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19

第19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16)

注:增加值为亿元人民币;能源消耗单位为万吨标准煤;产业能源消耗为吨标准煤/万元GDP,数据出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出版社出版。

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系数可以看出,按照2007年的消耗标准,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消耗1.5667吨标准煤,而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却只消耗0.3633吨标准煤,实际上从大的方面调整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比例,其节能和节约其他资源的效果要比仅仅限于第二产业内部节能降耗,效果要显著得多。

下面我们以2008年GDP的生产结构为例,假定各产业的能源消耗系数不变,可以考察两种情况下的能源消耗规模,一是按照2008年实际形成的产业比例来计算能源消耗规模,二是按照一个假设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计算能源消耗规模。

表5-14    不同产业比例下2008年能源消耗规模的比较

生产增加值各产业比例消耗能源量假设合理比例合理产业结构合理能源消耗能源 消耗

300670-282771--253325-29446

一产3400011.3997510300678821-1154

二产14618348.622902440121203189888-39136

三产12048740.1437725015033554616+10844

注:GDP数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假定各产业能源消耗系数为2007年标准,假设合理的GDP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0:40:50。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即使2008年工业节能降耗比上年没有一点进展,如果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在过去的30年中得到正常发展,每万元GDP的能源消耗将从0.9404吨下降为0.8425吨,总体上将减少近3亿吨标准煤规模的能源消耗,为2008年产业能源消耗总量的10.4%。

(三)城市化滞后与生态和环境的恶化

人口分散发展和居住的方式和城市化的缓慢,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草原和农村,山青水秀,田园风光,风吹草地,鸟语花香,蓝天白云。但是,几十年来,我国山地水土流失,森林遭到砍伐,植被被破坏,草原沙化和退化,平原地区乡镇企业污染严重,过去秀丽的草原和农村许多已经风光不再。笔者曾经到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考察过,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要比中国大得多,工业也比中国发达得多,城市化水平比中国也要高得多。应该说,它们的生态环境比中国还恶化才对。但是,这些国家的泰晤士河、莱茵河等河水变清,山是绿的,天是蓝天,空气清新,环境秀美。从飞机上往下看,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生态环境相比,真是泾渭分明,差别太大。中国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口一多半居住在乡村,按照以往的想法,中国的生态环境要比英德等国家好才符合人们的想象,为什么中国的农牧区生态环境反而较差,并持续恶化呢?

1、人口分散居住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破坏

中国农牧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首先是土地和草原所承载的人口增长过快和过多造成的。不论是耕地上养活的农民,还是草原上直接养活的牲畜和间接养活的牧民,都大大超载。农牧业区,解放几十年来,一家农牧户生了几个子女,变成了几家农牧户,各子女又各生了几个子女,变成了二十几到三十几家农牧户,这些孙子辈的农牧民,现在又要结婚生子,计划生育工作如果不严,一户按照四个子女生育,解放初的一家农牧户,现在要变成五十到六十户人家。

中国农牧民家庭财产制度是几子平均继承制度,这样每一儿子都有一份财产可分。但是,耕地越来越少,耕地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于是林地、坡地、草地尽可能被开垦,土地尽可能被利用。虽然土地的份额越来越少,但每一农户都有一份,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由于农村生育子女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很低,人口生育又不能有效地得到控制。有限的耕地及草原供给与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于是在农业区,几十度的坡地被开垦了,有林的地方树被砍了作为耕地,耕地恨不得一年长几茬庄稼,土地得不到休耕,水土流失很严重;在牧业区,草原上的牲畜越来越多,草越来越少,草原不堪负重,逐年沙化和退化,这就叫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日益增长的农林牧业区人口对自然能源越来越多的需求,导致农林牧区树被大量砍伐,草被大量割挖,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烧饭、取暖、生产用火等等,都需要能源,一般使用自然能源柴草。曾有人问过我,可不可以在农村推广烧煤、用电,或者使用液化气,来替代柴草。实际上青海省政府曾经为了保护植被,曾经在其东部干旱地区进行过实践。政府将煤供应给农民,有的是白送,有的是适当补贴。但农民从山里去城里运煤,运费仍然是他们的一项高额支出。相比之下,还是不如烧草和柴成本低得多。为什么呢?从经济学上讲,在农村,用自然能源柴草,还是用工业化能源,主要取决于人们获取不同能源所费的成本和机会成本比较。在农村获取自然能源柴草,几乎不支付成本,其机会成本也很低;而使用工业化能源,则需要购买和运输,要支付费用。所以,越穷越砍割挖,越砍割挖越穷,加上人多而过垦和过牧,成了没有树草的穷山恶水。

有趣的是,当一户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县城时,不再让自己的子女去砍伐树木和割草挖根,一是要让子女上学,将来要上大学,子女去砍柴割草的机会成本太高;家长要工作,工业化能源支出占其工作收入的一个很小部分,放弃工作去获取自然能源的机会成本很高;二是如果有某一户违背城市的生活方式,去砍树割草,使用自然能源,在居民楼中烟熏火燎,可能会被邻居所不满和取笑。成本、机会成本和城市生活方式,抑制人们砍伐和割挖树草。结果,当一个地区人口大部分集中到城市后,附近草地和山上的植被却慢慢得到了恢复。这就是为什么英、德、法、日等国城市化后,生态环境却变得比以前人口大量居住在农村时还要好的经济机理。

2、乡村工业化形成不宜治理的环境污染

中国农村严重的环境污染,其重要的原因,不能不是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上的一体化。这里暂且不论分散工业化的不规模和外部不经济,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政策建议的实践,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形成了严重的后果。

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上的一体化的局面是:户户点火、村村冒烟;家家厂厂排污、污水横流;废物遍地、垃圾围村。那么,也许有人提出,在农村我们也可治理污染呀!这是一种幻想。从经济学上讲,治理污染要支付成本,而成本大小又受到规模和距离的影响。分散的污水、垃圾和烟尘,一是污染源规模太小,治理污染装置的固定成本相对太大;并且规模越小,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越高。很简单,在一家生产一吨化学物品的家庭工厂中,装一除尘装置,有一污水净化系统,再有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系统,其处理污染的成本将高于产值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二是如果想规模化处理,将一家一户、一村一寨污水、烟尘、垃圾都集中起来,输送污水、废气、烟尘和垃圾的管线投资、道路交通、运输装卸、维护修理等费用将极高。因此,乡村工业化和城乡空间一体化,从经济上看,无法解决它的污染问题。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乡村工业化,最终肯定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这只不过是一少部分国外和国内社会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们寄托在中国身上的一种乌托邦而已。但是已经使中国受害不浅。

3、环境排放工业为重的产业结构

前面谈到,城市化的缓慢使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经济结构过于工业化,特别是过于重工业化,也是中国发展模式高排放的最重要原因。我们再来看,一、二、三产业结构与污染的排放和污染的关系。

表5-15   2007年各类污染的产业结构分布和污染系数

总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

国内生产总值24952928095121381100053-

二氧化碳-亿吨67.392.0948.259.226.78

吨/万元2.70.773.970.92-

二氧化硫-万吨2468.1-2140.00118.12206.70

克/万元989.0-1763.04118.05-

烟尘排放-万吨986.6-771.1079.74135.77

克/万元395.4-635.2779.69-

粉尘排放-万吨--698.70--

克/万元--575.62--

污水排放-亿吨556.8-246.6114.77195.43

吨/万元2.23-2.031.15-

固体垃圾-亿吨-28.617.60.531.24

公斤/万元--144.995.29-

注:国内生产总值为2007年数据,单位为亿元;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固体垃圾为2007年城市内的清运量;将城市生活污水按比例在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中进行了分割。

可以看出,每单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污水和固体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量,分别只是每单位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9.1%、6.69%、12.5%、46.54%和3.65%,而第三产业的粉尘排放几乎为零。如果按照表5-6中2008年目前和假设的合理的产业结构比较,如果2008年第三产业比率合适,全国污染规模将会大大减少。二、三产业的总排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净减少9.64亿吨,减少污染14%;二氧化硫排放将净减少318万吨,减少污染12%;烟尘排放将净减少135万吨,减少污染13.2%;粉尘排放将减少144万吨,减少污染17.1%;污水排放将净减少16亿吨,减少污染3.6%;固体垃圾净减少3.63亿吨,减少污染16.5%。因此,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其节能减排的效果非常显著;反过来说,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二产偏重,城市化滞后,第三产业发展的缓慢,导致同等发展水平上,中国国民经济生产的排放量相对较大,对环境的污染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

五、后果之三: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走了一条损害和忽视农业来推进工业化的道路,如通过压低农业产品价格和相对提高工业品价格和计划强制征收农业产品等办法积累工业化资金,许多国家忽视对农业提供水利、道路、农田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等,使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状况需要反思和调整。但是,即使重视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和收入,究竟怎样才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可能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纠正过去错误的基础上,在乡村内部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政府加大其投入,支持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另一种是,在纠正过去错误的基础上,除了对农业提供政府补贴,对农村提供应有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外,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外,主要还是想法转移农村中过剩的人口,转移农业中过剩的劳动力,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此来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我认为,可能后一种思路和道路是对,而前一种思路和道路是错误的。

(一)农业增加值和就业比率同步下降的规律性趋势

无论我们如何对农业加大投入,无论政府怎样支持农村和农民,但是,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上,GDP和劳动力在农业领域中比率的下降,这是一个被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的经济规律。我们来看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反映的这一趋势。

表5-16      世界农业领域增加值和就业比率下降的趋势

年份1960196019821980199519902003200220072007

水平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

低等49773772256924---

下中等37712356133611---

中等24621546113210---

上中等18491130 921 617--

发达61836 2 5 24--

中国40.0*81.030.268.719.960.112.244.811.340.8

注:前两栏数据出自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中国统计摘要》。中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为1963年数据。

可以看出,1960年到2003年间,从农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率看,低收入国家从1960年的49%下降到了2003年的24%,下中等收入国家从37%下降到了11%,中等收入国家从24%下降到了10%,上中等国家从18%下降到了6%,发达国家则从6%下降为2%;而从农业领域的就业比率看,1960年到1990年,低收入国家从77%下降到了69%,下中等收入国家从71%下降到了36%,中等收入国家从62下降到了32%,上中等收入国家从1960年的49%下降到了2002年的17%,而发达国家更是从1960年的18%下降到了2002年的4%。

从上面的数据变化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相对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来看,是一个弱势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领域的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率是下降的,如果不转移农业中的劳动力,通过发展农业来富民,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而随着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率的下降,农业领域中工作的劳动力比率也是持续下降的,只有这样,在农业领域中的劳动力和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才能相应地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否则,如果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比率下降很快,而农业中的劳动力转移很慢,农民的收入必然会相对下降,农民与非农民的收入差距毫无疑问会持续拉大。

而中国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比率,虽然从1960年的40%下降为2007年的11.3%,但是,劳动力就业比率则仅仅从81.0%下降为40.8%,同生产结构的转变看,劳动力的转移相对缓慢。这就是中国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拉大的最为基础的原因。

(二)小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与农民收入少

中国现有18亿亩耕地,7亿多农村人口,每个农业人口只有2.3亩耕地,31000万农业劳动力,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不到6亩,2.4亿农户均耕地也只有7亩多。黄河和长江中下流域的一些地区,许多农村每人耕地不到1亩。按照江阴对2008年种粮成本和收益的调研,稻谷生产总成本为865元/亩,其中现金成本555元(种子23元、水费50元、农药化肥212元、机械作业费270元)、人工成本(家庭用工折价)180元、土地成本(自营地折租)130元。稻谷总收益为1078元/亩(亩产550公斤、1.96元/公斤)。净利润为213元/亩,现金收益为523元/亩。小麦生产总成本为525元/亩,其中现金成本300元、人工成本110元、土地成本115元。小麦总收益为532元/亩(亩产370公斤、1.44元/公斤)。净利润为7元/亩, 现金收益为232元/亩。

我们假定,2008年全国18亿亩耕地全部种粮食,种米和种小麦各一半,每亩地平均利润110元,种粮食总利润为1980亿元;种粮人工成本收入平均每亩145元,总的农业劳动收入为2610亿元;地租性收入122.5元,总收入为2205亿元;总计为6795亿元,假如全国平均农业生产力水平为江阴的60%,种植1.5季,则总的农业收入为6115亿元,假定收入全部归农民所有,每个农民人口在农业上的年收入平均也只有873元,劳均只有1973元,户均只有2548元。种粮的收入,较乐观估计,也只有2008年农民全部纯收入4761元的18.34%。

种粮,乃至依靠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比例,还将会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1、土地要素是有限的,数量不会增加,而且会随着城市、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建设而日益减少;2、土地的边际收益率是下降的,这是一个经济规律,也就是说,在现有并且日益减少的土地上再增加产量,新增加产量部分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其收益相对会越来越低;3、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社会保险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成本也会不断地上升,让成本不断提高的劳动力去从事低收益的领域,劳动力的收益相对其他产业将日益下降;4、从1978年以来,农业产品的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相互变动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速度要比农业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快,农业增产的收益部分,往往被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所抵消掉;5、农业只有规模经济,才能相对降低各种有关成本,如果城市化推进速度过慢,农业劳动力不能持续转移,还是小规模生产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过慢,农业收益增长的速度相对非农业收益的增长而过慢,结果只能是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热门推荐
  • 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

    九霄诸天,以无上法力建立九幽血狱,少年叶东因一滴从天而降的鲜血,不但得到旷世功法,更是获得了开启血狱之能,成为血狱之主,从此之后,带领血狱亿万囚徒,踏上一条逆天之路!
  • 楚汉传奇

    楚汉传奇

    热播大戏《楚汉传奇》同名小说!暴秦末年,秦失其鹿,群雄逐之,一时间机诡百出,兵戎遍布。沛县刘邦出自乡野,然知人、善用;枭雄项羽勇武盖世,然刚愎自用。巨鹿一站项羽少年得志,成为反秦盟主。不想,刘邦意外轻取光中,自此兄弟反目,鸿门宴前生死相搏。时势造英雄,是世事莫测,刘邦“明修栈道,暗度成仓”还定三秦,彭城大战,荥阳攻守、十面埋伏,最终项羽败亡,刘邦即皇帝位,是为汉高祖。全书以《史记》为纲,思想为经、艺术为纬,还原两千多年前那场最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解读楚汉争霸玄机。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主宰之王

    主宰之王

    他意志坚韧,不甘平庸,却资质平平,出自卑微的支族。一次意外,他融合一只太古神灵的眼睛,从此鲤鱼跃龙门,如彗星般崛起,踏上传奇修行之路。从渺小蝼蚁的世界底层,步步生莲,踏入这个宗门林立、天才如云、远古万族、神话争锋、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新书《永恒之心》已经发布】可以交流,获取更多独家资讯。
  • 网游格斗之全职高手

    网游格斗之全职高手

    格斗网游《勇士激战》第一高手病逝,不想却重生在他人身上,是追寻更高境界的格斗秘技,还是为了重铸神话传说,且看主角如何游戏中叱咤风云,生活中更是香艳纷呈……
  •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本书正是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号召的响应,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的具体化和细化。书中针对现状,对各个级别、各类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提供中肯精当的建议;对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常规化、制度化,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如何预防和杜绝“投机钻营者得利”,献计献策。
  • 终极之门

    终极之门

    《终极之门》是奇幻小说。在一个宇宙中,地球上住着4种智慧生物,精灵族、人族、矮人族各出一个战士,完成一英特殊的任务。他们须向极西而行,寻找能拯救世界的圣物。他们历经千辛万苦,闯过5道关卡,完成任务后,成为自己族人的首领,并齐心合力,让各族和平相处,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 妻势难挡:懒王的惹祸妃

    妻势难挡:懒王的惹祸妃

    幼时初见,他对她一见钟情,为了一句诺言,他等了她十二年。十二年后,她竟然带着自己的青梅竹马在他眼前显恩爱?她忘了他们的约定,好,没关系,那他就从她的竹马手中夺回她!他是一国王爷,看似放荡不羁、懒散淡漠,实则运筹帷幄,手段果绝,花心只因她未到来?他是她的青梅竹马,温润谦和,儒雅如玉,失去爱人后,转身间,成了齐国太子,以雷霆之姿重夺爱人之心?雨声潇潇,掩不住,红尘过往、年少痴狂。姻缘纠缠,谁对谁错?繁花褪色,尘埃散落。这一纸牵绊,若寄不到来生,便放下这如许执念。
  • 跟上巨人的脚步

    跟上巨人的脚步

    在巨人的背后,绵亘着一道什么样的历史与精神的地平线?古今中外纷繁驳杂的思想资源,开阔着青年毛泽东的思想理路。早期大力倡导精神上的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五四运动后则从个体自觉延伸到了群体联合和民主自治,激情主张“民众大联合”和建立“湖南共和国”,他的思想探索显得蹒跚而又坚毅...
  • 邪魅王爷的抢妻计划

    邪魅王爷的抢妻计划

    她,穆易,现代一个普通女孩,不慎坠崖,穿越了!被迫成为蓝家千金,嫁给了冰块一样的少庄主。嫁就嫁了吧,没想到自己会喜欢上那个大冰块,更让人头疼的是,人家早就有了心上人......还好,还好,有个王爷一直献殷勤,可就是太邪魅了点,不知道能不能接受他......此文原名《我的古代婚后生活》亲们喜欢的话,收藏+推荐+撒花评论!在此先谢过啦!你们的热情是我继续下去的动力!读书群86747375,欢迎亲们加入,接头暗号:书中任意人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