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000000006

第6章 刘宗周哲学的来源与主旨(3)

和“一”字相比,它显得有些杂驳,而“一”字既浑厚包容,又很纯粹。可以说,“独”字如孤峰,“一”字如天地。不难体会到,刘宗周和“独”字在潜意识里是有印合的,可以说是一种互相选择。刘宗周有时就表现出“独”字的坚执、孤傲并给人以压迫感。

虽然朱熹以及其他的思想家也都强调“慎独”,但他们所理解的“独”意义比较简单清晰,只有“独居”或者“专一”的意思,不用刻意体味消化,他们似乎更着重于具有工夫意味、导致谨微内敛的“慎”字,所以不会受“独”字其他杂驳意向的影响。但刘宗周则不同,“独”能成为刘宗周学术的宗旨,并被认定为本体,一定是被刘宗周不断反刍、细细体味过了的,所以他对此字消化之细,自然非其他学者可比。这一点尤需指出。

结合后文就会发现,刘宗周所说的“独体”之所以可以被他亲切地体察到,就是因为此独体的确存在于他的心理结构中,并且在他的人格结构中扮演主导意识的角色,但它跟《大学》中说的“独”没有关系。刘宗周之所以提出这个别具一格的“独体”概念,一方面是因为他从经验出发,体察到一个内在的主宰,并名之为“独”;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想要建立一种既主动又可靠的理论和修养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得人的道德行为更加自发,且不会因这种自发而流于狂肆。他通过将自己体认的“独”这个道德本体意识化、心理化,并呈现为“意”,实现工夫和本体的融合,以解决工夫是工夫,本体是本体,重工夫者不悟本体,重本体者轻视工夫的问题。刘宗周的思路应该说是非常好的。可是如果我们从其具体的修养方法和实际效果看就会比较失望,因为具体的方法其实与以往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对这些方法有了不同的解释;并且实际效果也不理想,因为实际上刘宗周本人的问题恐也并未因此得到彻底解决。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刘宗周并未真正了解他体验到的“独体”的本质;二是,他制造了一个在逻辑上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本体,并将这个本体和他所体验到的“独体”混而为一,而实际上这两者却不是一回事。

二、诚意

如前文所述,在蕺山的学术思想里,有慎独便有诚意。他说:

“古人慎独之学,固向意根上讨分晓”;“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时随处体认去,便得全体荧然,与天地合德”。所以,意根便是本心呈露之机,体认到意便是认得了本心,认识了独体。独体(天命之性)的至善,保证了意的至善。因为“意本是善的,但不诚,则流失之病有无所不至者,然初意原不如是”,所以凡有不善便是人伪,便是障蔽,便是自欺。刘宗周慎独诚意说的确立,其实是一种清理源头的工作,只有保证善始,善终才有可能。

刘宗周确立这种学说有其针对性,即针对当时阳明学末流以良知为借口,以情识为初念,导致行为恣肆的现象。在刘宗周看来,这些人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初心,其原因之一,就是对《大学》中的诚意说理解得过于粗浅。刘宗周理解的意为“心之所存”而非“心之所发”,是意志之意而非意念之意。意是心之主宰。他说:

意者,心之所以为心也。止言心,则心只是径寸虚体耳。

著个意字,方见下了定盘针,有子午可指。然定盘针与盘子,终是两物。意之于心,只是虚体中一点精神,仍只是一个心,本非滞于有也,安得而云无?心之所向曰意,正如盘针之必向南也。只向南,非起身至南也……凡言向者,皆指定向而言,离定字,便无向字可下,可知意为心之主宰矣。意,志也。心所之曰志,如云志道、志学,皆言必为圣贤的心,乃以主宰言也。

所以,在刘宗周看来意是一种至善的指向,“只向南(善),非起身至南(善)也”,所以是无起无灭的。从反面看,起善念便是“起身向南(善)”,是有起灭的,因此即便念是善的,也还是有问题。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着眼于无起无灭的意。在他看来,意是心的存主,乃是心之所以为心者,而不是心发出的一种念。他对朱熹等人将意理解为“心之所发”提出了质疑:

意者,心之所存,非所发也。朱子以所发训意,非是。

《传》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言自中之好恶一于善而不二于恶。一于善而不二于恶,正见此心之存主有善而无恶也,恶得以所发言乎?如意为心之所发,将孰为所存乎?如心为所存,意为所发,是所发先于所存,岂《大学》知本之旨乎?意为心之所发,古来已有是疏,仆何为独不然?第思人心之体,必有所存而后有所发,如意为心之所发,则孰为心之所存乎?如心以所存言,而意以所发言,则心与意是对偶之物矣,而恶乎可?总之,存发总是一几,故可以所存该所发,而终不可以所发遗所存,则《大学》“诚正”一关,终是千古不了公案,未可便以朱、程之言为定本也。阳明先生曰:“有善有恶者意之动”,仆则曰:“好善恶恶者意之动”,此诚意章本文语也。

如以善恶属意,则好之恶之者谁乎?如云心去好之,心去恶之,则又与无善无恶之旨相戾。今据本文,果好恶是意,则意以所存言,而不专以所发言,明矣。好恶云者,好必于善,恶必于恶,正言此心体之有善而无恶也。做好恶两在而一机,所以谓之“独”。如曰有善有恶,则二三甚矣。独即意也,知独之谓意,则意以所存言,而不专以所发言,明矣。总之,一心耳,以其存主而言谓之意,以其存主之精明而言谓之知,以其精明之地有善无恶归之至善谓之物。识得此,方见心学一原之妙,不然未有不堕于支离者。但此等分解,亦只是训诂伎俩……吾辈能切己反观于生身立命之原,时时有把柄,不复堕落影响,则此心此理,自有不言而相喻于同然者矣。从这两段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宗周的思辨和体察的能力的确非一般理学家可比,从中也反映出他相当程度的自信。刘宗周从“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话里体会到了心有存主,并且这个存主是一种好恶,因为毕竟“恶臭”和“好色”之类是对象,是变动不居的,只有一个不变的好恶在那里应这些对象。那么这个存主是什么呢?

刘宗周认为是“意”。因为按照《大学》八条目的次第,诚意在正心之前,则意必不为心之所发,而应为心之所存。刘宗周认为,朱熹等人错就错在以意为心之所发,如果心为所存,意为所发,则心与意就成为对待之物,流于支离;而阳明等人以善恶属意,使意成了被判别的对象,失去了主宰的地位,同时又使得好善恶恶的主宰(裁判者)茫然不知所归。在刘宗周看来,《大学》中心、意、知、物是一贯的。他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阐述这种“一贯”:“一心耳,以其存主而言谓之意,以其存主之精明而言谓之知,以其精明之地有善无恶归之至善谓之物。”只是这种解说次序说到了“物”(即“独”)这里就比较吃力。其实刘宗周本有“独知”之说,有时甚至认为有“独”字“知”就不必说,因为独中就有知;他还说之所以谓之“独”,是因为“好恶两在而一机”,说明此“一机”之独有“好恶”之意。因此“独”可以收摄“知”与“意”。如果刘宗周这段话从独体之物而不是从心开始说就比较顺畅了:至善的本体之物便是独,此独物之精明灵觉为知,此独物之好恶之机为意,其总名为心。独之好恶之意便是心之主宰,故意为心之所存。那么接下去的问题就是独和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刘宗周在《学言》(上)中说: “独者,心极也。”可见在刘宗周这里独是心之心。那心是什么?“心即气也”,如此独则为中气、太和元始之气。那独和意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独即意也”,二者是一隐一显的关系。

刘宗周的话不可谓全无道理,只是有些道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发明,成为另一套理论则可,但却未必真正是《大学》的本旨。刘宗周反对情识分解、训诂伎俩,说明他注重反观体察,他也确乎体察到了心中的某个存在为心之主宰,但他并不知道这个主宰的来历。他如何能断定此“独体”便是《大学》中“慎独”之“独”?

抛开《大学》直接面对刘宗周的哲学文本,刘宗周的哲学还是条理分明的,但如果掺入《大学》,则他的思想和《大学》的思想就一并混乱了。所以,刘宗周哲学从阐述方式上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硬要将自己的理论附会于《大学》。从《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 《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条目一定是一种本末终始的关系,所谓的八条目明显是八个次第。而刘宗周的理论虽然强调了心、意、知、物的一贯,但它们的关系是浑然的,并不是一种本末终始的次第,而刘宗周自己所说“《大学》八条目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皆应”的比喻,则更加体现不出这种本末终始的次第了。如果刘宗周的理解成立,那么《大学》中的概念就会显得非常混乱,他以“独”为“物之本”时,这个“物”是指万物;而在说“格物”之“物”时,此物又是“有善无恶归之至善”之物,也就是“独”,其实是将“格物”之“物”等同于“独”了。我们很难认同《大学》会用一个毫无特指意味的“物”字去特指某一事物。《大学》中本有慎独之说,何必不在八条目中直接用“慎独”却又用了个“格物”呢?“物”和“独”既然是同一事物,《大学》何必用两个不同的概念呢? 所以刘宗周对《大学》的理解不会是《大学》的本意,他的理解自成一说则可,但将这层意思混入《大学》则不可。牟宗三就曾批评刘宗周的一些议论:“看似幽深曲折,而实缴绕隐晦;其所以然之故即在混杂也。”产生这种“缴绕隐晦”的原因就是用自己的观点强解《大学》,结果越解越乱。

对于刘宗周所说的“意”,还要从现实层面进行考察,即这个“意”在现实层面否是真实存在。刘宗周从“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的话里体会到了心有存主,这固然不错,但这里怎么能体现出这种好恶之意是“一于善而不二于恶”呢?刘宗周自然认为这种意是心本固有,为“心之所存”,是先验存在的,而人的恶只不过是后天习染之故。但这一点并不能在初生的婴儿那里得到证明,因为婴儿虽能表现出好恶,但这种好恶绝对是出于私意而不是善恶,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生存和舒适是第一位的。婴儿不可能去做道德判断,更不要说去好善恶恶了。但这并不是说人没有好善恶恶的潜能,只是这种潜能需要后天的启发,因为它不会自然呈现。刘宗周有一个错误,那就是他设定了一个先验之意的至善指向,而且还假定了这种意会自然并且首先呈现。正因为如此,他更加认为人的初念是善的(虽然在潜意识里他对此有深深的怀疑),所以才有两次转念以合初念的观点。我们再看《大学》。《大学》在“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之前的那句“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是要说明好恶如同生理反应一样直接,作不得假。此中有亏,便算不得诚意,而是“自欺”。“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如”字说明“恶恶臭”、“好好色”只是举一个例子以示直接,“好色”和“恶臭”有什么善恶可言?所以“诚意”只是“毋自欺”并不是去“好善恶恶”。所以,刘宗周所说的“诚意”已与《大学》不同。《大学》的“诚意”之后,可以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是后天工夫;刘宗周的“诚意”,按照他自己的设定,其本身就是正的,是先天工夫。作为“心之所存”的这个“意”,对刘宗周来说是现实存在的,他个人的修养工夫对此完全可以察觉,但对此“意”的先验性,刘宗周却不能提供有效的证明,初念为善本身就是可疑的。

至于意到底属所存还是所发,则完全是由于对意的规定不同决定的。即便如刘宗周所规定的那样,意为心之所存,那还有这种存是先天的存在还是后天的引入的问题。这个问题和“独体”的先天、后天问题相关,在后文会有专门讨论。其实,从本质上说刘宗周对意的解释并没有新意,他设定的“独意”,其实就是“性善”,此性为心之所存,有至善的指向。值得注意的是,意在未被体察到以前,只是一种潜在的意向性(这种感觉类似于刘宗周所说“觉得此中隐隐一物有以出乎其上,或潜或露,时有时无”),而它一经被体察到,从潜意识(或前意识)变为意识,便会被注入大量的心理能量,体现为一种不可逆的指令,一变而为意志。因此,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他的“意”要比“性善”的说法更强调了一种内在的推动机制。

刘宗周的哲学固然缺少实质性的突破,但其哲学思想的意图却是十分鲜明的。如果说前面讨论的他对朱熹等人的质疑只是义理上的,那么他通过自己的诚意说对阳明“有善有恶意之动”的说法的质疑,则更倾向于具体操作上所引发的问题。他说:

同类推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热门推荐
  • 谁在记忆里流连

    谁在记忆里流连

    也许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双生子天生有着心灵感应。倾心离开后,没有人再跟我提过关于她的任何事情。从那时起我陷入了记忆的死角,每晚重复做着同一个梦,梦里有着跟回忆中不一样的人和事。我一直以为,是我的记忆出了错。直到遇见时宇锋。那个总是在我梦中出现的人,我才发现原来一切并非臆想。循着往日的痕迹,抽丝剥茧,我渐渐发现了倾心的秘密,还有那段被遗忘在角落的旧时光?
  •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一对翠玉耳环,缓缓揭开几对男女错综复杂的身世之谜。一座经久不变的石塔还能不能圆起那一段历经了大半生还绵绵不绝的民国旧梦。娓娓道出民国年间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情节虚构,一个奇异的梦境,请勿模仿
  •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喧嚣过后、浮华散尽,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也终未逃脱王朝兴替的历史铁律。大臣权争、家奴作乱。煌煌大唐由一个无赖瘪三划下了休止符。百年的明丽华美之间,有着怎样难以破解的隐秘与奇诡?中晚唐的团团迷雾之中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真相?深度解读中晚唐的绝密隐私揭秘唐朝灭亡的历史真相。让我们拨开中晚唐的神秘面纱,重新阅视阴谋与背叛,一究大唐沦亡的细节。
  • 末世之丧尸系统

    末世之丧尸系统

    末世降临,可她却变成了丧尸一只,身为一只悲剧丧尸,她该如何在末世生存?丧尸系统,让她变成丧尸中的人类,人类中的丧尸。且看小小丧尸,末世惊天逆转,谁说丧尸的终点只有死亡,看我小小丧尸逆转乾坤……
  • 悍凤戏邪皇

    悍凤戏邪皇

    男女通吃?荒淫好色?昏君的情趣能不能再变态些!与其失身给这样的禽兽,倒不如找个清秀俊逸的美男,献出自己宝贵的第一次。月黑风高夜,天雷勾地火。终于叫白染宁逮着了机会,化身野兽,将眼前柔中带怯,楚楚动人的绝色美男给霸王硬上弓了!“皇皇皇……皇上!”却不料,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望着身下被自己凌虐得气息奄奄,满身伤痕的美男子,白染宁刚飘上云端的心,就如那庐山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跌跌到深渊底。★☆★☆盯着男子俊美无匹的侧脸,以及刚毅性感的裸背,白染宁决定豁出去了,踏前一步,无比认真地说:“皇上,其实臣妾根本不是女人,而是人妖,原为男儿身。”停下脱衣的动作,萧祁夜转身,目光热切地看着她,“不管你是男是女,朕都爱你如命,此生不渝。”擦……你这大变态!★☆★☆白染宁:皇上,臣妾怕冷,不能脱衣睡觉。萧祁夜:来人,端十个火盆进来!囧……白染宁:“皇上,臣妾突感身子不适。萧祁夜:来人,传太医!我哭……白染宁:皇上,臣妾害羞。萧祁夜:害羞?你在捏朕屁股,摸朕龙鸟的时候,怎么不知道害羞?乖,快把衣服脱了。不要啊……★☆★☆“听说了吗?皇上下旨,大燕国所有臣民,从今以后都不许吃猪肉。”“为什么?”“因为彘妃娘娘说,猪是天底下最聪慧有灵性的动物,人们应该尊敬它。”……“看到了吗?最近上京开始流行一种花蝴蝶妆,女人们全都身着彩衣,面施白粉,口涂红唇,满头珠钗。”“为什么?”“因为这是彘妃娘娘最喜欢的装扮,皇上觉得非常漂亮。”
  • 商场狼妻:恶整帝王

    商场狼妻:恶整帝王

    云初月,左相府嫡出四小姐,性格怯懦,草包花痴。为心爱之人嫁于玄王做妾,却在新婚夜目睹夫君与别的妾室缠绵,当场羞愤而死。死后且赐休书,不得入葬皇陵。许晴受,集团董事,精明睿智,冷静强悍。被精心设计的圈套所害,穿越到一个被丈夫羞死,家人以她为耻的废材小姐身上。人人避而远之,鄙夷不屑。可惜!再睁开眼,她已不是原来的她。片段一:北风呼啸,黄沙漫天,沙场上,十万雄兵浩浩荡荡。明黄色龙袍的邪魅男子神色满是得意,“你看,这十万大军,可是够精?”女人闻言浅笑,淡淡的道了四个字:“滥竽充数。”身穿银色战甲的男子一听,一张妖孽的脸立马暗了下去。“头发长见识短。”话音刚落,只听嗖的一声,一枚飞镖落地,伴随着的,是那男子的墨色发丝。“你的头发短,见识未必多。”片段二:丝竹入耳,皇宫大院内,一片祥和。那大殿中,不断的有美艳女子上前表演,大臣正襟危坐。女子一身素衣,一曲凤求凰震惊全场。龙位上,男子邪魅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一双凌厉的眼,玩味的看着眼前女子。“左相四女,惊采绝艳,赐贵妃之衔,择日入宫。”众人一片哗然。女人抬头,笑的温婉:“凤求凰,求的乃是真凰,臣女恳请皇上宁缺毋滥。”片段三:揽月阁中,男女四目相对。男子俊美脸上,后悔不已:“月儿,和我回去,我许你王妃之位。”初月冷然一笑,淡然说道:“赫连,你可知道这世间最无耻的人是哪般庅?”另一男子温柔浅笑,眼底一片宠溺。“该是出尔反尔的人吧。”初月摇头,笑的魅惑:“错,这世间最无耻的是找后悔药吃的人。”俊朗男子听着两人一唱一和,顿时脸色发青“云初月,别忘了你曾是本王的妻!”初月淡笑不语,男子释然,眸中一片平静。“赫连若是没记错,三月之前,王爷的休书诏告天下,月儿乃是自由之身。”她,冷静寡言,一朝穿越成为云家嫡女,在人心险恶的古代步步为营,帮自己的母亲整垮了府中所有虎视眈眈的姬妾,又助自己的父亲在朝堂之中地位不断上升。又在无意之中,惹上一票对自己用情至深的男子,个个绝色,心中含情。历经风尘洗礼之后,看清真爱,携手共度一生一世一双人。本文女慢慢变强,不虐女主,结局一对一。恶搞版片段:一:澹台焱玄:“女人,跟我回去,我许你王妃之位”女主:“王爷有没有听过一句老话?”澹台焱玄:“什么?”女主:“好马不吃回头草。堂堂王爷,竟然连马都不如。”二:
  • 调包公主重生记

    调包公主重生记

    前世的她,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36岁撒手人寰……前世的她,重新来过?,红颜祸水颠覆四国……后世的她,在火刑之下惨死,涅槃重生,被迫易嫁10次,历史惊人相似,绝世之姿挑起七国纷繁战火,她历尽人世沧桑,前世的她,悲欢离合,……前世的她被世人指为狐狸精,诛连母族二百六十四口获腰斩之刑……
  • 无尽宝术

    无尽宝术

    一个落入深渊的少年,一个超越轮回的至尊。一个为爱追寻的奇才,一个不弱于人的阎罗。阴阳,三才,八卦,金乌,雷道仙术,溺水之道,每一个宝术随手而来。妖山碑,人河石,巫殿碑,魔神树,每一件至宝伴随左右。这是一个名叫楚南,强势无比的传奇。以无尽宝术为道,话无尽为至简,以至简衍无尽的传说。
  • CEO的契约游戏(全本)

    CEO的契约游戏(全本)

    第一次见他,她是为了她的化妆品代言,但是当她半天都等不到他时,有些生气地离去,却不想亲眼目睹他在电梯内上演限制级的画面,让她对他没有一点好感。男人果然是只为下半身思考的沙文主义种猪。她扬起天真无邪的笑脸问身边的秘书:“你确定这里是总裁办公室,而不是动物园么?”“动物园?”“是啊!因为只有动物才会随时随地的表现出自己的本能啊!”这个该死的女人,竟敢说他是动物,他一定要好好惩罚她!就在同一天,他被母亲逼婚,而结婚的对象竟然是她。他答应娶她,只是为了惩罚她;她嫁给他,却是因为母亲的遗愿。新婚之夜,她递给他一份契约书。“以后我们各过各的,谁也别干涉谁的私生活!”耻辱,绝对的奇耻大辱,新婚妻子竟然这样对他,他一定要将她收服,一定要让她爱上他只是这同时,他的一颗心似乎也在渐渐沉沦……芭芘——原名方落雪,是当代著名的偶像歌手,却洁身自好,在污浊不堪的娱乐圈中靠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大批歌迷的追捧。可是在遇到那个冷总裁之后,她的人生似乎开始逆转。冷少骅——冷氏集团总裁,身价过亿的黄金单身贵族,却视女人如衣服,只是供他发泄的工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