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400000007

第7章 易经怎么解:用心理学破译六十四卦(3)

之后不久,辩才和尚外出,萧翼对小和尚说有东西掉在辩才和尚禅房了,等小和尚为他打开门后,他从书案上取了《兰亭序》和二王的书帖,来到永安驿站,对驿站长说: “我是御史萧翼,奉命缉拿私藏珍品的辩才和尚,圣旨在此,速派人拿辩才和尚来。 ”辩才听了圣旨,得知萧翼是当朝御史,这才明白师傅传下的宝贝终究还是归了太宗。

“邻里效应”是社交中的黄金法则。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你如果努力和临近的人相处,用热情去打动他们,就能赢得他们的好感,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效应不仅仅局限于周围邻居,还适用于所有身边的人。

萧翼计划赚《兰亭序》时,就是利用这一点瓦解了辩才和尚的警惕。古代的读书人不像我们现在这样,要分文科理科,甚至更细。他们经史子集什么都要学习,当然也包括《易经》,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文人走科举路步入仕途,却还可以带兵的原因。当然,这些来自《易经》的智慧不仅仅表现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也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富有情趣。从萧翼当时卜得的蒙卦看来,在决定和辩才和尚套近乎之前,他对辩才和尚已经非常了解,知道对方的弱点便是痴迷二王书画,而且为人单纯,于是,他顺着对方的性情,达到了骗走《兰亭序》的目的。

不过,历史上也有传言说,萧翼为这事非常内疚,后来出家做了辩才和尚的徒弟。可见,即使是精通《易经》的大家,聪明才智还是要用在正途上才好,如果用于嬉戏娱乐,甚至坑蒙拐骗,最终会让自己于心不安的。

#5.需卦:有孚,光亨,贞吉。君子以饮食宴乐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解译】孚,同孵。鸟孵卵皆不失期,故训为信。需卦下卦乾为刚健,上卦坎为险陷,意思是虽然刚健,但前面有险阻,不可冒然前进,应当等待,故命名为需。刚健者多以轻躁而陷于险。刚健而能不陷,故不会落入困穷的境地。当遇险等待之时,九五爻居于天位,能阳刚中正,心怀诚信,与下体三阳咸通契合,胸中光明豁达,从容等待机会,同时所待之事出于正道,如此才能获得吉祥,能利涉大川,建立功业。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解译】云气上蒸于天,必待阴阳之气相交而成雨,是为等待之象。君子于时机不成熟时,宜以饮食养其身体,以娱乐陶冶其性情,涵养以待时而动。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解译】古人所居之地称为邑(音yì),邑外称为郊。初九刚刚离开所居之地,走到郊外,知道前面有坎水之险,就停下来等待。惟此时,初九阳刚,容易妄动,故需有等待的恒心才能无咎不失常道。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有小言,以终吉也。

【解译】衍,宽舒、宽绰。九二向坎险迈近了一步,犹如到了水边沙滩上,水小有渗入而不淹天,虽小有责难,但因其宽裕自处而终获吉祥。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解译】九三已近于坎险,犹如到在水边湿地,若急躁以进,将有陷于坎险招来盗贼之忧,故须谨慎,才不会失败。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解译】穴,险陷之所。六四犹如罹(音lí)险而遭遇伤害,在血泊中等待。因其能够顺应形势,听从变化,最终化险为夷,从深穴中脱险而岀。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解译】九五阳刚中正,高居尊位,故最为安全,因而可以在安闲饮食中等待,但必须坚持中正的原则,才能吉祥。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解译】上六陷于坎穴之中而不得出,此时需卦既终,下体三阳不再等待而上进,犹如不请自来的三个不速之客。上六虽然以阴凌阳居位不当,但能诚敬对待前来的三阳,所以得到救助,没有遭受重大损失,最终获得吉祥。

诚实信用可获得信任

看过《后汉书》的人也许都记得这样一段文字:“蔡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

文中提到的蔡顺,是汝南人。汝南,主要是指豫州汝南,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 “天中 ”之称。蔡顺之所以能 “名垂青史 ”,在于他的至孝。他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抚养他非常艰辛。所以,他长大以后尽心赡养母亲。有一次出外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期待蔡顺回来,就噬咬手指。在外砍柴的蔡顺心有灵犀,扔了柴薪,就飞奔回家。

关于蔡顺孝母的故事,《后汉书》里还有一些记载,其中有一个便和需卦有关。

王莽乱政期间,农民起义频繁,又正逢天灾,汝南连年饥荒。为了填饱肚子,蔡顺只好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捡桑葚,不料却在荒郊野外碰到了过路的赤眉军。这是一支农民起义军,为了和王莽的军队表示区别,兵卒都把眉毛涂抹成红色,所以便叫赤眉军。当时正值战乱期间,杀人如同砍瓜切菜一样。好在赤眉军也不是见人就杀,他们看见蔡顺把桑植分成两部分装在篮子里,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这个时候,蔡顺的回答将决定他的生死。

蔡顺在看到乱兵的时候,暗中推算自己的吉凶,得到的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卦需卦。需卦的卦象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卦辞是 “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孚,是诚实信用的意思。于是,蔡顺决定老老实实地回答赤眉军的问话,然后平静地等待结果。

蔡顺告诉赤眉军“黑葚奉萱帏”,意思是,把桑葚分成两种,是要把黑红的、也就是甜的给母亲吃,而把没成熟的、不甜的留给自己吃。事情的结果正如卦中所言: “大吉。 ”赤眉军有感于蔡顺对母亲的至孝,不仅放了他,还给了他三斗白米、一只牛蹄。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一定的心理距离,而人际交往中双方所保持的空间距离,是人际关系的表现。总之,人与人初次见面时,彼此之间因为不了解对方,都会有设防心理,而过度的自我暴露会给人一种强势靠近的压力,所以彼此之间既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过于冷漠,而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现代心理学对于陌生人之间初次见面所应保持的距离做了非常精微的研究,精微到了厘米,但这样的距离在中国古代显然毫无意义。

蔡顺和赤眉军初次相遇,他该和他们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呢?心理学研究在这里似乎是一个非常可笑的话题。但我们不能否认,在那样的时候,蔡顺和赤眉军之间的确发生了一场心理战:蔡顺在想,他们一路从山东打杀过来,会怎么对我呢?赤眉军在想:俺刀下的冤魂多了,也不在乎多一个半个。

在那种情况下,蔡顺决定老实告诉对方自己为什么那样放桑葚,便是找准了惟一能拉近他和赤眉军之间心理距离的方式,因为大家有母亲:一样为人子,行千里万里,心里都装着母亲。

至于在紧要关头,蔡顺是否真的占了卦,后世谁也说不明白。而惟有这个说不明白,才更能显示《易经》的博大精深,正所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日用而不得知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孝道对于蔡顺、赤眉军和所有中国人的影响是一样的——为了母亲的儿子和为了儿子的母亲,都让人敬重。

#6.讼卦:中吉,终凶。君子以作事谋始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解译】讼,诉讼,在法庭上打官司,争辩是非曲直。孚,诚信、信用,这里指凭信、证据。窒,阻塞不通。惕,警惕。中,适可之谓。讼卦乾刚在上以制下,坎险在下以伺上,居险者被制而既羞且怒,反唇相争,争之不已则诉之于官,故为讼。以个人比拟,个性刚强然而内心并不阴险的人,不会滋事争讼;内心阴险然而个性软弱的人,无力发动争讼;只有内心阴险同时个性刚强的人,最喜欢引起争讼。讼不可妄兴,必因证据被他人阻塞不通,不得已而兴之。虽如此,亦须警惕而为之,适可而止则吉。若强争不止,无论结果是胜是负,最终皆凶。 “刚来而得中 ”,主要指九二以阳刚之爻,本在遁卦之三爻,来而居下卦之中位、两阴之间,意味着刚健者处理争讼之事,必须注意不逞刚强,适中为好。 “利见大人 ”,大人,指明理、公正、有威信、有地位的人,这里指九五;有了争执,不能私下解决的,要找有威信的人来帮助调和,或者寻求法律的帮助。 “不利涉大川 ”,指对于争执和诉讼的事,不要涉难涉险,否则容易掉进深渊。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解译】天阳上升,地水下流,上下异其性,前进方向相反。君子观察讼卦,当悟做事之始就要谋划周全,以免发生争讼。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解译】初六处讼之始,阴柔居下,退而不争,不把诉讼之事拖得过长,少说几句,但只要把道理辩说清楚,矛盾就会慢慢平息,终获吉祥。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解译】克,攻克。逋(音bū),逃避。三百户,泛指很多户人家。眚(音sh ěng),灾难。窜,窜逐,放任不管。掇(音duō),拾取。九二阴阳与九五为敌,以下讼上,招来祸患如同俯身拾物一样容易。因诉讼失败,返回后逃避躲藏起来,封邑中的三百户人家没有受到牵连。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解译】六三阴柔不与人争利,只是听从上级安排,享用以前所得到的一切,虽然能守正,但仍然有危险,不过最终还是吉祥。或许能追随君王做事,但却不会有什么成就。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解译】即,就。命,天命、正理。渝(音yú),改变。九四刚而不中,争讼不会得胜。不过,因其居柔位,能够改变初衷,顺其自然,安于正理,如此就不会有过失,终于吉祥。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解译】九五身为讼卦之主,阳刚中正而能置身讼外,可平天下之讼事,故至为吉祥。

上九,或锡之以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解译】或,未必然之辞。锡,同赐。鞶(音pán)带,乃显贵者服饰之大腰带,以喻高爵厚禄。褫(音chǐ),夺也。上九阳刚居讼极穷争不止,即使争讼成功,或许能得到升迁机会,受赐官服大带,但也面临一天之内被剥夺三次的危险,并且也谈不上被别人尊敬。

四秒钟的判断与评价

关于汉高祖刘邦的非议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关于他杀丁固。而高祖之所以下定决心要杀丁固,是因为他在决定如何对待丁固之前,特地卜了一卦,而且得的是个讼卦。

说起丁固,就不得不提起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 05年)的彭城之战。当时,刘邦以五十多万人的兵力对阵项羽的三万士兵,却不想竟然被对方以少胜多,击溃于彭城。刘邦逃跑时,后面追赶他的楚将就是丁固。丁固一路对刘邦穷追不舍,像追赶猎物一样。就在刘邦难堪至极、自身难保时,正好在路上遇到了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父子三人于是一起继续逃跑。然而,面对丁固的穷追不舍,刘邦两次狠心地把一对儿女推下车,以减轻车的重量好逃得快些,幸得孩子们两次被一直追随刘邦的将军夏侯婴救起,才没有铸成大错。最后,刘邦穷途末路、无计可施,只得回身求情,卑躬屈膝地对丁固说: “你我都是好汉,何必苦苦相逼呢? ”丁固于是放了刘邦。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灭掉项羽后,丁固自恃当年有恩于刘邦,找上门来,想求一官半职。

听说丁固前来,刘邦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便找卜师来算卦,看看吉凶。卜师得了一个下坎上乾的讼卦,告诉高祖: “此卦上卦为天,气清有上升之性;下卦为水,流动有下降之性。一升一降,各自为行而不相得,则有所争而至于分辩也。故占人事而得此卦,则彼上我下,彼我互异,互不相容。”

刘邦听了这话,下定决心要杀丁固,于是,就下令把正兴高采烈、等待奖赏的丁固捆了起来,牵到各个军营游行示众,罪名是 “使项氏失天下者,是子也;为人臣,用两心,非忠也 ”。意思是说,导致项羽失去天下的人,就是丁固。如果当时他把刘邦杀死或者活捉,胜利者就是项羽而不是刘邦了。游行结束,刘邦立即下令,笞杀丁固。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后人一个警示,如果谁像丁固那样,背叛自己的主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事后,刘邦多次这样对臣下解释自己处死丁固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发现,第一印象会在人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是我们平常经常听说的 “第一印象效应 ”,也就是 “首因效应 ”。一般来说,人们在第一次见面的四十五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而最初四秒钟产生的印象最为深刻,75%的判断和评价都出自这最初的四秒钟。

很显然,丁固留给刘邦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开始是对刘邦穷追不舍,后来是对刘邦和两个孩子穷追不舍,害得刘邦为了逃命把两个孩子推下车。毕竟是自己的至亲骨肉,即使刘邦心再狠,也明白这样做的确有悖人伦,将会被后世耻笑,所以,自然会把这笔账记到丁固身上:如果他不猛追,何至于此?更可恨的是,刘邦最后无路可逃,只得回身哀求丁固放他一条生路。以丁固当时的兵力,足以取刘邦的首级,但他却放过了刘邦,就像一只猫放过了被他抓在手里的老鼠。可以想象,经过这样一番折腾,刘邦即使逃掉,也不可能对丁固有丝毫的感激。

由此也可以看出,刘邦要杀丁固的心,在彭城之战时就有了。卜得讼卦, “互不相容 ”,正好给了刘邦杀他的借口。这一点,从丁固的死法上也可以得到证明 ——丁固是被笞杀的。笞杀又称 “掠杀 ”、 “杖杀 ”,俗称 “乱棍打死”,通常是皇帝盛怒之下惩罚大臣的方法。

#7.师卦:贞,丈人吉。君子以容民畜众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解译】师,指兵众、军队。王(音w àng),统治天下。毒,攻治。师卦,只有九二为阳爻居下卦之中,被上下五个阴爻围护,故九二为统帅,五个阴爻为兵众。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九二刚强在下层统众;六五柔和在上而应之,象征君王任命统帅出师之象。下卦为坎,坎为贞,故运用军队必须贞正,师出有名,若统帅能率领兵众皆归于正道,则顺天应人,可以成就王者之业。运用军队必须是那种正义、中庸、老成持重的 “丈人 ”才吉利。九二即完全具备统帅的素质,它阳刚得中,恩威并济,有勇有谋;与六五相应,得君主之信任;坎险坤顺,虽行危道而顺人心。战火一起,生民涂炭,然而正义战争又是非打不可,如同用毒药攻治疾病,非到迫不得已不轻易使用,所以虽然伤财损民,造成灾难,人民仍然愿意顺从,故最终结果吉而无咎。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解译】水藏地中,无地非水,犹兵藏民中,无民非兵。君子体察此现象,以收容保护人民,蓄养训练他的群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非礼皇上

    非礼皇上

    她脚踩黑白两道,执掌庞大势力!一朝穿越,却被处处欺压?且看她咸鱼翻身,一鸣惊人!***“皇后胆敢非礼朕,其罪当诛、当即赐死!”某男为铲除眼中钉,可谓费尽心思。她妖娆一笑,迅即掷出锋利小飞刀,“咻咻”几下将男人身上衣衫割成碎片,还不忘上下其手将他狼吻一番:“看清楚,这才叫非礼?”***他终于明白:他能抵挡她惊世的美貌,却难挡她浑身的胆识和超人的谋略;他的心,已被俘虏。“欣儿,欢迎继续非礼我。”他洗得香香,摆好姿势,大抛媚眼儿。她厉眸淡扫,飞腿而去:“滚!”***硝烟乱世,浴火明珠,锋芒毕露;宫廷斗志、江湖称雄、沙场泣血,她是巾帼英雄、女中儿郎。烈火中的爱,马背上的情,刻骨铭心、荡气回肠……﹍﹍﹍﹍﹍﹍﹍《迷人小王妃》:《皇宠》:《小小火辣妃》: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在手,天下我有。 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杨改革,穿越时空,附身崇祯,开始皇帝的生涯。 梦回百度,搜寻自己需要的东西,脚踏野猪皮,拳打李自成,踹翻明朝士大夫精英。 实现一个宅男心目中的大明帝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绑住花心美男

    绑住花心美男

    7岁,她的父亲背叛了母亲,她发誓这辈子不相信爱情。27岁,身为心理医生的他,治好了她心灵上的伤痛,也给了她爱情。28岁,她迷茫,不知道自己深爱着的男人是否拿真心对待自己……两年后,她带着自信和完整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是爱情的延续还是无休止的报复……
  • 鱼的声音

    鱼的声音

    由尹向东所著,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之一。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入了《冬季爱情》、《陪玉秀看电影》、《晚饭》、《牧场人物小辑》、《相隔太远》、《城市的睡眠》等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