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300000048

第48章 罗汝芳:泰州学的终结(16)

方学渐.东游纪.《四库未收书辑刊》四辑第21册所收清光绪十四年刻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本

吕坤.呻吟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3册所收明万历二十一年刻本

袁黄.两行斋集.东京:内阁文库藏明天启四年刻本

管志道.师门求正牍.明万历二十四年管志道自序本

管志道.从先维俗议.明万历三十年自序本

管志道.惕若斋集.明万历二十四年自序本

管志道.问辨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7册

刘斯原.大学古今本通考.台北:中国子学名著集成所收明万历间刊本

邹德涵.邹聚所先生外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7册

王时槐.友庆堂合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4册所收清光绪三十三年重刻本

史桂芳.史惺堂先生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27册,明万历二十七年史简等刻史氏增修本

王之垣.历仕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27册收清康熙四十一年王氏家塾刻本

沈懋学.郊居遗稿.明万历三十三年序刻本

李豫亨.推篷寤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5册

伍袁萃.林居漫录.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刊影印本

唐鹤徵.宪世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2册

杨时乔.杨端洁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9册

许孚远.敬和堂集.东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二十二年序刻本

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清康熙年间曾孙贞观集成刻本

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台北:广文书局,1975年刊影印本

叶向高.苍霞草.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4

袁宏道.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二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黄景昉.国史唯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刘宗周.刘子全书.清道光年间刻本

吴柴庵.寤言.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刊影印本

王启元.清署经谈.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影印,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藏明天启三年序刊本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

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增订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李颙.二曲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

全祖望.黄云眉选编.鲒埼亭文集选注.济南:齐鲁书社,1982

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孙静庵.明遗民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陆世仪.陆子遗书.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汤斌.汤斌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李光地.榕村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绂.穆堂别稿.《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21册

邵廷采.思复堂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

章学诚.仓修良编.文史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恽敬.大云山房文稿.《续修四库全书》第1482册

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

陈子龙等辑.皇明经世文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657册所收明崇祯刻本

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4册所收明崇祯刻本

【今人论著】

陈荣捷.论朱子之仁说.朱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2

陈荣捷.朱子评老子与论其与“生生”观念之关系.朱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2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陈来.古代宗教与理论———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

程玉瑛.罗汝芳诗文事迹编年.台北:广文书局,1995

杜维明.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古清美.慧庵论学集.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

龚杰.王艮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侯外庐.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上海:生活书店,1947

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黄宣民.颜均及其“大成仁道”.中国哲学,第十六辑.长沙:岳麓书社,1993

黄淑龄.明代心学中“光景论”的发展研究: [硕士论文].台北:台湾大学中文所,1995

嵇文甫.左派王学.上海:开明书店,1934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再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梁启超.朱维铮校注.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版.台北:三民书局,2003

李明辉.儒家与康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李剑雄.焦竑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刘师培.李妙根编.刘师培论学论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刘述先.论宗教的超越和内在.二十一世纪.香港:1998年12月号

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增订三版.台北:学生书局,1995

林其贤.李卓吾事迹系年.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罗秉祥.未知宗教,焉知道德———一个有关生死学的考察.宗教与道德之关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学生书局,1979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蒙文通.中国历代农业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古史甄微.第五卷.成都:巴蜀书社,1999

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

彭国翔.周海门的学派归属与《明儒学案》相关问题之检讨.台北:清华学报,新三十一卷第三期,2001年9月

彭国翔.王心斋后人的思想与实践———泰州学派研究中被忽略的一脉.见:北京大学国学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第十四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1977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7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钱明.王一庵的主意说及其对泰州王学的修正.见:北京大学.哲学门,第二卷第二册,2001

钱茂伟.姚江书院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容肇祖.容肇祖集.济南:齐鲁书社,1989

容肇祖.何心隐及其思想.容肇祖集.济南:齐鲁书社,1989

任继愈主编.儒教问题争论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台北:学生书局,1984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北:正中书局,1979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谱与省过会.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3分,1993年7月

王汎森.清初思想趋向与《刘子节要》———兼论清初蕺山学派的分裂.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2分,1997年6月

王汎森.明代心学家的社会角色———以颜均的《急救心火》为例.郑钦仁教授荣退纪念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

吴虞.吴虞文录.上海:上海东亚图书馆,1921

吴虞.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吴汝钧.儒佛会通与纯粹力动理念的启示.见:“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

吴震.杨慈湖をめぐる阳明学の诸相.东方学(东方学会),第97辑,1999年1月

吴震.现成良知———简述阳明学及其后学的思想展开.中国学术,第4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

吴震.聂豹·罗洪先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吴震主编.中国理学(第四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吴震.十六世纪中国儒学思想的近代意涵———以日本学者岛田虔次、沟口雄三的相关研究为中心.东亚文明研究学刊(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第二期,2004年12月

吴震.罗汝芳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萧璠.皇帝的圣人化及其意义试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1分,1993年3月

杨儒宾.儒家身体观.二版.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3

杨儒宾.理学家与悟———从冥契主义的观点探讨.见:刘述先主编.中国思潮与外来文化———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

杨天石.泰州学派.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0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

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游子安.劝化金箴———清代善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郑吉雄.易图象与易诠释.台北:喜玛拉雅基金会,2002

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张亨.《论语》中的一首诗.台北:台大中文学报,第八期,1996年4月

钟彩钧.泰州学者颜山农的思想与讲学———儒学的民间化与宗教化.中国哲学,第十九辑.长沙:岳麓书社,1998

朱越利.《太上感应篇》与北宋末南宋初的道教改革.世界宗教研究,1983 (4)

狄百瑞.晚明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中国哲学,第七辑.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3月

狄百瑞:TheLiberalTraditionin China 1983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朱子学と自由の传统(日文版).山口久和译.东京:平凡社,1987

狄百瑞.林文孝译.与人为徒.中国———社会与文化.第六号.东京:东京大学中国学会,1991

包筠雅.杜正贞等译.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日文论著】

内藤湖南.内藤湖南全集.东京:筑摩书房,1969

内藤湖南.黄约瑟译.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92

宫崎市定.黄约瑟译.东洋的近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92

岛田虔次.中国における近代思惟の挫折.东京:筑摩书房,1949。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中译本).甘万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酒井忠夫.中国善书の研究.东京:弘文堂,1960

荒木见悟.佛教と儒教———中国思想を形成するもの.京都:平乐寺书店,1963;东京:研文出版,1993年新版

荒木见悟.明代思想研究.东京:创文社,1972

荒木见悟.中国心学の鼓动と佛教.福冈:中国书店,1995

荒木见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管东溟生涯思想.东京:创文社,1979

荒木见悟.赵大洲の思想.东京:二松学舍大学阳明学研究所《阳明学》第4号,1992年,后收入《中国心学の鼓动と佛教》

荒木见悟.邓豁渠的出现及其背景.中国哲学,第十九辑.长沙:岳麓书社,1998

冈田武彦.王阳明と与明末の儒学.东京:明德出版社,1970年。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中译本).吴光,钱明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山井涌.吴震译.《明儒学案》考辨.见:吴光主编.黄宗羲论———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小山正明.关于明代的十段法(一).文化科学纪要(千叶大学文理学部),1968 (10)

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东林党と复社.京都:同朋舍,1996。明季党社考(中译本).李庆,张容湄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藤康信.大礼问题と王阳明の弟子の關与につぃて.王阳明全集.卷一〇.解说.东京:明德出版社,1987

佐野公治.王心斋の资料について.爱知县立大学文学部论集(国文学刊编).第22号.名古屋:爱知县立大学文学部国文学科,1971

佐野公治.明代知识人の一侧面———罗近溪の隐された人间像.东海学园国语国文,第42号,1992

荒木龙太郎.王心斋新论———思惟构造の观点から.见:九州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中国哲学论集,第22号.1996年12月

滨岛敦俊.围绕均田均役的实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

三浦国雄.伊川击壤集の世界.见: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报,第47册,1975

柴田笃:许敬庵の思想———朱子学と阳明学の间をめぐって.荒木见悟教授退休纪念:中国哲学史研究论集.福冈:苇书房,1981

森纪子.何心隐论.见:京都大学.史林,六十卷五号,1977

森纪子.盐场の泰州学派.见: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报,第58册,1986森纪子.转换期における中国儒教运动.京都:京都大学出版会,2005

吉田公平.陆象山と王阳明.东京:研文出版,1990

丸桥充拓. “唐宋变革”史の近况から(唐宋变革史的研究近况).见:佐竹靖彦主编.中国史学,第十一卷,2001年10月伊东贵之.陈都伟译、孙歌校.“秩序”化的诸相———清初思想的地平线.见: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伊东贵之.周长山译.从“变化气质论”到“礼教”.见: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同类推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热门推荐
  • 大唐修仙记

    大唐修仙记

    大唐边境的风在不停的飘荡的吹着,吹着的大唐边境的泥土带着一股芬芳的香气。一队西域吐蕃的人的马队正在朝大唐的方向驶来。马队上几个穿着吐蕃彩色条纹的衣服的吐蕃人,他们带着一封吐蕃王写给女皇武则天的信。信的内容是关于太平公主的……苏月明在大唐的治愈系修仙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王爷太倾城:嚣张少妃

    王爷太倾城:嚣张少妃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韶华极盛时抽身离去,爱得短暂凄凉,如光一样消逝…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方可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冷傲雪一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江湖女子。亲情与爱情的两难,她到底该何去何从?【本故事纯属虚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有人说,穿越女只是一心想着如何成就霸业,她默然……有人说,穿越女只想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专一痴情,她浅笑……也有人说,穿越女就是想着如何才能惊天动地,人见人爱,她将手上的一盏清茶搁在桌角,看来自己是给穿越女丢脸了呢……她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求可在那人的心中留下一个角落;她不求千秋霸业,只求平稳生活,相夫教子。母仪天下我不在乎,但若这是你自认为值得给我的,我却之不恭。只是,零落的时光背后,相濡以沫的数十年,倘使有一天我离你而去,你又该如何?犹忆当年春风徐,妾倚桃花君倚轿。今日紫台寒风至,何人素手替添衣。且看穿越女如何成为一代帝后,成为那个站在权力顶端的人不肯忘记的初衷。
  • 十二星座之星座奇缘

    十二星座之星座奇缘

    在几百年前,神秘星座家族横空出世,开启了星座的新篇章。而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星座家族已是达到鼎盛时期。十二个星座家族的二十四个预选族长,分别就读于星座学院中不同的班级。却因为一次叛乱,使原本无拘无束的他们不得不担起家族事物……而当星座轮盘转动之时,世界的某种平衡正在打乱,他们将迎来怎样的命运……又将编写出怎样的星座奇缘……又将改写出怎样的家族命运……
  • 侯门锦绣

    侯门锦绣

    林清苒穿越了,爹娘伉俪情深,家中全是嫡出姐妹,爹爹官品不低,日子过得顺风顺水,这怎么看都是一次高技术性的穿越。但是!祖母嫌娘不会生儿子,凑齐一家七仙女后,娘又给她们添了两个弟弟,姐姐们嫁给爹的得意门生,可这日子却都不太顺心。眼看着林清苒到了出嫁年纪了,选夫婿上又多方意见,作为翰林院大学士家的五小姐,林清苒表示亚历山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激萌谈判队

    激萌谈判队

    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洛彩言吃惊的发现,因为几年前的一场意外,谈判队已经到了解散的地步,在这个校园冷暴力和升学压力不断上升的时代,而学生的心里素质却还没有那么坚强,谈判队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去想办法制止当人事做出不可挽回的错误。这是林正锡曾经一手创立发生的的谈判队,洛彩言决定,一定要把谈判队重新组建起来。在这个时候,洛彩言遇到了同班的夏琛,这个带着好看慵懒笑容的男生。他们解决一起解决了某个女生因为在女厕被迫拍裸照并受其勒索而走投无路想要跳楼的事件。和家境良好外貌甜美性格开朗的洛彩言比起来。亚西满却显得平凡了很多,虽然有全校第一的头衔,但是女生比任何人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