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000000008

第8章 借宿番家

正值秋收时节,我从中共越西顺河区委会去保安乡,途经番族聚居区新桥高级社时,遇着大雨,便在番胞家里借了一宿。所见所闻和受到的热情招待,真使一个素昧平生的过路人,久久地不能忘怀。

番胞好客 名不虚传

一进村,只听鸭扑鸡啼,一堆堆的玉米、荞子放满晒坝,社员都冒雨出工了。几个老婆婆见来了客人,热情地跑到村口来接我们。刚坐下,又是烟又是水,并特地给我们砍来一捆玉米秆解渴。歇了一会,我们便到党支部书记周阿呷家去借宿。

周阿呷同志到乡上开党总支委员会去了,只有她的女儿阿衣嫫在家。这孩子虽然才十三四岁,并且不会说汉话,但一见有人来却笑嘻嘻地跑出来,只顾把我们往屋里拉。进了屋,我们连挎包还未放下,她就端来了一簸箕煮熟的洋芋,叫我们吃。正在推推拉拉的时候,冒雨进来了一个七十多岁的白发老婆婆,她赤着脚,查尔瓦里包着一簸箕热气腾腾的洋芋。一见阿衣嫫叫我们吃冷洋芋,就责备开了:“小孩不懂事!怎么能给客人冷的吃呢?”一边说,一边把热洋芋递到我们手里。原来,这位婆婆姓周,我们刚进村时,她也来接了我们,因为人多,没挤到前面来摆谈,她从给我们带路的番族青年小张那里,打听到我们要到支部书记家去借宿,就急忙忙地回家专门给我们煮了一大锅洋芋送来。吃着周婆婆的洋芋,坐在阿衣嫫家温暖的火塘边,疲劳和饥饿早赶走了。

团结友好 助人为乐

支部书记周阿呷同志和她的爱人张有富,正在热情地招待我们吃饭。一位走路有点摇晃的汉族老妈妈,拄着拐杖送来了一钵豆泥。这么大的年纪,身体又不好,而且是冒雨送来,我们既感动又觉得不好意思收下。可是老妈妈不依,她说这是“团结豆泥”,非吃不可。

这位汉族老妈妈姓魏,大家都叫她魏奶奶,已经六十七岁了。她原来住在梨花汉族聚居区,儿女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是一个孤人。民主改革时她搬到这里来落户。成立新桥合作社后,她是社里的“五保户”。她感激地告诉我们说:“要不是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周阿呷书记与番族同胞从各方面照顾,我的骨头早就打得鼓了!”怎么不是呢?新桥高级社只有魏奶奶一个汉族,她所需要的一切,全由番族社员负担。每年除了集体分给她足够的口粮,还由大家给她轮流种自留地,砍柴,担水,推磨。今年5月份,魏奶奶病了,不能起床做饭,番族社员就轮流做了好饭好菜给她送到床边,并且一口口地喂她,当她病情加重时,支部书记周阿呷和社干部,还轮流守护。魏奶奶讲完了这些动人的故事以后,眼里含着感激的泪花说:“今天端来的‘豆泥’,也是社员帮助种的,由周阿呷书记帮助推的,我只煮了一下。你们要谢,就该谢周阿呷和社员;你们不吃,就辜负了大家的一片心呵!”

火塘夜话 丰富多彩

吃完晚饭,社员们都到周阿呷的家里陪客来了。天虽然还下着雨,但来的人还是挤了一屋子。按番族的习惯,来了客本来要唱歌跳舞,因屋里太窄,只好随便摆摆龙门阵。从晚上八点钟一直玩到十二点,主人给油灯添了三次油,大家都没尽兴,要不是周阿呷同志说我们第二天还有工作,社员们真要陪着摆一个通宵。摆谈的话题又多又杂,他们从新中国成立前的牛马生活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又从红白喜事各方面介绍了番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谈得最高兴的时候,还唱了几首番族的民歌,并且给我们讲了一个番、彝、汉自古以来都是亲兄弟的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洪水滔天,天地间只剩下兄妹二人。后来他们成了亲,生下三个儿子,长大后分家时,大儿子在平坝,安石头作界,以后成为汉族;二儿子在半山,钉木桩作界,以后成为彝族;三儿子在高山,结草作界,以后成为番族。三兄弟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个魔鬼,从中挑拨是非,并把作分界标志的石头搬了、木桩拔了、结草烧了,挑拨三兄弟打冤家……刚讲到这里,人们便异口同声地说:这个魔鬼就是国民党反动派,就是汉族的地主、官僚和番族、彝族的奴隶主,要不是共产党、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番、彝、汉三族人民哪能手拉手地成为亲兄弟呢?我们番族人民哪能回到祖国大家庭,过着平等、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附:勤劳和善的民族——番族

番族,亦作蕃族,又叫西蕃族,是彝族聚居区中的少数民族,分布在越西、甘洛等地,约二千三百人。

相传,番族是古“吐蕃”人的后裔。吐蕃人,是古藏族人的自称,吐蕃即今西藏地区。据说,现在的拉萨,就是唐时吐蕃的建牙之所。另外,还有一个说法:番系指外族。如清时把川、甘、云、贵等省边境之各族,编入户籍,称为番户。

据《越西厅志》记载:“西蕃,即唐吐蕃之遗。性驯,业耕种;前西山一带较多。”又载:“国朝(指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疏通大道,剿抚兼用,均各纳粮应役。”《越西厅志》编于清末,而越西以前叫“卫”,清乾隆年间改为“厅”,民国初年才改为“县”。把这个情况与上面说的互相印证,番族是“吐蕃”之后,即藏族的一个分支,是比较可信的。

番族人民十分勤劳和善。农业生产大部分是仿效汉族。他们居住在彝族聚居区中,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受到彝、汉族的巨大影响,但仍然保持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有完整的番族语言,特殊的婚丧仪礼,别致的服饰等。《越西厅志》说:“西蕃尚勤俭,男女均劳,穿中衣、穿鞋”,又说:“男爱烟酒,女爱红线,好盐茶布帛,重牲畜。有三四分近汉俗处”。

注:文中的“西蕃”,是民主改革前后一段时间的称谓。现在,西蕃属于藏族分布在凉山的一个支系。这种情况在凉山并非只此一例。如四川凉山同云南宁浪交界处,现在已经是旅游风景民俗胜地,称“男不娶,女不嫁”的“东方女儿国”的泸沽湖,居住在属于四川管的这一边的少数民族,已经归入纳西族;而居住在云南管的那一边的少数民族,保留了原来的称谓“摩梭”,叫“摩梭人”。实际上住在泸沽湖畔的“纳西族”和“摩梭人”,原本就是一个整体,民风民俗,语言习惯,婚姻形态等等,完全是一样的。

同类推荐
  •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祭》是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作。当此三周年纪念,关仁山先生将诸多稿约置后,潜心闭关,为四川人民创作出这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小说跳脱了同类作品的一般模式,站得更高,从中华民族大爱传承生生不息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千里驰援传递爱心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更高的层面来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歌颂了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不一而足,从各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家的文化风范。文字晓畅,情感真挚,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品味人生,抚慰身心的良方。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
热门推荐
  • 特色杂豆

    特色杂豆

    特粮特经作物主要指具有特殊性状和用途的农作物,种类很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特粮特经高效种植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新经验、新技术,值得借鉴和推广。《“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中的“特粮特经作物高效种植技术系列”图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包括鲜食玉米、特色甘薯、特色花生、芝麻和向日葵、优质小杂粮(谷子、高粱、荞麦)、特色杂豆、特色大豆、香料和糖料、特色莲藕、特色南瓜、优质马铃薯、优质食用菌等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
  • 霸道总裁野蛮妻

    霸道总裁野蛮妻

    一个是组织老大,性情冷傲不驯,但心有芥蒂,儿时的事始终都是他心里的梗。爱好算计利益,素来喜欢各种刺激,理性。一个是E团头目,自营一家酒吧,仗义却暗含冰霜,长着一张高贵的脸,内心柔软,偶尔会同情心泛滥,但理性多于感性。两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相看云深处

    相看云深处

    她看着他,眸中闪烁着泪光,这样的眼神,似曾相识。他微微一笑,器宇轩昂,“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她扶着他的肩膀,声音凄迷,“先生,你想跟我玩个游戏吗?游戏的名字,就叫做沉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 裸体问题

    裸体问题

    关键在于山鬼的舞台着装。赞成者中则青年人表示欣赏,中年人表示理解,反叛是东方大学的流行色。按才子们的编排设计,都会引起他们的喝彩。激进的人们觉得,老年人表示宽容。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况达明为首的几位才子把屈原的《山鬼》搬上舞台的设想,被薛荔兮带女罗的山鬼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着装。正象他们预料的那样这设想引起了尖锐对立的反响。粗略地划分一下,当时,又都有激烈的反对者。,这古老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同样的,哪怕类似于美声合唱中的一声狗叫,三种年龄层次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面提出来的。任何打破这种沉闷的标新立异。反叛的直接对象即是东方大学自身的古老
  • 远古修真者在现代

    远古修真者在现代

    他们曾经是远古时代一群法力无边的神,他们也有战乱纷争,他们以拯救天地劫难为己任,因为“天心”和“天魔之心”的缘故,他们穿越了过去未来和异世空间,他们和今天的人间僵尸之间产生了穿越时空的爱情,他们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找不到工作,远古的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身边,时时都在发生着许多穿越的事,只是,我们都未曾发觉,面对使命与离奇的爱情,远古之神又将如何抉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 “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