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100000016

第16章 两个“陕西人”在成都的爱恨情仇(2)

话题回到张献忠身上,要当王你就好好地称王吧,体恤你的臣民,爱护你的百姓。这也是历朝历代每一个“称王”的基本素质,因为他们都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浅显的道理。可人性扭曲自掘坟墓的张献忠却以杀人为乐。翌年(1645),张献忠装模作样开科取士,以科举为名,骗进士、举人、贡生一万七千人于青羊宫中,然后尽数杀戮。居然把钦点状元都给杀了。一部《蜀碧》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这位“陕西人”对臣民和属下令人发指的暴行。该书记载,他的大西政权在四川各州邑安置官员,用军令催逼周围士子乡绅到城镇,由东门入,西门出,尽杀灭。

攻陷成都仅两月,杀进士、举人、贡生一万七千人于东门外。他在成都贡院前设长绳离地四尺(约1.3米),让考试的人依次过绳,凡身高于绳者,全部赶到西门外青羊宫杀之。前后万余人,死者留下笔砚堆积如山,张献忠前往观看,抚掌开怀大笑。又召集生员,拿出一面一百平方尺的大旗,令其在上写一“帅”字满幅,且一笔书成,能者免死。有夹江生员王志道缚草为笔,浸大缸墨汁三日,直书而成。没想到张献忠仔细看后,竟出尔反尔,曰:“尔有才如此,他日图我必尔也!”带着这种变态的心态为官为王,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哀,更是他“称王”所及范围内臣民的大不幸,王志道也被“即刻杀死祭旗”。

$“张屠夫”走了……留下虎狼遍地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看一看张献忠在成都短短一年零九个月的“称王”时期,是怎样变着花样屠戮他的百姓的——

史载,张献忠杀人的方式常见的有九大类:斩杀;草杀:即挨家挨户杀;天杀:即在朝会时,放狗于诸宫,凡被狗闻过的人,即拖出杀掉;生剥人皮法;匏奴:割手足;边地:分夹脊;雪鳅:枪其背于空中;贯戏:以火城围炙小儿;其他尚有“抽善走之筋,斫妇人之足,碎人肝以饲马,张人皮以悬市”等。

他命手下将士以杀人多寡记功晋级,到后来甚至无法计数,干脆用手掌几大堆、人头几大堆、耳鼻几大堆来记。《蜀警录》载,成都城内“凡有军官衙门所在,手掌如山积,几于假山千峰万叠。”

就是今天,我们看到这位“大西国王”发明的种种刑罚,仍不免叹为观止。斩杀等虽也残酷,但不带有张献忠自创性质,不过草杀、天杀、贯戏、张人皮以悬市,却明显带有张献忠作为屠夫的创造性。

自此,古蜀以来三千年文明史跌入最黑暗年代。成都府十室九空,府南两河“尸为之塞,不能行船”,成都平原顿成旷野,天府之国数年之间竟虎狼遍地。

待到后来张献忠兵败被诛,清军收复四川,发现成都城内绝人迹已经十三年。十三年过去,曾经的天府之国却是这样一般景象——

瓦砾颓垣,不识街巷,林木丛杂,走兽野犬游走其间,两万余口水井,被尸骨人头填满与地齐平。

自汉代开始,成都一直是四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但在清初,成都竟成为麋鹿纵横、虎豹出没之地。清顺治年间,四川临时省会设在远离成都两百公里外的阆中十余年,四川总督、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并在此举行了乡试四科。

叩问历史我们得知,成都历史上的五次大移民,直接源于成都历史上的三次大屠杀。

第一次在西晋东晋之交。事起于301年,蜀西氐族豪强李特,纠合流民两万余,自称镇北大将军,扯旗造反,陷广汉,围成都,入城大屠杀。其子李雄称成都王,后又称帝。作乱长达五十年。第二次在宋元之交。1279年,元朝灭南宋,两度陷成都,先后大屠杀。元贺清泉《成都录》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三卯录》又载:“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疑不死,复刺之。”元军作恶又胜过李特父子。元朝八十余年,成都残破,终无起色。

第三次便是张献忠那次最为残酷、空前绝后的屠城。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阴历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攻陷北京的那一刻,标志着大明江山气数殆尽,任人宰割。到同年阴历八月初九,李自成的同乡张献忠攻陷成都。由于成都城墙坚固,起初久攻不下。后来张献忠命兵士在城外隐秘处挖地洞,打隧道,掏城墙根,埋入火药。又以竹竿捅穿竹节,竿竿相连,内装置很长的导火线,悄悄点燃。守城兵丁见贼兵撤退一空,正要欢呼,忽然爆炸声响,城墙垮了。

入城后,成都人便成了张献忠案桌上的羔羊。据清人沈荀蔚《蜀难叙略》等史料中说,这个“大西皇帝”先杀百姓,次杀军眷,再次杀湖北兵、四川兵……没有吃的,就更杀人作军粮。百姓杀光跑光,皇帝梦也只好泡汤。张献忠占据成都仅一年又九个月,称孤道寡一年才七个多月,就一把火把成都烧得精光。他登基的老皇城大殿修得牢固,烧不起来,张献忠命令士兵“灌以脂膏”;盘龙石柱烧不烂,张献忠命令士兵“裹纱数十层,浸油三日,一火而柱折”……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张献忠还中西结合,把到处躲藏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类思、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找来,封为“天学国师”,要两个洋人为他制作地球仪。这样的人格分裂出现在他身上让人很难读懂,不知是否梦想着要“走向世界”?

当时成为“大西国王”的张献忠究竟是怎样一种心态,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后来的一连串举动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远远不满足于这个偏安一隅的“大西王”的,他的理想和目标应该是北京城里的金銮殿,因为他自视比他的那位同乡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更大的“王”。

或许骨子里的张献忠就是为杀人来到这个世界的,他率众离成都后仍杀杀杀,一路杀到西充扎营,却被统领川兵的叛将刘进忠引导清军豪格等挡住去路,“嗖”!一箭射来……在成都历史舞台上最后登基表演的“大西皇帝”——张献忠,就这样谢幕了……

$开明九世拉开了成都开国君王的帷幕……

包括张献忠在内,成都历史上诞生过十一个君王。成都历来有“六朝古都”、“七朝古都”和“九朝古都”种种不同的说法。无一例外,他们都只是偏安一隅的“土皇帝”,有的甚至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这些君王的来龙去脉——

最早何人、何时在蜀地开国建都?这确实是笔糊涂账,难怪大诗人李白都浩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事实上,在距今约三千五百年的夏商之际,就建立有一个蜀国,前后延续约一千五百年。史书记载,蚕丛在蜀国“始称王”,前后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王朝。鱼凫王国之后的杜宇,号望帝,是第一个有确切建都地址的蜀王,国都定于郫县,离成都仅二十一公里。传说望帝后来把王位禅让给丛帝鳖灵。郫县“望丛祠”里,有状若山丘的望帝陵、丛帝陵遥相对峙,至今让人凭吊。

丛帝鳖灵,号开明氏,他建立开明王朝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蜀国“都城”因为打仗或者灾害,是不断迁徙的。开明王朝先后就以乐山、郫县、双流等地为都城。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开明九世把都城从广都樊安(即今双流中兴镇一带)迁到成都。所以,蜀王开明九世应该是成都建都的第一个君王。

开明九世在现成都文殊院街、南大街一带建起土城,取名为成都。为啥叫成都呢?习惯解释为“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虽然这种说法一些专家有异议,但民间大都认可这种说法。这位蜀王会享乐,修过珍珠为帘的七宝楼、鹦鹉舟。他还在武都(今甘肃省成县)找来一个美女当王妃,为她专门作《东平之曲》。但王妃不习水土,郁郁而死,开明九世伤心得不得了,令五丁力士大建陵墓,至今成都市北较场武担山还有蜀王开明妃墓……蜀王思妃,常半夜惊醒,于是又在西城王宫内大修“望妃楼”。他也干了些正事,如下令开辟秦蜀金牛栈道,在玉垒山“别江为沱”修水利等。

开明王朝国王共世袭了十二代。蜀国势力强大,曾连连进攻秦国,秦人经常是闻风而逃。好景不长,前316年秋,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大军从石牛道南下伐蜀。双方在葭萌(今广元老昭化城)

大战一番,把蜀军打得个落花流水,贪财好色的开明十二世蜀王当了亡国之君,历时三百多年的蜀国灰飞烟灭……

攻入蜀国的张仪、张若于前311年在成都筑墙建城,周长十二里、高七丈,是当时仅次于咸阳的大都城。后人以此为成都的建城日,距今已两千三百多年。

汉代后成都街市热闹,城墙坚固,所以左思《蜀都赋》大赞:“金城石郭,既丽且崇!”惹得无数想坐金銮宝殿的英雄豪杰们大流憨口水,都想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过一盘皇帝瘾。西汉末年,貌似对小皇帝孺子婴忠心耿耿的王莽,于公元9年篡位,当上“新朝”皇帝。他手下的大将、蜀郡太守公孙述趁机割据了四川。公元23年,王莽政权垮杆,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公孙述手下部将李熊劝他干脆也当皇帝。公孙述心痒痒,被弄得神经兮兮的,梦中也听见有人对他说:“八厶子系,十二为期。”“八厶子系”不就是“公孙”二字吗?公孙述醒来对老婆说:“虽可贵为帝王,但国运太短,只能当十二年,弄不弄得哟?”老婆急着当皇后娘娘,忙说:“古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还能当十二年。有啥弄不得的?”公孙述想,是啊,他王莽老儿、刘秀小儿都当得皇帝,老子又有啥子当不得的?他晓得要当皇帝,就也要像王莽、刘秀那样说假话。鱼复城(今奉节白帝城)中有口白鹤井,常冒雾气。他叫人散布:“这是‘白龙出井’,是公孙大人登基成龙的征兆”。

公孙述于是在公元25年自称“成家皇帝”,又叫白帝,在鱼复城建“白帝城”,将成都定为国都,国号“成”,年号“龙兴”。统治地区包括今四川、重庆的大部分和陕西、云南、贵州三省的一部分,地盘不小。但公孙述心眼小、无远见(史书称其“性情苛细,不见大体”),连将士都没有论功行赏,就忙着先把两个儿子封为王。公孙述年轻时当过皇帝的侍卫,如今一步登天,也大耍皇帝威风,出入宫殿阵列浩浩荡荡的骑士仪仗。他还在成都修造了一座十层的红楼,连栏杆都用上等丝帛装饰,奢靡之极……

$刘备之后,轮流坐庄称王“你方未唱罢我亦登台”

公元36年春,刘秀挥兵攻蜀,派征南大将军岑彭等人率水陆军六万、骑兵五千、战船千艘逆长江西进;又派来歙等率军出天水(今甘肃通渭西北)南进,合击成都……公孙述军接连败退。到了这年七月,岑彭率主力日夜兼程疾进

两千余里,攻占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后,即派精骑袭击广都(双流中兴)

,成都危在旦夕。十月,穷途末路的公孙述想了妙计,派人假投降,去刺杀了岑彭(岑彭死后墓在中兴场,清代末年,当地农民挖出大胫骨两根和石碑,总督岑春煊自认是岑彭后裔,修墓庙奉祀,现墓、庙均不复存)。

刘秀忙调征西大将军吴汉接替岑彭职。公孙述居然回光返照,在十一月三战三捷。这月十七日,公孙述自率数万人向吴汉发动猛攻,从早至午打得个天昏地暗,将士皆疲。吴汉乘机用精兵反攻,蜀军大乱,公孙述“哎哟”一声被刺,重伤掉落锦江含恨而死……至此,公孙述十二年的大成国被灭。此战刘秀派兵上溯三峡入川,是中国战争史上利用江河实施远距离进军的著名战役。吴汉军队在成都纵兵大掠,宫殿楼台被焚个干干净净……

一晃两百年过去,又到东汉末年,第三个开国君王刘备(字玄德)又在成都登台表演了。此时刘焉父子任益州牧,割据四川近二十余年。刘焉嗜刑好杀,见益州地广财多,也想到皇帝宝座上玩玩,却在194年呜呼哀哉了。他儿子刘璋性情懦弱,于是镇压黄巾起义发家的刘备,在221年乘虚入川。刘备几十天也攻不下成都,正为难之际,不料刘璋却先下矮桩、拱手服输。部下不

服气,劝说刘璋:“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刘璋还有天良,说:“我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三年来却战事不断,心何能安?”于是开城投降刘备。

深得“厚黑学”三昧的刘备,见刘璋简直是块随便捏的“

桃子”,心子一黑就轻轻松松吞下胜利果实,却又厚起脸皮拉着刘璋大流鳄鱼眼泪说:“非我不行仁义,是无可奈何啊!”于是刘备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

刘备未发迹前曾当“跑摊匠”卖草鞋,被曹操讥笑为“卖履小儿”,所以后人奉他为鞋业鼻祖。清道光乙巳年(1845)五月,成都民间鞋业行会在提督街建三义庙,悬“神圣同臻”巨匾于正殿,匾上写着“道光乙巳年艾月吉旦”,落款是“靴鞋行众弟子立”,这块匾近年落户于武侯祠三义庙。据2002年12月10日《天府早报》报道: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徐永来蓉考察,“认定中国鞋业的老祖宗即是刘备”……这也算刘皇叔一段“永垂不朽”的佳话。

223年,刘备病死,其子刘禅即位,263年,刘禅降魏。刘备、刘禅两代共历四十二年。阿斗刘禅被晋武帝司马炎逮到洛阳,装得憨痴痴地说:“此处乐,不思蜀!”这才保住一条小命。司马氏的西晋一统天下,好不得意,皇亲国戚奢侈放荡、夸奇斗富,比赛用麦糖涮锅、蜡烛烧饭、锦帛缠山、人乳喂猪、砍杀美女佐酒……昏天黑地胡闹,结果不到二十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

这时,西北又连年闹饥荒,略阳(今甘肃泰安)、天水等六郡的汉、氐、羌、密等各族民众十余万人“入蜀求食”,纷纷翻越秦岭大逃亡……乱了数年,朝廷勒令入蜀关陇流民返乡。但流民都认准四川比甘肃、陕西好,死活不肯回去。益州刺史罗尚却强令遣返流民,又沿途劫杀流民。

301年,愤怒的流民公推略阳名门氐族李特、李流兄弟为首领,在绵竹揭竿起事,李特自称益州牧。不久,李特战死。其弟李流继称益州牧,不久也病死,李特的儿子李雄被推为成都王。起义队伍先攻占广汉,304年打下成都。

306年6月,李雄称帝,国号“大成”,

改元晏平,设置百官。这就是史家所谓的“大成王朝”。李雄是继刘备后又一个在成都登台表演的开国君王。开国得到青城山天师道首领范长生大力支持,所以范长生当了丞相,还被封为“天地太师”(即国师)。在范长生的辅佐下,刑政宽和,百姓富实,据说“由是夷夏安之,威震西土”。李雄当了三十一年大成皇帝,才于335年翘辫子死了。他这一死不打紧,其子侄们立刻如饿狗抢屎般争夺皇位,打得个你死我活。

同类推荐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热门推荐
  • 碛口渡

    碛口渡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我的世界我做主

    我的世界我做主

    《魅力英文:我的世界我做主》为英汉对照典藏版。非常适合中学生、大学生及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抱有热望的人们来了解英文欣赏英文。该书收录了百于则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青春、爱情、理想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人生的种种道理。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之时,《魅力英文:我的世界我做主》会给您以力量……
  • 非礼皇上

    非礼皇上

    她脚踩黑白两道,执掌庞大势力!一朝穿越,却被处处欺压?且看她咸鱼翻身,一鸣惊人!***“皇后胆敢非礼朕,其罪当诛、当即赐死!”某男为铲除眼中钉,可谓费尽心思。她妖娆一笑,迅即掷出锋利小飞刀,“咻咻”几下将男人身上衣衫割成碎片,还不忘上下其手将他狼吻一番:“看清楚,这才叫非礼?”***他终于明白:他能抵挡她惊世的美貌,却难挡她浑身的胆识和超人的谋略;他的心,已被俘虏。“欣儿,欢迎继续非礼我。”他洗得香香,摆好姿势,大抛媚眼儿。她厉眸淡扫,飞腿而去:“滚!”***硝烟乱世,浴火明珠,锋芒毕露;宫廷斗志、江湖称雄、沙场泣血,她是巾帼英雄、女中儿郎。烈火中的爱,马背上的情,刻骨铭心、荡气回肠……﹍﹍﹍﹍﹍﹍﹍《迷人小王妃》:《皇宠》:《小小火辣妃》:
  • 网游之无敌箭神

    网游之无敌箭神

    一位姿势不规范的射手被市队拒之门外,但精通猎手实战技术的他,在游戏中却能让对手闻风丧胆。而当他以高调的姿态回到曾经那些拒绝过他的人面前,对方又该作何感想?手握一张弓,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游戏战场,还是在世界级的比赛赛场,他就是全场瞩目的焦点,他就是箭神!
  • 跳楼价:腹黑奶爸5块钱

    跳楼价:腹黑奶爸5块钱

    婚礼上,新郎结婚了,新娘不是你?怎么破?某小白女抱着宝宝冲上了婚礼“都不许动!老娘是来抢亲的!”某宝宝“妈咪,你这架势分明是来抢银行的……”某女瞬间顿悟“都不许动!老娘是来抢银行的!”某男和某宝宝一脸黑线,“粑粑,我们还是走吧,我不认识她……”
  •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盗贼王座

    盗贼王座

    一个冷血技能,就是100%的暴击效果,这可是双倍的伤害一个潜行让我来去无踪影。让你对我毫无所觉。天才?妖孽?全都是我的垫脚石!,我是一名盗贼。在这个宗门林立,世家繁杂的世界里,他们珍藏着的珍宝、丹药、高级战技,无一不被我视为囊中之物。质疑我的实力?愚弄我是废物?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童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童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
  • 何夕兰烬落

    何夕兰烬落

    她是名臣之后,轻柔如水、灵秀聪颖。她生在帝王家,兰心蕙质、豪迈爽朗。两个不同身份的女孩子,相识在森严的紫禁城。在这里既有宫闱惊变、兄弟阋墙的惊心动魄。也有良辰美景、春花秋月的妩媚清新。有她们深爱的人,也有她们无法化解的仇恨。几许痴情、几段苦恋,往事已成空,满腹相思都沉默。几番风雨、几度秋凉,繁华终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政治斗争的风雨中,一切都可能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彼此之间的友情,始终温暖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