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07

第7章 俶真训(3)

到了周室衰亡时节,淳朴的风气被冲淡散失,办事远离道统,行为偏离德性,奸巧狡诈也随之出现。周王室的衰败使王道废弛,儒、墨两家也开始宣扬自己的学说,招聚门徒争论是非。之后各家各派学说依靠博学妄自比拟圣人,事实上是用华而不实的言辞来欺骗百姓。他们施行礼乐歌舞,拿《诗》、《书》来文饰门面,以便沽名钓誉于天下。并且他们还实施繁文缛节,装饰绂冕礼服,等级森严,广征百姓大兴建造,搞起无穷无尽的花样,积累财富来满足奢侈的消费。在此种风俗下,民众也开始糊里糊涂,不明事理,却又自觉得高明,施展智巧,人们都想使用手段,迎合世俗,捞取名利。故而这时人们都奔波在歪门邪道上,失去了道的根本。世人之所以丧失掉纯朴的天性,逐渐沦落下去,那是由来已久啊。

[原文]

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漠也。若夫俗世之学也,则不然,擢德性,内愁五藏,外劳耳目,乃始招蛲振缱物之豪芒①,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于天下,以招号名声于世,此我所羞而不为也。是故与其有天下也,不若有说也;与其有说也,不若尚羊物之终始也,而条达有无之际。是故举世而誉之,不加劝;举世而非之,不加沮。定于死生之境,而通于荣辱之理。虽有炎火洪水弥靡于天下,神无亏缺于胸臆之中矣。若然者,视天下之间,犹飞羽浮芥也;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也?

水之性真清,而土汩之;人性安静,而嗜欲乱之。夫人之所受于天者,耳目之于声色也,口鼻之于芳臭也,肌肤之于寒燠②,其情一也。或通于神明,或不免于痴狂者,何也?其所为制者异也。是故神者,智之渊也,渊清则智明矣。智者,心之府也,智公则心平矣。人莫鉴于流沫而鉴于止水者,以其静也。莫窥形于生铁而窥于明镜者,以睹其易也。夫唯易且静,形物之性也。由此观之,用也必假之于弗用也。是故虚室生白,吉祥止也。

夫鉴明者,尘垢弗能貍;神清者,嗜欲弗能乱。精神以越于外而事复返之,是失之于本而求之于末也。外内无符而欲与物接,弊其玄光而求之于耳目,是释其炤炤而道其冥冥也,是之谓失道。心有所至而神喟然在之,反之于虚则消铄灭息,此圣人之游也。故古之治天下也,必达乎性命之情。其举错未必同也,其合于道一也。

夫夏日之不被裘者,非爱之也,燠有余于身也。冬日之不用翣者,非简之也,清有余于适也。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为也;能有名誉者,必无以趋行求者也。

圣人有所于达,达则嗜欲之心外矣。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③。身犹不能行也,又况所教乎?是何则?其道外也。夫以末求返于本,许由不能行也,又况齐民乎?诚达于性命之情,而仁义固附矣,趋舍何足以滑心?

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辩者不能说也,声色不能淫也,美者不能滥也,智者不能动也,勇者不能恐也,此真人之道(当为“游”)也。若然者,陶冶万物,与造化者为人。天地之间,宇宙之内,莫能天遏。

夫化生者不死,而化物者不化。神经于骊山太行而不能难,入于四海九江而不能濡。处小隘而不塞,横扃天地之间而不窕。不通此者,虽目数千羊之群,耳分八风之调,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智终天地,明照日月,辩解连环,泽润玉石,犹无益于治天下也。

[注释]

①招蛲:通“挑挠”,循环往复。振缱:情意缠绵的样子。豪芒:喻微妙。②燠(yù):温暖。③儡(lěi);疲乏。

[译文]

所以圣人的学习,是想用来把人的性情回归到开初的纯朴状态,使心灵在无情无欲的境地中游弋。通达知命的人的学习,想用来在空旷的境地中通达性命,而在寂静中获得觉醒。至于象世俗之人的学习,则并非如此。他们抛弃人的德性,心中愁苦思虑,外面耳朵妄听、眼睛妄视,使之疲劳,开始永无休止的追求豪芒之利,奔走鼓动仁义礼乐,并把智巧和诈伪表露散扬给天下,以求得在世上招摇获得好的名声,此种行为是我感觉羞愧而不能干的。故而与其如此占有天下,倒不如舍去了它。与其舍弃了它,还不如逍遥于万物的变化之中,而和“有”、“无”的境地相联系。故而整个社会赞美他,他也不因为这个更加努力;整个社会都非难他,他也不感觉沮丧。在生和死境地中泰然处之,在荣宠耻辱面前无动于衷,就算有烈火、洪水漫延天下,自己精神也不会感觉紧张惶恐。要是如此的话,看待天下的万事万物,就像飞过的羽毛和浮动的小草,谁肯忙乱地把外物当做一回事呢?

水的特征是清的,不过泥土使它混浊。人的本性是安静的,而爱好欲望使之混乱。人是自然形成的,耳朵能够听见声音,眼睛能够看见颜色,嘴巴能够品尝味道,鼻子能够辨出香臭,肌肤能够感觉冷暖,它们的功效其实全是相同的。不过有的人可以通达神明,有的人却免不了变得癫狂痴迷,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由于制约他们的精神不同。故而说,精神是智慧的源泉,精神平静,智慧则会显明。故而智慧是心灵的宅院,神智安定,心灵才可以平静。故而,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自己的影子,而应当在静止的水面照自己的影子,便是由于止水是平静的原因。从生铁中不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只可从明镜里面才能看见自己的影子,由于明镜是平正的缘故。只有平正和平静才可以显现出物的真性。由这些能够看出,被使用的东西一定要借助于不能被使用的。故而只有心身空虚起来,“道”才可出现,吉祥就会到来。

镜子是清净的,灰尘不能玷污它。精神内守,嗜欲不能惑乱它。精神已泄散到外面,却又再重新使它回归,这便是失去了根本,而却在末节上去探求。内心与形体没有相配,却想同外物交感,遮蔽住了内心的聪明,却从耳目求得智慧,如此便是抛弃了光明而走向了黑暗,这就叫失去了“道”。心里向往所到达的地方,而精神也可以欣然存在。精神回到虚静状态,那么情欲活动也就会停息,这便是圣人的行为。故而古代有道的人管理天下,必定通达性命的情理。他们具体的行为措施不一定一样,不过和道相合是共同的。

人们夏日不穿皮衣,并不是爱惜它,而是由于温度对身体已经满足了;冬日不用扇子,并不是由于瞧不起它,而是寒冷已经胜过人体适应了。圣人估计自己的饭量吃饭,估计自己的体形而裁衣穿衣,对自己的物欲有所节制,刚好合适就好了,如此哪会产生贪婪之心呢?故而,可以保有天下的,必定不是以天下为追求的目标;能享有名誉的,必定不是靠奔波追逐获得的。

圣人可以与道相通,故而嗜欲之心被排斥在外。孔子、墨子的弟子们都拿仁义的道理来教化世人,不过却免不了失败。他们自身都不能做到仁义,更何况被教导的人呢?这是为何呢?由于他们的学说只注重外物的末节。用皮毛末节去归返根本,许由那般的高士都办不到,何况普通民众呢?要是真能通达性命之情,那么仁义自然会依附于身,举止行为哪能干扰得了人心呢?

要是精神不受侵害,心中没有压力,舒畅宁静,无所郁结,虚寂静漠地对待外物,这样,权势利禄就不会使他动心,巧辩之士也不能说服他,声色之欢也不能使他淫乱,美妙之物也不会使他纵暴,智慧的人也不会使他动摇,勇武的人也不能使他恐惧,这便是“真人”的特点。如此,他就能陶融万物,和自然造化为伴,天地之间、宇宙之内,也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了。

知道生命意义的人不死,懂得万物变化的人不变。他的精神通过骊山、太行山不受阻挡,飞入四海、九江也不会沾湿,处在狭窄的地方不觉得拥挤,横贯天地之间能够不留一点间隙。不能知道天道的人,就算眼睛能数清一群上千只的羊,耳朵能分辨八风之调,脚踩着《阳阿》的舞步,手合着《绿水》的节拍,智慧能穷究天地,目光像日月般清明,口才能够讲清最复杂的难题,言语像玉石般润泽动听,还是对管理天下没有好处。

[原文]

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外不滑内,则性得其宜;性不动和,则德安其位。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若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藏无蔚气,祸福弗能挠滑,非誉弗能尘垢,故能致其极。非有其世,孰能济焉?有其人不遇其时,身犹不能脱,又况无道乎?

且人之情,耳目应感动,心志知忧乐,手足之疾痒,辟寒暑,所以与物接也。蜂虿螫指而神不能憺,蚊虻噆肤而知①不能平。夫忧患之来撄人心也,非直蜂虿之螫毒而蚊虻之惨怛也,而欲静漠虚无,奈之何哉!夫目察秋豪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何则?小有所志而大有所忘也。今万物之来擢拔吾性,攓取吾情,有若泉源,虽欲勿禀,其可得邪!

今夫树木者,灌以瀿水,畴以肥壤,一人养之,十人拔之,则必无馀,又况与一国同伐之哉!虽欲久生,岂可得乎?今盆水在庭,清之终日,未能见眉睫,浊之不过一挠,而不能察方员。人神易浊而难清,犹盆水之类也。况一世而挠滑之,曷得须臾平乎!

古者至德之世,贾便其肆,农乐其业,大夫安其职,而处士脩其道。当此之时,风雨不毁折,草木不夭,九鼎重味,珠玉润泽,洛出丹书,河出绿图,故许由、方回、善卷、披衣得达其道。何则?世之主有欲利天下之心,是以人得自乐其间。四子之才,非能尽善盖今之世也,然莫能与之同光者,遇唐、虞之时。至夏桀、殷纣,燔生人,辜谏者,为炮烙铸金柱,剖贤人之心,析才士之胫,醢鬼侯之女,菹梅伯之骸。当此之时,峣山崩,三川涸,飞鸟铩②翼,走兽挤脚。当此之时,岂独无圣人哉?然而不能通其道者,不遇其世。夫鸟飞千仞之上,兽走丛薄之中,祸犹及之,又况编户齐民乎?由此观之,体道者,不专在于我,亦有系于世矣。

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罢怯不肖者同命;巫山之上,顺风纵火,膏夏紫芝与萧艾俱死。故河鱼不得明目,稚稼不得育时,其所生者然也。故世治则愚者不能独乱,世乱智者不能独治。身蹈于浊世之中,而责道之不行也,是犹两绊骐骥而求其致千里也;置猿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舜之耕陶也,不能利其里,南面王,则德施乎四海,仁非能益也,处便而势利也。

古之圣人,其和愉宁静,性也;其志得道行,命也。是故性遭命而后能行,命得性而后能明。乌号之弓,溪子之弩,不能无弦而射;越舲蜀艇不能无水而浮。今缯缴机而在上,罟张而在下,虽欲翱翔,其势焉得?故《诗》云:“采釆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以言慕远世也!

[注释]

①噆(cǎn):叮咬。知:通“志”,心神。②铩(shā):残。

[译文]

宁静恬淡,是用来养性的,愉悦虚无,是用来养德的。外物不干扰内心,那么性情便获得适宜的处所。性情不干扰内心的平和之气,那么德性便有了平安的处所。保持性命是用来治理社会,内怀德性是为了用来终了天年,如此就能够说是掌握了“道”的根本。如此,血液经脉没有郁滞,五脏没有生病,灾祸、福气不能干扰,非难、赞誉不能损污,故而可以到达理想的顶点。不过没有那样的清平之世,如何又可以获得成功呢?就算有可以得道的人,没有碰到明世,自身也还不可以脱难,何况无道之人呢?

人的情性,耳目能够受到外面的感触而出现相应的行动,内心能够感知忧和乐。就像手脚能够揉搓伤痛和搔痒,肌肤能够防备寒暑的侵袭,这些便是所用来与外物交接的器官。黄蜂、毒虫叮咬手指,而精神不能宁静;蚊虻穿肤吸血,而感觉不能休息。忧愁、患难来扰动人心的时候,不像黄蜂、毒虫的毒汁,蚊虻的叮咬,仅仅是一点的伤痛,要想宁静淡漠,又如何能做到呢?视力集中在细微事物上的时节,耳朵听不见雷霆的吼声;耳朵听到编钟、石磬的美妙音乐时,眼睛有时连巍峨的太山也见不到。为何呢?精神集中在细小的方面,而把重大的事情忘掉了。如今世界的万物纷纷来拔取我的性情,就像泉水涌流一般。就算想不接受,如何可以做到呢?

如今种植树木的人,就算用泉水来浇灌它,用肥沃的土壤来拥培它,一个人来培植,而十个人拔掉它,那么一定连枝条也没有了,又何况一个国家一起砍伐它呢?即使希望长久生存下去,又如何能够呢?如今把一盆水放到庭院中,澄清一天,还照不见人的眉毛和眼睫毛。轻轻地挠动一下,便不能看到方和圆形的轮廓了。人的精神易于被搅浑而难于变清,就如盆水之类。更何况整个社会都来搅动它,如何能会有一刻的宁静呢?

以前的至德时代,商人开店容易,农夫喜欢耕田,大夫安于职守,处士遵从先王之道。那时,风雨不毁坏作物,草木不夭亡,九鼎国宝贵重,珠玉润泽光亮,洛水出现丹书,黄河浮出绿图,那时许由、方回、善卷、披衣能满足自己的愿望。这是为什么?这是由于那时的君主有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心愿,故而人们自乐其道于天地之间。许由等四个人的才德,并非尽善尽美超过当世之人,不过没有谁能与他们获得相同的赞誉,由于是他们碰到了唐尧、虞舜这般的好世道。到了夏桀、殷纣王,他们烧死活人,肢裂劝谏的忠臣,建造炮烙、铜柱之类的刑具,取出贤人的心脏,剖开才能之士的腿骨,将鬼侯献上的女儿剁成肉酱,砍碎梅伯的骨骸。

那时,那历阳城,一夜之间就称为了湖泊,勇士、智者和胆怯、愚蠢之人相同都葬身湖底;在巫山上顺风放火,其中的大树、药草和杂草一样毁掉了。故而说黄河里的鱼眼睛无法明亮,嫩苗无法繁育后代,这全是由它们的生长条件决定的。故而,世道好,奸愚之辈不能一个人搞坏掉;世道坏了,智慧人也不能自己管理好。身处肮脏的世道,而责备他主张实施不了,这如同把千里马四腿绞扎起来,却又要它日行千里;猿猴被关在笼子里,就会像只笨猪一般,事实上不是它不灵巧,而是无法施展。虞舜还是农夫、陶匠时,还不能造福于乡人,但当他接受了尧的禅让当上王之后,就能广施德泽于四海,他的仁爱并没有增加,不过所处的地位便于实施仁义罢了。

先前的圣人,和愉宁静,是他的天性;但他的愿望能否实现却决定于他的命运。故而,天性遇上了好的命运才能实现,好的时事一定有平静天性的人才能显现出清明。就像乌号弓、溪子弩必需有弦才能发射;也就像越国的小船和蜀地的小艇,非得有水才能漂浮一般。要是带有丝绳的利箭在空中乱射,网罟在大地川泽四处乱撒,鸟兽虽然想飞翔奔走,不过这种险恶环境又如何能允许呢?故而《诗》里唱道:“釆着卷耳,采来采去也不满一箩筐。想念远方的人,就把箩筐放在大路旁。”这是在仰慕以前的好世道啊!

同类推荐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黑金棺材

    黑金棺材

    妃子争宠,青壮男子离奇惨死,三更马车走险道。“猎物”遭殃;天子夺权,臣子命亡。不如做个闲云野鹤,京城命案疑云层层;武林世家横生祸节,风流少侠惨遭暗算。蒙面怪客杀人灭口,痴情玉女勇护情郎。年轻捕快奉命调查,血身义子误中圈套。密室锦帐催春情。京城名妓设陷阱,胜过发财升官。,红衣女郎夜求欢。白眉假道析隐情,禁宫病帝赐毒酒。月夜蒹葭劫大牢,孤身犯险入龙潭
  • 庶女皇妃:医女有点毒

    庶女皇妃:医女有点毒

    毒辣医女配腹黑皇子,她苏紫枫认命。,却是庶女的好归宿,爹不疼娘不爱。庶出五皇子生来与皇位无缘,比肩齐行踏过重重磨难,一场抢夺皇子的大戏悄然展开。忍气吞声蛰伏三年,誓要为自己的姻缘谋划一场本小姐好歹是府中千金,岂容姨娘们撒野?好好医女变毒女,双手为自己画下锦绣前程。三十六计落入五皇子眼中,医药世家之女重生名门望族,身为庶女,庶庶相亲分外中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教你学谚语(下)

    教你学谚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神奇的世界

    神奇的世界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奇现象,而实际上,这些现象不仅仅限于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在一些人们没有接触到的领域,神奇的现象同样存在。本书从灾难、生活、亲缘、灵异、预言、历史等八个方面向读者结介绍了古今中外各种神奇的现象,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从另一种角度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