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4200000020

第20章 论兵器--冷热兵器并用

● 我国宋代以前的战争使用的是冷兵器,常规战争是陆战,主要的兵种是步兵和骑兵。自宋代发明和使用了火器以后,便进入了冷热并用的时代。

● 明代的火器发展到一百多种,重要火器是装有火药的鸟铳(原始步枪),开始是前填,戚继光改为装填后大大提高了命中率。冷热兵器并用后,车、步、骑、炮、辎以及水军等多种兵种出现了。戚继光在军队中建立了车营、步营、骑营、轺重营等新编制,并在军队中配备了各种火炮。

兵器是战争的轮机。战争使生产工具变成兵器,而作为战争工具的后器一旦被呼唤出来,就象启开的潘多拉匣子,放出自身的魔力,拉动着社会生产围着它转,也反过来推动着战争步步升级。兵器制造脱离原有的手工业体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而生产领域的新发明新成就往往最先被用于兵器制造业,冶金术、火药、机械、建筑、造船诸方面莫不如此。战争的需求刺激着兵器发展,而新式兵器的涌现又推动着战争的发展。

在冷兵器时代的初期,由于兵器发展演进相对比较缓慢,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也相对小,战争对手,一般都处于同一个武器等级上。所以早期的兵家一般不注重兵器的研究,倒是非兵家的墨子对于城守器械有过一些论述。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看到五代以前的有关兵器的兵家论著了,唐代王琚的《射经》是现存较早的介绍弓箭的兵书。宋代以后,随着火器的发展,兵器转型与变化速度加快,武器对战争的影响日渐增大,因而研究兵器的兵家著述也渐渐多了起来。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兵器论著。

《武经总要》和《耕余剩技》--冷兵器

冷兵器主宰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即使在热兵器现代经了的中国近代,冷兵器也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在某些军阀的大刀队和共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中,仍可以看到冷兵器的身影。对于中国兵家而言,他们意中的“器”,在多数情况下是指冷兵器。

《武经总要》器械部分

《武经总要》是北宋王朝动用国家力量来编辑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该书兵在前集的若干章节中,首次比较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古代各种兵器以及城守攻坚器械的形式,使用方式,其中主要的是冷兵器。

长兵器:(1)戈:戈是一种可勾可啄,装有长柄的武器。其基本性能是钩割或啄刺敌人,因此也被称为勾兵或啄兵。戈在春秋以前是主要武器,因为它比较适合于车战。后来随车兵的衰落,逐渐从战场上消失,退化为仪仗的装饰。(2)矛:矛又叫纵、矟、铍,是一种直而尖形的刺杀兵器。矛经历过从石矛、铜矛再到铁矛的变化,一直到晋代,为军队步兵的主要武器,后来枪兴起,逐渐取代了矛。(3)戟:戟又叫于、镘、鐃、郾,是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近乎于戈与矛的综合。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到南北朝时衰亡。(4)枪:枪是一种刺击兵器,开制与矛相似,但枪头短而尖,比矛轻便锋利,穿刺力更强,自晋以后,取代矛成为军队主要武器。(5)长刀:长刀就是安有长柄的大刀,是一种砍杀兵器。创自东汉,尔后各代均为常备兵器。(6)殳:又叫做杵、杖、棒。原初(7)一根坚木棍,后来两端加上金属制的尖头,但仍以打击为主。(7)斧钺:斧钺是一种劈砍兵器。斧与钺形制相同,区别在于大小,大者为钺小者为斧,唐代把斧列为常备兵器。

短兵器:(1)剑:剑是双刃的,以刺击为主,兼有砍杀功能的短兵器。春秋战国时期曾兴盛一时,到了晋代的实际战阵中逐渐让位于刀,化为辅助兵器。(2)刀:刀是单刃的砍劈短兵器、东汉以后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特别适合于骑兵。(3)匕首:匕首形制与剑近似,只是比剑短小,为近战防身之用。(4)锤、锏、鞭、均为打击兵器,有铜制和铁制的。这些兵器为个人使用,很少用来装备军队,形制没有一定,大体上锤类球形,锏与鞭长且细,锏为方形有棱而鞭为圆形类竹节。

抛射兵器:(1)弓弩:弓是用硬器物弯成弓形,以弦绷紧,以其弹力发射尖箭矢的远射兵器。张自发明以来,一直为冷兵器时代的主要兵器之一。弩是安有臂的弓,弓臂上设有弩机,类似现代枪炮的击发装置。弩比弓易于掌握,射击准确性高。后来又出现过连弩,原理类似机枪。(2)抛车:抛车是一种抛掷石弹的攻城武器,也称砘。后来火药出现,又用其抛掷火药弹。

防卫武器:(1)盾:盾原称干,后世叫做盾或盾牌,彭排,旁排。盾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的兵刃矢石的伤害,常与刀、剑等短兵器配合使用。《武经总要》列出了各代的盾,还有插图。步兵用的一般较大,长方形或椭圆形;骑兵用的多为圆形。(2)盔甲:盔、甲是一种卫体装备。历又称胄、兜鍪,其形与帽,用皮或金属制作,用以防护人的头部。甲又叫做介或函,其形类似衣服,亦以皮布或金属甚至藤为之,用以防护身体。有的甲的前胸与后背各一块金属圆护心,称“掩心镜”。骑兵还有马甲,包裹在马身上,类似于西方的重装骑兵。

攻守城器械:(1)壕桥:壕桥又名飞桥,它是用以通过城外壕沟的器械,形制木梯,有的下设轮,以便于运输。(2)云梯:云梯是一种爬城用的工具,在三代时就有了,当时叫“钩援”。云梯设在车架上,架上有一木棚,外用生牛皮加固,人推车靠近城墙,然后可以据梯爬城。云梯有单节和多节之分,视城墙高度而定。(3) 轒辒车:轒辒车是用来掩护掘城的,有方形的水牛车和尖状的木驴车两种。上蒙生牛皮并涂以泥浆,以防止敌人从城上射下的矢石。除了攀登工具和挖地道的器械外,还有颇坏城墙城门的器械,如塔车、饿鹘车,系将安有长柄的耙钩装装在车架上,利用杠杆作用操纵钩钯,将城墙挖成缺口。还有钩撞车,用以挖城和撞城。火车是一种专门烧城门的工具,车上装有容器盛油膏,车上再装满木柴,点燃油后推车至城门,就会将城门烧毁。临冲吕公车,上可爬城下可撞城,是云梯与钩撞车的结合。(4)撞车,是守城器械,用来撞击云梯。(5)抵篙叉竿,也是用来推到敌人云梯的。(6)飞钩,又名铁鸱脚,其形与锚,有四个锐爪,用绳系之,待敌蚁集于城脚时投入敌群;据说一次可钩取多人。(7)夜叉擂,实际上是有…布满铁钉的滚木,也用来对付城下的敌人。

还值得一提的是,《武经总要》还详细记载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记载的用地球磁场进行人工磁化的方法。而且还认识到地球有磁倾角存在,所以在安放指南鱼时,不让铁片与地面平行放置。由于北宋时火药已开始应用于军事,故《武经总要》在卷十一和十二上,记载了三个火药配方:毒药烟球法,用13种药,捣合为球;蒺藜火球法,含10种药料;火炮火药,含14种药料。这是世界上最早明确的火药配方记载。

《耕余剩技》

《耕余剩技》系明代武术宗师程宗猷所撰的关于冷兵器制造、使用的兵书丛书。作者在火器大盛时代,认为火器固然重要,但冷兵器亦不可尽废,冷兵器用好了,可以弥补火器之不足,故曰:“剩技”。

《耕余剩技》由《少林棍法阐宗》、《蹶张心法》、《长枪法选》、《单刀法选》四部子书组成。

《少林棍法阐宗》记述了少林棍法的源流、棍法棍谱和套路,解说了少林棍法训练中的一些问题。并认为少林棍法与兵法有暗合之处,也有奇正、虚实、众寡、强弱的变化。由于冷兵器的器械武艺莫不以少林为宗,所以讲了少林棍法,其余刀枪剑戟迎刃而解。

《蹶张心法》详细记载了弩和弩箭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全书图文并茂,内容有:蹶张弩说、蹶张弩铭、戒射禽铭、古铜弩机说、法古制铜弩机分寸说、改古新制铜弩机说、改古新制铜弩机分寸说、造弩身用木色说、造弩身尺寸说、造弩担用竹说、造弩担尺寸说、鹞子提说、造弩托尺寸说、弩担扎用绳索说、造弩弦说、造膝绊脚索说,造上弩弦腰绊说、用腰绊上弩弦说、造削弩箭刀说、造削弩箭刀鞘说、削弩箭说、削弩箭歌诀、造弩箭筒说、造弩箭端说、造铁箭头说、造盛药壶说、脚端上弩说,膝上上弩说、搭弩箭端说、发弩说、轮流发弩进弩上弩说、射弩兼用枪刀说、弩兼枪刀行阵说、弩兼刀枪临敌说、腰开弩说、腰开弩铭、古铜大弩机说、古铜弩机分寸说、造弩担用木色并上弩弦说、造腰开弩射担尺寸说、腰开弩提铁绊说、造腰钩说、造腰绊说、造箭筒说、造铁箭说、上腰开弩说、窝弩说、造窝弩说、窝弩铭、下窝弩说、上窝弩说。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说弩”,就是因为从一个士人手中得到一个古铜弩机,于是经钻研恢复了久已失传的制弩机法,并造出了一个力量可达三十六钧的腰开弩。

《长枪法选》记述古代长枪的源流,以及主要的枪法枪势,并附有动作解说和图像。有长枪说、六合原论并注、散札拨萃二十六条、长枪势说、长枪式图、长枪图势十八式并说等篇目。

《单刀法选》记载了古代单刀源流,刀法演变及动作图式,也是图文并茂。有单刀说、单刀式说、单刀式图、单刀势图二十二式、续总刀图说、总叙单刀一路、总叙单刀图、续刀势图十二式。

《火攻挈要》--热兵器

《火攻挈要》又名《则克录》、《武备火攻则克录》、《火攻心法》。是明末焦勖向汤若望请教著述而成,所以题曰汤若望授,焦勖述。

汤若望是与利玛窦齐名的西方传教士,曾参与修定历法,为明政府监铸大炮。此人具有丰富的西方自然科学与军工制造知识。《火攻挈要》的实际作者曾潜心向他学习火器技术,并加以苦心钻研,反复试验,遂成是书,为不掩没其师,故题上汤若望之名。

《火攻挈要》共三卷,篇目如下:

卷上:概论火攻总原、译参利弊诸原以为改图、审量敌情斟酌制器、筑砌铸铳台窑图说、铸造战攻守各铳尺量比例诸法、造作铳模诸法、下模安心起重运重引重机器图说、论料配料炼之略、造炉化铜熔铸图说、起心看塘齐口旋塘钻火门诸法、制造铳车尺量比例诸法、装放大铳应用诸器图说、收盖火铳销箍图说、制造各种奇弹:

图说、制造狼机鸟枪说略、制造火箭喷筒火罐地雷说略。

卷中:提硝提磺用灰诸法、配合火药分两比例及制造晒晾等法、收藏火药库藏图说、火攻诸药性情利用须知、火攻佐助诸色方药、火攻助云药附余、在营自卫方药、试放新铳说略、装放各铳竖平仰倒法式、试放各铳高低运近注记准则法、各铳发弹高低远近步数约略、教习装放次第及凉铳诸法,运铳上台上山下山诸法、火攻要略附余、火攻根本总说。

卷下:攻铳说略、鳌翻说略、模窑避湿、本模易出、泥模须干、模心易出、总铜分两、炉底避湿、化铜防滞、设棚避风、炉池比例、铳身比例、修补铳底、修整弯铳、弹药比例、弹铳相宜、弹制说略、制弹说略、装弹机宜、装药比例、药信说略、远近之节、众寡之用、宽窄之宜、循环之法、救卫之备、斩将说略、击零说略、扫从说略、惊远说略、惊近说略、攻城说略、守城说略、水战说略、火攻纪余、火攻问难、火攻索要、火攻慎传、火攻需备、火攻需资、火攻推本、归源总记。

全书从火器的铸造工艺、调料选配、火器装配调试,以及各色小型火器如鸟枪、喷筒的制造方法,到火药的种类、配方、制造工艺、装药方法,以及大型火器的安装与搬运,再到弹药的制造、火铳鸟枪的修理,以及各种火攻战术,无不一一详尽遒来,包含着丰富的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及数理化知识,是当时介绍西洋先进兵工技术的最好的一部书。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研究了明军历次战役使用火器的战例,分析出火器应用与战争胜负的关系,得出了在当时火器水准下,实战中应用火器的基本原则,折射出他的某些思想火花。

火器制造与使用的要则

在热兵器的初期,即管形火器发展之早期,火器的制造为手工操作,其器身与零件的制作不可能标准化,制作中人的技巧起很重要的作用。在使用时,又相当繁复,也须相当的技巧才行,制造与使用两方稍有不慎,火器非但不能杀敌,反而会伤了自己。

当时明军的火器制作与使用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火器制造不得其法,质量低劣,易于自炸。其次火药制作也有问题,同样将近于导致自伤。其三火器使用严重不当,装放不合适。自伤屡有发生。所以明军士兵在使用火器时,先存了畏惧之心,不想如何杀敌,但恐火器伤己,这样自不可能发挥火器的效率。作者洞翻此弊,提出了火器制作与使用去弊存利的六项要遇:

一、铸铳,必须想方设法使之放射远而猛,疾向准;燃放时铳身不动,没有横颠倒坐及炸裂等弊端:分战攻守,三等铳身上下长短厚薄,无不合宜;使子铳和母铳,大小长短无不合法。(注:焦勖此谓之铳,实际泛指枪炮)

二、制火药,目标是使之燃爆迅速猛烈;使燃时手心不热,纸上不焦,及不致损伤枪炮。

三、收藏火药,务使之可以过夏不潮,以便长久贮藏而无疏失之虞。 的射程,

四、装放弹约,必须掌握仰、平、倒立法,必须了解枪弹以免敌人末及射程就先燃放;还要知道何种铅铁石弹与何铳相宜;了解如何击放面宽大而杀贼多;如何使循环迭击,而炮不绝;如何令击放终日,而无失火之虞;如何使热炮冷却,可以复装。

五、运铳,务必懂得如何运重为轻,可以疾趋;转动机活,可以迎凑;如何可以升高渡隘;不致阻滞。

六、临阵,务要知晓如何打敌之散兵线,如何打击敌之集团,如何防备敌人之迭次冲锋,如何消灭敌之主将,如何使火器不放,而敌骑亦不敢冲击我营。

器人相配方能取胜

作者认为,有了合适的火器,必须有合适的人来掌握才行。明军之所以使用火器仍然屡遭败绩,原因之一就是将疲兵骄,不善于了解和掌握火器的特质,使用不当,发挥不出火器效用。作者列举了明崇祯年间,西洋人在皮岛用西铳而获全胜,而明军在辽东前线同样用西铳,却损师丧地的战例,来说明虽有好的火器,若没有良将良来掌握它们,就如同将利器放在婴孩之手,不但不能杀敌,反而资敌自取灭亡。在此,作者认为良将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了良将无良兵还可以训练,而庸将手下,纵有技艺纯熟兵卒也会无用武之地。良将的作用不仅在于能带出一群善于使用火器的士兵,也在于他能正确动用与火器相应的战略战术。

首先,他认为良将应该量敌制器与置器,即根据敌人的弱点与特点来制造针对性的火器及安放合适的火器与合适的战位。比如,敌若善用集团冲锋则须多置散花大炮,杀伤面宽,敌若结营筑垒则宜制攻坚穿透力强的大炮,对付敌之散兵宜用鸟铳喷筒等等。如果,敌方也有火器,制出的火器总要胜敌一等,克敌制胜,或以大胜小,或以长胜短,或以多胜寡,或以精胜粗,或以善用胜不善用等等。总的来说是要提高效率,以求事半功倍,这样才真正得到了用火器之睐。

其次,作者认为火器就该适当地长器短用。在他看来,火器虽然是远射武器,那只是相对于刀矛而言的,不可一味求远,千万要考虑射程,敌未至有效射程之内就开火,不但不能杀敌,反而到敌骑速近时不及装药,结果为自身之害。所以作者认为火器不能轻放,一放必须给予敌人致命杀伤,至少是击退敌人才行。他要求近敌开火,能射三四百步的重火器,要等到离敌五、六十步才开火,能射百余步的轻火器,要等离敌二三十步才开火。敢于近战,才能充分发挥火器威力,提高杀伤率。无疑,作者的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在管形火器的早期,准确性不高,有效射程很近,只有近战才有较大的杀伤力。

其三,作者认为火器尚未到单独使用的阶段,尽管杀伤力大,也不可专恃,必须与冷兵器搭配使用,使之互为助益,方可立于不败之地。火器需要冷兵器来保卫,因为当时火炮笨重,转运不便,一旦敌人偷袭近前,就无计可施,虽有短放的鸟铳,但填装火药须费日时,一次放完,下次再填的空隙很长,所以必须有冷兵器保卫才行。火器也需要冷兵器来清扫战场,最后解决战斗。所以善周兵者,绝不会偏于一头,自然是两者兼用。

其四,作者坚持制造火器必须要经过试放,才能投放战场,以确保武器的可靠性,免去士兵的担忧,才可使他们放心大胆地掌握火器技术。事实上,在兵器制造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时代,必须坚持试放制度才能保证枪炮的技师,这在西方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作者及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当时可谓明智之识。可惜,腐朽的明王朝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火攻挈要》是中国冷热兵器过渡交替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兵家著述,不仅传播和介绍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而且切实地提出了一整套适合当时火器水准的制器用器之法,和制定了适宜的火器战术,在军事史和军事科技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同类推荐
  • 神箭传说

    神箭传说

    一场延续了十年的战争随着匈奴王庭的覆灭终告结束,天下却并没有恢复人们意想中的太平盛世,一场更大的战乱悄然降临到了立国百余年的大陈帝国。揭杆而起的贫苦百姓、据险而守的亡命大盗、不甘覆灭的匈奴残余、力图复国的前朝遗族、大权在握的权臣大将、觊觎中原的四方夷族、忠于帝国的贤臣良将……一时间群豪并起,纷纷为自己的理想而舍命相搏。乱世英雄出,卧虎藏龙的神州大地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人再可以置身事外.----------------
  •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战争带来劳民伤财、废墟残骸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进程。本书就是一本收集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书籍。它集聚了历史上的秦赵长平之战、汉匈平城之战、赤壁之战、山海关之战、镇南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详述了它们的深远影响及重大意义。
  • 军事常识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能佩戴黑色贝雷帽是中国特种兵的最高荣誉。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之所以有“黑色贝雷帽”称号,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雄鹰特种部队建立之初向往黑色贝雷帽,鼓励队员们以此为训练动力。原因之二是雄鹰特种部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黑色贝雷帽对于中国特种兵来说一样。
热门推荐
  •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汉唐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全书从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汉唐时代历史的魅力、汉唐盛世的历史内涵,以及汉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其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朝代断限的研究传统,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在回归原典的同时,注重新史料的整理和解读。
  • 春潮

    春潮

    她来到繁华都市广州进行打工,先后在美容院、服装厂、饭店做过,后又摆过地摊、做过保姆,面对生活残酷的压力,她没有退缩,而是一步步咬牙挺了下来。就在她生活面临绝境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整个人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本书精选了50多部堪称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名著,对于每一部都设置了“华文导读”、“趣味延展”、“理论精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华文导读”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了简单介绍,是读者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趣味延展”介绍了与名著或作者相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理论精读”部分精粹阐述了名著的理论要点,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想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炮灰王妃不安分

    炮灰王妃不安分

    她,一失足穿越成炮灰,身世是炮灰,被安排的命运也炮灰,可是你看她哪有一点炮灰样啊?拐搭着皇子把品牌服装店开到了古代,还煽动公主和她一起搞服装拍卖会,赚得个盆满钵满还不消停,整天把个王爷老公虐的伤心伤肺又伤肝不说还把个王爷小叔子迷得神魂颠倒……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天下无双之庶女风华

    天下无双之庶女风华

    她是右丞相的二女,相传她出生时丞相大摆七天的流水席,只为庆祝他最爱的女子所生的女儿的出生,彼时,她是苍君国最为幸福的闺中小姐。他是苍君国四皇子,相传他出生时举国哀鸿,克死生母,被定为不祥之人,只因皇帝最爱的女子香消玉殒,彼时,他是苍君国最不受宠的皇子。不料一场突变,她从亲爹最宠爱的女儿,忽然变成最不受待见的庶女,成为无视长辈,不待见姨娘,欺压妹妹的无良后辈,皇帝一纸诏书,将世人认为堪称绝配的两人结成娃娃亲,说是“天作之合”。亲爹的不管不顾,娘亲的去世,姨娘的打压,妹妹的嘲笑…一切的一切成了她梦中抹不去的记忆,五岁那年,万丈深渊将她与尘世隔开。十四年后她又重新回来,如今的她不再隐忍,也不再是那个多年前任人欺凌的小姑娘,一首玉音曲,令江湖闻之色变,风华绝代,迷乱了多少人的眼睛?多年前的一切恩怨,她笑靥如花,只是谁知道那笑容下隐藏的是怎样的狠绝?对她好的人,她必诚心待之,对于容不下她的人,她从不知什么叫手下留情!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风华绝代,笑看人间。他说:师妹,你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其实最重感情。你看似对谁都好,其实最是无情,若是谁能得你另眼相待,那他便是世上最幸运之人。只是,我终归不是…他说:阿萱,我真希望自己是个普通人,那样就不用背负太多,也不用那么累,那样我就可以天天跟着你,烦你,让你记得我…他说:我视万物如云烟,独你不同,今生得你,我必待你如我心头之血,珍之护之,一生一世,不离不弃…既然抓住了,我不想放弃,也不愿放弃,你也休想离开…初入江湖,她遇见他,彼此相疑,只是生死之间,偶然获得了那独一无二的信任,看着他苍白的脸庞,她说:你既舍命相救,我必保你长命百岁。【片段一】“主子,幽魂楼截了我们无极阁的情报,抢了我们无极阁的生意,说我们无极阁得罪了他们楼主,并将传送情报的无极阁死士抓走,说是好好让他们楼主发泄才能了事。属下请问主子,是否前去救援?”“怎么发泄?”某男看了一眼卧榻上打瞌睡的某女,挑眉问道。某属下微愣,半晌憋出一句话:“打扫厕所。”“然后呢?”某男斜斜倚榻微微挑眉。“浇花种菜。”“然后呢?”唇角微勾,双眼微眯。“洗碗刷碟。”“还有呢?”双手插袖,慵懒之极。“司寝…”“立马把他们救回来,回来之后三个月不准睡床铺。”某男猛然睁眼,眼中危险光芒闪动,吓得某属下心脏抖动,赶忙退下。
  • 蟹之谣

    蟹之谣

    小说贴近生活,小说通过老实巴交的农民于旺田养螃蟹的遭遇,真实地表 现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重压之下生活的沧桑、奋争与无奈。揭示了底层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生存的艰辛和苦难,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农民调查”。小说情节曲折、深沉厚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水平作品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