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800000004

第4章 先秦至唐:古代唱技理论的产生(2)

总体而言,先秦两汉时期,人们的审美认识从远古时期巫与艺的合一转变为以“德”为中心、以“和”为指导思想,即要求不同的音、色、味的相和及其与政治伦理的和谐一致。这种审美认识反映在音乐上则表现为倡导音调的平和、情感的稳定。受其影响,先秦两汉时期的人们对声乐艺术的认识也掺杂了较多的道德成分,在他们看来,声乐演唱与政治、道德、人心是相连的,它可以反映人心的善恶、国运的兴衰。因此他们夸大了声乐演唱的社会功能,从而削弱了声乐艺术的自然属性。然而,在先秦两汉的一些文献中我们又不难看出他们对“声”的重视与强调,如最早的“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等记载,就使“声”的观念得到了充分的突显:“声振林木”强调的是声音的洪亮与厚重,“响遏行云”描绘的是声音的清脆与明亮。这种重视与强调实际上是对“声”作为声乐艺术本体的认同。到了《乐记·师乙篇》中,“声”的观念第一次得到了十分明确的表述和阐发,并由此确立了“声”在声乐艺术中的核心地位。“重声效”理论观念的确立奠定了中国古代唱技理论的发展方向:它使理论家们的触角得以不断向前延伸——随时随地挖掘和总结发声的各种技法。尽管他们对于这些技法的论述十分零碎而缺乏逻辑力量,但其是在“声”的观念潜在支配下的具体评论,是“声”之本体观的生动呈现。这些观点是中国古代唱技理论的光辉起点,对当时及后世的唱技理论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此,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已初露端倪,并初步显现了自身的特点。

$第二节 发音部位、气息控制等具体技术理论的探索

汉代以后,审美认识发展迅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审美认识飞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实现了审美重点从艺术之用到认识艺术规律的转变。此时的艺术创作与欣赏不再单纯是“通伦理”、“明鉴戒”的一种统治手段,而成了寄托士大夫情感的工具和“畅情”、“味道”的特殊方式。到了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思想的自由活跃更使审美认识得以不断深入,唐人明丽、雄浑、壮美的审美倾向促使音乐向着绚丽多彩的方向发展。因此,由两汉开始,声乐形式逐渐由先秦时期的简单、单一变得复杂、多样,如汉代的相和歌、魏晋南北朝的清商乐、唐代的歌舞大曲等等。声乐形式的发展变化促使演唱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声乐演唱已不再仅仅是礼的工具、道德的附庸,它更是人们表情达意、娱乐自身的需要。在演唱实践逐渐兴盛的情况下,魏晋南北朝的唱技理论有所发展,尤其在魏末阮籍、嵇康肯定了音乐的客观性、扫清音乐观念上的障碍之后,演唱理论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阮籍《乐论》云:“故八音有本体,五声有自然,其同物者以大小相君。有自然故不可乱,大小相君故可得而平也……声相宜也,故必有常处。以大小相君,应黄钟之气,故必有常数。”阮籍认为,音乐有其自然之体,其运动规律有一个“常数”,这个“常数”乃是自然规律而非等级制度。嵇康的音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更大,他首先提出“声无哀乐”的基本观点,“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再进而阐明音乐的本体是“和”,即音乐的形式、表现手段和美的统一。“音声有自然之和”,“声音以平和为体”,“使心与理相顺,气与声相应,合乎会通,以济其美”。嵇康的理论第一次明确清楚地赋予音乐以一种本体论上的意义,并从本体论的观点来观察音乐问题。阮籍、嵇康二人对于音乐自然属性的强调和肯定,促使当时的部分理论家对声乐艺术的自身规律给予了较多的重视。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里谈论诗歌声律时涉及了一些演唱的发声规律。刘勰首先肯定了人声的自然习性,体现了他对“声”的自然规律的认识:“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故知器写人声,声非学器者也。”刘勰认为,音律的开端,本于人的发声。声音有宫商等五音,其决定于人的自然生理构造,从前的圣王就是根据这些来制作音乐歌曲的。由此可知,乐器是模仿人的声音的,人的发声并不模仿乐器。其次,刘勰以古人教歌为例,阐述演唱的发声规律。刘勰指出,古人教歌时,“先揆以法”,先用一定的方法矫正声音,使其可以“疾呼中宫,徐呼中徵”,即快速唱达宫音、慢速唱达徵音;同时,由于“夫商徵响高,宫羽声下”(此句中的“商徵响高,宫羽声下”疑为“宫商响高,徵羽声下”。因为宫商二音振幅大而频率低,故音粗;而徵羽二音振幅小而频率高,故音细),因此,在发商、徵、宫、羽等不同的音高时,要注意“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即分清张喉抬舌的差别以及合口擦齿的不同。这样“廉肉相准,皎然可分”,尖锐和圆润的声音就可明显区分开来。可见,刘勰对演唱发声的分析已经带有一定的技术成分。他认为,古人的“揆以法”之“法”是指演唱时调整口腔发音部位的方法。刘勰的论述在理论形态上接续了先秦的传统,并在技术上对“声”的自然本体观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隋唐时期,古代声乐艺术进入了第一发展高峰期,尽管器乐已经取得了独立的形式,但人声仍然被认为是最具魅力的音乐形式。段安节《乐府杂录》云:“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陆龟蒙《大子夜歌二首》其二云:“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歌唱在唐代十分盛行,与前期相比,隋唐人更加重视歌声的质量,对高超的歌唱技艺也更为推崇。试看唐诗中关于歌唱的描绘:“定面凝眸一声发,云停尘下何劳算。迢迢击磬远玲玲,一一贯珠匀款款。”“断时轻裂玉,收处远缲烟。孤直縆云定,光明滴水圆。”“一字新声一串珠,转喉疑是击珊瑚。”在以上表述中,人们以“敲玉”、“贯珠”、“云停尘下”等为标尺,对歌者的演唱作了略显夸张的描绘,表达了唐代人对高超声乐技艺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的歌唱技术已经达到十分高超的水平,其演唱声音清亮、圆润,气息悠长、连贯,共鸣良好、穿透力强。

隋唐时期的“重声”思想既是对先秦思想的继承,又是在先秦基础之上的进一步生发。它不仅保留了先秦时期对声音自身条件的重视,体现了隋唐人对上一时期“声”的本体观理论的接受与继承,更突出了声音“传情达意”之功效。这种变化既与魏晋以来对歌词的重视有关,如嵇康《声无哀乐论》曰:“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切哀言,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嗟叹未绝而泣涕流涟矣”;又与声乐艺术已发展成为歌、舞、器乐为一体的大型的、综合性的表演形式不无关系。在这种背景下,隋唐的演唱理论突破了以往道德观念的束缚,“声”的本体观得到了新的弘扬,声乐技巧开始进入理论家的研究视野。

隋朝虞世南是触及声乐艺术特殊规律的第一人,其《北堂书钞·乐部·歌篇》云:“潜气内转哀音外激,清气浮转妍弄潜移,宫商和畅清弄谐密。”南海孔广陶曾对这三句话注曰:“……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朱唇不起,皓齿不离,清气浮转妍弄潜移。……半夜闻水中有弦歌之音,宫商和畅清弄谐密。”从虞世南原文及孔广陶的注释都可看出,此三句话论述的是演唱时气息与声音的密切关系。笔者以为,“潜气”,指下沉的气息;“清气”,即上浮的气息;“妍”,巧;“弄”,原义指用手玩耍,形容歌唱当理解为对声音的摆弄、调整;“宫商”,音乐五声之一,古人常用宫商指声音;“密”,周到、细致,此处用来形容歌声完美。故这三句话的大意是:(演唱时)将饱满的气息下沉,使之在体内有力地运转,从而唱出哀伤的声音;气息上浮、流转可以使声音灵巧,并不被察觉地自由转换;(只要有效地控制好气息,)声音就会显得和谐完美。可见,虞世南已经认识到气息对于歌唱的重要性:气息是影响不同声音发出的重要因素。尽管虞世南之论十分简略,却意义重大:其已经迈出了唱技要素研究的第一步,它表明理论家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声乐艺术的自身规律进行探讨。

虞世南之后,唐代《乐书要录》中指出,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气息才是声音的本源:“夫道生气,气生形,形动气缴,声所由出也。然则形、气者,声之源也。”此后,唐代段安节对气息与声音的关系作了更为细致的阐发。其《乐府杂录·歌》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即善于歌唱的人首先要“调其气”,所谓“调其气”指歌唱时对呼吸的调整。先将充足的气息吸到腹部脐间,再(通过肌肉的力量)将气息推出;(当气息)到达喉部时再与吐字结合(而发声),这样就可将高低音分别出来。歌唱者只要学会了调整气息的方法,就自然能发出阻遏行云、振荡山谷的声音(即共鸣好、穿透力强的声音)。段氏此论不仅指出了气息是演唱的第一要素,明确了气息在演唱中的基础地位;更对演唱中气息的位置和行进路线加以阐明,并对气、字、声三者的结合有了初步认识,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其观点对后世影响甚大,后人多在其理论上加以生发和探讨。总之,隋唐的唱技理论已颇有理性的思辨色彩,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先秦至唐为唱技理论的产生时期。该时期的唱技文献多散见于各种综合性文史类书籍中,以零星散论的面目出现。其数量稀少,语言较抽象,文字含蓄晦涩,不易理解;内容较多地表现为对声乐活动和声乐表演的记载与考辨,也有部分关于演唱技术的简略分析,体现了驳杂不纯的特性。这些关于声乐演唱的早期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其不仅反映了该时期人们对演唱艺术的认识——时人已初步确立“声”的本体观,对演唱中宏大的音量、宽广的音域和刚柔恰当的音色等美学和技术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对唱技的一些基本要素有了初步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它确立了唱技理论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向,在唱技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开拓作用——“声”作为声乐本体观念的确立认同了声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这样一种观念,实际上是对声乐作为音乐本体特性的认同,它使得历代研究者的触角得以不断延伸——随时随地挖掘和总结发声的各种技法,从而使唱技的理论研究可以不断地深入和扩展。

同类推荐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经济热点面对面

    经济热点面对面

    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经受了这些打击和考验,中国的经济会大幅下滑吗;通货膨胀率还会上升吗;中国的石油安全吗;中国的粮食安全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起死回生吗;中央政府会怎么办;宏观政策会走向哪里?这些原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这一年都成了老百姓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别告诉我你懂得商务电话沟通技巧。100个电话商务沟通的关键细节帮你成功开启商务工作中的宝藏。还在办公室里拿着电话踌躇不安吗?还在为一份成功的订单绞尽脑汁吗?赶紧阅读本书吧,拿起电话,财源滚滚而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带领的微软公司在二十多年里一直在飞速地发展,微软公司的软件大军像当年的蒙古军队一样横扫世界。那么比尔·盖茨是如何领导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勇往直前的呢?这大概是最值得管理学家们反思的地方。
  • 我要安全长大

    我要安全长大

    孩子是最脆弱的人群,没有父母愿意看到孩子受到伤害,可是在这个地球上,每天都会上演让父母心碎的一幕幕。那些触目惊心的镜头,让父母震惊、心痛。2008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首次发表《世界预防儿童受伤报告》。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各种疾病,死于意外伤害的孩子约是82.9万人,平均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事故。所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丰富他们的安全常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感觉会让一个女人具有别样的风情,在女人的感觉世界里包含着善良、明智、浪漫以及对他人的喜厌。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就有如一缕淡淡的撩人心神的馨香,任谁从她身边走过,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女人的感觉也会让女人在幸福来临的时刻,紧紧抓住它的手,从而锻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做一个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幸福是那么伸手可及。
  • 复仇天使

    复仇天使

    她只是一个17岁的少女,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离开母亲上大学。一次意外,让母亲生病住院,救母亲居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自己,居然是一个私生女?身份被获悉后,正牌老婆不断的刺激她的母亲,意外的,身体不好的母亲受刺激而离世。为了报复,她夺走了同父异母姐姐的情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娇妻来袭

    娇妻来袭

    她死不瞑目。重生后,一心报复负心人,却意外的遇到了冷酷无情的豪门总裁。他高不可攀,身边女人环绕。她只不过是柔弱的小女子,只能臣服在他的掌控下。他和她从冤家对头到情侣,会经历什么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