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2300000024

第24章 查良镛社评(3)

7月28日,金庸在《明报》社评指出,“少数捣乱分子一开始便和广大群众为敌,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了”。8月23日,外交部造反派指挥上万红卫兵和干部群众火烧英国驻北京代办处,酿成严重外交事件,香港左派欢欣鼓舞。次日,香港商业电台著名男播音员林彬(林少波),因为在他主持的“欲罢不能”“大丈夫”节目中讽刺挖苦左派的暴行,受到广大市民喜爱,成为新闻界第一个牺牲者。暴徒事先打听好了林彬上班的路线,装成修路工人,拦住林彬的汽车,拉开车门浇上汽油,将他活活烧死,其同宗兄弟林光海也伤重而死。《新晚报》当天以套红大标题刊登《锄奸突击队司令部,惩林彬后发表公告》,《明报》发表读者来信,要《新晚报》交人,但凶手一直没有归案。林彬的死震惊整个香港,《明报》作了大幅报道,金庸接连写下《烧不灭正义的声音》《敬悼林彬先生》《历史上有他的名字!》等社评,愤怒谴责暴徒残害生命的暴行。“香港四百万市民,除了一小撮左派暴徒之外,我们大家命运相同,只有团结在一起,坚持抗暴斗争,才能保卫我们的生存和自由。”

在左派群众编印的地下小报上刊出了一份六人暗杀名单,“查良镛”就在其中,另外五人是立法局、行政局议员李福树、简悦强,亲台湾的《真报》总编辑陆海安,署理华民政务司徐家祥,新界乡议局主席彭富华。①金庸家收到过一个邮包炸弹,王世瑜发现邮包可疑,于是报警,警方在他跑马地家门口引爆了那个炸弹。②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一个生死关头。他只好放下《明报》业务,带家人到新加坡暂避,顺便到那里的《新明日报》巡视业务。他离港期间,报社业务由沈宝新负责,编务由总编辑梁小中主持,社评由梁小中、胡菊人执笔。其间,几百名左派分子气势汹汹赶到南康大厦,准备破坏《明报》,扬言要火烧《明报》。因为他们事先有了防备,将编辑部的标志拆了下来,还在大门外安装了铁闸门,排字房工人甚至把铸字用的铅熔成铅液,抬到天台上准备抵抗。汹涌而来的人流一下子没找到编辑部所在,等他们找到,铁闸门已关上,混乱中大队警察赶到,《明报》免于一劫,只有承印《明报》的印刷厂被捣乱。

① 张家伟《六七暴动:香港战后历史的分水岭》,香港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65页。

② 张圭阳《金庸与报业》,288页。

金庸人在新加坡,心在香港,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打电话询问暴动的进展情况、《明报》员工的安危。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他准备暂时关闭《明报》。“五月风暴”延续几个月,记者外出采访要冒生命危险,编辑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遇上戒严就回不了家,还要被左派谩骂乃至追打,精神上饱受困扰。记者李广荣说每天要抽三包烟,缓解压力。

金庸说,“《明报》固然受到敌人的严重威胁和压力,但从读者和朋友方面得到的爱护和支持,却是十倍于彼也不止”。

虽然处境危险,他内心不免担心,但想到自己武侠小说中的那些大丈夫,他拿他们来勉励自己:“虽然害怕,但不可卑怯退缩,以致被我书中的英雄们瞧不起。”①

“五月风暴”是香港的一场劫难,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造成51人死亡,800多人受伤,5000多人道拘捕,其中左派记者14人被捕。他听说,最后是周恩来下令制止这种违反中央政策、破坏香港稳定繁荣的行动。金庸认为,港督戴麟趾处理大动乱的容忍和坚毅,更是十分难能可贵。(1971年10月3日,戴麟趾卸任离港之际,金庸发表社评《法治、和平、自由、尊荣》,给予高度评价。)

大约8月底,香港局面趋向缓和,到10月底市面恢复正常。金庸回到香港,左派对他的人身威胁并没有解除,所以长期受到香港警方的保护。10月24日他发表社评《请斗委检讨“炸弹斗争”方式》。直到1979年,主持港澳工作的廖承志复出,下令左派不要再攻击《明报》。有了这番经历,他才敢说:

每一个阶段中,在坚持自己的主张时,都面对沉重的压力,有时甚至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但是非善恶既已明确,我决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②

六、《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自1967年4月20日起在《明报》连载,正是内地“文革”愈演愈烈之时,“五月风暴”即将袭港。小说连载不久,人们就感到它在影射“文革”,称之为“政治寓言”小说。金庸说:

① 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122页。

② 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119页。

写《笑傲江湖》的那几年,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夺权斗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当权派和造反派为了争权夺利,无所不用其极,人性的卑污集中地显现。我每天为《明报》写社评,对政治中龌龊行径的强烈反感,自然而然反映在每天撰写一段的武侠小说之中。这部小说并非有意地影射“文革”,而是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①

《笑傲江湖》刻意模糊了时代背景,因为金庸想写一些普遍性格,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他否认有意影射“文革”,但无意中还是让人感到似曾相识。他每天要在报纸上写一篇社评和一段小说,或许写时不知不觉受了影响。②他反对“文革”的个人崇拜,反对用暴力压迫正派人。黑木崖上,对东方不败的个人崇拜大行其道,其情人杨莲亭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推波助澜,使个人崇拜之风登峰造极。所有教众提到东方不败都必须加上“文成武德,仁义英明”的定语。个人崇拜遍及老弱妇幼,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有效。他们被要求读教主的宝训、听教主的话,杨莲亭抓了童百熊一家老幼,问道:“童家各人听了,哪一个知道教主宝训第三条的,念出来听听。”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背诵:“文成武德、仁义英明教主宝训第三条:‘对敌须狠,斩草除根,男女老幼,不留一人。’”杨莲亭道:“很好,很好!小娃娃,十条教主宝训,你都背得出吗?”男孩道:“都背得出。一天不读教主宝训,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读了教主宝训,练武有长进,打仗有气力。”可见中毒之深。

任我行重上黑木崖前后,已被驯化的教徒把这一套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他身上,他从最初的反感、不自然,到最后安然接受。这个过程令人感慨。

上官云见到任我行,满口都是肉麻的口号、高调的谀词,从“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教主令旨英明,算无遗策,烛照天下,造福万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属下谨奉令旨,忠心为主,万死不辞”,到“教主指示圣明,历百年而常新,垂万世而不替,如日月之光,布于天下,属下自当凛遵”,“教主胸有成竹,神机妙算,当世无人能及万一”。当任我行在黑木崖上安然接受旧部的跪拜时——

① 写于1980年的《笑傲江湖》后记,香港明河社1975年版,1690页,转引自徐扬尚《金庸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77页。

② 《金庸散文集》,261页。

令狐冲退到殿口,与教主的座位相距已遥,灯光又暗,远远望去,任我行的容貌已颇为朦胧,心下忽想:“坐在这位子上的,是任我行还是东方不败,却有甚么分别?”只听得各堂堂主和香主赞颂之辞越说越响……令狐冲站在殿口,太阳光从背后射来,殿外一片明朗,阴暗的长殿之中却是近百人伏在地下,口吐颂辞。他心下说不出厌恶……

金庸借任盈盈之口说:

只是我觉得,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在武林中名气越来越大,往往性子会变。他自己并不知道,可是种种事情,总是和从前不同了。东方叔叔是这样,我担心爹爹,说不定也会这样。

我不是说武功,是说一个人的性子。东方叔叔就是不练《葵花宝典》,他当上了日月神教的教主,大权在手,生杀予夺,自然而然地会狂妄自大起来。

《笑傲江湖》“成为中国政治的象征与隐喻”,在刚愎自用、专制独裁、自我膨胀的任我行、东方不败,热衷权势、心狠手辣的左冷禅,虚伪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伪君子岳不群,不甘屈服又不愿抗争,藏头露尾,在强权夹缝中苟且偷生的莫大先生等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和扭曲,看到人性中阴暗的一面。①金庸一针见血地指出:“政治上大多数时期中是坏人当权。”

“欲练神功,挥刀自宫”,何尝不可以看作金庸对权力的一句咒语。《笑傲江湖》围绕作为“异化人性和灭绝人性”象征的《葵花宝典》展开无数条错综复杂的线索,揭示了政治对人性的压抑、摧残和异化,至高无上的武功秘籍《葵花宝典》为太监所创,只有挥刀自宫,变成不男不女的人才能修炼。在某种意义上,《葵花宝典》就是权力的隐喻,争夺《葵花宝典》如同几千年来对权力的角逐、厮杀,结果无不以丧失人性为代价。

① 徐扬尚《金庸解读》,24页。

小说开篇《灭门》写川西青城派余沧海为夺取“辟邪剑法”,以残忍手段将福州福威镖局林家“灭门”;早就处心积虑的华山派“君子剑”岳不群坐收渔利,将侥幸漏网的林平之收为徒弟,醉翁之意也在“辟邪剑法”;嵩山派左冷禅千方百计企图得到“辟邪剑法”,合并五岳剑派,实现称霸武林的野心;日月神教教主东方不败练成《葵花宝典》而成为“天下第一”;岳不群、林平之虽然都得逞一时,却最终免不了众叛亲离……练过《葵花宝典》的人一概没有好下场,那些觊觎秘籍、不惜杀人流血、用尽各种手段的人也一个都没有好下场。金庸指出,“那些热衷于政治和权力的人,受到自己心中权力欲的驱策,身不由己去做许许多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实却是很可怜的”。

到1969年10月12日,《笑傲江湖》共连载了857天。全书结束前,冲虚道长和令狐冲在恒山之上有一番对话:

“权势这一关,古来多少英雄豪杰,都是难过。别说做皇帝了,令日武林中所以风波迭起,纷争不已,还不是为了那‘权势’二字。”

“原来左冷禅是要天下武林之士,个个遵他号令。”

“正是!那时候只怕他想做皇帝了,做了皇帝之后,又想长生不老,万寿无疆!这叫作‘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英雄豪杰之士,绝少有人能逃得过这‘权位’的关口。”

七、“查记出品,宋体为号”

每天晚上约十点到十一点,金庸到报馆写社评,秘书已下班,工人送上一杯清茶,他先翻阅当天的电讯、本地新闻,然后翻书查资料。往往要等到排字房副领班翁荣芝来敲门,大喊:“你的‘粉肠’搞掂未?”他才会下笔。稿件到排字房先被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好似剪粉肠,所以他们把稿件叫作“粉肠”。社评一般写两张稿纸,金庸写完一张,排字房就要赶紧拿去排字,他想看一下、改一改也等不及,等发排了再让他来改。通常他离开编辑部是凌晨两点,排字房工人为了等他的社评常常要延迟收工。“我的写稿速度其实是很慢的。一字一句都斟酌,所以一千多字的稿,往往是改了又改,起码花两个钟头。”他自称“字字皆辛苦”。他的老朋友张彻说:“他看来似慢,而其实正是他的不可及处。他写作慢,但其成就自不消我说。他对问题的反应似慢,而其实是在深思熟虑,所决定十分明智。”①

从《明报》创刊到1992年2月控股权转移,三十三年间,金庸亲笔撰写的社评有七千多篇,六七十年代,他几乎每天坚持写一篇,很少由其他人执笔。即使外出旅行,也不忘写旅行见闻发回来。

他那时每年通常都要去参加国际新闻协会的年会,离开香港一段时期,一般两周左右。“最担心的事,是忽然之间发生了大新闻,无法及时加以评论。读者目前所读到的文字,虽然号称是‘社评’,其实是笔者的一些‘海外游记’,与正统的社评性质大不相同,不过本报的社评自从创刊以来,一直是保持一种个人的风格因素,如果请别人执笔,不免有见解不尽相同的地方,所以还是采用这种标新立异的方式。”②

在香港的日报中,《明报》销量长期稳居前三位(仅次于大众化的《成报》《东方日报》),读者群以上层社会人士、知识分子为主,成为香港具有代表性的严肃报纸,或称为“精英报纸”(elitenewspaper)、“高级报纸”(qualitynewspaper)③,与金庸的社评是分不开的。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不仅香港人会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社评怎么说,国际新闻界对“路易斯·查”(金庸的英文名为LouisCha)的评论也非常看重。历任港督都要读他的社评,据说美国国务院、台湾的政要都剪辑他的社评,作为研究和参考。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 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 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 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 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 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以及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我的人间都是你

    我的人间都是你

    “从刚才开始,转身刚想走人,却被良辰一把捉住,前几天的那一次是个意外,低头贴着她的耳边,嘴角露出一个邪气的笑,你就用这种不怀好意的眼神看着我,意有所指的说:“放心,不能随随便便的,难道你想和我重温...旧梦?”良辰一把将景好好扯入洗手间。我不是那些随随便便的女人!”景好好扯开被他攥着的手腕,【全文完】“我说过,我会认认真真的!”
  • 香色满园:农妇要翻天

    香色满园:农妇要翻天

    摸个香炉都能玩穿越,身份农妇,未婚,还带娃!从单身贵族一下成为有娃人士,苏青媚表示太有挑战力了!日子清减,受尽白眼,爹不疼,娘不爱,兄嫂不亲,姐妹不宁!苏青媚嘴角直抽仰天长啸:这是人过的日子么?所以苏青媚为自己立下人生第一目标——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哦哦哦,应该是——种田养家,开铺子,闲来调香钓凯子,红红火火过日子!可是这是谁家的倒霉孩子,农妇还搞升级?莫名奇妙变逃奴,逃奴的主子是鸭霸,硬塞个令牌说:女人!不听话是要受惩罚的,比如捏断脖子啥的!无辜受累成逃妻,逃妻的男人是变态,扣个玉镯子说:我会用一百种一千种的法子来告诉你,哪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最舒服!被偷心的男人是流氓,压着她的身子说:那天你强上了本公子就跑了,现在闺女都这么大了,你还不承认?某女想,长得这么俊,被强上似乎也不是不可能?“要是想不起来,本公子再让你强一遍!”某男无声无息的靠近,吐气如兰,“不,天天让你强!嗯?”某女还在想她这小胳膊小腿真能强得了他?天亮后,某女扶着差点被压断的腰欲哭无泪:流氓咱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某男从背后拥住她:娘子!有家室的女人可不能再看其它男人,会长针眼的。某女:……推荐某漪精品完结文《农家药膳师》:本以为命丧车祸魂归西天的江云漪眼睛一闭一睁,穿越了!颤颤巍巍的茅草房,家徒四壁的农家院,面黄肌瘦的俩弟妹。亲娘亡故,亲爹无能,爷爷不疼,奶奶厌恶。心怀不轨的极品亲戚还肖想着那二亩薄田,三间破草房,把她弟妹卖了换成粮。————————江云漪怒从心起!第一药膳师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调养弟妹身子,扶持无能亲爹,整治极品亲戚。店铺遍地开,银子滚滚来,美男脱光来,某女惊吓。
  • 都是皇后惹的祸

    都是皇后惹的祸

    超能通灵师的我,被最亲近的人所杀……杯具啊!好不容易拿到穿越船票,穿成一个给宠妃下毒被幽禁的弃后……餐具啊!再加一碗内牛满‘面’!不过俗话说,杯具里插根牙刷就变成了洗具~花心大萝卜暴君冷皇帝,你这个垃圾中的VIP,思想有多远,你就给姐滚多远!!
  • 冥界公主闹人间

    冥界公主闹人间

    什么?!阎王爹地要她女扮男装跟着老六去人间学习?还要把被自己放走的恶鬼给抓回来?呜呜~她只不过是不小心放走了关在地狱近千年的恶鬼,然后将那快死的帅哥直接弄死带了回来嘛!阎王爹地怎么忍心将她流放人间?算了!反正这天地两界她也玩腻了,去祸害祸害人间也不错!上学第一天就得罪了学校三大贵少,恐怖的是那个该死的老大居然就是自己带回地狱的帅哥!完了,冥界是她猖狂,可这学校,却是他作主!好在得罪了他们,却另帮了一个妖孽美男,可是,谁知这美男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儿,孤僻的表面背后竟然隐藏了一个神秘的身份……
  • 极道甜心大追捕

    极道甜心大追捕

    战国学园统一后改名为大秦学园,大秦学园新学生会主席胡亥为人阴险,把大秦学园搞得一团糟。项羽不顾大明星的身份,选择再次回到大秦学园,虽然此时的学园已经没有曾深爱的她,但项羽身边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叽叽喳喳的小助理虞妙弋,元气少女虞妙弋认定自己就是项羽命中注定的虞姬,发誓不追到项羽决不罢休,从此小乌鸦虞妙弋对项羽展开了一系列的围追堵截。在新的大秦学园里,刘邦、张良、韩信等风云人物齐登场,学生会长争夺战在大秦学园里悄悄地拉开帷幕……而小乌鸦虞妙弋能否在这纷纷扰扰的学园里捕获到项羽的真心呢?
  • 赌后倾城

    赌后倾城

    她,24世纪的皇家赌城掌权者,人送外号‘黑玖瑰’,拥有的财富,权势,足以颠覆一个国家。然,却因为一个男人,被自已的亲生妹妹背叛,一入阿弥地狱,奈何桥上帮着黑白无常坑了孟婆一把,让她老人家一气之下把她踹了个重生,成了苍古大陆烈焰帝国风家的嫡生千金小姐,从此,懦弱无能的千金小姐恍若凤凰涅槃,风华独立,傲视世人,一身赌技令无数人折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他爹,认命吧

    他爹,认命吧

    但是,本是个快乐无忧的实习小护士,谁能告诉她,可为什么穿成了一个“木乃伊”?好吧,为什么当她打算与大酷男结婚的时候,哪知从楼梯上摔下来居然就穿越了。看在一直照顾她的大酷男的份上,她原谅那个让她来到这里的命运之神。穿越也就算啦,她居然怀孕了!--情节虚构,想她沙箬,请勿模仿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文艺探谜

    文艺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