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19

第19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16)

注:增加值为亿元人民币;能源消耗单位为万吨标准煤;产业能源消耗为吨标准煤/万元GDP,数据出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出版社出版。

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系数可以看出,按照2007年的消耗标准,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消耗1.5667吨标准煤,而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却只消耗0.3633吨标准煤,实际上从大的方面调整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比例,其节能和节约其他资源的效果要比仅仅限于第二产业内部节能降耗,效果要显著得多。

下面我们以2008年GDP的生产结构为例,假定各产业的能源消耗系数不变,可以考察两种情况下的能源消耗规模,一是按照2008年实际形成的产业比例来计算能源消耗规模,二是按照一个假设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计算能源消耗规模。

表5-14    不同产业比例下2008年能源消耗规模的比较

生产增加值各产业比例消耗能源量假设合理比例合理产业结构合理能源消耗能源 消耗

300670-282771--253325-29446

一产3400011.3997510300678821-1154

二产14618348.622902440121203189888-39136

三产12048740.1437725015033554616+10844

注:GDP数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假定各产业能源消耗系数为2007年标准,假设合理的GDP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0:40:50。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即使2008年工业节能降耗比上年没有一点进展,如果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在过去的30年中得到正常发展,每万元GDP的能源消耗将从0.9404吨下降为0.8425吨,总体上将减少近3亿吨标准煤规模的能源消耗,为2008年产业能源消耗总量的10.4%。

(三)城市化滞后与生态和环境的恶化

人口分散发展和居住的方式和城市化的缓慢,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草原和农村,山青水秀,田园风光,风吹草地,鸟语花香,蓝天白云。但是,几十年来,我国山地水土流失,森林遭到砍伐,植被被破坏,草原沙化和退化,平原地区乡镇企业污染严重,过去秀丽的草原和农村许多已经风光不再。笔者曾经到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考察过,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要比中国大得多,工业也比中国发达得多,城市化水平比中国也要高得多。应该说,它们的生态环境比中国还恶化才对。但是,这些国家的泰晤士河、莱茵河等河水变清,山是绿的,天是蓝天,空气清新,环境秀美。从飞机上往下看,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生态环境相比,真是泾渭分明,差别太大。中国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口一多半居住在乡村,按照以往的想法,中国的生态环境要比英德等国家好才符合人们的想象,为什么中国的农牧区生态环境反而较差,并持续恶化呢?

1、人口分散居住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破坏

中国农牧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首先是土地和草原所承载的人口增长过快和过多造成的。不论是耕地上养活的农民,还是草原上直接养活的牲畜和间接养活的牧民,都大大超载。农牧业区,解放几十年来,一家农牧户生了几个子女,变成了几家农牧户,各子女又各生了几个子女,变成了二十几到三十几家农牧户,这些孙子辈的农牧民,现在又要结婚生子,计划生育工作如果不严,一户按照四个子女生育,解放初的一家农牧户,现在要变成五十到六十户人家。

中国农牧民家庭财产制度是几子平均继承制度,这样每一儿子都有一份财产可分。但是,耕地越来越少,耕地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于是林地、坡地、草地尽可能被开垦,土地尽可能被利用。虽然土地的份额越来越少,但每一农户都有一份,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由于农村生育子女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很低,人口生育又不能有效地得到控制。有限的耕地及草原供给与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于是在农业区,几十度的坡地被开垦了,有林的地方树被砍了作为耕地,耕地恨不得一年长几茬庄稼,土地得不到休耕,水土流失很严重;在牧业区,草原上的牲畜越来越多,草越来越少,草原不堪负重,逐年沙化和退化,这就叫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日益增长的农林牧业区人口对自然能源越来越多的需求,导致农林牧区树被大量砍伐,草被大量割挖,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烧饭、取暖、生产用火等等,都需要能源,一般使用自然能源柴草。曾有人问过我,可不可以在农村推广烧煤、用电,或者使用液化气,来替代柴草。实际上青海省政府曾经为了保护植被,曾经在其东部干旱地区进行过实践。政府将煤供应给农民,有的是白送,有的是适当补贴。但农民从山里去城里运煤,运费仍然是他们的一项高额支出。相比之下,还是不如烧草和柴成本低得多。为什么呢?从经济学上讲,在农村,用自然能源柴草,还是用工业化能源,主要取决于人们获取不同能源所费的成本和机会成本比较。在农村获取自然能源柴草,几乎不支付成本,其机会成本也很低;而使用工业化能源,则需要购买和运输,要支付费用。所以,越穷越砍割挖,越砍割挖越穷,加上人多而过垦和过牧,成了没有树草的穷山恶水。

有趣的是,当一户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县城时,不再让自己的子女去砍伐树木和割草挖根,一是要让子女上学,将来要上大学,子女去砍柴割草的机会成本太高;家长要工作,工业化能源支出占其工作收入的一个很小部分,放弃工作去获取自然能源的机会成本很高;二是如果有某一户违背城市的生活方式,去砍树割草,使用自然能源,在居民楼中烟熏火燎,可能会被邻居所不满和取笑。成本、机会成本和城市生活方式,抑制人们砍伐和割挖树草。结果,当一个地区人口大部分集中到城市后,附近草地和山上的植被却慢慢得到了恢复。这就是为什么英、德、法、日等国城市化后,生态环境却变得比以前人口大量居住在农村时还要好的经济机理。

2、乡村工业化形成不宜治理的环境污染

中国农村严重的环境污染,其重要的原因,不能不是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上的一体化。这里暂且不论分散工业化的不规模和外部不经济,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政策建议的实践,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形成了严重的后果。

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上的一体化的局面是:户户点火、村村冒烟;家家厂厂排污、污水横流;废物遍地、垃圾围村。那么,也许有人提出,在农村我们也可治理污染呀!这是一种幻想。从经济学上讲,治理污染要支付成本,而成本大小又受到规模和距离的影响。分散的污水、垃圾和烟尘,一是污染源规模太小,治理污染装置的固定成本相对太大;并且规模越小,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越高。很简单,在一家生产一吨化学物品的家庭工厂中,装一除尘装置,有一污水净化系统,再有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系统,其处理污染的成本将高于产值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二是如果想规模化处理,将一家一户、一村一寨污水、烟尘、垃圾都集中起来,输送污水、废气、烟尘和垃圾的管线投资、道路交通、运输装卸、维护修理等费用将极高。因此,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一体化,从经济上看,无法解决它的污染问题。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乡村工业化,最终肯定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这只不过是一少部分国外和国内社会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们寄托在中国身上的一种乌托邦而已。但是已经使中国受害不浅。

3、环境排放工业为重的产业结构

前面谈到,城市化的缓慢使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经济结构过于工业化,特别是过于重工业化,也是中国发展模式高排放的最重要原因。我们再来看,一、二、三产业结构与污染的排放和污染的关系。

表5-15   2007年各类污染的产业结构分布和污染系数

总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

国内生产总值24952928095121381100053-

二氧化碳-亿吨67.392.0948.259.226.78

吨/万元2.70.773.970.92-

二氧化硫-万吨2468.1-2140.00118.12206.70

克/万元989.0-1763.04118.05-

烟尘排放-万吨986.6-771.1079.74135.77

克/万元395.4-635.2779.69-

粉尘排放-万吨--698.70--

克/万元--575.62--

污水排放-亿吨556.8-246.6114.77195.43

吨/万元2.23-2.031.15-

固体垃圾-亿吨-28.617.60.531.24

公斤/万元--144.995.29-

注:国内生产总值为2007年数据,单位为亿元;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固体垃圾为2007年城市内的清运量;将城市生活污水按比例在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中进行了分割。

可以看出,每单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污水和固体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量,分别只是每单位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9.1%、6.69%、12.5%、46.54%和3.65%,而第三产业的粉尘排放几乎为零。如果按照表5-6中2008年目前和假设的合理的产业结构比较,如果2008年第三产业比率合适,全国污染规模将会大大减少。二、三产业的总排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净减少9.64亿吨,减少污染14%;二氧化硫排放将净减少318万吨,减少污染12%;烟尘排放将净减少135万吨,减少污染13.2%;粉尘排放将减少144万吨,减少污染17.1%;污水排放将净减少16亿吨,减少污染3.6%;固体垃圾净减少3.63亿吨,减少污染16.5%。因此,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其节能减排的效果非常显著;反过来说,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二产偏重,城市化滞后,第三产业发展的缓慢,导致同等发展水平上,中国国民经济生产的排放量相对较大,对环境的污染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

五、后果之三: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走了一条损害和忽视农业来推进工业化的道路,如通过压低农业产品价格和相对提高工业品价格和计划强制征收农业产品等办法积累工业化资金,许多国家忽视对农业提供水利、道路、农田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等,使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状况需要反思和调整。但是,即使重视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和收入,究竟怎样才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可能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纠正过去错误的基础上,在乡村内部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政府加大其投入,支持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另一种是,在纠正过去错误的基础上,除了对农业提供政府补贴,对农村提供应有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外,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外,主要还是想法转移农村中过剩的人口,转移农业中过剩的劳动力,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此来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我认为,可能后一种思路和道路是对,而前一种思路和道路是错误的。

(一)农业增加值和就业比率同步下降的规律性趋势

无论我们如何对农业加大投入,无论政府怎样支持农村和农民,但是,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上,GDP和劳动力在农业领域中比率的下降,这是一个被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的经济规律。我们来看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反映的这一趋势。

表5-16      世界农业领域增加值和就业比率下降的趋势

年份1960196019821980199519902003200220072007

水平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

低等49773772256924---

下中等37712356133611---

中等24621546113210---

上中等18491130 921 617--

发达61836 2 5 24--

中国40.0*81.030.268.719.960.112.244.811.340.8

注:前两栏数据出自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中国统计摘要》。中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为1963年数据。

可以看出,1960年到2003年间,从农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率看,低收入国家从1960年的49%下降到了2003年的24%,下中等收入国家从37%下降到了11%,中等收入国家从24%下降到了10%,上中等国家从18%下降到了6%,发达国家则从6%下降为2%;而从农业领域的就业比率看,1960年到1990年,低收入国家从77%下降到了69%,下中等收入国家从71%下降到了36%,中等收入国家从62下降到了32%,上中等收入国家从1960年的49%下降到了2002年的17%,而发达国家更是从1960年的18%下降到了2002年的4%。

从上面的数据变化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相对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来看,是一个弱势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领域的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率是下降的,如果不转移农业中的劳动力,通过发展农业来富民,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而随着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率的下降,农业领域中工作的劳动力比率也是持续下降的,只有这样,在农业领域中的劳动力和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才能相应地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否则,如果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比率下降很快,而农业中的劳动力转移很慢,农民的收入必然会相对下降,农民与非农民的收入差距毫无疑问会持续拉大。

而中国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比率,虽然从1960年的40%下降为2007年的11.3%,但是,劳动力就业比率则仅仅从81.0%下降为40.8%,同生产结构的转变看,劳动力的转移相对缓慢。这就是中国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拉大的最为基础的原因。

(二)小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与农民收入少

中国现有18亿亩耕地,7亿多农村人口,每个农业人口只有2.3亩耕地,31000万农业劳动力,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不到6亩,2.4亿农户均耕地也只有7亩多。黄河和长江中下流域的一些地区,许多农村每人耕地不到1亩。按照江阴对2008年种粮成本和收益的调研,稻谷生产总成本为865元/亩,其中现金成本555元(种子23元、水费50元、农药化肥212元、机械作业费270元)、人工成本(家庭用工折价)180元、土地成本(自营地折租)130元。稻谷总收益为1078元/亩(亩产550公斤、1.96元/公斤)。净利润为213元/亩,现金收益为523元/亩。小麦生产总成本为525元/亩,其中现金成本300元、人工成本110元、土地成本115元。小麦总收益为532元/亩(亩产370公斤、1.44元/公斤)。净利润为7元/亩, 现金收益为232元/亩。

我们假定,2008年全国18亿亩耕地全部种粮食,种米和种小麦各一半,每亩地平均利润110元,种粮食总利润为1980亿元;种粮人工成本收入平均每亩145元,总的农业劳动收入为2610亿元;地租性收入122.5元,总收入为2205亿元;总计为6795亿元,假如全国平均农业生产力水平为江阴的60%,种植1.5季,则总的农业收入为6115亿元,假定收入全部归农民所有,每个农民人口在农业上的年收入平均也只有873元,劳均只有1973元,户均只有2548元。种粮的收入,较乐观估计,也只有2008年农民全部纯收入4761元的18.34%。

种粮,乃至依靠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比例,还将会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1、土地要素是有限的,数量不会增加,而且会随着城市、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建设而日益减少;2、土地的边际收益率是下降的,这是一个经济规律,也就是说,在现有并且日益减少的土地上再增加产量,新增加产量部分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其收益相对会越来越低;3、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社会保险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成本也会不断地上升,让成本不断提高的劳动力去从事低收益的领域,劳动力的收益相对其他产业将日益下降;4、从1978年以来,农业产品的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相互变动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速度要比农业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快,农业增产的收益部分,往往被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所抵消掉;5、农业只有规模经济,才能相对降低各种有关成本,如果城市化推进速度过慢,农业劳动力不能持续转移,还是小规模生产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过慢,农业收益增长的速度相对非农业收益的增长而过慢,结果只能是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同类推荐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热门推荐
  • 谈判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谈判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你如何谈判成功:谈判人员的交流技巧、通用的谈判技巧、谈判桌上的基本策略、标准谈判手段、反击对方的手段、遇到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欧罗巴英雄记

    欧罗巴英雄记

    马伯庸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风格,写一段西方热耳熟能详的英雄传奇。东西方文化的无缝结合,中世纪欧洲的武侠狂想,熟悉的文体,绝未见过的世界。英格兰门派,法兰西武学,古希腊内功心法,穴道被十二宫与星命点替换,真气被“四液平衡”替换。欧罗巴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同样精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修仙启示录

    修仙启示录

    坎坷逆天路,平凡修仙人。身具仙脉,但资质普通的修士陆忠天,山中梦境后得到修仙入门功法,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修真道路。如何以羸弱之身,在这个英杰辈出,血腥无情的世界挣扎沉浮,傲视众生?长生之路,只为抢夺冥冥中一丝造化天机!
  • 野蛮生长的秘密

    野蛮生长的秘密

    中国私营企业顺利成长的实践指导读本,中国民营资本自立自强的危机自救方略。本书汇集优秀企业家的成功经验,以商战实例为素材,融哲理和操作方法于一体。它传递的不仅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方法,更是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智慧,勇于开拓的勇气,以及自主自立的民族情感。
  • 韩娱之巅

    韩娱之巅

    他,是百年不遇的音乐天才,对于音乐有着让所有人都惊叹的天赋,是S.M公司李秀满第一个满意的弟子。他,和HOT同时出道,以一人之力,在水晶男孩以及HOT这群当红偶像组合的夹击下,逆流而上,与他们平分娱乐圈。他,年仅13岁,可是在一出道,就轰动了当时整个娱乐圈,顶级的唱功,优秀的作词作曲能力,加上不俗的舞蹈,让所有艺人都感觉到了威胁。这颗璀璨的新星,如果没有意外,会成为最顶级的存在,这是他的粉丝们以及李秀满的感觉,可惜,事与愿违,年仅13岁的他,虽然在音乐上有着过人的天赋,但是却仍然是不懂的人情世故,盛气凌人的性格,孤傲的气质,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整个娱乐圈中人得罪了大半,再加上其他娱乐公司不满S.M公司垄断了娱乐圈,于是,这颗璀璨的新星,终于暗淡了下来。 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啊。
  • 儿子,你爹是哪个

    儿子,你爹是哪个

    当被丈夫被叛、死在好友枪下的白语清再睁开眼时,她成了楚国三王府休弃的下堂王妃,身边还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原因是婚前失身,儿子来路不明。成了亲娘早逝,姐姐不疼,哥哥不爱,爹爹遗忘,带给白府无尽耻辱的大小姐白墨衣。看着儿子身上斑斑伤痕,怒道:“谁欺负了你,给老娘打回来!”带着儿子惩姐姐,打了哥哥,将白丞相和白夫人踩下脚下,毁了前夫两个娇花美妾的艳容,搅了无数个男人平静的心,践踏了他们高傲的自尊。男人们发誓一定要把她握到手里,拿捏得死死的,不然,男子颜面何存?推荐墨的完结文:<冷女弃夫>片断一:“小子,你用毒!我可是你爹!”某个上门寻来的男人倒在地上,瞪大眼睛道。“想当我爹的多了去了,都在门口的树上挂着呢!还有,娘说了,无毒不丈夫!”某小鬼指了指院里数个赤条条的男人道。“儿子,那句话并不是这么理解的!”某男人道,对开始脱他衣服的小鬼讨好地笑着。......“儿子,你的银针能不能不要射在同一个位置呀!”被吊在树上的男人摆动着腰,无可奈何地道。“娘说了,那是男人的劣根,我是帮你们医治劣性!”某小鬼拿起银针,又射向其中一名男人的胯部。“儿子,不能射呀,再射你就你没弟弟妹妹了!”另一名男人哭丧着脸叫道,堪堪躲过重要部位的一针。“白墨衣,你出来,你教坏我儿子!”一男大吼!“靠,谁是这小鬼的爹?老娘还想退货呢!”白墨衣气呼呼地从屋内窜出来!.......简介无能......墨建了个群,有兴趣的加进来吧,群号:52963917敲门砖,书中任一名字!本文美男多多,一对一女主黑心,儿子调皮,文风轻松,喜欢文的请收藏了!!!!★☆★☆★☆★☆★☆★☆女主由亲亲86113375领走回家!美男玉无痕由亲亲胭脂釦拐带回家!最最可爱的男男子逸童鞋由亲亲15690896156扭带回家!腹黑顽皮的小无伤由亲亲娑梦苡痕带回家!神仙美男落羽尘由亲亲snowz领养回家!邪魅萌爱无敌的离太子由亲亲上官依诺领养回家!★☆★☆★☆★☆★☆★☆★☆★☆★☆★☆★☆★☆★☆★☆推荐墨的文<冷女弃夫>冷晴儿只是不小心地看“天下第一公子”美男出浴图。再不小心地被“天下第一杀手”追杀时,撞了妖媚“桃花公子”的好事,躲进了“战神”王爷的床上。。。可这一切都只是她不小心而已,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这些人天天在后面追着说要她负责?
  • 下堂王妃的翻身手册

    下堂王妃的翻身手册

    “想跑?”。进错狼窝找错人,她本想拍拍屁股潇洒走人,却被生死威胁,“本王给你一个选择死法的机会,凌迟,火焚,活埋,你挑一个。”,去你的混蛋选择!千辛万苦逃出狼窝,肚子却一天天大起来。半年后,妖孽从天而降,“凤临雪,你胆子不小,竟敢偷偷怀着本王的孩子。”她挺着即将临盆的大肚子,眼神妩媚,笑意冷然,“王爷若是不喜欢,打掉便是。”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水若无清流,纯洁将化为无忧,心若不奔腾,精气将如烟云”;”遥远的过往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斑驳的老城墙,只要不倒,便是世间美景”……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美言,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一部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