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诗言志。我认为还应加一句:诗抒情。郑体仁同志的《凉山诗束》,就是融言志与抒情为一体,文情并茂的佳作。
四川广播电视厅老厅长郑体仁同志,不仅是广播电视的行家里手,也是省记协的主要领导成员。他在担负繁重的领导工作之余,吟诗作文,笔耕不辍。从南线微波工程上马两年来,郑体仁同志沿着微波线路,两度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踏看了每一个微波台站,登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山,仔细地考察了那里的山势、风向、气候和民情。他看望工人,同技术人员谈心,倾听群众意见,精心进行指导。他的足迹留在轿顶山、猫儿山、木佛山、茨耳坡、牦牛山……他的诗歌也随着他的足迹,流进了凉山各族人民的心里。
看,在作者的笔下,轿顶山多美呀!琼枝玉树,满天飞白,在一片银色的世界里,却盛开着簇簇绚丽夺目的杜鹃花。从山上的杜鹃,联想到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从写景到喻事,最后用“苦寒迎来”这四个字,道出了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真是清新自然、意深情溢,读起来就像一股清泉在心底流淌,一支歌在耳边回荡。
海拔三千多米的木佛山,终年云遮雾绕,隐现无常,本身就是一首诗。这首诗,多少年来只是朦朦胧胧地留在登临者的意象之中。这次,郑体仁同志第一个把它写得活灵活现。木佛山,又叫孟获山,传说当年的彝帅孟获曾在那里安营扎寨,派兵遣将。从那以后,群众上山砍柴、采药和打猎,总是怀着虔诚的心,战战兢兢。现在,在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山上,“心洁志高”的“彝汉儿女”建成了“蜀中第一台”,通过微波传送,向人间播下爱情、幸福和社会主义的优越。
据陪同郑体仁同志上木佛山的同志介绍,那天郑厅长骑马登山,一路领先。在下山时因坡陡路滑,马失前蹄,差点摔下山崖,大家惊呼之后称赞郑老骑术精湛,宝刀未老。郑体仁同志却镇定自若,笑答是马的功劳。老厅长的诙谐和谦逊,已经表现在字里行间,把他的坐骑称为“神驹”。
尤其值得一读,甚至令人叫绝的是郑体仁同志撰写的求对的半副长联《美哉凉山》。这长联内容博大,气势磅礴,韵律铿锵,语言明快,读之令人思接千载,荡气回肠,爱不释手。我数了一下,此联共五十句、二百八十四字,比大观楼和望江楼的长联还要长,而且写得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短短的二百八十四字中,嵌进了凉山的历史和现实的三十多件人和事,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远景,从地势到资源再到建设成就,纵横交错,妙语连珠,雄奇瑰丽。
先看看开篇的气势:“美哉凉山,英姿别具,风物绝伦。”作者高屋建瓴,以点睛之笔仅寥寥三句十二字,一下子就扣住了读者的心弦。接着以景物带出人物,用十分简练的语言,勾出了一幅凉山的画卷。除了列出太平天国的石达开从天京出走,到凉山的紫打地失事;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在凉山留下一支遗民外,特别点出了鲜为人知的凉山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蜀布、邛杖就是从这里源源运出,远销天竺的。
令人兴奋的是,郑体仁同志在怀古忆昔的同时,着意讴歌了彝族人民的历史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过凉山,播下革命火种,留下民族团结的佳话,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从凉山赶走蒋介石反动派的壮举。“拉库义举”,反映了在一百年前的“虎隼”,彝族奴隶反抗奴隶主压迫剥削的英勇斗争;《勒俄特依》是记载彝族祖先开天辟地、救民济世的史诗,它不仅是彝文的重要经典,而且广泛流传在民间。这部史诗最早由原西南民族学院教授冯元蔚同志等翻译整理,影响十分深远。“皎车巧计,会理高策”,是指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红军,在金沙江皎平渡过河,巧妙地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前堵后追,并及时举行中央会理会议,作出了继续北上的英明决策。“冕宁斗争艰辛”,“蒋家行辕烟灭”,写的是从地下斗争到西昌解放,时间跨度大,文字衔接恰到好处。在冕宁有红军成立的“革命委员会”,建立苏维埃政权,是党的地下武装斗争地区之一。西昌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在南京沦陷,迁往陪都重庆后,即在西昌建立了规格仅次于陪都的“行辕”,派张笃伦、贺国光等将领苦心经营,是蒋氏政权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巢穴。
长联的末段,作者用犀利、厚重的笔墨,描绘了社会主义凉山的新貌。“厂矿如林”指利用攀西地区的矿藏优势,建起崭新的工业基地;“一箭冲天”指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用国产的“长征”号火箭,把“亚星一号”送上太空,在全世界为祖国争来了崇高荣誉。“西昌钢花,大桥平湖,溪洛明珠,泸沽古风绽新颜,达体蹁跹动地欢”,是作者在千里凉山选出的几个闪光点,从经济到人文,用“以一当十”的典型,展示了凉山的远景和新姿。“大桥平湖”指冕宁县的大桥水库,经中央和省里组织的“三江”考察团勘测论证,是一个费省效宏、条件独具的高山水库。“溪洛明珠”更是振奋人心的宏大工程。溪洛渡在雷波县境,是金沙江的著名关隘,如果修筑一道拦水大坝,将与三峡工程妍媸难分。“泸沽古风”、“达体蹁跹”,则是凉山民风民俗和旅游事业的突出特色。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着古朴、奇特的男不娶女不嫁的“阿竹”婚姻;达体舞是彝族人民古老的传统舞蹈,过去叫“踏歌”或“踏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经过整理加工,赋予时代气息,成了优美抒情、深受各族人民和中外人士喜爱的新型舞蹈,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硕果。最后,作者仿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重新构思出富有新意的“天若有情天亦笑”,作为末句“人间此地最好”的“前置”和铺垫,一下子就把整个长联的意境推向高潮,而且又出人意料地戛然而止,既使人感到欣慰,又给人留下回味,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
(《凉山日报》“凉山在腾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