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7400000017

第17章 蜚将冲天,鸣将惊人(2)

斗穀於菟之孙、斗班之子斗克黄为箴尹,奉使至齐国,归途中经过宋国,听到了若敖氏被灭的消息。《左传·宣公四年》记随从劝告斗克黄不要回国,斗克黄说:“君,天也,天可逃乎?”照常回国,先向庄王复命,再向司败投案。司败是大法官,但对此类特殊人物的特殊案件不敢擅自论处。斗克黄恪守厥职的行止使庄王大为感动,庄王说斗穀於菟不能没有后人,命斗克黄仍为箴尹,而改其名为“生”。自从蚡冒弟熊通杀蚡冒子而自立,楚国贵族内部就有不止一个实力集团存在。从武王到成王,所倚重的都是若敖氏———尤其是若敖氏中有巴人血统的斗氏。蚡冒的后裔氏受到冷遇,不免心怀觖望。若敖氏执政既久,其后人多飞扬跋扈。庄王试图调和若敖氏与氏,但无效。若敖氏与氏旧怨新仇的大爆发和总结算,使庄王卷入了旋涡的中心。事态的恶化迫使庄王在非此即彼的抉择中投向便于控驭的一边,果断地攻灭了若敖氏。

子越是斗穀於菟之侄,据说,他出生不久,斗穀於菟横看竖看都不顺眼,以为此儿有熊虎之状、豺狼之声,劝其弟杀死此儿,其弟不从。斗穀於菟弥留之际对族人说,如果子越做了令尹,你们就赶紧逃出楚国去,否则将亡宗灭族,若敖氏的鬼就要挨饿了。也许,这是后人杜撰的故事,但楚人深信不疑,乃至为《左传》所采录。

总之,为楚国的勃兴做出了最大贡献的一个家庭,终于繁华尽消了。

若敖氏覆灭,发生在仍然盛行血族连坐和血族复仇的楚人社会中,这必然使玉石为之俱焚。这个家族太大了,它的历史光辉使任何其他家族都有高山仰止之感。它的敌人为了防止它死灰复燃,不惜罪及全族。在它的敌人看来,甚至在它看来,这样都不算是滥杀无辜,毕竟,人是和他的家族是同荣辱、共存亡的。尽管这样,若敖氏的覆灭给楚国留下了短期难以愈合的创伤。此后三年内,庄王伐郑,一而再,再而三,但都无功而返。若敖氏曾经是楚人的战神,胜利和战神一起消失了。要夺得新的胜利,非有新的战神不可。

公元前601年———庄王十三年,群舒叛楚,楚在淮南的属县岌岌可危,有如惊涛骇浪中的数叶扁舟;楚在江南的铜矿的安全也受到威胁,如淮夷与扬越串通一气,楚就可能丧失这些铜矿。不得已,庄王倾其全力大张挞伐,攻灭舒蓼,威服舒鸠、舒庸,为群舒划定了不得擅自逾越的边界。吴国和越国对此表示严重的关切,唯恐楚人得寸进尺,渡江而东,乃相继遣使来骋。庄王在离巢湖不远的地方与吴、越的使者会盟,而后班师。

“吴”和“越”都是简称,吴的繁称是土语“攻敔”,越的繁称是土语“于越”。吴人和越人族类相近,语言相通,居处相连。吴国的腹地在太湖流域,吴人西进和北上的基地是宁镇丘陵。越国的腹地在宁绍平原,越人西进和北上的基地是杭嘉湖平原。吴国的公族是周人与土著吴人的混血,越国的公族是土著越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吴越地区就有了发达的稻作农业和成熟的丝织工艺,而玉器文化尤为一枝独秀。吴人在西周早期已能铸造相当精美的铜器,可是后来发展缓慢。越人铸造铜器的历史比吴人的短些,发展也不快。吴国和越国都有铜矿。它们的铜器以农器、匠器和兵器为大宗,礼器和乐器都很少。春秋早期以前流行铅青铜,不宜作炊器、食器和酒器。春秋中期以后,锡青铜逐渐取代了铅青铜。淮夷受到重创以后,吴人开始渡江而西,把前锋推到了淮南。越人不甘落后,也在吴人的南方渡江而西,把触角伸进了淮南。这次吴、越的使者与庄王会盟,是吴、越两国登上诸侯竞逐的舞台的序幕。

公元前600年和599年———庄王十四年和十五年,两次伐郑,第一次为晋师所败,第二次遇晋师而退,庄王仍力不从心。要成为若敖氏诸杰那样的将才,非经受多年实战的磨炼不可,包括经受多次战败的考验在内,庄王正经受着这样的磨炼和考验。

这时陈国大乱,起因在床帏之间:陈灵公偕大夫公孙宁、仪行父与大夫夏征舒寡居之母夏姬私通多年,他们戴着时髦的楚式“南冠”招摇过市,到夏姬家中聚饮,相互调谑,甚至说到夏征舒又像仪行父、又像陈灵公,以致夏征舒怒不可遏,射杀了陈灵公。公孙宁和仪行父逃奔楚国,太子午逃奔晋国。

公元前598年———庄王十六年,春,起兵伐郑,郑服。移师伐陈,陈服。其实楚人没有经过重大的战斗,只是凭借优势的兵力迫使敌人俯首。是年夏,楚、郑、陈三国在陈邑辰陵(在今河南淮阳西)会盟。庄王命其弟左尹子重(公子婴齐)侵宋,这是对宋的警告。又派令尹艾猎在沂邑(在今河南正阳)筑城,其地南控淮域,北通陈、宋,筑城是为了驻军。艾猎乃贾之子,颇有行政管理才能。他让边疆的官员封人拟订规划,交主管赋税的司徒执行,嘱咐他们务必勘定适宜的城址,选用干练的僚属,备足粮食和器材,定好施工的程序、质量和进度,计日程功。结果正像他所预期的,只用了三十天就竣工了。这时,庄王已经有一个安定而富足的后方,一批称职的臣僚,一支能胜能败的军队,几位善于治军用兵的主将,自己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他可以得志于中原了。

同年冬,楚又伐陈,庄王声明,只杀有弑君之罪的夏征舒,别无他求,陈人毋庸惊扰。为争取齐国中立,还派了大夫申叔时到齐国去游说,楚师未经剧烈战斗就攻进陈都,捕杀了夏征舒。陈人以为楚师即将撤走,不料庄王宣布灭陈国为陈县。已经是楚国附庸的若干诸侯,以及楚国的县公,不仅不敢向庄王进谏,而且莫不向庄王道贺。恰巧申叔时从齐国到陈国,向庄王复命。申叔时述职完毕,当即退走,庄王问他何以不像别人那样为灭陈而道贺。申叔时反问,能容许我申述理由吗?庄王说,当然可以。这样,申叔时才说,伐陈,是讨其罪;灭陈,乃贪其富。大王向诸侯通报的只是讨陈之罪,结果是贪陈之富,这恐怕不好吧?庄王说,你讲得对,别人可没有给我讲过。于是,庄王宣布收回成命,派人到晋国去迎公子午回陈国即位。《史记·陈杞世家》说:“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主,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第一流的军事家总是又果敢又机敏,第一流的政治家总是又刚强又谦虚,庄王已成长为这样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不机敏的果敢是愚勇,只能造就暴虎冯河的莽夫;不谦虚的刚强是刚愎,只能造就暴君和酷吏。庄王生于忧患之时,长于危殆之际,若不听天由命,则必兼果敢和机敏、刚强和谦虚而有之,方能转危为安。奢望和贪欲使他不时地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来,但他能记住早年的经验,听得进逆耳的忠言,而且能察言观色发现持有不同见解的臣僚,要求他们把不同见解和盘托出,以便听纳。当初问九鼎的小大轻重,何等傲慢!但听了王孙满的尖锐批评,就改弦易辙了。这次见申叔时反应与众不同,当即要求他畅言无隐。申叔时的批评也相当尖锐,但庄王欣然接受了。这,正是庄王的过人之处。

《吕氏春秋·贵当》记楚国有一位奇人,善于为人看相,每言必中。据说,庄王把他请来,问其所以然,此人说:“臣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以国君为例,如果其臣僚多忠志贤能之士,见国君有过失即交相进谏,国家就会安定,国君就有尊荣,天下就能归心,这样的国君就是“吉主”。庄王受到启发,从此罗致贤才,察纳雅言。对这个故事,今人不必推究其情节的真伪,而只需揣度其事理的有无。就事理来说,我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庄王灭若敖氏数年之后,贤相良将并出,就是一个证据。

尽管庄王接受申叔时的意见,保全了陈国,但他要陈国每个乡派出一个人到楚国去落籍服役。楚国把这些人安置在汉水下游,设立了一个夏州。州在北方出现较早,《国语·齐语》有句曰“群萃而州处”,《国语·郑语》有句曰“谢西之九州”,这种州只是居民点或居民区,相当于聚落,还不成其为行政区域。《国语》韦昭注说“二千五百家曰州”,这是汉儒的推想,而实为无何有之乡。作为行政区域的州是庄王始创的,但州在楚国也没有推广。究其原因,在于州中的民人实为国家奴隶。奴隶制在楚国不占主导地位,既然如此,州在楚国也就没有推广的可能了。

遵照庄王的意志,公孙宁和仪行父这两个无耻之徒回到陈国,仍为大夫。

周朝国中有国,上有天子之国,中有诸侯之国,下有附庸之国。

诸侯之间的关系,又是国间问题,又是国内问题。一个诸侯国有变,其他诸侯国可以去干涉,只要符合公认的原则,就等于代周天子行使权力,不同于现代的“干涉他国内政”,拿现代的标准去衡量,庄王伐陈是干涉他国内政,支持衣冠禽兽,掠取他国劳工,完全违背了国间惯例。拿当年的标准去衡量,庄王伐陈是吊民伐罪,是王者的义师。这样,不但可以容许,而且得到赞赏。只要能把握住伐而不残、惩而不灭的度,就是真正的霸主了。

其明年,晋楚战于邲,楚大获全胜,庄王成为公认的霸主了。

(第三节晋楚邲之战

晋楚邲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97年,即晋景公三年、楚庄王十七年。邲是水名,在今河南郑州东北。

是年春,鉴于郑在晋楚之间反复无常,庄王决定予以严惩,兴师北上,包围了郑都。十七天之后,城垣已残,旦夕将破,郑人卜:

卜和,凶;卜战,吉。于是准备巷战,满城军民哭声震天,以示决死。庄王命楚师稍退,让郑人修补城垣,待修补完毕后再把全城严严实实围困起来,如此一进一退,攻城与攻心俱重,立威与立信并举。围攻三月之久,终于破城而入。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庄王麾师入成,郑襄公“肉袒,牵羊”,在宗庙前面的大路上迎见庄王,表示“敢不唯命是听”:即使被迁往海滨,被贬作臣妾,也在所不辞;如得以保存社稷,则甘愿像楚国的县公那样事奉庄王。随从庄王入城的一些大夫要求灭掉郑国,庄王不许,对他们说,郑不服我,我才伐郑;郑已服我,我复何求?

郑君能以信用其民,是一位贤君。说罢,庄王举起令旗,左右挥动,命令全军退出城外一舍之地,然后派潘尫入城与郑人议和。

时届夏末,晋救郑,三军悉出,荀林父为元帅,先縠为副帅。

此举令人疑惑:晋人如有救郑的诚意,则在郑都被围的三个月中早该出兵了。晋师姗姗来迟,或许是想等到楚、郑俱弊之际以逸击劳。

可是,晋人失计了。晋师刚走近黄河北岸,就获悉郑已降楚。晋国的将佐商议是否继续前进,元帅与副帅意见不合,其余将佐也颇有分歧,最终是求战的一方占了上风。于是,晋师渡过了黄河。

庄王和楚师正在向北行进,准备饮马黄河,然后班师。行至中途,得知晋师正在赶来,庄王考虑到将士已经疲劳,打算退兵。近臣伍参劝庄王迎战,遭令尹孙叔敖申斥。孙叔敖对伍参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打郑国,够多事的了。要是打不过晋国,你的肉够我们吃吗?伍参称得上是一位奇人,虽官位不高,而见识不浅,且胆量不小,竟对着令尹反唇相讥说,要是打赢了,就证明您无谋;要是打输了,我的肉将为晋人所得,您还能吃着吗?孙叔敖不屑与伍参多言,下令全军把车辕转向南方,把军前的大旗调到南头。伍参又说,晋国的元帅荀林父执政不久,没有足够的威望;副帅先縠不服荀林父,独行其是;其余的将佐虽欲效命,但无所适从。因此,晋人必败无疑。况且,国君遇上敌方的臣子就逃走,对得起社稷吗?

这一席话把庄王说服了,可能把孙叔敖也说动了。庄王吩咐孙叔敖下令全军把车辕转回北边,开往管邑(在今郑州附近)迎击晋师。

令尹孙叔敖将中军,子重将左军,子反(公子侧)将右军,三军并力齐进。

这时,晋师已到敖、鄗两山之间,其地在今河南荥阳北。郑卿皇戌潜赴晋营,对晋将说,楚师因获取而骄,因久战而疲,全无戒备,只要晋师从正面打,郑师从背面打,楚师就非败不可。先縠听了皇戌的话,兴高采烈。《左传·宣公十二年》记先縠说:“败楚,服郑,于此在矣!”诸将有主战的,有主和的,莫衷一是。楚师虽已做好迎战的准备,庄王还是希望晋楚议和。楚师的兵力与晋师相当,其体力则不如晋师,这使庄王不无忧虑。如晋楚议和,则晋人一无所获,而楚人有服郑和却晋的双重美名,庄王也不至于受以君避臣之讥。当晋帅犹豫不决之时,楚使驾到,对晋师说,敝军纯为安定郑国而来,岂敢开罪于贵国,请各位也不要在这里待得太久了。晋国的上军将士会代元帅致答词,也有议和之意。副帅认为士会在讨好楚人,让中军大夫赵括另致答词说,刚才敝军的代表没有把话说清楚,寡君命令我们到郑国来,是要把贵军的脚印抹掉。寡君嘱咐我们不可避开敌人,我们不能违抗寡君的命令。显然,先縠千方百计要打这一仗,但他毕竟还不是主帅。庄王又派使者到晋营去求和,荀林父表示同意,双方约定了会盟的日期。这次却是楚方没有诚意,庄王再次遣使议和只是迷惑和麻痹晋人的一个手法。但晋人也不是容易受骗的,他们边等着会盟,边等着打仗。事态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议和的空言被挑战的行动撕得粉碎。楚人求战之心有甚于晋人,正是他们先到晋营去挑战了。当时的挑战,文献称之为“致师”,是由猛将驾着一乘战车飞速冲向敌阵,做一次突袭就回本阵,杜预注《左传》释为“单车挑战”。奉命到晋营去挑战的是三位猛将:许伯居中,负责驾车,要逼近敌营长驱疾驰;乐伯居左,要用良弓利矢射杀敌人;摄叔居右,任务最艰难,要只身闯到敌营前面去杀死敌人或者生俘敌人。三人都完成了任务。当摄叔与晋人搏斗时,许伯下车去不慌不忙地调理马匹,乐伯暂代许伯执辔,以示自由自在。

挑战既毕,三人驱车回营。晋师分两翼追击,意在包抄。乐伯左右开弓,又射马,又射人,每射必中,晋师的两翼未能合围。箭只剩一支了,恰巧有一只受惊的鹿跑过,乐伯一箭射中鹿背。摄叔随即下车,拾起死鹿,走向追上前来的晋将鲍葵,毕恭毕敬地对鲍葵说,献鹿的时令未到,可是这里没有适合时令的禽兽,就请允许我把这鹿献给您的随从佐餐吧!晋国的士卒要冲上前去捕捉三位楚将,被鲍葵制止。鲍葵说,他们的车左善射,他们的车右善言,都是君子,放他们走吧!

晋人见楚人来势颇猛,不禁滋生了怯阵的情绪。晋将魏锜请求到楚营去挑战,荀林父不许;请求作为使者前去,才获准了。魏锜到了楚营,言不及和,只是请战。魏锜刚离开,楚将潘党就驾车去追他。即将追上时,魏锜见近旁有六只鹿。他射杀了一只鹿,拎起来,转身献给潘党。潘党见如此,放魏锜走了。晋将赵旃请求领先开战,荀林父不准;请求到楚营去商谈会盟事宜,荀林父才同意他追踪魏锜前去。其时天色已晚,赵旃把一张席子铺在楚营的门外,自己坐下,让随从进营门去寻衅。然而,楚人不为所动,赵旃只得在破晓时回本营去。

次日为七月乙卯,晋楚决战于邲。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卑鄙的圣人:曹操6

    卑鄙的圣人:曹操6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极品农民三国游

    极品农民三国游

    为钱财小农民盗墓,无意中穿越到英雄辈出的三国,面对狡诈的曹操,满嘴仁义的刘备和勇武过人的小霸王,还有娇美如花的貂蝉、大乔、小乔,他能在这乱世中存活吗?看当代农民耕种三国,最终抱得美人归的另样穿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韩国、日本、欧美万千人士都在追寻的终极幸福手册——《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年度心灵抚慰大作,温暖感动持续升温!纠结、痛苦、失望、遗憾、焦虑、内疚……这些负面情绪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让原本精彩的人生黯然失色。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纠结,体会不到宽容、真诚和美好。这是因为你在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能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人生、看待自己,就会发现全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把强大的、乐观的、自信的自己挖掘出来。《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从九大方面带你解读真实的自己,并配以心灵调适良方,让你读懂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自己,快乐地工作、生活!本书由李素文著。
  • 我的野蛮同事

    我的野蛮同事

    同时也可能是最容易与之发生计较、竞争、磨擦,甚或产生感情的对象。 你和同事、上司、下属之间,是否有以下难解的困扰,自然成了我们每天相处最久的伙伴,不知如何处理? 和同事之间:被嫉妒、排挤、性骚扰?同事爱偷你的点子和业绩,让你有苦难言?和上司之间:主管爱抢功?偏心?叫你背黑锅?想升官司加薪,对于现代人而言,却不知如何启口吗?……和下属之间:如何有效管理?在办公室内:如何处理办公室内的恋情、同事间冲突? 部门分成三派,你该如何表态? 有了《我的野蛮同事》这本好书,工作几乎占了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办公室内的同事,一切恼人的办公室问题,都可以迅速迎刃而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揭露移民生存现状的小说。全书以叶子寻找母亲为主线,以叶子与安德烈的爱情为辅线,全面且深刻地揭露了法国风情以及外来移民的生存现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绝脉武神

    绝脉武神

    易辰——一个蓝带世家天生绝脉的废材少爷。他凭惊人的毅力,历九死而涅槃,修不灭金身,炼混沌圣体,诛仙灭神,高歌猛进,踏上神坛巅峰。(本人新书《万域独尊》已经发表签约,请诸君能够抽空支持!)
  • 天堂的左边

    天堂的左边

    当生活和生命被我们心中的执念所主导,幸福会在哪里?绝望不会是一切最终的结局,也给不了结局,因为希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