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800000001

第1章 自强不息

说到“自强不息”这一成语,人们或许并不觉得陌生;但如果说它出自于《周易》,不少朋友大概还不十分了然。《易传》在解释《乾》卦时说过一句话,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自强不息”一语的出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很是耐人寻味,“君子以”是“君子应当”的意思。“君子应当”如何呢?“应当”“自强不息”。为什么应当“自强不息”呢?因为“天行,健”。可以说“天行,健”,是“君子以”的所以然之故。用专业一点的术语说,是“君子以”的哲学基础。

1.1

那么,为什么“天行,健”,君子就应该“自强不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须从《周易》中的“健”字入手。

“健”字在《易传》中共出现了15次。其中,《彖传》中出现了10次,《象传》、《文言传》、《系辞传》中各出现了1次,《说卦传》中出现了2次。除《说卦传》中有一条是指震卦外,其余14条均是指三画卦乾而言的,如《乾·象传》、《乾·文言传》、《需·彖传》、《讼·彖传》、《小畜·彖传》、《泰·彖传》、《同人·彖传》、《大有·彖传》、《无妄·彖传》、《大畜·彖传》、《夬·彖传》等。这些材料中的“健”字,基本上都是用来解释卦象中的三画卦乾的。可见,“健”是乾卦所独有的品格之一。

另外,在《周易》中,还有几个六画卦中含有三画卦乾,但《易传》并没有以“健”来解释它,如《履》、《否》、《遁》、《大壮》、《姤》等。不过《否》之《彖传》曰:“内柔而外刚。”《大壮》之《彖传》曰:“刚以动。”《姤》之《彖传》曰:“柔遇刚。”均是用“刚”字来解释乾卦,说明“刚”也是乾卦的主要品格。

《易传》以“刚”释乾,是有它的原因的,那就是在它看来,乾是阳类属性的总代表,用《系辞传》的话说,即“乾,阳物也”。因此,乾卦的卦象全部是由阳爻组成的(无论是三画卦还是六画卦),可以说是纯阳之体。而乾卦之外的其他卦中的阳爻,其性质自然也就反映或分有了乾的性质。或者换句话说,《周易》六十四卦,无论是哪一卦,其中的阳爻,都在该卦中彰显着乾健之性的作用,不管这种作用是否适当。

要而言之,乾的品格为“刚健”。

那么,为什么在《周易》中乾卦的品格为“刚健”呢?这是因为乾在《周易》中象征天,乾的基本取象为天。请看下面的例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传》)

云上于天,需。(《需·象传》)

天与水违行,讼。(《讼·象传》)

风行天上,小畜。(《小畜·象传》)

……

组成《需》卦和《讼》卦的两个三画卦分别是乾和坎(位次不一样),据《说卦传》,乾为天,坎为水,又为云,所以两卦的《象传》分别谓之“云上于天”、 “天与水违行”。组成《小畜》的两个三画卦分别是乾和巽,据《说卦传》,巽为风,所以《小畜》卦的《象传》谓之“风行天上”。其他如《履·象传》、《泰·象传》、《否·象传》、《同人·象传》、《大有·象传》、《无妄·象传》、《大畜·象传》、《遁·象传》、《大壮·象传》、《夬·象传》、《姤·象传》等,也都是以乾之取象为天,并以此而立说的。

1.2

那么,为什么《周易》要把天作为乾的取象,并用乾象征天呢?这个问题说来复杂,大体而言,与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有关。让我们先来看一段材料:

天有纯刚,故有健用。今画纯阳之卦以比拟之,故谓之象……天行健者,行者运动之称,健者强壮之名。乾是众健之训……偏说天者,万物壮健,皆有衰怠,惟天运动日过一度,盖运转混没,未曾休息,故言天行健。(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一)

这是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一书中解释《乾》卦的《象传》时说过的一段话,大意是,天有纯刚的属性,所以有刚健的功用。《周易》用三个(或六个)阳爻象征它,也正是为了以此模拟天的刚健。而天之所以有这种刚健的属性,乃是由于它周流运转,没有停息的时候;在在生动,没有衰竭的时候。孔颖达在该书中还引用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刘表的解释说:“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故云天行健。此谓天之自然之象。”很显然,孔颖达所谓的“惟天运动,日过一度”也好,刘表的“天体之行,昼夜不息”也好,他们都是在以天文学意义上的天为根据,解释乾卦“刚健”之性的来源。类似的解释还有很多,如三国时期的著名易学家虞翻就曾用“天一日一夜过周一度”解释“自强不息”(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古代,天文学是相当发达的,据传早在黄帝时期,就曾“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史记·历书》)。到了尧帝的时代,便已形成了“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尧典》)的较为成熟的历法系统。至于夏商周三代,天文历法就更是趋于完善了,如殷商王朝以干支纪日,周而复始,一年12个月,并有置闰;同时还对日食和新星等异常天象有所记录。这些无疑对成书于西周初年的《周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周易》本属于筮占类著作,但由于它的筮占是透过由阴爻阳爻组成的卦画及卦画所组成的卦象来完成的,所以,其中也明显地吸收了许多星象学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例如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就曾经利用天文学的知识,对《乾》卦作出过颇具特色的解释。李镜池先生受此启发,释《乾》卦的“龙”字为龙星,并认为“潜龙”就是秋分的龙星。(参见李镜池:《周易通义》,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其他如“月几望,吉”(《归妹》六五);“宜日中”(《丰》);“日中见斗”(《丰》六二、九四);“日中见沫”(《丰》九三),“月几望,马匹亡”(《中孚》六四)等,也分明是与天文星象有着密切关系的话语。诚如《系辞传》在记述八卦的起源时所说的,“仰以观于天文”,“仰则观象于天”,“天垂象,见吉凶”,等等。乾卦的取象于天,也正与此有关。可以说,《周易》是用一种新的方式,从新的角度对古代天文学的部分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吸收。这也为以后的易学家们借助于天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来诠释《易》辞(如汉代的卦气说)提供了根据。

然而,《周易》用新的方式,从新的角度对古代天文学的部分成果进行的总结和吸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对自然天象的类比或模拟上,而是更进一步,以拟人的手法,从哲学的高度对自然天象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和精神进行了概括。《易传》所谓的“天行,健”,就是利用《乾》卦的符号特征对天的刚健品格作出的概括。《乾》卦的《彖传》说: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是一段十分优美的文字,《彖传》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概括了《乾》卦的特性。如果把它翻译成现代语言,即

伟大啊乾元,万物资取它才有开始,而它则本之于天。云气飘动甘雨降临,万类在流动中成形。太阳一出一入,六个爻位适时完成。因时制宜驾乘六条巨龙巡游天空。天道变化,决定了万物的命运和本性。保持那本来的和谐,才可能合宜贞正。它始生万物,使普世获得安宁。

这是一种多么盎然充沛的力量啊!难怪《象传》要用“天行健”来概括它了。“资始”,是指万物因它而有开始。明朝的著名易学家来知德解释说:“乾元乃天德之大始,故万物之生,皆资之以为始”,“资始者,无物不有也;统天者,无时不然也。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此乾元之所以为大也”(《周易集注》)。这是说,宇宙之中没有什么东西不是靠着“乾元”来开创、来开始的。

然而,“始”还不等于“生”,因为它还不能赋予生命以完整的形式,还需要“至哉坤元”的配合,才能使“万物资生”乾的一切品格都需要由坤来成就,本章只说乾,故不及坤。详见本书第二章。。所以,“乾元”“资始”,不是“创始”,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创世之始。也正因为这样,它才不像基督教的上帝那样,只工作了六天,就把一切都造出来了参见《圣经·创世记》。。相反,它需要具备“无物不有”、“无时不然”的品格,在宇宙变易的历程中生生相因,赓续不已,这就是《周易》所谓的“生生”,用《系辞传》的话说,这叫“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天道的“资始”和生生不息,使之具备了刚健中正的品格和能动进取的精神,《周易》称之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临·彖传》);“乾元者,始而亨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文言传》)。

1.3

《周易》感慨天道刚健中正的品格和能动进取的精神,除了是要正确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即以天德为依据、为榜样,提升人类的德性层次,以使君子“崇效天”而“自强不息”。

在《乾·象传》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君子以”三个字是很值得玩味的。它表明,人类德性的提升,一方面需要经验层面的模仿对象(“天行”);另一方面又需要理性层面的主体自觉(“君子以”——君子应当);同时还需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内化“对象”(天)的品格力量,丰富主体自觉的内容,并在二者的圆融中充沛自我,以使之成为彰显人类品格魅力的大本大原。

《周易》十分重视并特别强调人类对于天地之道的模仿,我们甚至可以说,其观物取象,设卦系辞,正是为了拟诸天地之道而形容之,以为人类行为做样板。如曰:

崇效天,卑法地。(《系辞传》)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传》)

……

而一部《象传》,几乎完全是为从直观经验的层面提升人类的德性而作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传》)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传》)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象传》)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象传》)

……

在这里,天地自然毫无疑问的是靠着它的品格魅力,成为人类效法的榜样的。而这种榜样,其作用又是凭借着人类的认知能力,经过一番特殊的符号化(卦爻符号)之后来表现出来的。比如天的刚健之性,就是透过由纯阳爻组成的乾卦的解释功能,而成为人类内化天之刚健品格的哲学依据的。因此,《周易》强调的“崇效天,卑法地”,既不同于宗教意义上的“顺服”,也不同于相对主义者(如庄子)的“蔽于天而不知人”(即只是片面强调人对天的顺应,而看不到人本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它是靠着主体的自觉,和对天道的体知诠解,以及在生命活动中的践行落实,来不断实现着天人之间的德性互动。

1.4

通观《周易》,至少有四种德行与乾健之德有关,它们分别是:自强精神、日新精神、拼搏精神和浩然正气。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自强精神源于天之刚健的品格,这种品格内化为人的德性之后,就有可能发为人之自强自尊的德行,并因而成为人之自强自尊的精神动源。“自强”,孔颖达解释为“自强勉力”(《周易正义》卷一),今人张岱年先生说:“自强即是努力向上、积极进取。”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见《文化论》,85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自强”就是自我肯定、自我勉励、积极向上和矢志不渝。自我肯定,主要是指肯定自我价值,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意志,对自己充满信心。张岱年先生说:“在古代哲学中,与刚健自强有密切联系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和为坚持原则可以牺牲个人生命的思想。”同上。在这方面,最具典型意义的大概要属孔子了,孔子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肯定人人具有独立意志;又赞扬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即赞扬他们坚持独立人格;同时还特别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认为为了实行仁德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这些都表现了其刚健自强的人格魅力。

正是由于孔子具备了上述的品格,所以他一生求道,从容不迫,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从来没有气馁过。

据《淮南子》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地被困,七天之中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但孔子却从不间断弹弦放歌。有一回颜回在外面捡野菜,听到子路与子贡一块发牢骚说:“我们的老师在鲁国被人给轰出来了,在卫国偷偷摸摸地不敢声张,在宋国则遭到他人的追杀,现在又困在了陈、蔡之地。杀老师的人无罪,侮辱老师的人得不到禁止,而老师却弄弦放歌,从不间断,难道君子对于这些遭遇就不觉得羞耻吗?”颜回听到他们的牢骚,不知道如何回答,就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停止了弹唱,脸色凝重地叹了口气说:“由和赐,真是小人呀,你把他们叫进来,我要教训教训这两个家伙。”子路与子贡来到老师的面前,子贡先说道:“我们到了这等地步可以说是穷困之极了吧。”孔子反驳道:“这是什么话?君子的达是达于道,君子的穷是穷于道,现在我孔丘虽然生逢离乱之世,但却抱持着仁义之道,坚守着我的理想,怎么能说是穷困之极了呢?反省自己,在道的体认方面没有亏欠;面临艰难,在德的修养方面没有闪失。冬天到来的时候,霜雪降下的时候,我才更加知道松柏的茂盛和品格。过去齐桓公遭无知之乱而出奔莒,晋文公遇丽姬之谗而出过曹,越王勾践与吴战而败,卧薪尝胆于会稽之山。他们都没有为眼前的不利所吓倒,相反却自励自省,终于复国。现在在陈、蔡之地遭受这点儿困难,对于我孔丘来说,不也是一种幸运吗?”孔子说罢,志气高昂,继续弹琴唱歌;子路则受老师的感染,激动不已,随着老师的歌声跳起舞来。子贡叹道:“老师的圣德如天之高广,如地之厚博,我哪里理解得到啊!”处困而强,矢志不渝,“霜雪既降”,始“知松柏之茂”,这难道不是一种可以与日月同辉的伟大人格吗!——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孔子。

与刚健自强相关联,乾健之德的另一种表现为“日新精神”。日新就是日新其德,如《系辞传》所说:“日新之谓盛德。”君子刚健自强,积极进取,自然会日新其德,勇往直前的。德性的修炼,不像用铁水铸器具,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积薄为厚,积卑为高”(《淮南子·缪称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伴随人之一生的事情。如孔子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谓“日滔滔以自新,忘老之及己”(《淮南子·缪称训》)。宋代思想家说:“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二程集·畅潜道录》)就如《乾》卦九三爻辞九三,指《乾》卦的第三爻。详见附录“《周易》概说”。按:后文出现的类似情况,请参考附录,文中不再一一注出。所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即君子整天都要振作精神,进德修业,不知疲倦,直到夜间仍须谨慎小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人类效仿并内化天之刚健自强、日新不已的品格,同时也就成就了自己刚毅勇敢的拼搏精神。这种拼搏精神具体表现为“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永恒追求和“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纯诚心志。我想再也没有比“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更能形象地体现这种精神的了,这个故事,反映了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刚健德性的真实写照。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全集》,第6卷,1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浩然正气是与人的自尊自信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它也源于人的刚健自强的品格修养。它具体表现为人的正直、气节和精神气概、操守涵养,又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而由于这种气“至大至刚”,所以它能造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宋朝的宰相、民族英雄文天祥作过一首《正气歌》,用诗的形式和语言对“浩然之气”进行了描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

已故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文天祥的《正气歌》不仅是用墨汁写的,而且是用鲜血写的[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文天祥的身世经历,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热门推荐
  • 暧昧

    暧昧

    【本文已经参加半价促销活动】她,冷漠得可怕,却又安静得让人怜惜的女子,自认为坚强到变态,姐姐出差,不得不和那个冰山姐夫独处,由此拉开了凄美的爱情篇章。他,冷酷得可恨,却又痴情得叫人同情的男子,高高在上的心早已迷失,遭遇老婆出轨,让她最疼爱的妹妹成为自己复仇的工具,却原来只是爱的借口。她爱的是弟弟,却遭遇哥哥的纠缠,爱情于她,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他四处找她的时候,又怎么会知道,她被自己的哥哥囚禁在身边,他不知不觉沦陷,想要好好爱她的时候,却误会她怀了自己弟弟的孩子,最后又是什么,让她成为千夫所指,不得不转身离开……当她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丑小鸭已经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她是极富盛名的私房菜馆老板,是电台饮食节目的美女主持。都说,每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总有一群成功的男人,那一群成功的男人中,野性的猎豹,腹黑的狐狸,究竟谁才能赢得佳人芳心?精彩对话1:“别忘了,你现在是我的女人,最好乖乖的听话,不要忤逆我的意思。”男人拍着女人的面颊说。“哼,这都什么时代了,你以为上过一次床,我就要乖乖地围在你身边,以你为天?”女人轻笑。“昨晚可是你的第一次,而我是你的第一个男人,听说女人对她的第一个男人都会念念不忘。”他邪魅地掐着她的下颌说。“第一次?呵,给牛郎和给你有什么区别?哦,真的有区别,谢谢你昨晚的免费服务。”精彩对话2:“我可以不爱你,但是你必须爱我。”他翻身将她压在身下。“我要是爱上你,我就是天下最贱的女人。”她仰着头,倔强地看着他。“我会如你所愿的。”他自信地笑。“别那么得意,即使爱上你,我也会离开你的。”她不服输地说。推荐新文《前夫来袭》《休掉鬼老公》
  • 一生的忠告

    一生的忠告

    查斯特菲尔德留给世人最宝贵的财富,除了他非凡的外交才干,还有他集几十年心血写给其子菲利普?斯坦霍普的家书。菲利普未满6岁,查斯特菲尔德便开始给他写信,向他传授做人的基本准则、进入上流社会的礼仪风范,以及成就事业的基本学识和技巧。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之下,菲利普也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交家。
  • 超级落榜生

    超级落榜生

    高考落榜不可怕,只要心中有天下。万抗,一个高考落榜生,赫然进城。带着点狡黠,当然更凭实力,能屈能伸,他一路亨通……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不过,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 催人泪下的一幕

    催人泪下的一幕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凤凰蛋:腹黑上神VS大白鸟

    凤凰蛋:腹黑上神VS大白鸟

    传闻白衣凤凰英勇善战,唯独掉下忘川后记性不好,见一个忘一个。传闻白衣上神只记得长的好看的美男,见一个喜欢一个。传闻……凤栖喝着酒卧在竹塌上:“咦,说的是我?我明明一千年不曾迈出栖凤山。”华莲:“上神可记得在下?”凤栖:“哦,老身记得你,你长得很好看。”华莲:“是的,你记得我,所以你爱我。”凤栖:“咦,说的是我?我明明自断情根,断情绝爱。”佛曰:花开并蒂,步步莲华。不可说啊,不可说。凤凰蛋书友群欢迎大家:398599680叩门砖:书中任意人名新书(懒仙下凡:一睹定三生)已发,木木哒
  • 雨夜里的星星沙

    雨夜里的星星沙

    一段水晶般透明的爱情,无往而不胜的女孩子明晓溪同时遇到了两个令人心痛的少年,孤独脆弱的冰,温柔优雅的澈。无法选择却又不得不选择,爱是什么,怎样才是最完美的结局?言情小天后明晓溪联合超级新人diddl、叮叮告诉你最后的答案
  • 强娶:boss只爱再婚妻

    强娶:boss只爱再婚妻

    寄人篱下,夏若希备受欺凌,处处忍让,她只想安安静静的等到男友留学归来。却不料,那渣男竟用自己的血汗钱跟别人结了婚。她的人生第一次陷入了绝望。不料慕子皓突然出现,陪着她,保护她,使她走出阴影。一枚戒指一次求婚,就让她稀里糊涂的答应婚事。单纯的她,面对居心叵测的婆婆,深不可测的公公,野心勃勃的大哥,刁蛮骄横的小姑,还有痴心她人的丈夫,心力交瘁却依旧坚持,他却在这时候用一句假结婚让她完全坠入谷底,他所谓的结婚,竟只是他继承公司的跳板,更是在为了他娶回初恋铺路!一气之下,夏若希签下离婚协议书,离开了伤心地。本以为噩梦就此结束,没想到三年后,他再度出现,打破她好不容易恢复平静的生活……
  • 吃药小窍门

    吃药小窍门

    日常生活中,食疗吃药小窍门。如:治感冒发烧:生嚼大蒜治感冒:可把鲜蒜瓣含于口中,生嚼不咽下,直至大蒜无辣味时吐掉。连续用3瓣大蒜即可见效。一般用于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病症。
  • 我的男人两千岁

    我的男人两千岁

    林艾第一次见到时涵,她的车撞到了他,他却突然消失了;第二次见到他,他竟然是她新来的上司;这第三次见面么,她拉起他就走!多年后,林艾感叹道:实践告诉我,遇到好男人要趁早下手哦!尽管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