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300000015

第15章 袁世凯:路过民主共和的门口(5)

在医院里,宋教仁一度清醒过来,知道生命将逝,嘱咐黄兴代笔,致电袁世凯:“北京袁大总统鉴:仁本夜乘沪宁车赴京,敬谒钧座。十时四十五分在车站突被奸人自背后施枪弹,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势必至死。窃思仁自受教以来,及束身自爱,虽寡过之未获,从未结怨于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人道,守公理,不敢有一毫权利之见存。今国基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鉴纳。”至死,宋教仁都在思考着制定神圣宪法、保障民权,正如他在民国建立以后,一直思考如何建立责任内阁制度、实行议会政治一样。他相信,西式的议会民主制能够给蹒跚前行的民国带来稳定和富强。就在全国普选圆满结束、离组建清一色的国民党内阁大展拳脚的目标近在咫尺的时候,暗杀夺走了宋教仁的生命,彻底终结了他的政治梦想。22日凌晨,宋教仁伤重而死。

宋教仁的死打乱了国民党的政治布局,沉重打击了南方革命力量。而且刺杀案发生在国民党经营多年的上海,就发生在国民党人的眼皮底下,这些都给了国民党人极大的刺激。曾任沪军都督的陈其美就在宋教仁遗体旁愤愤地反复说:“此事真不甘心!”

国民党人迅速行动起来,缉拿凶手。黄兴在宋教仁遇刺和逝世时都致电报告总统袁世凯,并且请求江苏都督程德全到上海亲自处理此案。袁世凯接报后,饬令程德全“目前总以购线缉凶、限期破案为第一要义”。宋教仁去世后,袁世凯当天即郑重发布命令,下令从优抚恤,料理后事,同时谴责暗杀之风违背人道,责成江苏政府“迅缉凶犯,穷究主名,务得确情,按法严办,以维国纪而慰英魂”。程德全则严令江苏军警缉拿凶手。黄兴、陈其美还联名分别致信上海闸北巡警局和公共租界总巡捕卜罗斯,悬赏一万银元,缉拿凶手。

凶讯一经传出,社会上就开始猜测幕后黑手是谁?北京政府判断宋教仁死于国民党内讧,比如袁世凯本人就在和章士钊的谈话中,认为宋教仁遇刺是国民党内黄兴、宋教仁两派争夺内阁总理的结果。也有人认为宋教仁是被盘踞上海多年、与会党关系密切的陈其美杀的。陈其美有暗杀陶成章的前科,难免不再犯一案。比如梁启超就断言:“真主使者,陈其美也。”但是梁启超本人也被列为嫌疑人之一。因为鼓吹“开明专制”的梁启超和坚持“责任内阁”的宋教仁存在巨大的政治分歧。而梁启超一派在年初大选中落败,难免不心怀怨恨。

当然,国民党内部绝大多数人怀疑袁世凯才是幕后主使。

这一切都得缉拿到凶手后才能一探究竟。

缉拿凶手的悬赏公告公布后,上海滩有个贩卖古董的小商人王阿发突然回忆起一件事来。

多日前,王阿发曾去“玩政治”的应桂馨家兜售字画。应桂馨拿出一张商务印书馆印制的明信片,给王阿发看。王阿发看清楚,明信片上印着的宋教仁的照片。应桂馨就对王阿发说:“我要办这个人,你要是能办到,我就给你一千银元。”王阿发没有答应,回去后和在别人家帮佣的朋友邓某谈起了这件事情。邓某对此事很有兴趣,答应要接这活。王阿发就把他带到了应桂馨的住处。面谈细节的时候,邓某却又打了退堂鼓,说:“我是一个外乡人,为什么要无故杀人呢?”事情没谈成,王阿发也就把这件事淡忘了,继续兜售他的古董字画。

宋教仁被杀一事在十里洋场传得沸沸扬扬后,邓某回忆起了原先的事,赶紧把经过告诉了主人张秀泉。张秀泉找到王阿发核实。王阿发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找到与会党关系密切的何海鸣讨教对策。何海鸣将一干人等都带到了陈其美那里。

国民党人不敢怠慢,带了王阿发到租界巡捕房报案。

总巡捕卜罗斯核实案情后,和国民党人陆惠生、王金发,带人直扑应桂馨家。应桂馨不在家,去妓女胡翡云家抽鸦片烟去了。于是,巡捕和国民党人又赶到胡家,又扑了个空。应桂馨抽完鸦片,去妓女李桂玉家喝酒去了。一行人再次冲到李家。到了李家,陆惠生、王金发两人先上楼问:“应桂馨在吗?”应桂馨毫无防备,应声答道:“是我。”陆、王就说:“有人在楼下等你,要和你说话,请你下来一下。”应桂馨跟着二人下楼,立马被等候多时的巡捕逮住。

这是24日,宋教仁死后第三天,凌晨零点30分的事情。

巡捕马不停蹄押着应桂馨到他在法租界的家中搜查,只见应家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江苏巡查长公署,一块是:中华民国共进会机关部。原来,应桂馨还是江苏省巡查长和共进会的负责人。在应家查获了一批公文信件和一只铁箱。巡捕还守株待兔,扣留来访人员。巡捕扣留了一个身材短矮、神色可疑的人,恰好与凶案目击证人描述的凶手特征相符。经目击证人辨认后,确定此人就是刺杀宋教仁的凶手。法租界巡捕立即逮捕此人。

此人名叫武士英,对刺杀宋教仁一事供认不讳,并签字画押。宋教仁刺杀案就此告破。

根据相关人等的供述和从应加搜出来的资料,整个案子的过程如下:

应桂馨(即应夔臣、应夔丞),浙江宁波人,父辈在上海从事地产起家。应桂馨参加过辛亥革命,曾在南京临时政府担任庶务科长,负责机关伙食,因为贪污机关伙食费而被革职。回到上海后,应桂馨组织了带有会党性质的共进会,一度得到陈其美的支持。共进会曾参与策划武汉马队暴动,为此应桂馨的名字上了黎元洪的通缉令;会党的落后性,让共进会在江浙一带逐渐转到革命的对立面,对社会秩序多有扰乱。26为了处理共进会问题,北京内务部让秘书洪述祖南下弹压。

洪述祖,江苏常州人,秀才出身,在前清当过多年幕僚,是袁世凯六姨太的近亲。唐绍仪出任总理时,一度属意洪述祖为秘书长。但深入接触后,唐绍仪发觉洪述祖趋炎附势,人品不好,弃而不用。内务总长赵秉钧却喜欢洪述祖,让他在内务部挂职秘书。南下时,洪述祖年近60,仕途似乎要就此止步了,但是他还想谋求进步。与应桂馨打交道后,意识到应桂馨和共进会势力可以为己所用。于是,洪述祖表示愿意为应桂馨除罪,但应桂馨要安抚共进会,听命中央。应桂馨答应了。1912年10月16日,洪述祖将应桂馨引见给江苏都督程德全。会面后,程德全向袁世凯报告了安抚共进会的措施:任命应桂馨为驻沪江苏巡查长,控制共进会成员遵守法律,不许滋事;每月给予共进会3000元活动经费(江苏财政紧张,要求中央每月承担2000元)。袁世凯表示同意。12月,洪述祖安排应桂馨进京。应桂馨在北京先后受到总理赵秉钧、总统袁世凯的召见。袁世凯在财政极为紧张、连军饷都发不出的情况下,亲自发给应桂馨活动经费5万元。一个区区会党头目,受到总统如此器重,令人生疑。应桂馨小人得志,顿时轻狂起来,在北京出入酒馆妓院,举止异常阔绰,引起了革命党人的侧目。

1913年1月23日,洪述祖和应桂馨一起返回南京。2月6日,应桂馨在南京又一次见到了程德全。令程德全惊讶的是,第一次见到的那个言辞谦恭、诚惶诚恐、有问必答的应桂馨,现在变成了趾高气扬、说话闪烁的模样。应桂馨还拿出自己与中央的来往电文给程德全看,程德全莫辨真伪。对应桂馨的狂妄和炫耀,程德全很不高兴,赶紧打电报给总统府秘书张一麐,提请中枢注意:“应夔臣……万不可靠,从前电请大总统赦免,令其戴罪图功,乃是当时一种政策。近来颇有招摇僭妄情形……请中央注意。”事实上,洪述祖和应桂馨此行携带巨款,行动隐秘。一个阴谋已经展开了。

回到上海,应桂馨四处物色刺杀宋教仁的凶手,最后通过一个叫陈玉生的人,找到了武士英。武士英曾在云南新军中担任过营长,革命胜利后遭到裁撤,正在上海滩游荡,生活窘迫。陈玉生欺骗武士英加入共进会,并鼓动他“办一个无政府党的人,替四万万同胞除害”。武士英身陷困境又利令智昏,满口答应下来。陈玉生就将他带到应桂馨家,应桂馨向武出示了宋教仁的照片,并给了他1000元钱和一支五响手枪。

3月20日夜,陈玉生陪武士英来到沪宁车站,等宋教仁在众人簇拥下准备进站时,向武士英指名宋教仁,武士英随即上前开枪行凶,并趁人群慌乱之际逃逸。4天后,武士英到应家送信,不想自投罗网。

案情明晰了,接下去的问题是:谁是幕后主使?

洪述祖是赵秉钧的属下,而赵秉钧是袁世凯的亲信。考虑到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制度和国民党的选举大胜,最大的受害者都是现任总统袁世凯,袁世凯是幕后主使的嫌疑大大增加。而从应桂馨家中搜出来的书信和电报,很多也指向袁世凯和赵秉钧。其中最关键的是三份材料:

一、2月22日洪述祖给应桂馨的信。内容是:“(一)来函已面陈总理、总统阅过;(二)以后勿通电国务院,除巡缉长公事不计。因赵智老(赵秉钧)已将密电本交来,恐程君(内务部秘书程经世)不机密,纯全饬兄一人经理……(三)请款总要在物件到后,国会成立之时,不宜太早太迟。为数不可过30万,因不怕紧,只怕穷也。”

二、3月13日洪述祖给应桂馨的密电。内容是敦促应桂馨赶紧下手:“毁宋酬勋位,相度机宜妥筹办理。”

三、3月21日9点30分应桂馨给洪述祖的电报。“匪魁已灭,我军一无伤亡,堪慰。望转呈报。”

由材料一可以知道,应桂馨刺杀宋教仁是与洪述祖单线联系,由洪述祖下令的。那么,洪述祖是传递更高层意思(赵秉钧、袁世凯)的中间人,还是本身就是幕后主使呢?根据材料一,洪述祖似乎只是个中间人。1、洪述祖说,应桂馨的“来函已面陈总理、总统阅过”。2、是赵秉钧让洪述祖和应桂馨保持单线联系的。3、洪述祖向应桂馨许下的许多诺言,不是他这个级别(内务部秘书)的人能够操办的,比如赏钱30万元(材料一)、授予应桂馨勋位(材料二)。没有更高层人的点头,洪述祖的诺言只能是空头支票。由材料三可知,应桂馨认为自己是在为更高层的人办事,所以要求洪述祖将“战果”“望转呈报”。

假设,应桂馨知道刺杀宋教仁仅仅是洪述祖的意思,借他胆子他也不敢下手——因为他办完事后还要保命,没了命怎么去享受洪述祖的承诺呢?好在洪述祖将他引见给了赵总理和袁总统,应桂馨有理由相信是在为总统和总理办事——出了事上面有人罩着。

3月30日,北京国民党本部召开宋教仁追悼大会。赵秉钧派北京警察总监王治馨出席。王治馨在会上发言,为袁赵二人辩解。他认为洪述祖是刺杀宋教仁的主谋,与赵秉钧、袁世凯无关。但“袁总统不免疑赵,而赵以洪时往袁府,亦疑袁授意”。总统和总理之前都以为是对方授意洪述祖杀害宋教仁,但是前日赵秉钧和袁世凯面谈宋教仁案,双方才知道对方都没下令刺杀宋教仁。那么洪述祖为什么要痛下杀手呢?王治馨提供了一个解释:洪述祖见袁世凯受到行政权力的诸多掣肘,认为总统不能管理好国家全都因为反对党政见不同。他曾建议袁世凯“何不收拾一二人”,杀几个反对党人威慑其余。袁世凯没有答应:“反对者既为政党,则非一二人,故如此办法,实属不合云。”现在洪述祖刺杀反对党领袖宋教仁,“难保非洪藉此为迎合意旨之媒”。王治馨这个看法是私人观点。但作为政府高官,他的发言透露了一点:袁世凯事先知道洪述祖有刺杀宋教仁的念头。

如此一来,袁世凯成了杀害宋教仁的最大凶嫌。这也是舆论普遍的看法。黄兴在4月13日给宋教仁写的挽联就很有代表性: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案件侦破后,袁世凯为案件的审判设置了种种障碍,更让人觉得他做贼心虚,坐实了幕后主使的怀疑。江苏都督程德全指出,宋教仁案引起社会非议,暗潮汹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进行公正的审判。但袁世凯政府在程序上“高度重视”的表现是,司法总长许世英说此案件关系重大,要求将人犯和证据提京交大理院公开审判。总统府秘书张一麐也致电程德全,希望迅速向上海方面索要证据,送入北京。袁政府的这种“提京审理”的要求遭到了国民党的强烈反对。既然袁世凯和赵秉钧都有重大嫌疑,怎么能将证据和人犯交给他们呢?而审判一旦转移到北京,袁世凯政府就掌握了主导权。所以,国民党坚持案子要在上海审判。

4月13日晨,程德全即电袁世凯及内务、司法两部,要求组建特别法庭,提议由伍廷芳为主任。袁世凯回电:“所拟组织特别法庭,望速筹办。”但许世英认为特别法庭与约法和政府编制不符,强烈反对组建。袁世凯于是复电程德全,说司法总长许世英拒绝副署组织特别法庭的命令,他无法下令组建。而许世英和司法部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就是由伍廷芳暂时署理上海地方审判厅厅长,负责审理宋案。但是国民党方面没有接受这个方案。

4月24日,监狱里的武士英暴毙。这让怀疑袁世凯的人们情绪激动,对袁世凯政府阻挠案件审判更加不满。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在强大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影印公布了应桂馨和洪述祖的来往密电。舆论更加不利于袁世凯。

面对越来越不利的局面,赵秉钧和洪述祖分别公开为自己辩护。

4月28日,赵秉钧公开通电,逐一洗刷自己和应桂馨家中材料的关系。

赵秉钧的说法主要是两点:第一,自己的确认识应桂馨,但都是处理共进会的公事;第二,洪述祖干的事情自己完全不知道,洪述祖没有将任何电文呈送自己看过。洪述祖答应给应桂馨的酬劳(勋位和巨款),都是洪述祖私自承诺的,与赵秉钧无关。至于巨款,那是国务院提供给共进会的经费,用来“由日本购买孙黄宋劣史,警厅供抄宋犯骗案刑事提票”。(应桂馨的确在日本印刷了许多攻击孙中山和宋教仁等人的资料,运回国内散发。)所以,赵秉钧发誓:政府绝没有暗杀宋教仁之心,一切都是洪述祖个人“假政府名义,诳诱应犯,决非受政府之嘱托,以其毫无政府委任之凭证故也”。在将自己洗刷干净后,赵秉钧根据公布的3月13日应桂馨致洪述祖的密电,为洪述祖说情。应桂馨在那天的电报中有“若不去宋”四个字,“系属反挑之笔,尤见去宋之动机起于应之自动,而非别有主动之人,文理解释,皎然明白。此证明中央政府于宋案无涉者也”。据此判断,暗杀之心起于应桂馨。赵秉钧最后说,虽然宋教仁遇刺出乎政府意料,但是洪述祖毕竟是内务部秘书,内务部总长是他的上级,即便没有“代为受过之理由”,也有“怠于监督之责任”。

赵秉钧的电文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但是透露出了政府早有反宋仇宋的行为,承认了应桂馨的“过激”行为多少是受政府反宋情绪的引导。

5月3日,逃到青岛租界躲藏的洪述祖也发出公开电报,自我辩护。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不过,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年步入仕途,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青年时期怀才不遇,在官场上官运亨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热门推荐
  • 驱魔师的爱情故事

    驱魔师的爱情故事

    她是大名鼎鼎蓝家继承人,驱魔降妖视为天职;他是声名远扬林家的单传,大隐于市安然度日。一场不经意的邂逅,两个人有了交织,命运因那杯75°的Vodka而开始改变,是否在你流泪时,就注定要我爱上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送给员工最温暖的心灵礼物,塑造企业感恩文化培训的经典读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恶魔首席,我不要再嫁你!

    恶魔首席,我不要再嫁你!

    卷一:婚姻遇险“姐姐,姐夫的技巧真是好,都让我有些欲罢不能了。”与她有七分神似的女人扬着唇,高傲如女王一般。“你跟你妈一样的无能,都是保不住自己老公的赔钱货。”原配凝站在原地,她紧抿着唇,没有说话,朱子薰,你可以出轨,但是,对象绝对不能是她,她父亲情妇的女儿。她那个私生子妹妹。他高傲如王,冰冷如斯,从来就容不下背叛二字。十年相思,两年孤独与等待把他的心熬成了毒,他设了计让白瑞从此消失在这个世间,而她的心就此变成了一片荒芜。卷二:冰谷鲜血染红了衣裙,她捂住作痛的肚子,唇上迅速失去了颜色。她满头大汗地低下头,看着裙裾上不断扩大的血渍子,背心发麻发黑,孩子正在一点一滴地远离她的身体……“贱人。”他闭上了眼,敛去眼中的绝世的痛若,他看着她一双绝望的瞳仁,冷心绝情地扬起手怒声吼出。凌厉的巴掌赫然落下,白皙的脸颊上鲜红的五指印怵目惊心。她努力地瞠大瞳仁,仿若不敢相信他会对自己动粗一般。男人阴黑着脸,张着浸染液的双眼,抬手狠狠地卡住她的脖子。她的眼前黑暗一片,呼吸开始变得困难。卷三:兽爱他憎恨她心中钻有另一个他,无法表达心中的情感,只能借助于另外一种方式来喧泄。“离婚吧,朱子薰。”在心已千疮百孔的时候,她毅然开口。“离婚。”男人挑唇邪笑,他挑起她一缕发丝,放在鼻冀间嗅闻。脸上弥漫着冷酷残忍的笑意,捏着她发尾的手指狠命地拉扯。“这一生,你生是朱家的人,死是朱的鬼。想离婚,下辈子吧。”他狂怒地一字一句迸出。虐待她的是身,折磨他的是心,虐待她一次,他就用力地在自己的手臂上割划一刀,爱与恨,丝丝缕缕浸入血脉,生生世世纠纠缠缠,永不停息,至死方休,这种爱就是野兽之爱——兽爱。男主兽爱,但绝对深情,喜欢的亲们请入——--推荐好友沧浪水水的文《重生——毫门恶妻粉诱人》推荐好友烟茫的文文《掳妻》推荐好友陌生柳絮的文文《娘子,到我怀中来》推荐好友浅水的鱼的文文《部长别太坏》推荐好友沐冬暖的文文《狂缠——媚骨前妻》推荐好友的文文《魔鬼的私宠小天后》推荐烟茫的婚姻文《痛婚》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恶魔首席,我不要再嫁你!》
  • 狂后要休夫

    狂后要休夫

    女主非善类,请放心跳坑!从相府的小姐到皇后,宁相的眼里,她就是一根草芥,陪葬刚好是死得其所。可她才不要什么死得其所,越是要她死,她越是要活。还要活一个惊天动地泣鬼神。她嚣张,她冷漠,她以为老天怜她,这一世任她逍遥人间,却不知,她玩残的那一个个烂摊子,皆是有一人在背地里悄悄的替她料理着收拾着,乐此而不疲……顶着相府庶女的身份却越过了嫡女的尊贵,她狂,她傲,一夕性情变,怪只能怪那个一直只会睡睡睡的男人宠坏了的她,惯了她一身的毛病。好,既然不怪她,那她便在这重生的异世里玩转锦绣江山,写下一首盛世华歌。◆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归他抄我!小剧场摘录:夜黑风高。一只小手捏了捏床上那人英挺的鼻子,“你到底要睡多久?”他无声,继续沉睡。“哧啦”,她剪刀一划,锦衣碎断,“行,既然你喜欢太监的待遇,那就剪了吧。”随即,她眯眼一笑,剪刀便落向了他的身……“臭丫头,你想守寡?”他倏然而起,再也不淡定了。她委屈嘟嘴,“不是一直在守着吗?”他薄唇轻落,距离她的耳朵一寸处停下,“你唤醒我就为了不想守了?”“你说呢?”她挑眉,小脸嫣红。他唇移,落在她的唇上,反手一挥,烛火灭,夜黑依旧风高,纱帐轻垂,不知是谁系了一枚同心结……◆喜欢的亲请收藏,支持就是动力,先扑倒,再么晕,爱亲们,最爱最爱!
  • 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一个油腔滑调,却用心良苦。他说:“我自此只知道你是乔嘉榆。他说:“记住,一个不擅言词,不过是遵从自己的心意……,一个是日久生情。你远比其他事重要。”爱情有先后,也永远充满变数,却心系旧爱;一个是一见钟情,最重要的,没有谁的影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妃欠管教:本妃卖夫求荣

    妃欠管教:本妃卖夫求荣

    当闷骚王爷千方百计成婚,对方却是贪财王妃,容锦真想自插双眼!新婚之夜:王妃为何嫁我?蔻蔻答曰:你有钱。王爷嘴角抽搐,新婚二日:王妃为何卖本王妻妾?蔻蔻奸笑:可卖钱。王爷风中凌乱,新婚N日:爱妃为何扒?蔻蔻认真:俺娘说了财产要想抢,上位必有种!成交!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