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200000056

第56章 襄公(6)

夏季,郑国的子展侵袭宋国。四月,诸侯进攻郑国。己亥日,齐国太子光、宋国向戌先到郑国,驻守在东门外。傍晚,晋国的荀到达西郊,向东袭击许国的旧地。卫国的孙林父袭击郑国的北部边境。六月,诸侯在北林见面,军队驻扎向地。又转向西北,驻扎在琐地。包围郑国后,在南门外阅兵显示军力,又有军队从西边越过济隧。郑国人畏惧,便向诸侯军求和。

秋季七月,各诸侯一块在亳地结盟。范宣子说:“盟书要是不谨慎,一定会失去诸侯。诸侯在途中疲劳不堪却没有获得成功,可以没有二心吗?”于是盟誓。盟书说:“但凡我们的同盟国家,不要囤积粮食,不要垄断利益,不要庇护别国的罪人,不要收留奸邪坏人,救助灾荒,安抚祸难,以统一善恶标准,辅佐王室。有人背离这些命令,司慎、司盟之神,名山、名川之神,各位天神,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的祖宗,明察一切的神灵诛戮他!让他失去民众,丧君灭族,灭亡国家。”

楚国的子囊向秦国请求出兵。秦国的右大夫詹领着军队跟从楚王,由楚王领着进攻郑国。郑伯前去迎接。丙子曰,进攻宋国。

九月,诸侯出动全部军队进攻郑国。郑国人派良霄、太宰石前去楚国,告诉他们郑国准备顺从晋国,说:“我由于国家的原因,不能怀念君王了。君王最好用玉帛安定晋国;不这样,那便用武力让他们畏惧,这都是我的愿望。”楚国人拘禁了他们。《春秋》记录说“行人”,是说他们是使者,没有罪过。

[原文]

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甲戌,晋赵武入盟郑伯。冬十月丁亥,郑子展出盟晋侯。十二月戊寅,会于萧鱼。庚辰,赦郑囚,皆礼而归之;纳斥侯,禁侵掠。晋侯使叔告于诸侯。公使臧孙纥对曰:“凡我同盟,小国有罪,大国致讨;苟有以藉手①,鲜不赦宥:寡君闻命矣。”

郑人赂晋侯以师悝、师触、师蠲;广车、车淳十五乘,甲兵备,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镈、磬;女乐二八。

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辞曰:“夫和戎狄,国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诸侯,诸侯无慝,君之灵也,二三子之劳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愿君安其东而思其终也。《诗》曰:‘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抑微子,寡人无以待戎,不能济河。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何废也。子其受之!”魏绛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礼也。

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鲍先入晋地。士鲂御之。少秦师而弗设备。壬午,武济自辅氏,与鲍交伐晋师。己丑,秦、晋战于栎,晋师败绩,易秦②故也。

[注释]

①藉手:借助。②易秦:轻视秦军。

[译文]

诸侯的军队在郑国东门显示军威,郑国人派王子伯骈求和。甲戌日,晋国的赵武进城跟郑伯会盟。冬季十月丁亥日,郑国的子展出城跟晋悼公结盟。十二月戊寅日,在萧鱼见面。庚辰日,赦免郑国的俘虏,全部以礼相待放了回去;召回巡逻兵,禁止掳掠。晋侯派叔向诸侯通告。襄公派臧孙纥答复说:“但凡我们同盟国家,小国有了罪过,大国出兵前往征讨;要是稍有所得,没有不进行赦免的:寡君听到命令了。”

郑国人赠给晋悼公师悝、师触、师蠲;成对的横阵车、屯守车各十五辆,盔甲武器配备齐全,连同别的战车共一百乘;悬列成排的歌钟两架还有和它相配的小钟、磬;能歌善舞的美女两佾共十六人。

晋悼公将乐队的一半赐给魏绛,说:“您教寡人跟各部落戎人讲和来管理中原各国,八年中间九次会合诸侯,如同音乐的和谐一样,没有地方不协和,请和您共同享用它们。”魏绛辞谢说:“讲到同戎狄讲和,这是国家的福分。八年中间九次会合诸侯,诸侯听从,这是君主的威灵,也是其他人员的功劳。下臣有什么功劳呢?不过下臣希望君主既安于这种快乐,又想到它的终了。《诗》讲:‘快乐啊君子,镇抚天子的家邦。快乐啊君子,福禄和别人同享。管理左右邻邦,邻近诸国都随着来服从。’音乐用来巩固德行,用道义处置它,用礼仪推行它,用信用守住它,用仁爱激励它,然后就能够镇抚国家、同享福禄、使远方的人归顺,这便是所说的快乐。《书》讲:‘在安全时想到危险。’想到了便有防备,有防备便没有祸患。谨以此向君主劝谏!”晋悼公讲:“您的教言,岂敢不承受教诲!不过要是没有您,寡人没有办法对付戎狄,不能渡过黄河。奖赏,是国家的典章;收藏在盟库里,是不可以废除的。您还是接受吧!”魏绛从这时候开始有了金石音乐,这是合乎礼制的。

秦国的庶长鲍、庶长武领着军队攻击晋国以救助郑国。鲍先进晋国境内,士鲂抗击他。认为秦军人少而不加防备。壬午日,武从辅氏越过黄河,和鲍夹攻晋军。己丑日,秦军、晋军在栎地打仗,晋军大败,这是轻视秦军的原因。

襄公十二年

[原文]

〔经〕十有二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夏,晋侯使士鲂来聘。秋九月,吴子乘卒。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公如晋。

[原文]

〔传〕十二年春,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武子救台,遂入郓,取其钟以为公盘。

夏,晋士鲂来聘,且拜师。

秋,吴子寿梦卒。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冬,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扬梁。以报晋之取郑也。

灵王求后于齐。齐侯问对于晏桓子,桓子对曰:“先王之礼辞有之,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对曰:‘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①某公之遗女若而人。’”齐侯许婚,王使阴里结之。

公如晋朝,且拜士鲂之辱,礼也。

秦嬴归于楚。楚司马子庚聘于秦,为夫人宁,礼也。

[注释]

①先守:犹言先君。

[译文]

鲁襄公十二年春季,莒国人进攻我国东部边境,包围台地。季武子救助台地,于是便攻进郓地,抢夺了他们的钟改铸为襄公的盘子。

夏季,晋国士鲂来鲁国聘问,而且拜谢鲁国出兵。

夏季,吴子寿梦死。鲁襄公到周文王庙里哭泣吊唁,这是合乎礼的。但凡诸侯的丧事,异姓的在城外哭泣吊唁,同姓的在宗庙里,同宗的在祖庙里,同族的在父庙里。故而鲁国为了姬姓诸国,到周文王庙里哭泣吊唁。为邢、凡、蒋、茅、胙、祭各姬姓国,都在周公庙里哭泣吊唁。

冬季,楚国子囊、秦国庶长无地领兵进攻宋国,军队屯驻在扬梁,报复晋国得到郑国。

周灵王向齐国求取王后。齐侯向晏桓子询问答辞,晏桓子答复说:“先王的礼仪辞令有这样的话,天子向诸侯求取王后,诸侯答复说:‘夫人所生的若干人。妃妾所生的若干人。’没有女儿而有姐妹和姑母姊妹,便说:‘先君某公的遗女若干人。’”齐侯同意了婚事,周灵王派阴里作了口头约定。

襄公到晋国朝觐,而且拜谢士鲂的来聘,这是合乎礼的。

秦嬴嫁给楚国。楚国司马子庚到秦国聘问,为了夫人回娘家省亲,这是合乎礼的。

襄公十三年

[原文]

〔经〕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夏,取。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冬,城防。

[原文]

〔传〕十三年春,公至自晋。孟献子书劳于庙,礼也。

夏,乱,分为三,师救,遂取之。凡书“取”,言易也;用大师焉曰“灭”,弗地曰“入”。

荀、士鲂卒。晋侯①于绵上以治兵,使士匄将中军,辞曰:“伯游长。昔臣习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也。请从伯游。”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又使栾黡,辞曰:“臣不如韩起。韩起愿上赵武,君其听之。”使赵武将上军,韩起佐之。栾黡将下军,魏绛佐之。新军无帅,晋侯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礼也。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

君子曰:“让,礼之主也。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栾黡为汰,弗敢违也。晋国以平,数世赖之,刑善也夫!一人刑善,百姓休和,可不务乎?《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其是之谓乎!周之兴也,其诗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言刑善也。及其衰也,其诗曰:‘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言不让也。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

楚子疾,告大夫曰:“不不德,少主社稷。生十年而丧先君,未及习师保之教训而应受多福,是以不德,而亡师于鄢以辱社稷,为大夫忧,其弘多矣。若以大夫之灵,获保首领以殁于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于祢庙者,请为‘灵’若‘厉’。大夫择焉!”莫对。及五命乃许。

秋,楚共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②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大夫从之。

吴侵楚。养由基奔命,子庚以师继之。养叔曰:“吴乘我丧,谓我不能师也,必易我而不戒。子为三覆以待我,我请诱之。”子庚从之。战于庸浦,大败吴师,获公子党。

君子以吴为不吊。《诗》曰:“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冬,城防。书事,时也。于是将早城,臧武仲请俟毕农事,礼也。

郑良霄、大宰石犹在楚。石言于子囊曰:“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今楚实不竞,行人何罪?止郑一卿以除其逼,使睦而疾楚,以固于晋,焉用之?使归而废其使,怨其君以疾其大夫,而相牵引也,不犹愈乎?”楚人归之。

[注释]

①:田猎并训练军队。②奄:大。

[译文]

十三年春天,襄公从晋国回来。孟献子在宗庙里记录功劳,这是合乎礼制的。

夏季,邿国发生动乱,分裂成三部分,出兵救助邿国,乘机占领了它。凡是《春秋》记录“取”,就是说事情办得容易;使用大量军队称为“灭”,即使灭掉了国家但不占有它的土地称为“入”。

荀、士鲂卒。晋悼公在绵上打猎并检阅军队,派士匄领着中军,士匄辞谢说:“荀偃合适,先前下臣与知武子相互了解,故而我辅佐他,不是我贤能啊。请派遣荀偃。”于是派荀偃做中军统帅,士匄辅助他。派韩起做上军统帅,他辞让给赵武。又派栾黡,栾黡辞谢说:“下臣比不上韩起。韩起愿意让赵武在上面,君王就听从他吧。”于是派赵武统领上军,韩起辅助他。栾黡统领下军,魏绛辅助他。新军没有统帅,晋悼公为统帅的人选感到为难,让新军的官吏十人领着徒兵、车兵和所属官员,附属在下军里面,这是合乎礼制的。晋国的民众由此非常和睦,诸侯也由此和睦。

君子说:“谦让,是礼的主体。士谦让,他的下级也都随着谦让。栾黡是个专横的人,也不敢违反。晋国故而彼此团结,几代人都得到好处,这是因为取法于善啊!一个人取法于善,百官各族都好协调,难道能够不努力做到这一点吗?”《书》说:‘一个人有善行,亿万人都获得利益,国家能够长治久安。’讲的即是这个吧!周朝兴起的时候,有诗说:‘学习文王,万国信赖。’讲的是取法于善。等到周朝衰弱的时候,有诗说:‘大夫不公平,我办事最贤能。’讲的是不谦让的意思。当天下大治的时候,君子尊敬贤能而对下面谦让,小人努力服侍他的上司,故而上下以礼相待,奸邪被废黜远离,是因为不相争夺的缘故,这称为美德。等到天下动乱的时候,君子称赞他的功劳以凌驾于小人之上,小人夸耀他的技能以欺凌君子,故而上下都不讲礼,动乱暴虐一块发生,是因为争相自以为善的缘故,这称为昏德。国家的败坏,常常都是从这产生的。”

楚共王患病,告诉大夫说:“我没有德行,年幼的时候便做了国家的君主。出生只有十岁便失去了先君,没有来得及学习师保的教导便接受了君位,故而缺乏德行,在鄢陵之战中失去了军队,让国家蒙受了耻辱,让大夫们担忧,这真的是很严重的了。要是凭着大夫们的福气,我可以保全全尸善终,在祭奠安葬事情方面,能够在祢庙里追随先君,只能请求谥作‘灵’或者‘厉’了。大夫们选择吧!”没有人答复。等到五次命令之后,才答应了。

秋季,楚共王卒。子囊跟大家商量谥号的事。大夫说:“国君已经有过命令了。”子囊说:“国君是用‘共’来命令的,如何能够毁掉呢?声威赫赫的楚国,国君在上面主政,安抚了蛮夷各族,大举征伐南部边疆,让它们从属于中原诸国,并且国君又知道自己的过错,难道不可以说是‘共’吗?请谥作‘共’!”大夫们听取了这个意见。

吴国侵犯楚国。养由基奔赴迎战,子庚领着兵马跟着去。养由基说:“吴国乘我们有丧事,觉得我们不能出兵,一定轻视我们而不戒备。您设下三处伏兵等我,我去引诱他们。”子庚听从了。两军在庸浦作战,大败吴军,抓捕了公子党。

君子觉得吴国不善。《诗》说:“上天觉得你不好,灾难就不能完结。”

冬季,在防地筑城。《春秋》记录这件事,是因为合乎农时。那时准备早些时候修城,臧武仲请求等农活结束后再动工,这是合乎礼制的。

郑国的良霄、太宰石还在楚国。石对子囊说:“先王为征讨大事要接连占卜五年,每年重复吉兆便出兵,要是有一年卜征不吉利,那就更加修养德行,重新开始占卜。如今楚国自己不自强,使者有什么过错?留下郑国一个卿,却为郑国君臣去除了威逼。让他们相互和睦转而怨恨楚国坚决服从晋国,这对楚国有什么好处?让良霄回去而不能完成出使任务,他会怨恨和仇恨大夫,故而彼此不和而相互牵制,如此不是还好一点吗?”于是楚国人将良霄放了回去。

襄公十四年

[原文]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匄、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吴于向。

二月乙朱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秦。

己未,卫侯出奔齐。莒人侵我东鄙。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冬,季孙宿会晋士匄、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

[原文]

〔传〕十四年春,吴告败于晋。会于向,为吴谋楚故也。范宣子数①吴之不德也,以退吴人。

执莒公子务娄,以其通楚使也。

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剪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之师。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志也。岂敢离②?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焉!”赋《青蝇》而退。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

于是,子叔齐子为季武子介以会,自是晋人轻鲁币,而益敬其使。

同类推荐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纠缠,与整个大汉命运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扭转着整个天下的局面。本书还在汉末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从大漠到中原,力求还历史以原貌;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力求展现大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纵横大漠——豹子谜一样的出身;白衣如雪——与伊人美丽的爱情;血路绵延——大汉子民艰险的回归;边疆酣战——大汉北疆血铸的长城;庙堂阴谋——士人与武人的矛盾;有我无敌——为大汉化作铁血钢刀;屯田塞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饮马黄河——为天下重整华夏江山;驰骋江山九万里,笑傲春秋一世名。大汉天威,有我无夷,大家一起来华丽的战吧!==血色珊瑚虫、古木山人、太乙于2006年9月14日====================出版消息:《大汉帝国风云》四、五两册即将于五月十号上市,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为中国戏剧出版社。《大汉帝国风云》一、二、三册书店和网上有售,请大家多多支持。网络购书的地方:卓越等网站。谢谢大家的厚爱,感激不尽。================mSN群号码:mgroup44445@hotmail.放纵书友的旧群17193445已满请加新群8860622.另外,在黄龙骑士团论坛开了一个大汉的专区,大家搜索黄龙骑士团即可找到。进入论坛后在“骑士团迎客厅下面”就是大汉专区,发言自由。================推荐:金龙鱼的《惊雷逐鹿》手札《刁奴》强盗夏侯元让《隋唐》八分银《通冥》新秦淮八狼广告联盟:明辉《长风》《三千美娇娘》断空《游剑蛮巫》志旭扬《转生传奇》静官《血流》《兽血沸腾》暴风雨中《岁月辉煌》《天地》《虚实人生》神圣智狼《卑鄙在汉末》
  •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九四九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 大元王朝1

    大元王朝1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极品萝莉

    重生之极品萝莉

    【全文完结请尽情收藏】徐颖浑浑噩噩活了30年,各种委屈打击一并袭来,叫她动了轻生的念头,可在最后她不想死的时候,却穿越了,一穿回到了20多年前自己4岁的时候。重生后变身腹黑萝莉回到80年代,草根萝莉如何能拼出自己的一席天地……邂逅四大家族,结识另类美男,花样正太,还有上一世的初恋……谁能打动她的心……她又会怎么解开上一世的心扉?
  • 九尾妖尊

    九尾妖尊

    上古大荒的九尾妖尊已经破除封印,天下将陷入死亡的恐慌之中。异凶猎人的刀锋是对准妖物还是对准至高无上的权位。到底正与邪的分界线在哪里?
  •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凤九言,原名凤微言,当朝大将军京城首府凤家的嫡长女。狗屁的人微又言轻!离开凤家,老娘从此叫九言!一言九鼎!谁敢不从!不做千金偏爱侠女的她舍弃了贵族身份,开始闯荡江湖。她内心要强,是为了要活下去;她的薄情毒辣,那是为了要顾着你的周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YY古代史:娃的宠妃(夏商卷)

    YY古代史:娃的宠妃(夏商卷)

    【夏商穿越卷:娃的宠妃】为嘛穿越第一站是奴隶社会,为嘛,为嘛?迎接我的是猛男,绊倒我的是美男,娶了我的是娃娃男,OMG,我咋这么霉?好想偷了文物赶紧回,可是,突然出现了个头戴王冠的壮男非要对我乱来,一咬牙,我猛地拔出防狼器刺去……
  • 百炼封神

    百炼封神

    李楚,一个淡定冷漠,坚韧果断的流浪儿,一次意外让他得到了灵阶术器铜头狮,随后便拜入三大术炼宗之一的“万兵朝”,一件件匪夷所思的异事接踵发生,他终于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世、经历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并非和想象中一样平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恋爱牛皮糖

    恋爱牛皮糖

    悲摧地从科技楼顶掉下来,为啥掉在了河边,看热闹的预备粉丝们咋就消失了,两千块还没到手,还没见老哥领媳妇回家,新买的鞋还没穿,后桌男生写的情书还没交给我,和死党约好周末去爬山……看狗血八卦励志版无赖女追羞涩男,看他们鸡飞狗跳哇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