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会有生命力,这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理不明,气不顺,心里不踏实,“欲举足而趔趄”的现象也不可忽视
所以先务虚、后务实,虚实结合,理论同实践并重,既要切忌“坐而论道”,又要防止盲目性,对于市场经济问题。这也是我们党积几十年之经验,一
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正式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以后,形成的一个光荣传统。,我们从比较陌生到比较了解;从全盘否定它到科学地认识它、对待它、运用它;从姓“资”姓“社”的长期困惑中解脱出来,到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办事,进入了一个学习、培育、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对此,州委、州政府领导十分重视,率先探路,带头实践。从前不久举行的全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讨会看出,众多的理论工作者、经济工作者和领导同志反映,在凉山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合民意、顺党心,干部、群众衷心拥护,并焕发出极大的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增强经济效益的积极性,出现了奋起致富、一派生机的喜人局面。
二
这样令人振奋的形势,给我们理论工作者、经济工作者和广大干部、群众,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上,从开放、借鉴、拿来的角度,提供了一个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陈述观点、献计献策、为实现凉山的“一三一”经济发展战略出力,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服务的良好契机。州委宣传部等六个单位举办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笔谈会”,及时提供了阵地和讲坛,不失为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个有力措施。我们祝愿通过这次“笔谈会”,写出好文章,谈出新观点,提出新思路,献出新计策,从而促进社会科学的繁荣,推动社会科学既为经济基础服务,又为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市场经济,说它新,是崭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卓越贡献。在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前,陌生者多,知道者少,即使知道一点也不甚了了,许多人都被“封闭”这道墙挡住了视野。但是,谈到商品、市场,却是一个老课题。众所周知,马克思认识和解剖资本主义,写出划时代的鸿篇巨制《资本论》,是从分析商品的构成与市场的运行入手的。过去我们讲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偏重在社会性质、政治制度方面,没有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一起讲,加之受“左”的影响,沿袭“苏联模式”等主观和客观上的多种原因,出现对市场经济的或无知,或片面理解,或不准确的宣传介绍。甚至于把它同资本主义画上等号,达到了谈“资”色变,谈商品、谈市场色变的程度。在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下,笔者以为,“笔谈会”应从解决认识问题破题,首先把理论-道理讲清楚。有了“理”,才能站得直,“理直”而后“气壮”;有了“理”,才能在改革开放中御风而行;有了“理”,才能增强信心,坚定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