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700000005

第5章 杜月笙的上海地图(2)

其后不多久,在十六铺做瘪三的杜月笙被小东门的“大阿姐”(一个小有名气的烟花间老鸨)相中,做了一段烟花间的杂役,日常时间替妓女拉皮条,给嫖客跑腿。就在这一时期,他结交了一个臭味相投的兄弟,这就是以后成为他死党的顾嘉棠,也是在这一段时期,杜月笙入了青帮,正式成了“在帮”的白相人。

青帮,论其源流,原是漕船水手的帮会组织。有清一代,虽然禁止民间结社,但民间的秘密结社却也一直未曾完全根绝,其中青帮算一大统系,维系着游离于乡村与城市正常治理秩序之外的大量“异常分子”。清末河工废弛,运河堵塞,政府无钱疏浚,只好发展海运,尤其是“洪杨”事起,漕运只得改成由轮船直运天津,运河顿失作用,原来以运河漕运为生的水手纷纷另谋出路,于是“青帮”组织离开江淮流域,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活动。其中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大城市,因为水陆交通方便,就成了“转业”

青帮新的立足点了。然而,“转业”谈何容易,这些粮船水手不少难以再在水运行业谋生,只好上岸落地成了游民。另一方面,原来在街上做“孤胆英雄”的地痞瘪三,也终于“找到组织”了,纷纷加入青帮。于是青帮渐渐转化成为以都市流氓为主的黑社会组织。青帮和流氓的结合,使得青帮变了味,然而也正是这种变化,使得青帮势力大涨。

民国初年以来,上海青帮中辈分最高的是“大”字辈的“老头子”(对帮中前辈的称呼),如此辈分的“老头子”加起来也就十几位,如张仁奎、高士奎、樊瑾成、袁克文、张树声、汪禹丞、步章武、徐朗西、陈其美等人。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青帮“大”字辈的“老头子”很难说是“流氓头子”,如袁克文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名士”,文采风流一时无两,张树声是冯玉祥西北军中的著名将领,徐朗西和陈其美都是孙中山的得力干将,张仁奎做了几十年的通海镇守使,官望很是不错,为人也算正派。但自从“大”字辈以下,则是泥沙俱下,“流氓辈出”了。上海滩上诸如烟、赌、娼、盗、绑、杀等黑道各行,大都是由“通”字辈的青帮成员在掌管。当时叫得响名号的“通”字辈有金廷荪、顾嘉棠、叶焯山、高鑫宝、马祥生、严九龄、季云卿、张啸林等人。

杜月笙是“通”字辈以下的“悟”字辈,按辈分得称上面这些人为爷叔。

可是,这些“通”字辈的狠硬角色,后来却全都是杜月笙帐下的左膀右臂,他们“辅佐”杜月笙,甘愿为杜月笙所用,根本顾不上什么辈分不辈分,这是杜月笙之为杜月笙的特殊之处。

与杜月笙后来的地位不相称的是,杜月笙的“老头子”(师傅)却是个街头行骗的不大不小的混混,绰号“套签子福生”(套签子是一种骗术)的陈世昌。陈世昌自己混来混去并没混出多大名堂,却因有了这“了不得”的徒弟杜月笙而得以名满上海滩。杜月笙发达后,更把他养起来,“以报师恩”。杜月笙开馆了,有了自己的“杜公馆”,每年供给陈世昌用度,他再也不用出去套签子了,而且每年过年杜月笙会请陈世昌到杜家聚赌,所得抽头全部归陈世昌,陈世昌也受之不却,洋洋得意。陈世昌有个很不成器的儿子,有一次和人家办钱庄亏得一塌糊涂,债主追得急迫,陈世昌只好请杜月笙解困,杜月笙二话不说,问要多少钱才能了断,陈说大洋二万五千。杜毫不在意地说:“准明天如数奉上。”结果不多会儿这两万五千大洋又败光了。陈世昌爱子心切,又包羞忍辱来求杜月笙,杜毫不犹豫又给了两万。然而,这陈世昌的儿子实在会败家,不多久,这些钱又胡花海花个精光。从此以后,陈世昌再也没有脸面上杜家的门,活活给这个儿子气死了。

从杜月笙对陈世昌一事来看,他待人有个常人难及之处,那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绝对不嫌弃自己和他人出身低。凡是曾经对杜月笙有恩的,他后来都一一报答。

后来杜月笙进了黄金荣家,给黄金荣拎皮包做跟班,有次代黄金荣老婆桂生姐叉麻将赢了两千四百元大洋,桂生姐赏了他两千元。这是迄今为止杜月笙生平见到的最大一笔横财了,他如何处置这一笔意外之财?这是林桂生颇感好奇的问题。他揣着这两千大洋,找到原来在十六铺落魄时的一帮兄弟,每人几十上百个白花花的银元送了出去,他还特意找到原来当差的水果店,将原来自己弄下的亏空金额两倍补上,请这些老哥们一起下馆子海吃了几顿。

对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给自己生路的黄和祥,他后来的回报可以说惠及黄家的子孙后代了。杜月笙开祠的时候,他的声望已经达到顶峰,正是最风光的时候,这时候黄和祥也来参加典礼。杜月笙见了,叫心腹茶房悄悄通知黄和祥,一星期后到华格臬路他的公馆,有要事相商。黄和祥依约前去,杜就当场叫原来管账的杨渔笙把钥匙全部交给黄和祥,要黄立即任他的总账房,这个重要的心腹位置,黄一直做到中风而死。黄死后,这个总账房的位子,又传给了黄和祥的儿子黄国栋,由黄国栋一直做到上海解放。

杜月笙念旧。虽然他后来成了体面的“绅士”,但绝对不敢看不起像他当年一样在街头晃荡的白相人和瘪三。

当初杜月笙还混在十六铺的时候,别人总叫他“莱阳梨”,他对自己这个叫得响的诨名很是得意,别人叫他,总是连声答应,从不回绝。以后他慢慢发达起来,才少有人当面再这么叫。不过当年和他一起混过的许多小流氓,现在向他要钱时,还是不免怀着快乐而戏谑的心态,当面向他大叫这个人人皆知的外号。常常是这样:杜月笙和几个很有身份的朋友去四马路一带妓院吃花酒,他的汽车刚一停下(杜的车牌号77777,上海滩上最风光的一个号),一群小流氓便围过来向他伸手,他一面赶紧走,一面叫他的手下人快给钱。有时候钱给得少,这些人便扯开了嗓子大叫:“莱阳梨,多给点!”他的手下马上就得加钱,这样才能把这些瘪三打发走。

杜月笙削水果这一绝艺一直保留着。四川一个不大不小的军阀范绍增和杜月笙交情极密,当只有范绍增、杜月笙、顾嘉棠几个贴心朋友时,顾嘉棠便常常打趣杜月笙,随手拿起一只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叫他削,杜月笙总是笑着很快把它削好,没有丝毫不快的表示,似乎很是享受给人家削水果的感觉。他也取笑顾嘉棠,往往看到顾嘉棠进来,就笑着呵斥他,叫顾把他家里的花摆好了。因为顾嘉棠原来是个花匠,两人出身一般的低贱。

这时候他们都已经家财万贯了,这种小打小闹的玩笑,多少带着点温馨的回忆,回忆当年一起度过的穷苦日子。

在杜月笙成为“海上闻人”后,杜月笙和顾嘉棠表面上是主仆关系,但他们其实是介乎兄弟和朋友之间的生死之交,两人相互依赖,彼此捧场。

在外人面前,顾总是装出对杜恭恭敬敬、十分听话十分服帖的样子,而两人私下里则无话不谈,情同鱼水。杜也绝对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对顾说一句重话。据说,蒋介石对杜月笙,有时候也如同杜月笙待顾嘉棠。在正式场合和有外人在场,蒋介石绝对不苟言笑,对杜月笙这些出身底层的帮会人物少有亲昵神色,但私下里,三两个人的时候,对杜月笙则“月生哥”叫得亲热。而杜月笙呢,表面上对蒋介石奉若神明,毕恭毕敬,但背了蒋介石则对蒋也不那么恭谨了。

在十六铺,杜月笙没有积攒下任何家财,但他积累了足够的混江湖的智慧,和人人皆知的义气。

4.黄公馆是黄金荣的公馆,在上海法租界麦高包禄路钧培里(今龙门路)1号。杜公馆在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216号。杜公馆的这栋豪宅,其地皮是黄金荣赠送的,地面上起了两座公馆,西边的一座属于杜月笙,东面一座属于张啸林,两座公馆一墙之隔,有门相通。

从黄公馆到杜公馆,路程不到一刻钟。但杜月笙从黄公馆走到杜公馆,却足足走了十多年。从黄公馆到杜公馆的这条路,就是杜月笙演绎旧上海传奇的大舞台。

约在辛亥前,经陈世昌介绍,由陈世昌的同辈兄弟,绰号“饭桶阿三”的黄振乙接引,杜月笙到了当时叱咤上海滩的黄金荣门下当跟班,年岁在二十岁左右,做的是“黄门小厮”。

黄金荣(1868-1953)是法租界的华探督察长,其势力不但遍布全上海,还远及江浙一带,在当时是有名的“大亨”,后来更成为“闻人”:上海滩的“大亨”多得很,哪怕是做“粪霸”——垄断收粪的行业——也可装模作样当“大亨”,但“闻人”则又比“大亨”分量要重得多了,沪上“闻人”,寥寥可数。

他因破了几桩轰动一时的大案,深为法租界当局看重,职务一升再升,担任法租界巡捕房华探督察长,长达二十多年,直到六十大寿之后,才退下来做顾问。凭着自己在租界的声势,他经营戏院、浴室等各种财源流畅的生意。当时,法租界内的游艺场、戏院,如大世界、共舞台、黄金大戏院等,差不多都有他插手其中,或者就是他开办的。他是个横跨黑白两道的人物,正式身份是法租界的督察长,但实际上还是上海滩上最大的黑社会头子之一。

杜月笙初进黄公馆,每走一步都踏着小心。他最初只能混在佣人中间,干些杂务,住在与灶披间相连的小房间里,进出都得走后门。生活虽然安定些,用不着每天为找吃的发愁,但他也不可能每天睡懒觉了。他既然下了从黄公馆出头的决心,这些暂时的拘束倒也能忍受。他收敛起原来的种种浪荡习惯,处处谨慎,事事巴结,尤其费尽心机,揣摩黄金荣及其周围重要角色的性格脾气,生活习惯和个人嗜好,然后投其所好,交结各色人等。用后来杜月笙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眼观四方,耳听八面”。很快,他就赢得了黄公馆上上下下的好感,众人都说他“蛮灵格”(上海方言,即很灵活,很不错之意)。一个“浪子”,一辈子浪荡无行,这不会有人吃惊,但忽然之间居然换了个人似的变得行事谨慎、稳重而缜密,这就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杜月笙口齿虽不大伶俐,但察言观色非常老道,加上身手敏捷,动作利落,给黄金荣提皮包久了,渐渐地深得黄金荣的赏识,开始接近黄金荣权力圈子的核心了。他不仅得到黄金荣的看重,更得到黄公馆的半边天,黄金荣老婆桂生姐的青眼。旧上海人都知道,黄公馆虽然姓黄,但真正的主人是桂生姐。桂生姐叫林桂生,本人虽长得矮小,却精明强干,敢作敢为,是所谓“拳头上立得起人,胳臂上跑得起马”的人物,在很多事情上,黄金荣对桂生姐一般都是言听计从的。

有一次,桂生姐得了一场大病,黄公馆内迷信,老板娘病了,便要选派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守护。这是桩苦差事,日夜不能离身,事事需要经心,没人愿干,所谓久病床头无孝子,就是这个道理。但杜月笙担起了这个担子,并竭尽全力把它干好了。旁人陪伴老板娘,也只不过是守在身边不离开,随叫随到。杜月笙却不然,他不但牢牢地守着,而且全神贯注,耳到、眼到、手到、脚到、心到。只要老板娘有什么需要,口一张他就跑去替她办好,甚至还不用开口,就想到了,为此真正做到了“衣不解带,食不甘味”。

久而久之,桂生姐对杜月笙刮目相看,既看重他手脚伶俐,又感于他的一片忠心,决心好生拉他一把。

如果光是靠伺候人来收买人心,那么杜月笙终其一生恐怕也不过是个大管家式的人物,不会有什么自立门户的机会了。然而,通过处理一桩意外的“抢土”事件,杜月笙显露出其不同一般的魄力和机智,从此在黄公馆成为独当一面的人。

何谓“抢土”?这就得说起旧上海最著名的一桩“生意”了。

整个十九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势力建立在一个巨大的三角贸易循环上——英国从中国购进丝茶等物品,印度从英国购进纱布等产品,中国则从印度购进鸦片。其中鸦片在英国这个奴隶和毒品贩子的帝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凭着它,英国一方面可以平衡在与中国贸易中产生的巨额逆差,另一方面其高额利润有力支持着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和军队(印度殖民地是鸦片的最大输出地和得益者)以及本土鼓吹殖民扩张的势力,所以英国为此不惜发动两次对华战争。经过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成了世界各列强公开合法向中国出口的大宗物品。同样,鸦片始终是现代上海这座巨大城市运转的润滑剂。“毫不夸张地说,近代上海崛起于鸦片贸易。”(魏斐德语)1843年11月,怡和洋行——英国在华最大的洋行——在上海开设分行,其中就有一个买办专门负责洋行的鸦片贸易。到1860年——鸦片贸易合法化之后两年,上海已经占到鸦片贸易额的60%,鸦片在上海几乎可以代替真金白银成为“硬通货”,商人们可以拿着鸦片购货。二十世纪初的中国,16.8%的人口吸毒,超过一半的人口,其生活、生计不同程度地依赖毒品。

上海不仅是鸦片贸易的转口站,也是鸦片最大的最终消费地,它的租界、华界散布着上千家鸦片烟馆。这些鸦片烟馆从郑洽记、郭裕记和李伟记三家批发商进货,而这三家批发商则从沙逊、新沙逊、台维和新康四家洋行购进来自印度和波斯的鸦片。这是鸦片正常贸易的时代。1906年,清政府颁布上谕,决心十年内在中国逐渐禁绝鸦片,英国同意从1908年起十年内,将从印度出口到中国的鸦片逐渐从61900箱削减到零。英国之所以此时“同意”放弃以两次战争获得的特权,有几个考虑因素。

首先,此时鸦片已经在英国对华贸易中不再具有十九世纪时那般重要地位,中国本土产出的鸦片(产自云贵川、陕甘与东北、外蒙等地)已经超过了进口鸦片(这可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进口替代战略”产品),进入民国以后,日本更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向中国出口毒品的国家。

其次,外国在华传教士向来大力反对列强向中国输入毒品。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份报刊像在华传教士办的《万国公报》那样,连续几十年持续不断地谴责鸦片和鸦片贸易,也没有任何其他刊物像《万国公报》那样详尽地控诉了鸦片对中国及其人民带来的伤害。他们认为,中国人吸食鸦片是灵魂的堕落,不利于他们皈依上帝。这种来自宗教与伦理的国际压力进入二十世纪后越来越大,使得英国“尖头鳗”(gentleman)也不得不圆滑了其脑袋。

此外,中国政府也开始重新认识禁烟的重要性。中国全国性的禁烟,先后有1906年到1917年清末民初的禁烟(这正是袁世凯执政的时候),以及从1935年开始民国政府推行的“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这时蒋介石的权力基本巩固了)。

后来由于北洋军阀的勒种,和日本侵略者对华推行毒品政策(日本人在华北大肆走私毒品),才使这两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功败垂成,烟毒不久又死灰复燃。外国租界是鸦片贸易的基地,中国政府以此为理由之一要求收回租界,而为了挡回中国政府收回利权的要求,列强也不得不做出姿态表示禁烟,以表明他们的治理能力高于中国人,作为维护外国在华特权的借口。

同类推荐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公元1678年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在这名字里面“胤”字代表他们兄弟的排行。而这“禛”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并以此得到福祉。同时也希望这个儿子能健康成长,因为虽然之前康熙皇帝有十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些男孩中有不少幼年夭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胤裎、允礽和胤祁三人,所以这样算下来,这个婴儿就成了康熙的第四个皇子。它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雍正,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的皇帝。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热门推荐
  • 春秋霸业

    春秋霸业

    当天夜里,风势很大,大家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田风把他们叫了起来,吩咐这几十个人,去周边砍了些树,然后田风把这些树,拿刀截成一段段的,有从地上随意的捡起两块石头,搓呀搓的,众人都不知道田风要干什么,田风把手都搓的通红了,一会之后,突然一阵火光,烧在了被砍断的木条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大全集(超值金版)

    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大全集(超值金版)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创富理财法则,不要低估你对财富的需求,可以不赚钱,但决不要赔钱,只有投资才能抵御通货膨胀对财富的侵蚀,投资要有计划,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听取专家的建议,投资越早,时间越长,回报越多,养成定期投资的习惯,敢于承担适度的风险,才可能获得更高回报,不同的人生阶段,应有不同的投资组合,适度分散是对投资最好的保护,不要过分选时,也不要追逐热点,关注投资品种的内在价值,想要长期地赚大钱一定要脚踏实地,读懂市场会令你财源滚滚。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腹黑废材魔法师

    腹黑废材魔法师

    她,莫菀卿,二十一世纪的地下流御组织的金牌暗杀者,一朝被至亲之人背叛,堕落悬崖,魂穿到天翔大陆。什么?她是人尽皆知的废物!父亲不爱,姨娘迫害,连街上的小孩都能欺负了去,最终死在莫家二小姐之手。风云变幻,转世重生,她,也不是以前那个她。“贱人,你居然还有脸回来?”“我娘才是莫家夫人,姨娘如此说,你这等同丫鬟的小妾,不是贱人中的贱人么?”且看女主如何翻云覆雨,一步一步走上玄世的巅峰。他,荣成墨倾,等待了莫菀卿几千年,终于等到她转世重生而来。“菀卿,这世,我会护你周全。”“菀卿,你这样的女子,注定了我只能在你身后,看着你飞,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扫清所有的障碍。不过我会等,等你记得我的那一天。”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纠葛牵绊,怎样的深情?三生三世,轮回转世,都至死不渝。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唯我独尊。搞笑+女强+卖萌+一点点小真情玄幻中的战斗机,情感界的VIP附送打油诗一首莫家有女初长成,示弱整人样样能。时光缓慢轮回长,墨倾千年风华冷。魔法斗气相羁绊,卖萌腹黑还装嫩。誓言与子携手老,倾尽玄世只为卿。更多精彩,尽在《倾尽玄世只为卿》,希望各位读者大大多多的支持,飘走......
  • 用微笑面对逆境

    用微笑面对逆境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受情场失意、官场失位、商场失利等方面的打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受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生活需要我们充满勇气地南对败局,如何随打击,如何面对失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对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来说,遇到绝境,正是自我升华的最好时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是乐观和梦想创造的奇迹。对一个豁达从容的人来说,面对指责,正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最佳参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不断地走向成熟,这是平和稳重创造的奇迹。对一个热情积极的人来说,遭遇失败,正是获得宝贵经验的一次经历,从失败走向成功,是一颗积极的心创造的奇迹。
  •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女人征服男人而后征服世界,男人征服世界而后征服女人,这是千古之律。一个民女,一个满人,怎样成为王妃、皇后、皇太后这一系列悬殊的地位怎么会加在她的头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恶少离我远一点

    恶少离我远一点

    “洛小沫,你就不要在想他了,他已经有女朋友了,你怎么还一直忘不了他呢,现在他都不会好好的看你一眼,你这样做不值得,你知不知道。”染雪儿大声的说道,染雪儿的话深深刺痛了洛小沫的心。“洛小沫,你还爱我吗?”夏梓枫问道。“对不起,现在我已经不再爱你了。”洛小沫面无表情的回答道。“洛小沫,我会让你爱上我的,一定会的,”严宇轩大声的说道。“洛小沫,我会让你付出代价的,我不会让你有好日子过。”“到底我该怎么办,是不是要离开所有的人。”洛小沫忧伤的说道。她洛小沫受到了许多的挫折,经历了许多的苦难。他严宇轩发誓要洛小沫爱上他。他夏梓枫想追回洛小沫。
  • 名人的金钱哲学

    名人的金钱哲学

    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