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600000019

第19章

第二节 文苑奇葩迷魂香 

文苑本无谜,猜的人多了,谜也就越来越重了,最后谁也不找不到答案的钥匙。

她为谁而笑 

神秘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她是谁?她因何微笑?她为谁微笑? 

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

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儿就没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长门牙。” 

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 

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

性学专家推测: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性高潮,所以才表现出令世人倾倒的微笑。 

而关于蒙娜丽莎的原型也有不少说法:

1佐贡多夫人说 

在关于蒙娜丽莎原型的讨论中,最多的一种说法认为其原型是佛罗伦萨富商佐贡多的妻子。 

按照这种说法,达?芬奇应弗朗西斯科?德?佐贡多的请求,用4年的时间为这位名叫丽莎?迪?格拉尔弟尼的贵妇绘制了这幅画像。格拉尔弟尼生于1479年,在达?芬奇绘制这幅画时,她刚刚24岁,传言中她还是一位名叫莫迪西的绅士的情妇。 

2斯福尔扎说 

据《泰晤士报》报道,德国艺术史学家泽斯特在研究多年之后宣称,《蒙娜丽莎》的原型其实就是意大利的传奇女子斯福尔扎。 

斯福尔扎在成为克雷迪的模特时刚刚25岁,她是米兰公爵的私生女,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极富传奇色彩,有“悍妇”之称。1462年,15岁的她嫁给了教皇西克思图斯四世的侄儿,聘礼是弗利和伊莫拉两座城市。她的第一任丈夫、情人与第二任丈夫先后被杀。1500年,斯福尔扎的家族在与博尔吉亚家族的争斗中失败,在城破后被囚禁一年。被释放8年后,斯福尔扎去世,享年46岁。 

3妓女说 

那不勒斯的卡罗?维斯教授认为,画中的蒙娜丽莎不是良家女子,而是那不勒斯的一名高级妓女,达?芬奇捕捉到了一名职业诱惑者的微笑。或许这种说法有其可信之处,因为达?芬奇在佛罗伦萨期间的确是各种风月场合的常客。 

4达?芬奇自画像说 

贝尔实验室的莉莲?施瓦茨有一天忽发奇想,在电脑上将《蒙娜丽莎》与达?芬奇的自画像相重叠,发现二者的眼睛、发际线与鼻子等轮廓竟然能够完全重合。施瓦茨最终得出结论,《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的自画像。至于达?芬奇为什么要把自己画进一个永恒的女性形象,一种解释是因为他要用这种方式隐晦地挑战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男性霸权话语。蒙娜丽莎是一个雌雄合体,这是达?芬奇心目中人性最理想的结合方式,男人和女人平等地融合在一起。从字源上来看,古埃及的生殖男神叫Amon,生殖女神叫Lisa,稍微玩一点变体的游戏,合在一起的话,就变成了 Mona Lisa。 

神秘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你究竟是谁?你究竟是在向谁微笑呢?

莎士比亚密码

一个人的作品流传千百年,到头来却不知其作者是何人? 

举世闻名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奠定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人”地位,莎士比亚的名字早已越出国界,成为各国人民所崇敬的世界文化巨人。

然而,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有关自己的身世莎士比亚本人未曾留下只字片言。在他去世时,居然没有人按照当地习俗为他写一首哀诗。于是,人们开始怀疑是否真有莎士比亚其人。以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字发表的那些惊世之作,究竟是他本人写的,还是另有其人呢?

1莎士比亚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把哲学家培根的笔记内容和莎士比亚初版作品比较分析,两者有难以想象的相似之处。莎剧上至天文地理,外及异邦他国,内涉皇朝宫闱,通达古今,精深博大,出身卑微且从未踏进大学门槛的普通演员是不可能写作完成的。作者艺术功底深,生活感觉广,剧本情节生动感人,语言准确优美,全景式描绘了当时英国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人物栩栩如生,久演不衰。这种传世之作应当出于造诣精深的哲人培根之手更合乎情理。

莎士比亚所处时代正是英国伊丽莎白王朝政治、宗教的变化动荡时期,上流社会和达官显贵认为编剧演戏为有伤风化的耻事。但是,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知识分子阶层仍有一些学者暗地里写戏演戏。迫于社会压力和公众的舆论指责,剧本的撰稿者就虚构了一个“莎士比亚”的笔名。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相比,弗兰西斯?培根文才出众、阅历丰富、善于思考、勤奋攻读,理所当然是这些作品的执笔人。

2莎士比亚就是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

“莎士比亚”只是伊丽莎白女王假借的名字。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主角所处的环境与女王本人颇具相似之处,女王知识广博,语词丰富多样,说话机智善辩,所以反映在莎剧作品中的单词数量达21000 多个,一般的人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同时,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的1603 年以后,以“莎士比亚”为名发表的作品数量明显下降,在质量上也较前大为逊色,人们设想这些很可能是女王早期的不成熟之作,而在她死后由别人收集、整理后出版的。凑巧的是,莎士比亚第一本戏剧集的出版者潘勃鲁克伯爵夫人,恰恰又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挚友亲信和遗嘱执行者。

专家们认为,通观莎士比亚作品的精彩语言与丰富剧情内容,只有伊丽莎白女王才具有那些杰作的作者所特有的广博的学识、凝练的语言和对于人们感情意志的高度洞察力。

3.莎士比亚是当时的一名贵族爱德华?德维尔

一个叫“德维尔学会”的文学学会宣称,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才是被官方认定的莎士比亚37部戏剧作品的真正作者。“他是最适合这种工作的人,” “他受过(相应的)教育,并有(相关)旅行经历,而莎士比亚并没有(这些背景)。” 

德维尔是牛津17世伯爵,比莎士比亚年长15岁,1550年出生在赫丁厄姆堡。德维尔曾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求学,并在欧洲大部分地方旅行过。根据德维尔学会的描述,莎士比亚仅仅是运气好而已。当他身无分文地来到伦敦时,正好被身为贵族的德维尔抓住,为他带有揭露和讽刺意味的写作和表演充当一种“掩护”。 

德维尔学会秘书理查德?马利姆说: “如果你坚持认为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威廉?莎士比亚是作家,你就扭曲了整个文学历史”。

但是位于莎士比亚家乡的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主席斯坦利?韦尔斯教授说,“他(莎士比亚)那个时代有足够证据证明,莎士比亚是很被看重的一位作家,尤其是剧作家。”德维尔作为一个大忙人,却能“在他各种各样的活动间隙写出如此多的杰作,这本身就是荒谬的”。 

莎士比亚作品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谁?是哲学家培根,还是伊丽莎白女王,或者爱德华?德维尔,抑或另有人选,众说不一,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比萨古船的谜题

盛极必衰是古比萨的悲剧,又何尝不是一切事物的悲剧呢? 

长久以来,意大利的比萨城以其斜塔闻名于世。如今,考古学家又在比萨发掘到了古罗马帝国时期的17艘古船。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大一批古船遗迹。船上的珍贵货物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其中包括要运往竞技场的狮子遗留下的牙齿。究竟是何等惨烈的灾难把这些船只深埋地下的呢?

1998年2月,意大利的比萨城比萨斜塔以南正在进行铁路延伸工程。这一带经常出土文物,这一次也不例外。考古学家伊林娜?罗西挖出一艘近2000年前的古罗马船只。木船保存完好,古代造船工人留下的工具整修痕迹清晰可见。就在几米开外,伊林娜与她的同事发现了另一艘古船遗迹。它的货物还原封未动,船员的鞋子就在附近出土,令人惊讶的是,这两艘船仅仅是故事的开始。

几天后,她又看到了第三艘船、第四艘船,这种发现一天天多了起来。三号古船的缆绳与索具仍奇迹般地保留在原处,四号古船有18米长,已经翻了个。后来几乎每天都能挖出一艘“新的”古船。到最后总数竟达17艘。

考古学家把注意力放在一艘船上。这艘船的年代约为公元前一世纪,大约是恺撒时期。船身的长度有9米,有公共汽车般大小,侧舷有12个水手的座位,船上还有一面纵帆。考古学家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文物:古船的船头上有用来攻击其他船只的撞角,靠12个水手划桨和一面风帆提供动力。

在17艘各类船只中,有一艘是货船。货船上有一个水手的遗骸,身旁是他忠实的狗。除了水手的物品外,这艘船至少还携带了300只双耳陶瓶。那是古代罗马人的储藏罐。古船上的货品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人们可以借此了解古罗马帝国的进口贸易。

考古学家使用X光对船上货物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陶罐中装有酒类、樱桃干和葡萄。但最令人惊奇的是,一个装有沙粒的罐子,里面的沙粒都是经过人工挑选的。这些沙子来自南方,来自800公里以外的坎帕尼亚。也许就像某些人所说的,这是建筑竞技场所需的优质沙粒,用来吸干那些为生命而战的角斗士的鲜血。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船只沉没,什么力量堵塞了沟渠、掩埋了港口呢?考古学家测定出船只的年代后,第一条线索出现了。这些船只并非出现于同一时代,它们前后跨越了800年的时间。这些古船必然是被一连串的灾难所摧毁。比萨那80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被淹没的历史。每次水灾都极其猛烈而且携来大量泥沙。泥沙淤积后,海岸线被退至几百米外,连续的水患把海岸线越推越远,致使城市与海洋的距离达到了11公里。

古代比萨人民建设了港口,但它被洪水带来的泥浆淹没。他们重建港口,新的洪水再次将它摧毁。这样的重复持续了800年,直到比萨人民征服了洪水猛兽。但港口永远消失了。

这个非凡的古船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也带了非凡的谜团,不知何日能解。

沉睡海底的“阿甲克斯”

人们渴望发现古希腊艺术品,但是当它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却又密云重重。 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1972 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个游泳者在意大利的莱奇?马林纳海滨游泳。但在他潜入水后不久,竟在海底摸到了一尊铜像。铜像被打捞上来并经过8 年的修复,当它在人们面前展露其真实面目的时候,在西方艺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青铜像阿甲克斯是直立人体,塑像头部与身高比为1:8,头侧向左,面部表情庄严,头发与须髯卷曲;右臂微曲下垂,左臂曲时,双手成握,左手似执武器;上身肌肉紧张,尤其是双臂,肌肉鼓起,使作品形象显得非常健壮;而双腿则相对放松,略分开,左腿微曲,右腿支撑全身。比例协调,透着内在的力的美。

据一些专家测定,这座青铜塑像属于公元前5 世纪的作品,所塑造的是希腊英雄阿甲克斯,是希腊文化“黄金时代”的作品真迹。这件艺术珍品的“出世”,无疑引起了许多研究、爱好者的兴趣: 这件希腊雕塑怎么会沉睡在意大利的海底? 哪位雕塑名家创造了它呢? 

一些学者认为“阿甲克斯”是古罗马人从希腊抢来的,而在逾海运输途中船只遇难才沉入海底的。是罗马人的战利品或和平时的掠夺? 还是希腊人的供奉?

古罗马拥有自己业绩辉煌的文化艺术,而其文明之源头则在希腊。因而,罗马人对灿烂夺目的希腊文明十分羡慕,简直快到顶礼膜拜的程度。真正的艺术家努力地向希腊人学习,而社会的上层“爱好者”则追求对艺术品的占有,于是希腊的艺术家和工匠们就大量地复制那些艺术精品和杰作。

然而,随着罗马势力的日臻强大,希腊终于在前146 年以后成为罗马的掌中之物。在这有利条件下,罗马的那些“爱好者”就不能满足于只拥有复制品了,他们把眼光直接投向那些珍品。据说,罗马帝国皇帝尼禄仅在德尔菲城,就搬走了500 座雕像。那么,整个希腊在罗马统治时期有多少艺术品流失了呢? 那可能是数以万计,而阿甲克斯也就在其列吧!这些被劫掠的希腊艺术珍品被装船运往罗马。但在罗马周围的海上经常有强大的风暴,这些风暴常使海上行船遭受灭顶之灾,罗马的许多战船曾因此倾覆,而阿甲克斯的遭遇可能就是如此。这种解释是否是唯一的答案,还未有定论,因为灾难也可能来自其他方面,例如地中海上的强盗 (该地区海盗猖獗) 。可以肯定的是,“阿甲克斯”肯定是在船运过程中沉入海底的,但何去何从,又因为什么,这些问题则尚无从查证。

大批被劫掠至罗马的艺术珍品,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因战火等浩劫已不复存在,而如“阿甲克斯”一样沉入海底的艺术品,其中有不少可能现在仍静静地躺在某个迷人的海湾里。另外,因为没有相关的背景材料,这件艺术珍品是前5 世纪哪位大师的杰作,也成为谜中之谜。

沈阳故宫的未解谜团

帝王之谜尚未解,帝王行宫之谜又笼罩云雾而来。 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清军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最后一步。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仍然有许多待解谜团。 

1罕王努尔哈赤仓促迁都只为保江山龙脉吗 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 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3月初3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 

努尔哈赤为何如此“仓促迁都”呢?民间一直流传,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 

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努尔罕赤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又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河的北岸为阳,所以又称“沈阳”。 

当然,传说似乎过于神奇,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教授和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表示,历来建都建城,风水都是放首位的。沈阳在浑河之阳,上通辽河,辽河又通大海,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

但是两位专家同时又指出,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更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出于战略进取上的考虑。首先,沈阳乃四通八达之处,其地理位置对当时的满族而言非常有利,北征蒙古,西征明朝,南征朝鲜,进退自如。其次,原先的都城辽阳满汉民族矛盾冲突严重,而沈阳当时还只是个中等城市,人口少,便于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满汉矛盾的激化。 

2沈阳故宫究竟何年开始建造 

由于史料没有任何明文记载,沈阳故宫究竟何年开始建造,也一直是历史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鞍山市文物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当地发现了一本《侯氏宗谱》,其中关于修建辽阳东京城和沈阳盛京城的记载非常详细。 

据《侯氏宗谱》记载,负责为沈阳故宫烧制琉璃瓦的侯振举家族是“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有专家据此推断,沈阳故宫应该是在天命九年,也就是1624年开始建造的。 

2003年1月15日,沈阳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沈阳故宫到底建在哪一年?》的文章,经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清前史专家支运亭研究员多年研究,认定沈阳故宫的始建年代应为1624年(天命九年)。 

但是有学者认为,《侯氏宗谱》中所说的“天命九年”指的是侯振举一家迁居沈阳的时间,而不是说侯振举搬到沈阳后就立即开始建造故宫。沈阳故宫应该是从1625年开始建造的,理由有二:首先,1624年,东京城还没有建好,许多贝勒、大臣都还在忙着建自己的住所,努尔哈赤在没有下达迁都命令之前,不可能在沈阳建造故宫。其次,努尔哈赤居住在位于城北的罕王宫,而不是故宫里。如果沈阳故宫1624年就开始修建的话,那么努尔哈赤为什么不住在故宫里反而要在故宫城旁居住呢? 

3谁才是沈阳故宫的“总工程师” 

这些清代宫殿建筑到底是谁设计的?又是由谁建造的吗?《侯氏宗谱》掀开了冰山一角。 

《侯氏宗谱》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文字:“大清高皇帝兴师吊伐以得辽阳,即建都东京,于天命七年修造八角金殿,需用琉璃龙砖彩瓦,即命余曾祖振举公董督其事,特授夫千总之职。后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又赐予壮丁六百余名以应运夫差役驱使之用也。余曾祖公竭力报效,大工于是乎兴。 选择一十七名匠役,皆竭力报效。……” 

从以上文字可以判断,侯振举应该是建造故宫的负责人之一。但是考虑到沈阳故宫中有许多建筑是满蒙风格,侯振举作为一个汉人,不可能设计出来,所以除了侯振举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设计者和建造者。 

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专家认为,侯振举只是“烧制琉璃瓦的管窖人”,而不是沈阳故宫的“工程师”,因为侯振举是从海城迁至沈阳的。根据《海城县志》载:“城东南三十五里,在岩山山麓有黄瓦窖,制黄琉璃瓦。清时工部派五品官监制黄瓦。以备陵寝宫殿之用。”其卷2《民族》中有这样的记载:“侯氏,原籍山西明福县,后徙本境。清初隶汉军旗,世袭盛京五品官,监制黄瓦,族繁户众,世居城东南析木城。”该县志又在《重修缸窖岭伯灵庙碑记并序》中说:“清初修理陵寝宫殿,需用龙砖彩瓦,因赏侯振举盛京工部五品官……” 

面对如此诸多的谜团,没有人可以给出合理的解答,谜也一直是未解之谜。 

《山海经》:异国风物之谜

《山海经》,就像一个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境,烟涛微茫信难求。 

鲁迅在他的散文《阿长和山海经》中就说,小时候他读此书,就是觉得其中那些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做眼睛的怪物”十分有趣。确实,打开《山海经》,首先进入人们视野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神怪动植物。《论语》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庄子》也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可是古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怪物充斥的怪书呢?这本书又是何人所作呢?自汉迄清,任凭学者们上下求索,却谁也说不清书中那些山在何方?水流何处? 

按照刘向、刘歆父子和东汉王充的说法,《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们在《山海经》中却找到了发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实。于是,关于《山海经》又有了“夷坚作说”、“邹衍作说”等。当代学者袁珂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无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时期一人所作。

不过,有关《山海经》作者的争论并未到此为止,一些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对《山海经》的内容的作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后,作出结论说,《山海经》的真正作者很可能是外国人。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山海经》所述地理系受到公元前5世纪外来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刺激和影响而成。其言下之意,暗示《山海经》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或伊朗人。而中国香港学者卫聚贤在其《古史研究》一书中,进一步明确《山海经》的作者为印度人隋巢子。 

不仅《山海经》的作者不能争论纷纭,就是其内容也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刘秀、王充相信此书是大禹和伯益在治理九州岛、周流天下时记载山川风土的地理风俗志;东晋学者郭璞认为此书是荟萃方外珍奇、阐发要道妙论的博物之书;朱熹称此书是依托《楚辞?天问》凑合之作,又称此书与《楚辞?天问》一样,是摹写图画而成;元代学者胡应麟视此书为古今语怪之祖,纯为战国好奇之士搜采异闻诡物编造而成;明代学者杨慎说此书记载的是禹贡九鼎上那些魑魅魍魉的图像;清代学者毕沅、吴承志、郝懿行都把《山海经》当成地理书解读,毕沅实地勘查西北地理,欲把《山海经》中的山川风物落到实处,吴承志则兼采史传与传闻,把《山海经》的地域扩展到当时的四夷边疆。到了现代,西学的输入,学者眼界大开,对《山海经》的认识也异彩纷呈、众声喧哗,鲁迅说它是古之巫书,记载的是古代巫师祭神厌鬼的方术仪典;茅盾、袁珂说它是远古神话,寄托了华夏先民丰富而奇丽的想象。

《山海经》时代的人早已不见了,但《山海经》时代的山川日月还在,他们对山川日月的观照还历历在目地载于《山海经》。古人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部著作呢?在《山海经》那异彩闪烁的表象下面究竟是否隐藏着什么秘而不宣的奥秘呢?有待于人们继续探索。

同类推荐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这本书便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最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大唐全才

    大唐全才

    王珂,一个装饰公司的小老板,在去一个新工程工地的途中因车祸来到大唐,他为了在这个时代站住脚跟,用他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在大唐帝国扇动他那蝴蝶翅膀,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人称他为大唐全才。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热门推荐
  • 傲天符尊

    傲天符尊

    一根骨头,一块石碑,撑起了胡来傲视天下的基石,以气凝符,引符入体,聚符成轮,终成大道。
  • 仙女闹凡间

    仙女闹凡间

    我们可爱的三公主下凡了,看她如何闹凡尘。温柔的他,痴情的他,专一的他,花心的他,还有他……到底谁是他的真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扮男装:复仇娇娘14岁

    女扮男装:复仇娇娘14岁

    (养成系)九岁那年,她成了他的伴读,与他结拜成兄弟,同吃同睡同学艺;十岁那年,同窗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她是他圈养的兔儿爷;十三岁那年,她与他一起南征北战;十四岁那年,她成了他的女人……她接近他的目的:杀他,杀他,杀他,哪怕爱也必须要杀他靠近他的理由:宠她,宠她,宠她,不管她是男还是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相女驭夫策[步步倾心]

    相女驭夫策[步步倾心]

    他是玉树临风的妖孽王爷,却被仇恨所困,她是穿越女,生活让她伤痕累累,却在穿越后的异世遇到了有缘人……可是,三妻四妾怎么行?她要自由!可他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王爷,她逃一次,他抓一次,她藏一次,他找一次,天啊!无所不能的王爷,咱就是一个平凡女孩,若不起,会丢了心……雨夜,他醉酒而来,目光含有怒愤,还有……“你这个没心肝的女人,今天我就让你认清谁是你的男人。”
  • 皇上抢婚:鬼眼盗妃惑天下

    皇上抢婚:鬼眼盗妃惑天下

    一朝穿越,竟然被浸猪笼,死里逃生又被逼占山为王,幸好有一对贴心的儿女。瞧瞧,多懂事,这会竟然为她这个娘亲招夫。可是他们竟然招了十个男人回来。啥?小丫头竟然扳着手指头,理直气壮的说:一个爹爹陪我玩,一个爹爹陪娘亲,一个爹爹陪弟弟,一个爹爹赚钱养我们,一个爹爹给娘亲捶背,一个爹爹……等等,中间这个男人怎么如此眼熟?一把扯上他脸上的人皮面具,竟然是龙凤胎的亲爹,当今皇上……
  • 盗圣传奇

    盗圣传奇

    你想要什么?美女与野兽?强大如神一般的主角?扑朔迷离扣人心悬的故事情节?这里都有!宏大的种族设定,人神魔三大族类下共1008个分支族,过万的怪物设定,上千把上古神兵,满足你最宽广的想象空间。唯一不变的就是故事主题,盗圣做什么的?当然是盗窃了!
  • 吸血校草误吻迷糊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