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0700000013

第13章 内篇问上第三(3)

景公问晏子说:“谋划一定能实现,做事一定能成功,有什么办法吗?”晏子回答说:“有。”景公说:“这种办法是什么?”晏子回答说:“谋划一定要符合仁义,就一定能实现,办事情顺从百姓,就一定能成功。”景公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晏子说:“谋划事情,不受身边的人的影响,不受上下人的牵连,他的言论不违背行为,他做事的结果不违反本意,谋划,上不违背天意,下不违背民心,用这种方法做事一定成功。”

“谋划大事就获大利,谋划小事就得小利。衡量事情的大小,权衡利益的轻重,使国家增加荣誉,百姓增加利益,用这个标准办事一定取得成功。避开义的原则去谋划,即使取得成功,也不能久安;轻视百姓去兴办事情,虽然成功也不荣耀。我听说符合德义的谋划方法是以百姓的利益为根本,所以违反仁义的原则去谋划,违背百姓的利益去做事,没有听说成功的。过去三代的兴盛,谋划一定先考虑注重德义,举事一定顺从民意。等到三代衰败的时候,谋划违背道义,做事情损伤百姓。所以,考虑符合道义和凭借百姓的力量,是谋划和做事情的方法啊。”

景公说:“我无能啊,听到好的建议却不去实行,那么其中的危害是怎样的?”

晏子回答说:“上等的君主能做到尽善尽美,次等的君主在善与不善之间徘徊,最下等的君主邪僻集结于身,以问善为可耻。尽善尽美的君主能掌控住国家。在善与不善之间的君主有时问善,虽说也会处于危险之中,但还可以最终保全自身。以问善为可耻的君主,肯定不能保全自身。如今您虽然危险,不过还可以最终保全自身的。”

景公问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以举贤官能第十三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莅国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①,官能以敕②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则民与若③矣。”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④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乎是⑤,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目:“观之以其游,说⑥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⑦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⑧君。故通⑨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⑩者取人,其可乎!”

[注释]

①临国:治理国家。②敕:通“饬”,治理。③与若:亲近您。④庸:哪里,怎么。⑤不务乎是:不致力于此。⑥说:评论,论说。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荣:通“营”,惑。⑨通:指官位显赫。⑩物:事。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治理国家管理百姓,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人,他们的方法是怎样的?”

晏子回答说:“选拔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任用有才干的人来管理百姓,这就是他们的方法。选拔贤能的人,任用有才干的人,那么百姓自然就会顺从。”

景公说:“那么那些有贤能和有才干的人,我怎么分辨呢?”

晏子回答说:“有贤能却隐居的人,怎么还能称得上是贤能呢?我的君主不致力于寻求贤能的人,所以不会分辨了。”

景公说:“请问寻求贤能的人的方法。”

晏子说:“我们可以通过他所交往的人去观察他,通过他的行为去评判他。切忌凭借他华丽的言辞与辩词去判定他的行为,也不要听信别人对他的诋毁与诽谤去判定他的为人,这样一来,百姓就不会伪装自己的言行来赚取好名声,也不会掩盖自己的私欲来迷惑君王。所以对得志的人要慎重考察他所做的事情,对失意的人要观察他所不做的事情,对富有的人要观察他与什么人分享财富,对贫贱的人要观察他有所不取的志向。最贤良的人,不会轻易出来做官却很喜欢引退;次等的人容易出来当官但也容易引退;低等的人容易出来当官却不容易引退。用这几条标准去录用人,这就可以了。”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为君,身尊民安;为臣,事治身荣,难乎,易乎?”

晏子对曰:“易。”

公曰:“何若?”

对曰:“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

公又问:“为君何行则危?为臣何行则废?”

晏子对曰:“为君厚藉敛而托之为民,进谗谀而托之用贤,远公正而托之不顺,君行此三者则危;为臣比周①以求进,逾职业防下隐利而求多,从君不陈过而求亲,人臣行此三者则废。故明君不以邪观民②,守则而不亏,立法仪而不犯。苟有所求于民,而不以身害之。是故刑政安于下,民心固于上。故察士③不比周而进,不为苟而求,言无阴阳④,行无内外,顺则进,否则退,不与上行邪。是以进不失廉,退不失行也。”

[注释]

①比固:树党营私。②观:昭示。③察士:能明察是非的人。④言无阴阳:说话不阳奉阴违。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作为一国之君,自身尊贵,百姓安宁;作为一国之臣,政事清明,自身荣耀,是难以办到呢,还是容易办到?”

晏子回答说:“容易。”

景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去做?”

晏子回答说:“作为一国之君,自身节俭,把自己不需要的财富施予百姓,那么自身就尊贵,百姓就安定;作为一国之臣,忠诚守信,不做逾越职权范围的事,那么政事就清明,自身就荣耀。”

景公又问:“作为一国之君,怎样做就危险? 作为一国之臣子,怎样做就罢黜他?”

晏子回答说:“作为一国之君横征暴敛,还借口说是为了百姓,大肆任用谗谀小人,还借口说是任用贤良,疏远光明正大的人,却借口说他们对自己不恭顺,君主做了这三件事就危险;作为一国之臣,结党营私以求得高官厚禄,逾越职权,严防下级,隐匿私利,贪求多得贪得无厌,侍奉君王,不直言君王的过失以求得君王的宠信,做臣子的做了这三件事就罢黜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从不做邪僻的事情,来伤害百姓,严守法则而不去损害法则,制定了法规而不去违犯,假若对百姓有所求,也不因自身的欲望而伤害百姓,这就律法政事清明,百姓安定,民心都归附君主。因此明辨是非的人不结党营私来求得高官厚禄,不为私欲而贪求财富,说话不阳奉阴违,行为始终如一,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当官,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引退,不与君主合谋做邪僻的事,因此当官时不丧失自己的廉正,引退时不违背自己的品德。”

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对以六说第十五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持不仁,其无义耳也。不然,北面与夫子而义。”

晏子对曰:“婴,人臣也,公曷为出若言?”

公曰:“请终问①天下之所以存亡。”

晏子曰:“缦密②不能,蔍苴③不学者诎;身无以用人,而又不为人用者卑;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交游朋友从④,无以说于人,又不能说人者穷;事君要利,大者不得,小者不为者餧⑤;修道立义,大不能专,小不能附⑥者灭。此足以观存亡矣。”

[注释]

①终问:询问事情的究竟。②缦密:绵密,精微。③蔍苴:同“麤粗”,粗疏。④从:衍字。⑤餧:通“馁”,饥饿。⑥附:追随,协作。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我不能实行仁政,没有资格说什么了。如若不然,我将面向北与先生您一起议论治国大事。”

晏子回答说:“我是臣子,您为什么说出如此的话来?”

景公说:“请允许我刨根问底地询问您国家之所以生死存亡的原因。”

晏子说:“精细的事情不能做,粗疏的事情又不愿意学的人必然遭受挫折。自己没有才能指使别人,而且又不能被别人任用的人必然地位卑下。对好人不能去亲近,对坏人不能疏远的人必然遇到危险。与朋友交往,自己不被别人喜欢,又不能喜欢别人的人必然遇到困境。侍奉君主贪求富贵,利益大的事情自己不能办到,利益小的又不去做的人必然挨饿受冻。修养道德,树立道义,大的方面不能一心一意去做,小的方面又不能附合别人的人必然遭到灭亡。这些就足以观察国家的生死存亡了。”

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第十六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①曷若?”晏子对曰:“衣冠不中②,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君③;行己不顺,治事不公,不敢以莅众。衣冠无不中,故朝无奇僻之服④;所言元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⑤;身行顺,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之常行者也。”

[注释]

①常行:正常的行为举止。②不中:不正。③要君:要求国君。④奇僻之服:奇怪邪僻的服装,即今人所说的奇装异服。⑤伪上之报:欺骗国君的报告。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君子平素的言行举止是什么?”晏子回答说:“衣冠如果穿戴的不端正,就不敢进入朝廷;说话如果不符合道义,就不敢用来要求国君;自己的行为如果不遵循礼仪规范,处理政事不公正,就不敢莅临官署治理百姓。衣冠如果都端正,所以朝廷之上没有奇装异服;说话如果都符合道义,所以臣下不会来向国君作假报告;自身行为如果都遵循礼仪规范,处理政事公正,所以国家没有结党营私的勾当。这三条,就是君子的平素的行为了。”

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第十七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贤君之治国若何?”

晏子对曰:“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在上不犯下,在治不傲穷。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①举过者有赏。其政刻上而饶下②,赦过③而救穷。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不从④欲以劳民,不修怒⑤而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谄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⑥。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民。不事骄行而尚同,其民安乐而尚亲。贤君之治国若此。”

[注释]

①进善:向君主进善言。②刻上:对上要求严格。饶下:对下宽容。③赦过:对过错行为从宽处理。④从:同“纵”。⑤修怒:发怒。⑥下无窃权:权力不下移。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贤明的君主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晏子回答说:“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他们在政事上能任用贤人,他们在品行上爱护百姓,他们向百姓敛取财物有节制,他们供养自己简朴克制。他们能够让在上位的不侵犯在下位的,掌权的不轻视不掌权的。让干邪僻事情损害百姓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向君主进忠言、列举君主过失的人得到应有的奖赏。他们的政令对上严厉,对下宽容,赦免有过错的人,救济贫穷的人。不仅仅为了自己高兴就给予赏赐,不为了自己生气就给予惩罚。不放纵私欲而使百姓劳苦,不随意发怒而使国家受危害。君主没有骄横的行为,臣子没有谄媚的品德。君主没有偏私的道义,臣子没有专权的行为。君主没有收藏得生蛀虫的财物,民间没有挨饿受冻的百姓。不做骄横的事情,崇尚上下一致。百姓安居乐业,崇尚相亲相爱。贤明的君主就是这样治理自己的国家的。”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第十八

[原文]

景公同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

委子对曰:“明①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养民不苛,而防之以刑辟②。所求于下者,不务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守于民财,无亏之以利;立于仪法,不犯之以邪。苟所求于民,不以身害之,敌下之劝从其教也”。

“称事以任民,中听③以禁邪。不穷之以劳,不害之以实。苟所禁于民,不以事逆之。故下不敢犯其上也。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④。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上爱民为法,下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遗。此明王教民之理也。”

[注释]

①明,用作使动词。②刑辟:刑法。③听:指听讼,即处理狱讼。④殊俗:风俗不同。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圣明的君王是怎样教化百姓的?”

晏子回答说:“圣明的君王,明白告知教谕与法令,而自己以身作则;对待百姓仁厚,用刑法来制约犯罪。要求臣民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以身作则;禁止百姓做的事情,自己绝不触犯。保护百姓的财物,不让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制订了法规礼仪,自己绝不触犯。如果对百姓有所求,不为了自身的需求侵害他们,所以百姓听从他们的教化”。

“权衡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役使百姓,公正地审判案件没有偏私的心意,不用过分的劳役使百姓疲惫,不用残酷的刑法来迫害百姓,如果禁止百姓做什么事情,君王也绝不违反,所以百姓不敢对君王存有私心。古代,虽然地域上相距百里,但习惯就截然不同,虽然地域上相距千里,风俗也不尽相同,因此圣明的君主修明道德,往往会让百姓同心同德,风俗一致。君主把爱护百姓看作是自己的原则,百姓把相亲相爱看作自己的道义,因此天下的人不互相背弃,这就是圣明的君主教化百姓的方法。”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晏子对以不与君陷于难第十九

[原文]

景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也何若?”

晏子对曰:“有难不死①,出亡不送②。”

公不说,曰:“君裂地③而封之,疏爵④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

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⑤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臣也者,能纳善⑥于君,不能与君陷于难。”

[注释]

①有难不死:指君有难,臣不死,即臣不殉君难。②出亡不送:指君出亡国外,臣不送行。③裂地:分割土地。④疏爵:分封爵位。⑤妄死:白白地死。指死得毫无价值。⑥纳善:献出好的计谋。

[译文]

景公向晏子问道:“忠臣是怎样侍奉君主的?”

晏子回答说:“君主有难而死,忠臣不必为他殉死;君主逃亡国外,忠臣也不必为他送行。”

景公听了很不满足,说:“君主把自己的国土分割了,赐给臣下作为封邑,并且赐给爵位让臣下显贵,可是君主有难了,却不殉死,君主逃亡在外,却不送行,这种说法有什么道理呢?”

晏子回答说:“如果忠臣的善言被采用,君主终身都不会有难,臣下怎么会为君主殉死呢?忠臣好的计谋如果被听从,君主终身都不会逃亡国外,臣下怎么会为君主送行呢?如果忠臣的善言不被采用,君主就会大难而死,臣下为君主殉死,也不过是白白送死,没有一点价值可言;如果忠臣好的计谋不被采纳,君主逃亡国外,臣子却为他送行,也不过是虚伪欺诈的行为。因此忠臣的做法是,能给君主出谋划策,把国家治理好,而不是跟着君主一起陷于死难的境地。”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第二十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

对曰:“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①乎外。选贤进能,不私乎内②。称身就位③,计能定禄④。睹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权居以为行⑤,不称位以为忠⑥。不揜⑦贤以隐长,不刻下⑧以谀上。君在不事太子,国危不交诸侯。顺则进,否则退,不与君行邪也。”

[注释]

①华:通“哗”。②不私乎内:对自己亲近的人不偏私。③位:官职。④计能定禄:估计自己的才能再决定接受合适的俸禄。⑤不权居以为行:不把计较自己的职位高低当作好品行。⑥不称位以为忠:不把计较自己的职位高低当作忠诚。⑦揜(yǎn):遮蔽,掩盖。⑧刻下:对下苛刻。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忠臣的德行是怎样的?”

同类推荐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纠缠,与整个大汉命运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扭转着整个天下的局面。本书还在汉末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从大漠到中原,力求还历史以原貌;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力求展现大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纵横大漠——豹子谜一样的出身;白衣如雪——与伊人美丽的爱情;血路绵延——大汉子民艰险的回归;边疆酣战——大汉北疆血铸的长城;庙堂阴谋——士人与武人的矛盾;有我无敌——为大汉化作铁血钢刀;屯田塞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饮马黄河——为天下重整华夏江山;驰骋江山九万里,笑傲春秋一世名。大汉天威,有我无夷,大家一起来华丽的战吧!==血色珊瑚虫、古木山人、太乙于2006年9月14日====================出版消息:《大汉帝国风云》四、五两册即将于五月十号上市,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为中国戏剧出版社。《大汉帝国风云》一、二、三册书店和网上有售,请大家多多支持。网络购书的地方:卓越等网站。谢谢大家的厚爱,感激不尽。================mSN群号码:mgroup44445@hotmail.放纵书友的旧群17193445已满请加新群8860622.另外,在黄龙骑士团论坛开了一个大汉的专区,大家搜索黄龙骑士团即可找到。进入论坛后在“骑士团迎客厅下面”就是大汉专区,发言自由。================推荐:金龙鱼的《惊雷逐鹿》手札《刁奴》强盗夏侯元让《隋唐》八分银《通冥》新秦淮八狼广告联盟:明辉《长风》《三千美娇娘》断空《游剑蛮巫》志旭扬《转生传奇》静官《血流》《兽血沸腾》暴风雨中《岁月辉煌》《天地》《虚实人生》神圣智狼《卑鄙在汉末》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热门推荐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总裁的宠儿明星

    总裁的宠儿明星

    她为了完成自己的明星梦想,成为总裁的情人;他本是把爱情当做一场游戏,然而却遇到了她;他身边有未婚妻,她身边有一位豪门富少;他们的爱情,千回百转,最终……
  •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人际交往8堂课

    人际交往8堂课

    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独特的处事方式,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处事风格。为了适应人际发展,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我们需要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 本书详解了人际交往中常遇到的困惑,在帮你轻松掌握人际关系窍门的同时,培养你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讲述的种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帮你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助你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雪落无声之时,黄昏悄悄,余晖宁静而安逸,只有温柔缺乏了浪漫,我多想再回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我驾桨,乘那叶小舟,再带你缓缓地飘摇,我在汩汩流动的岁月之河边仰望你,我在铺满了霞光的春之晨放飞我心中的白鸽,带著我的热情和奔放问候你,我以我真诚的初恋青春之情,编织一个五彩的网,去寻捕我那失落的梦。
  • 细香

    细香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成功需要方法,但更需要智慧,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可以说是空前的,本书汇集奥巴马成功智慧,总结了这位现任美国总统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 猎爱弟皇

    猎爱弟皇

    那一年,他十二岁,她十七岁。他是被发配冷宫的九皇子,她穿越成为冷宫的宫女与他相伴。她将他环住,心疼地说:“小音别怕,姐姐带你离开这个鬼地方!”*那一年,他十七岁,她二十二。他已经坐上紫晖国的皇座,她爱的人却因为‘天下’离她而去。他紧紧地将她抱在怀里,眼神凌厉:“姐姐别怕,小音打下天下送给你!”*当男孩成长为男人,却发现自己心爱的“晴儿姐姐”却将眼光放置在别的男人身上。猎爱,终于开始!*【易昭水】桃花公子,青岚国三皇子,作为人质被困在紫晖,名满天下的才子。【寒墨夕】雪湮圣者,雪灵石原来的主人,冷酷,强大【乐乐】苏晴柔的奴仆,具有异常的恢复能力,忠心,单纯【七夜】女主的师兄,一个有着狼一样眼睛的男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灭神魔

    不灭神魔

    当纨绔叶凡从猴子手中偷掉一个桃子之后,一切就都改变了。少年就此踏上了练功复仇之路。这一路有妹子同行,有强敌环伺,有好友相助,也有内奸暗算,总归是多姿多彩。俢奇功,斩大敌,神魔不灭,美女江山尽在我手,看叶凡今世如何逆天!读者群:338295592,希望大家踊跃加群,讨论剧情,提出建议,神语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