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000000001

第1章 成长之路(1)

第一章 出身卑微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本世纪的政坛巨星--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大英帝国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但却是以国力大耗为代价的,英国自此明显地走下坡路。在国内,称霸了英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自由党已衰落下去,由工会创立的工党迅速兴起,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党竞争的局面,英国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玛格丽特出生的这一年--1925年,虽然没有可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但这前后却都发生了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虽然是少数党组阁,并不到一年就下了台,但这标志着工党的兴起和壮大,是破天荒第一由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掌握政权。一些工党史学家说,这是与俄国的十月革命具有同等意义的大事。工党与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926年,英国发生了有史以来声势最大的工人总罢工,罢工虽然最后被压了下去,但它对英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表明英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力量已相当强大。工会与撒切尔夫人的政治活动也难解难分。但是在当时,无论是工会还是工党的人,都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在50多年以后几乎置他们于死地的克星--保守主义的铁女人撒切尔夫人--就诞生在这个时候,而且是诞生在小城镇贫民区里的一个卑微的家庭中。

1925年10月13日,英格兰北部林肯郡格兰瑟姆小城贫民区一个繁华街角的小楼里,一个杂货商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孩,这就是后来使整个家族成员的知名度都大为提高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她是这个家庭的第二个孩子,姐姐玛丽亚生于1921年,比她大4岁。

玛格丽特的父亲名叫艾尔弗雷德·罗伯茨,是一个非常能干而且很有抱负的人。但是,他自己的家境却使他的雄心大志不能如愿。玛格丽特的祖父是北安普敦郡林斯特德镇的一个鞋匠,全名叫本杰明·E·罗伯茨。本杰明共养育了7个孩子,艾尔弗雷德·罗伯茨排行老大。一个鞋匠家里7个孩子中老大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艾尔弗雷德13岁时就被迫中途辍学,外出谋生。更不幸的是,他没读多少书,却弄得视力不佳,没法继承父业。于是经营起了杂货生意。本世纪初,他从林斯特德镇移居到大约40英里外的集市小城格兰瑟姆。开始,他在城里的一家食品杂货店里当经理, 这是很多靠个人奋斗起家的人所常走的道路。在积累自己的资本的同时,也积累经营管理经验。他在格兰瑟姆结识了当地的一位女裁缝比阿特丽丝·斯蒂芬森并与之结为伉俪。比阿特丽丝的父亲是格兰瑟姆火车站行李寄存处的工作人员。双方还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艾尔弗雷德和比阿特丽丝都是忠实虔诚的基督教新教卫斯理宗的信徒。卫斯理宗的教会称卫理公会,原为英格兰国教圣公会内的一派,18世纪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教派。卫斯里宗的别称是循道宗,其发轫初期,创始人卫斯里曾于英国牛津大学组织宗教小组,标榜遵循种种道德规矩,小组成员乃得绰号为“循规蹈矩的人”,后成为该宗的别称。宗教信仰无疑对艾尔弗雷德夫妇的价值观和人生道路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又通过他们传给了女儿。玛格丽特后来曾对一位传记作者说:“过去我们都是卫理公会教徒,卫理公会教义强调条理和秩序。”“我们的头脑里有着根深蒂固的责任感--对教堂的责任、对邻居的责任以及良心上的责任。”

艾尔弗雷德一直雄心勃勃,希望改善自己的境遇。夫妇俩含辛茹苦、勤奋工作、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积攒起能够开一个小杂货店的钱。他们用他们的全部积蓄,在离格兰瑟姆市中心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买下了一家小店。这个地方叫北帕拉德,地处交通不太便利的贫民区。这个杂货店就坐落在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上。玛格丽特就出生在杂货店楼上的一间临街的小屋里。

比阿特丽丝为了帮助丈夫经营杂货店,放弃了自己的裁缝职业。这是一个典型的靠勤奋起家的小业主之家。家里没有什么奢侈品,没有花园,也没有浴室和热自来水,只有一个室外厕所。每个卧室都有洗脸架,有一把大壶和洗脸盆。厨房很小,家具都是非常笨重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那种式样。这样的家庭在英国简直是太普通、太不引人注目了,在存在着贵族阶层的英国社会,这样的家庭完全可以算是卑微。然而,这样的家庭往往在政治倾向上是站在主张财产私有、鼓励个人奋斗去发财致富的保守主义一边。玛格丽特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无疑对她将来的价值观和政治选择以及工作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对玛格丽特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人除了她的父母亲外,还有她的外祖母。在玛格丽特出生后的头十年里,外祖母一直住在他们家中,同他们生活在一起。外祖母秉承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遗风,待人处事非常严格。老人家崇尚有条不紊、一丝不苟、辛勤劳动和保持清洁的作风,将它奉为生活中的座右铭,并利用各种机会把它传授给自己的外孙女。玛格丽特长大成人后完全继承了她外祖母的作风。

童年的玛格丽特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从她成为成年人后的形像看,人们不会怀疑这一点。她总是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显得很有活力和朝气。衣服都是由母亲为她缝制的,这也是小业主勤俭持家的一种体现。然而,玛格丽特的童年生活并不像很多孩子那样丰富多彩、充满欢乐,而是比较沉闷呆板。商店和教会是这个家庭生活的主要内容。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整天只知道工作、挣钱,成天谈论的也都是商店里的事,两人都没有什么幽默感。除了商店,芬金大街卫理公会教堂和“扶轮社”(一个资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地方分社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娱乐场所了。罗伯茨夫妇俩都是“扶轮社”的活跃分子。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由于父亲喜欢玩保龄球,所以偶尔也领着全家去玩一玩。

艾尔弗雷德是个有威信的人物。在家中,他主宰一切,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容许别人表示任何怀疑。他的这种性格对玛格丽特影响很大,后来的女首相的工作作风同父亲在家中的作风非常相似。他仪表堂堂,身材高大,差不多高达6.3英尺;戴着一副角质架眼镜;长着一头浓密的金发,这种金发在人到了老年时又都变成了银发。他除了经常参加教堂的活动、并在教堂里和人们交际外,还酷爱读书,这是他修身养性的两条主要途径。他博览群书,几乎什么书都看,从传记、史书到政治读物,只要是他能得到的,但是他不看小说。而他那位瘦小的妻子却爱读小说。玛格丽特长得稍大一点后,每个星期六都受命到大约半英里以外的图书馆去为父亲借一本新书,同时为母亲借一本小说。

罗伯茨夫人对丈夫唯命是从。她少言寡语,举止文静,虽相貌平常,但衣着整洁;她的头发总是平贴地向后紧梳着,在头后面梳成个髻,一丝不乱:她衣着朴素,款式单调,正和她勤俭的家风相称;她温和善良,和蔼可亲,但又显得非常一本正经,不但不喜欢对丈夫和孩子流露自己的感情,而且从来不在熟人面前表露自己内心的情感,不显示自己是一个生活得非常愉快的女人。她几乎把一切时间都用来工作,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从不坐享其成,总是从早忙到晚,很少见到她在城里闲逛。她虽然有这么多优点,但在才智上,远不及她的丈夫。罗伯茨夫人承担了家里做饭的差事。她通常每周要烤制两次面包,一般是星期四下午和星期日上午。星期四下午商店提前关门,星期日是她的休息日。每到星期天,她都很早就起床,以便赶在上教堂之前就把面包烤好。她非常辛苦,工作时间特别长,既要帮助丈夫经营商店,还要料理诸多家务,如洗烫全家人的衣服,为两个女儿缝制服装。当然她也有一些娱乐活动,主要是去“扶轮社”和教堂。

罗伯茨家的生意很不错,住在小城北部和郊区附近的人都到他们店里买东西。由于艾尔弗雷德经营有方,夫妇俩精打细算、克勤克俭,使得他们生意兴隆,不断发展,几年后又在小城的另一头,离罗伯茨家大约一英里以外的地方买下了另一家商店。艾尔弗雷德的精明能干使他成了小城里的一位颇有名气的人物。1927年,也就是玛格丽特两岁那年,他以一名无党派人士的身份作为商会的候选人当选为格兰瑟姆市议会议员。这样一来,他的名声更大了。此后,他在市议会任职达25年之久。

艾尔弗雷德早年的政治观点倾向于自由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转而倾向保守党。不过,在他当上市议员那个时候,各地的市议会中还没有保守党人,这些议会都是由无党派议员或纳税人议员组成。但那时,地方议会正受到新的来自社会主义者的挑战。地方议会中形成三党鼎立(保守党、工党和自由党)的局面是以后的事情。

艾尔弗雷德当上了市议员后,再加上生意也扩大了,显得人手紧张,于是他雇用了两名店员帮助经营商店,另外还雇了一个帮手负责照料商店附设的小邮局。起初,商店购进的都是散装货,如大包的面粉、白糖、扁豆、平豆、珍珠麦,一桶桶的糖浆、果酱,一箱箱的茶叶,一包包的咖啡豆,一罐罐的饼干、干果以及大块大块的黄油和猪油。各种货物必须仔细过秤、计量,并将它们倒进较小的容器或装进牛皮纸口袋。孩子们在商店后面的仓库里帮忙干这种杂活是很经常的事情。所以玛格丽特从小就得到了足够的劳动锻炼。后来,商店的进货逐渐改为包装好的货物。店里的一切货物都摆放得井井有条。艾尔弗雷德立下了这样一条规矩:商店营业时,他们夫妇当中必须有一人坚持在店内值班。因此,除了星期天和公假日,全家从来没有一起休息过,也很少聚在一起吃饭。虽然缺少真正的家庭生活,但全家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仍很密切。这种家庭生活模式后来在玛格丽特自己的家中得到了重现。

孩提时代的玛格丽特总是盼着过节假日,因为节假日对她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乐事。只有在假日里,他们全家才能真正团聚。在假日里,有时全家乘公共汽车到诺丁汉玩上一个下午,或去看一场电影。在圣诞节期间,还可以看上几场话剧。更令人神往的是去斯克格尼斯海边欢度暑假,不过暑假与公假日不同,暑假期间商店照常营业,所以父母只能轮休。通常在放暑假时,玛格丽特和姐姐随同母亲前去海边玩一个星期,她们寄宿在斯克格尼斯镇的公寓里,自己动手做饭,而父亲则只能晚些时候休假,以便赶上保龄球游戏周。

教堂是他们全家度过星期天的最主要场所,几乎一整天都用来参加教堂的活动。罗伯茨一家是芬金大街的卫里公会教堂的成员,从家里到教堂大约要走10分钟。通常情况下,玛格丽特和姐姐每个星期天要参加4次活动:上午10点到教堂上主日学 ;1小时后同父母一起参加早礼拜;然后回家吃午饭,下午2点半再上主日学;最后在下午6点半参加晚礼拜。在下午的主日学时间,有时玛格丽特给大家弹奏钢琴。教堂的活动几乎占去了孩子们全部的星期天时间。所以他们没有时间阅读报纸和进行任何娱乐活动,而且家长也不许她们干这些事情。她们不能在一起玩纸牌,不能做各种小孩们常玩的游戏,更不能去找小朋友们玩。她们的外祖母对她们的要求更为严格,在星期天,姐妹连缝纫和编织之类专属女孩们干的事也不能做。在老人家看来,星期天是上帝的日子,只能用来思考和讨论有关上帝的问题。

艾尔弗雷德不仅是一位虔诚的信徒,而且还是个“业余传道者”,即没有牧师身份的传道者。干这种事确实需要坚定的信念和献身精神。他经常在星期日抽出一部分时间走访邻近的村庄,起初他乘轻便的马车前往传道,后来由于他的传道工作干得很出色,教会为他提供了一辆出租汽车。他是当地最受欢迎的两名传道者之一。传道使他的演说才能得以施展。他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根本不用任何发言稿,简直是位天才的演说家。“他把这种天赋传给了自己的女儿。”

当地另一位有名的传道者是乔治·希金博特姆。他在一家药店当药剂师,同艾尔弗雷德是好朋友。两个家庭的关系也很密切。同罗伯茨夫妇关系密切的家庭是不多的,因为罗伯茨夫妇虽然在小城里颇有名气,但很少与人来往,除参加教会的活动外不搞其它的社会交际。

芬金街的教会组织经常搞一些很严肃的带宗教色彩的活动,如《圣经》朗读会、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演唱会和为筹措资金而举行的联谊活动等等。罗伯茨夫人常参加每周三的缝纫会(由教会组织的慈善性集会)。有时,玛格丽特在放学之后也同母亲一起去参加教会的活动。偶尔,她和姐姐还去参加青年协会每周五举办的晚会,在晚会上,她还常和其他人一起演出宗教剧目。

除了上学,帮助家里做一些杂活,就是参加教会的活动。起初,玛格丽特把这样一种生活格局看作是理所当然的,这主要是由于她对除此之处所存在的广阔天地一无所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了解到其他孩子是怎样生活的:互相交往、一起做游戏、骑自行车郊游、星期日外出野餐……这真是自由自在、充满乐趣的生活。这时,她才向父亲提出了疑问。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

“玛格丽特,决不要做或想去做那些事情,只因为人们都做过了。打定主意做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说服人们遵循你的方式。”

这番话同他其他的各种教诲一样,成了玛格丽特的座右铭,在她心中扎下了根。很多年以后,当玛格丽特自己的女儿也以羡慕的口气将朋友们那种欢乐的家庭生活同自己家庭的单调生活进行比较时,玛格丽特便立刻用几乎同样的话来教导女儿。

同类推荐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创业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不是奋斗,比境界。 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代替,把握趋势,把握未来。聪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而是抉择。 学历代表过去,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以锻炼为本,保持健康;以修养为本,学会求知。本书共分为借我一双黄金眼——生意场必备的机遇投资学;产品卖到全世界——生意场必备的市场营销学;长袖善舞会管钱——生意场必备的财务掌控学等六篇内容
  • 灵兽归元记

    灵兽归元记

    自盘古开天辟地,世间各种灵兽相继诞生,以维持混沌之气化作的混沌兽,所造成的时间灵力平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相继出现的各方势力,为了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纷纷利用各种手段将那些灵兽控制了起来,在那当中最为厉害的就是一个叫做“夜幕降临”的超级恐怖组织,他们当中的所有人,都是想要征服世界的各种超级厉害人物,世间有邪必有正,身为正义之士的各方势力,在无奈之下最终通过长期战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划过星空的wish

    划过星空的wish

    每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是拥有鲜活的生命,让我们感动得流泪,也让我们开怀得大笑,有时候在这些故事里面我们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也能发现自己一直向往的恋情……
  • 高干子弟海外生活:红白黑

    高干子弟海外生活:红白黑

    同床异梦。曲折离奇,当杨虹远行,当谢青远行,当秋媚远行,他们选择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对幸福的追求。美丽生命无声消失水底时,充满偶然性戏剧化的命运。,待她离去才知道血脉仍存,她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历史的序幕终揭开一角,谢青却走上了不归路……血的记忆被重新撕开,到底该忘记还是刻骨铭心?黑钱是否能洗白?该书首次展现了鲜为人知的高干子弟海外生活以及江浙一带草根华人传奇的异邦蛇头经历。用质朴简练的语言和扎实的故事铺陈,结合中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将上一代的命运与遭际和当代海外移民相结合,展现了一批远行的华人红白黑三道渲染难辨,最后一个求救电话却打给了那个无法爱她的人
  • 优质男友送上门

    优质男友送上门

    他,英俊潇洒,俊逸不凡,虽然贵为大财团的继承人,却有着痞子般的流氓性格;她,面容姣好,身材傲人,作为一名平凡无奇的小资女人,活得倒也滋润。一场命运的玩笑,让他和她相遇,而身份,竟然是雇主与养客。谁说钻石王老五就不许吃软饭了?
  •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当我们还没有翻开自己生命的帘子,血液就注定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将全部交给罪恶,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时那一分那一秒。我们都渴望着,世界就在足下。而面对后天的后天,经岁月浇筑成的版图,才是痕迹的回音。一代人,活在梦里,不知时日如何飞走。一代人,活在昨天,不知是谁告诉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肉体。一代人,活在今天,不知过去留给了历史无数的遗憾。一代人,活在明天,不知期望其实就是捉弄自己的双手。
  • 武家栋梁

    武家栋梁

    武家起于微末,栋梁崩于战国,当荒谬的武士道大行其道,谁还记得当初源氏的誓言。当羽柴秀吉还在为找干爹而苦恼,德川家康开始自称河内源氏的时候,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才是武家栋梁。八幡宫前深深荒草中,隐藏着武家数百年的荣耀,吉良家的少年,却被迫踏上追赶时代的步伐,走上一条与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下克上、背叛者的下场只有灭亡,一切幻想将在滚滚铁骑下化为灰烬,源氏栋梁家将在白旗下浴火重生。(主角不是萝莉控)
  • 异域大陆的魔法新贵

    异域大陆的魔法新贵

    讲述女主宫紫窈与男主张子房几世轮回的故事;轮回为了情、为了恨、为了权、为了斗;本篇小说仍然采用扑街的大杂烩写法,将玄幻、魔幻及异能题材,捏合在一起,描写不同的故事和历险;除了反面角色外,其他人物名字采用潇湘写手的笔名,其原因就是笔者起名白痴,喜欢拿来主义,名字就是故事之中一个代号,除了男女主角外,其他叫什么都可以;片段一某晚,宫紫窈与张子房在一起谈着情话。突然宫紫窈用手轻轻地揉着张子房的那个部位问道:“相公,你这个地方怎么鼓鼓的?”张子房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宫紫窈随即用另一只手摸着自己的相同部位说:“我怎么不会像你一样呢?”张子房笑着说:“那东西只有我们男人才有啊!”宫紫窈好奇地问道:“那是什么东西呀?”张子房淡定的说:“哦,你说这个呀,两个字~喉结!片段二宫紫窈问:“晚上你是不是想活动活动?”张子房淫笑着说:“老想了!”宫紫窈又问道:“那白天做完修炼后你不许说累,也不能说晚上没精神,还不能糊弄就完事。”张子房点点头说:“那是必须的。”宫紫窈将一堆东西塞到他的怀里说:“那晚上你就把我换下来的衣服都给洗干净了吧!”片段三张子房的手在宫紫窈的面前晃着。张子房问道:“这是什么?”宫紫窈回答:“咸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