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31

第31章 王学在浙中的展开与挫折(1)

———钱德洪、王畿合论

史载:嘉靖七年,即阳明去世那年,罗念庵“计偕北上,求友于四方,咸曰:‘君不闻阳明之门所评乎? 江有何、黄,浙有钱、王。’盖指雩都何善山秦、黄洛村弘纲,与绍兴钱绪山德洪、王龙溪畿也。”[1]也许是由于这一说法流传较广的原因,后来《明儒学案》和《明史》的作者均借此来凸显钱、王、何、黄四人在王门中的位置。然《明史》是从“善推演师说者”的高度来强调四人的学术贡献,而《明儒学案》虽未对此作出明确解释,但从作者所透露的意思看,似可推定:这一传闻原本是在“接引来学”亦即“教授师”的意义上所作的客观陈述。阳明在教学手段上素有让门下高足接引来学之传统。其早年讲学,因“四方同志云集,文成至不能应,每令(徐)爱分接之,咸得所欲而去”[2]。晚年讲学,绪山、龙溪“一时称为教授师”,亦为众所周知的事实。而善山则是先在南赣接引来学,后又随阳明至越,“接引越中,一如南赣”[3];洛村曾被列入“接引来学”的高足之一,而且阳明归越,洛村亦“不离者四、五年”[4]。正如徐阶在《龙溪王先生传》中所言:“(龙溪)廷试而还(按:指嘉靖二年龙溪试礼部不第而还),其后文成之门来学者日益众,文成不能遍指授,则属公与钱公等高第弟子分教之。”[5]因此,笔者认为,这一传闻至多不过是对四人在阳明在世时作为王门预科教员所作成绩的一种肯定,而实在与他们在王门中所起的传道作用和所作的学术贡献关系不大。所以切不可把这一传言看得过高,不然就难以解释在王门中享有崇高地位的邹东廓为何未受推崇[6],而偏偏以何、黄二人为江右王门之代表?当然,笔者以这样的方式作为开场白的用意,并不是想抹杀钱、王二人在同门中的领袖作用,恰恰相反,正是为了基于更客观的立场、从另一角度来审视两人作为王门之双擎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钱、王性格之比较

徐爱去世后,王阳明曾有一段时期颇感心灵之孤独,在极度寂寞中,甚至寄厚望于从事养生、擅长神仙之学的陆澄。[7]直到平濠归越后,才逐渐对钱绪山、王龙溪二人另眼相看,有了将衣钵传于二人的打算。此后在王门中,钱、王二人“受锻炼最久”、“得证问最明”[8]、“所得最深”[9]等“最”字级评语,才为诸同门所公认,进而使他们成为阳明以后王门中的导师级人物。

一、钱、王评价论

钱、王二人从同时入门到“天泉辨正”,从“俱不廷对”(嘉靖五年)到奔丧贵溪(嘉靖八年),从轮守师庐到聚会阙里,从同登进士(嘉靖十一年)到周游四方,从授业讲学到究竟遗教,可以说都是形影不离、难分伯仲的。所以包括阳明在内的同辈或后辈学者,在论学时,大都把他们两人相提并论[10],只不过这种“并论”,大都是以“分别”的目的呈现的。如王阳明认为“德洪资性沉毅,汝中资性明朗”[11];薛侃认为“心斋善耸发人,绪山善汲引人,龙溪善省悟人”[12];魏良器认为“绪山临事多滞”,“龙溪工夫懒散”[13];等等。

然至明末清初,对两人的评论有大幅提升,而且给人以“火药味”愈来愈浓的感觉。如陈大绶在《王门宗旨叙》中说:“钱氏守绳墨,二王多超悟,然于以发明良知,则一致无枝指也。”刘宗周在《钱绪山要语序》中说:“予独喜其(绪山)言良知不作有无善恶诠解,堕学人执见,尤为善发师蕴……学者欲求端于阳明子之教者,必自先生始。”[14]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龙溪从见在悟其变动不居之体,(绪山)先生只于事物上实心磨炼。故先生之彻悟不如龙溪,龙溪之修持不如先生。乃龙溪竟入于禅,而先生不失儒者之矩矱。”梨洲还把龙溪的思想比喻为“悬崖撒手,非师门宗旨所可糸缚”,而把绪山的思想比作“把缆放船,虽无大得,亦无大失”[15]。

邵廷采则概括道:“天下多归钱之笃实,而訾王为近禅。”[16]而陆世仪说得较为武断:“姚江弟子,吾必以绪山为巨擘,其序《传习录》曰……此盖为龙溪而发,而救正王学末流之功甚大。绪山当日,虽以天泉之会压于龙溪,然不负阳明者,绪山也,终背阳明之教者,龙溪也。”[17]后来沈佳亦谓:“绪山在阳明之门最为切实,如心斋之衣冠怪异,龙溪之混儒入释,予未敢信为真儒也。”[18]不难看出,以上各家对钱、王二人的评论有着明显的历时性和层次性:这就是从阳明及其弟子不分优劣的资性之分,到刘宗周、黄宗羲等人的学术批评,再到清初朱子学者扬钱斥王的政治审判[19],而这三个阶段又大致分属于性格、学术和政治三个层面。事实上,在刘宗周之前,主流学术圈是不怎么关注绪山的,在论述明嘉隆时期的学术精英时,亦极少有人提及绪山。如蕺山的老师许孚远认为:“本朝状元及第者无虑数十辈,其以理学著闻,则惟高陵吕泾野、吉水罗念庵两先生。”[20]如果说许孚远因局限于“状元及第者”而眼光不够开阔的话,那么几乎与其同时的焦竑、耿定向等人,则可以说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对明代学术界作了评估,指出:“嘉靖中,唐应德(顺之)、王汝中(畿)、罗达夫(洪先)三先生者,以理学名于时。”[21] “海内如公(龙溪)与念庵,虽身处山林,顶天立地,关系世教不小。”[22]黄宗羲在驳斥“阳明之后,流弊甚多”的指责时说:“其间如江右之王塘南,毗陵之孙淇澳,皆卓然圣学,岂可埋没。”[23]即使是刘宗周,在《明儒学案师说》中亦未见其对绪山作任何评论,倒是在严厉批评龙溪的同时,给了东廓、念庵以极高的评价:“阳明之后不失其传者,邹东廓、罗念庵耳。”[24]到后来刘宗周才对“善发师蕴”的绪山之学给予了较高评估,甚至提出了“欲求端于阳明子之教者必自(绪山)先生始”的宗门之定律。至黄宗羲,则又赋予这种评估以新的意蕴,并对其师的观点作了微调。[25]梨洲在谈到学术界的分化时说过:“然知佛之后,分为两界,有知之而允蹈之者,则无垢、慈湖、龙溪、南皋是也;有知之而返求之《六经》者,则濂、洛、考亭、阳明、念庵、塘南是也。”[26]但他在批评龙溪的同时,却又毫不吝啬地给他以较高的评价:“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而(龙溪)先生疏河导源,于文成之学,固多所发明也。”[27]这一评价,与其同乡赵锦在《龙溪王先生墓志铭》中的褒奖之词有异曲同工之效。赵氏说:“先生(指龙溪)英迈天启,颖悟绝伦,阳明以为法器。故其欲得先生也,甚于先生之欲事阳明。”[28]然而对绪山,梨洲除了肯定其“不失儒者之矩矱”外,则仅给了句“虽无大得,亦无大失”的不痛不痒的中性评语,这倒是十分符合绪山“凡所欲言而不能者,先生(指阳明)皆为我先发之”[29]的一味遵循师门的保守安稳心态。反观刘宗周的另一弟子主张朱、王折中的孙奇逢[30],对绪山的评价却相当之高。他不仅认定经过阳明“炉锤”的“绪山能发挥师说”[31],而且还与黄宗羲的“把缆放船”、“未尽通释”的绪山评价论不同,而同样视其为“大家发明,理益显露”的“嘉惠后来”者。因此,孙奇逢在评述绪山时,对其思想的解读也比较到位。比如他在解释绪山的“天下安得无事之人与之论学乎?必无事之人而后可与论学,然则所学者竟何事耶”时点评道:“学在事上学。”这完全符合绪山“实地用功”的思想。

由于孙奇逢的辑录而使我们了解到:对于龙溪喜爱谈论的“超脱”,绪山曾提出“非是离却事物以为超脱也”的主张与之相对,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事上工夫”的重要性。但绪山同时又提出“只在良知上求”的观点,并使之与“事上用功”相配合。因事上之事不可自然而知,而必须本体上的把握与求证;本体即良知,“良知者事物之纲也”,故曰:“此亦不在事上,良知自能尽人之性。”对此,夏峰的评语是:“良知不在事求。”[32]因此,“学在事上学”与“良知不在事求”是一对看似矛盾而其实相辅相成的命题,绪山的目的,就是试图在肯定“事上工夫”的前提下强调良知的主宰作用。[33]二、资性相异论值得注意的是,在钱、王二人学术品格的塑造上,除了学术环境、个人经历等诸多客观因素之外,两人迥然相异的性格特征,亦是导致其思想分歧的重要因素。阳明及其弟子常从资性上来分别他们二人,是有其深刻考量的。

与阳明的“负性不羁”[34]、龙溪的“性资夷旷”[35]不同,绪山的“资性”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重迟端严”:

王畿谓绪山“自幼端严若成人,不作婴儿之态”[36];吕本则谓其“自幼重迟不戏,周旋中规矩……当为大儒”[37]。二是“临事多滞”[38]:“细行必矜,居常无隋”,“虽盛暑必衣冠而坐”[39],缺少灵活。三是“赋质鲁钝”[40],表现在学业上便是“性好博览,而不长于记,读未成诵,虽千百弗措也”[41]。四是“与人为善”:

“汲汲与人为善,而尤重志节”,“善以及人为乐”[42]。故王艮言及其“倡道京师,兴起多士”时曾赞叹道:“是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非先生乐取诸人以为善,其孰能与于此哉?”[43]。五是“敦实厚道”:“君笃毅悃诚,厚于伦理,处家庭上下,宁过于厚,不流于薄。”[44]六是“佩服师言,终身不替”[45],这与“负高才,不喜学,倡论与阳明相角”[46]的王龙溪之个性形成了鲜明对照。

绪山的这些思想性格的养成,应首先归功于他的家庭教养。

其父心渔翁对他进行的是严格的传统儒学教育,“勉以忠孝”[47],盼立功名,而绪山则“能继先生(指心渔翁)之志而发其所未尽也”[48]。其母对他的教诲亦甚为严厉,用其友钱薇的话说,即“人知心渔伟丈夫,而佐之者实含其辉;人知绪山奇男子,而训之者能慎其几”[49]。

当然,古人在述及自身或他人之“资性”时往往会有一些自贬之辞或过誉之辞,故而不必把他们所讲的话太当回事。但若将时人有关绪山、龙溪的“资性”评语作番比较的话,还是颇能看出两人不同的个性特质的。诚如明人沈德符所言:“惟王龙溪聪明机警,辨材无碍,闻其说者解颐心折,即王文成当时亦叹服,以为门墙第一人……又龙溪性好游,以故安乐行窝所至,四方共重逾于王公,同时同乡钱绪山、唐一庵诸公,俱不尔也。”[50]所谓“俱不尔也”,是说绪山在性格上不像龙溪那样任率夷旷。大体上说,绪山的性格偏向于拘谨淳厚,属实实在在的安分保守型,而龙溪的个性明爽颖悟,属真真切切的随任开放型。[51]若撇开其他因素不说,龙溪在学问上所表现出来的怀疑一切的叛逆精神与绪山在学问上所表现出来的固守绳墨的惇儒气质,应该说是与两人的个性特质密不可分的。

如果说龙溪属于那种“颖敏异常”[52]、“条析详甚”[53]的“慧辨之士”[54],那么绪山则可谓是不善论辩、端严纯笃的老实之人。[55]阳明曾把自己的及门之士分为两类,并曰:“朴厚者,未尽通解;颖悟者,未尽敦毅。”[56]倘若以此为标准来考量钱、王二人,绪山便可视为王门的“朴厚者”,龙溪则可看成王门的“颖悟者”。而所谓“未尽通解”,就是没有完全领悟,所谓“未尽敦毅”,就是缺乏扎实工夫。前者可能导致创新意识的匮乏,而后者则可能导致怀疑精神的喷发。[57]用龙溪的话说就是:“明爽者或失诚实,笃实者或失颖慧。”[58]在时人看来,龙溪“之学玄矣”[59],然龙溪的“玄”,恰好可衬托出绪山的“实”。一“玄”一“实”,可谓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故阳明要求两人“互相取益”,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在此我们姑且不论这种“互相取益”的过程和结果如何,而只想指出:钱、王二人后来在王门中的相对分工,即龙溪主要从事理论性的创设工作,而绪山主要从事资料性的编纂工作,单从两人的“资性”来看,的确有其合理性。其实,这种分工也完全符合阳明的一贯做法。当年阳明就是根据绪山、龙溪的不同资质,把众多来学者,“以资之所近,分送两人会下,使涤其旧见,迎其新机”[60]。由此可见,绪山、龙溪二人的资质之差异,在当时的王门内部,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而阳明的做法无非是想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从而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培养王学后备人才。

然而,这种不偏不倚的教学法,却为钱、王二人后来的不和埋下了“隐患”。

(第二节 钱、王思想之异同

吕本的《绪山钱公墓志铭》对钱、王二人的关系有这样一段评语:

予惟公(绪山)与龙溪同学阳明公,数十年间发明致知之说,志同道合,相得欢甚,即司马君实与范景仁不是过。君实、景仁相约为传,而后死者则志其墓。今读龙溪书公事,无一字不可信而传者。予辱从公举进士,因此托名不朽,岂非至幸哉!

吕本登进士,绪山帮过大忙,所以绪山没后,其次子应乐找吕本写墓铭,并无什么不妥。但吕本虽为绪山同乡,但并非阳明学派中人,他对王学内部情况的了解,大都来源于阳明门人。[61]其所谓钱、王二人“数十年间发明致知之说”,就反映出他对阳明门下学术活动是比较生疏的。至于他把钱、王之关系说成是“志同道合,相得欢甚”,甚至将二人比作北宋的司马光与范镇,以为钱、王亦应“生则互为传,死则作铭”[62],则更属主观比附。且不说“相得欢甚”不能成立,即使“志同道合”亦甚为不确。

一、志同道不合

要说绪山、龙溪在入门之初,关系的确比较融洽。阳明回绍兴讲学,惟绪山、龙溪“最先及门[63],戴玉台巾,服小中衣,睢睢相依,咸指以为异言异服,共排讪之”[64],然“二人毅然弗顾”[65],照样我行我素。[66]说明两人当时不仅关系紧密,“睢睢相依”,而且言行服饰亦标新立异,形同一人,故此时谓“志同道合”,诚非虚言。然入门不久至阳明去世,两人的思想出现分歧,直至在王门中引发了著名的“天泉辨正”,此时不仅谈不上“志同道合”,甚至可谓“分道扬镳”。然同门中由于他俩久炙阳明晚年之说,而希望二人能“精确指授,因人异施,预救其弊”;以为“二先生……道谊精确,执丧筑场之义,风驱海内,若传衣法而受顾命者,同志取衷焉”[67]。撮合之心,隐然可见。此后至嘉靖二十年绪山入狱前,两人在政治上相互依靠; “谁知行路艰,中途失相保”[68],绪山入狱,两人暂时分手。两年后,绪山出狱,归乡讲学,两人又“聚处者二十余年,心迹合并,益得以究极所闻,会归于一”[69]。其间虽有矛盾,“然于以发明良知,则一致无枝指也”。故此时谓“志同道合”,亦不为过,用龙溪的话说,即“予与君数十年交与之情,异形同心,知君莫如予”[70]。

但即使如此,钱、王二人入师门时的及门方式亦有显著差异。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女皇选夫

    女皇选夫

    她,韩氏集团的女总裁,穿越到韩国成为公主,未来的女皇。为解韩国之围,狐狸老爹暗地与四国君主签定婚约。一女四嫁还不够,一份选夫名单送到面前。她必须从书院中挑选至少两名夫婿。更过分的是,每门功课必须达优,否则一门非优换一个夫婿名额。她不想被人围观,找个宫女当替身,她则女扮男装当伴读。一场风风火火、活色生香的书院选夫生活逐渐拉开帷幕……身上无解的毒,无端的落水,潜藏的危机,悬疑重重,步步为营,原来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美男一【天下第一高手夜魔天】:糟糕,这两天皮肤又差了,不能再熬夜了。某女撩开半边的香肩,举杯邀明月。一阵风卷过,不见伊人,只见杯和月。美男二【赵国太子北辰熙】:亲爱的灵儿,想吃我亲手做的红烧肉吗?某女使劲点头捣蒜。某男勾唇一笑,蓝色的眸光乍闪:红烧肉是主菜,我是头盘。美男三【秦王楚墨】:你是朕的女人,你再给朕爬墙试试,小心朕杀了你那些情人!某女纵身一跃跳上了宫墙,耸肩摊手:我爬上来了,你想怎么着吧。某男一脸猪肝色,当即下令拆了宫墙。美男四【大将军龙之翼】:陛下请放心,方圆几里绝对不会有敌人出现。“那就好。”某女两眼放着狼光,开始在他面前宽衣解带。美男五【水慕华】:灵儿,你身上的毒不是已经解了吗?(某女所中的毒,只有嗯嗯才能解。)某女一边解着罗衫,一边严肃地摇头:万一还有毒素残留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美男六【楚国太子南宫狸】:好了没?我等不及了。某女摁着某男的头,将银针从他金发里一根根地挑出来,咬牙切齿:严重警告,以后上我的床,必须先过安检。美男七【小受堂哥韩如风】:灵儿,都洗干净了,可以吃了。某女看也不看,皱眉道:都说了,我不吃土豆,拿远点。某男一脸受挫,将自己光光的身体摆到她面前:我说的是我。美男八【御用保镖冰司】:陛下,属下该去值夜了。某女伸出两只脚趾,扯住他的衣角:跟人换个班,以后你值日班。美男九【齐国小正太东方若雨】:姐姐,我什么时候才能跟你嗯嗯?某女不耐烦地甩手:去去去,等(羽)毛长齐了再来。小若雨于是跑去向精通医术的南宫狸求助:狸哥哥,麻烦,我要一瓶长毛液。每日更新时间为早上10:00感谢亲亲筱筱为我做的视频,背景是刘力扬的《我就是这样》:&pstyle=1自己的新文《天才儿子腹黑娘亲》,带着儿子闯荡江湖,萌宠文,幽默诙谐,一对一。
  • 外星殿下的宠妃:相亲相到外星人

    外星殿下的宠妃:相亲相到外星人

    大龄剩女遭遇外星王储,看剩女如何玩转外星宫廷。苏三三,小名小三,大龄剩女,永城一家小医药制剂公司的文员,终日为五斗米折腰,在经历了惨痛的、血泪淋淋的一百次相亲后,终于遇到了自己梦中的白马王子——流年!流年,市医院的外科副主任,海归,年轻有为,文质彬彬,不但学识渊博而且非常富有,像他这样优秀的男人居然拜倒在苏三三的石榴裙下,这让苏三三对着突如其来的爱情既忐忑不安又热血沸腾。两人开始交往,然而苏三三心中的忐忑不安却越来越强烈,终于这种不安得到了证实,流年根本就不是地球人,人家是外星人,而且还是卡扎星系的皇位继承人!他来地球的真正目的也不是为了寻找自己未来的皇后,是为了挫败一起惊天惨绝人寰的阴谋。这让苏三三欲哭无泪!苏三三该何去何从?因为某种原因而接近苏三三的流年王子会不会最终爱上苏三三?流年所在的星系的皇室尤其是流年的母后能不能接受一个被他们成为没有头脑、品种恶劣的种族的女孩做未来卡扎星系的王后?那天大的阴谋能否被流年阻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相亲相到外星人——穿越光年之恋》
  •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若能相守

    若能相守

    一个是三年前的狼狈邂逅,一个是三年后的惊鸿一瞥。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男孩却在不同的时间爱上了同一个冷漠傲然的女孩,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渊源纠葛?女孩最终又会对谁心动?故事的最后,他们是否能够相守?若能相守,他们会怎样珍惜?若不能相守,他们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延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部落种田美男多

    部落种田美男多

    穿越到了蛮荒原始的部落时代,乔薇薇表示智脑在手天下我有。形形色色的美男们,等着我乔薇薇的征服吧!
  • 天纵邪狂

    天纵邪狂

    前世她代号天凰,当代最有战斗力的特种部队里,最有价值的特别行动组长。专门带领手下执行各种国际级“斩首任务”在一次执行国际反恐任务中,为了维护同伴的尊严,完成任务毅然与目标人物同归于尽。带着现代桀骜不驯、固执张狂的灵魂,她重生在斩月大陆,一个灵武兼修的著名世家。现在她成为体弱多病、性情懦弱,人皆可欺的天生废材七少爷。被恨铁不成钢的老爹给硬拎到比武场中,还没有上台便被对手激发出的漫天剑灵而活活吓死了。当清冽的眼睛睁开,“他”已经不再是”他“。闯密地、解封印、签神兽、按照奇书《破天决》中凤凰涅槃之法,用命脉中潜力为基,彻底洗练了废弃的筋脉,重塑了羸弱的躯体。从此”他“胆怯变胆大、慌张变嚣张、病态成变态。性情乖张暴戾、行事恣意狂邪、颠覆正邪理念,打破黑白界限。以帝阶魔兽慑月为伴、异界妖皇天魅为伍、魔域至尊惊羽为友、闯荡斩月大陆,扫清三界六道中一切障碍,步上巅峰。当众生仰视时,才发现”他“竟然是她。一介撼世奇才,竟然是绝代红妆。片段一:惊羽一根手指插着那颗犹自跳动的巨大魔兽心脏,邪魅无比的讨好着慕容七少:“老弟,有没有兴趣品尝一下,皇阶魔核的滋味?”“滚,丫的,你把老子搞吐了,老子拆了你这把万年老骨头!”“呜呜呜!好歹俺也是魔界至尊,你多少给点面子!”片段二:“几百个超高级吸血鬼在旷野间游荡,寻找食物,大有横扫一切生灵的气势!”有个声音喊道:“大法师来了!”那群吸血鬼毫无反应。“法皇来了!”吸血鬼照样游荡。“冥帝来了!”那群吸血鬼开始瞪大他们那双血淋淋的眼睛,想把那个敢骗鬼的家伙找出来撕碎。“慕容七少来了!”一阵狂风卷过,当地空空如也。一个戴着面具的小人儿,从隐身处现身耸着肩膀喃喃道:“有没有搞错,偶真的哪么恐怖?”妖艳之极的冥帝也跟着现身出来,眨着妖冶的眸子叹着气补充了一句:“看来,以后,本帝只能跟你混了!”片段三:“天生废材,老子只不过把他改了一个字而已,有毛大惊小怪的?”慕容七少眨着一双颠倒众生的大眼睛,嘀咕道。”他“身体周围,被轰击成齑粉飞上半空的斩月至宝——测脉石,正纷纷扬扬的从半空飘落下来。”他“手中的斩月魔剑中被迫出的剑灵,正流散激荡如漫天烈焰。围观的众人全部石化。那可是斩月大陆传世千年的最高级别测验灵力和脉力的神器,”他“楞给当成了土块!片段四:“她”是宇文世家唯一的血脉,宇文雪凤。
  • 沙漠之城

    沙漠之城

    埃及,一个充满了妖艳而疯狂气息的沙漠之域。旅行探险家本尼西本想在这里体验一番奇妙的异域风情,探寻传说中的法老秘宝,却意外地被骗入地底洞穴,命悬一线。正当他想方设法、挣扎求生之时,愕然发现在这无垠的沙海之下,竟掩埋着具具血骨寒尸,匪帮的掠夺、部族的仇恨、“复仇之子”的追杀……周旋于这种种邪恶阴谋之中的本尼西,究竟能否逃出生天,并拯救被困于牢笼之中的无辜灵魂?
  • 武家栋梁

    武家栋梁

    武家起于微末,栋梁崩于战国,当荒谬的武士道大行其道,谁还记得当初源氏的誓言。当羽柴秀吉还在为找干爹而苦恼,德川家康开始自称河内源氏的时候,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才是武家栋梁。八幡宫前深深荒草中,隐藏着武家数百年的荣耀,吉良家的少年,却被迫踏上追赶时代的步伐,走上一条与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下克上、背叛者的下场只有灭亡,一切幻想将在滚滚铁骑下化为灰烬,源氏栋梁家将在白旗下浴火重生。(主角不是萝莉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