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900000001

第1章 2012:纸上的中国诗歌与非纸上的动静

梁平

2012年底,莫言首摘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几乎成为整个中国文学的话题。其实这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这是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太久的期待。这使我想起曾经在国内几度自己折腾出来的“诺贝尔诗歌预备奖”,也一样颁奖、领奖,明明知道是一件可乐的事,明明知道不靠谱,我没有搞懂的是,为什么也有很优秀的诗人掺和进去,还煞有介事。相比之下,我只能说,诗人应该多一点小说家的沉稳与淡定。

又是一年了,中国诗歌被说了很多年的喧嚣、浮躁,从一开始我就不赞同这样的说法。这个喧嚣与浮躁可以简单归结为一个字:闹。其实是,诗歌就喜欢闹出个动静。闹是诗人的天性,也是诗歌更加看重传播的特点,只要是别闹得太不靠谱就行。

2012年,首先得说诗歌对抄袭者说不。一位已经有一定影响的80后诗人被揭发所发表诗歌几乎都源于抄袭,并且一一列表对应,证据确凿。此事一经披露,立即轩然大波,并引发了对诗人道德品质的讨论。欣慰的是,这样的讨论不仅仅是明辨了是非,而且在讨论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的善良与柔软。因为抄袭者的年少,大家没有更多地穷追猛打,置其于死地,而是“治病救人”,在更为宽广的范围考量诗人道德是否偏移,倡导自律与他律并重,呼吁齐心协力不断清扫漫漫道路上的浊渍,给自己和诗歌开辟最纯粹的心路。

2012年,纸上的中国诗歌与非纸上的动静都可称作绚丽多姿,可圈可点。作为一个杂志的诗歌编辑,我一年的阅读量即使被动也得读个上万首。总的印象仍然是很乐观的,诗人对诗歌的深度思考和创作都呈现出一种正能量,一些好诗无法拒绝地留在记忆里了。

这得首先提到安徽诗人陈先发的《养鹤问题》,诗人以一只虚构的“鹤”与诗的比对,对当下诗歌创作、诗人内心的纠结与困惑发出深度诘问。多年来填充在诗歌里那么多的哭,“当它哭着东,也哭着西/哭着迷失政治,也哭着街头政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赋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批判”?诗歌需要纯净,需要包含拒绝,需要像鹤一样“敛起翅膀”,从而生长出“更合理的体形”。那种为表现而表现的所谓“哭”,也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装神弄鬼,应该终结了。诗人在诘问中为自己找到了一条路径,就是从浴室里出来,净身以后,“披着纯白的浴衣/大踏步地赶至旁观者的位置。”旁观者清,只有这样,诗人与诗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纯净。当然,如果我们对这首诗的解读仅限于这样一个层面,那就显然上了当。这更是一首具有大容量、大思考的诗,这首诗更深层次的诘问,抑或更在于我们每个人无法回避的生命与人生。诗人凭借一只似是而非的鹤,凭借实际很小众的“诗歌”,诘问到一个更深的话题,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没有?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人生的纯净?我们该怎样去保持一种人生的纯净?答案在每个人那里,选择也在每个人那里。山东的轩辕轼轲是个有特质的诗人,机智、尖锐与反讽已成为他的一个标志,生猛与粗暴也是他经常披挂的外套。读到诗人《路过春天》这首诗,感觉多了一种别样的调侃,一种新鲜。尽管这种调侃并不轻松,抑或在你轻松之后,也会留下长久的活生生的隐痛。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装模作样几乎成为常态,每个人都有感受,也许每个人自己也有过装扮。假装幸福、假装快乐,假装痛苦;装深仇、装大恨;装酷、装嫩、装逼;装大爷、装孙子……无所不装扮。但是,即使“身上披满了青草/头上佩戴着树冠”,即使“背包里装着一摞/万紫千红的群山”,即使有时候也能大行其道,蒙混过关,最终,还是会被真相“一把撕去伪装/露出那张/雪盖冰封的脸”。轩辕轼轲在《路过春天》里的这轻轻一“撕”,没有了生猛与粗暴,却依然撕得痛快淋漓。还值得一提的是,四川90后诗人余幼幼,她的诗今年在刊物、在网络,有点铺天盖地,其中一首《清明》另辟蹊径,别开生面。清明,因为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在这个节气里,有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悼,生命对生命的追思。从古至今,已经无法统计有多少诗人写过清明了。在余幼幼的笔下,却是“有人在土里等着你/那些喝药的/上吊的,割腕的/跳楼的,被谋杀的/车祸的/都等着你”。这是一种反常态的清明,反常态的书写,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关于清明哀悼。乍一看,甚至有点毛骨悚然。而在余幼幼的心里,这些都是曾经活生生的生命。她把他们从人们通常习惯的忽略、甚至鄙视里第一次打捞出来,一个90后的小孩,她尊重的是生命。而对于这些逝去的生命,她唯一的愿望只是,“去帮他们把外面的世界调成静音”。这首诗只有12行,但是很重,它所承载的生命之重足以令人失语,即使有人再去多写几十行出来也无济于事。此外,沈苇《继续赞美家乡就是一个罪人》里现代文明对家乡田园围剿的矛盾、疼痛与尖锐,朱剑的《磷火》,对坟堆里磷火发出的光芒所进入的生与死的价值的思考,读后都会让你在长时间里不能释怀。

总的看来,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我说这话,没有丝毫轻看“朦胧诗”和“第三代”的意思,他们已经卓越地完成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使命。我也从那个时代过来,我很清楚这是由于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元所带来的必然。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们不能只保留那个时代的话语,以那个时代诗歌的“轰动效应”做标尺来衡量今天诗歌的成就,而应该冷静、细致、公允、客观地看待中国诗歌现场诗人们的努力。2012年中国诗歌,由于有了大家认可的卓有成效的诗歌刊物努力不懈地搭建的高端平台,有了大家认可的坚持数年已经成熟和优秀的各种选本,有了大家认可的引领纷繁网络可以立杆举旗的平台,这些平台又相互渗透、相互融入,构成了一幅幅斑斓的中国诗歌五彩图。诗人们开始选择适合自己展示的平台,有了选择,就有了方向,有了思考,写作就不再是随心所欲,而多了自觉与区分,弱化了以往充斥诗坛的自娱自乐,减少了平庸与乏味。好的诗歌平台的搭建,支撑了诗歌的结实,诗人的自觉增强了诗歌的结实。

2012年纸上的中国诗歌,比任何一年都更有效、更有规模、更加丰富地多方位呈现。由诗人海啸和影视编剧卜青文共同发起“诗电影”计划,将中国经典诗歌拍成微电影,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伊沙历时一年多主持的网络上的《新世纪诗典》,又把诗典中的“最典”编辑成书,在北京首发。潘洗尘主编的《读诗》、周庆荣主编的《大诗歌》、黄礼孩主编的《诗歌与人》以及李少君主持的每月的“中国好诗歌”,以每月推荐、解读一首优秀诗作的形式,试图让读者更多、更好、更快捷地了解中国新诗的最新现状和水平。青海省举办了“海子青年诗歌节”,深圳举办了深圳诗歌节,并尝试连续举办了具有舞台化、戏剧化的“第一朗诵者”的诗歌朗诵活动。同时,2012年,不少地方政府像推介经济项目一样,着力向外推介本土诗人和本土诗歌。海南省针对海南本土诗人的创作,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研讨海南诗歌的地域特色;宁波市邀请了国内著名诗人、诗评家进行一对一点评、帮扶宁波6位青年诗人;甘肃省邀请国内著名诗人、专家学者在上海举办了“甘肃青年诗歌八骏”的推介会。此外,北京北大、北师大等高校,朝阳区文化馆、798文化产业园以及成都的白夜、川师文理学院,由于频繁、高热度的诗歌活动几乎让这些地点成了诗歌的代名词。年末的“跨越海峡的呼唤——2012两岸音乐诗会”,在海南落下帷幕,来自中国台湾、澳门和内地的60余位诗歌界代表参加,加强了两岸三地的诗歌联系和交流。“中国诗歌万里行”,2012年依然风生水起,走过了十几个城市与乡村,让诗歌开出遍地的花朵。

《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等国内众多著名杂志,在2012年,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00后。《人民文学》在大理举办了“新浪潮”青年诗人笔会。《星星》连续五年举办了“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关注了国内近百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校园诗人,参加过夏令营的郁颜、茱萸、易翔、聂权、谢小青、李淑敏、杨康、苏笑嫣、余幼幼等,已经走出校园,走向成熟。《诗刊》在2012年还推出了只有9岁的重庆小诗人的组诗。青春是诗,年轻就是希望。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更年轻的诗人开始走上中国诗坛。

原载2013.1.27《光明日报》

同类推荐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如果差50分,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也招来。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少年班招生时,简称L&J。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要注意这个人,因为你是青春宝”。张颐武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是这个时代,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孔庆东教授说,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前苏联红军不但把东北交给了国民党军队,而且还向中共发出了最后通牒。抢地盘蒋介石空降十几万大军,摆脱逆境毛泽东转攻东北中小城市。三年磨砺解放军终于强大起来,林彪最终打败了杜聿明……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顺手牵夫

    顺手牵夫

    最善于察言观色的机灵鬼+最闷骚腹黑的大侠+一段离奇的身世=萌系武侠轻喜剧。被换的不仅是太子,也有可能是公主。顺手牵走的不一定是羊,更有可能是夫君。这是一个在北宋繁华世态下,流落明间的公主误打误撞,破坏了襄阳王的夺位计划,并收获真爱的囧囧有神的江湖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作为基层管理的一线管理者,除了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外,还需要有领导的胆识、肚量,指挥的艺术和上司相处的技巧,善待自己的下属,协调好人际关系,把员工拧成一股绳。本书针对基层管理的重要地位和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方法。
  • 蜀山剑侠传8

    蜀山剑侠传8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学会选择,学会放下,以一种乐观的心态看待得与失。学会选择,学会放下,放下也许是一种痛苦,但也许是另一种幸福。珍惜你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不要浪费自己放下的权利,在选择与放下之中成长,你的人生就会越发明媚灿烂。
  • 美男傍身:皇帝要我嫁

    美男傍身:皇帝要我嫁

    别逗了,21世纪IT精英,东方科技公司董事长的老爸竟然是古代人?那也就算了,如今老妈要她东方歆然替老爸穿越回去?简直就是重男轻女,重色轻女……曾为太子的老爸告诉她,这是宿命的安排?谁能告诉她,这是在做梦?她的美男啊,穿回去还会有的吗?时光穿梭,日月轮回,一路轻歌,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 教主,你又变身了

    教主,你又变身了

    在正派林立的江湖上,作为邪魔歪道的弟子,秋秋表示压力很大。在动荡不安的世道下,对于名字一听就很炮灰的她来说,压力也很大呀。她急需抱大腿,一不小心——错抱了动不动就会变身各种怪兽的教主大人……这下事情大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