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300000035

第35章 世上最顶级的犹太阴谋论(2)

近百年来,尤其是当代世界,历史似乎在证明,每一件巨大的事件,都能在这本神秘的《议定书》里找到根源和解释。这包括世界大战、民族仇恨、全球性经济衰退、共产主义、历次重大革命、民族仇恨、宗教冲突、全球化、货币症结、生活资料物价上涨、社会动荡、金融风暴等,所有这些巨大的世界性事件似乎都曾在此书中预言,也是犹太长老们一致的意见所秘密拟订的计划,掌控世界历史的进程的最终秘密似乎就隐藏在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犹太人手中。至少,犹太阴谋论者都能从中找到最后的、最强有力的、最能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根据。

可以这么说,在当今世界上流传的那么多阴谋论中,按比例来说,从针对特定的对象来说,其中关于犹太人的阴谋论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所有那些关于影子政府、共济会、超级政府、新世界秩序等阴谋论,它们的最终根源和依据,都能在《议定书》里找到渊源、依据,这一现象是当代世界历史上所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阴谋论中,体现了几乎所有重大阴谋论的主要特征。因此它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过程中、制造方式上、文字形式上,都集中地体现,集一切阴谋论之大成。

奇特的是,它的顽固程度不在于有多少人相信它的真实性,而在于即使它已被历史证实是一个伪造的文件,或者说曾被称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伪造文件”,但这一事实丝毫没有影响它始终占据着最高的地位。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的学者与专家对这一文件的真伪和意义进行了无数次的争辩和论战,而且这一争论至今还在延续,片刻也没有停顿,但是,在关心和评价这一问题的人们中,有80%~90%的人根本不在乎《议定书》的真伪。他们只知道《议定书》是一个对付和攻击犹太人的最有利的武器。

更为奇特的是,这一顽固性和复杂性已经达到这一同样惊人的地步,那就是:人们可以不相信这一秘密文件的作者是犹太人,可以不相信它是犹太人所设计的阴谋,但没人怀疑文件的全部内容就是犹太人的真实阴谋。近百年来历史上所发生的种种巨大灾难和当今世界上发生的恐怖事件和重大的恶性事件,都是这一蓝图所设计的结果,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犹太人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

要说它顽固到什么程度,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再作旁证:《议定书》已经在犹太阴谋论者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到这样的地步,以至于即使在1993年的俄罗斯,当法庭裁决《议定书》为伪作时,依然遭到大量人们的反对和抵制,这一裁决根本无法改变人们的信念。相反,反对者却认为:法庭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裁决,不是因为这本《议定书》是伪造的,而是因为法庭本身已经被犹太人所掌控了,所以才会作出这样的裁决,而这本身就是犹太掌控世界的阴谋的一部分,从另一面证实了它的真实性--尽管这一文件不仅被俄国的国家法庭所宣布和证实为伪作。这样的例子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反复地出现,也就是说,只要这一关于犹太人的阴谋论存在,无论什么国家或政府在行政上采取什么遏制反犹主义的政策,都会被看做是犹太人的阴谋,都被看做是《议定书》所产生的犹太人成功掌控世界的结果。这种顽固性已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症结。

如果确实需要对这种历史现象作一概括性的评价,有一句话可能最一针见血:“由此可见:《议定书》是一个恶作剧(hoax),哪怕有半个脑袋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但他们坚持着,不是因为《协定书》是真实的,而是因为它是有用的。”(见 What’s the story with the‘Protocols of the Elders of Zion’Straight Dope)

三 世纪阴谋论的历史迷宫

当我们探索犹太之谜和世纪阴谋论时,这部名为《议定书》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文件。近百年来,一切关于犹太人的阴谋话题,几乎都与这本文件所披露的惊天秘密相关。为了对这一世纪性的最顶级的阴谋论作品《议定书》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我们先得对它的来龙去脉作一次探讨,并从百年源头开始。

这是一本20世纪初在俄国发现的世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它在1922年再版的时候曾被改名为《由世界政府征服世界》(World Conquest Through World Government)。迄今为止,它的几乎所有语言的版本不计其数,书名也被不断地改动--也就是说,每一次再版,人们总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为它加上符合当时需要的特定的新书名。但它最常用最为众所周知的名称为“The Protocols of the Learned Elders of Zion”,也被简称为“Protocols of Zion”,而国内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最为众所周知的名称为《锡安长老议定书》。

1903年8月27日到9月7日圣彼得堡的《旗帜报》连载了一系列文章,题目为《犹太人控制世界的计划》。报中称这份文件的原题叫《共济会与锡安长老会世界联盟会议纪要》(The Protocols of the Sessions of the World Alliance of Freemasons and of the Sages of Zion)。

文件最早的版本是由一位俄国人斯捷潘诺夫于1897年第一次印刷,且只在很小的圈子内传阅。

1905年,谢尔盖·亚历山大洛维奇·尼鲁斯(Sergei Alexandrovich Nilus)--关于他,将有许多与此书有关的奇特故事在后面予以补充--发表的《渺小中的伟大》一书中,将这个文件编入最后一章作为该书的第二版发表,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他宣称这本文件草案来自1897年瑞士巴塞尔召开的锡安主义者大会。当时新上任的俄国首相斯托雷平(Pyotr Arkadyevich Stolypin)曾为此成立了一个秘密调查委员会,确认文件内容最早来自1897年至1898年巴黎的反犹团体。然而它的原稿至今并未发现。正因为材料的来源无法确定且名目众多,沙皇尼古拉二世查禁了它。然而1906年它在圣彼得堡被“俄罗斯人民联盟”(Union of the Russian People)以《人类的敌人》为题出版了单行本,并且迅速在俄国传播开来。

目前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收藏有这个最古老的版本。

20世纪20年代初,英国《晨邮报》驻俄记者维克托·马斯登(Victor E. Marsden)历尽艰难,将书稿带回英国并翻译成英文。此书出版时,加上了一个新的题名:“World Conquest Through World Jewish Government”,中文大意可为:世界犹太政府对世界的征服。为什么会起这样的书名呢?因为出版商相信:由这本书预言的世界的终结性的征服已经进展到它的最后阶段。当时的世界,尤其是欧洲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世界大战的灾难,人们无不在探索这次战争灾难的最后原因。维克托·马斯登的翻译工作完成后没几天,他就突然病倒并匆匆离世。

尽管当时学者普遍相信这个文件是俄罗斯帝国的秘密警察组织奥克瑞纳(Okhrana)在19世纪90年代末或20世纪初虚构出来的,但没有确实的证据来证实这一论断。关于如何得到那个神奇的传说中原稿的副本,早期的发行者所能提供的一切解释也都是暧昧的且经常自相矛盾的,任何探索它的努力,都犹如进入迷宫一般。

自它在英国公开出版之后,《议定书》终于正式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它对世界的震撼远超过出版者和翻译者们的预料。它在欧洲最受关注,而在英国则始终是各种重大观点的风暴中心。

诺贝尔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曾如此评价该书:“这本书(《议定书》)展示了天才的思想……它显示着思想和灵感的巨大力量,它的设计是以社会的终结来增强自由的信念,远在普通人的思维之上,它比核炸弹更复杂。”

但是,学者们远不是这场较量中的主角。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和首脑也毫不犹豫地拿起这一武器来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1933年,罗马尼亚的议会就曾逐字逐句地引用和摘录《议定书》中的条文,作为将犹太人从自己的国家驱除出去的法律依据。西班牙的佛朗哥也公开地引用《议定书》中的词句作为自己宣告反犹政策的充分和合法的理由。至于希特勒在他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对它的评价以及当他夺取政权后将反犹与屠犹作为自己首要任务时,《议定书》同样毫不例外地成为他几乎是唯一的理论上的依据。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其他的书,尽管它曾被证伪,尽管它是一本最受争议的作品,但却可以被当做对一个民族整体上的指控,被当做无须再经任何法律程序、无须任何其他证据就可以作为一个不证自明的罪证,并借此对一个民族在法理上进行整体的、全面的审判和处决。

四 沙皇的秘密调查

当《议定书》第一次在俄国神秘出版时,它在极大程度上迎合了国内大批民族主义者的心理,因为当时俄国不仅在日俄战争中惨败,而且国内形势极度动荡,1905年又爆发了反对沙皇政权的革命,于是他们将这一切都视为犹太人的祸害。本来就长期在俄国遭受迫害和歧视的犹太人再次成为替罪羊,而《议定书》就成为最好的白纸黑字的确凿证据。

它在俄国的出版正可谓生逢其时,绝非偶然。

由于《议定书》的原始版本和它的最终来源始终是一个谜,无数人在不懈地探索这幽灵究竟来自何处。不仅《议定书》本身有着不计其数的版本,关于这一幽灵的真实面貌也充满了无数神奇的传说。

关于《议定书》的产生,或者说伪造的原因和目的,极其复杂,但按目前较为普遍的学术界的观点是:当时一些俄国贵族阶层中充满了强烈的情绪,反对由亚历山大二世发起的政治和社会改造。伪造的目的是说服具有强烈反犹主义情结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希望他能阻止改革的继续进行,同时也用来打击国内新兴的自由主义和固有的民粹主义对沙皇政权的冲击,因为他们认为:政治和社会改革首先符合犹太人的利益,改革的进行将会落到隐藏着的“秘密的犹太人的阴谋”手中。同时,根据各种资料分析,基本上可判断,《议定书》形成于1897-1899年间,并由沙俄秘密警察监制。其目的是“加强沙皇的地位,来对付他的对手大规模夺取世界统治的阴谋者的同盟。(见Skeptic’s Dictionary,http://Skeptic.com/protocols.html.)

当《议定书》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震动,并为再次兴起的反犹高潮提供强力的依据时,某些要人通过各种渠道将它引进了沙皇的宫廷,甚至连皇后都在认真地阅读。由于它的严重性,于是引起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关注。他命令首相斯托雷平对此进行调查,以便确定它的来源和真实性。斯托雷平指派他的秘密警察对此进行了严密的侦查和鉴定,最终得出这本《议定书》肯定是伪造的确切结论。结论中指出:纪要是在1897年-1898年间首次出现在巴黎的一些反犹分子的小圈子里。他将这一调查报告呈交给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阅读后,尽管他的内心具有根深蒂固的反犹主义信念,但还是作出了这样的指示:“《议定书》应当没收。(The Protocols should be confiscated, a good cause cannot be defended by dirty means.,资料见“Dangerous Fraud of the Protocols of the Elders of Zion”,Pierre Charles,Professor of Theology, Jesuit College in Louvain, France, 1938)

尽管如此,《议定书》不仅无视于沙皇的这一命令,也由于出于传播者自身的“正当理由”,还是迅速在俄国传播开来。但是,在1905年的俄国革命发生之后的十多年里,由于俄国革命形势的剧变,这本伪造的文件立即改变了它的用途,同有犹太人参加的布尔什维克革命联系了起来。

五 秘密文件的惊世蓝图

最早的英语版出现在1919年美国费城的《公众纪录报》(Public Ledger)上,美国记者卡尔·威廉·艾克曼(Carl William Ackerman)在10月27日和10月28日两篇文章中摘录了《锡安长老议定书》的部分章节,然而把题目换成了《红色圣经》。草案中所有出现犹太人的地方全部被布尔什维克代替,变成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夺取世界的计划。

1920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版《犹太威胁,锡安长老议定书》(The Jewish Peril.Protocols of the Learned Elders of Zion)。而传播最广的英文版本则是《英国早报》(The Morning Post)在俄罗斯的派出记者维克多·马斯登(Victor Emile Marsden)的译本。

当它刚出版时,整个世界都被它的内容所震惊,因为它记录了犹太长老会议上秘密策划的如何掌控世界的具体计划。全书并无完整结构,章节内容并不统一,前后章节也不存在严格顺序。整个文件共分24章,内容复杂庞大,具体的话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自由主义消灭非集权制政府,用经济集权取代政治集权;

2.传播达尔文主义、马克思主义、尼采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制造社会矛盾,使国家之间彼此对立;

3.建立一个世界性的超级政府,迫使各国政府让权;整个世界由这个以犹太人为首的核心所统治;

4.秘密策划引发世界大战,消灭敌对集团;

5.推广普选权,培养愚民群体,以对抗各国精英阶层;通过共济会招揽各国精英成为代理人;

6.安插名义上的民主政府领导人,同时控制媒体,加大对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人权和民主的宣传,使其破坏原有社会秩序,同时使其成为新统治方式的迷雾;

同类推荐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必然的路,谓之道;当然的话,谓之理。走中国道路,说中国理念,有了“道理”。道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发展必有道理,大国发展有大道理。何谓中国发展大道理?一以贯之,半步风流。
热门推荐
  • 鱼向反方向游

    鱼向反方向游

    个人品牌就是“反方向游”! 本书的诸多案例表明,不管是明星、CEO,还是“草根”阶层、职场人士,个人品牌变得越发重要。现在,在“世界是平的”环境下,打造个人品牌更意味着如何使自己与众不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兵甲武经

    兵甲武经

    人与兽并存的世界。谁才是阴谋者!谁才是善良人!谁才是真正的王者!我又到底是谁!
  • 职业修真

    职业修真

    正值乱世,魔弓王朝悄悄的崛起,他的主人,有扫平三界的傲气,有泡尽三界美女的勇气,有舍我其谁的霸气。还有一代帝王应有的王者之气!想知道他是谁吗?进来看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 宝贝儿

    宝贝儿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本宫来自现代2

    本宫来自现代2

    选老公一定要选潜力股,身为一个不知是幸运还是杯具的穿越者,我决定,这个潜力股要早早定下,嗯,就他了,一个没了母后的皇子,十分完美的潜力股啊。可是,好不容易等他长大了,他丫的竟然要做皇帝,还打算做一个花心的皇帝,难道我十年来的专一教育失败了?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公元246年,深夜,探子密奏:“回乡养病的司马懿确实新纳了一个宠妾,整日沉溺酒色,他结发老妻得知后大闹一场。老家伙不仅不听,反而大骂她‘长得丑也就罢了,还出来丢人!’这些天,他老婆儿子都绝食相逼呢。”曹爽一脸狐疑:“再探!我就不相信老狐狸会真的罢手归隐。”公元248年十二月初九,司马府内一片沉哀,药味刺鼻。病床上的司马懿脸色蜡黄,嘴角流涎,连一口粥都喝不进去了。一官吏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急奔进曹爽家:“大将军,大喜了!司马老儿就剩一口气,活不了几天!”
  •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几番增添,越来越有点自传的意思了。其中有自己的检讨,当然说不上是自我解剖,更不敢说是老实人的宣言书。但是,热爱、老实、讨论、比较几节写得都较充分,对毛泽东和鲁迅谈也较多,引用也多,以至有朋友建议删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