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200000007

第7章 弱国无外交——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谈起

一、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在1954年4月29日签署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首先正式提出的。1953年12月31日,中国和印度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的关系问题开始在北京举行会谈。当天,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说:“新中国成立后就确定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准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印度方面对周恩来的主张表示赞同。在1954年4月29日签署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就列入了这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先后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举行会谈。6月27日,尼赫鲁在欢迎周恩来的宴会上谈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说:“这些原则不但对我们两国适用,而且对其他国家也适用,对其他国家来说,这些原则很可以作为一个榜样。”随后,在6月28日发表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和6月29日发表的《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都正式宣布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18日,周恩来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会议最后公报所提出的十项国际关系原则,就包括五项原则的全部内容。在这之后,中国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

1963年年底到1964年春,周恩来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国,发表了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合作领域,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和1978年12月《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也包含了五项原则的内容。1978年8月,中日两国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的第一条明确规定,缔约双方应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之一,又是其忠实的奉行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而载入宪法。我国与一百多个国家的建交文件中也都确认了这五项原则。实践充分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准则。

二、“波罗”行动——中美建交揭秘

1955年4月2日,万隆会议在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中艰难开幕。当时,美国正在对中国进行围堵,并扶持台湾当局制造紧张局势,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总理不负众望,以卓越的外交才能在会议上力挽狂澜,树立了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新中国的这一外交思维令世界为之瞩目,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外交举动有效地赢得了亚非国家的同情与支持,打破了中国所处的外交僵局。此后,很多国家和中国开始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开始了接触。先是有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后有开辟中美巴黎秘密通道,以及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波罗行动,最后才是尼克松访华,至此中美关系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小球转动大球为波罗行动奠基。1971年3月2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日本名古屋,准备参加于28日开始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美国队提出访华要求。消息传回北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目前邀请美国队的时机尚不成熟。4月4日,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毛泽东。 4月6日,毛泽东圈阅报告,退外交部办理。美国乒乓球队无缘来华似成定局。此后,毛泽东突然做出了邀请美国队访华的决定,成就了乒乓外交的一段佳话。

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后,双方建立了中美巴基斯坦秘密通道。在叶海亚-汗总统的热情帮助下,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开始了他为期48小时的代号“波罗”行动的秘密访华。以“波罗”命名,意思是说这次中国之行堪比700年前的马可-波罗。作为烟幕,基辛格先到越南胡志明市、泰国曼谷、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等地转了一大圈。7月8日晚,在叶海亚-汗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基辛格假装肚子痛,早早离场。叶海亚-汗当即宣布,考虑到伊斯兰堡天气太热,影响了基辛格的健康,决定邀请他到那蒂亚加利的总统别墅休养几日。9日凌晨4时半,基辛格摆脱记者的追踪,乘巴基斯坦民航波音707飞机直飞北京。在中国外交部欧美司司长章文晋等人陪同下,基辛格于当日12时15分抵达北京南苑机场。叶剑英、黄华等在机场迎接,然后直奔钓鱼台国宾馆。

周恩来和基辛格共进行了两次正式会谈。基辛格谈了七个问题,其中关于台湾问题他表示:美国不再指责和孤立中国,美国将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但不支持驱逐台湾的代表。周恩来则讲了中国政府对国际形势和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并着重谈了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周恩来明确指出:台湾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美军必须限期撤走,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是非法的,必须废除。最后,周恩来建议尼克松可以在1972年夏天来华访问。基辛格表示:来访时间应该更早一点,如果总统夏天来,离美国大选太近,有争选票之嫌。于是双方同意尼克松于1972年春天访华。

由于基辛格访华不可能长期保密,于是双方商定在访问结束后发表一个简短的公告,在公告中同时公布尼克松将访华的消息。7月11日吃过午饭后,基辛格一行按预定行程于12时20分乘坐巴基斯坦专机从南苑机场起飞,在经过48小时的秘密访问后,返回巴基斯坦。7月15日,中美两国同时在各自的首都发表了基辛格访华的公告。这短短200个字的公告震惊了世界。直到此时,如梦方醒的记者们才知道,基辛格博士并没有在巴基斯坦的总统别墅里休养,而是去了一趟中国。“波罗”行动为尼克松访华打通了关键环节,为中美建交打开了大门。1972年2月21日上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国务卿罗杰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陪同下,乘专机达北京。周恩来总理等党政军领导人到机场欢迎。尼克松为了纠正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的失礼行为,决定在他同周恩来握手之前,其他人员都留在机舱内。当尼克松走下舷梯一半时,周恩来总理等开始鼓掌欢迎,尼克松也鼓掌相报。走到舷梯尽头时,尼克松就伸出手去,走向周恩来,主动同周恩来热情握手,时间足有一分钟之久。20多年来两国没有正式交往的坚冰,在两位领导人握手的一刹那间消融了。后来,毛泽东同尼克松进行了寓意深刻而又幽默风趣的谈话。尼克松又和周恩来进行了富有建设意义的谈话,就中美关系、国际形势、印度支那、台湾等问题进行了开诚布公的沟通和交流。1972年2月27日,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达成了《中美联合公报》。

此后,中美之间建立联络处,开始推动中美正式建交。1977年年初卡特上台以后,美国政府明确地把同中国建交作为一个战略目标。1978年7月,两国开始建交谈判。1978年12月16日晚,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在北京的美国驻华联络处和在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举行了升国旗仪式,两国正式建交。

三、恢复联合国席位始料未及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等国家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以及很多国家的支持,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开始讨论中国的联合国席位问题。

1961年第十六届联大总务委员会通过了讨论中国在联合国席位问题的议题,这是对美国多年来阻挠联合国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一大突破。然而,美国却借口改变中国代表权问题是“重要问题”,须有大会三分之二多数方能通过,强行阻挠会议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自1961年第十六届联大起,尽管美国操纵大会年复一年地通过所谓“重要问题”的提案,但联大在表决要求恢复中国代表权的提案时,赞成票却不断增加。1964年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同西方大国在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打击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产生明显的影响。1965年第二十届联大虽然继续通过了所谓“重要问题”提案,但随后大会就阿尔巴尼亚等国提出的一项要求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承认它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提案进行表决时,赞成票和反对票相等,均为47票。这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又一突破。1970年第二十五届联大是中国代表权问题起根本性变化的一年,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加拿大与中国建交。联合国大会在表决要求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国民党集团代表的提案时,有51票赞成,反对者仅47票,这是在历次表决这一提案的过程中,赞成票第一次超过反对票。表决结果一公布,掌声即从会场四面八方响起,犹如波涛汹涌,持续很久。这是对美国企图在国际上孤立中国的政策的一次沉重打击,预示着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做法已走到了尽头。

无疑,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迟早的事情,但这一美好消息的到来却超出了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估算。因为在1971年秘密访华期间,基辛格还表示,中美关系正常化需要一个过程,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毛泽东说:“我们绝不上‘两个中国’的‘贼船’,不进联合国,中国照样生存,照样发展。我们下定决心,不管是喜鹊叫还是乌鸦叫,今年不进联合国。”

但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公告发表,使联合国内关于恢复中国席位斗争的力量对比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辩论中国代表权问题达一周之久,80多个国家代表发言,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发言批评美国长期以来的反华政策,反对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提交大会讨论的关于中国代表权的提案有三个:第一个是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逐出去的提案(人们将其称为“两阿提案”);第二个是由美国、日本等22国提出的所谓“重要问题”提案,称:要从联合国中取消“中华民国代表权”属于重要问题,须大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第三个是由美国、日本等19国提出的所谓“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但“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

10月25日,大会先表决美日等国的所谓“重要问题”提案,结果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被否决。表决结果一显示,会议厅里顿时欢呼起来,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不少亚非国家代表高声欢笑、唱歌,有的代表甚至离开座位在走道里跳起舞来,出现了联合国历史上少有的热烈场面。接着表决“两阿提案”,结果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该历史性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2758号决议。2758号决议以明白无误的语言“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至此,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在政治、法理和程序上得到彻底解决。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中国长期以来努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于提升国家威望,鼓舞中国人民的士气非常重要。从此,中国开始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出现在联合国。

四、参与世界维和、派军舰护航

从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到不结盟运动,再到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新思维,中国一直在为推动世界和平而努力。但世界并不太平,一些地区因民族、宗教、边界等问题陷入秩序混乱。处于该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维护地区和平,联合国向这些地区派出维和部队,帮助当地民众重归正常生活轨道。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一个大国,有责任承担国际义务。1990年,中国首次向中东地区派遣5名维和军事观察员,从此拉开了中国参与世界维和行动的序幕。截至2006年8月,中国已先后向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9个任务区及纽约联合国总部派出维和人员5872人次,其中,成建制派出各种分队4957人次,参谋和军事观察员约915人次。

从2008年开始,为保护商船不受海盗的侵扰,中国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12月,中国向索马里海域派出由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舰队,执行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这支舰队从海南出发,第一阶段的任务期大致为3个月。就此有专家指出,“中国派军舰前往亚丁湾抗击海盗是响应联合国有关决议的决定,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亚丁湾航运的正常秩序、为中国船只保驾护航,这很正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一行动却是中国自十五世纪以来的最大规模的海军远征,也表示中国海军走出了国门,既是展示海军实力,也是迎接大洋的实际考验。

五、解读

弱国无外交。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没落的中华帝国开始沦入世界末流国家,先后被一些西方国家欺辱,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由于国力贫弱,黄皮肤的中国人在世界上被人诬称为“东亚病夫”。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外交揭开了新篇章,60年来,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

新中国外交不仅很好处理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很好地处理了与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欧盟等大国的关系;不仅很好地建立起睦邻友好关系,还继续巩固了与非洲的传统友谊。这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和技术打开了方便之门。新世纪,中国率先提出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外交新思维。和谐世界的愿景,伴随着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传递给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无论是中国的近邻,还是远隔千山万水的拉美、非洲,都能感受到中国践行和谐世界理念的习习“和风”。

新中国数十年外交风云,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和平崛起的最突出的明证。从中苏结盟到中法建交,从恢复联合国席位到基辛格秘密访华,从三个世界划分,到“一国两制”收回香港、澳门,从大国外交,到倡导建设和谐世界都表明了这一点。

同类推荐
  • 大唐之极品富商

    大唐之极品富商

    特种兵重生盛唐,不玩改造反去经商。自此一代富商横空出世,建造富商帝国。
  • 新闯王

    新闯王

    你们的穿越都是为将为相,我的穿越却成了流民,命运何其不公?本想置身事外,但人和事推动着猪脚,一步步无奈加入到这改朝换代的历史洪流之中.主角也不是全能人物,敌人也不是猪一样的愚蠢.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跌倒爬起.这是一个斗智斗勇,忠诚与背叛纠结的热血传奇故事,给大家一个全新思路和全新感觉的明末天下
  •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夫子请赐教

    夫子请赐教

    她是温十香,温太师府里的掌上明珠,自小过惯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娇蛮任性却也心地善良,不认输,不服气,不听话。调皮捣蛋样样拿手,琴棋书画样样不会。打架斗殴酒醉,逃课踢馆全会。他叫百里辞,长安书院里的年轻夫子,勤俭节约,温文尔雅,谈笑间风流倜傥,吟词赋博学多才。不喝酒,不赌博,不逛青楼,却是心思缜密,腹黑难敌。本以为诗词歌赋仅会,又怎知骑射剑术乏味。品行样貌上等,文攻武略卓越。劣根学子遇上完美夫子,一二较量,三番比文,四回斗武,书院里乱作一堂。刁蛮千金对上一介布衣,五千白银遣之不走,六次上门告发恶行。罚跪下蹲日日不少,诗书礼乐慢慢调教。出师离书院,回首百里辞。教书教礼还教追男人,果真好夫子也!十香道:“夫子,请赐教!”情节一:某日,太阳当空照,花草点头笑。夫子白雪衣,十香挥墨毫:“上下四条脚,落地呱呱叫。一叫稻香早,再叫夫子笑。夫子,我这诗做得好不好?”夫子侧眉眼,斜目笑十香:“押韵,甚好!”转而低眉弄白衫,泼墨却难消,夫子蹙眉道:“此墨甚好,可持久用之。”十香气倒!情节二:小女子,动春心。夫子瞧破,上府门告知太师曰:“汝女初长成,暗动春心扰读书人之清静,请责之。”傍晚,十香回府。其父曰:“小小年纪,不知羞耻。罚女戒,抄三百。”自此,十香恨夫子。情节三:荏苒时光捎人醉,十香已至出阁时。大喜日,某夫子一身白衣上门。太师问:“夫子怎这般打扮过来?”夫子曰:“娶妻当娶贤,嫁夫当嫁穷。小生无财却多才,十香交予我,定然调教妥当,来年定赠太师外孙也!如何?”太师:“.”嫁衣脱身,凤冠弃地,十香转身唤家丁曰:“将此人拖出去,乱棍伺候之。”遂而,圣贤曰:切记,莫惹刁妇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以辛亥革命为核心事件,讲述从1908年到1912年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本书开始于宣统皇帝登基,结束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这段时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人物和事件错综复杂的时期。本书生动通俗的描述了这段严肃、深沉的历史,吸收运用当前史学界发掘掌握的最新资料,抓住其中的主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华章,其中穿插了重要人物的介绍,点缀着有趣的历史细节。
  • 魅上绝色王爷:傻妃绝代

    魅上绝色王爷:傻妃绝代

    她是江湖第一冷魅杀手,洞房花烛却替人代嫁,他狠狠的捏着她的下巴,“本王真期待一个傻子在身下承欢的模样?”一纸休书沦落下堂弃妃,真相大白才痛苦悔恨,得到的却是她带着未出世的孩子坠落悬崖?江山为谋,才得知良人不在,拱手山河能否换回一世温柔?“娘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江山固然重要,却远不及一个你,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红楼之黛玉新传

    红楼之黛玉新传

    此文与曹公文有相差,此文是一个冷性高傲的黛玉,那一日,守护灵河的小白龙舍掉龙珠护住绛珠的肉身,便注定了她要将真心付于君心。红楼之黛玉,灵性女儿,一身高傲,冷然面对大观园里的算计,她是林家的女儿,爹爹的掌中宝,她要替林家争光,不屈于人下。人不负我,我不负人,人若负我,我必负人。如果有亲不喜欢此文,请绕道,但请不要言语攻之,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人。如果亲喜欢的话,请进来坐坐,笑笑奉上香茗一杯。-------------------------------------------------------------------------------------------感谢美编做的封面,很漂亮。谢谢1978601、0812、05114437719、720、109的鲜花,感动中,来个大大的拥抱嘛。感谢意109的钻钻,恨么一个。
  • 神魔小子闹异界

    神魔小子闹异界

    冷梦君,一个本以为自己是个天生就会魔法的人类世界怪才。可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曾经竟然是异世界掌管五界之门的一位神!第一次圣魔大战之后,他用自身的神力填补了幻界邪恶力量所制造出的时空裂缝,阴差阳错的穿越裂缝来到了人间,早已成长成一个翩翩美少年的他,由于得到了某些神秘力量的指引,慢慢的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失去神体的冷梦君虽然变成了人类的身躯,可是却拥有那原来不曾见的莫测难料的混沌神魔之力,不仅得到了神兵之王做武器,又收服了美艳魔神为伴,还有身世不凡龙族、妖精朋友在身边。找回自己原来记忆的他怀揣着神魔之怒,誓必要守护好自己曾经保护过的世界,回到幻界,一举铲除那邪恶势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