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37

第37章 丙辰清明天安门运动前前后后(1)

一月的哀思和愤怒

1975年9月7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这是周总理最后一次接见国际友人。

周恩来的第一句话使在场的人都震颤了。周恩来说:“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总理在讲话中,还欣慰地告诉罗共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罗共书记维尔德茨,“现在,我们的副总理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周恩来所说的副总理,指的就是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

在这次接见完毕,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人员向总理提出请求,要和总理在一起照像留影。周总理与工作人员合影后,意味深长地说:“希望你们以后别在我脸上打叉。”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15分,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去世了。9日零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这一噩耗,讣告、哀乐在零下10℃的茫茫冬夜中传遍了神州大地。在次日清晨,北京、上海及许许多多城市的电汽车上,挤满了赶去上班的人群,但是往日的嘈杂消失了,整座城市静得出奇。人们在寒风中沉默不语,面容严峻,一些妇女、少年的眼睛是红红的。一股巨大的思想情感的浪涛正在所有中国人心底奔涌、澎湃,席卷整个中国。

向周总理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医院后院的一间停尸房举行。这里的面积不足一百平米,狭窄的柏油道两旁摆满了花圈,拥挤的人流缓缓地在狭小空间涌动。告别的人数本来计划是六千人,被减到四千人。前来向总理遗体告别的人流排成了长队,一直伸延出北京医院后门,蜿蜒到东单公园的西侧马路。

《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的作者陈明远在朋友帮助下,取得了四千人之中的一个资格,加入了向周总理遗体告别的行列。当时他作为“专政对象”公然参加这一活动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但他下了决心,不惜一切,要去向敬爱的周总理致最后的敬礼!在从北京医院回家的路上,悲怆的诗句开始在他胸中萌动。在l月阴云密布、星光黯淡的日子里,他写下了《满江红·悼总理》9章,和《七律·总理魂》8首。

《满江红》(之一)天未明时闻讣告

雷击苍生,夜难晓,彤霞渗血。天何忍?未亡腐恶,先亡俊杰!我辈青春随逝去,同伦白首堪言诀?梦魇惊,心碎猛捶胸,狂风冽!

谁无泪?眶枯竭;谁无语?喉哽咽。汇声涛泪痕,欲掀天阕!赤县山崩擎柱铁,黄钟玉毁扶轮月。民族魂,大地不能埋,海难灭!

与此同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作家在他的家中也写下了悲愤的诗句。他就是在“文革”中饱受创伤的红学家周汝昌。有感于周总理临终遗言将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江河,他写下这首《七律》:

何处

何处祠堂翠柏森?鹂音草色最难吟。

当时讵敢悲深语,此日宁偿愤极心!

独有灵灰铺赤县,宁无骏骨铸黄金?

批周便是亡中国,一诵遗言泪满襟。

这首诗是从杜甫吟诵诸葛亮的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诗化来,周汝昌把周总理比拟诸葛孔明这样的千古名相,虽然没留下“鹂音草色”加以祭奠的场所,但是他唤起亿万人心灵中正义崇高的精神。

l月11日下午,从北京医院至八宝山,首都百万人伫立在长安街两侧,等候周恩来的灵车驶过。这是群众自发送行的队伍。在寒风中,人们扶老携幼,臂佩黑袖、胸戴白花含泪等待……天地昏暗,北风呜咽,山河震动。

三天后,1月14日,《人民日报》刊出文章:《大辩论带来大变化》,称“近来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着清华大学关于教育革命的辩论……”一日之间有300个电话打往人民日报编辑部表示抗议,有读者将报纸撕碎寄往报社。

此时,在河南林县的招待所,二楼一间不见阳光的屋子,桌上放着一瓶速可眠,郭小川支撑着哭肿、失眠的眼睛写下了《痛悼亲爱的周总理》一诗:

这是一个--

使人难以承受的

严峻的冬季!

蓝蓝的晴空,

突然间,

降下了倾盆大雨;

纷飞的泪水,

敲打着

太行山的悬崖绝壁。

由此可以想见--

整个中国的广阔的苍天和大地,

千巅万壑,

平野高原,

势必也被雨水冲激。

在1月13日郭小川把诗念给儿子郭小林、女儿小惠,小惠的两个插队的知青朋友,她们提出,将诗中“……泪水,敲打着太行山的悬崖绝壁”改为“锤打着”。16-18日郭小川将此诗又改了二稿。

郭小川对郭小林、郭小惠和知青朋友说,“如果江青一伙儿上了台,我就上太行山打游击,在过去革命战争牺牲了多少同志,我是一个幸存者,还怕什么?”

郭小川将他的《痛悼敬爱的周总理》一诗(长达461行)分别寄给了毛泽东主席和邓颖超大姐。不久,郭小川接到了回信。

郭小川同志:

你给邓大姐寄来的悼念总理的诗已收到,看到你写的长诗感谢你。非常同意,你考虑不发表,而且永远不要发表。留作纪念吧!

她谢谢你对她的关心和问候,问你好。

致以

敬礼!

XX(秘书)

1月15日,周恩来总理的追悼会将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一天,北京最高气温零下2度,三至四级大风,502所二百多人的队伍,包括戴“特务”帽子的60岁的研究员、老所长也一同骑车、乘车赶到广场。下午3点追悼会开始,中午12时广场已经戒严。赶在戒严之前,已有几万人在广场集合,任寒风吹刮,默默流泪等待。10点一过,警察、民兵把人群往北压,一片“清场”的喊声。几万人被压到长安街北红墙下,不相识的人们低声议论:“他们会抓人吗?”在天津下了夜班就赶来的一名工人哭喊着:“我们是为了悼念周总理,为什么赶我们走?”三个哭喊着要见总理的女孩子,被警察架走了。一部分人硬被挤进了观礼台西侧的厕所,不准出来。更多的人要上厕所,无法上。人群被围住不许动。3点,嘈杂声静下来。红旗车一辆辆驶过……人们翘首张望、等待,饥饿的人开始啃干馒头,不相识的人相互分食点心和水。等到晚8点,警察、工人民兵撤走了,人们走向广场、走向纪念碑。广场是黑暗的,没有一盏灯亮着。

在茫茫黑暗中,人们总算自由了,眼泪可以尽情地流,想放声大哭的可以尽情地号啕。戒严寂静了一个白天的纪念碑、广场草坪、松林,突然爆发出了悲壮、深沉的歌声: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这首歌在广场黑暗的石阶、草坪、冬青树以及松林和长松道上回荡……人们分手时低声交换着三个字:清明节。

1月8日以来,上海市民冒着严寒排队买黑纱,几天内黑纱销了60万米。王洪文在周总理逝世第二天,就电话指示上海的小兄弟“化悲痛为力量,首先要批邓!”工人群众抬花圈上街,受到批评、阻止。

15日这一天,上午9时57分(1月8日周恩来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上海港响起了汽笛,笛声持续37分钟。外滩、街口红灯亮着,所有汽车停驶,警察、行人全部原地肃立。

中午1时,又一批船拉响汽笛。

下午3时,北京追悼会开始的时间,汽笛群鸣,连外轮也鸣笛致哀。汽笛声在港口回荡,传遍整个大上海。

马天水三次电话到港务局斥责,派出联络员追查。

这时,工人、市民、学生、干部开始涌向市委大楼,人群和花圈拥满了大街。长航职工医院的高音喇叭对准市委大楼播放哀乐,哀乐在空中回旋,仿佛重磅炸弹投入市委大楼窗子。马天水写手令,让人去掐断广播。他们在医院大楼转了半天才找见隐蔽在小会议室里的唱机。“文工武卫”人员要求打开被乒乓球台挡住并紧锁的房门,被干部拒绝,一名团干部说:“你们可以开除我的党籍,悼念总理如果有罪,我愿坐牢!”

在1月寒冷、悲伤而又激愤不平的日子里,为总理佩戴黑纱的人群中,有一名沉默的青年,他就是江河。

江河(1949-),原名于友泽。1968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文革”后期才有机会返城在一家工厂当工人。他自幼喜爱文学、喜欢音乐、绘画,曾与诗人多多、宫继隋有过一个三人游戏小圈子,常作彻夜谈。

“文革”10年,他经历了由单纯、幼稚到被欺骗、被扭曲;由苦闷、思考到觉醒、奋起的精神历程。在1月11日那个寒冷的冬日,首都百万群众伫立街头向总理告别的情景,仿佛是一幅悲壮而又令人战栗的油画,印刻在他的脑海中。江青一伙发表《大辩论带来大变化》这种强奸民意的批邓文章,深深刺痛了他。他想到了周恩来--一个人民英雄在历史中的地位,想到人民在“文革”蒙受的耻辱和苦难,他思考着人的尊严与地位,思考着光明的未来……他心中的泪搅拌着血,酝酿着诗行,这诗句像血滴渗下,一点一滴淌下来,逐渐汇聚成溪流,最后融汇成澎湃的波涛、洪流:

风吹动我的不安

吹动了我的民族的黑色头发

像我的夜晚一样黑暗,像我的夜晚一样不安

无数战死的灵魂在我头上萦绕

呐喊、真理、号角和枪声从历史中传来

如果血不能在身体里自由地流动

就让他流出

流遍祖国

为了黎明的诞生

又一个英雄死在夜里

把生命留给战斗的岁月

把看着未来的眼睛献给旗帜上的星星

灵车载着英雄纯朴的遗愿

像犁一样走过

冻结的土地松动了

埋藏了许多年的感情?

在潮湿的土地上翻滚

仇恨、爱、信仰,合着血

庄严地哼着挽歌

时辰到了

英雄最后一次

把自己交给火

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熊熊燃烧

--《葬礼》

这首诗没有停留在情感的层面上,诗人的思绪大胆地飞翔,穿越广阔的时空,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这是江河十年来积淀的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这种理性的清醒意识,把1月11日长安街告别灵车的画面延伸入历史的纵深。

2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登出“高路”(即梁效)的《孔丘之忧》,大批忧字,把悼念周总理的人民群众污蔑为“哭丧妇”。3月5日《文汇报》砍掉了周总理关于学习**的题词。25日,《文汇报》一版文章竟然出现“党内那个走资派要把被打倒的至今不肯悔改的走资派扶上台”。后者指的是邓小平同志,前者是周总理。这种公然污蔑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

在河南林县,郭小林读了2月13日的《光明日报》,看到江青一伙污蔑人民群众的哭泣是“哭丧妇”“哭哭啼啼”,他在租来的农民土屋中昏暗的油灯下,写下这样的愤怒的诗句:

人民的眼泪是封锁不住的,

一只手岂能把十六亿双眼睛尽遮!

啊!眼泪,我甚至怀疑你不是水,

--放进汽缸里就能爆炸起火;

我甚至怀疑你

并不来自眼窝--

洒在花圈上

白纸素绢全变成鲜红的花朵;

当心!它们全是熔化了的铅弹,

冲出来就能洞穿你们的心窝!

此时,在全国各地正流传着一份周总理的“遗言”,仅安徽一省就抄出“遗言”6903份,收缴30028份,可见它的流传之广,威力之强大。

所谓的“周总理遗言”

这篇“遗言”的真正作者是杭州汽轮机厂23岁的青年工人李君旭。他也没料到这篇“遗言”能够在一两个月传遍大半个中国。在追查中,李君旭被捕,许多人受到株连,其中李君旭的父亲和同学,以及同学的姐姐、父母等十余人在这一案件中被捕入狱。

现将这份周总理的“遗言”转录如下:

我自第二次手术以来,病情曾有短期稳定。从下半年开始,癌症已经广泛扩散,虽然自觉尚好,但去见马克思的日子确实不太远了。我想,有必要向主席、中央汇报一下近来的一些想法。

患病期间,主席对我亲切关怀使我十分激动。主席年龄大了,要注意身体。有主席为我们党和国家掌舵,是全国人民莫大的幸福,也是莫大的欣慰。这些日子,主席在遵义会议时和我谈话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百感交集。不能为主席分担一些工作,我十分难过。为了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前途,主席一定要保重。

……

朱德同志和剑英同志年事已高,要多锻炼身体,当好主席的参谋,具体分工是可以摆脱的。但是,你们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是一辈人,跟主席这么多年了,更要以高昂的战斗精神,保持晚节。

小平同志一年来几方面工作都很好,特别是关于贯彻主席的三项指示,抓得比较坚决,这充分证明了主席判断的正确。要保持那么一股劲,要多请示主席,多关心同志,多承担责任。今后小平同志压力更多,但只要路线正确,什么困难都会克服的。

……

同志们,长期以来的病假,使我有可能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程。在这段曲折的路上,我们永远不忘怀那些在我们前面倒下的先烈。我们是幸存者,一九二六年我和恽代英同志分别时,他说:“当中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能活着的人,一定要到死去的同志的墓前,去告慰他们,死者会听到我们的声音的。”我总想着,用什么来向他们汇报呢?……在此弥留之际,回忆先烈的遗言,对照我们人民的生活条件,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但是展望文化大革命后,我国人民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的宏伟前程,展望本世纪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壮丽前景,我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死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把生命交给人民的事业,而人民的事业是永存的。唯一遗憾的是我再也不能和同志们一起前进,加倍工作,为人民服务了。同志们,一定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之上,在毛主席领导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关于我的后事,我向中央请求:一、将我的病情发展告诉全国,以免引起不必要猜测。二、追悼会主席不要参加,会应力求简单,请小平同志致悼词。三、骨灰不要保存,撒掉。

永别了同志们!

共产主义万岁!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这份“遗言”在1976年曾使千百万人感动的掉泪,纷纷抄转,其原因在于:它代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心愿。在“遗言”中,周总理在弥留之际,还再为党和国家的命运,为了人民的利益进行思考,忠诚于革命事业,这种对人民对同志、战友的真挚情意感人至深,也确实符合周总理的精神品质。其中,“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一句,尤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这篇“遗言”打动人心之处,还在于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心情:早日将国家的路线方针转向建设“四化”,以及肯定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来的巨大成绩,要邓小平承担更重的工作担子,要小平同志致悼词。这一切都是全国当时大多数人民群众和党政军干部的强烈愿望。

这份“遗言”曾引起“四人帮”的极大恐慌,他们把“遗言”作为“政治谣言”进行批判、查收。但它的精神力量是不可磨灭的。

这实际是借周总理的名义“代民立言”,是“文革”中人们所能运用的一种巧妙的表露心愿、传达思想情感的方法。所以,我们可以说“遗言”虽不是总理写的,却是人民群众写的,它属于文学创作。

“遗言”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周恩来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也是一面鼓,敲击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这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有文学价值。“遗言”是散文式的代民立言之作,体现了民心向背。

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见闻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在“文革”浩劫中长期积压的怀疑、不满和愤恨情绪,终于在全国爆发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就是这一总爆发的炽热的“爆心”。诗词,在千百万人民手中焕发出异彩,爆发出振聋发聩的威力。

同类推荐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贴近灵魂,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必得贴近身心。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热门推荐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 极品萌卫

    极品萌卫

    麦蒙蒙自从继承她爹的遗志女扮男装世袭了皇城护卫,扔在荷尔蒙过剩的男人堆里,整个人生都癫狂了:全民偶像,梦中情人,第一美男白画尘,居然是与她指腹为婚的未!婚!夫!白画尘:“……难道一生要就此尽毁?”麦蒙蒙:“我有那么差吗!”皇帝的心头肉,八岁二皇子,视她为情敌!二皇子:“你不离开啊白白我就下旨杀了你!过家家的时候她答应过要做我皇妃的!”麦蒙蒙:“殿下……臣不喜欢女人啊……再说过家家说的话能作数吗!!!”这些,也!就!算!了!为毛连爱情也来得这么不靠谱哇?!!美男白画尘:“为了培养你身为男人的自觉,我娶你,不要再去祸害别人了。”土豪林御:“贱人,存折上的钱都给你,滚回我身边!”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斩神

    斩神

    我,张浩宇傲视九天,崛起于红尘,横扫诸界无敌天下不过一念之间!诸天修士只为寻求堪破生死,但我只为游戏红尘!传说九天之上有神灵,然我要做的就是斩神!
  • 聪明女孩恋爱秘笈

    聪明女孩恋爱秘笈

    我们常说,遇见了不对的人,要“快刀斩乱麻”;遇见了对的人就要好好爱护珍惜。爱他,就不要迟疑不决,要坚信自己的那份感觉,感觉对了,一切也就对了。爱情,让多少人赴汤蹈火,让多少个寂寞的夜晚因思念变得美丽。每个人都会拥有只属于自己和那个他/她的爱情。美好的爱情发展顺利,就会成为一生一世相互扶携的夫妻。就算成为夫妻,也一定要用心经营自己的爱情。爱情只有小心培养,用心浇灌,才会开出灿烂的花,并且一生不谢。会恋爱的女孩,一定是幸福的,一定是可爱的。我们何不做一个会恋爱的女孩?这样的女孩,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精致爱情。
  • 哑夫

    哑夫

    三月三,桃花开但苏换姑娘觉得桃花太烂还不如不开悲催地跑啊跑玩命地逃啊逃噗通一声滚下山哦她的天山里也有桃花开一路鸡飞狗跳摸爬滚打,多年后苏换想,最上乘的桃花,是哪怕花落成泥碾作尘,依然香如故。她觉得,她命挺好。——————————————————————————————————很久很久以前,热热闹闹的江湖上发生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狗血故事。其实吧,这个故事又是种田出身。种田温暖无宅斗,江湖远阔很欢乐,此文温暖养成系,换个抽风路线来走走。江湖远阔,总有你爱的人,来勾搭吧。
  • 爆宠狂妻:神医五小姐

    爆宠狂妻:神医五小姐

    (正文已完结)她是将军府的五小姐,却是东辰国第一废物,花痴成性,因为追求男子,被跟班失手打死;她是天之娇女,却被害身亡,惨遭家族灭门,从此背负血海深仇。当天才穿越到废物的身上,再次睁眼,命运从此不同!!!炼丹、炼器很难?她手到擒来。驯兽师很稀少?她一不小心就成了帝王驯兽师!逼婚?!你是美男你很拽?她一把拉过身边的妖孽男:魔王兄弟,他要抢你的位置。某妖孽冷眸一瞥,身形一动,下一秒渣男已经不见。转身,某妖孽笑容蛊惑:幽幽,继续刚才的话题,我们要个孩子吧!
  • 这样的男人最幸福

    这样的男人最幸福

    这是改变一生的幸福课,帮助男人正确经营情感、职场、婚姻及人际关系,理性爱情,性情婚姻,快乐生活,微笑职场,告诉男性收获幸福的黄金法则,小的故事,却有大的智慧,揭示了男人的生活心理学。本书是一本让男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男的男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 王爷好腹黑:猎捕傻妃

    王爷好腹黑:猎捕傻妃

    她,穿越而来,吃喝玩乐,与世无争。却因出宫游玩被拐卖,成为侯府三爷的九夫人。卑鄙的三爷为了逃生,竟然把她贡送给病弱王爷做老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