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5000000038

第38章 母亲在我身后

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背诵过一首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背诵这首诗的时候还小,尚不懂得母亲是怎样的心,老师也不解释,只让抑扬顿挫地死背,心里有过犯疑:儿女走就走了,管他衣服什么事?若有了思念,写封信去直截了当地说,怎么要在儿女出行前,豆灯之下一针一线地缝儿女的行衣?这样的犯疑在心里生长了很久,直到长大了,自己做了游子,满世界去流浪时,才从母亲那里知道了答案。

都说母爱是这世上最可以依赖的爱了,这世上所有的爱都可以用文字来表述,唯有母爱是博大在文字之外的,欲说还休;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未必经得住时光的流逝,唯有母爱是树下泥土、苔间清泉,是终生可以牵系的;这世上所有的爱都需用条件来交换,唯有母爱是单一的奉献,不求儿女光耀孝敬,只需母爱有出之处。

我最先的经验不是这样。

长大以后,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各自成家立业,离开了父母,先是在外求发展,后来虽说都回到父母身边,和父母在一座城市里住着,却因都成了家,江南江北,各据一隅,平时很难得回一趟父母家。母亲从小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拉扯大,待我们大了,翅膀硬了,各自择林筑巢,再不回母亲的羽翅下。母亲不止一次点了豆灯,纫了针线,在灯下默默无语地为将要远行的儿女缝行衣,她一针一线地缝,一个一个地把儿女送走,剩了她自己,还有一园的树,一庭的风,伴着八十老父亲相依为命。父母的家宅大,前院后院,空室少热血,春风也冷。我曾问过母亲。母亲笑道:“儿女总是守不住的,都这样,惯了。”我先为母亲的话感到不解,后来想想也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离家都早,我是十七岁离开家的,那时就觉得自己不像哥哥姐姐弟弟一样走得早,没有在十四五岁时就背上行囊,对母亲说:“妈,我走了。”然后就走了。我到高中毕业后才背上了行囊,对母亲说了这句话,我说这句话时还多添了一句:“我是你们的长养儿,现在我不要你们养了,我走了。”我们这样急匆匆地往莫测之处走去,一副义无反顾的样子,母亲守住谁了?母亲自然惯了。

我在报社当记者,整天五湖四海,天上地下,没根的风似的来来去去,很少能在一个地方待上两天。我整天在外跑:跑累了就找地方住下,有时候住旅店,有时候住报社暗房,有时候不想找地方,车站码头,不管什么地方,裹上一件外套就睡,第二天早上起来,抹一把脸,买票上路,继续旅程。这世界是陌生的,我只是这陌生世界里的一个生命,一个偶然的生命,我没有什么可牵挂的,我只能走。

当然也有想家的时候。有时候人在路上,触景生情了,或者什么情景也没有,只有一个念头,就会突然想起母亲来。我想母亲这时在做着什么;我想没有一个孩子在她身边,她和老父亲守着那么大一套空宅,会不会感到寂寞;我想孟浩然的《他乡七夕》:“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这么一想,就心里暗自惭愧,暗自神伤,想这一次回去,无论再忙,也要回父母家去看一看。

每次回家去,都盼着有书中电影中母亲伫立村头老槐树下、夕阳中盼儿归来的情景,却没有。走过院子前长长的小路,小路旁长满了萱草,黄花开得茂盛,黄花丛中是香椿树,香椿树上是鸟儿。推开院子的铁门,有风在身后推搡我,有风自庭前来,试探我的脸,却没有人迎出,没有人拥抱我,没有人接下我的行李嘘寒问暖。知道这家还是老家,知道老家没变,老家里的人也没变,一切全是原样。

在灯下立于母亲面前,母亲大多没有觉查。母亲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在忙碌着——忙老父亲的衣食起居;忙庭院里的梨树橘树枣树石榴树;忙鸡鸭猫狗姜葱椒蒜;忙春雨夏雷秋叶冬雪。若这些事情忙完了,就戴了老花镜在灯下缝缝补补。母亲永远都在缝缝补补,我总在想,母亲已经送走了她所有的儿女,她还有什么儿女可以送走的呢?她还需要缝补什么样的行衣呢?

我说:“妈,我回来了。”

母亲抬头看看我,说:“哦,回来了?”

母亲说完,又埋了头缝她的,并没有更多的寒暄。

母亲总是在忙。

于是便觉得这家很大,很寂凉,空空地,缺少生机,也缺少温情,扫兴得很。晚餐虽然有丰盛如过年的菜肴,却食之无味。母亲不说话,有时候刨着饭,会往我碗里拈一箸菜,再刨她的饭。我就说:“我吃好了。”心里明白那不是我回家来的欲求。

我们家的邻居养了一只猫,猫的名字叫玛丽,一到晚上,那家的老太太就站在院子里拉长了声音呼唤:“玛丽回来——玛丽回来——”我听着,就把被角拉上来,掩住脸,老想哭。

母亲只对我说:“哦,回来了?”

有一次,我回去看望父母,在我离家前住的那间屋子里空空寂寂半梦半醒地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赶回江北的汉口去。我背着行囊,走出家,穿过院子,反手闩上铁门,低着头一步一步走过鸟下的香椿树,香椿树下的黄花,走到小路的尽头。在小路尽头的拐弯处,我犹豫了一下,站下了,下意识地转过头去——

我看见了母亲。

母亲站在院子门前,隔着铺满黄花的小路默默地看着我。晨风很寒冷,绕过香椿树光光的树干,撩抚起母亲花白的头发,母亲仿佛不觉得,就那么白发缭绕,站定在院子门前,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一动不动地目送我,看我转过身去看见了她,她远远地亮了一下眸子,拍了拍干净的衣褂,无声地退回院子里去。

一刹那间,我的眼里涌满了泪水。

从此我便懂得用充满自信的脚步离家,再没有伤感。我知道,世间不会有比母亲更懂得爱的了,世间也再没有可以去分辨的母爱,无论儿女是荣归故里还是负创而回,母亲的爱都是一样的,不会改变。我从母亲身上分离下来时已经注定了,我可以勇敢地无牵无挂地走下去,因为在我走向前去的时候,母亲总在身后。

同类推荐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热门推荐
  • 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

    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

    现代管理方式中,管理不是玩弄权术,不是指责批评,而是需要智慧、方法和技巧的,是每个有志于成为管理人才所必须掌握和实践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原则,对有关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做了详细全面的介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管理者和职场人士必备的管理学成功指南。书中推荐的管理方法科学实用,切实可行;同时结合管理心理学理论,给每一位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 财富是一种心态

    财富是一种心态

    (揭示财富的秘密,让金钱为你工作),财富是一种心态(精装版),(世界三大顶级财富书之一,全球六十多个国家长销不衰,销量超过千万册),股神巴菲特的财富启蒙书,成就美国无数亿万富翁的神奇之书,翻开这本书,思考、计划、铸就财富人生,《财富是一种心态》汇集了从古至今积累金钱、创造财富的思考、实践和经验,通过浅显的语言、真实的故事、古老的箴言,传授关于财富的真谛。作者告诉我们:拥有金钱并不等于富有。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亿万富翁,但充裕、悠闲、舒适乃至满足的生活,却是每个人通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境地。财富是由心态创造的,怀抱正确的心态,加上勤勉、节俭和奋斗,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就会展现在你和我的面前。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本书从旱灾和饥荒、无法抗拒的火山和海啸、无情的战争和种族屠杀、地震灾难、剧烈的污染、飓风和洪水灾难、可怕的传染病、海难、空难以及特大火灾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告诉人们灾难背后的故事,希望读者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能唤起历史的记忆,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护自己,也保护人类,并珍惜现在的生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让孩子学会感恩、培养责任心的最佳成长读本。在感恩的情怀中体悟责任的真谛,在责任的担当中成就辉煌的未来。
  • 牡丹梦

    牡丹梦

    ,引来无数的传说与梦幻。也有野史,还有民间传说。这些人和事,有古有今、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哭有笑。《牡丹梦》中有简有繁地写了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孕育、兴起、强盛、衰落及传承中的一些人物与事件,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把他们写进《牡丹梦》,参考和采集了一些史料,既有正史,就当故事或是笑话看吧。《牡丹梦》的创作源泉,是兴洲那株鲜活的白牡丹,奇迹般地在塞外度过了三百二十八个春夏秋冬,都与兴州牡丹有着不解之缘
  • 复仇千金

    复仇千金

    命运让她成为了市长的私生女。父亲的冷漠,母亲的疯狂,以及妹妹的冷眼相对。逼着她一步步走向复仇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丑颜嫡女

    丑颜嫡女

    宅斗+女强+权谋她,胆小懦弱,虽是嫡出,却备受冷待,不但被冠上“京城第一丑女”之号,还连累母亲由妻成妾;她,医药界的天才博士,亦是国家的超级特工,腹黑心狠,做事从不留余地,却阴错阳差死在自己设计的流弹手中。一朝灵魂穿越,嫡女成继女,且由她:一斗刁仆恶奴;二斗嫡姐庶妹;三斗嫡母姨娘;四斗祖母姨奶;五斗亲王王妃;六斗。七斗。她在处处阴谋的大家庭中举步维艰,却能步步为营;在暗潮汹涌的皇亲贵族面前,游刃有余;身份、地位、相公、自由,她到底能不能心想事成、得偿所愿?片段欣赏(一)“多谢啦,丫头。”顾瑞辰摇晃着手中刚刚从她胸前衣袋中掏出的发簪,满脸笑意。“你——还给我!”舒安夏杏目狠瞪,恼羞成怒,身体一个灵巧的旋转,就向他扑了过去。顾瑞辰得意地扬起眉,脚尖一点,身体便窜出了几丈之外。看着顾瑞辰消失的背影,刚刚还恼羞成怒的舒安夏,嘴角扯出了一抹邪恶的笑。她早就知道园子的主人不可能轻易让她从皇帝手中带走东西,所以在她出门的那一瞬间,她将她的发簪和皇帝给她的发簪做了交换。轻轻地摸了一下还在她头上插得完好无损的发簪,不知道当顾瑞辰知道他费尽心思抢走的,只是街边卖一两银子的地摊货之时,会有怎样的表情?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1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1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3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