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500000008

第8章 负荆请罪

【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1)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3)?”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4)。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5)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6)曰:“璧有瑕(7),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8)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9),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10),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11),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12)。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1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注释】

(1)宦者令:宫中太监的首领;舍人:没有职事的门客。

(2)徒见欺:白白地受骗。

(3)不:否定副词,当可否的否字用。

(4)曲在赵:理曲在赵的方面,曲是直的反面。

(5)奏:呈现。

(6)乃前:于是走上前去。

(7)瑕:玉上的小赤点。玉以纯白无疵为贵,有小赤点便是毛病。

(8)逆:拂逆,有拗折触伤的意思。

(9)急臣:逼迫我。

(10)张目叱之:睁大了眼睛呵斥他们。

(11)竟酒:终席。竟:完毕。

(12)争列:争位次的先后。

(13)恐惧殊甚:犹言恐惧过度。殊:特殊。甚:过当。殊甚就是特别过度。

【译文】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如果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如果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秦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秦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池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把宝璧给妻妾和左右侍从传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池给赵国抵偿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站定,身体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给我们的城池恐怕是不能得到的。’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不尊重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收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主管的官员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交割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是不可能让赵国得到的,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此事,毕竟不可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请相如住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大典,去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没有一个坚守盟约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从小路已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强赵弱,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把宝璧送来。如今凭您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之罪应被诛杀,我情愿下油锅被烹,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并有惊怪之声。侍从有人要把相如拉下去,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接见相如,完成了大礼让他回国。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人,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到底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缻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缻。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缻,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秦王不肯敲击缻。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缻),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缻。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后,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托辞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高下。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在这种情况下,门客一齐规劝他说:“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我们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臣子们。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门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大人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智解】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道理简单,相信谁都知道,也都会说,可是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进而付诸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又谈何容易!有时候人们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并不难,难的是在众目睽睽的大庭广众之下承认错误,这需要勇气,巨大的勇气!

承认错误的巨大勇气无疑是放下面子,中国人有个陋习,那就是死要面子。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这一中国人的陋习曾给予过尖锐而苛刻的批判,但是,一个民族的陋习是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讲,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所以一句两句的批判是不能彻底瓦解一个民族的陋习的。正是由于这一民族陋习,所以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即使在心里已经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在口头上往往是不承认的。宁可被认为刚愎自用,也不认理服输,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住面子。面子,面子,害人害己!

一个普通人要想承认自己的错误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那么一个名人,一个将军呢?这无疑需要更大的勇气。为什么呢?这要从面子说起。面子是有等级的,一般的规律是,一个人越有名,越有地位,那么他的“脸”就越大,因此他会为保住他那张“脸”而不惜一切代价。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那无异于打他的“脸”,你说他会打自己的脸吗?当然,矛盾是有特殊性的,廉颇就是一个例外。廉颇扬言要面辱蔺相如,但是,当廉颇听到了蔺相如的一席话之后,却负荆请罪,丢掉了更大的面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廉颇认为自己过于狭隘,甚至小肚鸡肠,所以他要负荆请罪。蔺相如是君子,大度的君子,而廉颇亦是君子,知错就改的君子,无疑这样的君子更值得称赞,这也就是名将廉颇被后人津津乐道他的负荆请罪而不是他驰骋疆场的原因所在。

负荆请罪被人们津津乐道,是因为作为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能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那么皇帝呢?皇帝是金口玉言,他的话就是天理,就是法律,皇帝会犯错误吗?实际上,皇帝也会犯错误,而且是会常常犯错误的。不必说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就是那些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在所难免。还是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并不是所有犯错误的君主都会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些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的君主,注定他是一代名君。

唐贞观二年,文德皇后发现原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是个美丽的绝代佳人,就请求太宗把她留在后宫作为妃嫔。太宗当时也就同意了。

可是当前去册封的使者还没有出发的时候,魏徵听说这个女子已经许配给了陆家,就急忙进宫去见唐太宗。魏徵见到太宗后说:“自古以来,有道德的君主都把老百姓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所以,君主住在楼台亭榭,就会想到百姓应当有房屋安身立命;君主吃着美味佳肴,就会想到百姓应该没有饥寒交迫的忧愁;眷恋妃嫔的时候,就要想到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欢乐。这是国君的处事之道。现在郑氏的女儿,很久以前就已经许配给了别人,您聘娶她的时候没有怀疑,也没有询问,此事如果传播到全国各地,会给您这个作为百姓父母的国君造成什么影响呢?”太宗听了魏徵的这番话后,非常吃惊,马上下令停止派遣册封使者,并将郑氏女送还给她的丈夫。他还亲自写诏书答复魏徵,深深地做了自我责备。

对于皇帝的这一举动,左仆射房玄龄、中书令温彦博、礼部尚书王圭和御史大夫韦挺等人深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郑氏女许配给陆家,并没有确切证据,而且礼仪既然已经举行,就不应该中途停止。不仅如此,陆氏本人也上表说:“我父亲陆康在的时候,与郑家过往甚密,有时还互相馈赠礼物。但是却没有两家联姻约定。可能是由于外人不知道,才有了这样的传说。”太宗见到陆氏的上奏,很有些迷惑不解。他问魏徵:“群臣劝我娶郑氏女,或许是为了顺从我的旨意。但是陆氏为什么也要这样分辩呢?”魏徵说:“我认为,陆氏的本意是可以知道的。陆爽他一定认为,您现在虽然宽容了他,但恐怕日后会对他暗加谴责,贬他的官职。所以,他才这样再三地自我表白。”太宗听到这里,笑了起来。太宗说:“外人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主要是怨我没有把话说清楚。”于是太宗又发出了诏书,诏书说:“郑家的女儿过去已接受了别人的聘礼,先前发出诏书的时候,对此事未作详细调查。这是我的过失,也是有关官署的过失。因此,诏册应该停止执行。”

太宗收回成命并作自我批评的诏书发出后,人们没有不称赞的。

知错就改,是为君子之道。当然,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他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春秋时期的晋灵公即是其中的一例。

晋灵公在襁褓之中被赵盾扶植即位,后晋灵公长大,奢侈无度。他征收重赋,雕饰宫墙,又从楼台上以弹子弹人,看他们惊恐躲避而取乐。一次,厨房的宰夫炖熊掌不烂,于是晋灵公就怒杀宰夫,叫妇人将他的尸体拿出去丢了。经过朝堂时,这一情况被灵公的臣子随会和赵盾看见了,于是二人就上前进谏,随会先谏,不听;赵盾又谏,亦不听。不但如此,晋灵公开始厌恶起赵盾,于是他就派力士鉏麑去刺杀赵盾。赵盾一大早开了寝门,准备上朝,其居处又十分节俭。鉏麑看了,十分感动,退而叹息说:“杀死忠臣或违背君命,罪过都一样。”于是触树而死。

鉏麑没有杀死赵盾,晋灵公只好另想他法。一次,晋灵公请赵盾饮酒,预先埋伏甲士想暗杀他。曾受赵盾恩惠的晋灵公的宰夫提弥明知道此事,害怕赵盾酒醉不能起,于是就进去劝说:“君王赐宴大臣,行酒三遍即可作罢。”让赵盾离开,不要束手等死。赵盾离开后,晋灵公预伏的甲士还没有会集,于是晋灵公就嗾使猛犬去咬赵盾。提弥明为赵盾搏杀了猛犬。不久,晋灵公命令预伏的甲士去追赶赵盾,提弥明反击甲士,使他们无法前进,因此赵盾免于难。

经历了这件事,赵盾没有了退路,于是他选择了逃亡。不过当他还没有离开晋国的时候,赵盾同族兄弟将军赵穿就在桃园暗杀了晋灵公,并迎回了赵盾。

晋灵公无疑是典型的自作自受、有过不思改正的昏君。

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一旦犯了错误,就要在认识之后,迅速以实际行动改正,并尽快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否则,因此而受害的只能是自己。大凡成功的人士,一般都是那种勇于并善于改正自己错误的人。如华人首富李嘉诚,倘若他没有这种知错就改的精神,几乎可以断定,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创业初期的李嘉诚年少气盛,急于求成,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企业信誉的关键——质量。所以,创业不久,一帆风顺的李嘉诚遭到当头棒击,长江塑胶厂因其制品粗劣遭到退货。

事情是这样的,一家客户宣布李嘉诚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

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了,接二连三的客户纷纷拒收长江塑胶厂的产品,还要长江塑胶厂赔偿损失;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索赔的客户纷至沓来。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

“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李嘉诚此时的处境正是后者。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李嘉诚急如热锅上的蚂蚁。

屋漏偏遭连夜雨。银行知悉长江塑胶厂陷入危机,立即派员催还贷款。全厂员工人人自危,士气低落,“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长江塑胶厂面临银行清盘、客户封杀的严峻局势。

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李嘉诚竟然铸成如此的大错,他深为自己盲目冒进痛心疾首。

在母亲的开导下,李嘉诚痛定思痛,以坦诚面对现实,力挽狂澜。

于是,李嘉诚开始“负荆拜访”。

首先要稳定内部军心,为此,李嘉诚向员工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经营错误,并保证绝不损害员工的利益,希望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李嘉诚言出必信,因此,员工的不安情绪基本得到稳定,士气不再那么低落。

后方巩固之后,李嘉诚就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期限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李嘉诚坦言工厂面临空前危机,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求拯救危机的对策。

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谅解。大家都是业务伙伴,长江塑胶厂倒闭,对他们同样不利。银行、原料商和客户一致放宽期限,使李嘉诚赢得了收拾残局、重振雄风的宝贵时间。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也不是他不犯错误,而是他能吸取错误的教训,并以此作为宝贵的经验。当再次面临同样的问题时,他能运用以往的经验而不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决不犯同一个错误。

同类推荐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本书详细讲述了从北洋军阀掌权到抗日战争初期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在明朝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是晋商,鼎盛时期的山西商人,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极大推动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热门推荐
  •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讲述了红包里只有一元钱、走过泥泞、感激、圣诞快乐等情感故事。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 废材小姐顽世记

    废材小姐顽世记

    穿越前废材,穿越后自当崛起,且看女主随身携带改良版《武功秘籍》,开启异世之旅!————————————————————————————————前世武功被废,随身携带改良版《武功秘籍》穿越,且看冷霜狂傲异世!凯瑟琳,魔法武技白痴的废物小姐要被家族放弃,不甘当废物的她如何生存在这强者为尊的魔武世界!?凯瑟琳的眸光犀利,勾唇凛然道:“重来一次,就要站在世界巅峰!”女王养成三部曲狂行——公爵府练功场,凯瑟琳一脚傲天,惊才绝艳!观天——天外有天,圣阶并非顶端。他视凯瑟琳为蝼蚁,一瞬击败,笑道:“人类,要报仇的话等你达到神阶来我蓝魂城即可!”笑声震天,当他身影消失,凯瑟琳使劲握拳,重重砸下,拳头撞击到了地砖,灰白色的地砖裂开了一条缝隙。蓝魂城吗?她记下来了!总有一天她会站在蓝魂城,亲自找这个男人报仇!御神——另一个大陆至强云集,是否就是传说中的神界?剑指九天,光明之神,为何还不安息,原来他竟是……因为一个玩笑,成为众神之敌!龙吟震天,冷兵锋芒,纵横天下,谁敢挡我?!成神,只是一个开始!
  • 天火

    天火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有价值悦读:天火》是“有价值悦读”丛书之一种。汇集文坛奇人汪曾祺老先生毕生小说及散文经典作品。可谓一书在手,揽尽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书的许多篇什,已被收进大中小学生教材。"
  • 流光之年

    流光之年

    吴离离原本是个平凡的女孩子。从出生到高中,她十六七年的人生中,运气一直都好得不可思议。直到那一天。那天,她在上学路上遇见了一位冷漠疏离的少年,少年警告她,今天会下雨,她最好带上一把伞。
  • 穿越之农家长媳

    穿越之农家长媳

    穿越到古代农家,爹娘为了彩礼,催她赶紧嫁人。嫁人就嫁人吧,相公竟然是从山上庙里还俗回来的可爱小和尚。小和尚两眼泪汪汪,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啊!农家长媳带着小和尚相公一起奋斗,治家、奔小康!
  • 情场麻辣烫

    情场麻辣烫

    选录了《最美的爱情有多美》、《等待第十朵玫瑰》、《等待一朵蔷薇再盛开》、《开灯》、《谁是我的拉风王子》、《找一趟回18岁的班车》、《5000只鸟儿说爱你》、《拼图游戏》、《一袋买了60年的盐》、《相守一生的爱人》、《想抓你就抓床单吧》、《蜀葵边上的石凳》、《绑架者》、《和初恋情人看电影》、《请把我的花儿浇点水》等近百篇关于情感的微型小说。
  •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永远不要表现得“像一名推销员”!接近客户的30秒,决定了营销的成败: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客户的拒绝将带来销售,只要你处理得当!60秒成为营销之王!
  • 雷皇

    雷皇

    一场突变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走上修真的道路。艺成下山,携神剑雷羽,御天罚奇兽走过白山黑水,游遍云峦仙境。他不再是寒烟渡那个懵懂的少年,而是正道中的天纵奇资。天地浩劫,魔乱大地,一条坎坷的修真之路,但到最后结果会是什么呢?佛法道决,邪道妖人,法宝凶兽都难脱雷煌天罚。到底孰对孰错,到底谁正谁邪。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回首时误天下苍生,救天下苍生……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