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200000054

第54章 人的悔恨

罚 单

李明在伦敦上学,有一次就餐时,他不小心弄丢了从国内带来的手表,手表价值人民币200多元,约合30多美元。他在教学楼的墙上贴了一张寻物启事。就在当天,一个英国学生莱特将手表送了回来。李明连连表示谢意,莱特说这是应该的。

可是第二天,李明收到了学校送来的一张40美元的罚单,原因就是他在教学楼白净的墙上贴了那张寻物启事,弄脏了墙壁,影响极其不好。而更让他意外的是,告发他的竟是那位送还手表的莱特。

大海里的船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

它使我们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五块钱的故事

有一批被没收的脚踏车在英国海关公告后决定拍卖。

拍卖会中,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10岁出头的男孩喊价,而且总是以“五块钱”开始出价,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脚踏车被别人用30元、40元买去。拍卖会中间休息时,拍卖员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买。男孩说,他只有五块钱。

拍卖会又开始了,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相同的价钱,然后又被别人用较高的价钱买了去。人们开始注意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

最后拍卖会要结束了。这时,只剩下一辆最棒的脚踏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十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灯光装置。拍卖员问:“谁出价?”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经绝望的那个小男孩轻声地再次说:“五块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停下来站在那里。

这时,所有在场的人都看着这个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3次后,他大声说:“这辆脚踏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孩子!”此语一出,全场鼓掌。

人的悔恨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英国民间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也说不上是什么年代了,在阿巴加旺旺住着一个领主。领主有一个老婆和一个儿子,他的儿子还是个躺在摇篮里的婴儿。他还有一条狗--这是一条忠心耿耿的大狗,一条厮打起来不置对方于死地不肯罢休的狗。

一天,领主的老婆上教堂去了,领主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传来一阵号角声,随后他看见一匹母鹿从他身边经过,一群猎人和狗在后面追它。猎人骑着马,狗奔跑着。“我和他们一道去追它,”领主自言自语地说,“我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这匹母鹿有我的一份。”狗照例跟着他准备一道走,当这主人指了指睡在摇篮里的孩子,它就乖乖地蜷缩在摇篮的一边了。

领主走后不久,一只狼从外面走进来,径直朝摇篮跑去,想吃掉孩子。狗呼哧一声站起来,竖起背上的毛,一眨眼的工夫,已经和狼扭打起来了。

这头狼是山里有名的“灰色卫士”,孩子身上的肉香引得它口水直流。两个天生的冤家用牙齿撕,爪子抓,直打得口角流血,皮毛撕成一片片,像破布条似的挂在身上。它们从房间的这一头打到那一头,撞翻了摇篮,把血溅在毯子上。尽管它们又是吼又是叫,尽管它们的爪子抓得“咯啦咯啦”响,孩子却始终安安静静地躺着。他睡着了,一点儿也没受到惊吓,那狼简直就没有机会接近他。最后狗把狼逼到房间尽头的一个角落里,狼的嚎叫声平息下来,变成喘息声,吼叫声变成了嘶哑的嘘嘘声。狗立即使出最后的力气,咬断了狼的喉咙。

过了一会儿,领主回来了。狗听见了院子里主人的脚步声,挣扎着站起来,跑去迎接主人。狗摇着尾巴要舔主人的手,可主人闻到狗满嘴的血腥味,看到血迹斑斑的狗腿和净是血迹的地板,以及倒扣在地板上的摇篮。孩子呢?哪儿也没看见。

领主一边高喊着,一边拔出剑。他愤怒得几乎要发狂了,以为这狗吃了他的孩子。领主一剑刺穿了狗的身子,狗倒在地上死了。狗刚刚断气,领主听到摇篮底下孩子的哭声。他急忙奔过去,扶正摇篮,孩子平安地躺在里面,白胖胖的手指头扯着围在嘴前的丝巾。就在领主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发现躺在远处屋角里的狼。主人赶回狗那里,他看到狗的两腮被撕裂了,血肉模糊,这是那场恶战给它带来的。领主十分悲伤,心如刀割。他捶胸顿足,懊悔万分。

老舍在伦敦的故居被列英国文化遗产

英国人爱好人文历史,不仅对本国的文化遗产重视和保护,对人类社会有杰出贡献的外国名人也非常尊敬,其在英国的故居也每每受到英国人的尊重和爱护,当中包括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在伦敦的住所。

伦敦的名人故居多如繁星,伦敦市政府遂自1867年起在这些房子的门口镶上一个蓝色椭圆形的金属或陶瓷小牌,写上曾经居住于此的名人姓名和居住时间,以供瞻仰。挂了蓝牌的房子不得拆除,成为受保护的文物。能够镶挂蓝牌的文化名人需具备下列条件:必须是一个领域内公认的杰出人物,为人类福祉作出重要贡献,具有一定知名度,诞辰逾百年并已辞世。如非英国公民,这位人士居英的时期须是其生平事业中的重要阶段。

鉴于老舍在中国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大英图书馆中文部伍德女士于1997年12月写信给英国文化部“名人故居评定委员会”,建议将老舍先生在伦敦的住所列为“名人故居”。在接到推选建议信后,评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于1998年底决定将老舍的居所列为“名人故居”。至此,伦敦有了第一座专门纪念中国作家的“蓝牌屋”。在这座典型的英国式住宅里(伦敦西部的荷兰公园区圣詹姆士花园街31号),从1925年4月到1928年3月,老舍先生在这里生活,并创作了两部小说,可以说,老舍先生的创作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幢三层小楼虽然房子质量并不很好,但由于老舍的作品早就飘洋过海,在英国有较广泛的影响,故英国人认为这座楼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主动提出挂牌保护。所挂圆形牌是标准的“英国遗产”牌子,上行写有LAOSHE(老舍),下行写着ChineseWriter(中国作家),以及老舍居住的年代。

同类推荐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威尼斯心跳游戏

    威尼斯心跳游戏

    一直是自己负责漫画中的虚拟帅哥,居然在一天之内化身真人从天而降,难道是我执念太深,进入了自己负责编辑的漫画?还是他们聚集天地灵气跑到了我的现实世界?在一连串阴差阳错的事件之后,我居然成为了这支“虚拟”偶像团体的首席助理。从此一切仿佛进入了漫画里的世界……
  • 鬼话之阴阳劫

    鬼话之阴阳劫

    高三毕业生胡小为的爹在醉酒后说出了一段三十年前的奇闻异事,他年轻时被鬼所救从而与鬼给胡小为订下了一桩冥婚。胡小为不以为然,认为这只不过是他爹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因此没把这事放到心上。过了两天胡小为决定来一次毕业的单人旅行,在前往杭州的火车上他认识了神秘的韩白,从而又卷进了一场更大的麻烦中……诡异的拦路鬼、凶恶的子母连尸、神秘的红衣女鬼苏绾、残暴的食人鬼……这一切的一切,藏在背后的又是什么?胡小为能否在韩白的帮助下拨开谜团,找到真相?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豪门新娘(完结)

    豪门新娘(完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寻寻觅觅,她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相貌英俊、脾气温和、勤奋能干,更重要的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打工者,没有复杂的身世背景,不用担心会被卷入什么绯闻纠纷中,绝对是个极品老公。好不容易挤走他的千金女友(事实上是那千金自动放弃),成为他的另一半,她才发现他好像比她想象的要复杂。没想到那个小丫头竟然敢*****他,不要以为他性情温和就好欺负,要是发起火来他可是六亲不认的。相恋多年的女友的突然背弃让他一时沉浸酒精,竟糊里糊涂要了那个小丫头,深思熟虑之后他打算娶了那个小丫头,没想到婚姻生活比想象中的有趣。可是没想到那个老头会找上门,那个小丫头还不知死活劝他回家。好,他就听老婆大人的话回家,不过产生的后果要她自己负责。##推荐好友作品##邪恶总裁缠上完美秘书文/絮风0379http://m.pgsk.com/a/100758/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花楼公主

    花楼公主

    彼时,他是名扬天下的第一堡堡主,我是他新娶进门的公主妻子,我们未曾谋面!彼时,他是实力非凡的商贾大佬,我是名扬天下的青楼之主,我们兄弟相称!彼时,他是男人,我是女人,我们之间有了名为爱情的东西!此时,他是驸马,我是公主,花烛夜后,我们争吵了,我决定休夫!此时,他是俊美潇洒的武林高手,我是身心疲惫的逍遥公主,他是我的保护者!此时,他是武林盟主,我是藏日山庄新庄主,我想死在他手上我会开心!……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争吵过、逃避过、离开过、分手过,我们之间是该魂梦不相依,但愿两相忘,亦或者是魂梦两相依,相忘亦何妨!若说无缘,缘何相聚!若说有缘,缘尽何生!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