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800000019

第19章 遁世无闷

前面几章我们说到屈伸、同异、损益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能伸而不能屈,能同而不能异,能益而不能损。结果往往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思考起来,原因固然很多,缺乏遁世无闷的精神和胸怀也是其中之一。“遁世”即潜隐和退藏;“无闷”即无忧无怒,怡然自得。从处世的层面说,它也算是一种人生通变之术。

19.1

《周易》中有一卦,名字就叫《遁》,是专门讨论退隐之道的。其卦辞说:

遁:亨,小利贞。

《遁》卦下艮上乾,卦象之大势为阴长阳消,《周易》以此象征小人渐渐得势,君子应当适时退隐。但所退者身,所守者道,身退正是为了守道。所以,虽然退隐,仍能得其亨通。然而毕竟是小人渐渐得势之时,所以君子又当谨慎小事,不失正道。《彖传》解释说:

“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遁而亨”,意指遁而后可得亨。“刚当位”指九五以阳爻而居五位。“应”,指六二与九五相应。“与时行”,即随时而行。“浸”,渐。“浸而长”,指初六、六二等阴爻代表的阴的势力渐渐盛大。《彖传》认为,当《遁》之时,君子应当及早察知小人之势的浸长,而随时进退。在这里,“与时行也”一语十分关键,它说明当遁之时,虽然退隐为其总体大势,但退隐决不等于一味退却和逃跑,而是时止则止。在“退止”的过程中,或有于时可行之机,也绝对不能放过。“小利贞”即指此义。“小利贞,浸而长也”,实际上是说,小人“浸而长”之时,君子伺机小有作为,仍无不可。只不过应当谨慎自守,不授小人以权柄罢了。所以《象传》说:“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远小人”就是远避小人,亦即不得罪小人。“不恶”就是不把对小人的憎恶表现出来。但不表现出来并不等于圆滑如“乡愿”,而是自守畛域,不可侵犯,并以此威严矜庄,起到遏制小人嚣张气焰的作用。所以谓之“不恶而严”。

“不恶而严”,用孟子的话说,也可谓之“穷不失义”。孟子说: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大意是说,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意时不离开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自得其乐;得意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会失望。古代的人,得意则惠泽普施于百姓;不得意时,则修养个人的品德,以此表现于世人。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君子退隐之时,当属孟子所谓的穷困之时,但君子不会因为穷困而失掉操守;非但不失掉,还靠努力修养品德,昭示世人。这,就是君子的本性。“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同上)

可见,君子的随时而退,不仅保身,还能存道。而重点不在保身,乃在存道。用“屈伸有度”一章的话说,君子随时而退,也可以称之为屈。屈的目的是为了伸。因此也可以说,退隐的目的是为了复出。用程颐的话说即是:“君子退藏以伸其道。”故虽遁而亨也。

19.2

《遁》卦六爻均是围绕“遁”的问题而展开。相较而言,下三爻因各种环境条件所限,或不及遁,或不愿遁,或不能遁,以贞定自守、不图大事为宜。上三爻阳刚在外,均能识时遁退,以不恋私好、毅然远去为美(参见黄寿祺等:《周易译注》,278页。)。先看下三爻:

遁尾,厉,勿用有攸往。(初六)

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六二)

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九三)

“尾”,落在最后面。“遁尾”,在退避的时候落在了别人的后面。《遁》卦下艮上乾,“阴气已至于二,而初在其后”,所以称之为“遁尾”。“避难当在前,而在后”,所以爻辞认为,这样很危险。“往则与灾难会”,所以最好是停下来,不要有所进取(《周易集解》引陆绩说)。《象传》说:“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意即如果不向前进取,能有什么灾害呢?

“执”,束缚。“说”,脱。爻辞的意思是,被黄牛皮制的革带绑缚,没有谁能够解脱。在《遁》卦中,只有六二一爻不谈“遁”。六二以阴居阴,得位处中,其应爻九五阳居阳位,得位处中。六二与九五中正亲和,牢不可破。这就好比人臣重视道义,当遁避之时,不为一己之私背离君王。所以《象传》说:“执用黄牛,固志也。”“固志”就是固守辅佐之志而不退却。例如,唐朝安史之乱刚起之时,安禄山的军队所向披靡,连唐玄宗也不得不仓皇西逃,其他数不清的官员更是四处流窜。然而张巡却坚守睢阳,誓死效忠唐室,尽人臣之道。虽然由于敌军攻势甚猛,睢阳城终被所破,但由于张巡的顽强抵抗,使得唐朝东南半壁江山得以免遭乱军蹂躏,南北大运河也得以畅行无阻。因此,南方物资源源不断支援在北方的军队,最后终于平定了叛乱 ( 参见朱高正:《易经白话例解》,202页。)。张巡之与唐玄宗的关系,正好可以比拟《遁》之六二与九五的关系。

“系”,牵系、挂怀。爻辞的意思是,九三有所挂恋,不能因时退避,有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畜养臣妾,则可获吉利。《象传》认为,九三的“危险”,是由于系累、疾患、困惫所致(“有疾惫也”)。“畜臣妾吉”,则说明处在这种境遇中,只可自守,不可有大的作为。按:九三处下卦之终,以阳居阳,上无所应,所系何物?答曰:所系者六二也。六二以阴承于九三之阳,九三与六二相比,致使九三被六二所牵系而不能遁退。爻辞认为,既然九三为六二阴类所束缚,当此遁避之时,只可操理小事,如畜养臣妾等,不可操理大事。例如民国英雄蔡锷被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困在北京之时,每日以佯装出入妓院、与小凤仙厮混来表现自己的意志消沉,以麻痹袁世凯,就与《遁》卦九三的情形十分相似。

总之,《遁》卦下三爻,初爻因遁退不及而致危险,六二因与九五正应而不愿遁退,九三因有所挂怀而不能遁退。三者境况不同,但都没有遁退。虽然没有遁退,但爻辞也都提供了“不退实遁”的处遁之道,如初爻强调“勿用有攸往”,就是补救“遁尾”的办法。九三强调“畜臣妾”,实际上也是指出在欲遁不能之时,以不为大事,畜养臣妾的办法达到遁退的目的。可见,虽然《遁》卦主张遁退,但在时所不及、心所不愿或势所不能之时,只要对策适应,也能达到遁退的目的。

19.3

再看外卦三爻:

好遁,君子吉,小人否。(九四)

嘉遁,贞吉。(九五)

肥遁,无不利。(上九)

“好”,喜好。王弼注曰:“处于卦外而有应于内,君子好遁,故能舍之。小人系恋,是以否之。”这是说,九四与初六正应,与初六的关系亲密无间。但九四是刚健之君子,在该遁之时,虽有所好,亦能不为所累,毫不犹豫地毅然遁去。并且从容无怨,心情舒展,不作忿戾之行。小人则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参见金景芳等:《周易全解》,245页。)。所以爻辞说,九四虽有系恋,但能毅然而退,君子因此而吉,小人则做不到。

“嘉”,嘉美。“嘉遁”即遁退而嘉美。九五以阳爻居阳位,处上卦之中,有阳刚中正之美。与它相应的六二也具有柔顺中正的美德。所以,九五虽有六二亲应,但六二却不成为九五的系累,九五之或行或止,均能恰当自如。尤其可贵的是,九五虽处尊贵之位,处游刃有余之境,但仍志在遁退,大有功成身退、不敢为天下先之胸怀。如老子所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能守之。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第九章)所以,爻辞以“嘉遁”许之。

“肥”,充大宽阔,绰绰然有余。金景芳先生认为,上九以阳刚之才居外卦之极,在遁的时候,处在这个位置,是最好不过的,因为它可以飘然远逝,无所凝滞。另外,上九还有一个优越之处,就是它无应于内,无牵无累,无所疑虑。居外处远和内无应系这两点,使上九在困窘该遁的时候能够无挂无碍,心志宽阔无比,绰绰有余(参见金景芳等:《周易全解》,246页。)。例如东汉末年,管宁因逃避战乱而寄居辽东,而后辽东地区内乱,管宁又早有预知而迁于北海。管宁一生安贫乐道,对于皇帝的征召一概辞而不受。他能预见乱事而避难,又能断绝一切而归隐,正是所谓“肥遁”。因此他能在世道衰微的局面下免于危难,保持清高的名节(参见朱高正:《易经白话例解》,205页。)。

可见,与下三爻不同,上三爻以其刚健之性,都能于遁退之时,毫不犹豫,毅然退避。当然,这种不同,与其自身的爻性及所处的环境不无关系。如宋人项安世说,《遁》卦“下三爻艮也,艮主于止,故为不往,为固志,为系遁。上三爻乾也,乾主施行,故为好遁,为嘉遁,为肥遁”(《周易玩辞》)。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忧”,在于他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处遁之时,虽然各人之际遇有别,但只要他们能在主体自身的修养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方面下工夫,仍能收到同样好的效果。如初六有“遁尾”之“厉”。以阴处下卦之始,有此际遇,当不可免。但虽际遇不可免,人却可以知几察变,因而免之。所以爻辞有“勿用有攸往”之戒。自然,外卦之“好遁”、“嘉遁”、“肥遁”也无不与主体自身的修养和能力有关。如“好遁”之“吉”,就在于九四具备毅然割爱的毅力。九五之“嘉遁”也是其处中守正的结果。总之,处遁之时,人之能否顺时而遁,关键在于人自己是不是能做到三个字——“放得下”。放得下,就能遁而无闷。放不下,即使遁退,也不能安而处之。

19.4

在《周易》中,《遁》卦是集中讨论遁避的问题。但其他诸卦中也有一些内容是讲遁世无闷的。如《乾》初九讲“潜龙勿用”,《随》卦讲随时休息,《否》卦讲“独立不惧”等,都与“遁世无闷”有关。如《文言传》释《乾》初九“潜龙勿用”说: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手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乾》卦初九在一卦的最下位,以三才论之,尚在地下(三才:五上为天,三四为人,初二为地)。崔憬曰:“潜者,隐也。龙下隐地,潜德不彰。”(《周易集解》引)《淮南子·人间训》云:“‘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行也。”《易传》认为,处在这样的地位,遭遇这样的时候,有德的君子应当忍耐自强,操行坚定,不图虚名,隐居避世,安贫乐道,没有苦闷。如程颐所说:“守其道不随世而变,晦其行不求于时,有信自乐,见可而动,知难而避。”(《程氏易传》)应该说,这种思想也正是《遁》卦所要表达的思想。

再看《象传》对《小畜》卦所做的解释: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小畜》卦下乾上巽,依《说卦传》,巽为风,乾为天,所以有风行天上之象。《九家易》说:“风者,天之命令也。令行天上,则是令未下行,畜而未下。”(《周易集解》引)因此乾乾君子要看准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势,“以懿文德”,即以柔畜刚,谦逊笃实,修养中正之德,积蓄用世之才,以期抱负得施,宏图得展。

再看《象传》注《大过》的话: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彖传》解释《大过》卦辞“栋桡”说:“栋桡,本末弱也。”这一卦用屋宇将倾的形象说明君主昏匮无能,国家纲纪颓废,空虚破落的景象。《象传》认为,“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大过》九三之《象传》)因此,在这个时候,有德行的君子,不可以辅时为能事,而应该果断地顺时而退。如孔颖达所说:“君子于此衰难之时,卓而独立,不有畏惧,隐遁于世,而无忧闷也。”

再看《需》卦之《象传》: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需》卦下乾上坎,《序卦传》说:“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何妥注曰:“需待时然后动也。”(《周易集解》引)朱熹亦云:“事之当需者,亦不容更有所为,但饮食宴乐,俟其自至而已,一有所为,则非需也。”(《周易本义》)可见,《需》卦的饮食宴乐有无为之象,这正是退养之意。

应该指出的是,《需》卦所谓的退养与先秦道家如庄子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庄子强调无为,强调齐物我,强调逍遥游。例如,他很欣赏齐国曲辕的那棵大树,“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无可所用,故能)其大蔽千牛……”庄子认为,人生在世,也应该像这棵大树一样,处无用与有用之间,以逃避匠人的刀斧,而保存自我,得其千年。与此不同,《周易》所强调的“遁世”是以“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为准则的。它没有《庄子》书中的游世情调,而是非常类似于《中庸》所说的“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因此,“遁世无闷”的内在精神就是依时而动,独立不惧。

再看《否》卦之《象传》: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俭德”,即收敛自己的德行而不形于外。“辟难”即远避小人的谗谤陷害而不蹈于灾。用金景芳先生的话说,就是当天地不通、上下不交之时,君子应该有才不露,有德不显,有善不形,把自己隐藏起来,超然荣辱之外,不以仕禄为荣,反以仕禄为害,使别人发现不了自己。这也就是《论语》中孔子所主张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金景芳等:《周易全解》,114~115页。。

总之,《遁》卦讲退避,讲以退为守。这也是君子处乖违之时所应采取的通变之术。但《遁》卦之遁,并不纯粹是为了保身,或者说主要不是为了保身。而是为了洁身自好,积蓄力量,待时而动。换句话说,退恰恰是为了进。所以《彖传》强调“刚当位而应”和“与时行”。它表明,退避虽属用“柔”,但若没有当位有应之“刚”,也是无能用其“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遁世无闷”也是乾刚与坤柔在君子身上的有机结合。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热门推荐
  • 田园之稻花香

    田园之稻花香

    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现代穿越而来的女强人,不会做家务不会种庄稼,但是唯一的技能就是赚钱跟打架!“妙姐儿?这男子是山里的妖怪!”葛村长惊恐的对着拖着晕迷的男子葛妙说道。“是不是妖怪,我说了算!”葛妙看了看地上的男子转头对着葛村长冷冷的说道。救来的妖怪最后为葛妙付出了一生的痴情,血染了整个皇城,只为倾心一人。从反季蔬菜到葡萄园之后的房地产最后的产业联锁成就了葛妙也颠覆了时代对女性的看法也俘获了那冷冽妖异多情的男子。那场花雨,让葛妙住进了他的心里。也时常徘徊在午夜的梦里。“你是谁?”葛妙对着站在自己对面梨花树下的男子问道。“你说我是谁便是谁!”男子优雅的把扇子“哗”的一声打开,那英姿说不出的潇洒。当葛妙问出“你是谁”时注定了她被他的痴情守护,也甘愿背下那千古骂名,只为卿一场花雨的邂逅,便深藏情种!
  • 生死轮回

    生死轮回

    “什么动静,我怎么没听到?”花丸的话刚落,一阵刺耳的摩擦声从远处的一座坟茔里传来出来,方白玉眼尖,隔着老远,他恍似看到了一只流满鲜血的人手正从坟墓里伸了出来。“天啊,真见鬼了!”但是一转眼却什么也看不到了……难道传闻里的丰都宝物是真的?但是,刚才的“鬼”是不是也是真的呢?
  • 红颜倾世:娘子好腹黑

    红颜倾世:娘子好腹黑

    步弱,21世纪佣兵界第一人。一张倾城的美貌下藏着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冷漠嗜血。虽如此,但此生她没有因为拼杀而死,却因误点自己的笑腰穴而笑死,世人叹怎一个囧字了得?然,不平凡的人怎可能就此平凡?血莲胎记,命中劫,命中难,今生喋血,终究是一朝变,世界颠,倾世容颜惊羡,他怎会是她?高手如云,一手狂澜,巧笑倩兮,前世今生,玩笑之大,她宁愿负了这无情的天下。
  • 天火

    天火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有价值悦读:天火》是“有价值悦读”丛书之一种。汇集文坛奇人汪曾祺老先生毕生小说及散文经典作品。可谓一书在手,揽尽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书的许多篇什,已被收进大中小学生教材。"
  • 凤囚凰

    凤囚凰

    “总有一天,你会为了一个女子沉沦。”慈祥的老人看着面前的坚毅的男子,淡淡一笑道:“那时,你便会知道,什么是情爱了。”“爱?”男子脸背着光,只能隐隐约约看出一个轮廓,但,那双闪烁着冷意的双瞳,不由得泛出一抹嘲讽。“是,爱。”老人毫不意外他的反应,淡淡一笑道。“你甚至宁愿让天下陷入死亡的恐惧之中,你会不顾一切的想要看到她幸福的笑颜。哪怕,你已经深深坠入了死亡之地,你的心依旧在为她而动。……
  • 上司老公请走开

    上司老公请走开

    “你还恨我吗?”“不恨,我为什么要恨你,只有爱到了极致才有恨,因为我不爱你,因此我不恨你。”“你……”男人气结“女人,你不要挑战我的耐心。”“怎么样?你还想咬我不成?如果你想当狗的话,那你咬啊。”女人就是要挑战他的耐心,不在这个时候好好的打击他一下,更待何时。
  • 金牌猎人:媚世妖妃惑君心

    金牌猎人:媚世妖妃惑君心

    【全文完结,请放心入坑】她云挽歌,生来就是生杀予夺的侩子手!她不怨生父的抛弃,只因她生来就与众不同。她有一双嗜血萝莉的眼睛,只消一眼就能夺人心魄!穿了,她还是她,只是小了点!她奉命夺他魂摄他魄,怎奈,万试万灵的摄魂术也有失效的一天。“疑惑我怎么没事?”身为完美控,萝莉的外貌和萝莉的行为才是最搭的,可是她偏偏生了双妖娆的眼,所以,她食指对碰。“蜀黍,你说……”“我对幼齿不感兴趣。”“待我长发及腰,王爷爱我可好?”“嗯,值得采纳…”
  •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古国印象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古国印象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文明流传到了今天,也有许多文明在前进的道路上突然消失。本书从一个个小故事走进古王国,使我们走进一个个曾经辉煌而又神秘的传奇!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历史文明。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关注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从而更让青少年懂得关心我们的地球并去爱护他。
  • 月光下的银匠

    月光下的银匠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在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满满的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月光下的银匠》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13篇,包括《野人》、《槐花》、《群蜂飞舞》、《阿古顿巴》、《月光下的银匠》、《格拉长大》等。
  • 春秋霸业

    春秋霸业

    当天夜里,风势很大,大家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田风把他们叫了起来,吩咐这几十个人,去周边砍了些树,然后田风把这些树,拿刀截成一段段的,有从地上随意的捡起两块石头,搓呀搓的,众人都不知道田风要干什么,田风把手都搓的通红了,一会之后,突然一阵火光,烧在了被砍断的木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