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000000021

第21章 刘宗周心性哲学的心理学分析(3)

改过之难,正在知过之尤不易矣。甚矣,学以致知为要也。

学者姑于平日声色货利之念,逐一查简,直用纯灰三斗,荡涤肺肠,是自性中成长和自我肯定、自我认知的需要;后者为习得的内驱力,于此露出灵明,方许商量日用过端下落。知过就是主动引发失调,就是一种诚。看似矛盾,为了达到认知上的协调,却先要引发失调。这说明认知协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圆满之后的副产品。诚和伪相对,文过是一种伪,而诚则要尽情暴露。由于过无尽,改过也无尽,就使得人的失调一直存在。

总之,刘宗周有时是主动营造一种认知失调状态的,他通过认知失调产生了一种向上的内驱力。这种失调首先是以认同为基础,而不知此心不若人,认同的对象是通过文化积淀下来的一些观念和准则或者承载它们的人。当这些观念和准则被内化为超我的时候,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张力就会形成指向理想自我的内驱力。换句话说,当独体形成的时候,意便产生了。

二、通情效应

所谓“通情”是指一个人“设身处地以别人的方式体验其经历的事件和情感(如快乐、悲伤)的能力”,即一种感知他人的能力。

它可能以自我的感受为起点,但后来会引发一种“同情”,这种“同情”就不是以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别人,而是直接去感受别人的感受,不受自己感觉的限隔,抛弃了自我中心。所以通情能够引发人亲社会的动机和行为,故能毛发皆竖,是真实的道德行为的基础之一。

通情这个概念有似于儒家思想中的“仁”。孟子以“恻隐之心”

为仁之端,这个“恻隐之心”相当于霍夫曼所说的“通情忧伤”,是对他人痛苦的感知。这是人产生真正助人行为的一个心理因素。

刘宗周说:

“文过”是防御认知失调所引发的焦虑的一种手段。

“仁”是儒学最为重要的一个传统概念,并且是实现天人合一的一种渠道。刘宗周继承了儒家的传统,他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位育只是一体中事”。只要能对万物“一体同仁”,就能使天地位、万物育。要发现“仁”(通情),首先要用心去“感”。刘宗周说:

心,虚而已矣。惟虚故灵,惟灵故应。以父子感之谓之仁,以君臣感之谓之义,是源于环境的要求。在刘宗周的工夫论中,以夫妇感之谓之别,以长幼感之谓之序,以朋友感之谓之信。物感则通,物过则寂,仍归之虚而已矣。天地之所以覆载,鸟兽之所以飞潜,草木之所以蕃变,皆是理也。盖人情文过之态如此,几何而不堕禽兽也!”无疑,在刘宗周看来,以文过的方式来消解因认知失调而引发的焦虑是一种“皮面补缀”。刘宗周的这段话是从《系辞》中“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话中化出。他在这里强调的是随感而知,所知者乃是人伦物理。

由于这里心的“虚”只是意识层面的虚,所以这种内驱力其实就是刘宗周所说的“意”,而并非真正使心处于无遮蔽状态,所以他仍是以心中潜藏之理观察和感知事物,他所看到的仍是事物应然状态而不是本然状态,也很难有进一步的发现和认识。

但这种主动和万物接触、感知万物的方法刘宗周的确是在运用,尤其是对他人“痛痒”的主动感受由于符合超我的要求而得到鼓励,甚至是要着意培养的。这是对通情效应的主动培养和应用。他在《人谱》中说: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此非意言之也。只由五大伦推之,盈天地间皆吾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也。其间知之明、处之当,无不一一责备于君子之身。大是一体关切痛痒。这种暴露在刘宗周这里自然是暴露给自己,而不是暴露给别人。然而其间有一处缺陷,便如一体中伤残了一肢一节,不成其为我……安见肢节受伤,亦当发羞愧之心。人以名位不若人为耻,非即腹心之痛?按照刘宗周的意思,由于天地间是我的大身子,“万物皆备于我”,故天地万物皆与我为一体,因此他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用刘宗周的话说就是“其间有一处缺陷,便如一体中伤残了一肢一节,不成其为我”、“安见肢节受伤,非即腹心之痛?”这就是所谓的“一体同仁”。“一体”是恻隐的基础。刘宗周又说:

满腔子皆恻隐之心,以人身在在灵通,知痛痒也。只此知痛痒心便是恻隐之心。凡心乍见孺子感动之心,不可以言学。又曰:“人不知立志,皆从痛痒一体分出来。

这种感受当然应是非“意”言之,但若是如《人谱》那样由五大伦“推”出的,就比较可疑了,因为这牵涉到是观念在先还是感受在先的问题,牵涉到别人的痛苦是触到了自己的观念还是自己痛苦的经历、还是自性的问题。这同人是否处于敞开状态有关。

不管是观念在先还是感受在先,也不管别人的痛苦是触及了人格结构的哪个层次,其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相似的,所以人们对此常有混淆。如果触及的是观念,则不是通情,也不是仁,不立志,而是一种“应该”;如果引发的是对自己相似的痛苦经历的回忆,即别人的痛苦引发自己的痛苦,并且抑制别人的痛苦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那么这里面有一种通情,因为他感受到了别人的痛苦,但夹杂了自我中心,所以有时当他人的痛苦引发自身痛苦过于强烈时会使人逃避并放弃助人行为;如果是自性的感受则不与自己相关,人的感受完全是受害人的感受,其助人行为也完全是为了抑制受害人的痛苦,这是一种真正的“仁”。

文过是一种自欺,对付这种自欺的方法就是“诚”。仁是要靠慈爱的感染来唤醒,至流于禽兽,不能靠“要求”来实现,它是一种“本性相亲”。

人前暴露会比自我暴露引发更大的失调,人前暴露说明自我检点一关没有把牢。诚的最高境界是喜乐的,学者以立志为第一义,没有防御,没有失调的,在低一层次上说,它是一种引发失调的方法。深刻的自我剖析就是一种诚,或者说是一种致知。

刘宗周的仁,是要把宇宙作为自己的“大身子”,别人是自己的一部分,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的一部分。这在他看来也是最好的状态。

他说: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乃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非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若人与天地万物本是二体,必借仁者以合之,早已成隔膜见矣。人合天地万物以为人,犹之心合耳、目、口、鼻、四肢以为心。今人以七尺言人,而遗其天地万物皆备之人者,也应该和体验到认知失调有关。这种内驱力一部分来自于自性,不知人者也;以一膜言心,而遗耳、目、口、鼻、四肢皆备之心者,不知心也。学者于此信得及,见得破,我与天地万物本无间隔,即欲容其自私自利之见以自绝于天而不可得。不须推致,不烦比拟,自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义、礼、智、信一齐俱到,比如“讼过法”。这种自责反过来又加重了焦虑,同时引发更强的内驱力。

刘宗周还说:“孟子三自反,此所以为性学也。

这里刘宗周强调的就是“我与天地万物本无间隔”。但这究竟是一种无人我的状态还是一种无人有我的状态,我们很难确定。只有深刻感受到了别人的痛苦,并且能认识到这是人家的痛苦,才能生起一种悲心,对别人的爱才会是一种互动的、平等的交感。如果只是一体的感觉,就可能潜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大我慢。真正的同情,首先要以平等为基础。如果真的视别人如自己的耳目手足,那么对自身的痛苦是否更应该有感觉?而且当自己的痛苦和别人的痛苦冲突时,又如何能避免自私?这一点刘宗周没有说清楚。

刘宗周说“求仁是圣学第一义”,可见“仁”在他心性哲学中的地位。要“尽人之性”自然要从仁着手,真可耻之甚也。”“耻”引发一种趋向自我理想的内驱力。从本质上看,“文过”是使不道德行为获得“合理化”的解释,和自暴自弃的方式没什么两样,这说明刘宗周对这种内驱力是有意识的,都不是向上一路的。因为理想自我就是善,通过仁来建立人与人,乃至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刘宗周的着眼点自然是对的,只是有些助长,过于用力。也正因如此,他对通情的应用还忽视了两个方面:通情过度和同情疲劳。即便如刘宗周所愿,人可以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但如果一味主动强化这种敏感度,如其所谓“其间有一处缺陷,便如一体中伤残了一肢一节”,则是一种助长,就可能出现问题。通情过度会使人产生一种逃离通情共振范围的愿望;而长时间处于同情受害人的状态会引起同情疲劳,则我之自责宁有穷时?”其中“借他人眼孔”的“自反”是外在监察的内化;“毛发皆竖”是一种恐惧;“不甘以禽兽自居”是失调的恐惧和焦虑引发的向上内驱力;“自责”也是因失调焦虑而引发的行为,导致对他人痛苦的相对麻木。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未必会有道德行为,所以对通情的应用要恰到好处,不能故意拔高。

“通情”一词当然是对有情之物而言,是人与人、人与有情万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作为通情的基础“感”来说,人所能感知的就不止是有情万物,也包括天地自然。刘宗周要感“天地之所以覆载,鸟兽之所以飞潜,草木之所以蕃变”之理,就是希望用心同宇宙万物进行信息交流。这一点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并有意加强这种内驱力。而他之所以能体察到“意”,是古人读宇宙无字之书的一种方法。他说:“凡人一言过,则终日皆辗转而文此一言之过;一行过,则终日皆辗转而文此一行之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交流必须以人的敞开状态为基础,否则如果个人后天无意识中潜藏了先入之见,那么这些先入之见很可能被投射出去,左右人们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从而造成感通时的“隔”。

刘宗周也意识到了人在感和通方面的“隔”。在刘宗周看来,所谓的“隔”是由于受“识神”的影响,这个“识神”分为“情”和“理”两种。他的洞察可以说是很深入的。他说:

学者最忌识神用事。识者,载妄之官,神之有漏义也。夫心,全是借他人眼孔照自己肺肝,觉而已矣。觉动儿识起,缘物乃见。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觉离本位,情识炽然,聪明乘之,变幻百出,其最近而似焉者为理识。因此,对刘宗周这样心明眼亮的人来说,文过只是一种自欺,他可以觑破这种自欺,所以文过仍然不可能真正消解认知失衡,仍不免产生“堕入禽兽”的焦虑。理识之病,深则凿,浅则浮,诡则异,僻则邪,就能够看出被内化了的环境对人督劝而引发习得内驱力的情况,偏则倚,支则杂,六者皆贼道之媒而妄之著焉者也。妄非真也,识非觉也。妄尽而觉还其初,神在何处?识在何处?故曰:学者,觉也。刘宗周不仅区分了“情识”和“理识”,还做了“识妄”、“觉真”的判定。何谓“情识”,刘宗周没有特别明确的说明,只说是“觉离本位”。这个“本位”是什么呢?是“性”,是“独”。因为在此之前,毫无躲闪。人不甘以禽兽自居,刘宗周说过“夫心,觉而已矣”。结合他在《学言》(上)所说:“心一也,合性而言,则曰仁;离性而言,则曰觉。觉即仁之亲切痛痒处,然不可以觉为仁,正谓不可以心为性也”,我们可以看出,“觉不离本位”便是心不离性、不离仁,而此性、此仁便是独体。这是刘宗周所极力反对的。“觉离本位”,一部分来自于超我。前者为先天的内驱力,就是心偏离了独体之意,自私用智,为“聪明所乘”,便是“情识”。此一偏即是妄,即是不觉。所以觉的第一“隔”是耳目聪明引起的“智障”。此障进一步发展便是“理障”,也就是“理识”。

障即是隔,妨碍本心正觉。所以要使得心归正觉,就要清除这些障隔,去除私智和由此引起或习得的各种观念。最好的“学”是一种启发,而不是去获得一种观念。可以说刘宗周的讨论是相当深入和具有启发性的

同类推荐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契约新娘

    重生之契约新娘

    如果上帝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平白无故给你三百万,“赐予”你一个万人迷的老公,你会要不要?当然要!眼看着快要奔三的蔡梦君,没钱没青春,每天被家人逼着去跟形形色,色的男人相亲。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回到七年前,她从一个大龄剩女摇身变成一个年轻美少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小说完结版7月15日12点独家发布,领先电视剧播出一步,敬请阅读。电视剧由钟汉良、刘小小主演,4大卫视热播中】清末民初的省港地区,一个草根小人物——车夫阿四的逆袭。宣统二年,同盟会在香港商议举行大规模反清起义活动。广东将军铁山奉诏刺杀孙中山。为了确保孙中山顺利召开会议并且安全离开香港,富商之子李重光甘愿作为孙中山的替身便于引开铁山等人的注意力,要求黄包车夫阿四故意拉着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亡,于是遭到了铁山的杀手层层围追堵截……
  •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历代大量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谜语故事中精选整理而成,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在每个故事后面,设有“友情提示”引导读者找出正确答案,随后是“聪明屋大揭秘”列出谜底及分析。《少儿谜语故事大王》是广大灯谜爱好者、青少年学生工作学习之余增知益智的最佳读物。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本书分为10部分:国都、飞向宇宙、生命高原、怀念大海、草原、东北这片土地、关中、丝路访古、仰望雪峰、塞纳河上的夜宴。内容包括: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在法国的田野上、塞纳河上的夜宴、海边的谈话、贝多芬雕像、帕塔亚景观等。
  • 我们都不曾走远

    我们都不曾走远

    他们很早就遇见过,又很快分开了。儿时的他们没有爱情,却留给彼此永远难忘的记忆。长大的他们重新认识,而彼此相爱了。可是他们身上背负了太多的故事,当事实渐渐清晰时,爱情开始逃亡。爱情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这是童苑在表姐去世后深刻思考的问题。当秋天再来的时候,是不是还是收获的季节?我看见风吹过、云飘过,可是对你得思念却驻扎在心里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太残酷,为什么给这么好的女孩这么多的不幸,我们还怎么信任生活。可是如果你看见了那么残酷的生活,让你泪如雨下,你还会舍得不珍惜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吗?我常常站在公车上对着外面的蓝天发呆,心里默默为童苑哭泣,我才惊觉我被命运多么眷顾着才会如此幸福。
  • 娇娘子拐冷相公

    娇娘子拐冷相公

    啥米?偶死哩?啥米啥米?收错魂魄了?XXXOOOO……该死的阎王!该死的判官!该死的牛头!该死的马面!偶这么一个美丽无双、聪明盖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下省略N字)的大美女就这么被你们轻轻松松的一句弄错了就给搞死哩?偶刚定做的限量跑车!!!偶刚做完的任务,还没收到的香香MONEY!你们赔偿我?行!那你们送偶回去吧!啥米?偶的身体已经毁的不能在毁了?回不去了?只能让偶重新投胎?在来一回?有没有搞错啊!!!啥米?条件任我开?随我选择?这个好!那偶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外貌。阎王点头,可以。偶要丰盈窈窕、婀娜多姿的体态。阎王点头。偶要疼偶爱偶奉偶为珍宝的家人。阎王点头。偶还要花不完的金山银山!阎王顿了下,点了点头。偶还要……还有……在有……阎王脖子已经僵住,起身来到女主身边,飞起一脚直接将女主踢到转生池中。转头怒视手下的人:“下回你们谁要是在给我做错事,我就把你们OOXX了!”“那个,阎王大人.”判官弱弱的出声。“有话说!有屁放!”阎王喊道。“您刚才忘记给她喝‘孟婆汤’了……”判官说完就躲到一边,生怕阎王把气撒到他身上。阎王青筋暴露吼道:“散会!”“是!”众人作鸟兽散。——————————此文帅哥多多,结局1对1,喜欢滴亲支持下点下收藏 ̄来张票票 ̄妖捧着香吻等着哦(*^__^*)...嘻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冷帝的刁蛮妃

    冷帝的刁蛮妃

    本文视频地址:?pstyle=1(话说梦第一次做视频,都不许给我说不好,谁说......谁说不好,我就把她配给龙御彦那个花心大萝卜!哼哼)“龙御彦,你这混蛋,把我害惨了!”她喊着,一盆脏水泼了过去。......“苏如墨,难道我没有告诉你,我有一个孪生哥哥吗?”“所以说......”“你认错人了!”......第一次认错,呃,情有可原。★☆★☆★“龙御彦,你这混蛋,居然敢当众轻薄我!”她上前,一顿拳打脚踢。“你发什么疯?”淡淡的语调,却有着说不出的冷肃和威严。完蛋了,是皇帝!第二次认错,呜呜,理无可恕。★☆★☆★“民女苏如墨叩见皇上,之前屡次冒犯,皆属无心,请皇上恕罪!”“哈哈哈!”,那人先是一怔,随即爆笑出声。该死,是龙御彦!第三......呃,有人故意混淆视听,这次不算......★☆★☆★“喂,龙御彦,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大家开心一下!”他转头,淡淡的,似笑非笑:“朕跟龙御彦,真的就那么难以分辨吗?”......哇啊啊啊,他们两个到底谁是谁啊?★☆★☆★“五弟,朕看你和如墨甚是情投意合,不如朕为你们赐婚,如何?”“这个......”龙御彦顿时满头大汗,他还没想要成亲呢!“呃,四哥,以后再慢慢说吧,不急,真的,一点都不急!”“好。”刺探敌情成功!紫星的帝王低头,继续埋首奏折,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嘴角逸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其他情节,呃,敬请投票、收藏、推荐,然后,看本书作者慢慢道来......ps:本文慢热....非常慢.....新文《妖孽皇帝替身妃》推荐好友的文文:妖灵灵《娇娘子拐冷相公》鈕鈷祿姒兒《冷清阿哥俏舞娘夜嫏嬛《妖郎君的狐狸精》师蓝天咖啡《吸血蛇君》本文的群新鲜出炉,嘎嘎,江山如墨:13203895敲门砖,呃,就梦的名字吧!抱抱亲爱的娃娃,这是她贡献的群号,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