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0800000010

第10章 论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

盛兆熊先生来信

适之先生:

今天得着先生的信,说不尽我心中的快乐。

先生所提倡的白话文字,我是很赞成。但是我的生性,有了半些儿见解,就要想“见诸于行事”。者番对于白话文字,也怀着这个意思。以为此种文字,经着先生和独秀、玄同、半农许多先生竭力提倡,国中稍有世界观念的人,大约有一大半赞成了。那么,如今就要想实行改革的法子了。

讲起改革的程序,自然要从小学校里做起。要想从小学校做起,不可不先明白小学校里的现状。小学校里的现状,究竟是什么样呢?我前番曾经与友人谈及“现今小学校重视文学,看轻科学”的弊病。他回信来说:“小学校里说不到科学,更说不到文学,现今各校所取的教材,是很合儿童心理的。”我听了他的话,有些不合意,所以再写给他一信,告诉他现今小学校里的现状。信中的话,大约说:

足下言:小学校教育,说不到科学,今所授者,生活上之常识耳,升学之预备耳。斯言是也。夫既已认为生活上之常识,则认真切实以授之者,理也。既已认为升学之预备,则择尤选精立其上进之基础者,亦理也。然而试一察乎今之实际则何如?教者之所教,儿童之所学,除国文算术以外,举皆不足以动其心(指高小言)。更精密考查之,则算术尚在轻视之列,其所哓哓焉经日喋喋于儿童之前者,仅一国文耳。而儿童之所疲精劳神竭力以赴之者,亦一国文耳。足下疑我言乎?则请就现今主持小学教育者而询之,其答辞之不若此者,什二三耳。夫以人生常识上进基础之学科,而其现象若斯,足下对之,其感想若何?

足下又言:小学教育,说不到文学,今所授者,一皆以应用文为主。斯言是也。文学两字,是否成立,我学浅,不敢以语此(他信中说文学是术,不能与科学对举)。今所欲询者,如《史记》“渑池之会”,《汉书》“昆阳之战”,柳宗元之《黔之驴》、《永氏鼠》,苏东坡之《留侯论》、《贾谊论》,尤侗之《乞者说》,刘基之《卖柑者言》等篇,果属于应用文字?抑属于文学乎?如以为属于应用文也,则我无间然。如以为非也,则今之小学其取此以为教材者,十有七八也。

足下又言:以现今小学校之国文成绩而言,何足以当文学两字。斯言诚不虚。然我尝调查现今小学校之作文题矣。《华盛顿论》、《王安石论》、《爱菊说》、《爱竹说》、《郭子仪单骑赴会论》、《岳武穆奉诏班师论》,以及各种策论,及古奥之说明文等,竟数见不鲜。夫论儿童之成绩,固不足以当文学两字,论此种文题,亦足以当应用文乎?又观教者之所订正者,则“今日朝晨”必改为“今晨”;“我能明白他的道理了”,必改作“我知之矣”。夫文字者,言语思想之代表也。儿童既已据其思想,而以明白显畅之文字表之,又何必节之约之求合诸古以为贵耶?是故足下所言者,就理论上以推测之也。我之所举,就事实上以立论也。理论固足贵,奈事实上不如是乎?总之,现今我国之小学教育,表面上虽云普及实用,其内容仍不免带此科举时代意味,虽非养成一船呫哔咿唔之士,实不能立其科学知识之基础,以提倡有裨实用之学,此我所敢断言者。而推究其源,则皆由吾国文字艰深,及教师好古之病以育成之也。

以上所说的话,没有一句不是真的。不要说别个,就是我自己所教的,也是如此。那么,照着方才所说的“既知即行”这句话,岂不是“自相矛盾”么?却又不然。高等小学的毕业生,虽有一半要去谋生了,但是其他一半,是要升入中学的。现今中学里的国文先生,大半是那前清的老秀才,老翰林,吃过“十年窗下”的苦味,所以一言一动,多含着八九分酸气。就因为他自己日日浸在酸气里,所以他要求的,自然是要有酸气的学生,这也是“同声相应,同类相求”的老例。他所求的既然是要有酸气的,而我所造成的却是没有酸气的,那就不能合他的意思了,那就不能蒙他的赏识了。如此,岂不是我误了一班“殷殷向学”的学子么?

照这说法,那白话文字实行的障碍,就要算中等学校么?这又不然。中等学校的学生,有一半要升入中等学校以上的学校,中等以上的学校,他的“入学试验”,也是和中等学校的“入学试验”相同。那么,要想升学,就要准备着酸气;要准备酸气,不得不于招收学生时预先设法了。这也是一定的法则,所谓“斧头敲凿子,凿子敲木头”,无可设法的。

照此看来,论那改革的起点,在理论上,自然是要从小学里做起。但是从实际上着想,又要从国中最高级的学校里开始改革。先生以为这个话说得对么?

我国最高级的学校,就要算先生所担任讲授的北京大学了。所以我的意见,以为改革的起点,当在大学。大学里招考的时候,倘然说一律要作白话文字(或者先从理工两科改起,文科暂缓),那么,中等学校里自然要注重白话文字了。小学校里又因为中等学校有革新的动机,也就可以放胆进行了。那岂不是如“顺风行舟”,很便利的法子么?

有人说:“从小学校里先改革,也可以行的。若说有中等学校来阻梗,便可采用那‘全国一致’的举动,使那中等学校里招考的时候,除了会作白话文字的人外没有一个会发酸了,到那时,中等学校里的校长教员,也就无法可想了。”这种说话,粗看似乎很有理,但是我们从实际上着想,全国小学校能结合成功这种团体么?现今小学校里的教员校长,虽然有许多是新学界人物,但是前清的老八股先生也不少。就拿新人物而论,因为他从前所受的教育,是受老秀才、老翰林,陶冶成功的,对于旧文字,根深蒂固,牢不可拔,所以他的思想,也是和老八股先生一个样儿。现在要同那种先生去办改革文字这件事,那可办得到么?所以我说,要想实行新文学,必定要从大学做起。

但是我想要从大学做起,也是很难,因为大学里的先生,他所下的酸工夫,更加比中学校的先生高几倍。若是同他讲讲“韩、柳、欧、苏”,是很高兴的。若是要同他讲改革文字,那就未免要挨他一番辱骂了。(中略)从此看来,这件事体要实行起来,岂不是也有许多阻力么?

先生对于实行改革的方法,曾经研究过么?对于我所说的话,也赞成么?请先生同独秀、玄同、半农诸位先生讨论讨论,并且告诉我一个研究结果。

《新青年》杂志中的论文,我以为以后当注重在研究实行改革的法子一方面,庶几能合着众人的心思,去研究这一件大事。

近日校中放春假,所以有许多闲时来同先生作长谈;以后若上了课,那就不大便利了。但是我预计,每一个月中间,必定有一回报告的。

先生前在《新青年》中所发表的《札记》及《归国杂感》这一类文字,最能感动他人。我想先生住在美国很长久,所见所闻,必定不止这一些,何不多发表些呢?

盛兆熊上四月四日

答书爱初先生

爱初先生:

来信论文学改革实行的程序,极中肯要。先生以为实行的次序应该从最高级的学校里开始改革。实际上看来,这话虽然有理,却也有许多困难。第一,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把大学入学的国文试验都定为白话。第二,就是我们有这种权力,依我个人想来,也不该用这种专制的手段来实行文学改良。第三,学生学了国文,并不是单为预备大学的入学试验的。他的国文,须用来写家信,上条陈,看报,作报馆里的“征文”等等。他出学校之后,若去谋事,无论入那一途,都用不着白话。现今大总统和国务总理的通电都是用骈体文作的;就是豆腐店里写一封拜年信,也必须用“桃符献瑞,梅萼呈祥,遥知福履绥和,定卜筹祺迪吉”等等刻板文字。我们若教学生“一律作白话文字”,他们毕业之后,不但不配当“府院”的秘书,还不配当豆腐店的掌柜呢!

所以我的私意,改革大学这件事,不是立刻就可做到的,也决不是几个人用强硬手段所能规定的。我的意思,以为进行的次序,在于极力提倡白话文学。要先造成一些有价值的国语文学,养成一种信仰新文学的国民心理,然后可望改革的普及(请参看我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若必须从学校教育一方面着想,似乎还该从低级学校做起。进行的方法,在一律用国语编纂中小学校的教科书。现在所谓“国文”定为“古文”,须在高等小学第三年以上始开始教授。“古文”的位置,与“第一种外国语”同等。教授“古文”,也用国语讲解;一切“模范文”及“典文”的教授法,全用国语编纂。

编纂国语教科书,并不是把现有的教科书翻成国语就可完事的。第一件要事,在于选用教科的材料。现有的材料,如先生信中所举的《留侯论》、《贾谊论》、《昆阳之战》之类,是决不可用的。我的意思,以为小学教材,应该多取小说中的材料。读一千篇古文,不如看一部《三国志演义》。这是我们自己身受的经验。只可惜现在好小说太少了,不够教材的选择。可见我上文所说先提倡白话文学,究竟是根本的进行方法。没有新文学,连教科书都不容易编纂!

现在新文学既不曾发达,国语教科书又不曾成立,救急的方法只有鼓励中小学校的学生看小说。小说之中,白话的固好,文言的也可勉强充数,总比读《古文辞类纂》更有功效了。

七年四月十日胡适

(原载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5号)

同类推荐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 它需要良好的方式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心中风景

    心中风景

    本书当代名家散文丛书:心中风景内容包括:亚美利加天空的温情;辉煌的震撼;依稀明晰的梦境;在维也纳感到失落;维也纳的“金戒指”;那里的高雅羞辱了我;临近赤道的故乡;拉让江畔的约会;“长屋”的节日;香港的启示;金马伦山麓;“水果刀”的祝福;维多利亚海滨绿意;夜香港的魅力;登太平山看香港夜景;说不尽的西子湖;绍兴的感动;深厚的中原腹地;寻找雨花台;消隐了的桨声灯影;有关北京城墙的话题;被遮蔽的风景;电话亭上的招贴;消失的故乡;崇武半岛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热门推荐
  • 理想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理想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越策越开心

    越策越开心

    本书致力于创造快乐的良心事业!本书从大量流行元素、坊间话题、生活趣闻、茶余饭后的种种灵感中精挑细选出笑话精品,以灰色为主打色,内容包罗万象而又各具特色,让读者在轻松幽默的扭转中品味人生、领悟真理。懂生活才懂幽默,懂幽默才能更好地品味生活!
  • 冤家路窄遇上你

    冤家路窄遇上你

    她芳龄双十缺三,正儿八经的打架斗殴强项,好好学习不会。他‘高寿’二十有八,有头有脸的不学无术,留恋花草从中。当原本两个毫不相关的人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天雷勾地火,宝塔镇河妖。火花四溅,激情四溢。然而,不学无术,风流无度皆是伪装。他真实的身份竟然是!……
  • 没来的人请举手

    没来的人请举手

    这是一本让你恐惧又让你着迷的短篇惊悚集,当你翻开这本书,恐惧就会渗入你的每个发根,让你交出全身的颤栗,昏暗中已有无形颤抖的手高高举起,你是否已经看到?
  • 烟姿柳:才女鱼玄机

    烟姿柳:才女鱼玄机

    她曾是美丽多情、风华绝代的才女;她竟是争风吃醋,戕杀女婢的囚女……是谁让她背上风流债,又是谁把她送上断头台,是温庭筠、李亿、陈韪、裴澄,还是她生命中的所有男人,亦或是她自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她死在QQ上

    她死在QQ上

    都市的雨夜,五名少男少女同时死在了电脑之前,惟有他们的QQ兀自跳动着,无名无头像地闪动着“上路吧......”。女高中生小诺为了追寻表姐的死因,无意中竟身陷离奇的灵异事件。扑朔迷离的死亡疑团,错综复杂的关系线索,在网络生活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到底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爱恨别离?那句“上路吧......”是死神的命令还是一个复仇者临死前的预言?“他”还会袭击下一个人吗?作者马伯庸本人也化身其中成为一位衣着奇特的大学学长,一个侦探,与小诺携手逐渐将案情节节深入。
  • 那一抹,初夏

    那一抹,初夏

    第二个学期刚开学女主就和年级里闻名的四大天王做同桌,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后来,就只剩下两个人依然守护着女主。可是,当其他两位回来后,女主却面临着四选一的困难抉择,最终,她又会选择谁呢?
  • 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以华北平原具有丰厚历史承传和诡谲风土人情的蝙蝠村为生活舞台,在我国近三十年来农村大变动的广阔背景上,展开了鲍家、荣家和梁家三个家族三代人升降沉浮、盛衰进退的生活变迁史,把中国农民在时代潮汐的牵引掣动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坚韧意志,不息的奋争和所遭逢、所承受的曲折、挫败、困顿、辛酸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