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00000006

第6章

第五章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整个世界将为你让路

超越自卑

成功之心,人皆有之,我亦至今油然,虽然究其实情,难称真正成功,毕竟已有过一段奋斗,跌过跤,碰过壁,挨过批,受过嘘,翻过筋斗,遭过挫折,总算也在通向目标的阶梯上攀了几级,所以,倒也愿意说说在攀进中,是如何对待自卑这个心理问题的。

我自幼性格内向,属于不但不具备性格优势,甚至可以说有性格缺陷的一类人。我心中暗自高骛,却很难在人际竞争中将心中的向往外化,自卑于我似乎是身移影随。《班主任》曾一度使我春风得意,但时过境迁,现在回头再看,徒具资料价值而已,其文本真是不忍再读。1978年我有一篇《爱情的位置》甚至比《班主任》还轰动,经电台一广播,读者来信雪片般飞来,但是现在,它的粗陋也徒令我自卑。80年代中期以后,我努力提高自己,也算是有些个进步,而且到90年代依然创作不辍,但对比中外文学大师们的杰作,相距甚远,宁不自卑?近年来我的自卑感更是有增无减,比如,我至今不通任何一门外语,又不会开汽车,虽能用电脑写作,却无上网漫游的能力;到国外访问,基本上只能在华裔圈和搞汉学的洋人圈里活动,根本进入不了那边的文化主流;活了56年,人际上仍不会圆融应付……如之种种,有时自卑感忽淤积于心,真恨不得自己把自己一笔勾销了事!

自卑过甚防肠断。但自卑感的升腾,也未始不是一种尖利的自知之明。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要害怕一时的自卑,尤其不要自己对自己遮掩自卑,乃至强把自卑扭为赌气式的自傲,最糟糕的是放下自己去琢磨别人,试图搜罗出别人的许多可悲之处,以化解自己因自卑所产生出的焦虑。产生自卑的原因无非两种:一种是事实本身本来并无可自卑自弃之处,如性格内向;另一种是事实本身确实构成了缺憾,如不通外语,不懂计算机语言。消化这两种自卑,前者宜高扬自尊、自强的奋斗精神,后者则可量力而行,如尚能补救,可从头学起,如实在已经来不及,大可不必强求,需知人生实在是不可能十全十美,过分求全,苛逐完美,弄不好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添划痕,徒增烦恼。

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虽然从性格,到学历,到履历,到身份,到修养,到悟性,我都不完满,但我到头来能超越自卑,尊严地接受现实中的自我,有几分光,发几分热,尽可能从容而潇洒地走完我前面的路。

——刘心武

哲思录:

自卑是一种因过度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事实上,自卑心理人皆有之(如作者这样的知名作家也不可避免),只不过强弱程度不同罢了。过度自卑的人总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作比较,结果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他人,越比越泄气,越比越对自己没信心。无法摆脱自卑的人,会被这种自卑感影响一生。

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不足,减少自责与挑剔,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你。每天给自己一点希望,放松自己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你心里的自卑也就悄然离去。

论自助

有用的只是生命,而不是已经生活过了。力一旦静止就不复存在了,它存在于从一种旧状态到新状态的过渡时刻,存在于海湾的汹涌澎湃之中,存在于向目标的投射之中。这是一个世人讨厌的事实,却是灵魂形成的事实;因为它永远贬低过去,把所有的财富变成贫困,把所有的荣誉化为耻辱,把圣徒与恶棍混为一谈,把耶稣和犹大都推到一边。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论自助呢?因为灵魂在,就有力量,它不是自信力,而是作用力。谈论他助只是一种可怜的表面的说话方式,还是谈有依赖作用的事情吧,因为它起作用,存在着。当我主宰自己时,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服从。除了自己,谁能做到这一点呢?尽管他不费举手之劳,我们必须借助精神的引力围着他转。我们谈到突出的美德时,我们认为它华而不实。我们看不到美德就是“顶峰”,也看不到一个人或一群人,只要对原理有适应能力和渗透能力,便肯定会借助自然规律,征服和驾驭所有城市、国家、国王、官人或诗人,因为他们没有那种能力。

信赖你自己吧,每一颗心都随着那条铁弦颤动,接受神圣的天意给你安排的位置。接受你的同时代人构成的社会,接受种种事件的关联。伟大的人物向来都是这么做的,而且像孩子似的把自己托付给同一时代的天才,表明自己的心迹:绝对可信的东西就藏在他们的心里,通过他们的手在活动,在他们的存在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现在都是成人,必须在最高尚的心灵里接受那相同的超验命运;我们不是躲在保险角落里的幼儿和病夫,也不是在革命前临阵脱逃的懦夫;我们是领导,是拯救者,是恩人,听从全能者的努力,向着混沌和黑暗挺进。

——[美国]爱默生

哲思录:

在爱默生看来,人的精神法则就是相信自己的心灵,“除了人自己心灵的完善外,没有什么神圣之物”。上帝给人一只左手,又给了人一只右手,就是叫人自己帮助自己。

也许你本身的力量是那么的微小,但只要你鼓起了面对失败的勇气,起码你在和困境作斗争的过程中已经成功了一半。“求人不如求己。”别人只能给予你一时的帮助,学会自助,你才是自己的救星。

欠缺是积极奋起的力量

所有的满足,或通常我们所说的幸福,从事实上和根本上来看,都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不是主动落到我们头上的原始满足感,而是对某一愿望的满足。愿望即某种需要,是所有快乐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满足的关系,愿望和快乐便不复存在了。满足或快乐只是痛苦的解除,只是需要的满足,因为这种东西不但是明显的忧愁,也是我们内心不胜其烦的欲望,事实上也是使我们觉得生命是一种负担的厌烦之感。可是,我们很难获得或完成任何东西,任何目标都会碰到无谓的困扰,而每一步都有着许多阻碍。最后,当我们克服并获得了一切时,除了解除忧愁或欲望以外,其余什么也得不到,我们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与忧愁或欲望出现之前所处的地位完全一样,甚至我们直接得到的一切也只是需要,换句话说,也只是痛苦。我们只能间接地从回想先前的痛苦和需要(现在因满足或快乐而不存在了)中去认识满足和快乐。因此,我们并没有确切地意识到现在实际拥有的快乐和便利,也不会重视它们,只会把它们当做一件当然的事实,因为它们只是消极地使我们避免痛苦。只有当我们失去它们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它们的价值,因为欠缺、贫乏、忧愁才是积极的,才是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当我们回想过去的困难时光、疾病、欠缺以及其他类似情形时,也会感到快乐,这是享受目前快乐的唯一方法。而且,我们得承认,在这方面以及基于这种自我主义立场(即生活意志的形式)上,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别人说到他人的痛苦时,我们也会说:

我们得不到的,就视为珍品。

但一旦得到了,就立刻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

类似的盼望使我们疲于奔命,

我们渴求生命、眷恋生命。

因此,我们知道,所有的快乐只属于消极性质,不属于积极性质。正因为这个理由,它才不是持久的满足或快乐,只会使我们摆脱某种痛苦或那必然带来新痛苦的,或倦怠、空虚的向往和厌倦感的欲望。我们可以在真正反映世界和人生的艺术中,尤其是诗歌中证明这一点。所有的史诗和戏剧诗只能表现人类追求快乐幸福的一种竞争、努力和奋斗,绝不能表现持久而完全快乐的本身。史诗中描写的英雄人物,要经过千辛万苦、历尽险阻才能达到目标,一旦达到了目标便立即落幕。因为,除了表示英雄所期望寻求那种幸福的辉煌目标,最后只有使他失望而已,而幸福达到以后也并不比往日更好,除了重复往日的事,没有其他的事可做。真正持久的快乐是不可能的,这不可能是艺术的题材。当然,田园牧歌的目的是描写这种快乐,但我们也知道,这样的田园牧歌是无法传之久远的。诗人往往发现,田园牧歌不会成为纯粹的叙事诗。在前一种情形,一种不重要的史诗所描写的题材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忧愁、快乐和努力;在最普遍的情形下,后一种情形则是描写自然之美。换句话说,是描写摆脱意志束缚的纯粹认知活动。当然,就事实而论,这是纯粹的快乐,既无先前的痛苦或欲望,亦无必然继之而来的悔恨、忧愁、空虚或餍足。但是,这种快乐不能概括生活的全部,只在偶然的时刻才能如此。同样,我们在音乐中也能发现在诗歌中所发现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普遍表现神秘生命、期望、痛苦和快乐的曲调中,也可发现诗歌中所发现的东西——人类内心的起伏。曲调总是从主调音出发,经过无数的变化,甚至变化到最不和谐的程度,最后又重新回到那表现意志之满足和平静的主调上。不过,此时这个主调再也不能完成别的了,如再延长主调也将变为一种令人讨厌和无意义的单调音。

大多数人的生活途径,假如从外面去看,是没有任何意义和缺乏重要性的;如果从内部去感觉它,又是晦暗和不曾受理智之光所引导的。这种生活途径是令人生厌的渴望和抱怨,是从生到死——经历幼年、青年、壮年、老年四个阶段,像梦幻似的踌躇犹豫,以及一连串的琐碎念头。这种人就像钟表的发条一样,被人绞紧以后,开始自行运转。人随时在诞生,人生的钟表也被重新绞紧,一再地重复着过去无数次所玩过的陈旧把戏,一段一段地,鲜有变化。

假如我们从一般立场去看,假如我们只强调最重要的特性,那么,无疑,每个人的生命通常都是一个悲剧。假如我们仔细去体会,则可能具有喜剧性。因为,每天的作为和苦恼、时刻不停地烦躁、一星期的欲望和恐惧、每个小时的不幸之事,都是偶然而来的,这些永远倾向于滑稽的可笑性,有喜剧的倾向。但是,那永远没有满足的期望、那挫败的努力、那些被命运无情地粉碎的希望、整个一生的不幸错误以及不断增加的痛苦和最后的死亡,则往往是一个悲剧。好像命运在捉弄我们生存的不幸似的,我们的生命中必须含有悲剧的一切忧患,我们无从维护悲剧人物的尊严,只在生命的广大范围内无可避免地成为可笑的喜剧人物。

从整个人生的层面来看,人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的,透过对它本质的了解,人生只是种种不同的痛苦罢了,自始至终都是不幸的。假如我们在后天能注意一些较确切的实例来印证我们的想象,以及用实例来说明各方面经验和历史带给我们的无法形容的不幸,我们的内心就能更生动地唤起这种看法。但是这部分将会没有终结,这种描述很容易被人当做一种对人生不幸的单纯雄辩——就如平常所看到的一样。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也可能被人认定为是片面的,因为它是从特殊事实出发的。

每一个人,假如他从少年时期最初的梦中觉醒过来,假如他考察了自己和别人的经验,假如他在人生中,在过去以及自己所处时代的历史中,最后在伟大诗人们的作品中仔细观察人自己,而他的判断又没有被那难以磨灭的成见所麻痹的话,他一定会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人类世界是一个到处都是错误的王国,愚昧和邪恶挥舞着它们的鞭子,支配着大大小小的错误。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较好的东西只有经过艰难的奋斗后才能得到;高尚而智慧的东西通常是不常见的,它很少以引人眼球的方式显现它自己,也很少为人所注意。所有显露出来被我们所注意的,在思想方面通常只是荒谬和错误,在艺术方面则只是了无趣味而不引人的东西。在人类行动方面,只有成为邪恶和欺人的东西得到了优势的地位,高尚与智慧则与此无关。另一方面,非常出彩的东西往往只是例外,只是千百万事例中的一个特例,如果这个特例是由一部有永久留存价值的作品所描写的话,那么,当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湮没无闻而它还继续留存时,这个特例便处在孤立状态中,就像陨石一样被保存着,是从那些与现在流行者不同的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就个人的生命来说,每个人的生命史都是一段痛苦的历史,所有的生命都是一连串大大小小持续不断的忧患。对于这些忧患,每个人都要尽量隐藏起来,因为他知道,他人很少会表示同情或怜悯。相反,当他们看到别人遭遇到自己目前所没有遭遇过的忧患时,总是幸灾乐祸地感到满足。因此,当生命走到终点时,假如一个人诚挚而富有才能的话,绝不会希望再过这种生活。相反的,他会祈求绝对的寂灭。《哈姆雷特》中有句独白,其意思大体是这样的:“人生的处境是如此的不幸,使我们祈求绝对的寂灭。”

如果自杀真能带给我们解脱,那么,“生或死”的选择便摆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无疑会选择自杀为“全心全意希望完成的东西”。但是我们内心却有某种东西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自杀不是终结,死亡不是绝对的寂灭。

——〔德国〕叔本华

哲思录:

为什么很多东西,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那是因为当我们拥有的时候、当我们得到满足的时候,感觉不到它的弥足珍贵,而失去或者欠缺却提醒了我们。没有人希望自己有所欠缺,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求能够得到满足,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欠缺是积极的,正是因为欠缺,才会激起我们行动,让我们自动自发地去奋斗,去创造幸福的生活。

真性情

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做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为了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在我看来,所谓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其前提是首先要有自己真正的爱好,即自己的真性情,舍此便只是名利场上的生意经。而幸福则主要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心灵对于生命意义的强烈感受,因而也是以心灵的感受力为前提的。所以,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一颗饱满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人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简言之,一切精神活动。如果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了功利行为。

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以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声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周国平

哲思录:

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玫瑰、郁金香等,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任何目的,纯粹只是为了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它们的成功。

人也像花一样,有一种人能结果,成就一番事业,而有一种人不能结果,一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总是太过于狭窄,把名誉、金钱、地位和世俗所认可的一切当成了成功。

如果我们不去追求,或者追求不到,就会产生焦虑和不安,会害怕自己被众人遗忘和丢弃。

我们没法超脱,但是我们要懂得平衡,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契合自己性格的事情。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在奋斗中获得快乐,同时与世俗的成功也不会有太大的背离。

对意义的焦虑

今天,绝大多数人们所需要的,是赋予生命意义。我遇到许多人,生活在极度的不安全感甚至焦虑之中:“活着,为了什么?”

然而焦虑并非问题所在。对意义感到焦虑不仅有必要,而且对人有益。我们世世代代一直受到意义焦虑的纠缠和折磨。其实,问题的真正所在是“空空如也”,是现代人缺乏任何回应这个焦虑的方法。因此,我非常气愤那些享有高知名度,竟然利用这个“空白”做出与常理背道而驰的事的人。充其量,他们只是错误地提供人们一些陈腔滥调和平庸思想。不论在媒体界、政治界,甚至有时也包括宗教界,我们都活在一个煽情、耸动当道的时代,不断地被外在事件牵着鼻子走。

即便如此,我却宁愿活在这样一种“空白”的状态,而不是我年轻时候的那种虚伪的平静中!我活过20世纪初的年代:那时的社会看似坚实稳固,一切显得安详平静。人们实实在在过日子,不自寻苦恼,生活在所谓的“良善”的墨守成规中,每个人按着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情况,将就凑合地过日子。大体而言,人们当时是活在枷锁之中。威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不能受到任何质疑。极少数胆敢攻击威权的人立刻被指控为邪恶、撒旦的化身。任何关于改变现状的小小愿望也都在无声无息中被压抑、遏阻掉。当时的气氛虽然平静,但虚伪得不得了。一些神圣的价值——而且是以“神圣价值”的名义,被努力地捍卫着——看似永恒不朽,其实不过像泥塑像一样,是脆弱、不耐久存的。它们与其说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深厚信念,倒不如说是传统、习俗的一部分。这种社会的运作模式并非是全然错误的,它带给人民一种稳定感,但也不是正确的。事实上,应该说它是“毫不相干”的:它不仅忽略了人以及人的真实本性,同时也与人的寻觅无关。人的伟大和悲哀在于,他总是在寻找,不会因为现状和一些现成的信念而心满意足。

表层的亮光漆终究有破损、龟裂的一天。受到崇敬、遵守但犹如泡沫幻影的美好秩序立刻崩溃倒塌。很快的,拥有更多自由的愿望终将得胜。然而人们似乎马上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所有一切都遭到蔑视,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持久。我们离开了标示过于清楚的路径,却来到流沙般的世界。我们再一次窒息得喘不过气来,原因正好相反:没有任何可以让我们抓牢的东西!以前,我们知道人为什么活,为什么死,虽然是用一种天真简单的方式,没有讨论也没有思考。从今以后,一切都是相对的,凡事都受到攻击、鄙视。以往的稳固安定——尽管只是表面上的——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全盘的动荡不安与意义空白。从好处来看,是我们终于觉醒,开始有了质疑,开始对那永远无法获得或强加于己的意义心存焦虑;但从坏处来看,则是现代人一直陷于这种忧心焦虑的状态,至今仍然找不到出路。

个中缘由,除了大家都看得到的体制与人的问题外,我认为还有三点原因。首先,我们今天并非走在一条真正的“思想”道路上,而是纯粹迷恋“理智”,甚至到了无法让自己从那些已经无法开启新视野的空谈推论中释放出来的地步。所有的价值都落入无休止的讨论之中,所有的价值都不断地受到质疑和否定。俗话说“见树不见林”,当细枝末节、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是一些单一事件受到过多关注时,就会忽略了宇宙的其他部分,也缺乏一个全面性的观点,能够看到每样东西在统一的整体中所占的位置。于是,我们不断地从一个问题被抛到另一个问题上。

其次,这种讲求用理性和知识去思考的理智,和行动之间失去了关联,因为行动经常受到当下的感受、冲动的主导。结果是,同样缺乏一个和谐的整体感:人可以在一瞬间从极乐转为悲剧。人因为受情感支配而阻碍了人心的全面绽放,人心总是处在一连串短暂的、过渡的、矛盾的感觉中。于是,我们不断地从一个冲动被抛到另一个冲动里。

最后一个原因是,消遣至上。消遣像是一个令人眩晕的旋涡,不断提供一连串必须去执行的快感或是义务,让人逃避空虚。我们淹没在派对、消费、工作、行动主义之中,眼睛紧盯车把、脚猛力踩着踏板,必须让车轮一圈接着一圈地转,以免跌倒。结果是,我们的眼睛从未凝视或对准过一个定位、一个地平线或一个方向。

——[比利时]以马内利修女

哲思录:

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也许小的时候,老师会告诉我们,活着是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家长会告诉我们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长大后,这个问题也许连我们自己都迷惑了。关于活着为什么的意义焦虑,也许大多数人都有。有理想、有寄托、有方向的人比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随波逐流的人快乐、幸福。

放下心中的“怕”

一个年轻人准备出远门。他动身前拜访了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又说:“孩子,人生的秘诀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当年的游子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回到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不料老人家已在几年前去世,族长家属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说:“这是他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拆开信封,又看到三个字:“不要悔。”

佛教说,苦是人生的实相,人所以会有痛苦,是因为害怕的事情太多,怕被偷、被抢、被伤害,乃至怕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儿女老婆……因为所怕的事情很多,多数人活在不安的恐惧之中,所以观世音菩萨能为众生“施无畏”,因而特别受到大众信仰。

其实,人生也有很多“不怕”的时候:

一、耳聋不怕人家骂。耳聪的人,可以听世间的音声固然很好;假如聋了,也不必沮丧,耳不听心不烦,即使别人对你有所批评辱骂,因为听不到,也就乐得自在。

二、死时不怕人家嫌。人活着的时候,怕别人藐视的眼光,怕他人批评的语言;人一旦死了,无论你怎么嫌他,他都不予理会。因此,人到了死的时候真是万般放下,即使最心爱的东西被拿走,他也一概不管。死,本来是人所畏惧的,而自然的死亡其实也是人生放下的好机会。

三、理直不怕舆论偏。人要讲道理,但有时“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当你遇到一些有偏见、不讲理的人,即使讲再多的道理也没有用。所以,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只要自觉公正、公平,哪怕一些偏激的人曲解我们,我们只要想“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也就不必为此牵挂太多。

四、心慈不怕世道险。世间上最可怕的东西不是毒蛇猛兽,也不是洪水地震,而是世道人心。所谓人心险恶,有时候朋友之间,甚至父母同胞之间,遇到利害冲突的时候,也会不惜一切相互残杀,就算英明如唐太宗也有玄武门的兄弟相残之举。尽管如此,吾人要心存慈悲。所谓“举手不打笑脸人”,慈悲的人没有敌人,也就不怕世道的艰难险恶了。

五、胆大不怕妖魔扰。人,有的天生胆大如天,有的生来胆小如鼠。吾人在世间生存,倒不一定要胆子大。胆大的后面要有道德、良知、智慧支撑,如此即使外境上有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社会上有恩怨情仇、政治上有各种迫害,因为我们有胆量面对现实,理直则气壮,又何足惧哉?

六、勤学不怕天资鲁。有的人常慨叹自己没有智慧,天生鲁钝,因为没有才华,无法为人所重视。其实,世事无常,一切都不是定型的。如果自觉智慧不够,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人以一之,我以十之”,又有什么不能成的呢?历代有不少人四五十岁才考取进士,就是现在的大学也有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学生,所以只要勤学,天资也不能断定人的一生。

七、智高不怕难事临。吾人一生当中所面对的事情,有的轻而易举就能解决,有的则会遇到艰难困苦,不容易通过。人的前途就如登山,只要锲而不舍,运用智慧,就没有登不上的。

八、志坚不怕境界考。人生的考验很多,贫穷是考验,事业不顺是考验,爱情受挫是考验,受人伤害失去尊严更是考验。一个人只要立志发愿,任何逆境则没有通不过的。

人生与其畏缩退后,不敢向前承担责任,何不挺起胸膛,迎向前途,勇敢一战呢?

——星云大师

哲思录:

有人说,人生就像扣纽扣,一个扣错个个错。也有人说,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谁都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精确地看清前方的路。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扣错就不去扣纽扣,也不能因为怕走错就不去走路。在人生的路上,我们需要谨慎,也需要放下心中的“怕”,大胆地前进。

生活中美好的鱼

在金门的古董店里,我买到了一个精美的大铜环和一些朴素的陶制的坠子。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东西,使我感到疑惑。

古董店的老板告诉我,那是从前渔民网鱼的用具,陶制的坠子一粒一粒绑在渔网底部,以便下网的时候,渔网可以迅速垂入海中。

大铜环则是网眼,就像衣服的领子一样,只要抓住铜环提起来,整个渔网就提起来了,一条鱼也跑不掉。

夜里我住在梧江招待所,听见庭院里饱满的松果落下来的声音,就走到院子里去捡松果。秋天的金门,夜凉如水,空气清凉有薄荷的味道,星星月亮一如水晶,我突然想起韦应物的一首诗《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

静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想到诗人在秋天的夜晚,散步于薄荷一样凉的院子里,听见空山里松子落下的声音,想到那幽静的人应该与我一样在夜色中散步,还没有睡着吧!忽然感觉韦应物的这首诗不是寄给邱员外,而是飞过千里、穿越时间,寄来给我的吧!

回到房中,我把拾来的松果放在那铜环与陶坠旁边,觉得诗人的心与我的心十分接近。诗人、文学家、艺术家,乃至一切美的创造者,正是心里有铜环和陶坠的人。在茫茫的生命大海中,心灵的鱼在其中游来游去,一般人由于水深海阔看不见美好的鱼,或者由于粗心轻忽,鱼就游走了。

有美好心灵、细腻生活的人,则是把陶坠子深深沉入海中,由于铜环在手,波浪的涌动和鱼的游动都能了然于心,垂丝千尺,意在深潭,捕捉到那飘忽不定的思想的鱼,观点的鱼。

作为平凡人的喜乐,就是每天在平淡的生活里找到一些智慧的鱼,时时在凡俗的日子捞起一些美好的鱼。

让那些充满欲望与企图的人,倾其一生去追求伟大与成功吧!

让我们擦亮生命的铜环和生活的陶坠子,每天有一点甜美、一点幸福的感情,就很好了。夜里散散步,捡拾落下的松果,思念远方的朋友,回想生命的种种美好经验,这平淡无奇的生活,自有一种清明、深刻和远大呀!

——林清玄

哲思录:

人生在世,际遇各不同,有的人会为清贫的生活感到幸福,有的人会为富裕的生活感到苦恼,而大多数人总会感到不快乐、不幸福,当幸福悄然来临时,他们常常浑然不知。这是因为他们抓不住一直存在心中的幸福和快乐,任其白白从指间溜走。只要我们细细品味生活,就会发现,最美满的生活往往都是平淡而井然有序的,是不含奇迹也不超越常规的。平淡虽然是生活的常态,但清明、深刻和远大才是生活的内涵。只要用心发掘,我们就会从琐碎平淡的日子中拣到蕴藏在平淡中的幸福珠子。

劳动是为了自己,与别人无关

如果可以,就指出那些人的错误;如果不行,则用慈爱的心肠来对待他们。神明对这种人也是仁爱的,甚至有时候会好心肠地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获得财富、健康、名声。

其实你也可以这么做,没有人会阻止你。

不要像苦工一样不情愿地工作,也不要奢求别人对你怜悯或是赞扬。你要记住的只是一件事,就是根据社会的理性来规约自己。

你应该告诉自己,我抛开了一切烦恼,而不是我摆脱了一切烦恼。因为烦恼从来都是自身造成的,而不是外界硬塞给我们的。

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同的,都是经验所熟悉、时间上短暂和物质上无价值的,现在的一切事物都像是它们之前已经逝去的那样。

我们只能依靠理性来判断客观事物,因为它们站在我们的心灵大门之外,只有我们自己去探索才能发现,它们不会主动告诉我们它们的真相。

有理性的社会动物的善恶不是在消极的活动中,而是在积极的活动中,这与它的美德和缺点是同样的道理。

对于那被扔向高空的石头来说,坠向大地和飞向高空都是无所谓恶的。

深入剖析人们的内心评判标准,你就会发现你所惧怕的是什么,而他们又是如何评判自己的。改变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你也一样在改变,也可以说是不断地毁灭,整个宇宙都是如此。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哲思录:

如果你做某件事只是为了得到同情或者受到表扬,那么你肯定已经违背了你的本性。因为你的本性是要求你按照自身的理智活动或抑制自身。

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为了一些外在的荣誉去劳动,那么他的劳动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人只懂得防止过失,却不知道过失从哪里产生,只想凭借人力改造自然,却不懂得要顺乎自然。这样的人将会看中智巧而急着使用,被小事役使,被外物牵绊,四处张望而应接不暇,事事苛求完美,却随着外物的变幻而不能保持常态。

同类推荐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热门推荐
  • 天命贵妻,佞相的悍妇填房

    天命贵妻,佞相的悍妇填房

    【正文已完结,番外进行中。。。】当凶残女穿越成下堂妇,怎一个精彩了得。前婆婆隔空传话:“我儿要娶得是体面的千金小姐,纵是妾侍你都不要妄想。”前相公痛心疾首:“你我情深似海,妾侍又如何?你何苦要去介意那世俗名分?”某千金笑里藏刀:“妹妹即已被休弃,万万不要做那些不要脸面的事,和我相公藕、断、丝、连。”县太爷姿态甚高:“看你模样还算周正,既是续弦,不下蛋亦没什么关系。”某弃妇冷笑连连:“赚钱是第一,收拾这些杂碎乃顺手。”片段二:“顾四儿,去把爷昨儿藏在靴子里五十两银票取出。”某贪官悄声吩咐道,“中丞大人邀爷吃花酒,身为男人不能失了体面。”“什么?”小厮震惊侧目,“爷您真不知死活。”
  • 算尽仙缘

    算尽仙缘

    少年道士“魔隐命”,机缘之下入灵门。被放养,遇狐妖,强抗天道命劫。踩天才,借法宝,笑傲修炼群雄。能装疯,会卖傻,更懂忽悠骗仙人。天机之术窥天道,借机缘,断人生死,抢法宝。什么“魔隐命”?十五岁天道不容,天雷斩杀。什么天才?在本道士面前都是浮云。什么上坑货?看到貌美女修,不管是敌是友,哭着喊着求带走。什么天机之术?算人命理,断生死,求得仙缘,踏大道。这是一个道士的故事,这是一愈来愈残酷的修炼世界,且看小道士如何不断突破,踏血前行,俯视苍生,打开陈封已久的仙道之门……
  • 豪宅魅影

    豪宅魅影

    这桩案子令新闻界和警察局震惊不已。他们的事业也完全可以因此平步青云。,故事的主角是位年过中旬的老处女,她放下城市里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来到一个小镇避暑度假。其间,她住进了一处装修豪华的别墅,谁知却被卷进一场神秘的刑事案件里
  • 当沧海遇上巫山

    当沧海遇上巫山

    八年后的一次抢劫案中让一对青春时期相爱过的男女再次重逢。原以为可以再续前缘,她身边却已经有了另一个他,并且准备结婚;他是一个抢劫犯,冷酷帅气,破镜还能重圆?然而这次抢劫却不是简简单单的为财,背后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将一个高官拉下马,让一个小三爱上歌手。元稹有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当屌丝遇到一个爱着曾经的沧海的女人,是否能赢回他的爱情最后顺利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又该如何抉择?他说:“6年和12年一样是爱情”。
  •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精选了数百篇极具思想价值的哲理美文,呈现了大师们的深刻人生感悟,使读者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的关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拐了儿子弃了夫

    拐了儿子弃了夫

    休夫会上瘾(女强+江湖+师徒之恋+一女N男)此文慢热,不喜慎入男人靠的住,母猪会上树!十三年的师傅,不告而别,再次相见,却以举动来讽刺她的自作多情。新婚夫婿,喜堂之上,侧妃同进,夜夜春宵,唯独留她独守空闺。许下承诺,转眼却又弃如敝屣。累了,倦了,心也淡了。算计,毒打,禁锢,却远远比不上那一碗黑色打胎药汁,才察觉的小生命胎死腹中,深埋在心底的火焰疯狂燃烧。杀戮开,地狱启,全身浴血的踏出王府,决绝的抛弃过往。再次出现,一纸休书,让当朝王爷从此背负下堂夫之名,佳人自此失去踪影。☆★☆★☆★---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一年后,江湖出现一仙一魔一妖妙手仙医,一身白衣,飘逸脱俗,每月只为一人医病,想要治病可以,前提条件是,你找的到她。嗜血罗刹,一身黑衣,残酷冷血,每月只亲手杀一人,想要活命可以,前提条件是,你躲得过她。绝艳妖姬,一身红衣,妖艳魅惑,美男环绕,得到的就只有她的人,前提条件是,别和她索要心,因为她无心。可谁能料到……一仙一魔一妖本是同一人。三年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嫁,却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扔下休书离去,这又是为何?难道休夫真的会上瘾?☆★☆★☆★---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当第一任下堂夫出现在她面前,悔不当初“羽儿,我错了,跟我回去吧。”当师傅金眸满是深情“错了吗,我只想要你幸福啊!我真后悔离开了百草谷。”她却已经美男环绕,目光,不再停留于他们身上。……清秀的他“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我的一切也都是你的。”冷峻的他“我是你的人,你死,我死。”谪仙的他“为了你,我放弃复仇,我只想争取在你身边的资格。”美男多多,桃花朵朵开……下堂夫、前生欠她的男人和她欠的男人,前生置她于死地的女人,情人,情敌,一一出现在她的面前,这是命中注定吗?难道命运注定再一次交集吗?--------------------------------------------------------------------------------------------------本文简介只不过是还未告白就失恋了而已,有必要那么整她吗?
  • 火王的逃宠妃

    火王的逃宠妃

    凌水灵,二十一世纪最强黑帮的大姐大,穿越至阔海大陆出名的草包美人,全国首富凌家的外室之女凌水灵身上。她有一双很冷的眼,一张善变的脸,一副腹黑的肚肠,一身惊天地泣鬼神的本领。她绝非善类,有仇必报。她为人低调,最喜欢给敌人“惊喜”当她睥睨天下,翻云覆雨,全世界都为她震惊。风之焰,飓风国最强的存在,人称火王,没有知道他的战气已达到何等级别,只知道他天下无敌。很少有人见过他的真颜,只知道他嗜血冷酷,欲求超强,数年来已有无数女子在他身下暴毙。阴差阳错,黑道大姐大下嫁火王,才知道火王与传说中完全不同。他身患绝症,每逢十五便要承受烈火焚烧般的病痛折磨。他的羸弱模样让她怜惜,他的隐忍坚持让她心痛。她发誓:千辛万苦,也要让他痊愈;上天入地,也要保他周全。只是,越走近,越发现这个男人似乎还有很多的面孔…片段一:洞房非礼篇某王爷捧着一本春宫画册正看得入港。床上新娘掀开盖头一角,烛光下,男子棱角分明的侧脸更如鬼斧神雕般俊美无铸,浓密的睫毛扫下一片阴影,薄唇微抿,无限性感,一头墨发随意的散落肩头,更添几分魅惑。好,你敢勾引,我就敢上钩!“你怎么可以看这个?”新娘一手抄过男人手中的画册,指着他的脑门大喝。“为什么不能看?”男人一脸委屈,眨巴着一双凤眼泫然欲泣。“好了,好了。”真受不了这男人卖萌的样子,新娘拍拍他的头,“这是不健康读物,黄色的,懂吗?非礼勿视。”“黄色的东西都很好吃啊。非礼是什么东西?”某男顺手捞过娘子的手,轻轻揉捏着,嘴角勾起一弯戏谑的笑意。“娘子,听说这‘非礼’是你画的?”“娘子,可听过女人是老虎的故事?”手中暧昧的温度迅速攀升,某女心中警铃大作。“娘子,”某男色色的瞄向画册,长臂一舒,某女已被他霸道地箍在自己腿上“娘子,我想要和你非礼。”片段二:婚后溺宠篇“娘子,这东西从哪来的?”某男托着玉玺,神色凛然。“看着好玩,就拿来玩玩儿。”“这么重要的东西,娘子这次未免太放肆了。”某男俊脸一沉,冷冷地说道。某女眉峰一挑,嘴角噙起一缕兴奋的挑衅:好久没有和这男人过招了。四目相对,火花劈啪作响。某男潇洒的一挥衣袖,转身向外:“来人!”三个黑衣护卫应声而来。还有帮手?某女更加兴奋起来。“娘子,这是其他三国的玉玺,娘子随便玩,玩多长时间都可以。”某男揭开托盘上的绸布,看向某女,笑得无比狗腿。本文强强联合,宠文+爽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