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300000002

第2章 修身第二

[原文]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①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扁善之度②,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③,少见曰陋。难进曰促,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耗。

[注释]

①存:省问。②度:道。③闲:博大,这里指见识广博。

[译文]

看到好的品行,必定要认真地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好品行;看到不好的品性,必定要怀着忧虑的心情反省自己。自己若是有了好的品行,必定要坚定不移地加以珍重;自己有了错误,必定要想到会因此受害而痛恨自己。因此,批评我而又用恰当的方法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用恰当的方法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对我阿谀奉迎的人,是残害我的人。因此,君子敬爱自己的老师而亲近自己的朋友,痛恨那些残害自己的人。喜爱好的品行而没有尽头,能接纳别人的建议和教训,即使自己没有想到要进步,怎么可能不进步呢?

小人却不是这么做的。已经十分混乱了,还讨厌别人责备自己;已经够不好了,却想让他人说自己是个贤者;内心和虎狼一样残暴,所作所为和禽兽一样残忍,却又不许别人指责自己。接近那些阿谀奉迎的人,疏远那些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嘲笑那些帮助自己改正过错的人,把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作为陷害自己的人。尽管他不想走向灭亡,又怎么能够不灭亡呢?《诗经》上说:“既吹吹捧捧,又相互毁谤,这就是一种悲哀啊!为自己出谋献策的,都不去照做;对自己进行残害的,都照着做。”说的即是这个道理啊!

遵守善行的法度,用来调养血气,保养身体,就能够跻身彭祖之后;用来修身,当作自已的名号,就可与尧禹相配。既适宜顺境,又利于处在逆境当中,就是礼义与诚信。凡在血气、意志、思虑方面,遵循礼义就能明正通达,不遵守礼义就会荒谬错乱、松弛散漫;在饮食、衣服、居处、言行、举止方面,遵守礼义就能协调和谐,不遵守礼义就会随时出现危险;在容貌、态度、进退、趋行方面,遵守礼义的就会温雅,不遵守礼义就会显得傲慢、固执、邪僻不正,像乡野之人一样粗犷。因此,做人不注重礼义就不能生存;做事不注重礼义就不会有成就;国家不注重礼义,就不会安宁。《诗经·小雅·楚茨》说:“礼义超过法度,笑话终必百出。”说的即是这个意思。

用美好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称为教导,用美好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称为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称为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称为阿谀。是就说是,非就说非,这称为明智;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称为愚蠢。中伤贤良称为谗毁,陷害贤良称为残害。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这称为正直。偷窃财物称为盗窃,隐瞒自己的行为称为欺诈,轻易乱说称为荒诞,进取或退止没有个定规叫作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的称为大贼。听到的东西多叫作渊博,听到的东西少称为浅薄。见到的东西多叫作开阔,见到的东西少称为鄙陋。难以进展叫作迟缓,容易忘记称为遗漏。措施简少而有条有理称为政治清明,措施繁多而又杂乱无章称为昏乱不明。

[原文]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剂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①,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也。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②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体倨固而心执诈,术顺墨而精杂污,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

行而供翼,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注释]

①悫(què):诚实。②术:通“述”,遵循。

[译文]

调和性情、修养身心的办法是:血气方刚的人,用平静的方法来调理;思虑过密城府太深的人,用平易温和的方法来调理;有勇无谋的人,帮助他循规蹈矩;行为轻率的人,就用动静有法来教导他;心胸狭隘的人,就扩大他的胸怀;思想卑鄙的人,就激发他昂扬的意志;平平庸庸的人,就用良师益友来改善他;懒散放荡的人,就晓之以利害,使他警惕;单纯朴实的人,使他行为合乎礼乐,启发他深思熟虑。凡是推行了调理性情的方法,没有比遵守礼法更直接的了,没有比得到良师的指导更重要的了,没有比用心专一更奇妙的了。这就是调理性情、修身养性的方法。

志向完美就藐视富贵;以道义为重就轻视帝王公卿;内心常常反省,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记载:“君子奴役外物,而小人为外物所奴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劳累而内心舒适的事,就去做;利益虽少而道义却多的事,就去做。侍奉昏聩的君主尽管通达显贵,也不如侍奉困顿的君主而顺从潮流。因此,优秀的农夫并不由于水旱灾害就放弃耕耘,优秀的商人并不由于买卖亏本就不进市场,有学问的人并不因为穷困潦倒而对道义有所松懈。

身体力行恭敬而心存忠信,遵循礼义而性情仁爱,这种人行遍天下,尽管困顿于四方边远蛮夷之地,人们也无不尊敬他。遇到劳苦的事就争先,遇到让人快乐的事就谦让,谨慎忠诚,严守法度而行为安祥,这种人走遍天下,尽管困顿于四方边远蛮夷之地,人们也无不相信他。身行傲慢固执而心术恶毒狡诈,行为柔顺晦暗而性情卑劣,这种人行遍天下,尽管显达于四方,人们也无不轻视他。遇到劳苦的事就偷懒畏缩逃避,遇到使人快乐的事就得意忘形地一味获取,邪僻而不谨慎,贪图奢欲而不善良,这种人走遍天下,尽管显达四方,人们也无不厌恶他。

行走时恭敬谨慎,不是因为害怕陷入烂泥里;走路时低头,不是因为恐惧撞上东西;两人对视,先俯身行礼,并不是害怕对方。这乃是因为君子想要修养自身的德行,不想由于这个得罪于世俗之人。

[原文]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

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①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注释]

①厌:同“压”,堵塞。

[译文]

骏马一天跑千里之远,劣马走十天也能够达到。但如果要走非常远的路程,追赶无限,那么尽管跑断了骨头,累断了脚筋,恐怕一辈子也不可能完成。因此,如果有个终点,千里的路程尽管很远,也不过是走得慢一点或快一点,有的先到有的后到,谁不能到达呢?不懂得人生道路的有限性的人,难道想要穷尽无限的世界,追逐无限的目标吗?还是也有个尽头呢?

那些对“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等命题的考察,不是不深入,然而君子不去争辩,是因为知道人生的有限啊;新鲜怪异的行为,做起来不是不难,但是君子不去做,正是因为有所约束啊。因此学者们说:“我尽管晚些出发,只要他们有尽头,也就等于在停下来等我。我赶上去靠近他们,那也就不过是或迟或早,或前或后一些罢了,为何不能同样到达目的地呢?”

因此,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尽管瘸了腿的老鳖也能走到千里之外;一筐一筐不停地积聚泥土,山丘也最终能堆成;塞住水源,疏通沟渠,长江黄河也能够流干;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骏马拉车也很难走到目的地。每个人的资质相互之间相隔遥远,但哪会像瘸了腿的老鳖和六匹骏马之间的差别大呢?因此,瘸了腿的老鳖可以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却不能到,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老鳖一直做下去,骏马不去做罢了!

路程再近,不走就永远不能到;事情再小,不做就永远不能成功。人们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空闲时间,肯努力的人尽管再笨,他的成就和聪明人相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原文]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①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之谓也。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惕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虽陷刑戮可也。

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②,天其不遂乎!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③而血气不惰,功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注释]

①齐:敏捷。②过:通“祸”,祸患。③燕:通“宴”,安逸。

[译文]

喜欢礼法而能依其行事的,是士;志向坚定而能身体力行的,是君子;思虑敏捷而不干枯的,则是圣人。人没有礼法,则无所适从;有法而不知其深义,则茫然无所遵循;依据礼法,又能深明其统类,然后才可优游不迫啊。

礼,是用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以端正礼法的。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没有老师,我怎么懂得礼是这样的?礼是怎样规定的就怎样做,这即是天性安于礼;老师怎样说就怎样做,这就是智慧同老师相同。能做到情安于礼,智慧就像老师,这就是圣人。因此,违背礼,就是不以法度为法度;背离老师,就是不以老师为老师。不遵从师法的教导和规定去做,而喜爱自行其事,这就如同让瞎子辨别颜色,让聋子分别声音,除了悖乱狂妄之事,干不出别的了。因此学习的根本之处,在于礼法。至于老师,则是以其言行来给人们做榜样的,最为尊贵的是教人们安心这样去做。《诗经》上说:“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然而它是合乎老天的自然法则的。”说的即是这个意思。

诚恳端正,敬爱长者,能够称为好青年;加上好学、谦逊、机敏,就只有与他相等的人没有能超出他的人,就能够成为君子了。偷懒懦弱怕事,没有廉耻而贪爱饮食,就能够称作恶少,再加上放纵凶顽而不顺情理,阴险害人而不敬爱兄长,就该称为很坏的年轻人了,这种人尽管遭受刑杀也是应该的。

尊敬老年人,那么正值壮年的人也会来归服;不轻视欺侮处境穷困的人,那么通达显著的人也聚集靠拢来了;暗中做好事布施给别人而不求回报,那么贤能的人和无能的人都会集中靠拢过来。人有了这三种品行,尽管犯了大的过失,老天可能也不会把他毁灭掉吧!

君子对于利益的追逐是漫不经心的,他对于祸患的发生也是很早就做好准备的,他对耻辱的避免也是十分恐惧的,他对道义的奉行也是十分勇敢的。

君子尽管贫困潦倒,但志向远大;尽管荣华富贵,但谦恭从容;尽管安逸,但精神不懈;尽管疲倦,但容颜不衰;尽管发怒,但不过分处罚别人;尽管喜悦,但不过分奖赏别人。君子贫困而志向远大,是由于他要弘传仁爱;荣华富贵而谦恭从容,是由于他要削减盛气;安逸而精神不懈,是由于他所做的事符合礼法;疲倦而不无精打采,是由于他喜欢礼仪;发怒而不过分惩罚别人,喜悦而不过分赏赐别人,是由于他奉行礼法而超过私情。《尚书·洪范》中说:“没有个人的爱好,只有遵从先王之道;没有个人的好恶,只有遵从先王之路。”这是说君子能用公理道义战胜个人的一己私欲。

同类推荐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热门推荐
  • 藏地密码1

    藏地密码1

    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从西藏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全球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通天武神

    通天武神

    破落家族废柴弟子江南,不甘为人后,逆天崛起!身怀宝塔,独尊十二力,披荆斩棘,终成通天之道。手握金石,帝尊十二诀,乾坤苍穹,妖魔仙道,我通天武神之怒,谁人敢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续红楼浮生梦

    续红楼浮生梦

    她,本是遗落世间一株孤傲的羸弱小草,因他的怜惜眷顾一朝飞上九重天。他,本是九天之上的王者,一次回眸,便换来与她永世无法割舍的羁绊。他,本是神瑛侍者只负责对她的灌溉,却因她的回眸一笑,从此将心失落。他,本是冰冷桀骜公子,只因一曲琴萧合鸣,便再也剪不断与她的丝丝相连。他,本是游戏人间的修行者,肩负神秘使命,只因一次意外,便写下这与她纠缠不清的缘。--------------本文慢热,是续写在宝玉成婚之后发生的故事,所以故事基本脱离了原著的框架,纯属YY之作。请亲耐心看下去,一定会发现这是个不错的故事!喜欢的多多支持~~谢谢!推荐:好友的新文::《红楼之黛心玉情》步行街
  • 异世称霸:呆萌王爷妖娆妃

    异世称霸:呆萌王爷妖娆妃

    一朝穿越,从对异世界的一无所知,到称霸异世界的商业王国。此间,再顺带拐个呆萌王爷玩玩,那感觉,一定不错!虾米?你这家伙想干什么?帮我穿衣服?啥?碰了下嘴就脸红成了苹果样?原来是个纸老虎呀!没关系,我来教你亲亲~~虾米?要姐负责?好吧,我不介意多个王爷做压寨相公。乖,别不好意思。我会好好疼你的哦。虾米?stop!站住!不准逃~~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决胜中考招招灵

    决胜中考招招灵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几个重要的人生关口。在初中阶段,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坎儿”,就是中考。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目标,为了使孩子能拥有良好的修养、光辉的前程,能立足于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即使中考只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但对家长来说,中考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对此,一位家长这样说道: “如今,高考门槛降低了,录取率逐年增高,对于考生年龄又放开了,年纪再大也能考,机会很多。可中考就不一样了,一锤子买卖,考砸了,也没有什么补救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帮孩子把好中考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朝为后

    一朝为后

    所有都知道她很柔弱,只是一个眷顾自己幸福的小女子。可是当她披上战衣撕杀战场的时候。当她披上凤袍指点江山的时候。谁还敢说她柔弱?!他,是她的夫君,位高权重,却不爱她。当他爱上她的时候,她的心却摇摆…他,是她的表哥,盖世英才,纵使有感情也只能掩埋。可是当一份揪心的遗嘱,一颗春药的药力,他们又会怎样?!他,飘然世外的琴师,却也是她曾经要以身相许的人。当他以医师的身份介入他们之间,局势又会怎样的变化?他,最不起眼的他,永远不离不弃的守着她,难道才是她的良人吗?________推荐自己的文文<倾城>不会让你失望的喔~~~已经完结啦``VIP文。。《邪君妖妃》应该也是不错的文`嘿嘿——————推荐好朋友糖糖宝贝:十六岁,我被迫嫁入豪门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