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8600000048

第48章 史诗血脉里的精神王宫和纯抒情的力量

李海洲一在新世纪川渝两地的诗歌史里,从来不缺少横刀立马的诗歌才子或者拈花微笑的文字侠客,但遗憾的是,这块为当代汉诗贡献过太多灿烂的土地,却一直缺少那种厚积薄发,大气雄浑,一生都注定只能活在诗歌里的潜心修为者。公正一点儿地说,作为汉语诗歌半壁河山的川渝两地,在新世纪十年如烟结束的时候,实在应该为不能给伟大的汉字贡献出更多的惊喜而感到惭愧。当更早一代的诗人在成为时代符号开始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候,年轻一代的诗人依然还在荆棘丛里准备着他们的冲锋,这样尴尬的局面,一直等到一个人和一部诗的出现才终告结束,那就是龚学敏和他的史诗体长诗《紫禁城》。

尽管注定要成为汉语诗歌里一位仗剑而行的骑士,但很多年以来,诗人龚学敏却一直以简单低调的方式生活在四川阿坝的藏区,那其实是一块天蓝得很高,草原肥沃得像诗篇般的土地。大多数时候,在藏区遥望远方和诗歌未来的龚学敏,只能通过九寨沟的蓝天碧水,把他诗歌的消息零零星星地传递给仿佛和他与世隔绝的中国诗坛。但我们注意到,正是这隐者般的诗意生存和生活,不仅造就了一个诗人坚韧不拔的写作个性,同时也磨砺着他暗藏于胸的匠心独具的诗艺。

二毫不夸张地说,在汉语诗歌界,真正有着史诗体写作精神向度的人并不多。一方面,这样漫长的写作不仅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更是一项容易暴露诗人缺点的漫长奔袭;另一方面,具有史诗品格的长诗写作不仅考验着诗人必备的广阔知识,思想和精神上的体力、才华,尤其考验着写作者的诗歌抱负和诗途上一剑东来的坚忍个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来自中国四川的龚学敏无疑具有和来自古希腊的荷马血脉相连的衣钵。只不过,一个是在传说中走遍古希腊的大地,用盲眼唱着势必流传的歌谣;而另一个则默默地待在中国藏区的漫天云朵和牛羊中,孤独地构思着一座叫做《紫禁城》的诗歌王宫。

在对龚学敏这位坚忍而胸怀写作理想的诗人有所了解之后,我想提请读者和评论家注意的首先是:《紫禁城》对固有史诗体模式的颠覆;以及对史诗写作中精神王宫的诗意修建——而后者尤其重要,那代表着龚学敏在本诗写作中所蕴含着的文字理想。我无意于细枝末节和摘章逐句地引用《紫禁城》中的句子——那其实是对长诗精神阅读的曲解和破坏,当然,我也无意于对史诗的写作技巧和是否需要宏伟叙事来进行螳臂式的论证——那也许就是龚学敏写作中的一个圈套,因为龚学敏正在以纯抒情和貌似简单的写作方式告诉我们:今天的史诗写作,在形式上早已放弃了固有的概念、定式,变得自由舒展起来。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史诗或者史诗体的写作其实根本无需墨守成规。所以,当情结叙事和故事叙事不再成为长诗写作中的重点,一阙浩大的精神王宫同样可以从笔下以纯抒情的方式奔涌而出。

在阅读的过程中,匠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龚学敏用两年或者更长时间写下的《紫禁城》,无论是在题材选择还是在后来的长途写作中,都颇具文字野心。众所周知,紫禁城其实一直是封建时代老百姓心目中的圣殿和象征。以严谨写作著称的龚学敏却有意选择了这样的题材来挥洒自己的诗歌抱负,在骨子里一定拥有骄傲和坚忍的理由。

是的,这个从藏地的蓝天白云下走来的诗人,其实是想借《紫禁城》这个特殊的意象和符号来一试身手,来伸展自己暗藏于胸的诗歌理想。也就是说,从精神向度来看,《紫禁城》其实是在以抒情而浪漫的诗笔,借诗喻世,借诗说史,借伟大的抒情来完成庞德所说的“重建精神家园”。也就是说,诗人龚学敏企图用诗句作原木、琉璃瓦、雕花的窗,从而搭建出一座诗歌上的精神王宫。

三在漫长的写作时间里,所有的诗人都在用不同的诗歌技艺搭建着精神王宫。它有可能是魏尔伦式的,用对事物的感应来暗示微妙的象征;也有可能是金斯堡式的,企图以破坏和想象力来建立陌生的词语美学;当然,也有可能是龚学敏式的,以纯抒情的方式唯美着万事万物。一个有意思的论断是:也许只有像龚学敏这样内心高远和纯粹的人,这样长期胸怀着蓝天白云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和发挥出抒情的最大力量。

是的,当先锋成为废话,当前卫沦为口水,更多的写作者和读者其实都在怀念诗歌最本质的命根,那就是伟大的抒情性。所以,当龚学敏在紫禁城的《禊赏亭》里回望般地说出:饮过酒的字,长成了诗/随昨日的蝶飞了;或者在《御花园》里感叹时光:从天亮时开始,树枝上结满了铜镜;更或者在《乐寿堂》中超然地谈起“大禹治水图”:江山之间,唯有目光的鸟鸣,隔着窗棂/渔樵耕读……在口水和废话横流的当下诗坛,当这些纯粹、优美、像水晶般绚丽而克制的诗句穿过时空来到我们面前,一定会有人为之沉醉和心有戚戚;一定会有人开始怀念起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心灵的纯粹部分。

在这个抒情缺席的时代,诗人龚学敏正在以他唯美主义的笔调,让21世纪的我们重温着新诗百年来最触动人类心弦的命根。而正是在这样优雅的诗笔下,一座传承着史诗血脉的精神王宫,才最终开始在抒情的道路上像卡瓦格博峰一样显山露水。如同龚学敏在开篇第一首《午门:颂朔》中,借汉诗暗抒胸意时说出的那样:“天气就这样定下来了。一双若隐若现的手,穿行在/那些姓氏不同的大地和念想一致的心灵之间。”

在细读《紫禁城》的过程中,我曾经许多次地感受到里尔克观物诗学在作品中的再现和飞升;但我感受得最多的,其实还是一个现代诗人对紫禁城别出心裁的诗意解读。仅仅从这部作品部分短制的诗题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龚学敏对历史、血脉、传统等等元素的个性化诗意纵深。比如在紫禁城的午门,龚学敏听到的是“献俘时行走的铃声”;在奉先殿,龚学敏看见的是“楠木上先前长着的名字们”;在承乾宫,他感叹于“可以把梨花的白织进民间的丝中”;在禊赏亭,他回望的是“曲水中流着的那些觞”;而在珍妃井旁,龚学敏黯然神伤于“从青苔中长出一棵叫做井的树”;如同他默默来到断虹桥边,准备在历史中把自己加入到“十八位名字叫做槐的诗人”中去……实际上,这就是一个侠骨柔肠的诗人带来的浑然天成的诗情。把卷阅读,当那些纯粹的抒情在灿烂和忧伤的诗句中合二为一,当这样的抒情在龚学敏笔下数十年如一日地奔腾流淌,高品质的读者也许才终于理解了——《紫禁城》在雄浑和优雅交织中带给我们的写作宗旨,那就是:任何一个拥有汉语责任感的诗人,都应该调动着伟大的汉字,在最纯粹的抒情和史诗的血脉里精神飞扬,坚韧行走,直到地老天荒。

四公元2009年,一个在里尔克笔下属于“夏日曾经很盛大”的日子。中国诗歌的重镇成都,终于迎来了一个在身体和诗艺上都具有相当海拔的青年:他匆匆走过杜甫草堂的时候,眼睛里那粒藏区的阳光,慢慢就有了抒情诗的色彩。

而在抵达成都之前,这个前半生在仕途上一马平川的青年,在自己生命的巅峰时期,最终选择了去一家著名的文学杂志任职。从灿烂的仕途到文学期刊的磊落转身,那个叫龚学敏的青年要干的事情就是:企图用最纯粹的抒情密码,从俗世生活里抽身回到汉语中去,然后再在汉语里用自己独特和浪漫的写作方式,塑造出一座具有史诗血脉的诗歌王宫……实际上,这就是龚学敏作为诗人带给这个物化时代的写作案例;同时,这也是我隐藏在本篇序言的最后所要给读者们交代的一个最为纯粹的写作背景。

藏区的蓝天白云很远,成都的诗酒芬芳很近,他们交织在龚学敏的生活和回望里,而栖居其间像翅膀一样舞蹈的,是任何优秀诗人都渴望拥有的汉语理想。而龚学敏,正在以他坚决的抒情力量和吟诵方式,慢慢让这个理想在繁芜喧嚣的时代变为平静的现实。

2011年5月10日急就于重庆评记

后记我喜欢遥远这个词。紫禁城在地理位置上距我生活的地方算是遥远了。明朝初期距今的时光,对个体的生命而言,对几百年后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汉语中寻找温暖的我而言,不得不算是遥远。因为遥远,它可以给我充分想像的空间,包括时间。我可以想像的,比它的存在还要远。也许,这是一个习诗的人应该也必须要有的能力。

就是对生活在紫禁城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它距他们的生活也是同样的遥远。对于那么多居住在里面,或者,经常进入紫禁城的人而言,它也是像一本深夜的烛光下恍惚着的古书,记着那么多莫测的风云,和遍布的玄机。不可及,像是遥远,像是摸不着的内心。

因为遥远,它给了可以自由的各种可能。其实,对中国人而言,紫禁城已经不是一个叫做北京的地方,那座客观存在了几百年的城池了。它是一本必须崇敬的书,因为在里面,每个人都能早找到支配自己意志,包括生命的神性的力量。

我喜欢遥远的原因之一是源于我个人对汉语诗歌和汉字的理解。最早的《诗经》,以及更早,我们无缘得识,被岁月湮灭的歌谣中,有着人类孩童时期最朴素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产生了汉语、汉字,和中国的诗歌。并且,让我沉湎于其中,乐此不疲。因为我相信汉字是有神性的。

对于这本集子,它耗掉了我的几年时间,回过头,自己还算满意,也就想着什么也不说了,就来一个素面朝天吧。上周,出版社来电话,《蜀籁》丛书中的另外两本都有序和后记,为了统一,需补个序和后记。迄今为止,除了出版社,手里有五十首《紫禁城》的只是二人,梁平,李海洲。梁平先生要为他一直努力着要做好的《蜀籁》诗丛写总序。因为对我,以及我的诗歌的了解,还要写一篇序。李海洲是多年的诗歌朋友,一家杂志要集中发十来首《紫禁城》,早已约请了他写个评论,正好有了一篇。

文人们的后记大多要感谢很多的人的,中国传统中好的东西是要坚守的。首先感谢梁平先生对我诗歌创作一贯的帮助和鼓励。能够有《蜀籁》诗丛,有这样一本《紫禁城》完全取决于梁平先生对诗歌作出的努力。感谢李海洲多年的友谊。感谢责任编辑王亚梅小姐,她同时是诗集《九寨蓝》的责任编辑。

感谢所有爱着我诗歌的人们。

感谢紫禁城。

感谢遥远。

2011年4月13于成都

同类推荐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

    2005年初,以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为主成立了“川江号子项目组”,并于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分组数批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就“川江号子现状”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工作。三年中历时180天,走访了18个市、县、镇,行程数千公里,直接采访号子传承人数十人,拍摄、录制及复制当地政府各类号子相关资料若干,拍摄照片数百张,并组织相关专家多次召开研讨会、论证会、学术交流会,对川江号子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
热门推荐
  • 锅庄

    锅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邪妻

    邪妻

    廖锦焱现代,她是总噙着一抹无害笑意却让人不禁有毛骨悚然之感的黑市笑面狐,稳坐城市暗黑地下组织第二把交椅十一年。却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珠子来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古代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妓院龟奴。不过,她向来随遇而安,只要不挑战她的极限,她一向是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一等良民,可是若是犯了她的大忌,哼哼......太子太傅秋白黎“平江候对我的衣服有什么意见么?”男子神色淡然,看着那在自己的胸前游动的手指淡淡的说道。“呵呵,我对太傅大人的衣服没什么意见,倒是对这衣服下的身体有点意见,太傅大人觉得不妥?”廖锦焱眉眼弯弯,黑曜的眸子恍若漩涡,会让人一个跟头沉下去再也上不来。“能得平江候提出意见是我的荣幸,但是否能先把平江候的手从我的衣服里拿出来呢?”注视着那只抚上他肌肤的手,男子脸色微变,连身体都在紧绷。大燕皇帝邢允天“锦焱觉得这一届的秀女如何?”看着那如海一般的秀女人潮,邢允天淡淡的问道。“臣觉得所有的女人在被窝里都是一样的,关键看皇上的爱好,若是皇上注重眼睛的享受,选一些三角眼酒糟鼻歪歪嘴的,臣也不敢有意见!”廖锦焱噙着魅惑众生的笑诚心诚意的说道。“............”十三王爷邢允浩他十三之名天下皆知,当今皇上唯一的胞弟,就算在皇宫里横着走,也无人敢管!而初次见面,这个下贱的龟奴就让他颜面尽失。第二次见面,他让他衣不蔽体。第三次见面,他把他扒光了挂在了城楼上。...................他们的战争在升级,他对他的感觉越来越复杂,慌乱逃离之后却惊闻他原来是个她,可为何在他奔赴回来后,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廖锦焱,你要敢脱我的衣服,我要你好看!”手脚被缚的邢允浩满脸羞怒的吼道。“呦,王爷这么一说,臣真的好怕怕呀!”抽掉邢允浩腰间的玉带,廖锦焱满眼兴味的说道。“廖锦焱,我要杀了你!”突然感觉下体一阵凉风习习,邢允浩的脸由红转青再转黑的狂吼着。“啧啧,怪不得上次王爷在花满楼不敢玩双飞,原来是零件太小了!哈哈哈...”看着那迎风缓缓抬头的某一处,廖锦焱笑的刺耳。大幕之主商隐鹤“锦焱觉得做我的女人不好么?”俊美的男子优雅的恍若一幅画,看着那黄袍加身眉目流转间尽是睨傲天下的女人说道,自己都不曾注意,言辞之间那抹期待那么浓。
  • 教你踢足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踢足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花旗袍

    花旗袍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五年孕妃:帝王宠要不起

    五年孕妃:帝王宠要不起

    天华十三年,一天夜里乌云骤变,沉睡五年的她终于苏醒,爬出坟墓的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是穿越到这里的,但是五年被深埋地下的日子,她是怎样生活下去?五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让她被活埋了五年?记忆开始涌现,她睁大眼睛,不敢相信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然而生活仍将继续,她的人生又将步入怎样一个局,多年前的记忆中的人,能否相遇?然而,最关键的是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其实她已经怀孕--五年!这将让她陷入怎样的深渊。这辈子是喜是悲?
  • 穿越与另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穿越与另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本卷《穿越与另类》,既包括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穿越小说这一类型,也收入了一些题材比较“另类”的小说。穿越小说中,既有典型的网络穿越小说,也有发表于流行阅读杂志的穿越作品,还有“另类”的穿越小说。“另类”小说中,既收入了贾平凹、莫言等纯文学作家的作品,也选入了耽美和奇幻这两种类型的网络小说。既有文坛巨匠,也有文学新人;既有成名已久的传统作家,也有人气旺盛的网络作家,超越雅俗界限。将穿越小说和“另类”小说汇集于一册,是本卷的特色,而“另类”中,纯文学与网络小说的并行不悖也是本卷选目的特点。
  • 红楼之重生缘

    红楼之重生缘

    思黛玉其人,容色倾城,文采斐然,寄人篱下,泪尽而逝,每每念及,百折千回仍不能平。执一支素笔,异想天开,天马行空,重生女子,抛却过往,云淡风轻,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不一样的妹妹,不一样的红楼,希望亲们多多支持。【穿越卷】万里江山,风云变幻如棋局;粉黛佳人,命运多蹇总堪怜。现代女孩张晓晓,一朝穿越成为红楼里的黛玉,谁是她穿越之因?谁是谁放不下的执念?谁为谁倾覆了江山?【架空卷】是谁说江山如画,只是水中花?是谁相思成病,只因恋慕佳人眉间一点朱砂?是谁在繁华深处两两凝望,谱那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佳话?架空历史,戏说红楼,重生的黛玉,容颜依旧,心却旷远,且看她如何走出贾府,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全集)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全集)

    乱世靠有为,治世靠无为;创业靠有为,守业靠无为;管理靠有为,领导靠无为。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绝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管理者少干涉”和“放手、放权”。“无为而治”不但是一种治国方略,而且是一种管理境界。
  • 极道圣尊

    极道圣尊

    圣尊,横扫九天十地,纵横六合八方,无敌三千寰宇,逍遥鸿蒙天地,超脱永恒纪元,历万劫而不灭。三千大道,混沌为尊;无数纪元,众多道主都只为最终超脱。亘古宇宙,强者如云,群星璀璨;太古至尊,地狱主宰;荒古天帝功参造化,震慑万古无人敌。绝代天骄卫阳征战诸天万界,立大卫天庭,统无尽天地,证极道圣尊。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年我若为天帝,再战荒古誓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