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舟山市竹山公园的晓峰岭上,坐落着一座名叫“三忠祠”的祠堂,里面供奉着三尊人物塑像。这座祠堂是为了纪念鸦片战争中与英国侵略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而建的,其中葛云飞的故事最让人难忘。
葛云飞曾经参加朝廷武考,高中武进士后,开始军旅生涯,在浙江任职多年,官至定海镇总兵,一直带兵守卫东南沿海。他对历代著名将领非常仰慕,尤其对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的名言赞赏不已,还把汉代到明代11位名将的事迹编写成《名将录》,用来鞭策自己。
作为统率一军、镇守一方的武将,必须将德高尚,武艺高强,才能使将士敬服。葛云飞16岁时就能开六钧硬弓;31岁时,能用60千克大刀,举起一抱粗、20米长、约重200千克的栋梁,臂力大得惊人。他曾在率部出海追捕海盗的时候,身先士卒,亲手擒拿大盗11名,斩取首级12颗。
他那高超的武艺和无畏的精神,征服了所有部将,还鼓舞了士兵们的斗志。
不仅如此,葛云飞生活非常简朴,又常深入军营,与士兵同甘共苦。每当天寒地冻之时,他便令人给士兵缝制棉袄。一日,家人从家里给他送来皮衣,他说:“士兵们冒着风霜雨露站岗,我怎忍心一个人温暖?”于是他着布衣麻袍如故。士兵们听说这件事后,无不感动敬服。他治军非常严格,纪律尤其严明。曾有一个士兵拿了百姓一些芋头,被葛云飞知道后,被处以鞭刑至流血。当地百姓都赞誉葛云飞为“好官”。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于6月7日攻陷了定海。
1841年3月,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兵3000进驻定海,英军退出。定海三面环山,毗邻大海。为增强定海防务,葛云飞请求在各处增筑炮台,甚至请借3年薪俸,愿意自费修筑,却遭到上司的坚决拒绝。后他又请求增添大炮和战船,以备水战,仍未引起上司重视,上司反而禁议水战。葛云飞无奈,心知徒守必败,遂暗暗发誓唯有竭力杀敌,以身殉国。
8月12日,英兵2万余人大举进犯定海。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出守晓峰岭,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守卫竹山门,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则率部踞守土城,当敌之要冲。
几日下来,葛云飞带领众将士多次击退英军的进攻,但英军还是仗着优势兵力,轮番进攻。官兵们日夜苦战,不能休息,而食物又供应不上,人马饥疲交加,且连日阴雨,战士衣甲尽湿,作战条件艰苦卓绝。葛云飞从早到晚都没有时间休息和进食,饿了只是吃几块米饼充饥。当地的百姓冒着炮火给他送来亲手炖熬的参汤,他却摇摇手拒绝道:“将士们都忍受着饥饿奋勇杀敌,我怎忍心一个人喝?”于是,他叫来军营里的伙夫,令其将那热腾腾的参汤倒在了军营所煮的茶水中,让每个人都分到一碗茶水一起喝下。全军将士无不深感振奋,倍添斗志。
17日拂晓,大海的上空弥漫着浓雾,能见度很低。英军利用大雾天气,乘清军饥疲交加,驶舰进犯。葛云飞登上炮台,亲自开炮,击中敌军舰上火药,敌舰当即焚烧,片板无存。英军此次居然驱使了从广东、福建招揽的1万多名亡命之徒,自己躲在后面施放冷枪,并配合炮击,分批轮番进攻,向清军发动总攻。
漫天的枪火和炮火燃烧着整个土城,照亮了整片天空。葛云飞的脸上一片凝重之色。英军已经分三路兵力三面夹攻关山炮台,情势十分危急。此时,已经到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时候了。想到这里,葛云天心潮澎湃,撩起战袍就地而跪,面朝北方向天朗声自语:“我已力竭,不能为国灭贼,就算是战死也愧对我的职责!”然后他毅然起身,带领亲兵200余人,冲出炮台迎敌奋战。
当英军攻入关山炮台南部,将士们人人持刀与敌军近身搏斗。葛云飞冲在最前面,手中的大刀砍折了,就再拔出两把佩刀,冲入英军搏杀。他带领亲兵转战杀出1000多米,杀敌无数。当冲到竹山门,刚要登山时,不幸被敌人长刀劈面,再加以被火枪围攻,身受40多处伤。当一颗子弹击中胸膛,葛云飞强忍剧痛,倚靠在竹山门的崖石边,双手仍举刀作杀敌状,直至咽气仍双目圆睁、尸身不倒。
定海一役,三总兵率众英勇搏斗,浴血奋战六昼夜,这是鸦片战争中我国军民抵抗最为激烈的战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