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300000016

第16章 铁剑书生

大清同治丁卯年(1867)暮春,科考在即。

史载,当年蜀中大旱,九十余日无雨,两川二十六州一百零七县普闹春荒,饿殍遍野,贼盗棒匪云涌风起。值此兵荒马乱之际,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虽知赶考途中行径艰难,但仍然不愿意放弃这个金榜题名、光耀祖宗的机会。一时间内,两川青年俊才无不呼朋唤友,结伴而行,向着京师水陆并进。

遂州学子朱坦能,家住北门玉堂街朱家花园。朱家是遂州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有良田千顷,仆工百人,因此,与朱坦能平素往来的大多是州府衙门里的官宦子弟。今年惊蛰节前后,他看见许多外地举子纷纷挑箱荷担从门前经过,心中甚是痒痒。

遂州历来乃文章锦绣之地,考究清朝蜀中旧事,相业以张文端公为最优,科第以榜眼李仙根为最显,至于诗、书、画三绝,树帜立坛于大清一朝,为后贤所景仰企慕者,前有潜叟吕半隐(吕潜),后有检讨张船山(张问陶)。溯本清源,诸位先贤大家,无一不是遂州人氏也。朱坦能素有效法乡党先贤之雄心,自恃文章风流,也有心远赴京城一试身手,遂相邀同城举子数人,择一吉日良辰,从州城东面滨江的犀牛堤码头出发,乘一巨舫逆涪水北进。

当其时,春意正浓,风和日丽,两岸青山如黛,一河碧浪似绸。众学子诗词唱和,饮酒猜谜,自是逍遥快活。

临近中午,船行梓、遂二州间,两州界地涪江关,是蜀中进入京师的咽喉,乃龙蛇混杂之地。朱坦能一行十数人,随身所携盘缠物资甚是沉重,且多银两古玩。守关兵丁见众人皆文士,又毫无江湖经验,便好意提醒他们,时值乱世之秋,江湖险恶难测,投店住馆须财不露白,谨防盗贼棒客觊觎。

众位举子饮酒正酣,听到兵爷的劝言,齐声大笑兵哥哥当真傻得可爱,岂不见皇皇一舫十数人之众,就算有刀客棒匪光顾,又何惧之有?

驻关士兵见他众人幼稚可笑,把自己的肺腑之言当做了耳边风,便不再与之理会,一边摇头一边招呼同伴,打开水寨大门放他们过去。

船又逆水上行十里,舟子报已到梓州清溪镇。

朱坦能端端地坐在船头,远远看见岸边一棵大黄葛树下,站着一位少年,身着月白色长衫,头披蓝色头巾,望之如玉树临风。

待到巨舫临岸,白衣少年请求搭船北上。

众人喜他素洁雅致,便允许了他上船。少年自言姓施名良,梓州云台人,也是进京赶考的举子,怕一个人独行不安全,故来与众位良兄同行。

朱坦能一众举子听他言语甚谦,欢天喜地地将他迎入船舱。

白衣少年来到后舱坐定,从所携竹箱中取出一炉一壶燃之,壶中取江水盈颈,待沸,取茶叶少许放壶里,敞盖烹之。俄而,壶中汩汩有声,轻风拂煦,满舱茶香四溢。

朱坦能等人皆富家子弟,平时里品茶饮酒唱川剧,逗鸟遛狗“打双陆”(一种赌博工具),无一不是清玩高手。此时,见白衣少年取江水烹茶,无不抚掌叫好,言其茗品必是蒙顶皇茶。

少年点头称是,一边夸赞众人乃饱学之士,一边遍置茶盏于木几上,一一相邀诸位同袍共饮。

众位举子虽家资百万,却哪里享受过如此美妙的佳茗?其入口润而嫩,滑而香,直饮得众人摇头晃脑,连连称妙。

少年见诸位同袍品得如痴如醉,自言其茶其艺皆有出处,叙茶艺之事,言语俊美,文采灿然。

满座学子见少年言谈举止有度,无不为之倾倒,纷纷恭维他必中本科魁首。于是,众人又辅以酒食同饮,把他当成自家兄弟一般,唯恐招待不周。

船入清溪峡中,江岸夕阳已坠,偶有船家渔火明灭。朱坦能抬头望了望天,吩咐舟子择一避风处泊舟。

夜幕四合,山间微有光亮。举头望峡,果真是山高月小。如此美景,怎可少了美酒?众人又辅食倾壶长饮。乘了酒兴,白衣少年请求道:“江天暮景殊佳,又有美酒佳肴相佐,可惜少了红袖添香。施某携有短笛,愿为诸君一奏,以助雅兴。”

朱坦能带头鼓掌称妙。

少年自怀中取出一短笛,长约七寸许,通体金光灿烂。少年持笛于唇,倚舷舫站立,凝神静息片刻后,便启唇徐徐而吹。一曲《高山流水》,清越而悠扬,笛音在峡谷中穿越回荡。

一曲终了,一江水声伴随笛声余音缭绕,直使得鱼龙惊飞,蟾兔欲跃。众人击节相和,尽皆叹服曰:“龟年重生,亦自当羞愧不如矣!”

正当众人忘乎所以之时,忽听得芦苇丛中哗啦一声响,朦胧夜色中一豪客纵身跃入舫中,髯须如虬,手执一柄雨伞,直取白衣少年心窝处。

那少年正在神思迷离间,猛觉得锐气穿心,本能地向右边侧了侧身,恰到好处地避开了偷袭。同时,手中的短笛已迅速搭上了来袭伞柄,当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

众人骇了一跳,始知二人手中之物皆铁器。见他二人不由分说就交上了手,只道是盗贼乘夜色前来抢劫钱物,吓得一个个趴在舱底不敢乱动。

唯有朱坦能稍微胆壮一些,站在后舱观他二人争斗。

白衣少年身轻似燕,手中短笛如灵蛇吐信,招招直指虬髯客执伞的手腕。虬髯客步履沉稳有力,手中雨伞似金刚铁杵,着着直捣白衣少年面门。

斗得性起,虬髯客猛然将手中的铁伞一抖,伞骨哗啦一声响,油纸散落,现出一柄黑沉沉的铁剑来。白衣少年见了,嘴里“噫”了一声,手中的招式不变,突然向后一仰,跃入江中遁去。

朱坦能见白衣少年败走,心中亦恐亦惊,怯怯地望着虬髯客。众学子越发地害怕,伏在地上两股颤抖不止。

虬髯客收了手中铁剑,端坐在木几前的鼓凳上,对众人嗡嗡地说道:

“尔等赴京应试耶?”

众学子惶惶不敢动。朱坦能在后舱轻声回答道:“是。”

虬髯客又嗡嗡言道:“所带银两多乎?”

众人不知他所言何意,皆大声答道:“多,多!小的们愿全献给你,请好汉不要杀了我等。”

虬髯客笑着说:“无怪乎,尔等竟然惊动了金笛郎君。”

众人不知虬髯客口中所说的金笛郎君是何人,皆满脸不解地望着他。

虬髯客见了,知道面前诸子全是书呆子,便笑着解释说,刚才那位吹笛的少年,乃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金笛郎君,又名“白衣秀才”,此人是涪江上说一不二的厉害角色,手下有兄弟百十个。虬髯客一边缓缓道来,一边嗤笑仍伏在地上的人,不屑地说道:“尔等只知读书,考上功名又有何用?”

众学子闻言越发惶惶不安,纷纷抬头偷看。虬髯客见众人惶恐不安,唯有朱坦能胆气稍豪,便对他说道:“金笛郎君奏曲并非取悦尔等,实则是号令贼众前来袭取钱物。涪江水匪彪悍而贼匪众多,尔等害怕可暂去前面三里的清溪镇一宿,不畏者留下来看在下杀贼。”

众人眼见江岸山影恍如魑魅,谁人胆敢前往清溪镇?

朱坦能嘱咐众人去舱中各自就寝,自己择船尾处假寐,以静观其变。

虬髯客待众人睡去,独自引颈狂饮,连倾数十觥不醉。饮罢,取出铁伞枕在脑下,瞬息之间,鼾声如雷。

夜半月隐,众人忽听得虬髯客大声呼道:“贼至矣!”

一船之人皆惊醒,全部躲在被褥里尖起耳朵凝听。

朱坦能侧目窥视,见虬髯客执伞蹲踞船头。时月黑星稀,借着一江水光,可微辨人影,约有十数人,皆黑衣玄裤,手执白晃晃的利刃,悄然摸到了船边。

领头一贼,猛然看见虬髯客怒目张须而立,挺起手中利刃直指着虬髯客,大声叫喊道:“金笛郎君有令,有取虬髯汉子首级者,赏白银千两!”

虬髯客默不做声,抖落雨伞上的油纸,抽出那柄铁剑相格,只一个回合,贼首应声而倒。

众贼见虬髯客厉害,便迅速地分成若干小组,团团将他围住。刹那间,众贼刀槊环进,从四面向虬髯客进攻。

虬髯客从容挥剑,呼呼作响。停泊在浅水处的大木船受到外力震荡,激起满江波涛汹汹,与芦苇丛中瑟瑟的风声相应。

众贼左右不得进,反而屡遭扑刺落水。余贼不敢恋战,乘乱四下奔逃。

虬髯客拾起贼人所弃弓弦,连发射之,众贼尽告毙命。

朱坦能呼唤众位同袍起身相谢,虬髯客一脸淡然,丝毫看不出他刚才激烈打斗过。朱坦能叫船上的杂工们,将众贼的尸体一一抛进江中,但遍视不见吹笛少年之尸。倒是有一肥硕贼,隐隐约约觉得面熟,众人掌灯细观,此贼竟是涪江关那个提醒他们的守卒!众学子倾其所携美酒,团团捧杯以敬虬髯客。

虬髯客复又连饮数十觥,仍无丝毫醉意。时月出如新,虬髯客抚须朗声说道:“国家求才待用,尔等却只知死读四书五经,双手无缚鸡之力,与闲坐床头侍弄稚儿的妇人有何两样?”

众举子唯唯诺诺,不敢多言。朱坦能跪拜曰:“壮士救我等众人性命,愿闻尊姓大名,他日也好报之万一。”

虬髯客双手将朱坦能扶起来,举铁伞叩舷独啸:“余非壮士,亦无姓名,更不望报。吾去矣!”语音未了,一跃已不见了身影。

五日后,朱坦能一行人来到京师,择京师最为豪侈的富阳驿馆下榻。

一日夜深,朱坦能温习完功课,正准备上床就寝,忽听得隔壁传来一阵阵轻声的吟哦,声音有些耳熟,便悄然来到窗下视之。只见虬髯客赫然坐在书桌前,手执一册黄卷诵读。

朱坦能心中大为惊讶,虬髯客有万夫不当之勇,居然又识得四书五经,真乃人世间的奇男子也,遂上前敲门,欲道一声安详。

虬髯客启窗睨视,微微一愣,复又将花窗关上,仿佛根本就不相识一般。

朱坦能感到十分怪异,满心疑惑地言于诸子,同袍皆不信。

次日晌午,朱坦能悉心撰就一文,自谓绝妙,欲与人研讨,但众子都已经午寐,唯见虬髯客端坐窗前沉思。

朱坦能兴冲冲地来到虬髯客的房前,推门而呼。

虬髯客正在案上奋笔疾书,忽听到朱坦能的呼号,不由得大声怒斥道:“竖子败吾事也!”

朱坦能受到虬髯客大声喝骂,一时不知所措,左右两脚一前一后跨在门槛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虬髯客复叹息道:“铁剑呀铁剑,今科本该中得会元,谁知还是牛后郎之命,天意乎?”抬头看见朱坦能尴尬万端地跨立门槛上,便苦笑着说,自己寒窗十年,自谓满腹经纶,遂来京师应试。适才文思正如泉涌,谁知疾书之际,却遭尔嚷嚷,文气戛然而止。这不是天意是什么?

朱坦能闻听此言,大感惭愧,一口气连赔了六个不是。

虬髯客见他憨得可爱,便笑了笑说道:“今以吾文赠尔,可获会试第二,会元者必白衣秀才也。”复伏于案,挥毫笔走龙蛇间,风行海涌,锦文立成。写完后看也不看,掷于朱坦能手中,嘴里说道:“吾去矣。”即提剑而出。

朱坦能细看虬髯客之文,果然构思绝妙,锦句连连,满纸文采灿烂;书法更是矫健非常,有金钩银划之骨、大开大合之势,似侠行道上,又似剑舞风雪。朱坦能细细揣度,不禁嗟叹不已。

会考之时,朱坦能信心满满地以虬髯客之文应之。待到发榜之日前往观看,果然中了会试第二;会元者,竟真是白衣秀才金笛郎君!朱坦能心中惊异,始信虬髯客乃异人也,遂将这段秘密深藏心中。其为官三十年,始终不敢轻言会试之秘。

大清同治十三年(1874)春,遂州卧龙山中有人置地百亩,修筑了一座大庄园,庄名“书香铁剑园”。主人虬髯,常舞铁剑于庄前龙湫。当地人传言,曾看见京师高官者,自言姓朱,暗中造访书香铁剑园,说是为了谢恩而来,主人闭门不见。同年冬月初五,十九岁的穆宗载淳驾崩,当天夜里,又有白袍人月下吹笛,一曲《高山流水》终了,庄园大门洞开,主人恭迎白袍人进入庄内。翌日天明,偌大的山庄空无一人,唯一剑一笛并悬宅门之上。

同类推荐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热门推荐
  • 奉子成婚

    奉子成婚

    二十八岁的都市男子倪轩辕是一家证券公司的部门经理,可谓年轻有为。其女朋友优秀、独立,不想生活在倪轩辕成功的阴影之下,一个人跑去美国读书。倪轩辕在独自旅行的路上认识了一个叫他“大叔”的十八岁大一女生季雨凡,并且发生了一夜情。一个错乱的晚上,在他几乎遗忘的两个月后突然有电话打来,对方告诉他,那个女孩子怀孕了……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强身手册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强身手册

    整体的健康可细分为三大类别:柔软、毅力和体力,这三个类别都是本书讲述的健身计划针对的内容。年轻人也许会把重点放在体力与耐力的锻炼上,而中老年人则可能花更多时间进行柔软性训练。不过,某种程度的灵活性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
  • 教你学冰球·冰壶

    教你学冰球·冰壶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冰球·冰壶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 紫苏求仙记

    紫苏求仙记

    疼痛之后的新生还未曾欣喜多久,偌大的宗族分崩离析。一个人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是棋子也是被培养的棋手。传承者们相互比拼厮杀,谁会成为最后的继承者?在不同的世界行于不同的路上,骤然相见时却是刀锋相向……缘聚缘散,她的羁绊总是偏向短暂,当她走到尽头的时候也是无人相伴的吧?-----------------注:本文不是快节奏的故事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职场中有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员工,当外界的环境不如自己的意时,就想着另外寻觅一个地方安身;却从来不想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变自己。这则寓言的寓意是,频繁地更换外界条件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现状,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本书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通过想法把事情做好,做一个不瞎忙不乱忙的高能效职场精英!
  • 血戾监护人

    血戾监护人

    好吵。嗡嗡声不绝于耳。不对,嗡嗡的声音太小了,根本就不足以形容。应该是极其聒噪的声音不断充斥着进入耳里。大哥,父亲不在了,你就是当家之主。紫灵的抚养重任自然是要交到你的手上。唯一的小姨发出尖细的声音。难道她就不知道,声音卡在嗓子里,很难受的吗?你也说是重任了。我现在都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再抚养一个,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依我看,还是二弟你最合适了。大舅将重任推到了二舅的身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任正非谈商录

    任正非谈商录

    华为作为中国商界的传奇,成功的内部运营模式长期不为世人所知。它就像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藏,而其最大的财富就是企业运营和管理的经验,让很多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趋之若鹜。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叙述了任正非经营管理华为的策略、方法、手段,即他带领华为从创业走向业界巨头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总之,它可以让人了解到一个全面的华为,又可以让人掌握到一个世界级企业的成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