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00000018

第18章 欢歌:流金岁月(3)

作词者:魏宝贵(1936~ ),辽宁锦州人,词作家。1950年开始从事解放军文艺工作,曾任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创作组长、团长、军区文化部副部长等职。歌词代表作品有《手拿枪,心向党》、《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时刻准备着》等;与人合作的歌词作品有《红星照我去战斗》、《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师长有床绿军被》等。

作曲者:傅庚辰(1935~ ),黑龙江双城人,满族,作曲家。1948年参加革命。1957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历任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八一电影制片厂音乐组长、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协主席等职。代表作品有《**,我们的战友》、《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梅岭三章》、《映山红》、《请允许》等;歌剧有《星光啊,星光》;电影音乐有《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曾出版《傅庚辰歌曲选》、《大江歌》等。

《红星照我去战斗》

小小竹排江中流,

巍巍群山两岸走,

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

革命重担挑肩上,

党的恩情记心头,

党的恩情记心头,

党的恩情记心头。

小小竹排江中流,

滔滔江水向东流,

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

革命代代如潮涌,

前赴后继跟党走,

前赴后继,跟党走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

万里江山披锦绣。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

万里江山披锦绣,

万里江山,披锦绣。

(一)

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观众潮水一般拥入放映场地,一时万人空巷,其盛况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大片。

《闪闪的红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儿童影片,描写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少年儿童在党的培养下茁壮成长的故事。70年代初,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除了八个样板戏,全国人民基本上看不到赏心悦目的文艺作品,文艺园地一片萧条景象。在“九-一三”事件后,冰封多年的电影事业有所解冻,一批老电影人纷纷复出,开始拍摄新故事片。电影《闪闪的红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由于影片冲破了极“左”思潮的樊篱,满足了人民寂寞的精神需求,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欢迎。影片一上映,立即红遍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部影片,称之为“学习革命样板戏的成功典范”,各大电影厂也纷纷学习它的成功经验。

电影《闪闪的红星》能够取得成功,不仅在于内容和艺术上的创新,更得益于成功的电影音乐。这也是这个时期电影取得成功的共同特点。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三首插曲《红星歌》、《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都是非常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尤以《红星照我去战斗》影响最大。

《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在影片中唱起时,是这样一幅景象:宋大爹乘着竹筏,送影片主角潘冬子去镇上的米店当侦察员。一路景色美不胜收。两岸青山夹着一湾绿水,小小竹排顺江而下。宋大爹撑篙,可爱的小冬子脚穿布鞋,头扎头巾,安静地坐在小包袱上。初升红日,映照江头。这时,高亢嘹亮的歌声响起,镜头不停闪现两岸翠竹的江南青山,展翅蓝天的雄鹰,持竿划排的宋大爹,一脸稚气的潘冬子,当歌声唱到“红星闪闪亮”时,画面上也相应出现了冬子头上的红星,显得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实际上,电影最初拍摄阶段,此处是没有插曲的,分镜头剧本上只有16个字的提示:“两岸青山,一湾绿水,一叶竹排,顺流而下。”在电影的另一处,安排了一首《高山竹子青又青》的儿童歌曲。在研究剧本时,作曲家傅庚辰认为,《高山竹子青又青》这首儿歌没有分量,也没有必要,建议取消。他向导演建议,在“竹排流水”处新写一首插曲,由景及人,在诗情画意、声情并茂中充分表现潘冬子的宏伟理想和宽阔胸怀。导演觉得这样处理效果更好,就让傅庚辰在摄制组主创会上阐述自己的意见,结果获得了一致支持,并当场确定由创作组组长王汝俊组织创作人员执笔赶写歌词。几天后,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创作完成了,后又改名《红星照我去战斗》。拿到歌词后,傅庚辰思考再三,没有盲从当时“高、响、硬、喊”的流行风,而是遵循音乐创作的规律,写出了一首以美取胜、以情感人的独唱歌曲。随着电影的上映,《红星照我去战斗》很快风靡全国,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会。

(二)

《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吸收了赣南采茶戏和兴国山歌的地方特色,曲调明朗、流畅。歌曲有两段歌词,音乐处理十分灵活。前面两段歌词的曲调基本相同,第二段歌词结尾处开始扩充为14小节,形成了一个扩充乐段。两个乐段结构A+B。

A段22小节,形成了6个乐句的乐段结构。作曲家在这里将歌词的内涵十分恰当地表达出来,比如第一、二句就是在前奏管弦乐加竖琴的音乐描绘中进入,自然地表现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的江南秀丽景色。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时,旋律在高音区运行,象征雄鹰翱翔在高高的天空。“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是第四句带有附点的高音,表明革命者具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心。“党的教导记心头”重复两遍,扩充了乐句,这是音乐表现的需要。

B段共14小节。这段是全曲的高潮之所在,如果说前面比较深沉的话,这段则显得高亢、激奋。这段是由两句歌词重复而成,它仍然是表明革命者的决心和信心:“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万里江山披锦绣”。

(三)

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距今30多年了,影片的故事情节已被人们所淡忘,但电影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却久久流传。在当年“文化大革命”的文艺荒漠中,它像一股清澈的甘泉,滋润了人们饥渴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代人的心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成为他们成长经历中一个重要的记忆符号。

《红星照我去战斗》的首唱是当年的青年歌手李双江,这首歌是他的成名作。李双江因为这首歌而名声大振。他每到一处演出,当报到下一个节目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时,全场就沸腾。李双江走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在台下喊“小小竹排,小小竹排”,不唱就过不了关。

如今的人们喜爱《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主要是欣赏它以美取胜、以情感人。

《十五的月亮》

——走进军人的情感世界

歌曲《十五的月亮》第一次真正走进了被人们忽视的军人内心情感世界,让人看到了铁骨铮铮的军人柔情的一面,了解了军嫂在背后的巨大付出,赞美了他们之间真挚纯朴的爱情和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精神。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感情真挚动人,深受欢迎,传唱至今。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石祥(1939~ ),河北清河人,中共党员。195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专业创作员、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专业作家,专业技术三级(军级),文学创作一级。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曾立二等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著有诗集《兵之歌》、《新的长征》、《骆驼草》,长篇报告文学《幕后珍闻》(合作),词论集《月下词话》,歌词集《战斗的歌》(合作)、《日月星》,配乐朗诵诗《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等。歌词《十五的月亮》获解放军第二届文艺大奖、第一届当代青年喜爱的歌一等奖。

曲作者:铁源,原名石铁源,大连人。1947年参加革命,1950年起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演奏员、指挥、创作员。曾创作舞剧艺术片《蝶恋花》、舞蹈音乐《鸭绿江之歌》、《战斗的非洲》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北疆连着我的家》、《我们的心并不遥远》等30余首(部)音乐作品获得全国、全军奖,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十五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

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

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

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

我在边疆站岗值班。

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

也有我的甘甜,

军功章呵,

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十五的月亮,

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

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孝敬父母任劳任怨,

我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

你肩负着全家的重任,

我在保卫国家安全。

啊,祖国昌盛,

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

万家团圆,

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

啊,也是你的心愿。

(一)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人们心目中所崇敬的,还是各种文艺作品中所颂扬的英雄形象,永远是铮铮铁骨的军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军人就是英雄,军人的生活应该是神圣的、英雄一样的生活。但是,无情未必真男儿,军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在父母面前、在妻子面前、在孩子面前,他们担当者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感情世界是什么样的,长期被人们忽视了。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十五的月亮》,首次走进了军人的情感世界。

1984年4月,总政《解放军歌曲》编辑部创作组来到河北省高碑店解放军某部体验生活。创作组的词曲作家和官兵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讨论部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歌曲。

座谈会上,官兵们热烈讨论。一位基层干部说:“现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作为军人的妻子,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种好责任田,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实在太辛苦了。能不能写一首赞美军嫂的歌呢?”原来,这个干部家是四川农村的,他的妻子本来是个高中生,为了支持自己的丈夫安心部队工作,她甘愿放弃了进城里工作、学习的机会,默默地在家乡种田,抚养孩子,照顾年迈的父母。还有一名战士说:“丈夫在边关,妻子过着‘织女’的生活。没有军嫂的理解和支持,丈夫当兵在外也不安心。”这些实实在在的语言,深深震撼了词曲作家们的心。

这天晚上,词作家石祥夜不能寐。这位有着30多年军龄的老战士,太熟悉部队的生活和军人的感情了。今天的讨论,又让他想起了不久前采访过的一位军嫂。这位军嫂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她在给丈夫的信中不但从不叫苦、埋怨,反而鼓励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多么可亲可敬的军嫂啊!她们是支持军人的坚强后盾,没有她们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为官兵们解除后顾之忧,又怎么会有全国人民安宁幸福的生活。

此时此刻,石祥坐在营房的小桌前,积蓄在心中多年的创作欲望终于爆发出来,他要写一首献给军人和妻子的歌。可是,写在纸上却写不下去。因为“人称”问题不好解决。称军嫂为“妻子”太老气,称“亲爱的”、“心上人”又太时髦。直到推开窗子一眼望见明月,想起了苏轼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在天,夫妻两地相望,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用“你”、“我”解决人称难题。于是,这首歌曲——《十五的月亮》词如泉涌,不到10分钟,歌词就写好了。

石祥的战友铁源看完歌词后,非常兴奋,说:“这首歌词我定购了!”铁源拿到歌词后反复推敲,他联想到了当时放映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影片中的“韩玉秀”。从韩玉秀的身上得到了灵感,而韩玉秀是山东沂蒙人,铁源从这一点出发,根据沂蒙小调,一口气谱完了《十五的月亮》的曲子初稿。之后,为了把歌曲结尾处渲染得更加出色,他又和作曲家徐锡宜一起进行了修改。

就这样,《十五的月亮》诞生了。

(二)

《十五的月亮》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歌词每段虽只有短短几句,但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展观了主人公丰满的内心世界,把爱情的美、心灵的美、意境的美统一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词是部队长期生活体验的结晶,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朗朗上口,具有民谣的特点。

《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曲,曲调吸取了北方民歌的一些素材,以叙事歌的手法,按字行腔的原则,以五声徵调骨架的调式,独具匠心、细致入微地塑造了鲜明、生活、准确的音乐形象。

引子是从歌腔第二段中移来的。引子之后是一个八小节的乐段。旋律以下行为主,比较平稳、柔和,表现了明月高照、夜色宁静的环境气氛。第六小节有两处妙笔,一是下行六度大跳,二是在强自上用了一个十六分休止符,很有特色地表现了战士和妻子互相思念的真挚感情。

第二乐段是个扩大了的乐段。这个乐段的曲调引进了新的素材。在调式上强调了羽调的色彩,旋律进行上则以重复、模进为主,采取了由低音区向高音区逐步扩展等手法,真切地表现了主人公面对明月,仿佛与远方的妻子娓娓而谈的情境。紧接着,通过一个半拍的衬词“啊”使旋律在高音区展开。曲调素材来源于第一乐段第一小节的第二拍,只不过是提高了八度,并在节奏上扩展一倍,用材极省,手法精炼,充分地表达了他们为祖国做出贡献时的激动心情。之后,旋律低回,再现了第一乐段的音乐素材,进一步加深了战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并使曲调首尾呼应,非常统一完整。最后结束时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小节甩腔,将结束句推向高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边防战士与妻子心心相印、互相勉励的感情。

(三)

由于真正深入地走进了军人的情感世界,《十五的月亮》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全军官兵的喜爱,成为一首经典的军旅歌曲,流传至今。

《十五的月亮》第一次让人看到了铁骨铮铮的军人柔情的一面。歌曲通过一位边防战士面对圆月,思念远方家乡的妻子这一特定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真挚纯朴的爱情,巧妙地把景和情、情和理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并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生动地表现了我们的部队与人民、边防与内地、个人幸福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真正把人们带入了军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十五的月亮》流行的时候,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的西南边疆,还和越南进行着边境战争。前线的解放军官兵非常喜欢这首歌曲,《十五的月亮》唱遍了前沿阵地。歌声传到了对面,越南人也喜欢这首歌,开始在阵地上唱《十五的月亮》。有人提出了质疑:这首歌敌人也喜欢,是不是有问题?但广大官兵不这么看,他们说,人类的美好感情是相同的,敌人也喜欢,正说明《十五的月亮》是一首优秀的歌曲。

《十五的月亮》虽然反映的是部队生活,但由于它曲调优美、动听,感情真挚动人,生活气息很浓,因而在全国广泛流传,成为人们记忆深处珍藏的情愫。

1985年,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当代青年喜爱的歌”的评选活动,歌曲《十五的月亮》荣获一等奖。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热门推荐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超级战兵

    超级战兵

    【最火爆热血爽文】末世神级强者重生都市,本想低调内敛地生活,奈何却被女人退婚、家族抛弃、众人瞧不起……“我本低调、逼我嚣张,既然如此,那就让苍天敬畏,让大地颤抖,让整个世界都因我而疯狂!”——叶天辰。【PS:(本书各大主流平台,点击均破亿,数千万读者追捧,简体书出版上市,销量火爆;繁体书出版上市,港澳台狂销五十万册。余有影视、游戏、动漫等版权,欢迎洽谈余下版权,都市异能、现代修真内容,非常适合改编!)】书群Q号:227085278新浪微博:作者一丝不苟
  • 冕王

    冕王

    一个世界杀手黑榜排名第二的职业杀手!一个传奇豪门遗失近20年的子孙!父母当年何以被杀?神秘凶手到底何人?身怀绝世武艺,却命犯霸王命劫!今朝懵懂少年郎,他日近妖无冕王!且看李枫如何九死一生破命劫,再布弥天大棋定乾坤!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一书在手,尽览人生哲理;触类旁通,领悟成功真谛。一滴水,可以折身太阳的光辉;一本书,可以滋养无数的心灵。本书共收录近1000则小故事,它们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有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财富金钱、潜能激励、爱情婚姻、交际处世、心灵境界等47辑32类。这些精辟的小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无穷的思想和智慧。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明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本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内容简介:给严父看的书却并不是严肃古板的哦!《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分12章,从培养孩子爱心、学习、诚信、节俭、自主、友谊、健康、责任、礼貌、快乐、挫折、特长等方面的品质进行分析,对一个成功父亲所需要注意的教育法则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一篇《背影》让所有的人深深感动于如山的父爱,80个法则让所有阅读《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的父亲跨入成功的行列。感受父爱,感悟人生。
  • 下堂妻要拒婚

    下堂妻要拒婚

    她,柳弯弯,大龄剩女一枚。一朝穿越,得知了自己竟然嫁做人妇。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在此的得知了,她是个弃妇。大怒一声"靠,老娘好不容易嫁出去,竟然是弃妇。"好吧木已成舟,弃妇就弃妇。常言道,正妻为尊,可是为什么,这里却全变了?小三挑衅,丈夫偏爱。婆婆刁难。还时不时的有外宾前来暧昧。温柔太子总是含情脉脉略带悲伤:“弯弯,日后,我若为帝,你必为后。”邪魅奸商总是风情无限:“弯弯,你说过,我的就是你的。那么,是不是说我也是你的?”神仙大伯更是云淡风轻说爱她。还有黑腹相公,总是纠结的看着她。柳弯弯无奈摇头:正室难当啊,斗小三,防相公,还要外带自己产业。当真是正室难为。片段:一家宴上,女子一身和她相仿的红衣亮相,带着胜利者姿态看着柳弯弯:”姐姐,相公说,这次家宴由妹妹主持,姐姐不需要来的。“柳弯弯闻言,婉约一笑:”妹妹,没记错的话,这家的正室,目前还是我。该走的,是你才对。“此言一出,满座哗然。片段二还算优雅的房间内,男子一身紫衣,看着柳弯弯,妖娆道:“弯弯,这次的生意,你输了。”柳弯弯依旧在笑着,那么的温柔,转瞬间,冷漠看着男子道:“输赢还很远我这辈子,从来没输过。”片段三皇宫中,男子一脸柔情:“弯弯,现在我是皇帝了,我可以娶你了。六宫只为你一人而设。”柳弯弯闻言,平静的很:“皇上,你想要开疆扩土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何必要让弯弯成为红颜祸水?天下,与我无关。”谁言弃妇不受宠?且看柳弯弯如何化险为夷柳暗花明,最终和心爱的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故事。作者的话:此文乃正剧,此文乃一对一。此文偏宅斗···最后,欢迎大家踊跃收藏。http://m.pgsk.com/2339491891/profile/这是鱼蛋的新浪微博,刚刚开通,有微博的亲们,调戏我吧。推荐自己的新文(腹黑儿子拐娘亲)部分简介当现代铁血教官穿越成古代生孩子的“男人”,会是如何的爆笑场景?当现代女,穿越古代世袭丞相世家,会是如何的憔悴?当她穿越当天,生下了一颗巨星大蛋,会是怎么样的无语问天?当蛋碎了,娃大了,不叫娘亲叫娘子,她又会是何等的崩溃?腹黑儿子拐带残暴娘亲,谁输谁赢?穿越不可怕,可怕的是穿越的莫名其妙。她好生生的一大活人,不过是在浴室睡一觉,醒来就遇到了自己生孩子,多么让人泪流满面的悲剧啊
  •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本书讲述了这样一群真实生动的人,他们无根无底,他们谁也靠不上,他们迎着风向前走,他们在那个本不属于他们的地方挤出一块自己的领地。成了,他们会开心,不成,也没什么,人生还有其他的东西,不是吗?抬头望去,那颗星依旧高挂在无边的夜空。你的孤独,远比你想象中精彩,也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 此文献给少女w

    此文献给少女w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