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300000004

第4章 不茍第三(2)

君子如果自身廉正的话,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就与他相附和;君子自己的学说如果完善的话,与他观点相同的人就会应和了。因此,马一鸣叫就有别的马附和它,牛一鸣叫就有别的牛来附和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由于牛马聪明,而是自然情形就是如此。因此,刚洗过澡的人总要在穿衣服前抖一下自己的衣服,刚洗过头的人总是在戴帽子之前弹一下自己的帽子,这是人之常情啊。谁愿意让自己的干净的脸容受到别人的玷污呢?

[原文]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是何邪?则操术然也。故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①于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

[注释]

①论:通“伦”,比较的意思。

[译文]

君子保养身心,没有比真诚更佳的了,办到了真诚不欺,那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只要维持仁德,只要奉行道义就行了。真心实意地维持仁德,仁德就会在行为上体现出来,仁德在行为上体现出来,就显得神明,显得神明,就能感动别人了;真心实意地推行道义,就会变得理智,理智了,就能明察事理,明察事理,就能改变别人了。改造感化交替起作用,这称为天德。上天不说话而人们都崇尚它高远,大地不说话而人们都崇尚它深厚,四季不说话而百姓都懂得春、夏、秋、冬变换的时期。这些都是有了常规因而实现真诚的。君子有了极高的德行,虽沉默寡言,人们也都明白;没有布施,人们却亲近他;不用发火,就很威严。这是遵从了天道因而能在独自一人时也慎重不苟的人。君子改造感动人之道是这样的:如果不诚恳,就不能慎独;不能慎独,道义就不能在日常行动中体现出来;道义不能在日常行动中体现出来,那么尽管发自内心,体现在脸色上,发表在言论中,人们还是不会顺从他;尽管顺从他,也一定迟疑不决。天地要算大的了,不真诚就不能孕育万物;圣人要算明智的了,不真诚就不能感动万民;父子之间要算亲近的了,不真诚就会疏远;君主要算高贵的了,不真诚就会受到轻视。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只要立足于真诚,同类就会聚集来了;维持真诚,会获得同类;失去真诚,会失去同类。保持真诚而得到了同类,那么感化他们就容易了;感化他们容易了,那么慎独的风气就能流行了;慎独的风气流行了再紧抓不放,那么人们的真诚就形成了。人们的真诚形成了,他们的才智就会完全发挥出来,永远地使人们趋向于真诚而不恢复到他们邪恶的本质上,那么他们就全部被感化了。

君子地位高贵而心志谦恭,心思细密而本事强大,他所听到的看到的是很近的,但所听到的所见到的又是很远的。这是为何呢?是他所掌控的方法使他如此。千人万人的情况,就是一个人的情况;天地开始的情况,就是今天的情况;历代君王治国的方法,就是现在君王治国的办法。君子审察现在君王的办法,并将它与历代君王的方法相比较,就能够像端坐拱手一样从容地谈论了。推究礼义的纲纪,辨别是非的界限,总揽天下的要领,管理天下的百姓,就像指使一个人一样。因此,所掌握的方法愈简约,所治理的事就愈多。五寸的矩,能够穷尽天下的方形。因此君子不必走出内室而天下的事情却全部集中在他那里,是他所掌握的方法使他可以这样。

[原文]

有通士者,有公士者,有直士者,有悫士者,有小人者。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①,若是,则可谓通士矣。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矣。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甚,若是,则可谓悫士矣。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欲恶取舍之权: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虑其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夫富贵者则类傲②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鳅不如盗也。

[注释]

①辨:通“办”,治理。②类傲:统统加以傲视。

[译文]

有通晓事理的人,有公正无私的人,有耿直爽快的人,有拘谨诚实的人,还有小人。上能敬重君主,下能爱抚民众,事情来了能对付,事件发生了能够处置,像这样的就能够称为通达事理的人了。不在下面互相勾结去玩弄君主,不向上迎合君主去迫害臣民,有了分歧争执,不因为个人的利益去陷害他人,像这样的就能够称为公正无私的人了。本身的优点,君主尽管不知道,也不将它欺瞒君主;本身的短处,君主尽管不知道,也不靠它骗取奖赏;长处短处都不加遮掩,将真实的情况积极地说出来,像这样的就能够称为耿直爽快的人了。说一句平常的话也必定诚实可信,做一件平常的事也必定小心谨慎,不敢独行而仿效流行的习俗,也不敢做自己特别喜欢的事,像这样的就能够称为拘谨老实的人了。说话常常不能让人信服,行为常常不忠贞,唯利是图,没有他不去倾轧的人,像这样就能够称为小人了。

公正产生明智,偏心产生愚昧;端正谨慎产生通达,欺诈虚伪产生壅塞;诚实信任产生神明,大话自夸导致糊涂。这六种相生,君子要慎重对待,这也是禹和桀之所以不一样的地方。

衡量是追求还是厌恶,是摄取还是舍弃的标准是:看到能够追求的东西,要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可能带来的厌恶的后果;看到能够得利的事情,要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可能导致的危害;两方面比较衡量一下,仔细地考虑一下,然后决定是追逐还是厌恶、是摄取还是舍弃。这样,就常常不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了。凡是人们的祸患,往往是由于认识的片面性而伤害了自己:一看见能够追求的东西,就不考虑它可能带来的厌恶的一面;一遇到能够得利的事情,就不去反省一下它可能导致的危害。所以,行动起来常常失足,一旦做了肯定受辱,这就是由于人们认识的片面性而导致的祸患啊。

别人所厌恶的,我也厌恶它。对那富贵的人全部加以傲视,对那贫贱的人全部给予安抚,这种行为并不是仁人的感情,这是奸邪的人在黑暗的社会里用来获取名誉的办法,没有比这再阴险的了。古书上说:“欺世盗名的人还比不上偷窃财物的贼。”田仲、史鳅还不如贼。

同类推荐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医女芳华:我的调皮八王妃

    医女芳华:我的调皮八王妃

    穿越了?哦哦,好吧。为了一个薄情男子自尽?哦哦,好吧。等等,除了一个爱得死去活来的臭男人,为什么还必须要面对着街坊四邻的指指点点啊!还有那个抢了别人心上人的公主,你真是太LOW了好伐?抢过去了就算了,竟然还要背地里下黑手!想要我的命啊?可没那么容易~我堂堂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清宫戏的狂热爱好者,难道连你这么一个小角色都对付不了了吗?太天真了好吗!唉唉,那边那个冷面王爷,看过来好吧,我好稀饭你啊!
  • 剑神独尊

    剑神独尊

    内力被废,反而以外功重塑武者肉身,天赋少年被流星意外砸中,修成奇特魂体,闯仙魔遗址,收复灵兽,踏仙戮魔,重新踏上强者之路
  • 一朝为妃:丑女鬼七

    一朝为妃:丑女鬼七

    只是在妹妹的墓碑前睡着,再醒来时竟然在一个陌生的朝代。她以为是妹妹的惩罚,于是满心的愧疚希望可以弥补自己的犯下的错。她带着脸上的毒瘤入朝为妃,要的只是可以保护她想保护的人。然后深宫之内,步步为营,她要面对那个喜欢找她麻烦的皇帝,对付那些视她为蝇虫的女人,可是这些不重要。是不是真的是妹妹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路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江山,美人。他要的究竟是什么。(本故事纯属虚构,绝无雷同,请勿模仿)
  • 后来

    后来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系《名家经典珍藏》系列之一,收录了以“问题小说”而名噪五四文坛的冰心的五十三篇小说,从写于一九一九年九月的《两个家庭》到一九八八年八月最末一篇《干涉》,时间跨度整整七十个年头,“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与呻吟,有压迫与呼喊……”
  • 我是女兽医

    我是女兽医

    女兽医?少见,少见,真少见,还会现在最流行的穿越,还被穿越到兽兽世界,真的不淡定了,这是怎么一个世界,看我一名女兽医怎么混的风生水起,逍遥一世。桌边喝着茶的狐步桂见我醒来,放下手里的茶,走到床边,色咪咪的打量着我的全身,说道:“小美人儿,你终于落到我手里了吧!你还是乖乖跟了我的好!”看着他那两只不安分的爪子就要摸上我的脸,我把脸撇向一边,挣扎了起来。“没用的!你不要白费力气了!”“你到底想怎么样?”我朝它吼道。“怎么样?我狐步桂想要的人,还没有得不到的。”说着就向我扑过来,“滚开!滚开!”我大声嘶吼着。在他压到我身上的那一瞬,我真的很恨自己,为什么会穿越到这里?为什么总是好心去救那些本该有他们自己命运的兽?为什么我没有内力?没有法术?没有自保能力?
  • 明枭

    明枭

    现代人余风睡梦中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晚期,自己也成了山东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如何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成为时代的风云儿,且看笔者为你娓娓道来...
  • 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

    综观这几年来的女性小说创作,举起了鲜明的女权主义旗帜;另一方面,她们处处与这个世界构成一种敌对关系,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尤其是对性别的敌视更是成为她们行文的唯一视角。我们碰到的是这样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一方面,文学是感受心灵创伤最深的艺术门类,许多有才华的女性作家以其独语方式彻底解构了作为主流话语的男性文化视阈,恐怕女人最能以其细腻的艺术感受去表白心灵创伤的痛苦。再就是消解一切文本的价值意义,而作为人,使小说走向极端个人化的写作道路。然而这种表述在不同的女人那里则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