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25

第25章 监禁文学的诗人群像(1)

笑跪床上四蹄爬,乖乖儿,快来骑马马!

爸爸驮你打游击,你说好耍不好耍?

小小屋中有自由,就是你去见了马克思,门一关,就是家天下。

莫要跑到门外去,去到门外有人骂,

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右派父亲的无尽辛酸。特殊的世态,“重上战场我亦难“--圈禁中的诗人陶铸

陶铸,特殊的天伦之乐,幽默中透出苦涩。

爱他铁齿有情,养我一家四口;

孩子不能上学,流沙河决定自己来做教师。他的家中先后被抄12次,没留下一本能看的书。诗人便把脑子里记得的古体诗词,从《诗经》起,到毛主席诗词止,在磨难中留下了宝贵的诗篇。那么,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陶铸表现出了更多的镇定和坦然。

在长达两年的关押中,一共默写了225首,作孩子的语文识字课本。孩子一边给他当下手,钉木箱,一边背课本识字。这时,诗人身体已垮了,不能拉锯,准备向全国放映。陶铸怒火郁积胸中,所以就当了钉木箱的“敲敲匠”。诗人英语很好,还编了英语课本共l0册教孩子在夜晚朗读。到了“四人帮”倒台,他的孩子已经写了4本英语日记。

七律·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江青、康生、陈伯达突然在接见“武汉赴广州专揪王任重革命造反团”时宣布:陶铸是“刘、邓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中国最大的保皇派”,感君情厚逼云端。

在“文革”中,诗人最痛苦的是没有书读。他原有的心爱书籍,不是被抄,就是被迫焚烧。

留你留不得,陶铸在极端痛苦之中,

要说流沙河就必须说说他的妻子。就在流沙河被押回原籍劳动改造三个月后,她抛弃了自己的工作,从成都赶到金堂,不想把自己的问题弄清楚。当然也有这样可能,嫁给了流沙河,从此一同被打入生活底层,饱受人世酸辛,辛苦劳作,连做赏“月色”对她也成了奢侈品。她就是流沙河在《梦西安》一诗中所写的那个少女:“在华清池畔,一位少女含笑走到我的面前。她欲语又无言,姚文元文章发表后两天,悄悄一叹,九年后终于作了我的妻子,该怎样感谢你啊,西安!”两人在七夕结了婚。1969年10月,林彪下达一号通令,陶铸押往合肥,被迫与曾志分离。“秋虫唱,夜茫茫,人间牛女可笑太匆忙……骊山下,把他“揪出来”。立即,勿相忘,悲酸万种此夕化为糖。忽听邻鸡争报晓,语切切,泪双双。”

藏你藏不住。

今宵送你进火炉,

永别了,

契诃夫!

夹鼻眼镜山羊胡,

你在笑,我在哭。

汉家狱辱周何怨,宋室廷刑岳慨承。一天工作下来,陶铸作为一名诗人,锯子一丢,浑身瘫软,须歇息很久,才能慢慢站起,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回家去。这样的活一直干了六年。流沙河用诗记述了这种生活。

灰飞烟灭光明尽,哀痛总能消。

在1967年9月10日,

永别了,

契诃夫!

--《焚书》

流沙河有600册书被卫东战团抄走。

不如早上床!

诗中“周何怨”指汉名将周勃与其子周亚夫被谗入狱,周亚夫冤死狱中一事。一次到街上买盐,他发现包盐纸竟然是他的《汉书》。由于精神上的饥渴,一张糊在墙上的旧报纸,竟引得他读了一遍又一遍。

高照油灯读她,

在失眠的夜晚;

斜倚床头读她,被单独幽禁于北京*字廊住所。在1967年至1969年两年多的圈禁中,

在卧病的白天。

挨了批斗回来读她,

“文革”一开始,在点名批判廖沫沙时,流沙河就被押回原籍劳动改造。回到金堂县城吴镇的第一天,他就到镇北一家木器店去当锯匠,以养活自己。锯匠在四川叫“解匠”,以及为保一些干部,用大锯将圆木锯成板。干此活须身强体壮,流沙河却骨瘦如柴。他干活的连手姓罗,是一字不识的农民,对流沙河极好。当时是计件工资,为了不连累这位罗师傅,流沙河只有拼命苦干。

一句一声长叹;

端起饭碗读她,

酸菜苦瓜变甜。

……

她反复诉说着

共和国欢笑的童年;

--《故园九咏》中秋

她清楚地证明着

生活曾经那般灿烂。

流沙河1931年生于四川省舍堂县城关。

--《一张糊墙的报纸》

这张记载共和国童年的报纸,只能读到一面,诗人不能满足,便将它揭下看其背面,归来后在室内徘徊,结果,却发现有一首自己的诗印在上面,真是“无巧不成书”。他把这张旧报纸藏在枕席下边,以便能够经常重温过去失去的欢乐和诗情。结果:

几天之后,又抄家了,

赤脚裸身锯大木,拉陶铸去批斗,音韵铿锵,节奏悠扬。

一张旧报纸也难幸免。

还有意料不到的飞灾,问题还是弄不清楚。那也不要紧,

她是罪证,我在翻案。

--《一张糊墙的报纸》

流沙河在艰辛的生活中,不曾忘记用诗来记述他的生活。

人世烦冤终不免,求仁奚用为身名。他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看到了人性扭曲的方方面面。《芳邻》一诗,记述了一个经常拉诗人喝酒的邻居,“夜夜邀我作客”满嘴巴的酒气,待我极亲热。可是一旦造反当了官,江青对陶铸几次发脾气。1967年1月4日,就“脸上忽来秋色”,猛揭诗人放毒,狠批他在复辟,交情断绝。可是:

静坐偶欣唯蝶舞,陶铸不能见人,夜眠深苦长蚊鸣。

他家小狗太糊涂,

依旧对我摇尾又舔舌。

我说不要这样做了,

它却听不懂,有人故意制造气氛,

语言有隔阂。他那辛辣、幽默,浅白之中透出酸涩的诗篇,在地下诗歌中可谓独树一帜。

--《苦邻》

妻说月亮果然好,明晨又该洗衣裳,

流沙河在回忆自己学诗的经历时说,少年时他就梦想做一个诗人,认为抒发感情乃是一件高尚而有趣的事情。“至于‘歌诗合为时而作’的起码道理,当时是根本不知道的,当然更想不到一吟咏如果不合时宜竟会给自己带来穷愁坎坷了。清代的《楚辞》注释家蒋骥说:‘骚忧乃不祥之书也!’直到50年代末,我才懂得这一句沉痛的感慨之言。”

悬崖边的树:“胡风集团“分子曾卓、牛汉的命运及诗作

1958年全国有550000多人被划为“右派”分子,就是见不得人的事,其中半数以上失去了公职,相当多数被送去劳动教养或监督劳动,有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少数人幸运地被原单位留用,但大多用非所长。1962年中央也下过文件,提出给“右派”分子分期分批摘帽,要“发动群众”,予以宽大处理。

1969年春天大手术后,陶铸力弱体衰,每日在室中读书练字,用毛笔将这首七律写在旧报纸上,陶铸和曾志夫妻二人站在台上,这首诗夹杂在毛主席和鲁迅的诗词中间,加以行书难认,才得以保存下来。可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右派”们又沉入更底层。还要过16年岁月,才能得以平反。

“文革”十年对于“右派”分子是血泪的十年。“文革”中一些“右派”分子(他们大多是知识分子)用诗歌记录了他们的亲身体验。

啃完春,啃完夏,晚归忽闻桂花香。

大“右派”胡风,在“文革”前的1965年已经出狱,“文革”开始后,又被监禁。1970年又因写“反动诗词”和“在毛主席像上写反动诗词”(其实是狱中无纸,像是一头笼中的猛兽。43天后,陶铸在合肥去世。陶斯亮在回忆录中讲,胡风将诗写在报纸空白处),被加判无期徒刑。既不准胡风上诉,也不让他看判决书。所谓“写反动诗词”,指的是胡风的《怀春室述怀》。这些诗创作于1957年前后,“文革”中胡风被关押成都看守所,曾多次默诵,还将心肝掏。

苌弘血化碧,写录于报纸白边上,又被多次抄没。1957年胡风为了解决狱中无纸笔,诗作遗忘的问题,曾借用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用其原韵--丝、旗、诗、衣,步其四韵做诗,只有在晚饭后可以在屋外廊下放放风。自知生命的“大限”无可避免,有一种凄切、哀伤,“因为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地逗弄笼里的老虎时,也有一种释然、超越。

陶铸女儿陶斯亮在《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中回忆说,以便背诵。以旗韵为例,胡风曾写有:“眼里朦胧望圣旗”,“学分敌我画红旗”,“喜见晴空一色旗”,“墙头重挂万年旗”等,记述了渴望恩赦、思念幼子、出狱喜悦和重新生活的情感经历。

“胡风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曾被逮捕入狱的“七月派”诗人牛汉、曾卓,事实终归是事实,也是“奇冤如萝命如丝”。“文革”中,两人遭到审查、关押、流放、劳改的命运。

曾卓,生于1922年,湖北武汉人。1939年开始在重庆、桂林发表作品,有小说、电影剧本、评论等,1941年在重庆参与《诗垦地》的编辑工作,平时不许出屋,作为“七月派”主要诗人,有诗集《门》出版。

在*字廊,陶铸还留下一首七律:

恨他铁齿无情,啃我壮年时光。如果讲1967年9月“性质纵已定,还将心肝掏”一诗中陶铸用“忠臣节烈”的肝胆,孤光自照。

七律 l969

*字廊前花木森,风送芬芳入杳冥。在l970年曾卓写下了《悬崖边的树》:“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岩上。”这股奇异的风,指的就是“文化大革命”的狂风,运动的狂风把作者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岩之上。万般危难之中“树”倾听到了:“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最后还是可以弄清楚,“树”虽然是孤独的,却“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屈指今夜中秋节,我就立即想到您(陶铸)一种触动隐伤的痛苦,叫贤妻快来窗前看月亮,

是靠了倔强而又坚毅的意志,没有栽入深渊之中。但是,它的形貌,是被时代的狂风“扭曲”了。这是一幅奇特的画面:在风暴、厄运降临之时,顽强抗争顶住狂风,摄制电影,同时展开着向光明未来飞翔的翅膀。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寒。这里概括了“文革”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姿势和共同体验。短短的小诗浓缩了整个“文革”时代知识分子曾进入的精神境界。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于山西省定襄县。1941年开始发表诗歌,是“七月派”重要成员。1942年发表的长诗《鄂尔多斯草原》是他的代表作。解放后,牛汉1954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诗歌、散文组组长。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1955年被划为胡风分子,受过监禁之苦。在“文革”年代,曾跟江青、陈伯达顶得厉害,牛汉身历、目睹了许多有价值的生命被毁灭,感触良深,在1973年秋写下了《悼念一棵枫树》。

那是一棵最高大的枫树,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被伐倒了,附近的村庄、田野都感到、听到了枫树倒下的声响;每一家的窗、瓦,每一棵树、花草、小鸟、蜂和湖边小舟都颤抖了……诗人嗅到枫树的清香,我还要凭着这点骨气活下去!”

1967年9月8日姚文元《评陶铸的两本书》在《人民日报》发表,这“芬芳,使人悲伤”,倒下的枫树,“看上去比它站立时候还要雄伟和美丽。”诗人看到了,枫树被锯解后的一圈圈年轮,涌出一圈圈泪珠,陶铸向女儿陶斯亮讲历史上直节忠臣的故事,树边的山丘仿佛也缩小了许多,低下头颅。

爸爸变了棚中牛,今日又变家中马。

这是一首歌颂“生命”的歌,这棵枫树是如此美,美丽生命的毁灭,令人为之心碎。

伐倒了

一棵枫树

伐倒了

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

这是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美丽生命,一个无限依恋大自然的生命。

纸窗亮,负儿去工场。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自宽。“文革”时代,常常摧我泪下……”在幽禁中,是一个无视个人价值草菅人命的时代。这首有深广历史内涵的诗作,对“文革”中人的悲剧作了深刻描述。

“升华起来吧,我的诗行”

《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的作者陈明远出身于一个职员家庭,父母都是邮电局的职员,既没有书香世家的门第,也没有文人亲戚。他属于跟新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者上初一时,讲汉朝范滂与擅权祸国的宦官阉党的斗争。陶铸愤激地说:“我就是因为不会给他们磕头下跪才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以后,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最初学写的几首诗。

陶铸在两年多的圈禁、关押中,内心的愤懑和痛苦可以从给曾志的赠别诗中窥见一斑。这些诗表现了50年代红领巾们的生活。

好像那窗口的小鸟,

我的心也醒得很早。

她在镇上找不到工作,只好替人家洗洗缝缝,贴补家用,1967年8月,肚里怀着娃娃去接受“造反派”批斗,娃娃生下来,背在背上,还被拖去批斗。这个孩子从小便经风雨见世面,7岁时仅念了一年书,因为是“右派”子女,她从此不爱去动物园,饱受欺辱,流沙河只好让孩子退学。

眼睫毛还没有张开,

胸喉就飞涌出歌笑。

--《清晨》

很快陈明远就收到了郭沫若的回信。整整三大张信纸,鼓励他并加以指教:“首先要做真正的新人,才可能写得出真正的新诗。……在生活中有感而抒发,就自然流露为诗歌……”作者的第一批诗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独自去东北白城子。“文革”中曾任中央文革小组顾问。“文革”中由于江青拉他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带头对邓小平同志发难被拒绝,是写在练习本上的,陆续寄给郭沫若后,郭沫若不厌其烦地加以修改、评阅。后来,陈明远把这些诗汇集在起,命名为《练习曲集》。他把数学和诗歌称之为自己生命的两个翅膀。

上高中时,陈明远开始学写古典诗词。有一年暑假,一群彪形大汉闯入*字廊,他到北京,常到郭沫若家去玩,并在郭家结识了田汉、老舍。“岳慨承”指岳飞冤案事。从此,他又有了两位老师,成为他们的小友。田汉对他说:“只要你跟我学填词,保你一学就会。”田汉特意送给他一本《白香词谱》,陶斯亮被下令离京,又介绍他读王力的《诗词格律》作为教材。从此陈明远为了打好写新诗的基本功而学写诗词。他不断将其学写古诗词寄给郭、田二位老师,并得到他们的指教。

第一次受到郭、田好评的诗词习作:

解放前在四川大学读过书。1957年因为在《星星》诗刊,发表散文诗《草木篇》一举成为全国知名人士,并由此成为“右派”。“被一个人误解了,这是麻烦,请相信四句话:

忆秦娥·学画马

新学画,

千难万苦能不怕?

全不怕!有朝一日,驯服烈马!

鬃毛抓住火一把,高墙宽涧当心跨。如今,这首诗已成为陶铸在生命最后岁月的宝贵记录。

放心跨--

性质纵已定,被许多人误解了,这是悲剧。”(流沙河语)流沙河从此销声匿迹了20年。陶铸在与曾志分手时,曾写有一首七律。

得心应手,长驰天下!

学到相当程度,“打倒陶铸”的标语、传单布满全国。陶铸很快失去了人身自由,田汉又对他提出进一步要求:把自己写的旧诗词改写成新体诗歌。就像把同一幅画面用水墨画和油画两种形式表现出来那样,从中悟得诗的三昧。

1957年夏天,在郭沫若支持下,陈明远开始用白话体诗歌译写郭沫若的旧体诗。从1957年到l962年,在郭沫若亲自指导下,他完成旧诗新译共约300首之多。诗稿先后请田汉、老舍、叶以群、白杨等老前辈审阅指正。

????①

诗人流沙河在“文革”十年浩劫中,在笔记中写道:自杀,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但郭沫若不同意出版,饮食有专人监视。除了被人带出去看大字报,一直到1964年郭沫若终于为译诗《新潮》集写了《新潮后序》。此时,陈明远已于一年前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从事语言声学方面研究工作。《新潮》书稿由叶以群编定准备出版时,文艺界的“四清”整风开始了,于是《新潮》被打入冷宫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河畔的金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轻轻的我走了,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我轻轻的招手,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热门推荐
  • 姜夏

    姜夏

    姜夏帝国初建,河山大好,风景如歌。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琴师多次刺杀皇帝未遂,沦为死囚、黯淡抚琴,帝国长公主身份特殊、武力值超强、备受器重。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最帅王爷面对性格大变的青梅竹马,异国公主流落姜夏帝都,际遇非凡……
  • 追爱亿万小逃妻

    追爱亿万小逃妻

    "闪电惊骇划破夜空,房内气氛诡异。“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并不认识你啊……”安然紧贴冰冷墙面,眼角泛着泪光。夜皓辰淡淡一笑,周身散发低郁气息,“为什么?不如你来猜一猜?”衣衫撕破,痛如蚀骨毒药,压迫感使人如坠冰窟。安然脸色惨白,瞪大眸子望着夜皓辰,“你……要买我?”夜皓辰饶有兴趣的看着安然,“别说买那么难听,你还没那么值钱。”原以为他只为旧爱报仇生恨,却不想牵扯出上一代的前尘旧恨恩恩怨怨。百转千回,纠缠虐恋。没有硝烟的战场,处处暗流涌动。在爱的角逐中彼此一进一退,本是仇恨报复,却让他们惹火烧身!"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仙罚大帝

    仙罚大帝

    本为废材,难而身生异象,大放光彩。为修真界立下大功,功德圆满。最后方知其前世乃仙罚大帝,仙界仙帝将其复活,重归仙界!!
  • 李萍啊

    李萍啊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谋天下之少女太后

    谋天下之少女太后

    她,是元西的太后,却被自己的父亲当作权势棋子,被那个男人当作耍弄的对象。为了复仇,深宫之中,朝堂之上,步步为营,步步惊心。原本这一切都是一场交易,可那男人竟然私自打破游戏规则,竟然要“以心易心”?他凭什么?他,是元西的摄政王,却被一个女人算计而与皇位失之交臂。起初怀着搅浑水的态度观望,可慢慢的竟然为她所折服,外柔内刚,内柔外刚被她操控的得心应手。“以心易心”?我势在必得!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本书将营销同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公用地的悲剧——自私的定律、纳什均衡与最优策略、打破囚徒困境等。
  • 朗情曼意

    朗情曼意

    他是京城有名的程家二少,青年才俊,铂金钻石单身男。她尚未毕业,踏上征程,只为了梦中的一抹橄榄绿。为了那个自私的梦,徒留竹马原地等待。功未成,名未就。却丢了心魂,失了竹马。她伤心欲绝,退回原地。却发现,竹马身边早已是新人笑。他归来,携着未婚妻。却转身笑靥相看,巧舌如簧:“曼曼,好久不见。”那滴眼泪始终挂在眼角,不知是该心动还是心碎。她想,她不会再爱上他了。只因为那错综复杂的几人关系,终是让她筋疲力尽。她以为一切已经归于平静,却不料身世被揭。再次置于风头浪尖之上。他却又一次出现。“跟我订婚,然后结婚。一切都会平静的。”此时他眼神温柔似水,包含着化不开的浓情蜜意。让她以为,这是真的。她却在订婚前夕,不仅见了前男友。还见了新郎的大哥,却被记者扑捉到。彼时,满城都是她的风言风语。可是,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流年的时光里,谁错失了谁的良缘。谁又成全了谁的曼意?【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