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900000001

第1章 2012:纸上的中国诗歌与非纸上的动静

梁平

2012年底,莫言首摘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几乎成为整个中国文学的话题。其实这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这是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太久的期待。这使我想起曾经在国内几度自己折腾出来的“诺贝尔诗歌预备奖”,也一样颁奖、领奖,明明知道是一件可乐的事,明明知道不靠谱,我没有搞懂的是,为什么也有很优秀的诗人掺和进去,还煞有介事。相比之下,我只能说,诗人应该多一点小说家的沉稳与淡定。

又是一年了,中国诗歌被说了很多年的喧嚣、浮躁,从一开始我就不赞同这样的说法。这个喧嚣与浮躁可以简单归结为一个字:闹。其实是,诗歌就喜欢闹出个动静。闹是诗人的天性,也是诗歌更加看重传播的特点,只要是别闹得太不靠谱就行。

2012年,首先得说诗歌对抄袭者说不。一位已经有一定影响的80后诗人被揭发所发表诗歌几乎都源于抄袭,并且一一列表对应,证据确凿。此事一经披露,立即轩然大波,并引发了对诗人道德品质的讨论。欣慰的是,这样的讨论不仅仅是明辨了是非,而且在讨论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的善良与柔软。因为抄袭者的年少,大家没有更多地穷追猛打,置其于死地,而是“治病救人”,在更为宽广的范围考量诗人道德是否偏移,倡导自律与他律并重,呼吁齐心协力不断清扫漫漫道路上的浊渍,给自己和诗歌开辟最纯粹的心路。

2012年,纸上的中国诗歌与非纸上的动静都可称作绚丽多姿,可圈可点。作为一个杂志的诗歌编辑,我一年的阅读量即使被动也得读个上万首。总的印象仍然是很乐观的,诗人对诗歌的深度思考和创作都呈现出一种正能量,一些好诗无法拒绝地留在记忆里了。

这得首先提到安徽诗人陈先发的《养鹤问题》,诗人以一只虚构的“鹤”与诗的比对,对当下诗歌创作、诗人内心的纠结与困惑发出深度诘问。多年来填充在诗歌里那么多的哭,“当它哭着东,也哭着西/哭着迷失政治,也哭着街头政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赋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批判”?诗歌需要纯净,需要包含拒绝,需要像鹤一样“敛起翅膀”,从而生长出“更合理的体形”。那种为表现而表现的所谓“哭”,也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装神弄鬼,应该终结了。诗人在诘问中为自己找到了一条路径,就是从浴室里出来,净身以后,“披着纯白的浴衣/大踏步地赶至旁观者的位置。”旁观者清,只有这样,诗人与诗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纯净。当然,如果我们对这首诗的解读仅限于这样一个层面,那就显然上了当。这更是一首具有大容量、大思考的诗,这首诗更深层次的诘问,抑或更在于我们每个人无法回避的生命与人生。诗人凭借一只似是而非的鹤,凭借实际很小众的“诗歌”,诘问到一个更深的话题,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没有?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人生的纯净?我们该怎样去保持一种人生的纯净?答案在每个人那里,选择也在每个人那里。山东的轩辕轼轲是个有特质的诗人,机智、尖锐与反讽已成为他的一个标志,生猛与粗暴也是他经常披挂的外套。读到诗人《路过春天》这首诗,感觉多了一种别样的调侃,一种新鲜。尽管这种调侃并不轻松,抑或在你轻松之后,也会留下长久的活生生的隐痛。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装模作样几乎成为常态,每个人都有感受,也许每个人自己也有过装扮。假装幸福、假装快乐,假装痛苦;装深仇、装大恨;装酷、装嫩、装逼;装大爷、装孙子……无所不装扮。但是,即使“身上披满了青草/头上佩戴着树冠”,即使“背包里装着一摞/万紫千红的群山”,即使有时候也能大行其道,蒙混过关,最终,还是会被真相“一把撕去伪装/露出那张/雪盖冰封的脸”。轩辕轼轲在《路过春天》里的这轻轻一“撕”,没有了生猛与粗暴,却依然撕得痛快淋漓。还值得一提的是,四川90后诗人余幼幼,她的诗今年在刊物、在网络,有点铺天盖地,其中一首《清明》另辟蹊径,别开生面。清明,因为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在这个节气里,有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悼,生命对生命的追思。从古至今,已经无法统计有多少诗人写过清明了。在余幼幼的笔下,却是“有人在土里等着你/那些喝药的/上吊的,割腕的/跳楼的,被谋杀的/车祸的/都等着你”。这是一种反常态的清明,反常态的书写,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关于清明哀悼。乍一看,甚至有点毛骨悚然。而在余幼幼的心里,这些都是曾经活生生的生命。她把他们从人们通常习惯的忽略、甚至鄙视里第一次打捞出来,一个90后的小孩,她尊重的是生命。而对于这些逝去的生命,她唯一的愿望只是,“去帮他们把外面的世界调成静音”。这首诗只有12行,但是很重,它所承载的生命之重足以令人失语,即使有人再去多写几十行出来也无济于事。此外,沈苇《继续赞美家乡就是一个罪人》里现代文明对家乡田园围剿的矛盾、疼痛与尖锐,朱剑的《磷火》,对坟堆里磷火发出的光芒所进入的生与死的价值的思考,读后都会让你在长时间里不能释怀。

总的看来,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我说这话,没有丝毫轻看“朦胧诗”和“第三代”的意思,他们已经卓越地完成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使命。我也从那个时代过来,我很清楚这是由于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元所带来的必然。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们不能只保留那个时代的话语,以那个时代诗歌的“轰动效应”做标尺来衡量今天诗歌的成就,而应该冷静、细致、公允、客观地看待中国诗歌现场诗人们的努力。2012年中国诗歌,由于有了大家认可的卓有成效的诗歌刊物努力不懈地搭建的高端平台,有了大家认可的坚持数年已经成熟和优秀的各种选本,有了大家认可的引领纷繁网络可以立杆举旗的平台,这些平台又相互渗透、相互融入,构成了一幅幅斑斓的中国诗歌五彩图。诗人们开始选择适合自己展示的平台,有了选择,就有了方向,有了思考,写作就不再是随心所欲,而多了自觉与区分,弱化了以往充斥诗坛的自娱自乐,减少了平庸与乏味。好的诗歌平台的搭建,支撑了诗歌的结实,诗人的自觉增强了诗歌的结实。

2012年纸上的中国诗歌,比任何一年都更有效、更有规模、更加丰富地多方位呈现。由诗人海啸和影视编剧卜青文共同发起“诗电影”计划,将中国经典诗歌拍成微电影,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伊沙历时一年多主持的网络上的《新世纪诗典》,又把诗典中的“最典”编辑成书,在北京首发。潘洗尘主编的《读诗》、周庆荣主编的《大诗歌》、黄礼孩主编的《诗歌与人》以及李少君主持的每月的“中国好诗歌”,以每月推荐、解读一首优秀诗作的形式,试图让读者更多、更好、更快捷地了解中国新诗的最新现状和水平。青海省举办了“海子青年诗歌节”,深圳举办了深圳诗歌节,并尝试连续举办了具有舞台化、戏剧化的“第一朗诵者”的诗歌朗诵活动。同时,2012年,不少地方政府像推介经济项目一样,着力向外推介本土诗人和本土诗歌。海南省针对海南本土诗人的创作,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研讨海南诗歌的地域特色;宁波市邀请了国内著名诗人、诗评家进行一对一点评、帮扶宁波6位青年诗人;甘肃省邀请国内著名诗人、专家学者在上海举办了“甘肃青年诗歌八骏”的推介会。此外,北京北大、北师大等高校,朝阳区文化馆、798文化产业园以及成都的白夜、川师文理学院,由于频繁、高热度的诗歌活动几乎让这些地点成了诗歌的代名词。年末的“跨越海峡的呼唤——2012两岸音乐诗会”,在海南落下帷幕,来自中国台湾、澳门和内地的60余位诗歌界代表参加,加强了两岸三地的诗歌联系和交流。“中国诗歌万里行”,2012年依然风生水起,走过了十几个城市与乡村,让诗歌开出遍地的花朵。

《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等国内众多著名杂志,在2012年,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00后。《人民文学》在大理举办了“新浪潮”青年诗人笔会。《星星》连续五年举办了“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关注了国内近百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校园诗人,参加过夏令营的郁颜、茱萸、易翔、聂权、谢小青、李淑敏、杨康、苏笑嫣、余幼幼等,已经走出校园,走向成熟。《诗刊》在2012年还推出了只有9岁的重庆小诗人的组诗。青春是诗,年轻就是希望。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更年轻的诗人开始走上中国诗坛。

原载2013.1.27《光明日报》

同类推荐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
  • 迷失日本

    迷失日本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几万中国农村妇女远嫁日本乡村,生活好了,但普遍受到歧视,有的遭到了虐待、暴力,杀夫、自杀的事件也多次出现,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影响,这本书有几个故事就叙述的是这些事件。十一位赴日新娘的情感实录。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本文以四大部分组成: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十世界古代文学大作的总体大纲。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热门推荐
  • 吸血鬼宝宝:爹地要磨牙

    吸血鬼宝宝:爹地要磨牙

    神一般的高富帅空降到她身边,留下一个种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给她一笔巨款,说是什么养子费。妹的,这么自信就一定是个儿子,姐就生生看。宝宝出生了,爱不释手怎么办?竟然才几个月就会叫妈妈,还会泡阿姨,而且还在家里养宠物。可是什么不好养,偏养吸血的蝙蝠。好吧这蝙蝠可爱又超能,不计较了,但是你为什么要出卖老妈?突然有一天,睡在一起儿子半夜突然不见,换来那个可恶的臭男人,将她吃了一夜。儿子竟然说:爹地需要妈咪帮他磨牙,所以宝宝得自己睡。磨牙?什么意思?可恶,她才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回来可以,吃她也可以,得付费。多少?哼,全部身家!!
  •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一个人是一场暗恋,两个人是一场热恋,三个人却是一场不悲不喜的开始。她说,这辈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们;他说,我以为我会孤单的过一辈子,直到遇见她,我想陪着她一起走到老,两个人坐在躺椅上,牵着手看着日出一起离开;他说,我从一出生就是多余的那个,所以我一直按照是多余的那个生活着,直到遇见她,我想站在她身边的人是我,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给她所有我能给的,包括我的生命,若没有她,一切就没有意义,那样我也会追随她而去,这就是我对她的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最后她关于爱的选择。
  • 机遇改变命运全集

    机遇改变命运全集

    本书首先从对机遇的认识、发现、创造、把握四个关键词切入,阐述如何化危机为转机,让机遇瞄准成功的方向,以及如何整合机遇,让机遇成为人生腾飞的翅膀。然后再结合时间、人际、爱情、工作、财富和管理等人生实际层面,具体讲述捕捉、操纵和利用机遇升华人生的种种条件和有利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 特工女王

    特工女王

    当锋利的剑锋,挑落女子的战袍,落地的不是眼泪而是鲜血。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编写的谎言,为了能够让自己和自己想保护的人能够成为这个谎言的主宰者,战青云用带血的冷笑承受了一场不该承受的欢爱!九龙金丝帐帏落下,一场新的战争即将起程!————————赫连风——气盖寰宇的帝王,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他的心中本只装得下辽阔的天下,娇俏红颜只作为征服后的战利品而拥有,是度过漫漫长夜,孤寂寒冬的物件而已!直到他见到了那名传说中的那名女子,用一种只有野兽才有的目光看着他,他发现女人也许还有别的用处!他说,不要试图反抗,因为你我都知道,王者的爱是建立在服从之上的怜惜。唐潜——雍容伟岸的高贵气度,浑然天成的王者风采,美玉雕琢的绝美面容,上天给了他所有,唯独忘了怜悯,由无忧到失落到绝望再到愤怒,来时他一身繁华,去时,他只剩下身边傲然挺立的女子。他说,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唐允——白衣胜雪,笑若浮云,黑如点墨的双眸中之中,总带着一抹邪肆与戏掠,以及漫不经心的潇洒。但是当战青云的战刀割开那副长铗高歌,豪气干云的外表,又是谁在哀泣?他说,我的人生无从选择,我的悲剧早已注定!宇文裂天——挥洒战场,执枪而立的出云国第一神将,他的长枪划开了一个混乱但崭新的世界,充满鲜血和杀戮,残忍和冷酷,但是从此他的视野中却多了一抹血色的身影,他兴奋得如同荒原上一头看见同伴的孤狼,月下长嗥。他说,拿起你的战刀,给我一个惊喜!李牧云——高山仰止,只堪心折。他是隐于朝堂之上的隐士,手持鹅羽,悠然而立!他们同是站于高山之巅的智者,用俗世无法理解的目光看着这个世间,他们比肩而立,共看天地浩大。他说,我们的相遇就是一颗美丽的流星,虽然迸射出令人惊羡的火花,但注定只是匆匆而过。————————————我生之前谁是我,我死之后我是谁!当特种兵少校安然变成大将遗孤战青云,所有沉睡的力量都从蛰伏中惊醒,一切开始蠢蠢欲动!腹黑的,残暴的,无情的,冷漠的,善良的,风流的,各种类型的美男一应俱全,可谓是个美男盛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强烈推荐好友懒离婚的新文《女王御狼》——好友敛心的文文冷君弃妻——好友七色的文文十岁小父王——好友孤月如我的文文孽凤——小乙其他完结的作品:这个相公有点冷——绝代妖娆——(一女N男)我的天王老公——
  • 金钱与人生

    金钱与人生

    斯迈尔斯对西方近现代的道德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最容易识别的表现,就是其作品畅销全球100多年而不衰,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年轻人的人生教科书,甚至有人称其作品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人格修炼的《圣经》”。
  •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北京、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故事。它发生在大学校园、在地下室、在鼓楼、在酒吧,在这看似繁华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在最飞速和迷茫的年代,无数年轻人在逃离与坚守的抉择中走过自己的成长。生活与爱情,美丽与黑暗,热情与疏离,幻想与眼泪……一座城市永远不会老,因为每天都有人奔向灿烂的青春。对于北京,我们是过客亦是归人。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木槿花西月锦绣(2):金戈梦破惊花魂

    木槿花西月锦绣(2):金戈梦破惊花魂

    21世纪的孟颖出差提前归来撞见丈夫的一夜情,激愤中遇车祸而有缘结识了地府公差牛头马面和冤家紫瞳妖仙,怀着做富贵人家千斤小姐的梦想孟颖被紫瞳挟持跌入了人间。投胎后的孟颖化名花木槿,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破旧的平房、她号啕大哭,武林前辈字字珠玑啊,这个紫眼妖孽不仅挟着她错投到了东庭的贫民窟成了最简爱版的穿越女主,还让她当上了紫瞳妖孽投胎成的花锦绣的孪生姐姐……现代笑神范伟饮泪怆然替孟颖喊出了肺腑之言:苍天啊,大地啊,哪位天使帅哥救救我啊?无奈的花木槿带着秀色可餐的妹妹花锦绣游走于欲望、野心、杀戮、王位、权利交织着的东庭末年,悲凉凄苦中三位帅男神秘出现,姊妹花的命运之盘由此完全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专宠老婆大人

    总裁专宠老婆大人

    【柒冉】在柒冉的人生记忆中,二十岁的那年夏天是她人生的一个分割点,只是代价太过于承重。她失去了她的初恋,失去了她的闺蜜,失去了一位对她无微不至的温暖的男孩。那一年的生命中也多了一个意外的小生命。【凌肃】凌肃一直记得初次见到她的那种好奇心。本以为也只是众多过路人中的一枚,只是没想到同一天又接二连三的看到她。心中异样的情绪也慢慢升起。那年他二十四岁,人生中的第二个本命年,那个夏天刚刚退伍。如果知道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转瞬就失去了她,他宁愿只是永远的默默关注着她。【苏羽】在他二十一岁那一年,从病逝的母亲口中得知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只是当他回到那个他出生的地方时,才知道那未见过面的弟弟因为一个女人而死去,从心底,他恨透了那个女人,那个已经死掉的女人。【欧阳依依】她们是从小的青梅和青梅,没有任何人和事能将她们分开,甚至还被误以为是LACE,但她们都只是一笑而过的去面对。直到遇见他,那一年她十九岁。她知道他喜欢的是自己的好闺蜜,但是她只求能远远的注视着他就好。**************************************【七年前】那个叫雷婷的女人从小和她就是死对头,她有的东西,她也一定要有,哪怕是耍着手段也要得到。既然她这么喜欢来抢夺她的东西,而她柒冉也不是那种任由欺负的主。正好她的身边有一样东西她看中了,是不是也意味着她也可以去抢。“男人,我看上你了。”她看中的就是在她身边的这个男人,正好是她喜欢的类型。如果,那时候的柒冉知道因为自己一时的好胜心理,让他们为她失去了生命,是否,她的选择还会是这样?**************************************【七年后】当柒冉顺着大哥所示意的方向看过去时,眼睛猛地微缩了一下。是那个男人,那个为她儿子的出生提供了一颗精子的男人——WATTING集团的总裁。“想合作?我们何必偷偷摸摸呢?”男人端起盛着红酒的高脚杯摇晃着,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容。“哦?你有好主意?”女人同样的端起酒杯微泯了一口,脸上的笑容优雅而宁静,仿佛只是在回答着:“今天的天气真的很好”一般。男人看着女人故作淡定的表情,眼里一闪而逝的心痛快的难以让人捕捉,剩下的只有温柔的腻死人的眼光,只是低着头的女人一直都没瞧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