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100000010

第10章 学 武

课间休息,几个同学围着大虎,看他在那里拉架子,打拳。大虎说他这几天跟一位武术大爷学武术了。同学们立即叫他表演一下,大虎就又拉了几个架子,踢了几下腿,说:“我给打个旋舞!”就转了一下身,左手打了右脚一下。

山子知道,那个“旋舞”,又叫旋风脚。正规叫法叫“飞脚”。看戏时看过几次。那个演武松的飞脚打得那个高,那个脆,“叭”的一声,能引来满堂喝彩。

山子对大虎舞扎的那几下子很感兴趣。他平时对岳飞、杨六郎、穆桂英还有梁山好汉,蜀国的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崇拜得很,就说:“大虎,你也带我去学武,好不好?”

大虎说:“那今儿晚上,我先去问问大爷。”

第二天,山子见了大虎,就迫不及待地问:“你帮我问了吗?”

大虎说:“问了,大爷说让你去一趟,他先看看。”

下午放了学,山子就跟大虎去武术老师家。武术老师家虽就在学校后边,但出了学校门,要绕一个大弯子才到。进了一条胡同,走二三十米,路西的一个小院。三间北屋,两间西屋,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北屋既是客厅,又是练功的地方。屋内靠墙摆了一张旧方桌,两把旧太师椅,一张床板上放了简单的被褥。家中连几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武术老师坐在左边即东侧的太师椅上,那是上座。五十二三岁,个子不高,方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制服,身子瘦瘦的,脸呈黑黄色。家中,没见武术老师的老伴,也没见他的孩子。

大虎对山子说:“这是咱大爷!”

“大爷!”山子恭恭敬敬地叫着,他想行个队礼,又觉不妥,武术这一行里,不兴行队礼吧?见了面,都是双手一拱。连女的都是行拱手礼。要拜师傅,还得磕头呢。

大虎说:“山子也想来跟您学武。”

师傅说:“好啊!那就学吧。不过,学武可是要吃苦的。”

山子点点头,心想,只要能学一身好武艺,吃点儿苦又算什么呢?他想起了武艺高强的梁山好汉武松。景阳冈打虎、狮子楼大战西门庆、大闹飞云浦……如果能学上一身武艺,往后就不怕别人欺负了。

师傅又说:“虎啊,你先带带他,把前些天你学的那些,给他补上。”

出了屋,山子小声问:“来这儿学武,大爷收钱吧?”

大虎说:“俺们给大爷拿点儿棒子、豆子,就顶学费了。大爷刚回来,分了点儿口粮,不够吃的。大爷说,你拿点儿煤油来就行。晚上学武,得点灯。使棉籽油点灯,不亮,味儿又大,还老灭。”

山子回家把这事儿跟娘和爸爸说了。

爸一听挺高兴,说:“好啊,学点儿武术不错。我一直就想让你去学点儿武术呢。”

娘就给灌了一墨水瓶煤油。吃了晚饭,山子端了那瓶煤油学武去了。

学武的不只有大虎和山子两个小孩,另外还有四五个,是武师的侄子,或侄子的伙伴,都在十八九岁、二十多岁。那些小伙子已有些基础了,主要是走弹腿,再是学单刀。山子先跟着大虎走弹腿。

走弹腿看起来比较简单,就是手脚并用,又打又踢,一趟过去,再倒着一趟打回来。主要是练基本功。但要想打好,也不容易。山子见师傅走了两趟,动作又好看,又利索,又稳健。腿踢出去,宽宽的灯笼练功裤呼呼直响。山子羡慕极了。

这天,师傅说要给大虎、山子做一件兵器。两个人很高兴。大虎从家里拿了一块长条形木板,只隔了一天,师傅就给做成了一把单刀,也叫朴刀,很好看。

山子回家也找了一块木板,拿了去给师傅,师傅看了看,说这板太厚了,又是槐木的,做起来很费劲。山子回家又去找了一根推磨用的木棍,娘开始还不让拿。隔了两天,师傅用那根磨棍给做了一把六棱的锏。那锏做得比较粗糙,棱不齐,也不平。山子有些扫兴。大虎对他说,唐代有名的大将秦琼秦叔宝就使锏,还救了秦王李世民。又说,师傅做锏,费了不少劲儿,他的刨子不快,很不顺手。他刚回来,家中工具很少,他又没有学过木匠。

每次去学武,去时倒没什么,天刚擦黑,街上还有不少行人。但回来时,一般八点半九点钟,冬日里街上就很少有行人了。而回来时又必须经过一条长长的窄窄的漆黑的胡同,胡同两边的墙很高,山子很害怕。热心的大虎就去送山子,一直送他过了那条胡同,才回自己家去。分手前还鼓励他,大胆走,什么事也没有!

剩下的那段路,山子走起来,仍是提心吊胆。

山子去学武,可能是爸爸有意识地让这个十岁的儿子锻炼锻炼胆量,从不接他,娘也没接过他。有一天晚上学武回来,山子没让大虎送。当他又穿过那条长长的黑咕隆咚的胡同时,不知是一只野猫还是一只黄鼬突然从墙头上跳了过去,吓得他头发都竖起来了,撒腿就往前跑,一口气跑到巷子南口,才惊魂未定地停下来,却仍不敢回头看。

一天晚上下了雪,山子往回走时,街上一个人也没有。下着雪,天倒不太黑。但山子的棉鞋踏在厚厚的雪地上,咯吱咯吱响。山子就老觉得身后有个人跟着似的。吓得他越走越快,还是不敢回头。

练了几天武,山子就大体知道了武师的身世。武师的武艺是祖传的,年轻时去闯荡江湖,又跟几位高手学了一些,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特别是拳脚功夫厉害,对付那么十个八个的,根本不在话下。解放前,在上海当过巡捕,也就是租界里的警察,还是个领头的。武师至今说话,还带着“沪味儿”。解放初期,武师被公安部门抓了去,坐了好几年牢。至于当巡捕为什么会坐牢,大虎也不大清楚。

师傅不怎么回避他解放后坐牢的事。这天晚上,练武休息时,师傅坐在太师椅上,喝了一大口徒弟给倒的水,说:“抓我的时候,去了二十多个人,全带着枪。都是美式的冲锋枪,还有德国造的匣子。十几支枪对着,飞檐走壁,根本来不及了。我就把两只手伸出来了。”师傅伸出两只手,比画着,“一个公安人员给我戴上了一副铐子。我‘咔吧’一拧,断了。又戴上一副,我‘咔吧’一拧,又断了。我就说,嗨,你们拿副质量好的来呀!后来,拿来一副德国铐子,我试了试,这才拧不断了。”

师傅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又说:“到了监狱里,我一看那墙,也就一丈多高吧。我用不了三步就能窜上去。”

“那,你怎么不跑啊?”一个大徒弟问。

师傅笑笑:“上头有电网呀!再说,墙上有哨兵,架着机枪、探照灯呢。还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改造吧!谁让咱当了旧政府的巡捕呢?要是红军长征的工夫跟朱总司令当个警卫员,我也早当上团长了。”

那几年,逃到台湾岛上的老蒋老是咋呼着要反攻大陆,还不断派一批批受过高级训练的特务,像海狗和海鼠一样从海里蹿到大陆上来捣乱。听人说来一股,解放军和民兵抓一股。抓了一股,台湾又派来一股,那就再抓一股。连少先队员红领巾也配合部队和民兵抓特务,被称为“东海小哨兵”。美国鬼子的破军舰老在台湾海峡来回转悠,政府已向他们提出了很多次严正的抗议。听说美国人送给台湾的飞机也经常偷偷地来大陆上空侦察情况。有一架黑老鸹似的U—2高级侦察机给打了下来。全国军民一片热烈欢呼。后来,那架打烂了的黑U—2被放在了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里,当战利品陈列。再是,福建前线,解放军三天两头炮击金门岛。语文课本上就有一篇《万炮震金门》。广播喇叭里几乎天天在说“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似乎战争一触即发,东湾小学的孩子们也有点儿跃跃欲试了。

小秀就对山子挺神秘地说:“县城附近,就来过一个美蒋特务。外边穿得跟要饭的似的,里边穿的很高级。他掏钱买烧饼的工夫,露出腰里别的手枪来了……”

师傅是个刑满释放人员,公社和村里的干部经常上门了解他的情况,但师傅对这些并不大在乎。见了那些干部,也不像别的“四类分子”(地、富、反、坏)那样,畏畏缩缩,唯唯诺诺,而是不卑不亢,大大方方。还好,干部们也没反对他教武。

师傅对自己的教学表现出了极大地认真和敬业。尤其是对他的侄子和那几个小伙子,要求格外严格,一招一式都不允许做错和偷懒。有一天,他的一个侄子不知是动作做得不到家,还是偷了懒,师傅沉着脸,很不高兴,脱下黑布棉袄,就跟侄子对打起来。正着一路打过去,再倒着一路打过来,往返了四五路。师傅越打越上劲儿,双腿双拳都呼呼生风。那个大哥哥,越打越难以招架,眼里全是惊恐的神色,嘴里也呼呼地直喘粗气。他知道自己错了,是在受罚,却又不敢也没法认错。室内的空气骤然紧张了起来。山子担心地看着他们,担心师傅一拳把那个大哥哥打得趴在地下。直到几个侄子和几个大小伙子一个劲儿地替那个侄子求情,说:“大爷,歇会儿吧!他知道错了!”师傅才住了手。

犯了错的徒弟垂手立在门内一侧,低着头,塌着肩,一声也不敢吭。

师傅坐在了太师椅上,还有点儿余怒未消:“练武,一定要认真!不认真,是学不到真功夫的。古人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你们听说过少林寺吗?听说过少林寺的达摩祖师踩着一根芦苇渡过长江的故事吗?也就是有名的一苇渡江。听说过他在五乳峰上九年面壁的故事吗?他的功夫,是怎么练成的?多年苦练,用心苦练!我这次回来,就是想多带几个徒弟。把我平生所学,都教给你们。外国人瞧不起我们,老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我这心里憋得慌啊!可你们!好了,不说了,以后,绝对不许再出现这种情况!”

这一个星期,山子跟着大虎学单刀。

中午放学回到家,山子在小院里总要练上一阵子。

小秀、小申、小朋知道了山子跟大虎去学武,让山子露一手。任他们怎么鼓动,可山子就是不干。

到了周末,山子又拿着一只空墨水瓶找娘,要再灌一瓶煤油,娘看看那大瓶里的煤油只剩了小半了,说:“不行,不能倒了!”

山子一听,噘起嘴叫了起来:“那,晚上我还要去学武呢!”

“不行!不学了!”一向什么都依着儿子的娘,这回坚决不让步了。

“娘!”

“儿啊,你知道不?这煤油是供应的,是凭票才能买到的。也就是只有咱们家,才有煤油票,才能用票买到煤油。咱供人家练武点灯,可供不起。还剩这么点儿煤油,这个月还有一大半呢!晚上咱们不点灯了?你爸爸不看书了?你不做作业了?”

山子急得快要哭了,急得要坐到地上。他伸手就去拿那个煤油瓶子。娘瞪了他一眼:“你敢!”又说,“你要不听话,我就告诉你爸爸!”

山子一听,才不敢闹了。噘着嘴说:“人家刚学了一路拳,半套刀,就这么……半途而废了?”他突然想出了这个成语。

“学拳,学拳,你学着玩玩就是了。那考中学,也考拳、考刀?再说,你那个兔子胆儿,每次学完了,还都得人家大虎把你送回来。人家才比你大两岁,人家就不害怕?人家的娘就不挂着?”

山子想想,也是,老让大虎送,自己也过意不去。但是,还是有点儿不太甘心。他太想学成一身好武艺了,还想学会那个一蹦三尺高的“二踢脚”,那个打一个“车轮”的“旁连(侧身翻)”,那个扫一个圆圈的“扫堂腿”,那个打得“叭”的一声的“飞脚”。

爸爸下班回来,听说了这件事,说:“那好吧,就听你娘的话,不去了。以后上了中学,有机会再学。”又对娘说,“这几年,这孩子在山里边跑的,加上又去地里挖野菜,割草,刨地瓜,身体比小时候好多了。特别是爬起山来,跟个小猴子似的。”

又过了一个多月,山子问大虎又跟师傅学了什么武。大虎垂下眼皮,摇了摇头,说:“我也不去了。”

“为什么?”山子很是诧异。

“俺大大说,让我集中精力上学,学好文化课,后年一定考上一中。晚上老练武,太耽误时间了。有时连作业都没时间做。”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打那,山子再也没有去过师傅的家。但喜欢武术的山子经常想起学校后边的武术师傅。师傅现在还教那几个大哥哥练武吗?他们又学新拳了吗?是又学棍、学剑了,还是又学三节棍、七节鞭了?

一个初夏的星期天,山子去找大虎玩。大虎说武师大爷在村后的一片地里看菜园,约山子去看看。两个孩子到了那片菜地边上,老远就见地中间有一个小屋。菜园东边有一条小河,河水很清,哗哗地流淌着。四周是柳树、杨树。菜园中的菠菜、萝卜、芹菜、韭菜、莴苣、小葱长得青翠碧绿,很是旺盛。两人走近了小屋,果然见师傅坐在屋门前,只是脸、胳膊、手由于在野外风吹日晒全变成了古铜色。人也显得瘦了些,老了些,但精神很不错。两个人叫了大爷,师傅见了两个孩子,很是高兴。大虎对山子说:“大爷做了一张弓,打弹子打得可准了!”师傅就让大虎去小屋里取来一张竹弓。那竹弓做得跟画上的古代弓一模一样,非常漂亮。弓弦中间有个木块,那木块中间有个半圆形的凹槽。原来这弓不是射箭的,而是打弹子的。

山子就说:“大爷,您打一个俺看看,行吗?”

师傅就从窗台上拿起一颗泥弹丸,夹在了弓弦的凹槽上。窗台上有许多这样晒干了的泥弹丸,看来是师傅平时团拢了晒下的,也是就地取材。

山子想让师傅打一只鸟,可是抬头四望,附近什么鸟也没有,连一只麻雀也没有。只在老远的地方,有一只喜鹊在杨树上喳喳大叫。

师傅指了指四五十米远的一棵杨树,对山子和大虎说:“你们看那棵树!”就叉开双腿,左手持弓,右手将弦一下子拉满,一松手,只听弓弦“嘭”的响了一声。

大虎叫了起来:“打中了!”

师傅问:“看清了吧?”

小孩爱说实话,山子就说:“没,没看清!”

师傅夹上一粒泥弹丸,又打了出去,问:“这回看清了吧?”

山子还是没看清。但说:“看清了!”

三个人就坐下来说话。师傅小屋的四周,种着丝瓜、扁豆、吊瓜,爬着绿色的叶秧,开着金黄色的、淡紫色的花朵。门口的水井旁,还有一簇茂盛的马兰草,开着蓝色的花。两只小麻雀,吱吱地叫着,飞过来,在水井边的水洼旁喝水,边喝边翘起身子,瞅瞅这老少三个人,然后,喳的一声,飞走了。

大虎问:“大爷,您还带徒弟吗?”

师傅说:“不天天教了。天天教,太累。再说,我也得挣工分,吃饭。有时候,徒弟来请教,我就给他们指点一下。孩子们也要吃饭,干活,管家,不可能天天跟我学武。”师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大腿,“看来,我的这一身武艺,要失传了。真是没办法的事啊!不劳动,没人养活你。不是我在上海的工夫啦!那时候在租界里当巡捕,吃好的,穿好的。我吃过的山珍海味,还有西餐大菜,可不少呢。我还看过不少京剧名角的戏呢。梅兰芳的,尚小云的,杨小楼的,裘盛戎的,多了!我还听过美国人来演奏的管弦乐,法国女人唱的洋歌,看过英国人来跳的舞蹈。每天只出去转转,就有饭吃,有钱花,还坐着轿车。”

大虎试着拉了拉那张弓,用了很大的劲儿,只拉开了一半。

山子接了弓,用力拉了拉,却只拉开了一点儿。山子拉弓,打弹弓,还是左撇子。就想,师傅真是有功夫。刚才他拉弓的样子,多么轻松自如啊!

师傅又问两人:“学习怎么样啊?”

大虎说:“还行。”

山子说:“大虎学习很好的。”

大虎说:“山子也很好。”

师傅点点头说:“那好啊!还得好好学文化。我看,国家搞建设,很需要有文化、有技术的人哪!”又苦笑了一下,“如果我学的是文,比如说是汽车专家、炼钢专家、无线电专家,也就不会在这儿看菜园了。我是不行了,老了。不过,能在这儿看看菜园,又清静,又自在,不用自己花钱买菜,有空还可以练练武。蛮好。”

同类推荐
  • 优秀小学生应该诵读的好句好段

    优秀小学生应该诵读的好句好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事情。一代伟人邓小平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确如此!素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见闻的年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也有很强的可塑性,必须抓住这个阶段对他们着力进行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将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除了爱吹牛外,还算是一个很不错的老爸。虽然身上的毛病不少,但他总能给我,还有我的那帮“狐朋狗友”带来快乐。在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
  • 昆虫记

    昆虫记

    本书的翻译既忠实于原著的特质和整体风貌,又适合于中国最年轻一代读者的普遍情趣、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本书收入精选精译佳作十五篇,话题广泛,意味深长,是一份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灵心智十分有益的精神食粮。
  • 青少年文化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文化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奇物怪事(走进科学)

    奇物怪事(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撰写的一部人生随笔。它与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后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此次,《围炉夜话》被收入《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中。编者孙迅精选了六十五则名句,分为家教、修身、交友、处世、立志、治学等六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适合大众阅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月殇传

    月殇传

    四个人均是独挡一面的高手,加上地位尊贵是四大爵主手下的首席大将,镇守诺特图大陆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被喻为“四流武爵”。因此占据了武爵榜的首位,大陆上似乎还没有哪一个人够胆去挑战四人中的任何一个,除非他不想活了,反之亦没有人能值得四人出手。但没有任何的事物是百分百的,连夜空中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何况世间的红尘之物。
  • 带着农场混异界

    带着农场混异界

    他横任他横,我自种我田,若要来惹我,过不了明年。宅男赵海带着QQ农场穿越到了异界,附身到了一个落迫的小贵族身上,他的封地是一片种不出东西的黑土地,而最主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无比强势的未婚妻,他的未婚妻竟然是一个公国的继承人,未来的女大公!最最主要的是,他还是一个魔武废材,不能学魔法,不能学武技,废的十分彻底。我不能学魔法,但是我有农场,你敢攻打我?我放虫子吃光你的军粮,吃光你的庄稼,把你们的水源都下上杀虫剂,除草剂,给你的地上都种上杂草,我看你还敢来攻打我。什么?你要请杀手来暗杀我?嘿嘿嘿,我躲在自己农场的小屋里,看你怎么打我,等你走了,我就让你们国家的粮食绝产,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起来造你的反,看你还敢来杀我。切看一个有点腹黑的宅男,怎么用他的QQ农场,在那个剑与魔法的世界里,成为让天下所有人一听到都会做恶梦的存在。
  • 重生之影帝霸情

    重生之影帝霸情

    看上一个人,可对方却不了你,怎么办?强取?豪夺?还是拖回老巢,锁在深闺,一辈子不叫见人?不不不!影帝白尘飞说,这些都是最低级的手段!最高明的,莫过于貌似无害的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不要露出一丁点的企图心,放下一切渴望,慢慢接近,再一点点蚕食她的心。就算铁板一块,都能化为一汪春水。或者放下诱饵,诱使她一点点接近自己的领地。当你捕获她的时候,便不容许逃离!前一世,她被骗得凄惨,教训惨痛。好不容易重生一声,她发狠誓绝不走老路。男人的情话?不过是别有用心,骗鬼去吧!音乐是她今生唯一的伴侣。她只要一心一意慢慢往上爬,誓要成为万众眼中最瞩目的天后!可是,这个突然出现在她生命中的男人是怎么回事?冷静优雅自持的外表下,是隐藏起来的霸道、算计和狠戾,还有让他不容错认的情意。“面具下真实的你,值得我再一次相信么?”“不如,你亲自来看看?”
  • 温熙的后院

    温熙的后院

    温熙,土著女一枚,嫁于当年某年新科探花郎林晋。成亲五年多,附带穿越人士庶长女一名,重生人士妾氏一名。故事始于老公撞死了人……而那被撞死的,偏偏是她青梅竹马的玩伴。只是,从那日起,她发现,自己老公也不正常了……温熙道:“我的后院,我做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诱拐王爷:吃货王妃狠倾城

    诱拐王爷:吃货王妃狠倾城

    做一个稍稍贪吃一些的杀手,就有这么难么?!穿越前,她为贪吃饱受诟病,穿越后,她偏遭遇不停的填鸭式喂养,只为了能丰乳肥臀,尽显天家富贵。待她长发及腰面似银盆拐了王爷炫舞倾城,只是,花团锦簇下,在动地的渔阳鼙鼓声里,长刀所向,到底,谁更狠,谁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