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55

第55章 诠言训(1)

[题解]

“诠言”便是解释贯穿于全篇的道家之言。

在作者看来,道既是生长万物的根本,也是注入万物之中无不在、“无不通”的真理。道的本质特点便是“无为”。所谓“无为”,便是要灭欲养性,去仁弃智,最后做到归根返本,“执一”“守常”。作为一种政治主张,作者认为“无为而治”才是最根本的治国安民办法。“智者不以位为事,勇者不以位为暴,仁者不以位为惠”才适合“无为”的观点。文中还重点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强调“天道无亲,唯德是与”,故而凡事应当“不进而求,不退而让”。总之,无论养生、处世、为政,全部都要“循理而动”,听其自然,以不变的道来应付世间千变万化的事情。

[原文]

洞同天地①,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于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莫能及宗。故动而谓之生,死而谓之穷。皆为物矣,非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万物之中。

稽古太初,人生于无,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能反其所生,若未有形,谓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圣人不为名尸,不为谋府,不为事任,不为智主。藏无形,行无迹,游无朕。不为福先,不为祸始。保于虚无,动于不得已。欲福者或为祸,欲利者或离害。故无为而宁者,失其所以宁则危;无事而治者,失其所以治则乱。星列于天而明,故人指之;义列于德而见,故人视之。人之所指,动则有章;人之所视,行则有迹。动有章则词,行有迹则议。故圣人揜明于不形,藏迹于无为。王子庆忌死于剑,羿死于桃棓,子路葅于卫,苏秦死于口。人莫不贵其所有,而贱其所短,然而皆溺其所贵,而极其所贱。所贵者有形,所贱者无朕也。故虎豹之强来射,猿狖之捷来措。人能贵其所贱,贱其所贵,可与言至论矣。

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故通性之情者,不务性之所无以为;通命之情者,不忧命之所无奈何;通于道者,物莫不足滑其调。詹何曰:“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员。身者事之规矩也,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憎,适情性,则治道通矣。原天命则不惑祸福;治心术则不妄喜怒;理好憎则不贪无用;适情性则欲不过节。不惑祸福,则动静循理;不妄喜怒,则赏罚不阿;不贪无用,则不以欲用害理;欲不过节,则养性知足。凡此四者,弗求于外,弗假于人,反己而得矣。天下不可以智为也,不可以慧识也,不可以事治也,不可以仁附也,不可以强胜也。五者皆人才也,德不盛,不能成一焉。德立则五无殆,五见则德无位矣。故得道则愚者有余,失道则智者不足。渡水而无游数②,虽强必沉;有游数,虽羸必遂。又况托于舟航之上乎?

[注释]

①洞同:浑然一片的样子。②数:指技术。

[译文]

天地浑然一体,混沌淳朴,还没有创造出有形的万物,这称为太一。共同出自一个根本,但表现各不一样,有的成为鸟,有的成为鱼,有的成为兽,这称为有分别的物。依据种类不同而分别,依据群体不同而区分。本性各不一样,但都有形体,都真实存在着。分化成为万物,彼此隔离不通,也脱离了根本。故而,动起来,就称为生存,死掉了,就称为终结。全是具体的物,而不是非物的造物者。造物者不是万物中的某一个。

追溯上古之初,人从无中产生,有了形体。有了形体,便要受制于万物。要是可以返回产生的源头,如同没有形体一般,这就称为真人。所说的真人,是没有与太一分离的人。圣人不做声誉的承担者,不做计谋的储存地,不做事情的执行人,不做智慧的拥有者。隐藏而没有形体,行动而没有影迹,交游而没有影迹。不做福的先导,不做祸的开始。在虚无中保存自身,在不得已的时节行动。求福的,或许得了祸,求利的,或许遭了害。故而,以无为获得安宁的,丧失了安宁的条件,便会有危险;以无事进行管理的,失去了治理的条件,便会有动乱。星辰散列天空,光芒闪烁,故而人们能够指点;道义通过德行表现出来,故而人们可以看到。人们指点的,迁移便有光痕;人们看到的,行动便有形迹。迁移便有光痕的,人们会议论,行动便有形迹的,人们会评论。故而圣人把自己的聪慧掩盖在无形之中,以无所作为来掩藏自己的行迹。王子庆忌死在剑下,羿死于桃木棒,子路在卫国被剁成肉酱,苏秦死于口才。人们都注重他们的专长,而忽视他们的不足,又都沉沦在他们的专长中,完全看不到他们的不足了。这是由于人们推重的,是他们显现出来的,人们忽略的,是没有形迹的。故而,虎豹的勇猛招致射杀,猿狖的敏捷招致捕捉。人要是能重视不够,而看轻专长,就能够与他谈论最高妙的问题了。

自信的人,不会由于诽谤或赞誉更改志向,知足的人,不会被势利诱惑。故而,晓得本性的真谛,不追求本性以外的东西。晓得生命的真谛,不忧虑命运不能左右的事情。知晓大道的人,外物不能干扰他的平和。詹何说:“没有听说过自身管理而国家混乱的,没有听说过自身混乱而国家管理的。”矩不正,不能够画出方形;规不正,不能够画出圆形。自身,便是事物的规矩啊,没有听说过自己不正却能让他人端正的。搞清天性的根本,管理好思想,理顺好、憎关系,适合自己的情性,治世之道就通畅了。搞清天性的根本,就不会受灾祸、幸福的迷糊;管理好思想,就不会妄生欢喜、愤怒之情;理顺好、憎的关系,便不会贪得无用之物;适合自己的情性,欲望不会超过限制。不受灾难、幸福的迷惑,行动、静止都能依循道理;不妄生喜欢、愤怒之情,实行奖励、刑罚便不会偏私;不贪得无用之物,就不由于欲望妨碍天性;欲望不超过限制,便能保养天性晓得满足。这四个方面,不需要向外部寻求,不需要向他人求借,返身自求就可获得。天下不可以用智术来统治,不可以凭聪明来认识,不可以用事业来治理,不可以用仁术来使人归附,不能够用强力来取得胜利。这五个方面,都是人的能力的表现。品德不隆盛,不能使一件成功。品德树立那么五个方面都不会产生危险。五事都能产生,那么德行便无所立位了。所以,得道之人,便是愚笨的也会有余力;失道的人,便是聪明的也会感觉不足。渡水而没有游泳技术,就算很强壮,必定要沉下去;有游泳技术,就算很瘦弱,也必定能成功。又何况寄托在舟船之上呢?

[原文]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则平。平者,道之素也;虚者,道之舍也。

能有天下者必不失其国,能有其国者必不丧其家,能治其家者必不遗其身,能修其身者必不忘其心,能原其心者必不亏其性,能全其性者必不惑于道。故广成子曰:“慎守而内,周闭而外;多知为败,毋视毋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不得之己而能知彼者,未之有也。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能成霸王者,必得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也。强胜不若己者,至于与同则格①;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度。故能以众不胜成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善游者不学刺舟而便用之;劲筋者不学骑马而便居之;轻天下者,身不累于物,故能处之。泰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珠玉而不听,乃谢耆老而徙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推此意,四世而有天下,不亦宜乎!无以天下为者,必能治天下者。

霜雪雨露,生杀万物,天无为焉,犹之贵天也。厌文搔法,治官理民者,有司也。君无事焉,犹尊君也。辟地垦草者,后稷也;决河浚江者,禹也;听狱制中者,皋陶也;有圣名者,尧也。故得道以御者,身虽无能,必使能者为己用。不得其道,伎艺虽多,未有益也。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②,必无怨色。有一人在其中,一谓张之,一谓歙之,再三呼而不应,必以丑声随其后。向不怒而今怒,向虚而今实也。人能虚己以游于世,孰能訾之?

[注释]

①格:抗拒。②忮(zhì)心:忌恨之心。

[译文]

治国的关键,主要在于让百姓安定。安定百姓的根本,在于让民众衣食充足。衣食充足的根基,在于不违反农时。使百姓不违背农时的根本,在于减轻徭役。减少徭役的根本,在于控制物欲。控制物欲的根本,在于回归人类无为清净的本真。回归天性的根本,在于排除掉心中多余的精神压力。只要排除这些精神压力,心胸才能清净,心胸清净就平和。平和是道的根基,清净则是道的所居之处。

可以拥有天下的天子,他的诸侯国也不会失去;可以拥有诸侯国的诸侯王,他的家族也不会丢失;而可以治理好自己家族的,一定会看重自身的修养;可以看重自身修养的人,一定也会顾及到自身的心性;而可以使自己心体回到本原的,不会使本性受损;不损伤本性的人,不会失去道。故而广成子说:“慎重地看护着你的内心,周密地关闭和外界的通道;智慧过多没有益处,不要看不要听;用虚静平和的心态获得精神,那么形体自然会端正。”不能把握自身的清净平和,却晓得道体,如此的事情真的没听说过。故而《易经》说:“收起口袋,没有过失也不招来赞誉。”可以称霸称王的人,一定获得胜利;可以战胜敌人的人,一定是强大的;而可以强大,肯定是使用了百姓的力量;能利用百姓的力量的人,必定会得人心的;能得人心的人,一定是自身修道得道的;而可以得其道的,处事一定是柔弱的。强硬尽管能够打败不如自己的,但碰上力量和他相当的就很难对付了;而柔弱却能打败比自己强大的人,由于无形的柔性之力是无法估量的。故而能从多次失败中获得大胜利,而这一切只有圣人能够做到。

擅长游泳的人,不学撑船便能便利地运用游泳技术渡水;筋骨强健的人,不学骑马便能便利地到达居处;看轻天下的人,自身不受外物牵累,故而能泰然处之。古公亶父先前居住在邠地,狄人常常来骚扰他,古公亶父用皮币珠玉事奉他们,他们照样不断侵扰,于是古公亶父就告别了邠地的长老们搬迁到岐周,民众扶老携幼跟随着他,最终在岐周建成了周国。推究此种轻天下的意思,周人四代拥有天下,不也是应当的吗!不把占有天下作为目的的人,一定能管理好天下。

霜雪雨露,让万物生长死亡,上天并没有做什么,不过人们还是认为上天尊贵。依据文件操持法令,管理百官百姓的,是有司的事,国君并没有插手这些政务,但人们还是觉得君王推崇。开地垦荒的为后稷,疏浚江河的为夏禹,公正断案的为皋陶,有圣君之名的却是尧帝。故而得道并用来驾御天下的人,自身即使没有什么才能。但必定使有才能的人为己所用;没有获得道,就算技艺再多,也没有好处。有人乘坐并连的木筏渡江,有一条空船从一方飘来。撞翻了木筏,木筏上的人即使心里猜疑想不通,但必定没有怨恨人的神色。要是有一个人在那条船上,木筏上的人一个喊往江中撑开,一个喊住岸上靠近,再三呼喊船上的人也没有回应,这时木筏上的人必定随后骂出难听的话来。刚才那种情形人们不发怒,如今此种情形人们就发怒,是由于刚才那种情况船是空的,而如今这种情况船上有人。要是人能让自己虚无飘渺地在世上翱翔,谁还能去诋毁他?

[原文]

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困。有以欲多而亡者,未有以无欲而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而失者也。故智不足免患,愚不足以至于失宁。守其分,循其理,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故成者非所为也,得者非所求也。入者有受而无取,出者有授而无予。因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者弗德,所杀者非怨,则几于道也。

圣人不为可非之行,不憎人之非己也。修足誉之德,不求人之誉己也。不能使祸不至,信己之不迎也。不能使福必来,信己之不攘也。祸之至也,非其求所生,故穷而不忧。福之至也,非其求所成,故通而弗矜。知祸福之制不在于己也,故闲居而乐,无为而治。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无,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则所欲者至。

故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治国者先为不可夺,以待敌之可夺也。舜修之历山,而海内从化。文王修之岐周,而天下移风。使舜趋天下之利,而忘修己之道,身犹弗能保,何尺地之有!故治未固于不乱,而事为治者必危。行未固于无非,而急求名者必剉也。福莫大无祸,利莫美不丧。动之为物,不损则益损,不成则毁,不利则病:皆险也,道①之者危。故秦胜乎戎而败乎崤,楚胜乎诸夏而败乎柏莒。故道不可以劝而就利者,而可以宁避害者。故常无祸,不常有福;常无罪,不常②有功。

[注释]

①道:通蹈,施行。②常:尚,崇尚。

[译文]

放弃道而运用智慧一定危险,抛弃术数而任命才能一定困窘。有由于欲望过多而灭亡的,没有由于无欲而危险的;有凭着欲望去管理而使天下混乱的,没有由于守常规而失去天下的。故而智慧不可以除去祸患,愚昧不至于失去安宁。持守本分,遵从事理,失去了不忧伤,获得了不欢喜。因而成功了不是由于有所作为,获得了不是由于有所追求,有收益便接受但不索取,有付出便给予但不施舍,便像万物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生,跟着秋天的到来而死,生下来时不由此而感恩,被杀死后不由此而怨恨,如此便接近道了。

圣人不去做可以招来非议的事,不憎恨别人责难自己。修养可以带来赞赏的品德,但不求别人赞赏自己。不能使灾祸不到来。但相信自己不会去招灾惹祸;不能让幸福必定到来,不过相信自己不会去排斥幸福。由于灾祸的到来,不是自己招惹后出现的,故而走上绝路不担忧;幸福的到来,不是自己追求才成功的,故而顺畅显达不自矜。晓得对于祸福的控制不取决于自己,故而安闲居家时快快乐乐,无所作为地对付事务。圣人持守他已经拥有的东西,不追求他未曾获得的东西。要是去追求自己所没有的,那么已经据有的便会失去;修治自己所拥有的,那么想获得的便会自然到手。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热门推荐
  •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兄弟姐妹到乡下度假,在那里,他们碰到了一位能帮助他们实现所有愿望的沙地精灵,孩子们这下高兴坏了……沙精作法他们变得漂亮无比,可保姆却不认识他们了,还把他们赶出家门;沙精给他们变出很多钱,可这些钱不但不能用,还害得他们差点被警察抓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剑傲

    剑傲

    一个走街串巷的小货郎,却因为机缘巧合下踏入修真门派,他隐忍,却杀伐果断,他出身名门正派,却亦正亦邪,手中一把宝剑,让正邪两道都为之闻风丧胆,别人想要改变他的人生,他却偏要逆天改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修真世界里,有一个传说,那把剑无所不破,那个人无法战胜……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吴文智编著的《转个弯人生更开阔》内文篇 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最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于 诵读,提升阅读能力;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 、地道的英文,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动人的绝美篇章时,不仅能够提升生活 质量,丰富人生内涵,更能够轻松提升英文领悟能力,体味英文之……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女翻译官

    重生之女翻译官

    【简短版】外交部发言人秦卿,亿万富豪孙景炀,驻英大使余青童,三个男人异口同声:“晓云,你必须在我们中选一个!”她穆晓云只想靠本事吃饭,靠双手赚钱,靠头脑发财,为什么却引来一堆高干富豪追逐?她最烦的就是男人了!“选了一个呢?”“剩下两个就终身不娶!”【详细版】前一世,穆晓云是个为爱轻生的傻女人,再次醒来,却已经回到十年前……这一世,穆晓云决定斩断情丝,此生此世不再相信任何一个男人!现在的她只愿意实现自己前世未竟的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翻译官。然而命运之轮,却再一次把他,孙景炀,带到她的身边……她曾经为他怀过孕、流过产、捉过小三、赶过红颜、防过闺蜜、斗过婆婆……这种生活,她上辈子已经过够了!却没想到,曾经的花花大少,这一世却变成了深情专一的男人。只是他身边蜂蜂蝶蝶依旧环绕,而她,已经不想再上演那种无聊的婚姻保卫战!片段一2005年6月1日,南部,S大校园。“你不安好心。”小小年纪就当自己表妹的狗头军师,指点她怎么挽回男人。秦卿越看越觉得这个女孩子可怕。“我又没有害冯茹,你那么担心干嘛?”促狭的杏眼里,恶作剧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冯茹在旁边弱弱拉穆晓云袖子:“晓云,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跟我表哥说话……”片段二2008年,5月18日,四川,北川。“穆晓云,你疯了,军人的铁则就是无条件服从命令——”秦卿漆黑的瞳仁充满怒火,盯着眼前满面血污,只剩下一双明丽美眸的佳人,“现在,我命令你,马上给我回学校去!”“长官,难道你不知道我在擅自上飞机之前,已经把退学信交到了教务处吗?现在你不能命令我了。”看着他脸色铁青,她冷冷一笑:“不是所有女人,都只敢在男人身后瑟瑟发抖的!”说罢,她毫不迟疑地跳上了他的抢险救援车,往灾区中心点飞驰而去。【新文推荐】江洋大盗重生到软弱的豪门大小姐身上,一睁眼就面对未婚夫悔婚,伪善的庶母庶妹假仁假义,父亲偏心母亲无能,她要如何扭转乾坤,活出不一样的过去?《重生之小姐你好毒》: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