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19

第19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16)

注:增加值为亿元人民币;能源消耗单位为万吨标准煤;产业能源消耗为吨标准煤/万元GDP,数据出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出版社出版。

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系数可以看出,按照2007年的消耗标准,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消耗1.5667吨标准煤,而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却只消耗0.3633吨标准煤,实际上从大的方面调整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比例,其节能和节约其他资源的效果要比仅仅限于第二产业内部节能降耗,效果要显著得多。

下面我们以2008年GDP的生产结构为例,假定各产业的能源消耗系数不变,可以考察两种情况下的能源消耗规模,一是按照2008年实际形成的产业比例来计算能源消耗规模,二是按照一个假设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计算能源消耗规模。

表5-14    不同产业比例下2008年能源消耗规模的比较

生产增加值各产业比例消耗能源量假设合理比例合理产业结构合理能源消耗能源 消耗

300670-282771--253325-29446

一产3400011.3997510300678821-1154

二产14618348.622902440121203189888-39136

三产12048740.1437725015033554616+10844

注:GDP数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假定各产业能源消耗系数为2007年标准,假设合理的GDP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0:40:50。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即使2008年工业节能降耗比上年没有一点进展,如果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在过去的30年中得到正常发展,每万元GDP的能源消耗将从0.9404吨下降为0.8425吨,总体上将减少近3亿吨标准煤规模的能源消耗,为2008年产业能源消耗总量的10.4%。

(三)城市化滞后与生态和环境的恶化

人口分散发展和居住的方式和城市化的缓慢,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草原和农村,山青水秀,田园风光,风吹草地,鸟语花香,蓝天白云。但是,几十年来,我国山地水土流失,森林遭到砍伐,植被被破坏,草原沙化和退化,平原地区乡镇企业污染严重,过去秀丽的草原和农村许多已经风光不再。笔者曾经到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考察过,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要比中国大得多,工业也比中国发达得多,城市化水平比中国也要高得多。应该说,它们的生态环境比中国还恶化才对。但是,这些国家的泰晤士河、莱茵河等河水变清,山是绿的,天是蓝天,空气清新,环境秀美。从飞机上往下看,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生态环境相比,真是泾渭分明,差别太大。中国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口一多半居住在乡村,按照以往的想法,中国的生态环境要比英德等国家好才符合人们的想象,为什么中国的农牧区生态环境反而较差,并持续恶化呢?

1、人口分散居住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破坏

中国农牧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首先是土地和草原所承载的人口增长过快和过多造成的。不论是耕地上养活的农民,还是草原上直接养活的牲畜和间接养活的牧民,都大大超载。农牧业区,解放几十年来,一家农牧户生了几个子女,变成了几家农牧户,各子女又各生了几个子女,变成了二十几到三十几家农牧户,这些孙子辈的农牧民,现在又要结婚生子,计划生育工作如果不严,一户按照四个子女生育,解放初的一家农牧户,现在要变成五十到六十户人家。

中国农牧民家庭财产制度是几子平均继承制度,这样每一儿子都有一份财产可分。但是,耕地越来越少,耕地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于是林地、坡地、草地尽可能被开垦,土地尽可能被利用。虽然土地的份额越来越少,但每一农户都有一份,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由于农村生育子女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很低,人口生育又不能有效地得到控制。有限的耕地及草原供给与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于是在农业区,几十度的坡地被开垦了,有林的地方树被砍了作为耕地,耕地恨不得一年长几茬庄稼,土地得不到休耕,水土流失很严重;在牧业区,草原上的牲畜越来越多,草越来越少,草原不堪负重,逐年沙化和退化,这就叫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日益增长的农林牧业区人口对自然能源越来越多的需求,导致农林牧区树被大量砍伐,草被大量割挖,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烧饭、取暖、生产用火等等,都需要能源,一般使用自然能源柴草。曾有人问过我,可不可以在农村推广烧煤、用电,或者使用液化气,来替代柴草。实际上青海省政府曾经为了保护植被,曾经在其东部干旱地区进行过实践。政府将煤供应给农民,有的是白送,有的是适当补贴。但农民从山里去城里运煤,运费仍然是他们的一项高额支出。相比之下,还是不如烧草和柴成本低得多。为什么呢?从经济学上讲,在农村,用自然能源柴草,还是用工业化能源,主要取决于人们获取不同能源所费的成本和机会成本比较。在农村获取自然能源柴草,几乎不支付成本,其机会成本也很低;而使用工业化能源,则需要购买和运输,要支付费用。所以,越穷越砍割挖,越砍割挖越穷,加上人多而过垦和过牧,成了没有树草的穷山恶水。

有趣的是,当一户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县城时,不再让自己的子女去砍伐树木和割草挖根,一是要让子女上学,将来要上大学,子女去砍柴割草的机会成本太高;家长要工作,工业化能源支出占其工作收入的一个很小部分,放弃工作去获取自然能源的机会成本很高;二是如果有某一户违背城市的生活方式,去砍树割草,使用自然能源,在居民楼中烟熏火燎,可能会被邻居所不满和取笑。成本、机会成本和城市生活方式,抑制人们砍伐和割挖树草。结果,当一个地区人口大部分集中到城市后,附近草地和山上的植被却慢慢得到了恢复。这就是为什么英、德、法、日等国城市化后,生态环境却变得比以前人口大量居住在农村时还要好的经济机理。

2、乡村工业化形成不宜治理的环境污染

中国农村严重的环境污染,其重要的原因,不能不是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上的一体化。这里暂且不论分散工业化的不规模和外部不经济,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政策建议的实践,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形成了严重的后果。

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上的一体化的局面是:户户点火、村村冒烟;家家厂厂排污、污水横流;废物遍地、垃圾围村。那么,也许有人提出,在农村我们也可治理污染呀!这是一种幻想。从经济学上讲,治理污染要支付成本,而成本大小又受到规模和距离的影响。分散的污水、垃圾和烟尘,一是污染源规模太小,治理污染装置的固定成本相对太大;并且规模越小,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越高。很简单,在一家生产一吨化学物品的家庭工厂中,装一除尘装置,有一污水净化系统,再有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系统,其处理污染的成本将高于产值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二是如果想规模化处理,将一家一户、一村一寨污水、烟尘、垃圾都集中起来,输送污水、废气、烟尘和垃圾的管线投资、道路交通、运输装卸、维护修理等费用将极高。因此,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一体化,从经济上看,无法解决它的污染问题。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乡村工业化,最终肯定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这只不过是一少部分国外和国内社会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们寄托在中国身上的一种乌托邦而已。但是已经使中国受害不浅。

3、环境排放工业为重的产业结构

前面谈到,城市化的缓慢使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经济结构过于工业化,特别是过于重工业化,也是中国发展模式高排放的最重要原因。我们再来看,一、二、三产业结构与污染的排放和污染的关系。

表5-15   2007年各类污染的产业结构分布和污染系数

总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

国内生产总值24952928095121381100053-

二氧化碳-亿吨67.392.0948.259.226.78

吨/万元2.70.773.970.92-

二氧化硫-万吨2468.1-2140.00118.12206.70

克/万元989.0-1763.04118.05-

烟尘排放-万吨986.6-771.1079.74135.77

克/万元395.4-635.2779.69-

粉尘排放-万吨--698.70--

克/万元--575.62--

污水排放-亿吨556.8-246.6114.77195.43

吨/万元2.23-2.031.15-

固体垃圾-亿吨-28.617.60.531.24

公斤/万元--144.995.29-

注:国内生产总值为2007年数据,单位为亿元;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固体垃圾为2007年城市内的清运量;将城市生活污水按比例在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中进行了分割。

可以看出,每单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污水和固体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量,分别只是每单位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9.1%、6.69%、12.5%、46.54%和3.65%,而第三产业的粉尘排放几乎为零。如果按照表5-6中2008年目前和假设的合理的产业结构比较,如果2008年第三产业比率合适,全国污染规模将会大大减少。二、三产业的总排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净减少9.64亿吨,减少污染14%;二氧化硫排放将净减少318万吨,减少污染12%;烟尘排放将净减少135万吨,减少污染13.2%;粉尘排放将减少144万吨,减少污染17.1%;污水排放将净减少16亿吨,减少污染3.6%;固体垃圾净减少3.63亿吨,减少污染16.5%。因此,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其节能减排的效果非常显著;反过来说,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二产偏重,城市化滞后,第三产业发展的缓慢,导致同等发展水平上,中国国民经济生产的排放量相对较大,对环境的污染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

五、后果之三: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走了一条损害和忽视农业来推进工业化的道路,如通过压低农业产品价格和相对提高工业品价格和计划强制征收农业产品等办法积累工业化资金,许多国家忽视对农业提供水利、道路、农田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等,使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状况需要反思和调整。但是,即使重视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和收入,究竟怎样才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可能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纠正过去错误的基础上,在乡村内部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政府加大其投入,支持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另一种是,在纠正过去错误的基础上,除了对农业提供政府补贴,对农村提供应有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外,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外,主要还是想法转移农村中过剩的人口,转移农业中过剩的劳动力,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此来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我认为,可能后一种思路和道路是对,而前一种思路和道路是错误的。

(一)农业增加值和就业比率同步下降的规律性趋势

无论我们如何对农业加大投入,无论政府怎样支持农村和农民,但是,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上,GDP和劳动力在农业领域中比率的下降,这是一个被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的经济规律。我们来看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反映的这一趋势。

表5-16      世界农业领域增加值和就业比率下降的趋势

年份1960196019821980199519902003200220072007

水平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

低等49773772256924---

下中等37712356133611---

中等24621546113210---

上中等18491130 921 617--

发达61836 2 5 24--

中国40.0*81.030.268.719.960.112.244.811.340.8

注:前两栏数据出自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中国统计摘要》。中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为1963年数据。

可以看出,1960年到2003年间,从农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率看,低收入国家从1960年的49%下降到了2003年的24%,下中等收入国家从37%下降到了11%,中等收入国家从24%下降到了10%,上中等国家从18%下降到了6%,发达国家则从6%下降为2%;而从农业领域的就业比率看,1960年到1990年,低收入国家从77%下降到了69%,下中等收入国家从71%下降到了36%,中等收入国家从62下降到了32%,上中等收入国家从1960年的49%下降到了2002年的17%,而发达国家更是从1960年的18%下降到了2002年的4%。

从上面的数据变化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相对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来看,是一个弱势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领域的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率是下降的,如果不转移农业中的劳动力,通过发展农业来富民,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而随着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率的下降,农业领域中工作的劳动力比率也是持续下降的,只有这样,在农业领域中的劳动力和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才能相应地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否则,如果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比率下降很快,而农业中的劳动力转移很慢,农民的收入必然会相对下降,农民与非农民的收入差距毫无疑问会持续拉大。

而中国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比率,虽然从1960年的40%下降为2007年的11.3%,但是,劳动力就业比率则仅仅从81.0%下降为40.8%,同生产结构的转变看,劳动力的转移相对缓慢。这就是中国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拉大的最为基础的原因。

(二)小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与农民收入少

中国现有18亿亩耕地,7亿多农村人口,每个农业人口只有2.3亩耕地,31000万农业劳动力,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不到6亩,2.4亿农户均耕地也只有7亩多。黄河和长江中下流域的一些地区,许多农村每人耕地不到1亩。按照江阴对2008年种粮成本和收益的调研,稻谷生产总成本为865元/亩,其中现金成本555元(种子23元、水费50元、农药化肥212元、机械作业费270元)、人工成本(家庭用工折价)180元、土地成本(自营地折租)130元。稻谷总收益为1078元/亩(亩产550公斤、1.96元/公斤)。净利润为213元/亩,现金收益为523元/亩。小麦生产总成本为525元/亩,其中现金成本300元、人工成本110元、土地成本115元。小麦总收益为532元/亩(亩产370公斤、1.44元/公斤)。净利润为7元/亩, 现金收益为232元/亩。

我们假定,2008年全国18亿亩耕地全部种粮食,种米和种小麦各一半,每亩地平均利润110元,种粮食总利润为1980亿元;种粮人工成本收入平均每亩145元,总的农业劳动收入为2610亿元;地租性收入122.5元,总收入为2205亿元;总计为6795亿元,假如全国平均农业生产力水平为江阴的60%,种植1.5季,则总的农业收入为6115亿元,假定收入全部归农民所有,每个农民人口在农业上的年收入平均也只有873元,劳均只有1973元,户均只有2548元。种粮的收入,较乐观估计,也只有2008年农民全部纯收入4761元的18.34%。

种粮,乃至依靠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比例,还将会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1、土地要素是有限的,数量不会增加,而且会随着城市、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建设而日益减少;2、土地的边际收益率是下降的,这是一个经济规律,也就是说,在现有并且日益减少的土地上再增加产量,新增加产量部分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其收益相对会越来越低;3、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社会保险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成本也会不断地上升,让成本不断提高的劳动力去从事低收益的领域,劳动力的收益相对其他产业将日益下降;4、从1978年以来,农业产品的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相互变动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速度要比农业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快,农业增产的收益部分,往往被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所抵消掉;5、农业只有规模经济,才能相对降低各种有关成本,如果城市化推进速度过慢,农业劳动力不能持续转移,还是小规模生产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过慢,农业收益增长的速度相对非农业收益的增长而过慢,结果只能是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同类推荐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热门推荐
  • 阿娇翁主

    阿娇翁主

    陈阿娇不愿陷入这争斗中,陈家因窦太主而成为诸侯,因陈阿娇而成为外戚,故刘彻终会除之。为了保的陈家注定仅剩的血脉,为了能够离开那座皇城,她宁愿一步一步的退,一步步出卖着自己的仅有。她与刘彻妥协着。曾经深爱刘彻,却因为刘彻的不爱而放弃在感情上对他的追逐,一次次的伤害,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虚与委蛇。
  • 王爷,放过我吧

    王爷,放过我吧

    跟王爷相敬如宾能不过一辈安稳生活,只可惜这个王爷真是。。。。。潇墨离穿越之后就变成了王妃,真是太神奇了。和古人相爱的话,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潇墨离说,我是不会出现在历史之中的,王爷却说,有我就会有你。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相爱了呢?好吧,既然这样,我就老实当个王妃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总裁,引你入局

    总裁,引你入局

    她做的最叛逆的事,刚满18岁,嫁给了比她大十二岁的他,强占了让所有人都骄傲的帝国总裁。父亲指责她,哥哥弟弟都恨她,继母气得差点露出真面目,她以为终于给了那些人最致命的一击,以为终于引他入了局!却没想到,她被他残忍地拖入了另外一个局!再归来,她要让所有人好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城绝恋:福晋难当

    清城绝恋:福晋难当

    初遇,我们素不相识,却结下不解之缘。再见,我已是你的十四福晋,却没能成为你心中所爱。后来,我两次变换身份,完颜安沁的名字渐渐消失在人们的心中,重新归来,已是物是人非,待到最后,我能选择谁?胤祯,我爱你,你都知道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诡禁术合集

    诡禁术合集

    一个小镇上,一间荒废已久的商店!店主莫名的离去,留下一本古书!上面留下“我会回来找你们的!”李岩无意间进入了这个商店,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古书和商店背后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敬请收看《诡禁术合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山狼海贼

    山狼海贼

    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辽东半岛—座临海小城镇里,主人公是四个二十多岁的“海碰子”。无论是性情暴躁、不乏狡黠且又敢作敢为的刀鱼头,还是矫健英俊、感情丰沛、外刚内柔的马里,以及不时卖弄小聪明、行止有些委琐却也情有独钟的三条腿和相貌丑陋、憨实平和却做出惊天举动的大龇牙,面对无垠的大海,尽显其率真本性,没有虚伪矫饰,没有倾轧攻汗。只有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性与爱的憧憬,以及亲如手足、肝胆相照的友情。
  • 呆子王妃

    呆子王妃

    ◆白芯蕊:白府嫡长女,皇上亲封的芯蕊郡主。却是个天生呆滞,无才无德,被人随意践踏的花痴小姐。因太过迷恋俊美的未婚夫,花痴郡主央求父亲倒贴昂贵嫁妆下嫁于他。因此成为整个上流社会的笑柄,世人皆嘲笑她不要脸。不料大婚之日,未婚夫搂着她的亲庶妹。扣下她所有陪嫁,扔给她一纸休书。且对她一阵奚落,扬言打算迎娶庶妹为王妃。承受不住致命打击的她当场邸悬梁自溢。推荐果冻的其他文:【萌妃不下堂】【第一庶女】◆OhMyGod!冰冷腹黑的她被手下出卖害死,还穿越到一个人人鄙夷的花痴郡主身上?能不能不要这么搞笑?可惜,此她非彼她!睁开眼来,女子脱胎换骨、眼带讥诮。身上懦弱早已不见,眼底的光芒令人心惊!◆一场琼华宴,曾经被人瞧不起的呆郡主咸鱼翻身,将那些曾经看不起她的人狠狠踩在脚下。她再也不是以前的懦弱傻子,而是化茧成蝶的风云郡主。◆◆◆◆◆【精彩片断】“男人休妻,天经地义,本王的王妃只能是芯柔这样艳冠群芳、才华出众的女子,凭你这等无才无德的呆子,也配得上本王?如果你愿意做小,本王可以考虑收回休书。”男子一脸自信,眼里是浓浓的鄙夷和不屑,一副白芯蕊舍不得他这良人的模样。话音刚落,女子乌黑的清瞳里闪过一丝讥笑,讥讽道:“配不上,我绝对配不上你,你靖王我高攀不起。不过,我来不是求你收回休书,而是要与你和离,并取回我白家所有陪嫁!”才说完,面前一脸俊美的男子顿时一脸惨白。“和离”与“休妻”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被休的女子便是下堂妻,从此抬不起头,和离却能正大光明的重择夫家,或许还有好日子过。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感谢石头亲亲为我做的封面。感谢亲们的支持,推荐果冻的其他文:【萌妃不下堂】【第一庶女】【呆子王妃】【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
  • 爱杀了我们

    爱杀了我们

    眼前的男子面色和他身上的床单一样苍白,林染染随手拿起身边一颗苹果,缓慢地削起皮来。果皮一圈一圈垂下,就像这漫长等待的时光中,一点点下坠的心。“你打算什么时候醒来?”一个削好皮的苹果被摆放在男子的床头,林染染用小到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一个人的喃喃自语,在这种幽静的环境下显得格外悲凉。“那你又准备等什么时候?”另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走进病房,还居然听清了林染染如梦呓的话,叹息着开口。林染染没有回头,而是依然看着病床上紧闭双眼的男子。她在等他,而他在等她。他们三个,都曾为爱死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