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虞舜者,名曰重华(1)。重华父曰瞽叟(2),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3),匪有解(4)。
舜,冀州之人也(5)。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6),作什器于寿丘(7),就时于负夏(8)。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9)。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10)。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11)。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12),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13),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14),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15),曰:“我思舜正郁陶(16)!”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17),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18)。
【注释】
(1)虞:传说中的部落名,即有虞氏,居于蒲阪;舜:父系氏族社会部落联盟传说中的领袖;重华:舜名,据说舜目为重瞳子,故名重华。
(2)瞽叟:舜父名,瞽是眼瞎的意思。叟:男性老者,老翁,老头儿。
(3)笃谨:诚实恭敬。
(4)匪:非,没有;解:通“懈”,懈怠。
(5)冀州:古九州之一,相当于今山西、河南北部、河北省大部及辽宁西部。
(6)陶:烧窑,制陶器。
(7)什器:饮食器皿。
(8)就时:乘时,乘时逐利,即做生意。
(9)兄弟孝慈:对弟弟尽兄长之道,对父母尽孝道,为两个动宾结构。
(10)尝:通“常”;侧:指身边。
(11)弥:更加。
(12)亲戚:指父母及兄弟姊妹。
(13)涂:涂抹,修理。
(14)宫:房子,住宅,后来才专指帝王的宫殿。
(15)鄂:通“愕”,吃惊;不怿:不高兴,这里有难为情的意思。
(16)郁陶:愁闷痛苦。
(17)夔夔:和顺恭敬的样子。
(18)豫:通“预”,事先。
【译文】
虞舜,名叫重华。舜的父亲人称瞽叟。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续弦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都躲过了;赶上有点小错儿,就会遭到重罚。舜很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及弟弟,每天都忠诚谨慎,没有一点儿懈怠。
舜,是冀州人。舜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跑过买卖。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
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荐虞舜,说这个人可以。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家人,很讲究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了。一年的工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两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瞽叟仍然想杀他,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财产,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望他。象非常惊愕,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呀!”舜还像以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这样,尧接下来试用舜去理顺五种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事,舜都干得很好。
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时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逝世,六十一岁时接替尧登临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时,舜到南方巡视狩猎,在南方苍梧的郊野逝世,葬埋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舜登临帝位之后,乘着有天子旗帜的车子去给父亲瞽叟请安,和悦恭敬,遵循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为诸侯。舜的儿子商均没出息,舜在临终前推荐禹做天子。
【智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大舜,是中国古代的孝子、贤臣、明君的典型。他不但受到人民普遍的爱戴,尤其受到孔子、孟子等儒家开山大师的推崇。大舜的故事有许多,但在后世传颂最多的还是他对父母的“孝”和对弟弟象的“悌”。在儒家看来,“孝悌”是为“仁”之本,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因此,“孝悌”思想实质上就是儒家所有思想的出发点。这一传承了几千年的思想有着精深的文化内涵,因而也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大舜生长在一个二婚家庭里,舜的母亲早死,其父续弦再娶,大舜的尴尬源于他的后母很坏,而他的生父很混蛋,不但不管自己的妻子,而且还为虎作伥,帮助他的后妻迫害大舜。不但如此,漏屋偏遭连夜雨,舜的同父异母弟弟——象,对他也是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对于这一切,舜是怎么样回应的呢?他并没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以宽容待之,即使是在穿井事件发生后,大舜也依然如故。当舜拥有了天下之后,也不是富贵而忘亲,对于父、后母及弟所给予的不公正待遇,既往不咎,等到舜之践帝位时,他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这就是大舜,他以他的气度包容了一切的不公正,也正是由于他的包容而家和万事兴!这就不禁让人想起一句古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写的一副自勉对联的上联,其意思为: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是因为它有接纳百川的气度和容量。林则徐借此勉励自己,无论是当官还是做人,都要像大海一样“有容”,有大海一样的胸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宽容就如冬天的阳光,能融化冰雪。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会显得很狭隘而难变通;一个不懂得宽容自己的人,会因为把生命的这根弦绷得太紧而断裂。
舒国裳是明朝人,在翰林院供职时,他的儿子多次寄信说:隔壁人家年年占他家宅基地。舒国裳看了信,在后面批道:“纸纸家书只说墙,让渠径尺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城墙不见王。”儿子收到信,读了这首诗,认为父亲无能,不能为自己出气,就把信抛掉了。隔壁人家听说了这件事深受感动,自己把墙拆了,听任对方筑墙。结果双方互相谦让,各得自己的土地,相安如旧。
这则小故事流传很广,不仅是官场中的轶闻,更是为人处世的典范。一般来说,人一旦得势,就盛气凌人,其家人更是作恶邻里,横行不法。舒国裳虽在翰林供职,却通情达理,有君子的容人之量,他正确地解决了与邻居的纠纷,受到历代人的好评。
互退一步,各自海阔天空。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天空可以包容一切,而人心却可以包容天空。人们每每喜欢听美言,却漠视了“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人们常常崇拜名人,却无法忍受名人背后的“虚假人生”;人们往往向往世外桃源,却忘记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坎坷。这就是现实中的人们,他可以接受的是抬头可见的阳光,却没留意自己身后的阴影,他只能看见灿烂,却不见灿烂过后的阴霾。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时,他会感到不满,认为是别人尖酸刻薄、睚眦必报。然而,他却忘了审视自己,忘了再三思索检讨自己,忘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真理。在种种忘记中,他最终也会忘记自我的所在,囿于原地,止步不前。
以包容的态度处世,不仅是做人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智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环境中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我们不可能仅凭自己的观念或喜好去从事社会活动。这时,包容就不仅是人际情感交流的润滑剂,更是人生这棵大树上滴翠的绿叶和吐艳的花朵,四射着迷人的魅力和神韵。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唯有胸怀坦荡方能成大事,包容是人的第一美德。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曾与管仲结下“一箭之仇”,但是他能摈弃前嫌,拜管仲为相,称管仲为父,终于在管仲的辅佐下称霸天下;唐太宗登基后,不咎既往,重用了敢于进谏的魏徵,把他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正是他的坦荡胸怀、广开言路,终于成就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盛景。
元朝末年,由于统治者的暴虐不堪,各地起义浪潮有如波涛而至,其中,张士诚是势力比较强大的一股。有一天,一个读书人来投奔张士诚,张士诚在大帐里接见了他,相谈之下,读书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各朝兴亡的原因,张士诚大喜,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张士诚引着这个读书人在军营中四处游走,让他见识一下自己的军威,经过一堆粮垛的时候,一群麻雀在粮垛上跳来跳去,啄取谷粒,张士诚赶忙叫人来驱赶麻雀,读书人看到此事,便告辞而去。读书人回到家中,老母亲见他这么快就回来了,感到奇怪,便问其原因,读书人说:“我见他心里连几只麻雀都容不下,如何能容得下天下?这等人现在虽强,日后必败,我还是在家著书为好!”这个读书人就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大事者,除了有能力、有本事之外,有没有胸襟也是一个关键之所在,有多大的度量做多大的事,连几只麻雀也容不下的人又如何能取得天下?“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的道理又何止是做人做事啊!
包容也体现着一种人生的高度。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包容者定然是善良睿智而又胸怀大气之人。所以,包容当是有为人生的态度。
有人曾在报上发表文章,对金庸的武侠小说加以猛烈攻击,金庸先生面对批评平静地说:“毁誉是人生中的常事,不足为奇,某某先生的要求或许太多了些,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才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又说:“我很感谢许许多多读者对我的小说的喜爱和热情,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也就是说,上天已经待我太好了。既享受了这么多的幸福,偶尔给人骂了几句,命中该有的,不会不开心的。”
金庸先生是现代武侠小说公认的泰斗,名气不可谓不响,学问不可谓不深,于武侠小说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以他的名望,完全可以对他人的贬低反戈一击。然而在面对他人的批评时,他却没有暴跳如雷,而是用一颗包容的心,用他那宽广的胸襟去正视自己,去感谢别人,这就是正人君子的风范,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也只有在不断的批评中发现不足,观己之短,学人之长,以一颗包容的心接受批评,才能不会倦怠,完善自我,更上层楼。
“有容”,是一个时代人才辈出的有力保证。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在用人方面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包容”政策。不管你持什么政见,只要你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在北大据有一席之地。以后的历任校长继承了蔡老先生的这一用人政策,终于使北大成为英才荟萃的场所。在北大的名人录中,我们既发现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共早期领导人,也发现了鲁迅、胡适、朱自清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既发现了傅斯年、范文澜、王力等学界泰斗,也发现了非科班出身的沈从文,还发现了偏科非常严重的历史学家吴晗……可以这么说,正是北大的“兼收并蓄”,才让其人才辈出成为可能。而在“文革”期间,看你是不是人才,一不看你有无真才实学,二不看你是否有一技之长,只看你的政治表现如何、出身如何。由此扼杀和埋没了多少天才!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有容”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具有宽广的胸襟,养就一颗包容的心,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独有的蔚蓝天空!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永存于心!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广大,你的性情愈有转折的余地,就愈加不会动肝火、闹情绪,愈加不会纠缠于无谓的小事。因此,一个宽容的人,到处可以契机应缘,和谐圆满,微笑着对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