薪尝胆”了呢?
根据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从中我们不难找寻到记录越王“尝胆”的迹象,但是没有 “卧薪”的相关内容。再往前看看,查阅《左传》和《国语》,这两本书成书的年代较早,所记录史实的可信度较高。《左传》的“定公”、“哀公”部分,以及《国语》的《吴语》、《越语》部分,都有大量记述越王勾践事迹的内容,可是其中根本无从查询到有关“卧薪尝胆”行为的记载。而且直到东汉时期,赵晔所作的《吴越春秋》,也仅提到了“悬胆在户外,出入品尝,不绝于口”的事情,那么卧薪之说到底从何谈起呢?
据查,把“卧薪”和“尝胆”联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北宋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这本是一篇游戏性质的书信体文章,文中提到的“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也只是苏轼对孙权的一个设想,与勾践毫无瓜葛。可谁让苏轼是个大文豪呢,到南宋时期,学者、官吏就纷纷在文章中引用“卧薪尝胆”一词,而且把这个美名也都加到了勾践的头上。与此同时,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也有提到“坐薪尝胆”,可是主人公换成了吴王夫差。后来,明末冯梦龙的历史小说《新列国志》里多次提到越王勾践“卧薪”与“尝胆”,到清代吴乘权编纂的《纲鉴易知录》,可以看到“勾践返国,乃劳其凝思,卧薪尝胆”的字样。于是,“卧薪尝胆”游经了无数人的头脑,一路演变,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也就被传得越来越真实。历史是由人演绎的,也是由人书写的,不管勾践有没有“卧薪”这回事,这个成语的内在含义,还有它对于人们精神的激励作用是永远不能抹杀的。
美人计与越王剑
公元前484年、前473年,越王勾践两次攻吴,最后吴王夫差被困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吴国的历史。这时春秋时期行将结束,勾践终究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越王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他坚毅的性格,“卧薪尝胆”的气魄,范蠡、文种的谋略,越国百姓的拥戴等等,其中,直到现在只要提到勾践,人们就会联想起来的还有两件事情,那就是美女西施和越王剑。
西施,列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美艳绝伦,风华绝代,李白诗道“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她本来只是苎萝村一个普通的浣纱女,生活清贫,却无忧无虑,然而命运总是爱开玩笑,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平凡的弱女子,将会背负复国使命,“暮作吴宫妃”,还要承担“红颜祸水”的骂名。
越王从吴国返回之后,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计谋设下了一出美人计。他们从全国搜罗了大批美女,训练其歌舞、仪态,只等有朝一日送到吴国,淫乱后宫,为越国的进攻打下基础。这些生活在战乱年代的女孩子,大多出身贫穷,她们无力反抗,更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西施只是其中的一个,幸运的是她被记入了历史。
3年的训练,西施从一名浣纱女变身成为了一位仪态万千的宫女,越发惊艳迷人,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美的气息。当西施离乡背井前往吴国的时候了,不知道当时她心里在想些什么。是悲伤、无奈,对命运的哀怨,还是为国献身,无怨无悔?
对于西施的美,吴王当然难以抗拒。他为西施修建了春宵宫、馆娃阁、灵馆、响屐廊,万般宠爱,如痴如醉,荒废朝政,最终走上了亡国之路。对于这一结果,越国人把西施视为英雄,认为她能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有着以身许国的赤胆和勇气,对越王的称霸功不可没。而吴国人则把西施视为亡国的罪魁祸首,“红颜祸水”,是西施迷惑了吴王,扰乱了朝纲,她是吴国的千古罪人。可西施能做些什么呢?她只是世间的一个平凡女子,她只是一粒微小的尘埃,“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面对一切,西施无语,传说吴亡后,她随范蠡乘一叶扁舟,泛游五湖四海,也许这正是她最好的选择。
剑是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一种短兵器,由剑身和剑柄两部分组成。在格斗中其主要功能以刺为主,所以又被称为“直兵”,利于近身搏击。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但由于它们所处的江南地区遍地林莽,水路纵横,不利于大型战车的驰骋,所以步兵和水兵日益成为了吴越军队中的主要兵种,而各种短兵器也相继取代了箭、矛等远距离兵器,剑就成为了双方交战中的一种主要的常规武器。
据《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古书的记载,越王勾践嗜好铸制名剑,他曾特请到名剑师欧冶子铸造了5把名贵的宝剑。分别为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都是削铁如泥的稀世宝剑。传说,后来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曾把湛卢、胜邪、鱼肠3把宝剑献给吴王阖闾求和,但剑是有灵气的,因为吴王无道,那把湛卢宝剑竟然“自行而去”,到了楚国。为此,吴楚之间还曾大动干戈,爆发过一场战争。
我们今天看到的“越王剑”,是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楚墓中出土的。刚出土时依旧寒气逼人,锋利无比。这把剑全长55.6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身上装饰着菱形花纹,剑格(剑柄与剑刃相接处)有两面,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花纹,在靠近把手的部位,有两行用金丝镶嵌的鸟篆文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这把被称为“稀世珍宝”的宝剑为什么在深土中埋藏了数千年,却几乎没被锈蚀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各路专家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探秘机会,经过多次的实验考证,人们发现“越王剑”能够保持不锈之身,主要是因为它的成分和保存的环境。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成分为铜与锡的两元素合金,经过专家们的检测,这把绝世宝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这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那么,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此外,专家们发现越王剑的剑身上镀有一层含铬的金属。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在地球岩石中铬含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而且,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溶点大约在4000℃,那么这种金属是怎样被提取出来的,又是如何被镀到剑身上的,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越王剑出土之后虽然一直被妥善保管,可如今看来,剑的表面却远不如出土时明亮了,那么深埋墓穴几千年都没有生锈的宝剑,为什么仅仅出土40余年就已经有所锈蚀了呢?难道墓穴里还有什么秘密吗?
专家们经过考察后发现,越王剑能够不生锈,墓室极好的密封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越王剑出土的1号楚墓位于地下数米之处,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还有白膏泥填塞,封闭性较好,而且墓坑上部的土经过夯实。这样,墓室就成为了一个几乎封闭的空间,与氧气隔绝,即使是在中性或弱酸性的水中,铜铁都不会生锈。
“越王剑”曾经多少次伴随着越王勾践出生入死,笑傲疆场,见证了越王的豪情与忧愁,带着越王的传奇历史,穿越千年,呈现在世人面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征服者的无奈与无助
公元前230年,历史风云再起,有一个人怀着满腔壮志,金戈铁马,十年征战,腥风血雨。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2年,灭赵;公元前221年,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被攻克,从此春秋战国以来长达几个世纪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起来,这个站在国家“金字塔”最顶端的人就是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帝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指点江山,扭转乾坤,那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荣光!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那么这位豪情万丈的九五之尊究竟为历史留下了什么?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呢?
吕不韦的“私生子”
一将功成万骨枯。十年征战,有多少忠魂白骨被埋于漫漫黄沙中,秦始皇一统江山成为了一个不灭的神话。然而就像对这个神话充满了好奇一样,人们对于秦始皇身世的猜疑也永无止境。他究竟是正宗的皇室血统,还是传说中吕不韦的“私生子”?历史一直在探寻着真相。
公元前259年,赵国邯郸,伴着一声声响亮的啼哭声,秦庄襄王与赵姬的爱子出生了。他们喜出望外,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的出生竟然蕴藏着一个千古难解的谜团。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王位,而他却是有名无实,真正掌握实权的是相国吕不韦,吕不韦还让嬴政称他为“仲父”。一时间,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传说被众人描绘得有声有色,猜测已久的传言成了小说家笔下最好的创作素材。
在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中记载有“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的字样,按照秦国国君的世系来看,嬴政应该是庄襄王之子,否则庄襄王在还有其他子嗣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立嬴政为太子?他难道不怕江山落入他人之手吗?或者他根本就是被蒙在鼓里了。司马迁把秦始皇视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故事写进了《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在这里吕不韦成为了一个颇有眼光和胆识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